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一篮球选项课篮球模块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41202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一篮球选项课篮球模块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精品高一篮球选项课篮球模块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精品高一篮球选项课篮球模块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精品高一篮球选项课篮球模块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精品高一篮球选项课篮球模块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高一篮球选项课篮球模块教学计划.docx

《精品高一篮球选项课篮球模块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一篮球选项课篮球模块教学计划.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高一篮球选项课篮球模块教学计划.docx

精品高一篮球选项课篮球模块教学计划

篮球选项课篮球

教材名称

篮球模块

(一)教学计划

总课时

18

1.通过篮球技战术的学练,使学生提高对篮球运动的认识和参与兴趣;并在学练中不断维持兴趣,在各自的水平上有相应的提高,并且初步达到”水平五”的目标要求。

2.通过专项练习提高跑,跳,投等运动能力;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内脏器官功能,以及对技战术配合与练习方法的创新能力。

3.通过合作练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社会适应能力。

4.通过篮球运动,增强学生勇敢,果断,顽强和积极进取的心理素质。

5.通过各种教学竞赛活动,让学生在适度的个性张扬与团队合作中获得成功的感受,从而体验篮球运动的特点以及运动乐趣;了解基本竞赛规则,掌握安全锻炼方法。

教材重点

与难点

重点:

掌握运球、投篮、传球、突破技术及其组合动作,并能在比赛中运用所学的技战术。

难点:

行进间运球投篮。

课次

教学内容

考核内容

1

介绍现代篮球运动的作用和意识及发展

1.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2.全场往返行进间运球上篮

3、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2

学习移动技术;运球技术:

原地高、低运球、体前、体侧等;球性练习

3

传接球技术:

持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4

移动技术;球性练习;原地、行进间运球技术;

5

熟悉球性的练习;复习原地各种传接球技术;学习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6

复习各种运球技术、行进间传接球技术;学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7

熟悉球性的练习;学习转身技术动作;复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8

复习原地各种传接球练习;全场传接球练习。

学习行进间上篮技术。

9

复习各种移动技术;行进间全场运球上篮技术;复习行进间上篮技术。

10

复习传接球技术(原地、行进间)。

行进间运球练习(急起、急停、转身、变速、变向);复习“三步上篮”技术。

11

熟悉球性练习。

三人行进绕“8”字传接球技术;学习持球突破技术(同侧步、异侧步)

12

熟悉球性练习;复习持球突破技术学习原地跳起肩上投篮技术

13

学习运球急停跳起投篮技术。

学习“一传一切”上篮技术。

身体素质练习。

14

持球突破分球技术防守技术:

全场一对一攻防;抢篮板球技术

15

防守技术:

半场一对一防;守有球队员;守无球队员。

传接球、运球、投篮组合技术练习。

16

简单规则学习;教学比赛;裁判学习;

17

复习技术考评内容

18

单元学习测验

课次:

备课组:

上课老师: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

介绍现代篮球运动的作用和意识及发展

场地器材

教室,电脑,多媒体教学环境

核心目标

1、了解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

2、能根据篮球模块学习的内容,结合自己体能与技能水平,合理制定自己能够达到的学习目标

3、了解和掌握篮球运动对体能要求和练习方法

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

教学生成(再设计)

一、介绍现代篮球运动的作用和意识及发展

1、 根据资料现场讲解

a、 发展趋势

b、 具体位置分配

c、 技术特点

二、介绍本模块学习内容

三、根据模块学习内容自我制定篮球运动模块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制定自我学习目标的方法。

2、学生针对自身情况,调整学习方案和目标。

四、确定篮球模块学练小组,选举小组长

五、组织观赏篮球比赛的录像资料。

1、观察篮球比赛过程和特点。

2、个人不同位置的作用和个人技术特点

安全知识技能教育:

1、介绍篮球模块学习过程中热身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和几种基本方法。

2、安全卫生要求,以及对伤害事故处理的方法。

课次:

备课组:

上课老师: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

学习移动技术;运球技术:

原地高、低运球、体前、体侧等;球性练习

场地器材

篮球场两块,篮球若干

核心目标

1、建立正确的传运球技术概念,掌握移动要领。

2、培养学习兴趣,诱发创新思维;培养竞争与合作意识。

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

教学生成(再设计)

一、课堂常规组织:

1.体育委员整队集合,报告人数。

*************

2.检查服装。

*************

3.宣布本课内容任务。

*************

4.安排见习生。

*************

要求:

快、静、齐。

二、准备部分

1、游戏“小渔网”

方法:

以一块篮球场范围做鱼塘,由两人做“小渔网”,其余人做“鱼”。

游戏开始后,小渔网手拉手结成网捕鱼。

被捕着的“鱼”,立即结在网上,参加捕鱼。

当鱼网增加到4人时,即分成两个小“渔网”,随着被捕的人数增多,小渔网也不断增加。

  规则:

1、“鱼”跑出鱼塘就算被捕;2、“渔网”不能脱手断开,如脱手须重新结好,否则捕着无效。

2、球操

a、体转运动b、体侧运动c、弓步压腿d、侧压腿e、腹背运功

f、活动手指、手腕、膝关节、踝关节

三、基本部分

(一)学习移动技术

1、基本站立姿势:

两脚分开,膝微屈,上体前倾,屈肘。

教法:

a、根据教师信号做站立姿势。

b、在移动中根据信号停步后,立即成站立姿势。

2、起动、侧身跑、变速跑、变向跑、后退跑

教法:

a、示范讲解动作要领

b、根据教师信号或手势进行练习

(二)、熟悉球性

1、双手体前拨传球2、双手头上拨传球3、环绕腹背交接球4、双手向上抛接球5、双手向上抛球后击掌接球6、双手向上抛球后转身接球

(三)、学习原地高低运球、体前、体侧运球

教法:

1、示范讲解动作方法要领

2、教师领做,学生跟练

3、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检查纠错

4、个别示范,强调重点,反复练习

四、结束部分

1、整队集合。

2、小结讲评。

3、放松——静力拉伸。

4、收拾器材。

课次:

备课组:

上课老师: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

传接球技术:

持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场地器材

篮球场两块,篮球若干

核心目标

1、能领会传球(伸臂、抖腕、拨指)动作,接球手指触球,收臂缓冲的动作要领;

2、自觉、主动地进行基本技术动作的学练,学会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学习、讨论,团结协作。

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

教学生成(再设计)

一、课堂常规(略)

二、准备部分

1、游戏“抢运球”

2、球操

a、体转运动b、体侧运动c、弓步压腿d、侧压腿e、腹背运功

f、活动手指、手腕、膝关节、踝关节

三、基本部分

(一)复习原地高低运球、体前、体侧运球

(二)学习传接球技术

1、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1.传球动作要领:

手腕由内向外翻转。

拇指下压,食、中二指拨球。

2.接球动作要领:

双手迎出接球,手指尖触球立即引于胸腹间,恢复基本姿势。

3.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传球时手腕翻转不够。

纠正方法:

要求学生传球时拇指下压。

(2)传球时食指、中指拔球不够。

纠正方法:

一人扶住球,一人做传球动作,练拔球。

(3)传球时两肘外张。

纠正方法:

可让学生靠墙站立做传球模仿练习,限制其肘外张。

教法:

1.找出一传接球较好同学与教师对传,边传边讲解技术动作要领。

2.学生练习。

(1)持球手法练习。

学生每人右侧前方放一球,练习时,根据信号跨右腿拾起球成正确持球姿势,教师检查持球手法是否正确。

(2)接球徒手模仿练习。

练习时,根据教师的信号向来球方向伸臂迎球做出接球的手形及收臂缓冲动作。

(3)双手接胸前高度的球。

(4)双手胸前徒手模仿练习。

(5)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

四、结束部分

1、整队集合。

2、小结讲评。

3、放松——静力拉伸。

4、收拾器材。

课次:

备课组:

上课老师: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

移动技术;球性练习;原地、行进间运球技术;

场地器材

核心目标

1、掌握运球基本技术要领;2、练习中小组内相互团结、帮助,组间相互竞争,共同提高技术;提高灵敏和反应能力,建立自信。

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

教学生成(再设计)

一、课堂常规(略)

二、准备部分

1、绕两块篮球场慢跑两圈

2、根据教师信号、手势进行侧身跑、变速跑、变向跑、后退跑

3、球操

a、体转运动b、体侧运动c、弓步压腿d、侧压腿e、腹背运功

f、活动手指、手腕、膝关节、踝关节

三、基本部分

(一)熟悉球性

1、双手体前拨传球2、双手头上拨传球3、环绕腹背交接球4、胯下8字交接球5、单手体前向侧挥摆练习6、原地双手交换推滚球7、原地运起静止不动的球

(二)原地、行进间运球技术

1、复习原地高低运球

教法:

根据教师信号、手势进行高低运球的转换

2、学习行进间运球技术

动作要领:

手按拍球的部位正确,手脚配合协调。

教法:

1、示范讲解

2、直线运球练习,速度由慢至快

3、沿球场线段运球练习

4、围绕球场三圈作弧形运球练习

5、两人一组一球,一人快速运球,一人追赶练习

(三)游戏:

运球接力

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四组,每组将人分成人数相当的两小组,分站在球场端线两侧,每组第一位同学快速运球至另侧端线另侧交给本组第二位同学,第二位同学再运球交给另侧端线第三位同学,以此类推,看谁先完成。

四、结束部分

1、整队集合。

2、小结讲评。

3、放松——静力拉伸。

4、收拾器材。

课次:

备课组:

上课老师: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

熟悉球性的练习;复习原地各种传接球技术;学习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场地器材

核心目标

1、建立正确的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基本技术概念与要领;2、逐步养成主动学习习惯,培养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

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

教学生成(再设计)

一、课堂常规(略)

二、准备部分

1、根据教师信号绕两块篮球场进行高低运球练习

2、球操

a、体转运动b、体侧运动c、弓步压腿d、侧压腿e、腹背运功

f、活动手指、手腕、膝关节、踝关节

三、基本部分

(一)熟悉球性

1、胯下8字交接球2、环绕双腿交接球3、单手体前向侧挥摆练习4、单手体侧前后拉摆球5、原地单手左右推滚球6、原地胯下左右运球

(二)复习原地传接球

教法:

1、两人一组,相距3-5米,原地传球练习

2、两人一组,相距3-5米,原地传反弹球练习

3、两人一组,相距3-5米,原地双手头上传球

4、两人一组,相距3-5米,原地单手肩上传球

5、原地三角、五角进行上述练习

(三)学习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动作要领:

跑动与传球时机的把握,传球的方向、位置与对方接球的方向、位置是否协调一致。

教法:

1、示范讲解动作方法要领

2、迎面上步传接球练习

3、正面行进间传接球练习

4、两人一组一球短传推进练习

5、三人一组一球短传推进练习

四、结束部分

1、整队集合。

2、小结讲评。

3、放松——静力拉伸。

4、收拾器材。

课次:

备课组:

上课老师: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

复习各种运球技术、行进间传接球技术;

学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场地器材

核心目标

1、掌握正确的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技术要领;2、学习态度积极认真,注意力集中;同学之间相互帮助、指正,共同探究提高,乐于接受老师和同学的指导。

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

教学生成(再设计)

一、课堂常规(略)

二、准备部分

1、根据教师信号绕两块篮球场进行高低运球练习

2、球操

a、体转运动b、体侧运动c、弓步压腿d、侧压腿e、腹背运功

f、活动手指、手腕、膝关节、踝关节

三、基本部分

(一)运球技术

1、行进间快速推进运球2、运球变向3、运球转身

(二)游戏:

“传球游戏”

方法:

如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一组传球,一组防守,一人盯一人,传球两分钟两组交换做,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组传球次数最多为胜。

规则:

不许运球,不许走步,在半场内。

行进间传接球:

两人一组短传推进,三人一组短传推进

(三)学习:

单手肩上投篮

1.动作方法:

右手后屈持球于肩上,左手扶球的左侧,右臂屈肘,对准球篮,上臂与地面平行,前臂与地面接近垂直,两腿微屈,右脚在前,重心落在两脚上。

投篮时,右臂随同下肢和躯干的蹬、伸、抬肘向前上方充分伸直,并用手腕前扣、手指拔球从食指和中指指端飞出。

2.动作要领:

(1)投篮时抬肘,向前上方伸臂、压腕、拔球,使球从食指、中指端飞出。

(2)全身动作协调,用力一致。

教法:

1、学生自主练习投篮2分钟

2、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

3、学生手持一球,按教师的口令,做持球姿势练习。

4、持球基本姿势的基础上,按教师口令,同时对空投篮。

5、学生每两人一球,相距4——5米面对站立,相互进行投篮练习

6、分组进行投篮练习

四、结束部分

1、整队集合。

2、小结讲评。

3、放松——静力拉伸。

4、收拾器材。

课次:

备课组:

上课老师: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

熟悉球性的练习;学习转身技术动作;复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场地器材

核心目标

1.初步学习转身技术动作。

2、能合理运用所学技术动作,在比赛实践中得到提高;3、培养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提高竞争意识及互相评价纠错能力。

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

教学生成(再设计)

一、课堂常规(略)

二、准备部分

1、根据教师信号绕两块篮球场进行高低运球练习

2、球操

a、体转运动b、体侧运动c、弓步压腿d、侧压腿e、腹背运功

f、活动手指、手腕、膝关节、踝关节

三、基本部分

(一)熟悉球性

1、胯下8字交接球2、环绕双腿交接球3、原地胯下左右运球4、原地胯下前后运球5、原地背后换手变向运球6、环绕两腿做8字运球

(二)学习转身技术

(1)前转身:

移动脚向中枢脚前跨出而改变身体位置称前转身,前转身时移动脚脚掌内侧用力蹬地并向转动方向跨步使身体重心移至中枢脚上,中枢脚前脚掌用力辗地使身体众中枢脚前转动。

(2)后转身:

移动脚向中枢脚脚跟方向跨出而改变身体站位方向称后转身。

后转身时移动脚的前脚掌内侧向侧前方蹬地并向后跨步腰胯用力扭转协助身体旋转。

教法:

1.示范技术动作。

2.讲解该动作用途及动作方法。

3.学生练习。

(1)前转身练习:

个人先模仿体会动作,然后在教师指挥口令下两列相对轮流做前转身练习,互相纠正动作。

(2)后转身练习:

方法同

(1)。

4.教师根据学生练习情况,纠正错误动作。

要求:

1.用前脚掌内侧蹬地,用力方向正确。

2.蹬地现时转髋,重心移到轴心脚上。

3.蹬地同时轴心脚辗地。

(三)复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教法:

1、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检查纠错

2、分组投篮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组投中次数最多。

四、结束部分

1、整队集合。

2、小结讲评。

3、放松——静力拉伸。

4、收拾器材。

课次:

备课组:

上课老师: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

复习原地各种传接球练习;全场传接球练习。

学习行进间上篮技术。

场地器材

核心目标

1、学习并掌握行进间上篮技术的技术动作要领;2、发展学生的跑、跳、传、接等活动能力和速度灵敏力量素质;培养自信心与协作竞争意识。

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

教学生成(再设计)

一、课堂常规(略)

二、准备部分

1、全场综合运球(图一)

2、球操

a、体转运动b、体侧运动c、弓步压腿

d、侧压腿e、腹背运功

f、活动手指、手腕、膝关节、踝关节

 

三、基本部分

(一)复习原地传接球练习图一

1、原地三人一球三角传接球2、原地三人两球三角传接球3、双手头上传接球4、单手肩上传接球5、单手体侧传接球

(二)全场传接球练习

1、两人一组传接球推进练习2、三人一组接球推进练习

3、三人一组8字传球推进练习4、四角传接球练习

(三)学习行进间上篮技术

1.动作方法:

以右手投篮为例,在跑动过程中右脚向前跨出一大步,双手迎前接球,左脚接着上一步,脚跟先着地迅速过渡到前脚掌起跳,同时双手持球上举,右腿屈膝向上抬配合左腿起跳。

当身体腾空到最高点进,用手腕和手指拔球,柔和地将球投出。

此时右腿与左腿并拢落地。

2.动作要领:

(1)跨右腿接球,跨左腿起跳、引球,手脚配合协调。

(2)用扣腕与手指拔球,柔和地将球投出。

1.教法:

1、讲解、示范。

2.组织学生练习。

3.纠正错误动作。

要求:

做到第一步大第二步小向上跳,步法与接球配合。

四、结束部分

1、整队集合。

2、小结讲评。

3、放松——静力拉伸。

4、收拾器材。

课次:

备课组:

上课老师: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

复习各种移动技术;行进间全场运球上篮技术;

复习行进间上篮技术。

场地器材

核心目标

1、熟练掌握正确的行进间上篮技术环节及动作要领;2、培养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诱发创新练习方法的思维。

练习中团结协作、积极配合。

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

教学生成(再设计)

一、课堂常规(略)

二、准备部分

1、全场综合运球(图一)

2、球操

a、体转运动b、体侧运动c、弓步压腿

d、侧压腿e、腹背运功

f、活动手指、手腕、膝关节、踝关节

 

三、基本部分

(一)移动技术图一

1、根据教师信号进行侧身跑、变速跑、变向跑、后退跑

2、原地持球进行前后转身练习3、各种滑步练习

A、看教师信号或手势进行侧滑步、前滑步、后滑步

B、滑步与后撤步结合练习

(二)行进间全场运球上篮技术

教法:

1、学生自主行进间运球上篮练习

2、全场运球推进上篮,见障碍物急停

教法:

教师先做示范,并提出见障碍物急停,学生练习。

要求:

1.运球时要抬头手脚配合。

2.运球与投篮动作衔接。

四、结束部分

1、整队集合。

2、小结讲评。

3、放松——静力拉伸。

4、收拾器材。

课次:

备课组:

上课老师: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

复习传接球技术(原地、行进间)。

行进间运球练习(急起、急停、转身、变速、变向);

复习“三步上篮”技术。

场地器材

核心目标

1、提高行进间传接球和行进间上篮技术,建立正确的急停技术概念,掌握急停步法;2、发展速度,力量素质和协作配合能力;培养竞争意识,和良好的体育道德;提高创新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

教学生成(再设计)

一、课堂常规(略)

二、准备部分

1、全场综合运球上篮(图一)

2、球操

a、体转运动b、体侧运动c、弓步压腿

d、侧压腿e、腹背运功

f、活动手指、手腕、膝关节、踝关节

 

三、基本部分

(一)复习传接球技术图一

1、两人一组传接球上篮

2、三人一组传接球上篮

(二)行进间全场运球上篮技术

教法:

1、学生自主行进间运球上篮练习

2、全场运球推进上篮,见障碍物急停

教法:

教师先做示范,并提出见障碍物急停,学生练习。

要求:

1.运球时要抬头手脚配合。

2.运球与投篮动作衔接。

四、结束部分

1、整队集合。

2、小结讲评。

3、放松——静力拉伸。

4、收拾器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