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高考方案的学科思考高中语文4.docx
《基于新高考方案的学科思考高中语文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新高考方案的学科思考高中语文4.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新高考方案的学科思考高中语文4
基于新高考方案的学科思考(高中语文)
2009年新课程高考方案的颁布,对现今的教育和教学将带来一次极大的冲击和革命。
客观接受,积极面对,有效尝试,平稳过渡,应该成为“新高考时代”学校教学的重心。
一、带来的冲击
新课程高考实施意见颁布,无论对学科,还是对教育管理科评价,都是一次严峻的挑战。
首先,体现在学科教学上。
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一贯的高考“程序”和“内涵”发生了几乎根本性的颠覆,学科教学既无“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常规和考试传统不得不经受改革的洗礼。
在考试大纲还没有公布前,学校、教师连最基本的考试形式都难以琢磨的情形下,教学尤其是高三教学不仅仅是摸着石头过河,几乎全是在“黑暗中摸索”。
其次,体现在教育教学管理上。
选修模块的选定、走班形式的开展、师资合理的配备、以及家校关系的磨合等方面,集中在学校科学、严密的管理这一焦点上。
课程是新的,考试是新的,管理同样也是新的,缺少了“参考性”,也就往往没有了“可控性”。
最后,体现在对学业、考试评价上。
学业是通过考试体现的,考试是以成绩论英雄的,新课程高考照样“以分定人”,但由于在模块的选定、考查的形式和层次的分类上有了很大的改动,学校不可能再采用传统的、常规的、一刀切的考核评价的机制,换言之,不可能再驾轻就熟。
如何适应,如何革新,如何评价,成为首当其冲的问题。
二、学科指导建议
2009年高考语文以苏教版五个必修模块为考试“基础”,以选修IA的《<论语>选读》、《语言文字运用》和《外国小说欣赏》为考试“延伸”,以IB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为“选修”,古今中外,广为覆盖。
具体的教学(或者复习)过程中,针对这三大系列,应该各有侧重,简单地说:
必修——突出“人文”;选修IA——强调“鉴赏”;选修IB——注重“配合”。
也就是说,要像会考复习那样对必修和“必须选修”模块进行梳理、落实,要像高考复习那样利用IB选修模块进行拓展、深入。
考虑到IB模块为2009年课程高考的亮点或者卖点,尤得注意。
ⅠB两个选修模块与高考语文有着相当高的关联度。
现今高考语文(浙江卷)中,“古代诗文欣赏”占了很大的分值,约为30分(包括古代诗文名句默写),而“现代文阅读”中又以现当代散文居多,约为18分。
从高考复习的角度看,ⅠB两个选修模块既可作为高考复习的外延拓展,而必修模块的复习同样可以使ⅠB两个选修模块的学习和复习落到实处,落在紧要处。
值得重视的是,在目前还没有具体的考纲公布的情况下,教学中应尽可能地熟悉、落实省编的“学科指导意见”,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浙江省2009(及以后)高考的纲领性的重要的学科考试依据。
三、相关的建议
1.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尽可能的多开设IB选修课,让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有最大可能的选择余地。
这既符合学生“自我学习”的新课程要求,也为学校在高考中能取得实效开辟了多种渠道。
还应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设置必要的课外阅读课、专题文学讲座等活动,让学生身处“现代语文”的氛围中。
2.教师要针对必修、选修模块内容、形式、层次的不同,加强对学科内容的落实和研究,要发挥备课组的团队优势,做到“观念共享,资源共享,问题共享,诊疗共享”。
要树立“语文”、“人文”、“美文”——即语言文字是基础、人文素养是发展、美文鉴赏是重头的语文教学“三文观”。
另外,帮助、指导学生理性选课也是教师权威和能力的体现。
3.对学生的选修的建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A.通过有计划地阅读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散文名篇,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B.通过本模块学习,初步把握古代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学会鉴赏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注重语感、展开想象、深入体验、力求领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C.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
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集中地阅读和欣赏中国现当代诗歌散文的优秀篇章,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吟诵涵泳,感悟深思,可以激发对现代诗文的浓厚兴趣,深化对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的体验,提高文学素养和文化素养,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可以更熟练地运用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把握中国现当代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由作家诗人个案或同类风格作品研究或不同风格作品等研究中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在作品阅读鉴赏的实践活动中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有助于发挥个性特长,充分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模块内容有助于同学们进行自主阅读和合作探究,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习惯和能力。
结合上述两个选修模块,应该做到:
(1)认识到ⅠB两个选修模块不是“选择性”的,落实到其中一位学生,便是“必修”,所以要对这两个选修模块引起足够的重视。
因为在高考中只浓缩成一道题,从这个层面上说,“修”的重视程度得更高。
(2)如果同高考的整体复习结合起来考虑,选择适合自己喜爱的擅长的一个模块,会更有针对性。
相对而言,《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对学生更具亲和力。
(3)在学习方法上,建议通过对选修模块的学习进而回顾必修知识、或是将选修模块作为高考复习的落点。
(4)重点掌握一些“欣赏”(鉴赏)的基本规则和专门用语,尝试着将欣赏跟写作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感觉”。
基于新高考方案的学科思考(高中数学)
一、高中数学选修ⅠB模块(共2个模块)内容简介
《数学史与不等式选讲》
一、模块内容
(一)模块概况
浙江省高中数学选修ⅠB模块《数学史与不等式选讲》由数学史选讲与不等式选讲二个专题组成.数学史是研究数学产生、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史,它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数学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的数学成果、重要的数学家人物和影响数学发展的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一般文化等因素.如数学各分支的发生与发展规律,数学概念、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数学教育,数学家列传,数学经典论著等.数学史选讲由若十一个讲座组成,这十一个讲座没有严格的逻辑体系,都是些中学生可接受的数学典故、数学史料、数学名题,此前本专题从未列入过中学数学课程,是首次进入课堂,我省根据课标精神,选择六个讲座构成数学史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是了解数学发展过程中若干重要事件、重要人物与重要成果,初步了解数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感受数学家的严谨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不等式选讲是由大纲教材中的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基本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及新增的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贝努利不等式组成,介绍了一些重要的不等式、数学归纳法及其简单应用,学习目标是进一步认识不等式,提高逻辑推理与不等式论证能力.
(二)内容要点
1.数学史选讲
⑴早期算术与几何——计数与测量
◆早期的算术与几何由古埃及的数学◆两河流域的数学◆丰富多彩的记数制度
⑵古希腊数学
◆古希腊数学由希腊数学的先行者◆毕达哥拉斯学派、欧几里德与《原本》◆数学之神——阿基米德
⑶中国古代数学瑰宝
◆《周髀算经》与赵爽弦图◆《九章算术》◆大衍求一术◆中国古代数学家
⑷平面解析几何的产生——数与形的结合
◆解析几何的产生由坐标思想的早期萌芽◆笛卡儿坐标系◆费马的解析几何思想
◆解析几何的进一步发展
⑸微积分的产生——划时代的成就、近代数学两巨星——欧拉与高斯
◆微积分的诞生由微积分产生的历史背景◆科学巨人牛顿的工作◆莱布尼茨的“微积分”
⑹千古谜题
◆三次四次方程求根公式的发现◆高次方程可解性问题的解决◆伽罗瓦与群论
◆古希腊三大几何问题的解决
2.不等式选讲
⑴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
◆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
⑵证明不等式
◆由比较法◆综合法与分析法◆反证法与放缩法
⑶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
◆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
⑷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数学归纳法◆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二、学习意义
1.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学习数学史的主要目的是探索人类数学文明的发展,阐述中外文明的交互影响,了解数学发展过程中,数学的连续性和不断完整性.简言之,追溯数学的过去,了解数学的现在,预见数学的未来.通过学习可扩展学生的数学视野,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
2.不等式选讲学习可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对自然中的等量关系与不等量关系认识,明确相等是相对,不等才是绝对的.许多重要的不等式有深刻的数学意义和背景,通过学习学生可深刻理解不等式的实质,理解不等式证明的数学思想与使用策略,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提高对较复杂的不等式求解、证明、应用的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与数学素养.
《矩阵变换与极坐标参数方程》
一、模块内容
(一)模块概况
浙江省高中数学选修ⅠB模块《矩阵变换与极坐标参数方程》由矩阵与变换、极坐标与参数方程二个专题组成.矩阵是研究图形(向量)变换的基本工具,有着广泛的应用,许多数学模型都可以用矩阵来表示.本专题将通过平面图形的变换讨论二阶方阵的乘法及性质、逆矩阵和矩阵的特征向量等概念,并以变换和映射的观点理解解线性方程组的意义,初步展示矩阵应用的广泛性.在过去的教学中该内容从未正式列入中学课程,但它作为从向量集合到向量集合的一种特殊的映射,构成几何变换的代数表示,已是现代数学中的基本表示工具,可培养学生从变换和映射观点理解二阶矩阵的简单性质与应用.学习目标了解二阶矩阵的概念、性质、运算及旋转变换、反射变换、伸缩变换、投影变换、切变变换的概念与矩阵表示,初步掌握矩阵与变换简单应用.极坐标与参数方程专题是解析几何初步、平面向量、三角函数等内容的综合应用和进一步深化.极坐标系和参数方程是本专题的重点内容,对于柱坐标系、球坐标系等只作简单了解.学习目标是掌握极坐标和参数方程的基本概念,了解曲线的多种表现形式,体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能力,体会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内容要点
1.矩阵与变换
⑴线性变换与二阶矩阵
◆线性变换与二阶矩阵◆二阶矩阵与平面向量的乘法◆线性变换的基本性质
⑵变换的复合与二阶矩阵的乘法
◆复合变换与二阶矩阵的乘法◆矩阵乘法的性质
⑶逆变换与逆矩阵
◆逆变换与逆矩阵◆二阶行列式与逆矩阵◆逆矩阵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⑷变换的不变量与矩阵的特征向量
◆变换的不变量——矩阵的特征向量◆特征向量的应用
2.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⑴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柱坐标系与球坐标系简介
⑵参数方程
◆曲线的参数方程◆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直线的参数方程◆渐开线与摆线
二、学习意义
1.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矩阵表示,因而矩阵有着广泛的应用.本专题是从实例引入矩阵的概念和二阶矩阵的运算.由于映射是讨论两个集合之间对应关系的工具,一个集合到自身的映射称为这个集合的变换,在现实世界中变换是无处不在的.本专题从平面图形的变换介绍了常见的几种平面上点的变换以及几类常见变换对应的矩阵,进一步介绍了复合变换、逆变换与对应矩阵间的运算关系和应用.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掌握矩阵的概念和运算,了解特征值、特征向量与线性变换、矩阵间的关系,并能利用矩阵表示和性质解决一些相关问题,逐步形成用数学的眼光认识事物、用数学方法描述客观规律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的神奇与奥妙.
2.几何学主要是讨论图形的形状、性质和位置,如何刻画一个图形的位置?
坐标系的方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坐标系的思想是现代数学最重要的基本思想之一,它是联系几何与代数的桥梁,充分地反映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有了坐标系,我们就可以把图形用代数的方法表示出来.在不同的坐标系中,可以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在极坐标系中,学习用极坐标刻画点,可体会极坐标系和直角坐标系刻画点的区别,并进行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体会在用方程刻画平面图形时选择不同坐标系的意义.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上的动点(
、
)的坐标
、
之间的关系可直接表示,那么得到的就是普通方程
、
,如果直接关系难以找到,可引入第三个量
,而把
、
表示成
的关系式
,从而得到了
、
的间接关系,即参数方程,参数方程有很多优越性,它使我们从另一个视角认识了圆锥曲线,许多难以用普通方程表示的曲线也得到表述,也让我们欣赏到奇异纷呈的优美曲线,如心脏线、螺线、玫瑰线、叶形线、平摆线、渐开线等,并体会到了参数的作用.通过坐标系和参数方程学习,可丰富处理解析几何问题的方法,体会数形结合、相对与绝对、运动与变化、分解和综合等思想方法,锤炼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进一步提高解决解析几何综合问题的能力,巩固已有的知识。
二、新高考对高中数学学科教学带来的影响
新高考的实施对高中数学教师而言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师对课标新增知识储备不足,还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要求.在新课程的调研中,曾对选修ⅠB模块做了问卷调查:
对教材的接受程度
熟练掌握
基本掌握
了解不多
不了解
数学史选讲
9.2%
12.3%
76.5%
2.0%
不等式选讲
38.3%
56.2%
5.3%
0.1%
矩阵与变换
10.1%
40.3%
41.2%
8.7%
参数方程和极坐标
37.6%
53.3%
4.1%
2.0%
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教师对课标新增的数学史选讲、矩阵与变换知识储备不足.大部分高中骨干教师的教龄都在十年以上,普遍感到所学的知识已经老化,需要更新知识,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三、应对措施及教学建议
1.重视学习《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09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中明确指出:
“数学(文科/理科)依据教育部《考试大纲》和浙江省《考试说明》公布的内容范围命题,不超出《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规定的相应科目的必修模块和指定选修模块(IA)的范围.”“自选模块考试依据教育部《考试大纲》和浙江省《考试说明》公布的内容范围命题,不超出相关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规定的自主选修模块(IB)的范围.”
省高中数学新课程调研小组曾对全省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对《教学指导意见》的有关情况做了问卷调查:
省数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了解情况
理解
了解
基本了解
不了解
所占比例
10.2%
30.6%
44.9%
14.3%
省数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教学的作用
很有帮助
有帮助
没影响
不清楚
所占比例
14.3%
57.1%
14.3%
14.3%
教师备课时参考《数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情况
经常
有时
很少
从不
所占比例
30.6%
43.1%
24.3%
2.0%
从调研结果的结果来看,有不少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少翻阅课标,没有钻研学科指导意见,有的甚至没有参加新课程培训,他们只是在一些教辅资料的指引下,凭着老经验备课、上课.希望教师们认真领会、研读《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希望教师们按照如图流程图进行日常教学.
2.面对新课程新高考,教师们应理解教学依据
面对新课程新高考,教师们要研究:
⑴对传统内容,要研究在内容上的变化(增加、删除、量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变化的目标,变化的科学性,对教学重新定位.不随意补充删除的内容,注重核心概念、基本数学思想方法;
⑵研究在教学目标上如何定位:
如对新增内容,首先要关注的是内容的选择与确定,还要注意新增内容的难易程度.选修内容要突出主干知识;
⑶面临知识储备不足,特别是选修内容,教师们要不断学习.向教师们推荐三本有关数学史专著:
《中学数学中的数学史》(汪晓勤,韩祥林编著,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2)、《文化传统与数学教育现代化》(张维忠,汪晓勤等著,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中学数学简史》(徐品方,张红,宁锐编著,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7).
3.研究新课程试卷
09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中指出:
“一类科目在保持原有“3+X”科目组合的基础上,增加测试研究型能力.”在教学中可参考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省区的新课程卷、具有前瞻性的上海市有关试卷中开放性、综合性题型,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对这一类问题的指导.
面对新课程新高考,不能把原来探索出来的好经验抛置一边,许多学校和教师长期摸索出来的做法,还是很有借鉴作用的.主要是我们如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单位时间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新高考方案的学科思考(高中英语)
一、新高考对高中英语学科教学带来的影响
新高考的实施将对高中英语学科教学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自选模块的开设与高考听力测试的恢复真正体现了《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所提出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一课程总目标。
尤其在语言技能的维度上,听力的加试显然对促进学生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全面、协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新高考方案为高中英语教师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舞台。
当然,恢复听力测试也在同时对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更高的要求。
首先,在学校管理方面,学校必须为听力测试的顺利实施提供播放设施、技术、音像资料等方面的支持。
为此,在相关硬件建设方面,薄弱学校应及早考虑,早做准备;同时,也需要对英语自选课程的设置、课时的设置、日常英语学科教学评价方式、晨读(或晚读)的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调整措施。
其次,选修课的开设与听力的恢复更是对教师的现有教学能力和素质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教师不仅需要研究阅读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说写教学以及近年高考试题,更需要研究听的有效教学与PETS二级听力试题;教师不仅需要研究必修课内容的教学,更需要研究选修课内容的教学;教师不仅需要研究传统意义上的高考试题,更需要研究基于选修课内容的开放性试题与综合性试题;教学不仅需要更新学科专业知识,更需要进一步充实与学科相关的英美概况、英美文学、艺术、科技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储备。
而对学生来说,恢复听力测试以及加试自选综合更是对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提出了更全、更高的要求。
二、实施对策及教学建议
(一)实施对策
1、高度重视,早做准备。
听力测试分值为30分,占总分的1/5。
为此,各学校务必首先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听力,把听力教学作为日常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早采取措施,制定计划,迎接08年9月份的首次高考听力测试;
2、完善设施,确保听力测试的顺利实施。
各校应进一步完善听力教学所必需的相关设施和设备,为日常听力教学及高考听力测试的顺利实施提供硬件保障,建议各校要抓紧抓好以下两件事情:
一是为每个英语教师配备好录音机,以便进行日常听力训练;二是各校应进一步完善广播系统,以保证听力测试的效果;
3、配备资料,加强日常训练。
因高二学生在9月份就要参加听力测试,且听力部分所占比分较大,为此,各普通高中应尽快加强听力的日常训练,安排统一的训练时间,并配备与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二级听力测试相关的训练资料、音像资料,以保证听力训练日常化、定期化。
有条件学校也可以每周安排一节听力课进行专项训练;
4、根据实际,灵活安排选修内容。
到高二下为止,高二学生已修完模块1—7的全部内容,且选修8与选修9为顺序选修,因此,高三上学期各校可把英语选修ⅠB中的模块8作为常规教学内容进行处理,而选修9模块则可在学习选修8模块的的基础山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安排选修课或者将选修9中的有关单元内容整合在平常的高三语篇复习中进行教学;
5、调整评价方式,保证测评方式与新高考同步。
及时调整日常英语教学测评方式,一是听力测试要及时跟进,在平常的期中测试、期末测试或单元考试、模块考试中增加听力测试的内容;二是从高一、高二起增加对语篇开放性、综合性测试的内容,提高学生对这类题型的关注度和重视度。
6、进一步加强校本教研,关注对选修课教材、教法、课堂教学有效性、课后作业、选修课的考试与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二)教学建议
1、选修8—9模块教学建议
(1)因自选模块(选修8、选修9)的测试重在测试考生的研究型能力,即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测试题型将主要采用主观性、开放性、综合性题型。
为此,在选修课过程中,一是要关注此类题型的练习,训练可参考广东省高考中的语法填空、山东省的阅读表达、湖南省的阅读短文简要回答问题等题型;二是在平常的学习中重视教师布置的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和探究性学习内容,抓住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尽可能运用所学英语语言知识去做一些具体事情;三是关注与选修教材中各单元话题相关的一些语篇的阅读、学习与拓展。
(2)1—6模块的教学重点在于基础词汇知识、语法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与培养;7—9模块的教学重点则在于为高考做准备,这既是语言知识学习的过程,也是专项训练及突破的过程。
因此,这一阶段应以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书面表达能力为总体目标。
由此,每单元的课时及课型设计可主要为:
阅读课、词汇语法课、复习及听说课、专题写作课、课外阅读指导课、单元测试或讲评课。
(3)通读全书,善于结合实际需要,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进行适当地取舍或调整。
2、听力教学
(1)加强对听力教学及听力测试的研究。
近阶段,各校在校本教研活动中要把研究听力教材内容的处理、听力教学的有效性作为英语学科的教研重点。
(2)因自选模块(选修8、选修9)的测试重在测试考生的研究型能力,即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测试题型将主要采用主观性、开放性、综合性题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关注此类题型,在教学中要参考广东省高考中的语法填空、山东省的阅读表达、湖南省的阅读短文简要回答问题等题型,从高一年级开始就重视对这一类问题的训练。
(3)充分认识听力教学中听的基本技能目标:
听大意和主题、抓关键词、预测下文内容、确定事物发展顺序或逻辑关系、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和态度、判断语段深层含义、评价所听内容、听并执行指示语以及排除口音和背景音等干扰等,并将以上目标自觉体现在日常的教学目标设计中。
(4)在听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和听力策略的指导、训练与体验,逐步形成听力理解能力和听力策略。
(5)避免“放音—做题—对答案”的单一教学形式,通过听前活动(情景介绍、看图讨论、问题讨论、学习生词、理解话题等)—听时活动(听主题大意、判断真伪、边听边做笔记、选择、填空、简答、连线配对、画图、判断、补全信息等)—听后活动(问题讨论、根据所听内容进行口头或笔头转述或续写、根据笔记写出梗概、根据所听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等,把听与说、写等语言表达活动结合起来。
(6)遵循教学规律,在教学中对听力材料的难度作适当调整,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全到逐步完全,由单项听到综合听,使学生逐步适应。
在备课过程中充分预设听力材料中的难点,通过将难度较大的听力材料改编成听写填空(挖空可以是词、短语或句子)、提问、填写表格等形式降低难度;或者在听时进行分块处理、分段处理甚至分句处理来降低难度。
(7)将训练听力与平时的教学紧密结合,充分利用每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多得到听的机会,以弥补由于缺乏英语环境而造成的英语交流机会少的问题。
为此,除了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用英语解释英语外,教师须尽可能用英语进行课文整体教学,将听、说、读、写贯穿着整个课堂,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听力水平。
(8)抓好日常听写。
听写是训练听力能力的一种好手段,学生既要能听懂又要能用文字记录下来,就必需要具备听力、拼写、词汇和句型结构等技能与知识。
听写的方式可以是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