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33955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8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六章 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十六章 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十六章 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十六章 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十六章 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六章 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docx

《第十六章 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六章 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六章 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docx

第十六章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

第十五章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

全球化的进程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拥有熟练的语言技能,而缺乏跨文化交际技巧的大学生将在未来的工作学习中受到挑战。

所以,大学学习不仅要注重语言基础能力的培养测试,更应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测试作为一项不容忽视的内容。

第一节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研究

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要素的研究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中之重。

许多跨文化交际学界的专家都对这一课题有所涉猎。

下面是三位学者提出的理论,是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研究的重要成果。

1.YongYunKim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理论

Kim是跨文化交际研究领域杰出的学者,他运用社会心理学、应用语言学和社会学方法,把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因素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

他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由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构成,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可分割。

一个认知能力强的交际者,例如:

熟练掌握目的语,熟悉目的语文化,在情感层面上,与目的语文化交流的动机更强烈,表现出积极的交际态度;同时,情感上对目的语文化持积极态度,学习目的语和目的文化的动机强烈,通过掌握目的语交际系统—言语和非言语促进了认知能力的发展,在行为上表现出良好的交际技巧。

注:

“+”代表正关联

图16-1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要素的关系

①认知能力要素

交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交际者对交际目的进行编码,形成信息,再通过一定的渠道或者方式传达到接受者,由接受者解码反馈的过程。

交际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受到交际双方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文化背景等干扰。

跨文化交际的认知能力要求交际者具有能够理解并破译不同言语和非言语编码的能力,具体包括三方面的能力。

1)掌握目的文化的交际体系

语言是交际的主要手段之一,掌握目的文化的交际体系要求掌握目的文化的语言。

这里的语言不只包括语言知识还包括语用知识。

语用知识能够帮助交际者得体使用语言,如以对方习惯接受的方式表达赞扬、邀请、拒绝等意图和情感。

2)文化理解

话语模式和行为模式基于文化,对于目的文化的理解程度决定了交际者对其话语模式与行为模式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是移情能力的基础。

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其分类形式多样,一般认为文化的重心包含于伦理方面、宗教方面、政治方面和经济方面。

理解文化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要求了解其历史、政治、宗教、价值观等方面的知识。

3)认知综合能力

所谓认知的综合能力是整合信息的能力。

一个高水平的跨文化交际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目的语和目的文化,从而形成一种心理倾向,能够辨别本族文化和其他文化的细微差别。

②情感能力要素

情感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交际者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尊重其他文化、克服民族中心主义、种族主义等交际障碍的能力。

具备良好的移情能力有利于在行为上采取得体的交际策略。

情感能力包括三方面内容。

1)适应动机

适应指交际者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适应他者文化系统的交际模式,能够按照对方习惯接受的方式交际。

主体适应的速度和程度取决于主体的动机。

融入对方文化动机强烈的人,接受对方文化的心理准备充分,行动积极,适应速度较快;反之,动机弱则不利于克服自身文化系统的干扰,适应速度较慢。

此外,年龄对于适应也有影响,年轻人比较容易接受新的目标语文化,而年纪大的人接受起来就比较困难。

2)身份弹性

身份弹性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定位,涉及到主体对自身、自身文化和目的文化的尊敬,即主体是否愿意改变其建立在原有文化体系中的行为模式和习惯。

这种弹性或适应性有利于减少对其他文化的偏见,从而使交际者实现交际目标。

3)审美情绪

审美情绪与Ruben提出的移情较为接近。

移情是从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而审美情绪更加深入,指交际者在跨文化语境中的交际行为是否符合目的文化的审美习惯。

了解对方的审美习惯有利于主体欣赏、理解对方的文化产品,包括美术、音乐、体育等;同时也有利于主体理解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对方文化中的笑话、幽默、喜、怒、哀、乐等情绪的表达。

③行为能力要素

跨文化交际能力指主体能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或者群体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交际是一种行为,交际能力体现在具体交际行为中,所以跨文化交际的行为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终体现。

行为能力的最终形成需要认知能力所获得的知识做支撑,情感能力做铺垫,即通过具体行为表达个人的认知和情感经验。

跨文化行为能力包括三方面内容。

第一,技术能力,包括基本的语言技能、工作技能、学术技能等一切能够获得有用信息、解决不同问题的技能。

第二,协同一致能力,指交际者能够以得体的举止与当地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第三,应对变化的策略能力,指交际者能够克服文化差异,运用合适的交际策略解决问题、实现交际目标的能力。

2.BrianSpitzberg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理论

Spitzberg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由知识、动机、技巧三个因素构成,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足够的跨文化知识、积极的动机和有效的交际技巧,三个因素应同时具备,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能单独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①知识

知识指交际者应该了解目的文化中交际对象、语境以及人们对得体行为的要求等信息。

这些知识是交际者正确解读交际对象传达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的基础,同时也是交际者选择得体交际行为的依据。

缺乏跨文化交际知识,交际者便会无法确定自己的交际行为在目的文化的某一语境中是否得体、有效。

跨文化知识包括广义文化知识(涉及各国文化的知识)和狭义文化知识(涉及某一特定文化的知识)。

广义文化知识从宏观上解释跨文化交际现象,对交际者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做一般性的指导。

例如:

了解各国文化中存在不同的文化模式和交往规则可以帮助交际者意识到文化差异的重要性,提高对跨文化现象的敏感度。

了解文化对人际交往模式的影响可以帮助交际者理解跨文化交际语境中交际对象的行为取向。

跨文化交际能力还需要掌握某一特定文化的知识和常识,如:

该文化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点,以及其主流文化模式和优势等。

特定的跨文化交际目标要求交际者掌握特定语境的知识,如:

进行跨文化商务沟通要求交际者掌握目的文化中有关商务活动的常识,出国留学要掌握与学习和生活有关的文化常识等。

②动机

动机指交际者在预期和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时的情感联想。

与知识一样,不同的情感因素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效果。

人类的情感包括感觉和意图。

感觉指人们在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际时体验到的情感状态。

尽管人们总是混淆情感和思想,但是情感并不是思想,而是人们对思想和经验的情感和心理反映。

跨文化交际中人们会有幸福、哀伤、急切、愤怒、紧张、惊讶、迷惑、轻松和快乐等情感体验。

感觉涉及到交际者对其他文化的敏感性,以及对交际对象和某一特定文化的态度。

有的人不习惯面对不熟悉的东西,其他文化中陌生的景色、声音、味道使他们退却。

提高体验陌生事物的动机有利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意图或目的是指导行为的目标和计划,指导交际者在具体交际活动中的行为取向。

人们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往往持有某种定势性的看法,这种看法可以帮助交际者缩小采取应对措施的选择范围,意图会受这种定势的影响。

如果在交际行为发生之前,交际者对交际对象或其文化持有负面的看法,那么在交际中,这种负面看法会影响到对交际对象行为的客观判断。

如果交际意图或目的是积极的,交际双方彼此的判断和评价准确,表明交际者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强。

③技巧

技巧是在跨文化交际中表现出来的得体、有效的交际行为。

交际者只掌握必需的跨文化交际知识、持有积极的交际动机还不足以完成跨文化交际任务,他必须能够运用一定的行为技巧。

这好比一个人想游泳,他看了很多关于如何游泳的书,掌握了游泳技巧的知识,他有强烈的游泳的动机,但是他还是不会游泳,因为他没有掌握游泳的技能。

很多跨文化交际学者对Spitzberg的理论作以修改,提出相似的模式。

例如:

研究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学者提出“意识”是与“知识”、“动机”和“技巧”同样重要的第四因素。

PauloFreire认为,意识主要指对自我以及与自我相关联的人或事务的认识,包括探索、实验和体验,是自我反省的,可以自我展现也可以向他人展现。

意识具有不可逆的特点,一旦有“意识”便不能回到原来无意识的状态。

意识可以提高认知、情感和行为技巧,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应该有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内容。

3.JudithMartin与ThomasNakayama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理论

JudithMartin与ThomasNakayama编写的《语境中的跨文化交际》中提出一种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包括知识因素、情感因素、心智活动特征和情境特征四个要素。

图16-2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

①知识因素

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知识因素指交际者对交际对象所在文化了解的程度,了解对方文化越多,跨文化交际能力越强。

交际者应该了解目的文化的价值观念和信仰,了解交际对象来自何种文化模式:

个体主义—集体主义,高语境—低语境,高权力距离—低权力距离,高不确定性回避—低不确定性回避。

交际者还应掌握目的语文化的言语和非言语交际脚本。

交际理论家CharlesBeger认为言语和非言语脚本对交际有指导作用。

脚本存在于人脑的长时记忆中。

一个知识经验丰富的交际者拥有较多的能够指导他理解和预见交际对象交际行为的剧本库,当他与他人交际时他会从记忆库中找到类似的经验指导他的行动,如果他没有经历过同样的交际场景,他会利用类似的经历作为参考,甚至借鉴以前观察到的他人(包括书籍中,电影、电视等)的经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评价一个人有经验,就是这个道理。

认知的简化和僵化指交际者在与来自其他文化的人交际时,处理信息的方式过于简单僵化。

Kim在论述文化冲突时把这种现象用作一种维度,认为人们认知的简化和僵化可以促进思维定势的形成。

这种认知习惯导致个体目光狭隘,容易对其他文化产生负面的判断。

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交际者往往具有较为开放的、灵活的认知体系,而认知体系简单僵化的交际者不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

民族中心主义指个体以自己所在的文化或群体为中心评判其他文化和群体。

民族中心主义者通常对其他文化群体持有消极的态度或采取敌对的行为,他们认为自己文化群体的价值观念最为正确,并以此为衡量一切的尺度。

民族中心主义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的障碍,此种观念的持有者对宏观文化的理解程度较低。

②情感因素

跨文化交际中的情感因素指交际者对待来自不同文化的交际对象和跨文化交际行为的态度——接近或疏远,其重要特点是对跨文化交际活动产生的焦虑,即因正在进行的或预期进行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产生恐惧和焦虑心情。

跨文化交际焦虑程度高的人倾向于避免与来自于外来文化的人交际,在他们眼里那些人都是行为奇特的“他者”,对“他者”奇特行为的不理解使他们觉得紧张、焦虑,并因此躲避交际。

是否愿意进行交际,即交际动机,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中的重要情感因素。

JeffeyKassing设计的下列问题可以反映你是否有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意愿:

表16-1跨文化交际意愿量表

假设您有绝对的自由选择的权力,在以下六种情境中您可以选择交流或不交流。

表明每种情境中您选择愿意交流所占的比重,记住您要指出的不是在这些情境中进行交谈的可能性,而是在这些情境中您想要交谈次数的比例。

在左侧横线上写出想要交流次数的比例。

0=从不,100=总是

1.与我认为和我很不同的人交谈。

2.与外国人交谈。

3.与我对其文化知之甚少的人交谈。

4.与其他种族的人交谈。

5.与其他文化的人交谈。

6.与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人进行交谈。

(注:

“英语”可改为“汉语”如果被试的母语是汉语。

得分:

您的分数值域在0-600之间,300分以下表明不愿意进行跨文化交际,350分以上表示有一点愿意进行跨文化交际,400分以上表示中度愿意,500分以上表示高度/非常愿意进行跨文化交际。

YoungKim认为个体处理心理压力的能力可以影响其接近或避免跨文化交际的态度。

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文化差异带来潜在的不确定性,这会增加交际者的压力,有的个体善于把握压力,有的则不掌握减轻压力的方法。

Gudykunst和Kim认为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者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容忍含混和不确定性。

交际者处理压力和容忍含混的能力越强,跨文化交际能力越高。

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知识因素和情感因素相互支持、相互影响,跨文化交际知识越多,跨文化交际的心理压力越小,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动机越强;交际动机越强烈,获得跨文化交际经验的机会越多,积累的跨文化知识就会越来越多。

③心智活动因素

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心智活动因素是知识和情感因素的体现,内容包括言语和非言语表达以及角色扮演。

言语表达指个体如何运用语言。

交际者可能了解很多目的语的语言知识,但是语用能力很差,不能在实际对话中使用目的语流利表达。

很多留学生到目的语国家不是为了学习语言知识而是为了有更多的机会练习使用目的语。

了解并运用目的语可以增强交际者的认知能力,提高跨文化交际质量。

语言脚本可以减少不确定性,心智活动把语言脚本付诸实践,一个不了解目的语的人不会知道目的语中基本的交际方式,如:

问候、邀请、日常用语等。

非言语表达也是重要的心智活动之一。

交际者要注意对方文化中肢体语言、时间语言、颜色语言、空间语言、辅助语言等非言语符号的细微差别。

与言语交际的情况类似,一个具备目的文化非言语交际知识的人不一定能够准确使用该非言语符号系统。

因此,在出国之前应该刻意做一些专门的练习,提高运用非言语符号系统的能力。

例如:

如果准备去日本,你应该在家人和朋友面前练习鞠躬。

此外,味道也是很重要的非言语符号,在出国之前应该了解目的文化对味道的喜好和日常的习惯,有的国家,如:

美国,喜欢用香水或其他化妆品掩盖人体的自然味道,而很多国家的人们却不习惯使用香水。

角色扮演与语境有关,指交际者在目的文化中如何根据自己的角色身份得体地使用言语和非言语符号。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文化记载了社会对不同社会角色的期望和要求,是个体扮演角色的脚本;换而言之,人们根据自己文化内部的角色期待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个体的言行符合其扮演的角色身份。

文化是社会角色的行为规范,不同文化对同一社会角色言行的期待不同,跨文化交际者应了解目的文化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期待,并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目的文化的要求。

在美国,教师与学生尽量保持平等的关系,对学生的约束较少,学生可以自由提问,教师和学生一般使用非正式的、生活化的语言对话,所以一个美国教师在课堂上身着牛仔裤,坐在桌子上讲课可以理解为制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而在韩国,学生期待教师为人师表,仪表言行都应该正式、庄重,美国教师的行为在韩国文化中不符合其扮演的角色身份要求。

不同文化对职业以及性别的言语和非言语表达方式以及行为模式的期望不同,跨文化交际者要能够调整不同语境中角色身份的行为差异,以对方文化可接受的得体方式进行交际。

④情境特征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第四个因素是发生跨文化交际的真实语境。

个体可能在某一语境中表现出较强的交际能力,而在其他语境中则无法自如应对,因此交际能力的大小依语境变化,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情境特征包括环境语境、预先接触、地位差别和第三方的干扰等。

环境对交际的影响很大,某些环境承载的文化信息量很大,在这样的环境中,交际者很容易感到紧张,从而影响到言语和非言语表达。

例如:

日本的茶道是一个文化内涵很深的仪式化的活动,而不仅仅是大家在一起喝茶的活动,美国人不了解茶道的内涵和程序,在整个茶道仪式中感到莫明其妙和无所适从,他下一次参加茶道的动机会减少。

与目的文化是否有过接触对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意义重大。

如果个体在出国前曾经与目的文化的人有过接触,那么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要相对容易。

当然,与目的文化的交际者建立信任感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一般来讲,与当地人接触越多,了解对方文化知识越多,与对方文化接触的紧张感越低,交际动机越强,移情能力越高。

人们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存在社会地位差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社会地位有不同的认识,在权力距离高或权力距离低的不同社会,人们往往对与自己平等、低/高于自己的人在情感态度和言行上表现出不同取向。

美国人倾向于降低身份距离,他们对父母直呼其名,百姓和媒体公开评论当权者的言行和决策。

在权力距离高的国家,地位决定一切,甚至在对话中谈话者的发言顺序都由地位身份来确定。

电影《安娜与国王》中,西方女性安娜看到泰国国王的仆人见到国王时要马上跪拜,觉得难以接受,因为她认为这是对仆人人性的不尊重。

西方文化与泰国文化对地位的不同理解导致跨文化误解,安娜不能以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改变泰国国王的习惯,泰国国王也不该依泰国人的习惯要求西方人(安娜)见到他就行跪拜礼。

第三方的干扰或参与也是改变交际情境的因素之一。

第三方的出现可以改变你在交谈中的地位,如:

你的上司加入你和同事之间的谈话,你就要注意当前的话题是否得当,并调整言语和非言语表达方式。

如果第三方是女士,那么交际者就要注意对方文化中与女性交际的要求。

一个人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增加了,交际动机随之增加;交际动机增加在行为上表现为积极参与交际活动。

积极的参与使交际者增加经验知识,学到更多的跨文化交际知识,推动积极情感能力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4.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要素小结

Scheitza从各种理论中总结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各种构成要素。

这些要素根据个人态度、知识、交际、自信和社会关系可以做出如下归类:

①态度

1)对于跨文化交际的动机和兴趣;

2)对于不同文化的积极态度,接受差异的能力;

3)现实期待;

4)对于其它文化价值观和行为的尊重;

5)礼貌、友好、交际手段;

6)处理不同想法的开放程度和灵活程度;

7)耐心和容忍度;

8)主动精神、自尊和持久度;

9)处理精神压力的能力,保持动机的能力;

10)社会智能;

11)认知综合能力,即接受对外国人行为的解释的能力。

②知识

1)对于文化差异的常识和注意程度;

2)对于其他国家及其社会组织的知识;

3)对于其他文化的规则、模式和习俗的知识;

4)对于交际和互动规则的知识。

③交际

1)交际能力,良好的语言掌握能力;

2)对于不同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模式的了解和注意能力;

3)辨别并有效使用不同交际风格的能力,对于谈话方式的适应能力;

4)和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开始并保持有效对话的能力;

5)避免并澄清误解的能力;

6)反问并有效获取信息的能力。

④自我展现

1)为双方建立可以接受的身份的能力;

2)面对困难时保持冷静和自制的能力;

3)接受第三种文化角度的意愿和能力;

4)承认他人需要和愿望的能力;

5)对于文化定势的思考能力;

6)灵活性和适应性。

第二节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概述

测试是检查受试者学习效果、衡量受试者能力和反拨教师教学的一种手段,是任何能力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中,测试是难度比较大的研究部分,因为人的能力和素质是很难量化和测量的。

1.语言测试发展阶段

要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的发展,我们首先要关注现代语言测试的历史发展状况,其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

传统时期或前科学时期(自20世纪初到50年代初),在这一时期,语言测试基本上不是在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开展的,测试方法主要包括作文、口试、翻译等形式,测试结果主要靠考试实施者的直觉来评判,缺乏科学性。

第二个阶段:

心理测量--结构主义时期或科学时期(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到70年代),这一时期的语言测试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同时,心理学的行为主义理论以及心理测量学的原则和方法对语言测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RobertLado于1961年出版了著名的《语言测试——外语测试的开发与使用》,这本书是第一部全面论述语言测试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专著,可以说RobertLado是现代语言测试的创始人。

这一时期的主要测试方法是分立式测试,即分别测试语言知识的各个成分或某一单项技能的测试形式。

第三个阶段:

心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时期或后现代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在这一时期,语言测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从结构主义语言学转向了社会语言学,测验更多地关注如何从功能性、社会性和语言应用的角度考查应试者,测试方法从分立式转向了综合式,即同时测试不只一项知识或技能的测试形式。

第四个阶段:

交际法语言测试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70年代末到80年代美国语言教学界开展了一场“水平运动”(ProficiencyMovement)。

很多语言教学界人士认为,语言教学以及语言测验要以语言水平为中心,而语言水平表现为交际能力。

这一时期,人们更多地把精力集中在探讨语言交际能力方面,1990年,Bachman在Canale和Swain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语言交际能力模型,成为语言测试发展史上一个新的转折点。

从发展趋势来看,交际性语言测试是一个重要的方向,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提供了发展的基础。

2.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的信度、效度和可行性

测试的信度与效度是所有测试都在努力达到的目标。

没有信度和效度的测试对教学者和学习者都可能产生误导作用,从而导致教学的南辕北辙。

信度与效度原是计量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20世纪30年代被引入语言测试领域。

60年代,以Lado等为代表的第二代结构主义测试学家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论证,并发展了一系列如何保证和计算这两个“度”的方法,标志着语言测试已形成科学的体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语言测试的取向、理论及实践上的发展和纷争都是以信度与效度为主线进行的,信度与效度是语言测试永恒的主题。

正如李筱菊所概括“归根结底,两者体现着语言测试作为测量科学与语言测试作为人文科学的矛盾,或者更广泛地说,语言测试科学与语言测试艺术的矛盾……是贯穿整个语言测试的深层主线”。

(李筱菊,2001)

①测试的信度

信度指的是测量的一致性。

考试是否具有信度体现在:

当同一考生在其他变量不同的情况下(即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参加同一难度的考试时,其分数结果是否一致或相近。

这就需要统一的评分等级和等级描述,严格培训、筛选评分员,以及双评分(doublemarking)或多人次评分(multiplemarking)等。

对于测试信度的保障主要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测试的设计过程

测试的设计过程对于测试的信度有至关重要的决定性。

首先测试应该涵盖学习的绝大部分内容,但试卷长度应适中。

其次,试题应有明确详细的要求,使被测试者的真实能力不会受到审题偏差的影响。

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针对的受试者不同,测试的内容在信度上应该有相应的调整。

例如,如果受试者是初中或高中的学生,英语尚处于初级水平,那对于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测试不妨采用汉语,或者是降低词汇量,将英语的难度控制到他们能够接受的程度,以防受试者因为读不懂题意而影响了其真实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表现。

在题量上的权衡也是很有必要的,题目过少,覆盖的文化内容不够广泛,测试结果不能判定受试者的真实跨文化交际能力;题目过多,又容易使受试者产生厌烦情绪,导致答题不够认真,影响测试信度。

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试题的内容也应尽量的简单明了,既然是测试学生的文化和交际能力,就不应刻意加大词汇和语法结构的难度,如果受试者在不明题意的情况下揣测作答,测试的信度就难以保证。

2)测试的评价过程

对测试结果的评价影响测试的最终信度。

如果评价不客观,测试就没有信度可言。

因此,在这一阶段,评价是否客观是影响测试信度的关键。

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试卷的评价是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的重要过程。

标准、具体的试卷答案是保证测试信度的重要前提,答案应体现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观,对交际中各种实际出现的情况给予客观的分析和全面的思考,不能单纯地以“正确”或“错误”来回答辨析题和案例分析题。

另外,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的评分者应首先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