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一册《得数是4的加法和4减几的减法》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31026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第一册《得数是4的加法和4减几的减法》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第一册《得数是4的加法和4减几的减法》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第一册《得数是4的加法和4减几的减法》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第一册《得数是4的加法和4减几的减法》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第一册《得数是4的加法和4减几的减法》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第一册《得数是4的加法和4减几的减法》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

《小学数学第一册《得数是4的加法和4减几的减法》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第一册《得数是4的加法和4减几的减法》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第一册《得数是4的加法和4减几的减法》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

小学数学第一册《得数是4的加法和4减几的减法》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教案模板

小学数学第一册《得数是4的加法和4减几的减法》教学设计_一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7页。

                 教学目的:

使学生学会计算得数是4的加法和4减几的减法。

                 教具、学具准备:

4的组成卡片,小汽车图

(1)、

(2),熊猫图

(1)、

(2)。

学生准备4个梨和4个三角形的卡片,硬纸板做的虚线圈。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出示卡片让学生口答:

                 二、新课

                 1.教学得数是4的加法。

                 

(1)出示汽车图

(1)只出示3辆汽车,稍停一会儿,再出示1辆汽车。

边出示边问:

“这里有几辆小汽车?

”“又开来几辆?

”“一共有多少辆?

”(同时在小汽车的外面画一个圈)

                 让同学仔细观察图,然后找一个同学叙述图意。

                 提问:

“用什么方法计算?

”学生回答后板书:

“+”。

                 边指图边问;“要算几加几?

                 学生回答后板书:

3+1。

                 边指算式边问:

“3+1等于几?

”学生回答后板书:

=4。

                 带领学生读算式:

3+1=4。

                 边指算式边问:

“3+1=4表示什么意思?

”指一名中上学生回答。

                 教师继续提问:

“刚才我们看着图知道3+1=4,如果没有图,怎样想3+l等于几?

”教师将卡片放到算式旁边,说明可以想3和1组成4。

                 

(2)分步出示汽车图

(2)。

边出示边提问,并在小汽车的外面画一个圈。

                 让同学仔细观察图后,找一个同学叙述图意。

                 提问:

“原来有1辆汽车,又开来3辆,求一共有几辆汽车,用什么方法计算?

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板书:

l+3。

                 指着汽车图

(2)问:

“1+3等于几?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4。

                 指着算式问;“1+3=4表示什么意思?

谁能回答?

”指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

                 请一个同学读算式,然后教师继续提问:

“如果没有图,怎样想1+3等于几?

”学

                 生回答后,教师将卡片出示一下。

说明可以想1和3组成4。

然后让学生把得

                 数填在书上的□里。

                 (3)引导学生结合黑板上的两幅图观察相对应的两个算式的异同点。

                 教师指着黑板上的两幅图提问:

“这两幅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然后指着黑板上的两个算式提问:

“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并提问:

“对,这两个算式只是加数的位置交换了,得数是一样的,都是4。

那么看到3+1=4,还会想到什么呢?

                 (4)学生操作。

                 摆梨卡片,先摆2个梨,再摆2个梨。

教师提问:

                 “你们先摆了几个梨?

”“又摆了几个梨?

”“一共是几个梨?

                 “用什么方法计算?

怎样列式?

                 学生列出算式后,让学生把得数填在教科书的方框里。

然后指一名学生说说2+2=4的含义。

                 之后继续提问:

                 “如果不摆梨卡片,可以怎样想?

”学生回答后出示卡片,说明可以想2和2组成4。

然后让学生把3个加法算式读一遍。

                 2.教学4减几。

                 

(1)分步出示熊猫图

(1)。

指4只熊猫的集合图,问:

“这里有几只熊猫?

”再用虚线圈上

                 1只熊猫,提问:

“用虚线圈上一只熊猫,表示什么意思?

”请一个同学说说图意。

                 “要求还剩几只,用什么方法计算?

”学生回答后板书:

“-”。

                 指图问:

“跑掉的1只熊猫,是从几只里面跑掉的?

几减几?

”学生回答后板书:

4-1。

                 边指图边问:

“4-1等于几叩学生回答后板书:

=3。

                 带领学生读算式:

4-l=3。

                 指着算式提问:

“4-1=3表示什么意思?

”指一名学生回答。

                 教师继续提问:

“如果没有图,怎样想4-1等于几?

”教师将卡片放到算式旁边,说明可以想:

1和几组成4?

1和3组成4,

                 4减1就得3。

再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想出得数。

                 

(2)分步出示熊猫图

(2)。

(先出示有4只熊猫的集合图,再用虚线圈上3只熊猫。

                 请一个同学说图意。

                 提问:

“用什么方法计算?

”板书:

“-”。

                 指图问:

“这3只熊猫是从几只里面跑掉的?

”“要算几减几?

”板书:

4-3。

                 边指图边问:

“4减3等于几?

”板书:

=1。

                 学生读算式:

4-3=1。

                 然后指一名学生说说4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教师继续提问:

“如果没有图,可以怎样想得数?

”先让学生试说,教师再出示卡片说明:

“3和几组成4?

3和1组成4,4减3就得l。

                 教学完4-3=l,让学生在教科书上的□填上得数。

                 (3)比较两幅熊猫图和对应的两个算式。

                 教师指着熊猫图(l)提问:

“这幅图是从4只熊猫里面去掉几只熊猫?

剩下几只?

它的算式是什么?

                 接着指着熊猫图

(2)问:

“这幅是从4只里面去掉几只?

剩下几只?

它的算式又是什么?

                 “从这两幅图中可以看出从4只里面去掉1只,剩下3只;去掉3只,剩下1只。

也就是4-l=3,4-3=1。

                 (4)学生操作。

                 让学生摆三角形卡片,先摆4个三角形,再用虚线圈上2个(或用手捂住2个)。

                 提问:

“从4个三角形里面去掉2个三角形,还剩几个三角形?

用什么方法计算?

                 怎样列式?

                 出示算式4-2=□,让学生把得数填在教科书中的方框里。

                 提问:

“如果不摆三角形卡片,可以怎样想?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卡片,再加以说明。

让学生把3个减法算式读一遍。

                 3.小结。

                 教师:

“今天我们学习了几个算式?

                 “有几道加法算式?

                 “它们的得数都是几?

”(学生说,教师把3个算式中的“4”描红)。

                 “有几道减法算式?

                 “都是从几里面减去几?

”(边问边把3个算式中的“4”描红)。

                 课间活动。

                 三、巩固练习

                 

(1)看卡片(第17页的“做一做”)指名说得数,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然后让学生在书上填得数。

学生填完后,还可以让他们把每一组中的上面两个算式加以比较。

                 

(2)举卡片。

教师出示式题卡片,让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看谁举得又对又

                 快。

  《十几减5、4、3、2》教学设计

  王吉丽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掌握破十法、连减法和相加法,同时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交流,使学生能够将对算理的理解上升为掌握为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

“思考题”和“数学游戏”的设计,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组织学生练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并初步感受差相等的两个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对所学的减法算式进行简单地整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计算,使学生学会自主地选择计算方法,独立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数学并乐意运用“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促进计算能力的提高。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归纳、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十几减5、4、3、2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正确计算。

  2.难点:

灵活运用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

前面同学们学习了8加几,9加几,十几减9,十几减8、7、6的计算,老师这里有几道口算题来看看大家掌握的怎么样,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出示口算提卡,学生快速抢答。

  9+4=   8+5=   9+3=   7+6=    6+8=

  11-9=  16-8=  13-7=  10-4=   4+8=

  11-7= 12-8=  15-6=  10-7=   2+9=

  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教师通过学生说的总结方法,相加法、破十法、连减法)

  二、探究新知。

  师:

通过同学们的计算老师相信大部分同学都已经掌握了以前学过的知识,那么下面看一下17页例4中的几道题,你们会吗?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看谁坐得端正。

看完要仔细检查每一道算式看看自己有没有马虎的地方,不能会做就大意。

  12-5=         11-4=

  12-4=         11-3=

  12-3=         11-2=

  学生汇报。

(相加法、破十法、连减法)

  破十法:

把12分成10和2,10减去5等于5,5再加上2等于7,也就是12-5=7。

  连减法:

把5分成2和3,12减去2等于10,10再减去3等于7,也就是12-5=7。

  想加法:

因为5+7=12,所以12-5=7。

  (注:

有学生能计算出结果,但方法名称弄混了。

这里重点又强调各个方法的计算过程。

  师:

你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计算方法,那么在以后遇到这种类型的题你们就可以用任何一种方法进行计算了。

  三、巩固训练

  1.师:

接下来同学们来做一下17页的做一做中的题,看谁做的又快又好,做题的时候注意写字姿势要端正。

(根据学生做题情况可以找几个写地好或者写错的给学生展示。

看做题情况,如果做的情况不好可以让学生再做18页第二题。

  5+(   )=13     4+(  )=13    5+(   )=14

  5+(    )=11   13-5=(    )       13-4=(   )

  14-5=(    )   11-5=(    )

  同学们几乎都算完了,下面老师把几个同学完成的作业拿到展示台上,其他同学看看有什么长处值得我们学习,有什么不足是以后需要注意的。

  2.17页的思考题。

  先引导学生分析已知算式的特点,观察第一组相等的算式是:

15-6=9,17-8=9,所以15-6=17-8.规律是15-6中,6比5大1,17-8中,8比7大1,被减数中的个位比减数小1,他们的差就是10-1=9,每个算式的得数是9.(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增加几或减少几,得数不变)再根据要求填一填。

这里可以先让一名成绩好的学生回答举个例子,这样不会的学生可能也容易答出。

  15- 6= 1 7–8

  ( )()-( )=( )()-( )

  ( )()-( )=( )()-( )

  (这里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不用特别要求,不要求全班学生都会,在班级学生几乎全接受之后,教师可以再写几组这样的算式。

理由12-5=13-6)

  四、数学游戏

  同学们掌握的都不错,接下来咱们来玩一个游戏,老师手里有很多卡片,卡片上面有很多算式,而教室的前面有很多椅子,椅子上面有数字,一会老师把卡片发给一些同学,这些同学需要把这些卡片准确地送回家。

谁想参加?

有行动告诉我。

(提醒学生注意坐姿)

  13-6=   15-7=  15-5=   14-6=

  13-7=   19-9=  18-6=   11-5=

  14-8=   16-4=  12-5=   13-6=

  17-9=   15-7=  16-9=   13-5=

  12-4=   13-3=  11-4=   11-3=

  4   6   3  9   8   7  5  10

  (注:

因为没有多余的椅子,临时把卡片贴在了黑板上,学生根据手里的算式找到相应的结果,站在结果的前面。

这里的算式没有结果是5的,作为混淆数据。

让学生说一个结果是5的算式,看谁想的多。

  五、课堂总结

  先让学生总结本课时所学的内容,谈谈感想及收获,教师再进行全课总结。

  (在遇到十几减5、4、3、2的时候我会利用破十法、连减法和想加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而且在做题时一定要仔细地做每一道题。

  板书设计:

  十几减5、4、3、2

  12-5=         11-4=

  12-4=         11-3=

  12-3=         11-2=

  教后反思:

  学生在做完“做一做”后,可以让学生做练习题,直接做思考题学生接受能力差,新学的知识掌握地不牢固。

思考题可以在练习后作为一个游戏来做。

因为题难,让学生当成一个挑战。

在课堂中做学生不会或者不容易接受的题会耽误整个课堂进度。

在整个课堂中,基础不好的学生因马虎算错题,可以重点去教一种方法进行计算,保证正确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连续看图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连加、连减式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10以内的加减法。

  全班学生开火车口算。

 2.看图列式计算。

【演示课件“加减法含义”下载】

  有几只小鸡在吃米?

又走来几只小鸡?

求一共有几只小鸡?

怎样列式计算?

  出示:

  为什么用加法?

(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就要把吃米的3只小鸡和又走来的2只小鸡含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在吃米,走了几只?

求还剩几只?

怎样列式计算?

  出示:

  为什么要用减法?

(要求还剩几只,就要从整体5只里面去掉走了的2只小鸡,所以用减法计算。

  同学们对于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要应用它进一步学习新知识。

二、指导探索:

 1.教学连加

  

(1)理解连加的意义【分步演示课件“连加”下载】

  有几只小鸡在吃虫子?

走来几只?

一共是几只?

你是怎么算的?

(3加2等于5)又走来1只,现在一共是几只?

你是怎么算的?

(5加1等于6)

  如果把这幅图连起来看,应该怎样叙述它的意思呢?

(引导学生叙述题意:

有3只小鸡在吃虫子,走来2只小鸡,又走来了一只小鸡,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

  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

谁会列式?

你是怎么想的?

有和他想法不一样的吗?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老师板书:

  教师范读算式:

3加2再加1等于几。

  学生齐读算式。

  说明:

在一个算式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相加叫连加。

(板书:

连加)

  连加的算式怎样计算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这个问题。

  

(2)研究算法:

  能直接算出结果吗?

结合这道题的意思想一想: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

先算再算。

  板书:

    

  学生自己叙述的计算过程。

  (3)练习:

(出示“做一做”中的第一道题)

  学生摆学具并列式计算。

  订正时问:

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你是怎么算的?

 2.教学连减

  

(1)理解连减的意义

  一共有几颗星星?

剪去了几颗?

还剩几颗?

你是怎么想的?

(8减3等于5)又剪去了几颗?

现在还剩几颗?

你是怎么算的?

(5减1等于4)

  如果把这幅图连起来看,就是有8颗五角星,先剪去了3颗,又剪去了1颗,求还剩几颗?

  谁能自己再叙述一下这幅图的意思?

(在学生独立叙述的基础上指名叙述图意。

  要求还剩几颗?

怎样列式?

  板书: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你知道这样的算式叫什么算式吗?

(板书:

连减)谁会读这个算式?

 

(2)研究算法

  结合题意,互相说一说怎样计算在学生讨论的基础理论上归纳出:

先算,再算。

 板书:

       

  学生练习说的计算过程。

  (3)练习。

(出示“做一做”的第二题)

  学生摆学具并列式计算。

  订正时问:

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你是怎么算的?

三、巩固练习:

 1.看算式摆学具:

  出示:

□  □

  让学生用学具摆出这两道题,要求边摆边叙述题意。

 2.独立完成练习十二的第1题和第7题。

内容过多且设计不可显示内容过多,点击此处打开或鼠标右键选择另存为下载

  第三单元:

图形的拼组

  单元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

  单元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辩论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好教学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要能拔高教学要求,上学期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一引起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

而本单元“图形的拼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单元教学要求:

  1、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正方体的形状,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培养学生初步发展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单元课时安排:

约3课时

  

  NO:

1

  教学内容:

图形的拼组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2、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简单区分与判断。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长方形,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

  再出示正方形,也请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二、新课。

  1、拿出每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纸,师生共同操作。

  

(1)引导学生先看正方形,先上下对折,边要对齐,看上下两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上下两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左右对折,方法同上。

然后把正方形纸的两个斜对着的角对齐,折后观察折痕两旁的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继续对折一次,观察折出的几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四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论)

  

(2)用长方形纸折一折,看一看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

  要求学生先思考:

怎样折长方形的纸,就能使分成的两部分完全合在一起?

然后,自己动手折一折,以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再翻开课本进行核对。

  (3)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一边与正方形边长相等)先将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让学生观察:

两个图形的边有什么关系?

如图:

  2、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大家有什么收获?

3、学做风车。

  

(1)先出示一个风车,将风车展开,让学生观察风车是由什么图形剪拼成的。

  

(2)拿出准备的长方形纸,同桌互相商量,想一想要折一个风车该怎么做。

  学生动手操作。

(先将长方形纸剪成一个正方形,再动手做成一个风车)如图:

书P27风车图。

  

  

  NO:

2

  教学内容:

  图形的拼组

(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方法,加深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感性认识。

  2、初步认识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方法弄清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并能进行判断

  教学难点:

  图形的分解与组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下列图形的题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长方形(     )  正方形(    )

  三角形(     )  圆  (    )

  2、用小棒分别摆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各一个。

  二、新授。

  1、取出事先准备好的两张长方形纸,如让学生思考,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呢?

  学生动手操作发现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拼成一个正方形,也可拼成一个长方形。

  2、出事先准备好的四个小正方形,让学生想一想有几种摆法。

  3、取出12根小棒,想一想,你能摆出几种图形。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

(手画)

  4、完成教科书P28“做一做”。

  你能用一个圆剪成一个正方形吗?

(通过对圆的折剪,进一步加深对正方形边的特征的了解)

  5、请学生拿出若干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分组合作,自由拼摆图形,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9练习六第1题。

  学生独立拼摆,再进行汇报,教师应对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给予肯定。

  2、完成教科书P29练习六第1题

  先引导学生想象拼组后的图形是什么图形,再让学生动手操作。

  

  

  

  NO:

3

  教学内容:

图形的拼组(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