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新步步高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通用地理》专题习题突破3人文地理事象与原理第3讲工业地域与.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35224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新步步高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通用地理》专题习题突破3人文地理事象与原理第3讲工业地域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版《新步步高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通用地理》专题习题突破3人文地理事象与原理第3讲工业地域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版《新步步高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通用地理》专题习题突破3人文地理事象与原理第3讲工业地域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版《新步步高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通用地理》专题习题突破3人文地理事象与原理第3讲工业地域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版《新步步高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通用地理》专题习题突破3人文地理事象与原理第3讲工业地域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新步步高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通用地理》专题习题突破3人文地理事象与原理第3讲工业地域与.docx

《版《新步步高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通用地理》专题习题突破3人文地理事象与原理第3讲工业地域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新步步高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通用地理》专题习题突破3人文地理事象与原理第3讲工业地域与.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新步步高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通用地理》专题习题突破3人文地理事象与原理第3讲工业地域与.docx

版《新步步高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通用地理》专题习题突破3人文地理事象与原理第3讲工业地域与

网络构建

名师点拨

在复习本讲过程中,应紧密结合工业区位和工业地域两个概念,结合不同区域在充分利用“工业区位条件→工业布局→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产业转移”思路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工业地域类型、工业分散和工业转移等现象。

本讲复习重点是明确影响工业生产和工业转移的主要区位因素,并能够对我国和世界主要工业地域发展的区位条件进行合理评价。

核心点一 工业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

(2015·新课标全国文综Ⅱ)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

下图示意M国的位置。

据此完成1~2题。

1.中资企业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的主要目的是(  )

A.满足我国需求B.拓展国际市场

C.提高技术水平D.增加当地就业

2.如考虑运输成本,在下列国家中,M国中资企业的产品首先应销往(  )

A.美国B.日本

C.澳大利亚D.法国

答案 1.B 2.D

解析 第1题,根据文字材料“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生产,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可以看出,该企业在M国主要目的是拓展国际市场,增加收入。

第2题,根据题干中的“考虑运输成本”,可知应该选择距M国最近的国家,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和轮廓可以判断M国距选项中四个国家中的法国最近。

1.主要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2)环境因素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因素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区位选择时要考虑两方面。

①考虑污染类型

②考虑污染程度

2.工业区位选择

(1)五种导向型工业类型

导向类型

工业特点

工业布局原则

原料导向型工业

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

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导向型工业

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

接近市场

动力导向型工业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导向型工业

技术要求高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地区

(2)工厂区位选择的一般思路

方法技巧

1.运用工业区位因素进行合理的工业布局

(1)在河流上游、靠近水源、水质较好的地区可布局自来水厂。

(2)在城区可布局无污染、规模小的工厂,如食品厂等。

(3)在煤、铁资源丰富地区,可布局钢铁工业,同时应考虑盛行风向、交通等因素。

(4)在棉花产区或市场广阔地区,可布局纺织工业。

(5)在甘蔗、甜菜产区可布局制糖工业。

(6)在钢铁厂附近可布局汽车工业、机械制造工业等工业联系较密切的部门。

(7)在动力基地附近可布局耗能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厂,同时为综合利用废气可布局硫酸厂;在火电厂附近为利用粉煤灰可布局水泥厂、建筑材料厂等。

2.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方法

根据工业区位选址的原则:

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可从工业生产成本投入的角度加以判断,即所需的生产成本中投入越大,其主导地位越强。

具体分析如下:

(1)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比重最大者为其主导因素,如下图:

图中甲工业科技投入比重大,为技术导向型工业;乙工业原料运费投入比重大,为原料导向型工业;丙工业工资投入比重大,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丁工业产品运费投入比重大,为市场导向型工业。

(2)根据特定生产环节判断

①运输环节

a.原材料运量大(如制糖业)或不能长途、长时间运输(如水产品加工业),则布局于原料地,主导因素为原料。

b.产品运输要求高(如食品厂),则布局于消费地,主导因素为市场。

②产品研发环节:

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研发投入多,主导因素为科学技术。

③工业布局转移中优越性增强的环节,如首钢搬迁至河北曹妃甸后,海洋运输的优势增强,主导因素则是交通。

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确定后,在工业布局时应优先考虑,并对其他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题点一 影响工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预测题型:

选择题或综合题]

总部位于广州的某大型集团,引进德国生产技术,在吉林延边州的长白山区原始森林中建立矿泉水加工厂,目前其瓶装矿泉水已出口到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等地区的28个国家,形成“一处水源供全球”的产销格局。

据此完成1~2题。

1.欧美经销商普遍看好该瓶装水的市场前景,主要基于其(  )

A.品质优良B.技术先进

C.成本低廉D.品牌知名度

2.为了控制该瓶装水的成本,目前应主要改善(  )

A.加工环节B.营销环节

C.物流环节D.宣传环节

答案 1.A 2.C

解析 第1题,该瓶装水源于长白山区原始森林之中,由于其环境清洁,水质优良而形成“一处水源供全球”的产销格局。

第2题,由于该瓶装水面向国际市场,运输量大,为降低生产成本,目前应主要改善物流环节。

题点二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其影响[预测题型:

选择题或综合题]

对二甲苯(PX)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从石油中提炼。

下图示意近年中国PX供需情况。

读图回答3~4题。

3.影响中国PX产业供需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市场B.交通

C.科技D.政策

4.如果图示趋势持续发展,对中国化工产业的影响最可能是(  )

A.产业萎缩B.污染加重

C.布局变化D.成本升高

答案 3.A 4.D

解析 第3题,由图示信息知,PX生产能力呈上升趋势,但自给率呈下降趋势,说明需求的增长超过生产的增长。

第4题,图中趋势是自给率下降,供不应求,将导致PX价格上升,使以PX为原料的化工产业成本上升。

核心点二 工业地域的形成

1.(2016·浙江文综)根据下列材料,完成

(1)~

(2)题。

材料一 图1为我国西南部分地区略图。

图2为2014年重庆工业结构图。

材料二 成都和重庆是成渝城市群两大核心城市,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达,重庆工业基础雄厚。

汽车为两城市支柱产业,成都以客车、商用车、轿车生产为主,重庆以重型汽车和轿车生产为主。

在“十三五”规划中,两城市都把中高档轿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作为发展重点。

(1)某汽车制造企业拟在重庆建设生产基地,说出其有利条件。

(2)分析成都与重庆之间汽车产业分工协作的发展思路,并说明其意义。

答案 

(1)工业基础好,配套完善;交通便利;人才丰富;接近市场;政策支持。

(2)思路:

发挥各自优势,实施汽车产业链分工;侧重于生产不同类型或不同档次的汽车,实施产品分工;生产汽车不同零部件,实施生产协作。

意义:

避免重复建设或恶性竞争;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增强集群效应。

解析 第

(1)题,分析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从工业基础、交通条件、市场状况、技术水平等方面入手。

(2)题,分析不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应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做到优势互补,增强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2.(2016·江苏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材料 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

攀枝花发展成为“钢城”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作为老工业基地,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煤铁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经济增长乏力 产业结构单一 环境污染严重

解析 攀枝花发展成为“钢城”的有利条件从(煤铁)资源、交通、水源等方面分析,联系鲁尔区面临的发展问题分析攀枝花的发展问题。

1.工业集聚与工业联系

2.工业分散

3.工业发展中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4.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

(1)由单一结构转为多元化结构。

如由单一轻工业发展为轻重工业比重合理的工业结构。

(2)由传统工业向高科技工业转化。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方法技巧

 区域工业发展条件分析思路

分析工业地域形成条件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自然资源条件:

分析自然资源的数量、品质、分布状况、资源搭配状况以及资源的地域组合状况。

显然,优质而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资源配套条件和地域组合条件对经济的发展十分有利。

如美国东北部、我国的鞍山,既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又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对钢铁工业的发展十分有利,从而形成重要的钢铁工业区。

(2)交通运输条件: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如英国、日本有便利的海运条件,促进了本国经济发展,成为经济发达的国家;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海运、内河航运、铁路、公路交通便利,使之成为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3)人力资源状况:

任何经济活动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因此人力资源成为决定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决定因素。

如日本,国内资源贫乏,市场狭小,却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依靠的便是其丰富而优质的劳动力资源。

(4)科学技术水平:

科技是推动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发展的动力。

一个地区的科技越发达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5)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优越的自然条件,如温暖湿润的气候、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丰富的水源对农业的发展十分有利;反之,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则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6)其他因素:

如国家政策、市场、国际环境等方面。

题点一 工业联系与工业集聚[预测题型:

选择题或综合题]

围绕“创意”这一核心环节,完善文化创意产业链条,已经成为许多区域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下图为“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主要分布在城市的(  )

A.文化区B.商业区

C.风景区D.高新技术开发区

2.下列与文化创意产业链的完善相关性最小的是(  )

A.区域经济效益的提升

B.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

C.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

D.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答案 1.D 2.D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该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主要吸引了高技术和资金以及专业人才,对于人才和技术的需求较大,同时又是新兴产业,所以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主要分布在高新技术开发区。

第2题,读图可知,该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主要为文化产品,受生态环境影响小。

题点二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预测题型:

选择题或综合题]

3.(2016·厦门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藏毯以毛绒、青稞秆、干草等为原料,是一种传统的藏族手工艺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

西宁(位置如下图)是我国最大的藏毯生产基地,近年来手工藏毯价格逐年上扬,机织藏毯企业有所增加。

(1)区域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具有深刻的影响,据此分析藏毯的编织起源于青藏地区的主要原因。

(2)相对于昂贵的手工藏毯,机织藏毯价格低廉。

有人提出西宁应大力发展机织藏毯。

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 

(1)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降水较少,草地面积大,农业生产以河谷农业和高寒畜牧业为主,羊绒、青稞秆等藏毯原料丰富;藏毯具有御寒保暖的作用。

(2)赞同。

理由:

藏毯市场需求量大,而手工藏毯产量有限,但机织藏毯价格低廉、产量大,经济效益高;机织藏毯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不赞同。

理由:

机织藏毯的大力发展会挤占手工藏毯的市场,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快速发展易导致过度放牧,草场退化。

解析 第

(1)题,结合发展藏毯充足的原料供应和市场需求分析原因。

(2)题,在表明个人观点的前提下,从市场需求量、价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角度说明赞成的原因;从对手工藏毯冲击、不利于文化传承和对环境影响角度说明不赞成的理由。

核心点三 区域工业化的探究思路

1.(2016·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台湾省与福建省隔海相望,省内80%人口的祖籍是福建。

两岸“三通”的启动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实施,加深了两岸的经贸往来。

目前福州、厦门等地已建成多个台商投资区。

说明台商投资区集中在福建省福州、厦门等城市的原因。

答案 地域文化相同(台商回乡投资多);距离近(有港口、运输成本低);政策鼓励。

解析 台商投资区集中在福建省福州、厦门等城市的原因主要从地缘相近、语言风俗习惯等文化相似、侨乡(台商的思乡情结)、政策鼓励等方面分析。

2.(2014·山东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逐步成为世界主要汽车企业投资的热点地区。

现今,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

材料二 吉林省是我国汽车工业大省。

近年来,该省汽车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部分配套零部件生产由长春市向周边地区转移,带动了周边地区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以长春市为核心的汽车工业“整零协作”模式。

下图为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汽车工业空间体系图。

(1)指出与美国相比,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

(2)试分析汽车工业“整零协作”模式对长春市周边零部件生产地区的积极作用。

答案 

(1)市场需求量大(市场潜力大);生产成本低(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

(2)有利于企业实现专业化生产(分工协作),优化了产业结构(提高了工业化水平);当地企业规模扩大、数量增多,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扩大了当地经济规模);增加了就业机会(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解析 第

(1)题,中国的汽车工业相对于美国而言,起步晚、水平低,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量增大;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地价低,成为吸引产业转入的优势条件。

(2)题,该题考查产业转移对转入区的影响。

区域工业化的分析,应遵循“区域工业化→工业发展状况(区位条件分析、工业发展进程)→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的模式。

1.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进行区域工业化条件分析

在分析一个区域工业化的条件时,一般可从国家政策、资源和能源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区位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工业化、城市化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等。

因此,各区域应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积极发展科技、努力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美化环境等方面入手,促使该区域的工业化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2.区域工业化中的产业结构调整规律

某一地区工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一般有以下的规律:

 轻工业

重工业

高科技工业

 (初期)    (中期)       (后期)

3.区域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影响

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即工业化会推动城市化,城市化又会带动工业化,但各区域的情况存在差异,所走的工业化、城市化道路也存在差异。

工业化、城市化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因此各区域应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积极发展科技、努力改善交通、美化环境等方面入手,促使该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方法技巧

 区域工业化分析思路

(1)根据三大产业变化统计图或资料分析区域工业化: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反映区域内工业化的发展;第二产业比重的上升直接反映区域工业化状况。

工业生产数据的变化直接显示区域工业化的发展特点,特别是通过一些产业部门的数据统计,也可以反映区域内工业发展特点。

(2)根据外来务工人员的数据变化分析区域工业化:

一般来讲,区域内外来务工人员增加,可直接反映出区域内工业化的发展;务工人员的素质可以反映出一个区域内的工业类型,如务工人员以低学历为主的工业一般是传统工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务工人员以高学历为主的产业多是高新技术产业。

(3)根据区域资源状况分析区域工业化:

资源是一个区域工业发展的基础。

一般来说,一个资源丰富的区域,其工业类型应主要是采掘工业或资源加工产业,因此多形成一些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区。

题点 区域工业化发展条件及对策分析[预测题型:

选择题或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攀枝花是我国第二大铁矿区,攀钢为我国西部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

2014年,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宏观调控偏紧、转型任务繁重的背景下,攀枝花市工业增长乏力,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而武汉市以园区为载体,以产业为基石,大力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产业亮点纷呈“大光谷、大车都、大临空、大临港”四大工业促使板块经济逆势而上,GDP全年增幅9.7%,提前一年进入“万亿元GDP俱乐部”。

以下为攀枝花市位置图(图1)和武汉市位置图(图2)。

材料二 2014年武汉与攀枝花经济统计数据表。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万)

城镇化率(%)

GDP(亿元)

三大产业结构比值

工业结构

钢铁工业产值(亿元)

武汉

8494

822

67.5

10069

3.5∶47.5∶49.0

汽车、装备

钢铁、石化、食品

 

1000

攀枝花

7440

111.7

61.6

870

3.5∶74.6∶21.9

钢铁、钒钛、能源、化工、采矿、机械

725

(1)分析武汉市和攀枝花市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的共同区位条件。

(2)结合近年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分析攀枝花市经济增长乏力的原因。

(3)借鉴武汉市的经济发展经验,攀枝花市应采取哪些相应的对策?

答案 

(1)矿产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市场需求量大;国家政策支持;技术力量雄厚。

(2)国内外钢铁市场的需求量减少;攀枝花第二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比重低,经济增长点少;以钢铁工业为主,工业结构单一;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工业;优化工业结构,降低钢铁工业比重;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科技和资金投入。

解析 第

(1)题,从自然资源、交通、水源、市场、政策和技术等方面分析二者的共同区位条件。

(2)题,在了解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前提下,从钢铁市场需求、攀枝花产业结构和产业链特点等方面分析原因。

第(3)题,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科技、增加科技投入等方面采取措施。

核心点四 产业转移

(2016·全国文综甲卷)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其国外转移。

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1~3题。

1.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规模B.劳动力成本

C.原材料成本D.技术水平

2.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

A.市场规模大B.技术水平高

C.劳动力素质高D.基础设施水平高

3.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战略是(  )

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

B.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答案 1.B 2.A 3.D

解析 第1题,家电组装工厂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但劳动力数量需求多,劳动力成本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例较高,因此影响其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成本。

第2题,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经超过中国,但由于中国人口数量多,市场规模大,使越南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数量远少于中国。

第3题,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战略必然是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实现产业升级。

(2016·全国文综乙卷)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

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

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

据此完成4~6题。

4.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广阔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D.国家政策倾斜

5.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

A.产业结构调整B.原材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D.企业竞争加剧

6.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A.资金充足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D.交通运输便捷

答案 4.D 5.A 6.C

解析 第4题,景德镇和佛山陶瓷生产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20世纪80年代初,佛山市所在的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享受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能够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因而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产业比景德镇发展迅速。

第5题,经过20多年的发展,佛山的陶瓷产业面临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质量,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因此,2003年,随着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

第6题,位于江西省的景德镇在资金方面远不如佛山充足;与佛山相比,景德镇虽在劳动力、物流等方面具有成本较低的优势,但最大优势还是景德镇作为“瓷都”,拥有其他区域不可比的人才资源优势与陶瓷文化底蕴,即产业基础好。

1.影响产业转移的区位因素

产业转移的目的是寻找最佳区位,降低生产成本。

(1)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首先是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其地价便宜的优势。

(2)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

分析影响因素时,需从转移的产业部门的主导因素入手,对比分析转入地和转出地的区位条件。

具体思路是:

2.区域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进而转移资金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最后转移技术密集型产业,一般方向是由发达国家(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地区)。

3.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题点 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意义[预测题型:

选择题或综合题]

(2016·吉林调研)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璧山区位于重庆西部,是重要的城市功能区之一,其制鞋业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并成长为支柱性产业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东部地区制鞋业的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呈现出“东鞋西移”的现象。

璧山区遵守“创新+资本=新动力”的经济逻辑,稳步推进西部鞋业建设,被誉为“中国西部鞋都”。

下图为璧山区地理位置分布图。

(1)试分析璧山区成为“中国西部鞋都”的主要原因。

(2)阐述“东鞋西移”对我国西部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3)试分析我国东、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差异及其主要原因。

答案 

(1)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善;政府吸引投资的政策支持;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制鞋业发展历史悠久,技术水平成熟。

(2)带动西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人民经济收入,改善生活质量;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升级;促进西部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等。

(3)成本差异:

东部经济发达,劳动力成本逐渐提高;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劳动力成本较低。

原因:

①制鞋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②农业改革政策的实施,使农民经济收入增加,农民工数量减少;③东部地区生产成本提高,劳动力工资待遇降低,对劳动力的吸引力下降;④制鞋业普遍工作环境较差,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使从事制鞋业的人群数量减少。

解析 第

(1)题,从地理位置、基础设施、政策、交通、劳动力和技术等方面分析原因。

(2)题,从经济、社会、产业和城市等方面说明“东鞋西移”对我国西部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3)题,结合制鞋业生产特点,从东西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制鞋业工作特征方面分析说明。

 

探究点 工业区位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