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45059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4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1.docx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1.docx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1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

1、选择题

1.

据史料记载,在清代,“土地则屡易其主,耕种不时”;“人之贫富不定,则田之去来无常”;“有田者或自有而之无,无田者或自无而之有。

”这反映出了清代

A.土地兼并日趋合法化

B.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C.土地私有制高度发达

D.农村贫富差距加大

2.

下表为中国古代各地治水次数的统计。

这可以佐证唐代

A.治理黄河仍然处于首要地位

B.政府治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C.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至南方

D.江南地区经济地位迅速提高

3.

据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有曹婆肉饼、宋五嫂鱼羹、王妈妈茶肆、王小姑酒店、丑婆婆药铺等著名店铺。

这些店铺虽以妇女闻名,但前台售卖的以男性为主。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北宋城市的商业功能十分完备

B.北宋男尊女卑的观念已被摒弃

C.北宋女性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D.市的发展已打破时间空间限制

4.

与下表中数字序号①②③对应的地域搭配正确的是

中国古代思想家地域分布统计表(单位:

人)

时期地域

边疆地区

合计

春秋战国至北宋

91

27

1

0

119

南宋至明清

16

73

15

10

114

合计

107

100

16

10

233

——(据《中国思想零评传丛书》)

A.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岭南地区

B.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岭南地区

C.黄河流域、岭南地区、长江流域

D.岭南地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

5.

秦汉以后,县有等第之分,当时以该县户口多寡划分。

唐代开始,县的分等标准明确规定为地位、户口与地理条件的综合。

明代以缴纳钱粮的数额来分等。

清代则将“冲繁疲难”(交通频繁;行政业务多;税粮滞纳多;犯罪事件多)作为政区分等的正式依据。

从县的等第划分演变中,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A.中央管理地方的程度日益加强

B.国家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

C.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D.划分依据从重经济转向重政治

6.

宋神宗时的都城开封,手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旅舍、货摊林立,市场上的商品有来自各地的粮食、牛羊、酒、茶瓷器等,还有来自日本、阿拉伯等国的货物。

上述材料可以推断出当时

A.工商业者社会地位提高

B.经济政策相对宽松

C.对外贸易呈现水陆并进

D.传统经济结构裂变

7.

下面是不同史籍对汉代经济状况的记载。

由此可知,西汉时期

A.具备经济区域分工的基础

B.实行与民休息的经济政策

C.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繁荣

D.商品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

8.

“茶圣”陆羽在他写的《茶经》中说:

“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

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

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

"据此,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陆羽推崇越州青瓷做茶具

B.唐朝时瓷器已经形成青、白两大系列

C.唐朝时期白瓷开始出现

D.瓷制茶具成为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9.

乾隆时期,地方政府多设立机局,“雇募织工以教民纺织”。

乾隆八年,决定“凡各省有可开采之山场”,除金银外,“其余俱听百姓于地方官给照开采”。

这些做法

A.放弃了重本抑末政策

B.体现出对传统手工业重视

C.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

D.促进了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10.

据史料记载:

“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

《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

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

”这说明

A.古代妇女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

B.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

C.小农经济限定了人们生活规律

D.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

11.

元代王祯所著《农书》描写宋、元时期人们到处找地种的情景:

“田尽而地,地尽而山,山乡细民必求垦佃,犹胜不稼。

”于是,闽、江、淮、浙等地开垦出许多梯田,长江下游及太湖流域则大量圈湖造田。

这种现象折射出

A.土地兼并的恶性发展

B.政府对土地开发的失控

C.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

D.南方人口的较快增长

12.

《通典·田制》规定:

凡18岁以上男子受永业田20亩;凡有爵级、官品、勋级者,可依爵级、官品请受永业田5顷至100顷。

据此可知,唐代均田制下

A.小农经济日益壮大

B.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大量土地集中到了官僚阶层手中

C.土地国有化程度提高

D.特权阶层对土地的占有受到限制

13.

明代在江浙、福建和两广等沿海地区厉行海禁。

明代官员张邦奇在《西亭饯别诗序》中却写道:

“禁令之下,每岁孟夏以后,漳州大舶数百艘,乘风挂帆,蔽大洋而下……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往来络绎于海上。

”由此可见

A.海禁并未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

B.频繁的中外贸易使海禁政策瓦解

C.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

D.明代政府并未真正实行过海禁

14.

西汉时桑弘羊认为农商并重、本末俱利,宋代以后反对重农抑商的思想家明显增加,明末清初黄宗羲则认为工商皆本。

这些思想

A.与历代商业政策的调整基本一致

B.都认为国家不应该对商品经济进行干预

C.导致了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迟滞

D.重视商品经济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15.

有学者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市场——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内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部分农产品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

这说明,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的发展

A.促使城市功能日益市场化

B.使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

C.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

D.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商品化

16.

汉代城市中由官府直接管理的手工业作坊和商业机构称“市”或“亭”,而在汉代一些平民墓葬中出土的许多漆、陶器上,往往也有“市”、“亭”等戳记,且离产地较远。

这反映了汉代

A.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荣

B.民间工商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C.跨区域长途贩运已经有明显发展

D.随葬品突破了身份等级的限制

17.

从武则天起,唐(周)中央政府经常“就食东都洛阳”,但中央军队仍旧常年部署在长安及其周围;而唐中后期,杭州、扬州、开封、汴河成为关中地区政治中心存废的关键。

这说明

A.洛阳取代长安的政治中心地位

B.中央政府采取措施制约地方门阀势力

C.唐朝时经济重心逐步向东向南迁移

D.唐代城市政治、经济职能出现分工

18.

土地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主要制度之一。

汉代以后,“地券或地契是买卖双方私人之间所立的文契。

此外还有官方发给田地所有人的产权证明文件。

”据此可知,当时

A.土地买卖相当频繁

B.土地所有权完全由国家控制

C.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D.土地所有权已有明确的界定

19.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春秋战国农耕时说:

“上田,夫食九人。

下田,夫食五人。

可以益,不可以损。

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自然经济正式形成

B.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形成

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

20.

古丝绸之路促进了亚欧大陆各国互联互通,推动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下列属于唐代经丝绸之路向西方传播的是

A.缂丝技艺的丝织品

B.柔软结实的棉织品

C.焦炭冶炼的铁制品

D.宜德官窑的靑花瓷

21.

“徽商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群贾而好儒……贾儒结合……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

由此可以推断徽商的“贾儒结合”实质是

A.旧式商贾与权贵的钱权结合

B.近代商业和传统文化的结合

C.传统文化与近代经济的结合

D.传统商业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结合

22.

一篇题为《消失的城市》的文章里,考察古代中国曾经存在,但至清代已经消失的那些城市。

此文所谓“消失的城市”应主要分布在哪个地区

A.浙江省

B.陕西省

C.湖北省

D.广东省

23.

有学者研究了北宋到清朝的国家财政收入情况,以每朝最高财政收入计算统计如下表

朝代

最高财政收入

北宋

100000000两白银

南宋

80000000两白银

明代

5000000两白银

清代

3000000两白银

对表中数据解读最合理的是

A.明清时期由于长期战乱导致国家经济严重衰退

B.明清时采取了有别于两宋的国家财政税收政策

C.明清时期强化的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

D.两宋时期中国的封建经济已经逐渐发展到顶峰

24.

下面是秦汉至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一览表。

据此可以推知

朝代

秦汉

次数

375

493

874

513

5105

5344

频率

0.85次/年

1.7次/年

2.7次/年

5.31次/年

18.5次/年

19.9次/年

A.明清政府治灾防灾能力降低

B.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环境破坏

C.明清农业生产面临严峻考验

D.农业生态治理环境逐步恶化

25.

宋初,内地人民用铜钱向边民购买马匹,但边民将铜钱铸造成兵器侵扰内地。

为此,政府禁止以铜钱买马,改用以布帛、茶叶等换马的物物交换方式。

这一变化

A.导致宋代民间贸易严重退化

B.说明政府贸易政策因事制宜

C.缓和了宋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D.促进了宋与边疆的贸易往来

2、非选择题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谈论古代中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时,我们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图腾崇拜,古人对于作为图腾祖先的动植物,集团中的成员都加以崇敬,不敢随意损害毁伤或生杀,这种对自然的畏惧心理发挥了对自然的保护作用。

在人类进入农耕文化后,二十四节气告诉我们,古人对自然的态度是认识自然,然后去顺应自然,诸如“寒露到霜降,种麦日夜忙”,“谷雨前,好种棉”;“清明后,谷雨前,高梁苗儿要露尖”。

……庄子说: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荀子也曾说: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这样的思想和境界,散见于各类古典文献及道家儒家等著述之中,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王震中《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渊源及其对自然的保护》

材料二

19世纪以来,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西方国家陆续颁布了一些防治大气、水、农药等污染的法规。

……20世纪50年代后,西方国家相继成立环境保护专门机构,并通过征收排污费解决环境污染的治理费用问题。

但这类被动的“尾部治理”措施收效亦不甚显著……1970年4月由美国一些环境保护工作者和社会名流发起的一场声势空前的“地球日”运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保运动;同时,70--80年代在环境科学的研究过程中,西方国家从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摸清了主要污染物质的污染规律。

……80年代西方国家基本上控制了污染,普遍较好地解决了国内的环境问题。

——梅雪芹《工业革会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环境污染与治理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思想产生的渊源和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以来推动西方国家环境得以较好解决的因素。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我们从中应得到的启示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召开盐铁会议,以贤良文学为一方,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另一方,围绕盐铁专营、酒类专卖和平准均输等经济政策,展开激烈辩论。

桑弘羊认为富裕在工商,而不在农业;获利在交通,而不在耕种。

……朝廷储备粮食,掌握货币,限制富人,调剂穷人,禁止拥有过多的财富,堵塞获得利益的途径,这样,家家户户都不愁吃穿了。

……不控制货币发行,就会使真假同时流通。

豪强富足,就会互相倾轧。

国家统一铸钱,百姓就不会三心二意;钱币由国家统一发行,百姓就不会生疑。

……国家应控制资源,管理市场,平衡物价,待机守时,依轻重缓急之策管理百姓。

﹣﹣桓宽《盐铁论》

材料二

消费是一切生产的唯一目的,但在重商主义下,消费者的利益,几乎都是为着生产者的利益而被牺牲了,这种主义似乎不把消费看作一切工商业的终极目的,而把生产看作工商业的终极目的。

对于凡能与本国产物和制造品竞争的一切外国商品,在输入时加以限制,就显然是为着生产者的利益而牺牲国内消费者的利益了。

……就任何一点说,限制或阻害商人、工匠及制造业工人的产业,都不是地主及耕作者的利益。

这一不生产阶级越自由,他们之间各种职业的竞争越激烈,其他二阶级所需的外国商品及本国制造品,就将以越低廉的价格得到供给。

这种完全的贸易自由,使得他们在国内感到的那种最重要缺陷,在最适当、最有利的情况下得到填补。

……各种各类不同的工人,在整个政治社会中占其多数,凡足以改善多数人之生活,便永远不能视为有害于社会全体。

当社会最大部分的分子穷苦无依,则那个社会断然不能昌盛而安乐……文明国君主,为社会全体利益计,莫若拍卖王室领地,从而分配给人民。

……人的本性是利己的。

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

利己主义者的互相帮助只有在互利的基础上进行。

因此人们互相帮助的最合理的办法就是交换

﹣﹣亚当斯密《国富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桑弘羊经济政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当斯密经济思想与桑弘羊经济思想相比有何不同之处并分析原因。

(3)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一、二经济思想在当时的历史作用。

试卷答案

1.C

材料信息表明了清代土地所有者更换的频繁,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土地私有制发展导致土地买卖频繁从而引起土地主人更换频繁,故C项正确;商鞅变法确立土地私有制后,土地兼并就已经合法,故A项错误;土地买卖频繁、土地易主频繁,与农业生产是否衰退无关,且农业衰退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农村贫富差距加大,故D项错误。

点睛:

本题材料背景逻辑是土地私有制发展→土地买卖频繁→土地主人更换频繁,由此排除和判定答案即可。

2.D

由材料数据可知,四川、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唐代治水次数比其他地区增加的更多,这反映了江南地区的农耕经济地位迅速提高,故D项正确;由唐代江浙等黄河流域的治水次数可见,长江流域的治理超过了黄河,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政府治水的显著成效,故B项错误;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是在两宋之际,故C项错误。

点睛:

本题是表格数据类选择题。

解题的关键是高度关注表格中的数据信息,即治水次数的变化,由此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

3.C

材料并不能说明北宋城市的商业功能十分完备,故A错误;“店铺虽以妇女闻名,但前台售卖的以男性为主”也无法体现北宋男尊女卑的观念已被摒弃,故B错误;“店铺以妇女闻名”说明北宋女性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故C正确;材料未涉及市的发展已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店铺虽以妇女闻名”,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正确区分选项中的不同概念的含义,不能偷换概念,据此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4.A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逐渐南移,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因此政治中心也在黄河流域,思想文化也是全国最为发达;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相应地,思想家人数此时超过黄河流域的应当是长江流域;此后逐渐向岭南地区扩展。

因此①②③对应的地域应当是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岭南地区,故答案为A项。

其他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CD项。

5.A

材料主要描述了中国古代县的分等标准变化,划分标注由简至繁,对发展水平不同的县进行区分,越到后来越重视地方的行政管理和义务,表明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与控制日趋加强,故A项正确。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以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为主流,并未出现重大变革,排除B项。

材料仅在描述中国古代县的分等标准变化,并未直接表明古代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排除C项。

材料强调中国古代县的分等标准逐渐以经济为划分依据,至清代更为繁复多样,此项说法不准确,排除D项。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弄清从秦汉到唐代再到明清关于县的分等标准变化,结合材料内容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正确答案。

6.B

材料显示宋代开封城内街道商店较多,商品种类繁多,说明古代重农抑商经济政策较为松弛,B正确;古代一直是重农抑商,商人地位较为低下,A错误;对外贸易不符合材料主旨,C错误;传统经济变化是鸦片战争之后,D错误。

7.A

表格显示山西主要是木材等,山东鱼盐等,江南主要是奢饰品,体现出当时区域经济分工明确,A正确;表格体现不出汉初与民休息政策,B错误;长途贩运发展繁荣是明朝以后,C错误;古代小农经济仍是主导,D错误。

8.C

试题分析:

本题要求选择否定项,据材料提到,“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

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

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陆羽推崇越州青瓷做茶具,故A正确,排除。

材料也说明唐朝时瓷器已经形成青、白两大系列,故B正确,排除。

唐朝之前已经有白瓷开始出现,故C错误,符合题意。

材料也说明瓷制茶具成为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故D正确,排除。

考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制瓷业

【名师点睛】商代到汉代属于瓷器的发展成熟期,与陶器区别不大,汉代到唐代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但是一般是单色青瓷,有所谓的秘色瓷。

唐代开始,瓷器的辉煌时代来临了,主要还是单色,俗称南青北白,北方邢窑,南方越窑为代表。

宋代,公认的中国瓷器艺术成就最高的年代,出现了以五大名窑为代表的一批著名窑口,除五大名窑外,龙泉窑的青瓷,湖田窑的影青,磁州窑的剔花,各有擅长。

宋代主要还是单色瓷,追求意境。

元代开始,景德镇名扬天下,成为瓷器中心,青花瓷虽然唐宋时期也有萌芽,但是从元代开始发扬光大,至此以后数百年,青花瓷成为瓷器制造的主流。

明朝前期也遗留着元代的风格,灰暗,随后便浓艳欲滴,中期,清新淡雅,后期走下坡路,变得灰暗。

清朝主要指的是最辉煌的“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青花瓷发色变得鲜蓝,瓷器制作的制法上也推陈出新,出现玲珑瓷等新巧瓷器。

9.B

10.C

11.D

“田尽而地,地尽而山,山乡细民必求垦佃,犹胜不稼。

”“闽、江、淮、浙等地开垦出许多梯田,长江下游及太湖流域则大量圈湖造田”反映了元朝中国农民以自己的勤劳不断地向自然索取资源,满足南方人口日益增长的需要,故D正确;A、B、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12.D

根据材料可知,唐朝通过法律的形式对贵族和官僚等特权阶层的土地占有额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给予小农经济以适当的保护,故D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小农经济日益壮大,而是强调特权阶层对土地的占有受到限制,排除A项。

材料无法体现土地兼并的现象,而是强调特权阶层对土地的占有受到限制,排除B项。

材料强调特权阶层对土地的占有受到限制,与土地国有化程度提高无关,排除C项。

点睛:

本题以均田制为切入点,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信息“凡18岁以上男子受永业田20亩”“凡有爵级、官品、勋级者,可依爵级、官品请受永业田5顷至100顷”,结合均田制的相关内容,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13.C

据材料“厉行海禁……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往来络绎于海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海禁政策没有得到民众的积极响应,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故C项正确;海禁政策影响了中国的对外贸易,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海禁政策瓦解,故B项错误;明代政府实行了海禁政策,故D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海禁……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往来络绎于海上”,学生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得出海禁政策没有得到民众的积极响应的结论,据此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4.D

据材料“桑弘羊认为农商并重、本末俱利……明末清初黄宗羲则认为工商皆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重视商品经济的思想主张,故D项正确;历代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反对国家干预商品经济的思想,故B项错误;重视商品经济的思想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故C项错误。

故选D。

15.C

据材料“包括工商城市在内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部分农产品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功能既有经济功能也有政治军事功能,材料并不能说明城市功能日益市场化,故A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唐宋时期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商品化趋势加强,故C项正确;“农村经济实现了商品化”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

故选C。

16.A

据材料“中由官府直接管理的手工业作坊和商业机构称‘市’或‘亭’……平民墓葬中出土的许多漆、陶器上,往往也有市、亭等戳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也用于市场销售,说明当时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商品经济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民间工商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故B项错误;明清时期跨区域长途贩运已经有明显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主旨与身份等级限制的问题无关,故D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官营手工业的产品流入民间的现象,学生要结合所学知识联系手工业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史实,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同时注意区分身份等级限制的含义和特点即可。

17.C

据材料“就食东都洛阳……杭州、扬州、开封、汴河成为关中地区政治中心存废的关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洛阳、杭州、扬州、开封、汴河都属于东南地区,当时经济重心逐步向东向南迁移,故出现材料所述现象,故C项正确;当时长安仍然是全国政治中心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央政府采取措施制约地方门阀势力,故B项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唐代城市政治、经济职能出现分工,故D项错误。

故选C。

18.D

据材料“地券或地契是买卖双方私人之间所立的文契……官方发给田地所有人的产权证明文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政府对土地所有权的明确的界定,故D项正确;地券或地契的存在并不能说明土地买卖相当频繁,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土地所有权私有,不是完全由国家控制,故B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当时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故C项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地券或地契是买卖双方私人之间所立的文契”,学生再结合所学知识正确理解地券或地契的性质是政府对土地所有权的界定,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注意区分土地买卖频繁、耕者有其田等概念的含义。

19.B

据材料“战国农耕……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战国时期一个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可以负担十人的生活,这说明当时的劳动生产率较高,得益于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形成,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自然经济的问题,故A项错误;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不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也不是当时农民生产率提高的最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材料信息反映的现象形成的根本原因,材料信息“一人治之,十人食之”说明当时农业劳动生产率较高,学生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联系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作用,对选项逐一分析判断,得出正确答案。

20.A

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

A选项正确,西方称中国当时为“丝国”;B选项错误,棉纺织工业在元代才有一定的成就;C选项错误,当时并没有焦炭冶炼;D选项错误,宣德是明朝皇帝的年号。

21.A

材料“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说明晋商的“贾儒结合”还是旧式的商业与权贵(以儒家思想为统治基础)的结合,从而在乾隆、嘉庆时期达到极盛,而到了清末明初,封建统治趋于崩溃,依存其上的徽商趋于衰落,也说明徽商并不适应近代经济的发展要求,A正确,B、C“近代”经济不符合晋商的特点,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

22.B

试题分析:

本题是考查古代城市的变迁。

至清代时随着政治中心的北移和经济中心的南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