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上习题精练第一章《科学入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43481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4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科学七上习题精练第一章《科学入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浙教版科学七上习题精练第一章《科学入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浙教版科学七上习题精练第一章《科学入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浙教版科学七上习题精练第一章《科学入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浙教版科学七上习题精练第一章《科学入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七上习题精练第一章《科学入门》.docx

《浙教版科学七上习题精练第一章《科学入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科学七上习题精练第一章《科学入门》.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教版科学七上习题精练第一章《科学入门》.docx

浙教版科学七上习题精练第一章《科学入门》

浙教版科学七(上)习题精练——第一章《科学入门》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进实验室做实验前,首先应明确的是()

A.实验的操作步骤B.实验目的C.实验仪器D.实验观察和记录

2.下面的化学实验操作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应与桌面垂直

②将化学实验中的废液放入废液缸中

③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外焰

④玻璃仪器洗过后,如果内壁的水附着均匀,既不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才算洗干净了

A.④①②B.②①③C.③①④D.②③④

3.下列活动不属于观察的是()

A.用体温计测量一位学生的体温B.仔细地观察蜗牛的活动

C.一位学生在校园里漫无目的地东张西望D.用停表测量某同学跑100米的时间

4.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

取用固体粉末B.

加热液体

C.

过滤除杂D.

倾倒液体

5.下列问题中,属于可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

A.哪种类型的音乐更好听

B.恶劣天气是否会影响交通

C.是否应该鼓励市民乘会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D.水蒸发得快慢与其温度是否有关

6.科学家之所以有许多发明和创造,他们的首要工作是()

A.关注现象,提出问题B.收集资料,考察验证

C.记录结果,分析论证D.写论文报告,资料共享

7.取用粉末状固体化学药品时,应使用的仪器是()

A.滴管B.研钵C.药匙D.镊子

8.如图所示是试管夹,A是短柄,B是长柄,关于试管夹夹持试管加热的正确方法是()

A.把试管夹从试管的中部横向插入,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手握长柄,拇指按在短柄上

B.把试管夹从试管的上部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手握长柄,拇指不要按在短柄上

C.把试管夹从试管的下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手握长柄,拇指不要按在短柄上

D.把试管夹从试管的下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手握长柄,拇指需要按在短柄上

9.下列仪器中,不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

A.

烧杯B.

燃烧匙

C.

蒸发皿D.

试管

10.科学家对自然界事物的存在、发展和变化的研究方法是()

A.科学家就在实验室里研究自然界的现象,得出科学结论

B.科学家提出问题,收集资料,把考察、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C.科学家就在野外考察得出结论

D.科学家就在图书馆里查阅资料得出科学结论

11.观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其一般步骤是()

①明确目的、对象、范围;②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③制订合理的方案;④作好记录,积累资料

A.①②④③B.①③④②C.②①③④D.③④①②

12.在实验与观察时,我们常常要借助各种仪器和工具。

这是因为()

A.单凭人的感官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

B.许多科学实验的结果往往需要得到一些可靠的判断

C.借助仪器可以扩大观察范围

D.以上说法都正确

13.小明对学校一窝蚂蚁做了三天的观察,记录了离开蚁窝的蚂蚁数目,每次观察5分钟,其结果如表所示。

时间

蚂蚁数目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7:

00

8

1

9

9:

00

27

4

26

11:

00

98

17

110

13:

00

101

21

118

15:

00

104

27

107

17:

00

66

15

60

19:

00

4

2

7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下列推论合理的是(  )

A.第二天觅食活动旺盛B.上午7∶00前蚂蚁不活动

C.11∶00~15∶00蚂蚁活动频繁D.蚂蚁上午的活动比下午的频繁

14.“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污染。

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实验中未说明药品用量时,取用较多药品进行实验

B.实验室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C.对废旧电池做深埋处理,消除其污染

D.化学实验室的有害废液收集后集中处理

15.【最新】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学一实验室在进行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实验时发生爆炸。

这次爆炸事件再次敲响实验室安全警钟。

下列实验室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A.酒精灯不慎碰倒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少于试管容积的1/3

C.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D.易燃易爆物品不能与其他物质混存,必须隔离贮存

二、填空题

16.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B.防止试管破裂C.防止实验误差

(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____________。

(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___________。

(3)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视__________。

17.下列属于直接观察的有_______,属于间接观察的有_______,属于定性观察的有_______,属于定量观察的有_______。

(填序号)

①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质的流动;②老师清点教室里穿校服的人数;③妈妈用手摸小华的额头,了解小华是否已退烧;④用体温计测得小华的体温是39℃。

18.回答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的问题

(1)下列仪器:

烧杯、试管、蒸发皿、量筒和集气瓶,其中可以直接用于加热的有________,既不用来加热又不能用于反应容器的有________;

(2)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________;

(3)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是为了________;

(4)判断玻璃仪器是否洗净的标志是_______(填字母)。

A、 用自来水洗涤三次                                              B、 用蒸馏水洗涤三次

C、 洗涤后的仪器已经透明,看不到污渍               D、 仪器内壁均匀附着一层水膜

19.下列实验器材中编号④是_______(填名称),实验室加热约5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____(填序号)。

20.如图是探究酒精灯灯焰结构及性质实验示意图:

(1)请写出图中所示灯焰各部分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在火焰上罩一干燥的烧杯,发现烧杯的内壁上有水珠,这说明了酒精燃烧生成了______;

(3)酒精灯______层火焰温度最高;

(4)将一支点燃的蜡烛固定在桌面上,罩一个烧杯或玻璃杯,过一会儿观察到蜡烛熄灭说明蜡烛燃烧需要与_______接触。

21.如图所示放大镜的正确使用:

(1)方法一:

观察对象不动,让放大镜___________观察的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2)方法二:

放大镜尽量___________眼睛,放大镜不动,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用放大镜观察一些较小的物体时,适当地将放大镜_________物体,可以获得大而清晰的图像。

22.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

(I)定性研究:

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s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

(1)由上述现象得出结论:

外焰温度最高,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定量研究:

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表。

(2)由上表得出结论:

________(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

(3)结合定量研究结论,图示中加热方法(试管夹未画出)最合理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III)交流反思:

不仅酒精灯的各层火焰温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层温度也有差异。

(4)造成乙、丙两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两点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科普文资料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人们的传统观点提出:

必须有力作用到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停下来,这种认识一直持续了两千多年。

直到17世纪,伽利略才根据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阻力,如果在一个没有摩擦阻力的水平面上,物体就会保持自己的速度不变。

他通过一个想象的理想实验,经过严密的推理,有力地证明了他的观点的正确性,指出了亚里士多德的认识的错误性。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和推理过程如下:

如图甲所示,把两个斜面对接起来,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来,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静止时的高度。

他推论出,如果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图乙),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但是要通过更长的距离。

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直至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图丙),小球不可能达到原来的高度,而要沿着水平面以恒定的速度运动下去。

(1)归纳一下,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根本分歧是__________________;

(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和推理过程,要论证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三、探究题

24.有一天,小明坐在炉子旁边,将手中的铁钩在炉子中烧得通红。

他突然想到:

如果将磁铁放在火中烧得通红,磁性会变化吗?

于是他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

将一条形磁铁的一端固定在铁架上,另一端附着一些大头针,然后加热。

这时小明应该观察_____的变化,若他看到的现象是大头针落下,他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5.人的指甲是不断长长的,但指甲的生长究竟发生于哪一部位呢?

某同学对此提出假设:

“指甲变长的原因可能是指甲的根部在不断地生长。

”由此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在指甲的中轴线上,按图所示涂上指甲油(指甲油比较难擦掉,可以在指甲上保留较长时间);

②半个月后,观察、测量并分析。

(1)如果该同学的假设是正确的,那么一段时间后,他将观察到图中A、B间的距离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缩短”)。

(2)对于指甲的生长,你还想研究的问题有:

如指甲会不会横向生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法迁移:

植物茎的生长究竟发生于芽尖端的哪个部位呢?

据上述实验启发,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在芽的中轴线上,如图中甲所示,画上一条红色竖直线AB(红色竖直线比较难褪去,可以在植物芽上保留较长时间),让植物在黑暗环境中直立生长;②几天后,观察现象,结果如图中乙所示。

①实验中该同学的假设是:

植物茎的生长可能发生于芽尖端的___________。

②得出结论:

实验中植物茎的生长发生于芽尖端的________部位(选填“AC”“AB”或“BC”)。

26.现在是富阳柿子成熟的季节,果农们在柿子还未完全成熟的时候就进行了采摘,怎样才能使柿子早点成熟呢?

小西做了下面的实验,并且实验结果做了记录。

他选了30只大小接近、成熟度相近的同种柿子,分三组,每组10个,分别放在三个相同的纸箱中,往第一个纸箱中另加了两个成熟的苹果;第二个纸箱放在温度稍高的地方;第三个纸箱只放10个柿子,放在与第一个纸箱相同的地方。

观察柿子的颜色和软硬来比较是否成熟。

组别

操作方法

达到成熟所需时间

第一组

另加2个成熟苹果

7天左右

第二组

温度稍高

10天左右

第三组

不做处理

将近22天

(1)小西同学的探究的问题是:

(2)实验中,第三组的作用是。

(3)请你帮助小西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四、简答题

27.已知植物叶片上的气孔是气体进出植物的门户,植物的生长是需要水分的,它们通过根吸收水分后通过位于根茎叶的导管运输到叶片,可以通过气孔散失99%的水分,且一般情况下,光照越强,水分通过气孔散失越快。

下面是几种植物的气孔分布在叶片上、下表面的数量表(单位:

个/cm3)。

请回答下列问题:

植物种类

叶上表皮

叶下表皮

玉米

52

68

苹果

0

246

向日葵

58

156

棉花

97

176

睡莲

460

0

 

(1)从表中可以看出,大多数植物叶表皮气孔数目的分布状况是____,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

(2)表中的睡莲例外,原因是睡莲是浮水植物,_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

进实验室做实验前,首先应明确的实验目的,熟悉实验的操作步骤和要求以及注意事项,检查实验仪器,然后才开始实验观察和记录。

故选B。

2.D

【解析】

为了使受热面积更大,故应该使试管口应向上倾斜,与桌面约成45度角;废液可能有毒,或者有腐蚀性,故将化学实验中的废液放入废液缸中:

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外焰;判断试管洗涤干净的标准是看水膜是否均匀的附着在试管内壁,内壁的水附着均匀,既不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故②③④正确.

故选D

3.C

【解析】

【详解】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A.用体温计测量一位学生的体温,属于科学观察,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仔细地观察蜗牛的活动,属于科学观察,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一位学生在校园里漫无目的地东张西望,没有目的,不属于观察,故选项C符合题意;

D.用停表测量某同学跑100米的时间,属于观察,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4.A

【详解】

A、向试管中装入固体粉末时,先将试管倾斜,把盛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至试管底部,然后让试管直立,使药品全部落到试管底,故A正确;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口应向上倾斜(与桌面大约成45度角),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从试管底部向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故B不正确;

C、过滤操作:

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壁。

二低:

滤纸上沿低于漏斗口,溶液液面低于滤纸上沿。

三靠:

漏斗颈下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的内壁,引流的玻璃棒下端轻靠滤纸三层一侧,盛待过滤的烧杯的嘴部靠在玻璃棒的中下部,故C不正确;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一放二向三倾四靠即一放:

将瓶塞倒放桌上;二向:

手心向作标签;三倾:

试剂瓶和试管都倾斜,倾倒液体;四靠:

倒完后,管口与瓶口靠三下,故D不正确。

故选A。

5.D

【解析】

解答:

A.哪种类型的音乐更好?

属于价值选择方面的问题,不属于科学问题。

B.恶劣天气是否会影响交通?

属于价值选择方面的问题,不属于科学问题。

C.应该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吗?

属于道德判断、价值选择方面的问题都不属于科学问题D.水蒸发得快慢与其温度是否有关?

属于科学问题。

故选D.

点睛:

把疑问陈述出来,就形成了问题,但不一定是科学问题,像个人爱好、道德判断、价值选择方面的问题都不属于科学问题;

6.A

【解析】

【详解】

科学探究过程一般要经历的主要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个环节。

故科学家之所以有许多发明和创造,首要工作是:

关注现象,提出问题。

故选:

A。

7.C

【解析】

【详解】

取用粉末状药品时可以用药匙。

故选C

【点睛】

需要熟练掌握实验室常见仪器的名称以及其用途,并熟练掌握各种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8.C

【解析】

【分析】

根据试管夹夹持试管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把试管夹从试管的下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手握长柄,拇指不要按在短柄上,以防止加热时试管脱落。

故选:

C。

9.A

【解析】

【详解】

A.烧杯不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此选项符合题意;

B.燃烧匙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蒸发皿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试管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B

【详解】

科学探究是发现自然规律的重要途径。

科学家们进行科学探究时,把得到的各种线索搜集起来;开展科学实验;进行分析、推理、论证,得出结论。

故选B。

11.B

【解析】

试题分析:

调查法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调查的基本方法

12.D

【解析】

【详解】

A.人的感觉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有时是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所以仅凭人的感官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

但A项不全面;A项不符合题意;

B.要得到精确的数据,必须进行测量。

但B项不全面;B项不符合题意;

C.利用测量工具进行观察,能够增大观察范围,甚至有意想不到的发现;但C项不全面;C项不符合题意;

D.ABC说法都是正确的,都是测量的必要性。

D项符合题意;

13.C

【解析】

【分析】

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

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等,探究试验中要注意控制变量,最后要正确记录和合理的处理数据。

【详解】

A、分析观察结果可见:

第二天蚂蚁活动最不频繁,A错误;

B、表中没有7:

00前的数据,无法说明7:

00前蚂蚁没有活动,B错误;

C、分析观察结果可见:

11:

00-15:

00蚂蚁活动频繁,C正确;

D、分析观察结果可见:

蚂蚁下午的活动比上午的活动频繁,D错误。

故选:

C。

【点睛】

本题以“蚂蚁每天进出蚁窝有什么规律”为知识背景,考查学生实验的设计能力,包括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和处理数据能力。

14.D

【解析】

【详解】

A.实验中未说明药品用量时,粉末状固体一半是盖满试管底,液体一半取1——2mL,选项错误;

B.实验室不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易导致水或土壤被污染,选项错误;

C.对废旧电池做深埋处理,仍然在土壤中,不能消除其污染,选项错误;

D.化学实验室的有害废液收集后集中处理,可以合理消除污染物,选项正确。

故选D。

15.C

【解析】

【详解】

A、酒精灯不慎碰倒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降温并隔绝氧气,选项A正确;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以防止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此选项中液体体积不少于试管容积的

,不符合要求,选项B错误;

C、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选项C正确;

D、易燃易爆物品不能与其他物质混存,以防止发生爆炸,必须隔离贮存,选项D正确。

故选B。

16.BAC

【详解】

(1)为防止试管破裂,加热试管时,先均匀预热,后集中加热,故选B;

(2)为防止污染药品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故选A;

(3)量筒读数要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防止读数有误差,故选C。

17.②③①④①③②④

【详解】

[1]直接观察:

用肉眼观察,故②老师清点教室里穿校服的人数和③妈妈用手摸小华的额头,了解小华是否已退烧属于直接观察:

[2]间接观察:

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用照相机、摄像机等工具.故①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质的流动和④用体温计测得小华的体温是39℃属于间接观察:

[3]定性观察:

是研究者依据粗线条的观察纲要,在课堂现场对观察对象做详尽的多方面的记录,并在观察后根据回忆加以必要的追溯性的补充与完善.观察结果的呈现形式是非数字化的,故①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质的流动和③妈妈用手摸小华的额头,了解小华是否已退烧属于定性观察;

[4]定量观察:

需要用具体的数据来描述;因此②老师清点教室里穿校服的人数和④用体温计测得小华的体温是39℃属于定量观察。

18.试管和蒸发皿量筒用灯帽盖灭防止试管炸裂D

【详解】

(1)下列仪器:

烧杯、试管、蒸发皿、量筒和集气瓶,其中可以直接用于加热的有试管、蒸发皿,既不用来加热又不能用于反应容器的有量筒,因为量筒受热会导致刻度不准确;

(2)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熄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吹灭酒精灯易导致灯内酒精着火,甚至引起酒精灯爆炸;

(3)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是为了使试管受热均匀,防止受热不均而炸裂;

(4)判断玻璃仪器是否洗净的标志是仪器内壁上的水即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仪器内壁均匀附着一层水膜,故选D。

19.石棉网②③⑤

【解析】

【详解】

(1)仪器④的名称是石棉网,故答案为:

石棉网;

(2)加热约5mL液体,属于较少体积的液体,应用试管,既然是用试管加热,所以不需要用石棉网,需用酒精灯、试管夹;故答案为:

②③⑤

20.外焰内焰焰心水外焰空气

【解析】

【分析】

酒精燃烧,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最亮;水蒸气遇冷液化,通常用这个方法检验燃烧产物有水生成。

【详解】

(1)酒精燃烧,从颜色上可以看到,火焰明显的分为三层,从外到内,依次是外焰,内焰和焰心,故a为外焰,b为内焰,c为焰心;

(2)燃烧的产物,如果有水,会以水蒸气的状态存在,水蒸气遇冷易液化,故在火焰的上方罩一干燥的烧杯,发现烧杯的内壁有水珠生成,这说明了酒精燃烧生成了水;

(3)酒精灯燃烧,火焰的最外层与空气中的氧气充分接触,燃烧的更剧烈,故外焰层温度最高;

(4)燃烧的三个条件,有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和与空气(或氧气)接触,缺一不可,当用烧杯把蜡烛罩住之后,就使蜡烛与空气进行了隔离,当消耗完烧杯中少量空气中的氧气后,蜡烛就会熄灭,故观察到蜡烛熄灭说明蜡烛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氧气)。

21.适当远离靠近远离

【解析】

【详解】

将凸透镜做放大镜使用时,物体要放在凸透镜的1倍焦距以内,并且物体离焦点越近所观察到的虚像就越大。

(1)[1]使用放大镜方法一:

观察对象不动,让放大镜适当远离观察的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2)[2]方法二:

放大镜尽量靠近眼睛,放大镜不动,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3]用放大镜观察一些较小的物体时,适当地将放大镜远离物体,可以获得大而清晰的图像。

22.外焰与空气(氧气)接触更充分内焰a酒精浓度露出酒精灯的灯芯长度

【解析】

【详解】

(I)

(1)由上述现象得出结论:

外焰温度最高,你认为原因是外焰与空气(氧气)接触更充分放热也最充分;

(II)

(2)由上表得出结论:

内焰温度最高;

(3)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将试管口向上倾斜,试管与桌面呈45°角,使液体受热面积最大,试管内液体的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示中加热方法(试管夹未画出)最合理的是c;

(III)(4)造成乙、丙两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两点即可)

①酒精浓度;②露出酒精灯的灯芯长度。

23.伽利略认为:

物体不受力也能运动;而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受力才能运动如果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能一直运动下去

【解析】

【详解】

(1)[1]由短文内容知,伽利略认为:

物体不受力也能运动;亚里士多德认为:

物体受力才能运动。

(2)[2]伽利略通过实验,证实了若如果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能一直运动下去。

24.大头针加热时磁铁的磁性减弱

【详解】

第一空.磁铁的磁性通过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