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0讲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基因的本质培优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38052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0讲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基因的本质培优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0讲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基因的本质培优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0讲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基因的本质培优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0讲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基因的本质培优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0讲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基因的本质培优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0讲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基因的本质培优学案.docx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0讲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基因的本质培优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0讲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基因的本质培优学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0讲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基因的本质培优学案.docx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0讲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基因的本质培优学案

【2019最新】精选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0讲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基因的本质培优学案

 

[考纲明细] 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Ⅱ) 2.DNA分子的复制(Ⅱ) 3.基因的概念(Ⅱ)

板块一 知识·自主梳理

一、DNA分子的结构及特点

1.DNA分子的结构

2.DNA分子的特点:

多样性、特异性、稳定性。

二、DNA分子的复制

1.概念:

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2.时期:

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3.场所:

主要是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存在。

4.流程

(1)解旋

①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②需要解旋酶的作用;

③结果:

把氢键断开。

(2)合成子链

①模板:

解开的每一段母链;

②原料:

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

③酶:

DNA聚合酶等;

④原则: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形成子代DNA:

每条新链与其对应的模板链盘绕成新DNA。

5.结果:

1个DNA复制形成2个完全相同的DNA。

6.特点:

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7.精确复制的原因

(1)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提供模板。

(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8.意义:

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三、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基因的本质: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基因与DNA的关系:

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

构成基因的碱基数小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

3.基因与遗传信息:

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称为遗传信息;DNA分子能够储存足够量的遗传信息。

4.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5.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 深入思考

1.无丝分裂过程中有DNA分子复制吗?

提示 有。

三种增殖方式都存在DNA分子的复制。

2.DNA片段都是基因吗?

都携带遗传信息吗?

提示 DNA分子上的片段不都是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片段不都携带遗传信息。

◆ 自查诊断

1.DNA单链上相邻碱基以氢键相连。

(  )

答案 ×

2.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链的基本骨架。

(  )

答案 √

3.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

(  )

答案 √

4.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的结构时,运用了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

(  )

答案 √

5.影响细胞呼吸(ATP供给)的所有因素都可能影响DNA复制。

(  )

答案 √

板块二 考点·题型突破

考点1

DNA分子的结构及相关计算

[2017·海南高考]DNA分子的稳定性与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数目有关。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DNA分子中(A+T)/(G+C)与(A+C)/(G+T)两个比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后一比值不同

B.前一个比值越大,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

C.当两个比值相同时,可判断这个DNA分子是双链

D.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DNA分子,后一比值等于1

[解析] 由于双链DNA碱基A数目等于T数目,G数目等于C数目,故(A+C)/(G+T)为恒值1,A错误;A和T碱基对含2个氢键,C和G含3个氢键,氢键数越多,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故(A+T)/(G+C)比值越大,氢键越少,稳定性越弱,B错误;(A+T)/(G+C)与(A+C)/(G+T)两个比值相等,这个DNA分子可能是双链,也可能是单链,C错误;双链DNA中(A+C)/(G+T)的值恒为1,D正确。

[答案] D

题型一 DNA分子结构及特点

1.下列关于DNA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大多数DNA分子由两条核糖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为螺旋结构

B.外侧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

C.DNA两条链上的碱基间以氢键相连,且A与T配对,C与G配对

D.DNA的两条链反向平行

答案 A

解析 大多数DNA分子由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为螺旋结构,A错误;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B正确;DNA两条链上的碱基间以氢键相连,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

即A与T配对,C与G配对,C正确;DNA分子的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正确。

2.

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和③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④的名称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⑨是氢键,其形成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

A.b、c、dB.c、dC.a、b、cD.b、c

答案 B

解析 DNA分子是双螺旋结构,①磷酸与②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④中的③②与②下方的磷酸基团组成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碱基互补配对,形成碱基对时通过氢键相连;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

易错警示

 DNA分子中的数量关系

(1)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磷酸数∶含氮碱基数=1∶1∶1∶1。

(2)配对的碱基,A与T之间形成2个氢键,G与C之间形成3个氢键,C-G所占比例越大,DNA结构越稳定。

(3)每条脱氧核苷酸链上都只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因此DNA分子中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4)对于真核细胞来说,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是基因的载体。

(5)对于原核细胞来说,拟核中的DNA分子或者质粒DNA均是裸露的,并不与蛋白质一起构成染色体。

题型二 DNA分子结构相关计算

3.[2014·山东高考]某研究小组测定了多个不同双链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根据测定结果绘制了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与其互补链、一条单链与其所在DNA分子中碱基数目比值的关系图,下列正确的是(  )

答案 C

解析 根据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可知,若DNA分子双链中(A+T)/(C+G)的比值为m,则每条链中(A+T)/(C+G)比值均为m,由此可判断C正确,D错误;DNA分子中(A+C)/(T+G)=1,而每条链中的(A+C)/(T+G)不能确定,但两条链中的比值互为倒数,故A、B错误。

4.[2017·天津模拟]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α链)子链中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则在α链的互补链(β链)中,T和C分别占(β链)碱基总数的(  )

A.32.9%和17.1%B.31.3%和18.7%

C.18.7%和31.3%D.17.1%和32.9%

答案 B

解析 由于整个DNA分子中G+C=35.8%,则每条链中G+C=35.8%,A+T=64.2%;由于α链中T与C分别占α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由此可以求出α链中G=18.7%、A=31.3%,则其互补链β链中T和C分别占β链碱基总数的31.3%和18.7%。

技法提升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相关计算规律

(1)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

(2)四个计算规律

①规律一:

一个双链DNA分子中,A=T、C=G,则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②规律二:

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的两碱基之和(如A+T或C+G)占全部碱基的比值等于其任何一条单链中该种碱基比例的比值,且等于其转录形成的mRNA(T换为U)中该种碱基比例的比值。

③规律三:

在DNA双链中,一条单链的的值与其互补单链的的值互为倒数关系。

(不配对的碱基之和比例在两条单链中互为倒数)

提醒:

在整个DNA分子中该比值等于1。

④规律四:

在DNA双链中,一条单链的的值,与该互补链的的值是相等的,也与整个DNA分子中的的值是相等的。

提醒:

综合规律三、四可简记为“补则等,不补则倒”。

题型三 核酸类型分析

5.已知病毒的核酸有双链DNA、单链DNA、双链RNA、单链RNA四种类型。

现发现一种新病毒,要确定其核酸属于哪一种类型,应该(  )

A.分析碱基类型,确定碱基比例

B.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确定五碳糖类型

C.分析碱基类型,确定五碳糖类型

D.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确定碱基类型

答案 A

解析 DNA的碱基为A、T、C、G,RNA的碱基是A、U、C、G,T是DNA特有的碱基,U为RNA特有的碱基,所以可以根据这一区别来分辨DNA和RNA。

双链DNA中A=T且C=G,单链DNA和RNA则不具备这一规律。

分析碱基类型判断核酸是DNA还是RNA,然后确定碱基比例,确定是单链结构还是双链结构,A正确。

技法提升

 判断核酸种类的方法

(1)DNA和RNA的判断

含有碱基T或脱氧核糖⇒DNA;

含有碱基U或核糖⇒RNA。

(2)单链DNA和双链DNA的判断

⇒双链DNA;

若:

嘌呤≠嘧啶⇒单链DNA

(3)DNA和RNA合成的判断

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或U可判断DNA和RNA的合成。

若大量消耗T,可推断正发生DNA的合成;若大量利用U,可推断正进行RNA合成。

考点2

DNA复制及基因的概念

[2016·全国卷Ⅱ]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

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

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

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

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解析] 某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打开,说明该物质会阻碍DNA分子的解旋,因此会阻碍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抑制细胞增殖,A、B、D三项均正确;因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所以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间期,C项错误。

[答案] C

题型一 DNA分子复制过程及特点

1.[2016·湖南十三校联考]下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解旋酶能使双链DNA解开,但需要消耗ATP

B.DNA分子复制时两条子链的延伸方向相反

C.DNA分子复制中的引物是核酸片段

D.新合成的两条子链的碱基序列是一致的

答案 D

解析 两条模板链碱基互补配对,则新合成的两条子链的碱基序列是互补的,D错误。

2.如图为某真核细胞中DNA复制过程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酶①和酶②均作用于氢键

B.该过程可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C.该过程的模板链是a、b链

D.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

答案 A

解析 酶①是解旋酶,酶②是DNA聚合酶,前者作用于氢键,后者作用于磷酸二酯键,A错误;该过程需要a、b链分别作模板,c、d链分别是以a、b链为模板合成的子链,C正确;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会发生DNA复制,B正确;DNA分子复制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D正确。

题型二 DNA复制的相关计算

3.[2017·临川一中质检]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脱氧核苷酸60个,该DNA分子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

其结果不可能是(  )

A.含有15N的单链占全部单链的1/16

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C.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D.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

答案 B

解析 由题可知,该DNA分子中有腺嘌呤(A)40个,则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为40×(24-1)=600(个)。

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可形成16个DNA分子,其中含有15N的单链占全部单链的1/16,含有14N的DNA分子占100%。

4.[2016·泰安期中]下列关于DNA的相关计算中,正确的是(  )

A.具有1000个碱基对的DNA,腺嘌呤有600个,则每一条链上都具有胞嘧啶200个

B.具有m个胸腺嘧啶的DNA片段,复制n次后共需要2n·m个胸腺嘧啶

C.具有m个胸腺嘧啶的DNA片段,第n次复制需要2n-1·m个胸腺嘧啶

D.无论是双链DNA还是单链DNA,A+G所占的比例均是1/2

答案 C

解析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具有1000个碱基对的DNA,A+T+C+G=2000个,A=T=600个,C=G=400个,但在该DNA分子的每一条链上,所具有的胞嘧啶不一定是200个,A错误;具有m个胸腺嘧啶的DNA片段,复制n次后共需要(2n-1)·m个胸腺嘧啶,B错误;具有m个胸腺嘧啶的DNA片段,第n次复制共需要(2n-1)·m-(2n-1-1)·m=2n-1·m个胸腺嘧啶,C正确;在双链DNA分子中,A+G所占的比例是1/2,在单链DNA分子中,A+G所占的比例不一定是1/2,D错误。

技法提升

 DNA分子复制的有关计算

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若将亲代DNA分子复制n代,其结果分析如下:

(1)子代DNA分子数为2n个。

①含有亲代链的DNA分子数为2个。

②不含亲代链的DNA分子数为(2n-2)个。

③含子代链的DNA有2n个。

(2)子代脱氧核苷酸链数为2n+1条。

①亲代脱氧核苷酸链数为2条。

②新合成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为(2n+1-2)条。

(3)消耗的脱氧核苷酸数

设亲代DNA分子中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则:

①经过n次复制,共需消耗游离的该种脱氧核苷酸m·(2n-1)个。

②在第n次复制时,共需消耗游离的该脱氧核苷酸m·2n-1个。

题型三 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分析

5.DNA的复制方式可以通过设想来进行预测,可能的情况是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分散复制三种。

究竟是哪种复制方式呢?

下面设计实验来证明DNA的复制方式。

实验步骤:

a.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4N—DNA(对照)。

b.在氮源为15N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5N—DNA(亲代)。

c.将亲代含15N的大肠杆菌转移到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中,再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DNA分子将分布在试管中的不同位置上。

实验预测:

(1)如果与对照(14N/14N)相比,子代Ⅰ能分辨出两条DNA带:

一条________带和一条________带,则可以排除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子代Ⅰ只有一条中密度带,则可以排除________,但不能肯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子代Ⅰ只有一条中密度带,再继续做子代ⅡDNA密度鉴定:

若子代Ⅱ可以分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则可以排除分散复制,同时肯定半保留复制;如果子代Ⅱ不能分出________密度两条带,则排除________,同时确定为________。

答案 

(1)轻(14N/14N) 重(15N/15N) 半保留复制和分散复制

(2)全保留复制 半保留复制还是分散复制

(3)一条中密度带 一条轻密度带 中、轻 半保留复制 分散复制

解析 由图示可知,深色为亲代DNA的脱氧核苷酸链(母链),浅色为新形成的子代DNA的脱氧核苷酸链(子链)。

因此全保留复制后得到的两个DNA分子,一个是原来的两条母链重新形成的亲代DNA分子,一个是两条子链形成的子代DNA分子;半保留复制后得到的每个子代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母链,一条链为子链;分散复制后得到的每个子代DNA分子的单链都是由母链片段和子链片段间隔连接而成的。

6.[2016·西安二模]将大肠杆菌放在含有15N的培养基中培育若干代后,细菌DNA所有氮均为15N,它比14N分子密度大。

然后将DNA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再转移到14N培养基中培养,每隔4h(相当于分裂繁殖一代的时间)取样一次,测定其不同世代细菌DNA分子的密度。

DNA分子的密度梯度离心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中带含有的氮元素是________。

(2)如果测定第4代DNA分子密度,含15N的DNA分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

(3)如果将第1代(全中)DNA链的氢键断裂后再测定密度,它的四条DNA单链在试管中的分布位置应为________。

(4)上述实验表明,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________。

答案 

(1)14N、15N 

(2)1/8 (3)1/2重带、1/2轻带

(4)半保留复制

解析 两条DNA单链均被15N标记的DNA分子为全重DNA分子,在离心管的最下边;含全重DNA分子的大肠杆菌转入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后,第1代全部为一条链含15N、另一条链含14N的DNA分子,在离心管的中间;第2代为1/2中带DNA分子,1/2轻带DNA分子;第4代为2/24中带DNA分子,(24-2)/24轻带DNA分子。

这一实验结果可以证明:

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题型四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问题

7.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

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答案 A

解析 依据题目信息,第一次DNA复制的结果是一条脱氧核苷酸链被标记,一条链未被标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每条染色体中有两条染色单体,即两个DNA分子,4条脱氧核苷酸单链,其中有3条未标记,1条被标记,故中期的染色体全被标记,为20条;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故含40条染色体,20条被标记,20条未标记,选A。

8.小鼠的睾丸中一个精原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完成减数分裂过程,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

A.初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B.次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被标记

C.只有半数精细胞中有被标记的染色体

D.产生的四个精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被标记数与未被标记数相等

答案 D

解析 一个精原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每条染色体的DNA分子有一条链被标记,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完成减数分裂过程,初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只有一条染色单体被标记,A错误;着丝点分裂后的次级精母细胞有一半的染色体被标记,B错误;由于染色体的随机结合,含有被标记染色体的精细胞的比例不能确定,C错误;整体来看,产生的四个精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被标记数与未被标记数相等,D正确。

技法提升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题的解答方法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从大到小再到大画出结构模型,先画出细胞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变化,再画DNA,再补全染色体,染色体中只要有一条脱氧核苷酸单链被标记,则认为该染色体含有放射性标记。

规律总结:

①有丝分裂:

若只复制一次,产生的子染色体都带有标记;若复制两次,产生的子染色体只有一半带有标记。

②减数分裂:

由于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DNA只复制一次,因此产生的子染色体都带有标记。

板块三 方向·真题体验

1.[2013·全国卷Ⅱ]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

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答案 C

解析 DNA一般为双链结构,其碱基对间为氢键,RNA虽然一般为单链,但tRNA形成的“三叶草”结构中,也存在碱基配对现象,也存在氢键,A错误;DNA病毒只含DNA,RNA病毒只含RNA,一种病毒不可能同时含有DNA和RNA,B错误;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一样,既有DNA,也有RNA,C正确;叶绿体和线粒体均含有DNA和RNA,而核糖体只含有RNA,D错误。

2.[2015·上海高考]在双螺旋DNA模型搭建实验中,使用代表氢键的订书钉将代表四种碱基的塑料片连为一体,为了逼真起见,A与T之间以及C与G之间最好分别钉(  )

A.2和2个钉B.2和3个钉

C.3和2个钉D.3和3个钉

答案 B

解析 A与T之间形成2个氢键,G与C之间形成3个氢键。

由此可推知A与T之间最好钉两个钉。

C与G之间最好钉3个钉,B正确。

3.[2016·全国卷Ⅰ节选]在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

用α、β和γ表示ATP或dAT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或dA—Pα~Pβ~Pγ)。

回答问题:

将一个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

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个含有32P标记的噬菌体双链DNA分子经半保留复制后,标记的两条单链只能分配到两个噬菌体的双链DNA分子中,因此在得到的n个噬菌体中只有2个带有标记

解析 1个噬菌体含有1个双链DNA分子,用DNA分子被32P标记的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由于DNA分子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即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在复制中保留下来,且分别进入不同的DNA分子中,所以理论上不管增殖多少代,子代噬菌体中只有2个噬菌体含有32P。

限时规范特训

一、选择题

1.决定DNA分子有特异性的因素是(  )

A.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磷酸的交替排列顺序是稳定不变的

B.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只有四种

C.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答案 D

解析 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磷酸的交替排列顺序是稳定不变的,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说明DNA分子具有稳定性,A错误;每种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都有四种,说明生物界具有统一性,B错误;DNA分子的两条链遵循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以保证DNA的精确复制,C错误;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说明DNA分子具有特异性,D正确。

2.[2017·湖北武汉三校联考]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单链结构

B.DNA分子中的每个磷酸均连接着一个脱氧核糖和一个碱基

C.DNA分子两条链之间总是嘌呤与嘧啶形成碱基对

D.DNA分子一条链上的相邻碱基通过磷酸—脱氧核糖—磷酸相连

答案 C

解析 DNA分子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双链结构,A错误;DNA分子中的绝大多数磷酸连接着两个脱氧核糖,且磷酸不与碱基直接相连,B错误;DNA分子一条链上的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D错误。

3.

[2017·上海静安期末]如图为DNA分子的片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⑦

B.解旋酶可以切断⑤

C.复制时DNA聚合酶催化形成①②之间的化学键

D.⑥构成DNA分子中基本骨架

答案 B

解析 图中⑦是脱氧核苷酸单链,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应是④,A错误;解旋酶能将DNA解旋,可以切断⑤氢键,B正确;复制时DNA聚合酶催化形成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而①②之间的键是同一个核苷酸内的化学键,C错误;⑥是碱基对,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DNA的基本骨架,D错误。

4.

[2017·益阳模拟]某基因(14N)含有3000个碱基,腺嘌呤占35%。

若该DNA分子以15N同位素标记过的四种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