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的女性主意解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31424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威尼斯商人的女性主意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威尼斯商人的女性主意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威尼斯商人的女性主意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威尼斯商人的女性主意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威尼斯商人的女性主意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威尼斯商人的女性主意解读.docx

《威尼斯商人的女性主意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威尼斯商人的女性主意解读.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威尼斯商人的女性主意解读.docx

威尼斯商人的女性主意解读

黑河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威尼斯商人》的女性主义解读

 

 

所在系别:

英语系

专业:

英语教育

班级:

07级二班

学生姓名:

周岩

学号:

2007573009

指导教师:

陈艳玲

 

黑龙江省黑河学院

2011年5月

《威尼斯商人》的女性主义解读

 

摘要: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广为流传的作品之一,它深刻地反映了人文主义的胜利,其中人文主义思想和女性主义形象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在《威尼斯商人》中,莎士比亚以饱含激情的笔触,表现了纯真的友谊和忠贞的爱情,特别是成功地塑造了鲍西娅这个美丽、勇敢、足智多谋、充满青春活力的新女性形象。

通过这个艺术形象,歌颂了女性的智慧与力量,反映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女性觉醒的时代精神。

鲍西娅不仅具有莎士比亚经常赋予其他女角色的可爱的共性,还具有自己的思想和才智。

围绕她的正义感和同情心,作者着力刻画了她的才智,使之成为争取自由而斗争的女性形象中最为光彩夺目的佼佼者。

本文试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娅的性格,探析其时代背景下的性格成因,以便全面地揭示鲍西娅这一新女性形象。

 

关键词:

《威尼斯商人》鲍西娅女性主义

  

 

FeminismInterpretationofTheMerchantofVenice

 

Abstract:

TheMerchantofVeniceisoneofShakespeare’swidespreadworks.Itprofoundlyreflectsthevictoryofhumanism,inwhichhumanistthoughtsandfemaleimageshavebeenconcerned.InTheMerchantofVenice,Shakespearetakinginherentpassionbrushwork,showstherealfriendshipandloyallove,especiallyportraysPortiaanewfemaleimagesuccessfully,whoisbeautiful,brave,resourcefulandfullofyouthfulvitality.Throughtheartisticimage,hepraisestheman’swisdomandstrength,reflectstheawakeningspiritofthenewwomeninEuropeanRenaissance.PortianotonlysharesthelovelyuniversalitywithotherfemalecharactersofShakespeare’s,butalsohasindividualthoughtsandintelligence.Basedonhersenseofjusticeandcompassion,theauthorstrivestodepictherwit,makesherthemostbrilliantwomanimageinfightingforfreedom.ThispapertriestoanalyzethecharacterofPortiainTheMerchantofVenicefromfeminismperspective,meanwhileexplorestheorigincauseunderitsbackground,soastorevealPortiathenewfemaleimage.

 

Keywords:

TheMerchantofVenicePortiafeminism

 

 

目录

 

前言……………………………………………………………………………………1

1《威尼斯商人》时代的男权统治…………………………………………………2

2新女性主义对男权统治的反叛……………………………………………………2

2.1新女性主义的觉醒………………………………………………………………2

2.2新女性主义对父权统治的反叛………………………………………………2

2.3新女性主义对封建制度的反抗…………………………………………………3

3新女性主义对夫权统治的颠覆……………………………………………………3

3.1新女性主义对夫权统治的颠覆…………………………………………………3

3.2新女性主义法律观的胜利………………………………………………………3

3.3完美的新女性形象………………………………………………………………4

结束语…………………………………………………………………………………5

参考文献………………………………………………………………………………6

后记……………………………………………………………………………………6

 

前言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四大喜剧之一。

这部喜剧的主要情节是为了帮助朋友巴萨尼奥去追求一位“拥有巨产”的姑娘,安东尼奥向放高利贷的夏洛克借了二千元,为期三个月,条件是安东尼奥“如果到某一天,在某一处,不把若干钱款还上,那么夏洛克便可没收身上的一磅肉,由我高兴在什么地方割就在什么地方”。

三个月后,由于安东尼奥意外破产,没有办法还钱,夏洛克要求依约履行合同。

安东尼奥命在旦夕,直到鲍西娅女扮男装扮作律师来救了他一命。

《威尼斯商人》至今仍有震撼人心的魅力,不仅在于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重要问题,还在于它塑造了光彩照人的鲍西娅。

剧中通过描写鲍西娅扮作律师以惊人的才智,驳倒夏洛克,打赢了官司,展现在读者和观众的脑海中的是一个聪明睿智、挣脱封建枷锁、勇敢地参与社会斗争的新女性形象。

通过对富有的女继承人、多情恋人、睿智法官、忠实妻子四种不同形象的描写全面揭示这位“穿着裙子的英雄”的形象特点。

本文试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鲍西娅性格,探析其时代背景下的性格成因,以便全面地展现新一代女性在男权社会中,主宰自我命运、施展自我才华、不再处于被动从属地位的新形象。

阐明莎士比亚对新女性的界定,进而阐释莎士比亚的女性主义倾向。

 

《威尼斯商人》的女性主义解读

1《威尼斯商人》时代的男权统治

鲍西娅生活在男权统治时代,女性的地位低下。

人文主义时代所谓的以人为本,平等、博爱,也只是体现资产阶级圈子中以男人为中心的企望和要求。

解放的仅仅是男性,女性则与解放无缘。

在《威尼斯商人》中,身为女性的鲍西娅受男权统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作为女性,鲍西娅没有选择自己幸福的权利和自由。

“一个活的女儿便这样受一个死的父亲的遗嘱的约束”。

其次,女性的地位是无足轻重的,是个附属品,可以为了其他的理由而将其牺牲掉。

“在法庭上,巴萨尼奥大呼,安东尼奥,我娶了一个妻,我爱她如命,但是我的命,我的妻,再加上全世界,我觉得不及你的性命之可贵。

我愿损失一切,牺牲一切给这恶魔来救你。

”“巴萨尼奥的仆人也说,我有一个妻,我敢说我是很爱她的,我宁愿她是升天了,好企求天神改变这条恶狗似的犹太人的心肠。

”这两段对白都可以说明这一点。

最后,鲍西娅作为优秀的社会女性,不能堂而皇之的去法庭办案,竟要靠女扮男装,是多么地可悲。

以上三点足以证明当时女性的卑微地位。

2新女性主义对男权统治的反叛

尽管男权统治高高在上,但是鲍西娅却做出巨大的转变。

在“男权统治”关系的制约下,对男权统治进行了“反叛”与“颠覆”。

最终主宰女性命运,使女性不再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展现了新女性的形象。

2.1新女性主义的觉醒

鲍西娅出身于富贵家族,却没有一般富贵小姐所有的陈腐观念。

她择偶不慕王公贵戚的显赫权势和巨大财富,敢于追求真诚的爱情。

这位贵族闺秀有教养、有见识、德贤貌美。

按照封建社会那种门当户对的选亲法,她应该选一个豪门子弟为婿。

但是,她追求的不是高贵的门第和“万能”的金钱,而是真正的爱情。

对她来说,什么亲王、伯爵、贵族、少爷,都不屑一顾,甚至把他们骂成“简直比畜生好不了多少”。

她宁愿嫁给一个骷髅,也不愿嫁给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

她喜欢的是一位没有财力到贝尔蒙特去求婚,普通的、却文武双全的威尼斯人,她称他是“一位爱神差来的体面的使者”。

她的思想与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和门第观念是多么的水火不相容。

莎士比亚用浓郁的抒情笔调来描绘鲍西娅的纯真爱情及乐观的性格。

从她对那不勒斯亲王等一大群王公贵族求婚者的评论中,就能看到她的睿智聪颖,不同凡响。

表现了她个人独特的天赋、高度的智力、热烈的情绪。

这不仅是人文主义反封建思想的一种表现,更是新女性不拘于男权统治的自我觉醒。

2.2新女性主义对父权统治的反叛

鲍西娅父亲临死前有遗嘱,要用选彩匣的方法招婿。

父亲的遗嘱,实际上是封建思想的表现,是封建势力对鲍西娅的钳制。

鲍西娅为个人的婚姻自由而斗争,表现了她机智、聪明、遇事冷静、沉着老练的性格。

一方面,她遵守父亲的遗嘱,预备了金、银、铅三个匣子,让求婚者选择;另一方面,她为了让心爱的巴萨尼奥选中而作了巧妙的安排。

她劝巴萨尼奥选匣“不要太急”,“要暂时缓一下”,还用音乐诗歌暗示他“爱情生长在何方,不要光看外表”。

她之所以沉着、机智地采取这种隐晦、含蓄的暗示方法,是因为严酷的封建势力不容许她公开地冲破封建家长制的束缚,获得爱情的自由。

按照规定,她那样做是违背誓言的。

但是她神不知、鬼不觉的动作,表面上看,没有违反父亲的遗嘱,而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可谓是一举两得。

在选匣择婿这件事上,鲍西娅感叹道“一个活着的女儿的意志,却要被一个死了的父亲的遗嘱所钳制”,说明了鲍西娅在对传统的父权观进行挑战。

而鲍西娅对那些封建贵族态度的生动描写,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足智多谋、聪慧美丽的她,也能让我们从中看到鲍西娅对传统的“门当户对”婚姻观念的颠覆。

更重要的是,能从中深刻体会到莎士比亚对于封建贵族无情的嘲笑和蔑视,以呼唤人文主义精神的到来。

在当时男权社会,女性没有自主选择婚姻的权利和自由,女性的地位低下,始终不能和男子平起平坐。

然而,鲍西娅却能一反传统,面对各国身份高贵的男性贵族,表现出惊人的镇定和勇敢,体现了她作为一个新女性向男性展开的无声的挑战和嘲讽。

可见,鲍西娅具有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她不甘于成为命运的奴隶,而是主动地去尽可能地向自我理想靠近。

2.3新女性主义对封建制度的反叛

鲍西娅受父亲遗命所限,面对心中的恋人,也只能祈求上苍的垂顾,不敢公然违背自己的誓言,表现了一个多情女子在男性社会中的隶属身份与“无言”地位。

但是为了赢得爱情,她用音乐为媒,巧妙地对父命进行“颠覆”,用自己的智慧反叛封建婚姻制度既定的道德准则,成功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获得了理想的婚姻。

3新女性主义对夫权统治的颠覆

3.1新女性主义对夫权统治的颠覆

如果说选匣择婿使我们能够尽情领略鲍西娅那耀眼的风采,那么法庭上的她已改头换面,成了一位年轻的律师。

为挽救丈夫的好友安东尼奥的性命,身着男装的鲍西娅不再是柔弱的女子,而是在法庭上挥洒自如、光彩夺目、睿智超人的律师。

无论在行动还是在思想方面,她都表现出了过人的智慧与策略,鲍西娅俨然就是穿着裙子的英雄。

为了追求爱情和正义走出闺房,踏入法庭,凭她的机智、善辩,承担起拯救安东尼奥的责任。

表现出文艺复兴时期女性虽受制于男性统治,却不甘心完全屈从,鲍西娅改变了女性依赖男性生存的封建观念,女性再也不是没有地位、没有言语的附属品。

她们挣脱了封建枷锁,积极地参与社会斗争,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封建社会中女性的传统形象,勇敢地对夫权统治进行颠覆。

展现了别具风采的新女性形象。

3.2新女性主义法律观的胜利

鲍西娅的聪明才智,不仅表现在为个人的爱情而斗争方面,而且还表现在她勇敢地参与了社会斗争,解决了堂堂男子汉们解决不了的大难题。

法庭上的鲍西娅,身穿大黑袍,手捧大法典,拿着她的表兄——法学界权威人士培拉里奥的介绍信,以青年法学博士的身份,介入到“一磅肉”的官司中。

她利用夏洛克的复仇心理,巧布迷阵,用欲擒故纵的方法,引君入瓮。

刚出庭,鲍西娅

就循循善诱,劝导夏洛克放弃割肉,说慈悲的力量“高于权力之上,一位执法人倘能把慈悲调剂着公道,人间的权力就和上帝的神力没有差别。

”这一番话,为的是希望夏洛克能从法律的立场上作几分让步。

同时,法官本人也声明他应该维护法律,不能开这个先例,否则以后任何人都可以有这样的借口,什么坏事都可以干。

“在威尼斯谁也没有权力变更既成的法律”,“根据法律,这犹太人有权要求从这商人的胸口割下一磅肉来”,“这是合约上所签订的惩罚,对于法律条文的含义并无抵触”等等。

听到这里,夏洛克欣喜若狂,以为法官在为自己辩护呢!

他对鲍西娅佩服得五体投地,称赞她“这样年轻,见识却这么老练,不愧是法律界的中流砥柱,是一个尊严的法官!

”夏洛克吃了这颗定心丸,就更加狂妄了,叫嚷“为了不让灵魂背上毁誓的罪名,就是把整个儿的威尼斯给我,我都不能答应”。

坚决照约处罚,割下那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的一磅肉。

既然如此,法官就不能不作“让步”。

“你夏洛克口口声声要按照契约执法,那么,我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法律上没有允许你取他一滴血,你必须去请外科医生为安东尼奥堵住伤口。

这是夏洛克万万没料到的,世上哪有割肉不流血的道理。

恐慌之中,夏洛克要求按照约上数目的三倍还款。

可惜为时已晚,他已经当庭拒绝过了,现在只能让他履行原约,约上没有允许割肉可以超过或不足一磅肉的重量,如有丝毫之差,就是触犯了法律,就要把夏洛克抵命,他的全部财产就要充公。

无可奈何,夏洛克只好要求拿回本钱,堰旗息鼓,决定不打这场官司了。

但是他已经是犯有谋害罪的罪犯,按照威尼斯的法律规定,凡是一个异邦人企图用直接或间接手段谋害他人的,必须判为蓄意杀人罪。

因此,夏洛克的财产一半充公,一半归受害人安东尼奥所有,他的生命由公爵处理。

法庭辩论,实际上是一场智斗,它既集中刻画了鲍西娅的沉着机智、博才多思、能言善辩,又高度赞扬她大义凛然,不顾个人安危,舍己救人的高尚品德。

在法庭辩论中,鲍西娅的新女性形象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才貌双全、敢想敢为、果断正义,更重要的是,她作为一个女性,能在男权社会中挺身而出,不得不说是一个具有强烈自我意识和自主精神的反传统的新女性,因此更显得光彩照人、与众不同。

第一,鲍西娅能够乔装打扮成为一个“有学问的博士”,来“审判这件案子”。

她以她过人的机智和犀利,一步一步地将夏洛克的阴谋击得粉碎,成功解救了安东尼奥的性命,甚至还威逼着夏洛克拿出全部家产,继而使其改信基督教。

第二,鲍西娅的光辉形象和众多男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男权社会中,问题的解决者本应该是男性。

然而,鲍西娅并不甘愿仅仅做一个附属的传统女性。

她主动大胆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不被人看穿、不被人抗议。

相比之下,与忧郁的安东尼奥和想依靠婚姻来偿还债务的巴萨尼奥相比,与众多世俗、自以为是的追求她的贵族相比,鲍西娅无疑是一个崭新的、近乎完美的新女性,她的身上散发着女性自我觉醒的光芒。

她的成功,体现了一名女性也可以通过自主的积极态度来维护女性的地位,实现女性的权利,这是时代背景下女性应当和男性享有同等地位的呼声。

因此,莎士比亚通过鲍西娅形象的塑造,成功地表现了新女性主义法律观的胜利。

3.3完美的新女性形象

巴萨尼奥为了感谢年轻的法官救了朋友的命,把妻子那只象征着真挚爱情的指环送给了那位法官。

殊不知,这位所谓的“法官”就是他的爱妻。

回家后,鲍西娅向巴萨尼奥要指环,巴萨尼奥自然拿不出来了。

这就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也可以说是鲍西娅对巴萨尼奥在爱情上是否忠贞的一次考验。

索取指环是全剧的尾声。

这个尾声结束得相当成功,它表现了鲍西娅性格的另一面。

鲍西娅戏弄巴萨尼奥,索要结婚戒指并把它当成替安东尼奥辩护的代价,接着回到家中。

等她丈夫回来时,则调侃她亲爱的丈夫,责备丈夫忽视了结婚戒指的意义,并一口咬定巴萨尼奥一定是把结婚戒指送给了其他女人。

从中可以看出鲍西娅是一位活泼可爱、开朗大方、调皮幽默的女人。

鲍西娅作为少女,她既有超人的智慧和才干,也具有一般少女的纯真。

这也再一次提醒我们,在威尼斯法庭上能言善辩,谈吐文雅,机智勇敢,沉着干练的年青法官,原来就是这位天真、活拨的妙龄少女。

而这一般少女所应有的性格,不仅使鲍西娅的个性更加完美,也更能够展现她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生活的饱满热情。

结束语

鲍西娅性格丰满,既富有才智又温情宜人,在复杂的男权社会中,面对重重困难应对自如。

用她的睿智和聪颖、勇敢和坚强去改变封建社会对女性的界定和制约。

鲍西娅具有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她不甘成为命运的奴隶,而是主动地去尽可能地向自我理想靠近。

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她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也给人们以启迪和借鉴。

她那份对爱的执着,值得现代生活中个别只追求物质享受的女人去学习。

我认为鲍西娅不仅是文艺复兴时代女性解放的代表人物,还是一个“觉醒”的新女性主义者。

然而她更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历经百年却依然散发着迷人的芬芳。

 

[参考文献]:

[1]陈晓兰.《女性主义批判与莎士比亚研究》[J].国外文学,1995,(4).

[2]海涅.温健译.《莎士比亚笔下的女主角》[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3]王玉括.试析《<威尼斯商人>中鲍西娅的形象》[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4).

[4]肖四新.《西方文学的精神突围》[M].中央翻译出版社,2003.

[5]薛初晴.《英国文学名著遍览》[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6]杨正润.《文学的“颠覆”和“抑制”》[J].外国文学评论,1994,(3).

[7]袁克蕙.《从<威尼斯商人>看当时社会的女性地位》[J].安徽文学,2009,(22).

[8]赵礼.《莎士比亚传记》[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9]朱生豪译.《莎士比亚·莎士比亚著名悲剧六种》[Z].山东文艺出版社,1994.

[10]朱晓云.《鲍西娅的悲哀——<威尼斯商人>的女性主义解读》[J].小说评论,2008,(5).

[11]Shakespeare.TheMerchantofVenice[M].OxfordUniversityPress,1979.

[12]Wilson,JohnDover.ShakespeareComedies[M].NorthwestUniversityPress,1962.

 

后记

当写到这里的时候,仿佛要和我的大学生活说再见了。

2007年我离开一贯依赖的父母、相处甚久的亲朋,开始我的大学生活。

回首四年的大学生活我发现要感谢的太多太多。

感谢学院的培养,让我可以在竞争激烈的社会拥有自己的舞台一展才华;感谢老师的教育,让我有机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出色的成绩;感谢同学的关心,让我在远离家乡的黑河学院倍感亲切。

在此,我更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陈艳玲老师,谢谢您的耐心指导,让我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我也将用心做好大学的最后一项任务,等待去另一个人生舞台上展示自我、丰富自我、超越自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