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部设计手册H点设计人机布置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33831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车部设计手册H点设计人机布置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整车部设计手册H点设计人机布置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整车部设计手册H点设计人机布置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整车部设计手册H点设计人机布置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整车部设计手册H点设计人机布置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车部设计手册H点设计人机布置分析.docx

《整车部设计手册H点设计人机布置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车部设计手册H点设计人机布置分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车部设计手册H点设计人机布置分析.docx

整车部设计手册H点设计人机布置分析

H点设计、人机布置分析

汽车H点是与操作方便性及坐姿舒适性相关的车内尺寸的基准点,驾驶员以正常姿势入座后,其体重的大部分通过臀部由座椅和坐垫制成,一部分通过脚作用于汽车地板上。

在汽车的这种特定的约束坐姿下,驾驶员在操作时省去上部的活动必然是绕通过H点的转动。

并且H点是确定眼椭圆的基准点,汽车H点还影响驾驶员的手控界面,并且是许多法规项目的基准,也是汽车部分操作性和舒适性设计的基准,所以正确的确立H点对整车设计十分重要。

1.1H点设计

1.1.1与H点设计相关尺寸:

a.H点

b.H点高度(H30)

c.方向盘直径(W9)

d.加速器跟点(AHP)

e.座椅参考点(SgRP)

1.1.2汽车的分类

A类车辆——H点高度(H30)小于405mm,方向盘直径(W9)小于450mm。

此类汽车包括乘用车、多用乘用车和轻型客车。

B类车辆——H点高度(H30)在405mm和530mm之间,方向盘直径(W9)在450mm和560mm之间。

此类车辆包括中型、重型卡车和公共汽车。

1.1.3H点的设定

1.1.3.1初选汽车H点的高度

根据经验初定一个H点的高度。

初定H点方法

⑴首先建立整车坐标系,通常情况下,X与车身纵向相同的水平面,0点为前轮中心从车头到车尾方向为X轴正向;Y与X水平垂直,通常选择车身下横梁比较平整的面,Y向O面为车身对称中心面,向右为正,向左为负;Z向垂直于XY面,向上为正,向下为负。

⑵确定前轮心的X值和Z值。

前轮心基本与X方向0点坐标一致,Z向可近似于Z轴0点一致。

⑶确定防火墙的位置。

轮心确定后,需按车型定义选择相应的轮胎型号,得出轮胎半径,通常情况下,前置前驱的车型,防火墙位置在前轮后部相切的位置,前置后驱车型应考虑发动机纵置占用的空间和变速器占用的空间,这样既可估算出防火墙的位置。

此外,车辆的级别和动力总成大小,以及动力总成布置形式位置对防火墙的确定都有一定的影响,这些因素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

1.1.3.4踵点基准点的确定

防火墙位置确定、轮胎大小确,在这两项基础上基本就可以大概确定踵点和加速踏板的位置。

1.1.3.5H30的确定

H30为驾驶员踵点到H点的高度,H30需根具车辆种类的不同确定,主要有轿车类、SUV类、跑车类,跑车H30值较小,SUV较大,轿车类在跑车和SUV之间。

1.1.3.6确定踏平面角θ

踏板平面和水平地板面的夹角,是人体模型几何的一个函数——95百分点腿部联结和87

°足部角,H点在95百分点,选择座椅位置曲线在规定H点高度(H30)上。

踏板平面角θ由以下方程确定:

θ=78.96-0.15z-0.0173z2方程1

足点——在足点与人体模型鞋子底部相切的直线上一点,距离加速器跟点203mm

踏板平面——在侧视方向为一条与加速器踏板相切的直线,并表现了二维人体模型的鞋子的底部。

1.1.4A类车辆的定位程序

A类车辆布置工具参考线——二维侧视曲线,定义水平参考点作为H点高度的函数到哪个驾驶员工作空间布置工具可以在汽车内定位。

线适当的参考工作空间来布置男女比例为1:

1的驾驶员人群。

参考线可以由以下方程确定:

X=793.7+0.903387z-0.00225518z2方程2

在此:

x是水平参考位置,以mm为单位,在布置球和足部参考之后;z是H点高度,以mm为单位,在布置脚跟参考点(H30)的上方。

百分点选择座椅位置曲线——一条二维的侧视曲线,表示了在足点参考后的驾驶员选择座椅位置作为汽车H点高度的一个函数,适合95百分点布置。

曲线可以由以下方程确定:

x95=913.7+0.672316z-0.0019553z2方程3

在此:

x是足点后95百分点H点的位置,单位为mm,z是加速器跟点上(H30)上H点的高度,单

位为mm。

1.1.5H点的设计经验数据供参考

H点位置

   轿车车中心至H点

   紧凑型轿车315

   小轿车335

   中型轿车365

   大型轿车380

1.1.6 H点的约束

H点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一个点,H点与驾驶员踵点、方向盘中心点互相也有联系,这3个点相互联系有相互制约,主要关系到乘员的驾驶舒适性和前方视野。

1.2人机布置分析

人机布置分析包括驾驶员驾驶舒适性,驾驶操作性,后排乘员乘坐舒适性,乘员进出方便性、内部空间分析等等,

1.2.1主要内部空间分析

包括:

  肩部空间(W3)——通常情况下前排肩部空间由驾驶员坐垫宽度+副驾驶坐垫宽度+副仪表台(乘员部分)宽度+2*(110-130)mm。

坐垫的宽度和副仪表台的宽度按整车定义确定,同时参考整车宽度确定此值。

主要按车型级别确定适合的尺寸,例如A级车此类宽度较小,依次类推B、C、D、E等车型尺寸不同程度增加。

此后排肩部宽度与前排定义基本相同。

  臀部空间(W5)——通常情况下前排肩部空间由驾驶员坐垫宽度+副驾驶坐垫宽度+副仪表台(乘员部分)宽度+2*60mm。

坐垫的宽度和副仪表台的宽度按整车定义确定,同时参考整车宽度确定此值。

主要按车型级别确定适合的尺寸,例如A级车此类宽度较小,依次类推B、C、D、E等车型尺寸不同程度增加。

此后排肩部宽度与前排定义基本相同。

一些较特殊的设计,后排乘员布置在两轮中间,则臀部空间为白车身轮罩距离减去内饰厚度。

头部空间(H61)——H点到顶棚内饰距离(与竖直面8deg夹角)+254mm。

轿车

头部空间

紧凑型轿车

920-1000

小型轿车

950

中型轿车

960

大型轿车

970

  进入高度-前:

从前H点X平面至H点位置上方装饰车身开启处的垂直尺寸。

  进入高度-后:

从后H点至H点前方330mm的一个截面上部装饰车身开启处的垂直尺寸。

图1 进入高度

  ·进入高度-前:

770-800mm

  ·进入高度-后:

760-810mm

  ·出口高度-后:

710-780mm

头部侧向空间(W27、W35)——根据车型不同具体确定,通常情况下W27大于50mm。

前后乘员H点距离(L50)——要考虑座椅靠背空间与后排乘员的乘坐姿态,通常情况下小型车。

    此参数较小,尺寸大的车较大,也有个别特苏车型,主要一产品定义为主要设计参考。

1.2.2视野分析

  ⑴ 仪表眩目:

仪表发光点不能通过风挡玻璃反射在99%眼椭圆+40mm的区域内。

  ⑵ 车门玻璃眩目:

车内发光点不能通过车门玻璃反射在99%眼椭圆+40mm的区域内

⑶ 前方视野:

能看到前方12m远处5m高的路示牌;同常情况下可以看到前方8-9米处的地面。

⑷ 仪表视野舒适性:

仪表位于驾驶员视野舒适区域内

图2 人眼视线舒适区域

1.2.3操作性分析

CD操作、空调面板操作、四门控制操作、仪表台按钮操作、变速器换档杆操作、驻车制动操作、头上部操作区、下部控制操作区、发动机盖操作区、后背箱盖操作区等。

⑴ 其中CD操作、空调面板操作、四门控制操作、仪表台按钮操作根据SAEJ287文件制作手控保络线。

⑵ 变速器换档手柄操作区

图3 变速器换档手柄舒适区

⑶ 前车门操作区

图4 前门操作舒适区

⑷ 后门操作区

图5 后门操作舒适区

⑸ 下部操作区域

图6 坐垫下方随座椅移动控制器的手控界线

图7 坐垫下方安装在车门或地板上而且不随座椅移动控制器的手控界线

(6) 发动机盖开启操作区域

图8 发动机盖开启

⑺ 后背箱盖开启操作区域

图9 后背箱盖开启

⑻ 侧门开启操作区域

图10 侧门开启角度

⑼ 头上部控制区域

图11 头部上部手控舒适区

1.2.4舒适性分析

  ⑴ 座椅舒适性分析,主要包括座椅的坐垫深度(480-550mm),坐垫宽度(350-550mm),座椅靠背角度(设计值20-27deg),坐垫压缩量(20-40mm),靠垫压缩量(10-25mm) 

  座椅划轨行程:

          轿车座椅调节轨距(mm)

          微型轿车160-180

          小轿车180-200

          中型轿车200

          大型轿车≥200

⑵  人体坐姿。

图12 人机角度示意图

   ---95%美国男性

   ---5%美国女性

舒适角度最佳角度

H:

胯点20°<A1<30°25°

G:

膝关节95°<A2<110°95°

CH:

踝关节95°<A3<135°125°

E:

肩部点85°<A4<110°87°

C:

肘关节25°<A5<60°

P:

腕关节80°<A6<165°

M:

指关节170°<A7<190°

腿部空间

头部空间

臀部角度

膝关节

紧凑型轿车

1055

970

90°-95°

115°-120°

小型轿车

1065

970

95°

125°

中型轿车

1075

975

95°-100°

125°-130°

大型轿车

1085

975-980

100°

130°

⑵ 俯首舒适区域

图13 外俯首舒适区域

图14 内扶手舒适区域

通常情况下内扶手高度可低于外扶手高度25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