我的母亲的学案及评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45854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母亲的学案及评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我的母亲的学案及评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我的母亲的学案及评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我的母亲的学案及评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我的母亲的学案及评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的母亲的学案及评价.docx

《我的母亲的学案及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母亲的学案及评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的母亲的学案及评价.docx

我的母亲的学案及评价

《我的母亲》学案及评价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感情。

  

(2)学习运用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3)了解文章在真切、质朴的语言之中蕴含深情的语言风格。

  

2、过程与方法  

(1)布置预习。

通过阅读有关胡适的传记,了解文章背景。

  

(2)精读课文,概括母亲的形象,从具体事件中提炼母亲的品性、特点。

  

(3)联系学生生活,讨论母亲的为人和教育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

  

学习重点和难点:

  

了解“母亲”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学习过程  

一、          导入  

情境回顾  

波黑战争中,埋在废墟里的母亲,割开自己的静脉,让孩子吸吮鲜血来延续孩子的生命。

一位母亲在飞机失事时,用生命护卫着怀里的孩子,至死都没有松开搂抱孩子的手……  

再现亲情齐背《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走近名人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马辛,字适之。

笔名有天风、藏晖、铁儿等。

安徽绩溪人。

幼年在私塾学习,14岁到上海求学,1910年赴美留学,1917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回国。

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国大使等职务。

其代表作有《文学改良刍议》、诗集《尝试集》、《胡适文存》等。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旧社会传统的“母亲形象”。

她23岁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

而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许多亲人相继死去。

为了她唯一的儿子胡适,她含辛茹苦,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她忍受一切,挣扎着熬过了23年。

她宁可自己遭受困窘,也要供胡适读书,她处处为儿子设想,是一位注重智力投资的开明的母亲。

1918年11月,她历尽寡居的艰辛,离开了人世。

  

三、疏通字词:

(读出下列字音)  

糜()嬉()文绉绉():

  

佃()户轻薄:

质问:

  

面红耳赤:

侮辱:

  

四、默读课文,感悟真情  

自由朗读,感悟文章内容。

选用下列其中一个句式发言:

  

1、我从文章中读出了一个的母亲。

  

2、紧扣文章内容以“我从母亲一件事上感受到了母亲的(慈爱严厉刚强宽容)”说一句话。

  

总结:

  

①通过初读课文,你能总结文章写了母亲那些事?

  

明确:

第一件:

  

第二件:

  

第三件:

  

第四件:

  

第五件:

  

   

②文章写了母亲几方面的事情?

  

   

   

3、理清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1-4)写我的性格和童年生活。

  

1

(1)我性格的成因。

  

2

(2)写爱学习的性格及儿时最活泼的游戏。

  

3(3)写两次失去了发展的机会。

  

4(4)过度段  

第二部分(5-12)写母亲。

  

1、(5---7)母亲对我“教之严,爱之慈。

”  

2、2、(8---11)母亲的宽容隐忍,仁慈温和。

  

3、(12)母亲“很刚气”的一面。

  

第三部分(13)写母亲对我的影响。

  

小结:

母亲的为人和作者感情  

对“我”:

严格————待人:

宽容  

怀念、感激、敬爱{  

对亲人:

和善、忍让————对人格:

认真、不马虎  

五、存疑求援合作探究(小组探究以下问题)  

1、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其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他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3、品味语言分寸感(研讨课后练习)   

六、心灵共鸣  

   

1、文章结尾写道: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读过了少年时代,受到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

”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影响呢?

请回忆一下,并与同学们交流。

 

2、请回忆你妈妈对你影响很深的一件事。

  

配乐朗读  

仿佛  

泰戈尔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是在游戏中间  

有时仿佛有一段歌调  

在我玩具上回旋  

是她在晃动我的摇篮  

所哼的那些歌调。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但是在初秋的早晨  

合欢花香在空气中浮动  

庙殿里晨祷的馨香  

仿佛向我吹来母亲的气息。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是当我从卧室的窗里  

外望悠远的蓝天  

我仿佛觉得母亲凝注我的目光  

布满了整个天空。

  

   

   

七、课后作业:

  

1、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作为法定的母亲节,在母亲节的那天,为你的母亲制作一张贺卡,写上你最美好的祝愿。

  

2、搜集关于歌颂母爱的诗文作品。

  

 评论  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大体上来说,本学案的编制主要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基本同步,它起到了

(1)激起动机,激发想象;

(2)紧扣大纲,开阔眼界;(3)重视学法,培养能力;(4)面向全体,层次多样;(5)结构合理,操作容易.能体现出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

本学案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激励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

 

《桃花源记》创新学案及评价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掌握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部分文言常用词语。

2掌握故事情节,了解创作方法,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3学习记叙的详略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

朗读并背诵课文,疏通文意

学习难点:

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

学习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任务:

朗读课文,掌握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词语,掌握故事情节。

第二课时主要任务:

了解方法,理解作者寄托的感情,详略的写法。

第三课时主要任务:

背诵课文,巩固练习。

第一课时授课过程:

课前教学:

1、查词典,掌握成语世外桃源的含义。

2、查资料,了解陶渊明的生平事迹。

3、预习时至少读课文5遍,而且必须是朗诵,不能默读。

一、检查预习的情况。

1、写出成语“世外桃源”的含义。

2、交流查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3、指定学生分段读课文,要求认真欣赏并作出适当的朗读评价。

(包括背景)

二、自主学习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写在下面:

2、一词多义:

复前行()不复出焉()

乃大惊()乃不知有汉()便舍船()屋舍俨然()

寻向所志()寻病终()处处志之()寻向所志()

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

3、一义多词:

悉如外人——具答之——咸来问讯——皆叹惋

缘溪行——便扶向路便要还家——延至其家

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乃大惊——遂与外人间隔

三、合作探究学习

1、学生参照注释,逐字逐句精读,尽量自己读通。

确有疑难,小组中探讨解决,不能解决的向老师提问。

2、掌握下面的古今异义词:

芳草鲜美:

古义:

今义:

阡陌交通古义:

今义:

率妻子邑人古义:

今义:

来此绝境古义:

今义;

无论魏晋古义:

今义:

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

今义:

遂与外人间隔古义:

今义:

见太守,说如此古义:

今义:

屋舍俨然古义:

今义:

缘溪行古义:

今义:

3、找出出自本文的七个成语,写在下面:

4、理清课文的结构线索:

(1)本文以什么作为叙事线索?

(2)本文主要记叙的是什么内容?

(3)写出渔人的行踪:

四、课堂小结:

桃花源实在是一个美好的世界,如果你也是在无意中进入了这样一个美好的世界,你会怎么样呢?

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

五、课堂检测:

1、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不足为外人道也

(2)后遂无问津者

2、本文的作者是著名诗人,名,字,生活在战乱频繁的朝。

文章虚构了一个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的生活图景,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

3、《桃花源记》以为线索,按照桃源,桃源,桃源的顺序叙述了渔人的,层次清晰。

第二课时授课过程

一、预习导航

1、辩明字音垂髫()发髻()俨然()

阡陌()()诣太守()两鬓()邑人()

豁然()遂()骥()郡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3)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4)欣然规往:

二、自主学习

1、将“渔人”、“村人”两词准确的填入文中括号内。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三、用采访的形式熟悉课文内容,深化理解。

由学生设计采访提案,讨论想提出的问题。

课堂模拟采访现场,受访者与采访者均可由学生扮演。

 

采访一、 对象:

 桃源人 

1、 能为观众朋友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吗?

2、请问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

3、你能对我们观众朋友说说你们桃花源居民的风俗习惯吗?

4、在节目的最后,请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点或你们的感受。

5.有一个渔人无意中来到这里,能说说你们见到他当时的感受吗?

6.他回去的时候你们对他有什么希望没有 ?

7.如果你知道他出去后就直接去报告太守,让太守派人来,你们有什么想法?

还会让他回去吗?

  以下为观众自由提问时间。

采访二、 对象:

 武陵渔人

1. 你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2.  见到桃花源时,你有什么感受?

3.  桃源人给你什么印象?

4.  你有没有想过就留在桃花源不出来了?

5.  你对太守说这件事是出于什么想法呢?

(甚至不是县令)

6.  怎么后来就再也没有人问起这件事了,你觉得是为什么呢?

以下为观众自由提问时间。

采访三、对象:

陶渊明(设计目的:

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

1.写这样一篇文章,您是出于什么动机呢?

据我所知,您所处的时代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真有这么一个桃花源吗?

 

2.为什么安排渔人去报官?

3.为什么把桃花源设计成找不到了呢?

照应开头;这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没有。

增强神秘色彩。

 

( 渔人不守信用的惩罚……) 

以下为观众自由提问时间。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

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最球,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

岁月流逝,沧海桑田。

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神州大地,山川锦绣,人民富足,陶渊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

第三课时授课过程:

一、背诵课文阶段指导背诵:

首先要理清渔人的行踪,请先闭上眼睛想一想渔人的行踪,然后再进行背诵。

二、巩固练习

1、阅读课文第二、三段,回答问题。

(1)用语段中原句回答A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

B村人见渔人后,“大惊”“问所从来”是因为他们:

C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

D“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

E“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

(2)从这两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用简洁的文字写下来。

(3)村人皆叹惋的原因是()A为渔人费了很大周折才到这里而叹惋。

B为自己住在这里消息闭塞,竟不知外界有这么大的变化而叹惋。

C为外界的社会的动乱、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

D没有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都已经是晋朝了。

(4)这两段中有四个词的意思相同,它们是:

()()()

()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意思是什么?

(6)“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什么样的心理?

 

(7)从这两段中找出两个成语:

2、课文中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的句子是:

,文中突出社会生活平静的句子是:

;文中突出“桃源”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句子是:

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响应的成语,并用成语造句。

(1)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成语:

造句: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成语:

造句:

4、文中写桃林美景的句子是:

5、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6、“诣太守,说如此。

”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7、“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这句话中没有交代渔人的答语,试着说说渔人是怎样回答的?

8、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对这种社会理想,你有什么看法?

三、课外延伸

1、读《桃花源诗》体会其中的感情

桃花源诗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阴,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

评论  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大体上来说,本学案的编制主要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基本同步,它起到了

(1)激起动机,激发想象;

(2)紧扣大纲,开阔眼界;(3)重视学法,培养能力;(4)面向全体,层次多样;(5)结构合理,操作容易.能体现出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

本学案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激励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

 

《沁园春·长沙》学案及评价

学习目标:

1、用简洁的词语概括上阕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

2.训练诗词的阅读方法与技巧:

炼字、借景抒情、直抒胸臆

3.毛泽东同志在这首《沁园春•长沙》中想表达思想感情,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使命感和远大抱负

介绍背景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独领风骚的伟大诗人。

毛泽东诗词体现了一位具有诗人气质的革命领袖的博大胸襟和气魄,在他笔下的自然之景均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初中读过的《沁园春·雪》是这样,这篇《沁园春·长沙》也是这样。

这首词写于1925年。

当时正值国内第一次大革命爆发的前夜,全国各地工农运动风起云涌,如火如荼。

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先后建立了20多个农民协会,创建了湖南农村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

1925年10月,他奉命前往广州创建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

面对如画的秋色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过去战斗的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动人的诗篇。

一、《沁园春·长沙》有关资料

1万山红遍,一派壮丽秋景

从美学上讲,崇高美表现于外在方面,体现为高大、辽阔、巍峨、宏伟等壮丽景象。

德国哲学家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类:

数学的崇高,如高山的体积;力学的崇高,如暴风雨的气势。

俄国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

“一件事物较之与它相比的一切事物要巨大得多,那便是崇高。

”孔子也把“大”与崇高联系起来,赞叹:

“大哉!

尧之为君也。

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这种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在毛泽东诗词中,以对山川景物的描绘体现得最为鲜明。

《沁园春长沙》就是其中最优秀的篇什之一。

它与作者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雪》所描绘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均是雄奇伟丽的全景式风景画。

2风华正茂,一段峥嵘岁月

崇高美表现于内在方面,则为伟大高尚心灵的反映。

古罗马的朗吉弩斯在《论崇高》一文中,就提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

这首词的下半片着重抒情,正是这种伟大心灵回声的抒发。

这种抒发,首先是通过回忆引出的。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作者想起当年曾和同学、朋友,在橘子洲一带散步、游泳,畅论天下大事的情景,回忆起那一段难忘的峥嵘岁月。

这首词写于1925年深秋。

大约是在毛泽东同志离开湖南前往当时革命活动的中心广州时所写的。

毛泽东同志从1911至1925年,曾数度在长沙学习、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

这期间,国内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都是影响世界形势的巨大变革。

这样的岁月,如历史群山中耸峙的一座又一座峥嵘的高峰。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在这峥嵘岁月里,作者和他的同学如蔡和森、何叔衡、张昆弟等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热情奔放。

诗人巧妙地化用了《庄子•田子方》中“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的意境,来形容新时代的青年从旧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自由奔放的胸襟。

(挥斥,自由奔放的意思。

方遒,正当旺盛有力的意思。

过去有人解释“挥斥”为批判驳斥,“方遒”为专家权威,是不准确的。

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同志在长沙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开办了平民夜校、文化书社和湖南自修大学,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驱逐张敬尧等军阀的活动。

特别是创办《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湖南地区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这些既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具体内容,又是写作这首词的时代背景。

了解这个背景,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体会词中闪耀着的革命者崇高心灵的美的光芒。

3中流击水,一腔拿云心事

“少年心事当拿云。

”(李贺《致酒行》)诗人和同伴们的拿云心事,从“携来百侣曾游”到“粪土当年万户侯”,可说是直抒胸臆,尽情倾吐,如长江大河,滔滔而下,气势磅礴,痛快淋漓。

在结尾时“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则是采取象征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一种解释认为“击水”为游泳,在激流中奋臂划水,掀起的浪花甚至阻挡了飞速前进的船舶。

《晋书•祖逖传》:

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

'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后来“中流击楫”就成了立誓复兴祖国的代词。

在这里正表示诗人要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誓振兴中华的壮志豪情。

使人读后仿佛听到了一颗爱国爱民的赤心,在怦怦跃动,从而感受到一种伟大胸怀所反映出的崇高美。

我国古典诗词的艺术表现手法,很讲究情与景的交融。

刘勰说:

“繁采寡情,味之必淡。

”(《文心雕龙》)谢榛说:

“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其浩无涯矣。

”(《四溟诗话》)这首词较好地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前半片虽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

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则是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则由写景直接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片的抒情乐章。

下半片虽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以峥嵘形容岁月,新颖、形象,将无形的不平凡的岁月,化为一座座有形的峥嵘的山峰,给人以巍峨奇丽的崇高美。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

可以说,《沁园春长沙》的崇高美,是以情为经线,景为纬线,交织而成的。

它不仅使我们得到欣赏壮丽秋景的艺术享受,也使我们从诗人昂扬炽烈的革命情怀中,汲取奋发前进的信心和力量。

课前预习

一、解释诗句重点词句

寒秋: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苍茫大地:

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峥嵘: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二、默写2或3首毛泽东的诗词:

三、为下面的字注音:

沁()湘()碧()舸()击()霜()廓()浮()遒()

四、找出上阕所写的秋景并概括景物特点。

五、背诵全文

课堂探究

一词的上阕

1从上阕看,前三句的正常顺序是怎样的?

这样调整有何作用/

2“湘江秋色图”如何描绘?

作者用了什么方法?

并分析“遍、层、染、漫、透、争、击、翔”字的特点。

答:

3、“看”字领起秋景,共几句?

描写角度是什么?

4、请注意,作者将在寒秋严霜下的万物写得如此生机勃勃,奋发自强,是有深意的。

“秋”入诗人的情怀,多为悲秋,少有昂扬,如:

古人悲秋、伤秋之句:

宋玉: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欧阳修:

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陆游:

一年容易又秋风。

唐刘禹锡跳出窠臼,唱出昂扬的秋之歌:

毛泽东将“寒秋”写得充满强烈的动感、强劲的力度、浓烈的色彩,艺术地描绘了秋色秋韵,揭示了秋力秋魄。

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景语即情语,物我同一。

作者咏秋的旨意在于:

来自寒秋的这勃勃生机,在于“竞”字。

要生存,要发展,就要“竞”。

5、毛泽东、刘禹锡各自描写的两幅图画,分小组讨论。

这两幅图画你喜爱哪一幅?

它是否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色彩绚丽,生机勃发的秋色图意境?

评价本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它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巩固练习是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对探索性的题目进行分析解剖,讨论探索,不仅能通过解题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和培养技能,而且能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创新能力.本学案能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1)理清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努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对学习的兴趣.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现掌握知识(学会)与发展能力(会学)的统一,使学案成为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学习方式的载体,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

  (3)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学案的编写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使学案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