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版重庆巴蜀中学高级高一上月考物理试题及其答案高中课件精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28397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订版重庆巴蜀中学高级高一上月考物理试题及其答案高中课件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修订版重庆巴蜀中学高级高一上月考物理试题及其答案高中课件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修订版重庆巴蜀中学高级高一上月考物理试题及其答案高中课件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修订版重庆巴蜀中学高级高一上月考物理试题及其答案高中课件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修订版重庆巴蜀中学高级高一上月考物理试题及其答案高中课件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修订版重庆巴蜀中学高级高一上月考物理试题及其答案高中课件精选.docx

《修订版重庆巴蜀中学高级高一上月考物理试题及其答案高中课件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订版重庆巴蜀中学高级高一上月考物理试题及其答案高中课件精选.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修订版重庆巴蜀中学高级高一上月考物理试题及其答案高中课件精选.docx

修订版重庆巴蜀中学高级高一上月考物理试题及其答案高中课件精选

重庆巴蜀中学高2018级高一上第一次月考

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道小题,每道3分,共计2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研究在女子万米比赛中的“长跑女王”特鲁纳什·迪巴巴,可把特鲁纳什·迪巴巴看作质点

B、在某次铅球比赛中,某运动员以18.62米的成绩获得金牌,这里记录的成绩是比赛中铅球经过的路程

C、平均速度是矢量,平均速率是标量,但是它们大小一定相同

D、“北京时间10点整”指的是时间,一节课40min指的是时刻

2、科学研究表明,在太阳系的边缘可能还有一颗行星-幸神星.这颗可能存在的行星是太阳系现有的质量最大的行星,它的质量是木星质量的4倍,它的轨道距离太阳是地球距离太阳的几千倍。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幸神星绕太阳运动,不能将其看做质点

B.幸神星运行一周的平均速度大小比地球运行一周的平均速度大小要小

C.比较幸神星运行速率与地球运行速率的大小关系,可以选择太阳为参考系

D.幸神星运行一周的位移要比地球运行一周的位移大

3、伽利略文理研究自由落体得有点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实验是一个理想实验

B、斜面实验放大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

C、不直接做落体实验是因为当时时间测量不够精确

D、通过对斜面实验的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落体运动的规律

4、以36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物刹车后获得大小为a=4m/s2的加速度,刹车后第3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为(  )

A、0.5mB、12.5mC、10mD、2m

 

5、某同学为估测一教学楼的总高度,在楼顶将一直径为2cm的钢球由静止释放,测得通过安装在地面的光电门数字计时器的时间为0.001s,由此可知教学楼的总高度约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A、10mB、20mC、30mD、40m

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的位移-时间(x-t)图像,由图象可以看出在0?

4s这段时间内(  )

A.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

B.4s时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最大

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D.甲、乙两物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3m

7、A、B两物体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其运动的v-t图像和a-t图像如图甲、乙所示,已知在0-t0和t0-2t0两段时间内,A物体在v-t图象中的两段曲线形状相同,则有关A、B两物体的说法中,正确的为(  )

A.、0-2t0时间内,A、B两物体的速度改变量相等

B、a2=1.5a1

C、t0时刻,A、B两物体第一次相遇

D、A物体先加速后减速

8、高铁专家正设想一种“遇站不停式匀速循环运动”列车,如襄阳→随州→武汉→仙桃→潜江→荆州→荆门→襄阳,构成7站铁路圈,建两条靠近的铁路环线。

列车A以恒定速率以360km/h运行在一条铁路上,另一条铁路上有“伴驳列车”B,如某乘客甲想从襄阳站上车到潜江站,先在襄阳站登上B车,当A车快到襄阳站且距襄阳站路程为s处时,B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当速度达到360km/h时恰好遇到A车,两车连锁并打开乘客双向通道,A、B列车交换部分乘客,并连体运动一段时间再解锁分离,B车匀减速运动后停在随州站并卸客,A车上的乘客甲可以中途不停站直达潜江站。

则()

A.无论B车匀加速的加速度值为多少,s是相同的

B.该乘客甲节约了五个站的减速、停车、提速时间

C.若B车匀加速的时间为1min,则s为4km

D.若B车匀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当B车停下时A车已距随州站路程为1km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每小题有多个正确答案,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对得1分,选错不得分)

9、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那么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速度不断增大,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而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B.速度不断增大,到加速度减为零时,物体停止运动

C.速度不断减小到零,然后又相反方向做加速运动,而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减到最小,而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10、以初速度v=20m/s竖直向上抛一个小球(g=10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经过4s达到最高点B、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m

C、小球在出发点上方15m时,速度大小为10m/s

D、小球到出发点上方15m时,经过了时间一定是1s

11、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为1s.分析照片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2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8m。

由上述条件可知(  )

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6m/s2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3m/s2

C、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1m/sD、第2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35m/s

12、如图所示,在一个桌面上有三个金属小球a、b、c,离桌面高度分别为h1∶h2∶h3=3∶2∶1.若先后顺次释放a、b、c,三球刚好同时落到桌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则(  )

A、三者到达桌面时的速度之比是

B、三者运动时间之比为3∶2∶1

C、b与a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小于c与b开始下落的时间差

D、三个小球运动的加速度与小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13、运动学中有人认为引入“加速度的变化率”没有必要,然而现在有人指出“加速度的变化率”能引起人的心理效应,车辆的平稳加速(即加速度基本不变)使人感到舒服,否则人感到不舒服,关于“加速度的变化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运动学角度的定义,“加速度的变化率”的单位应是m/s3

B.加速度的变化率为0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C.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a-t图象,表示的是物体的速度在减小

D.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a-t图象,已知物体在t=0时速度为5m/s,则2s末的速度大小为8m/s

14、在足够高的空间内,小球位于空心管的正上方h处,空心管长为L,小球球心与管的轴线重合,并在竖直线上,释放小球,小球可能穿过空心管,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者均无初速度同时释放,小球在空中不能穿过管

B.两者同时释放,小球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v0,管无初速度,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且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无关

C.两者同时释放,小球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v0,管无初速度,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且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有关

D.两者均无初速度释放,但小球提前了△t时间释放,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但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有关

15、在大雾天,一辆小汽车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如图所示,图线a、b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t图象(忽略刹车反应时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到1秒小汽车加速度大小为10m/s2

 B.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故不会发生追尾事故

 C.在t=3s时发生追尾事故

 D.若紧急刹车时两车相距40米,则不会发生追尾事故且两车最近时相距10米

16、质点做方向不变的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为零),设在连续相等时间内质点的位移分别为x1和x2,则x1和x2的比值可能为()

A、1:

1B、2:

5C、2:

1D、4:

1

17、某同学在巴蜀中学物理实验室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时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

每两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面的数字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

(1)实验室所用的电火花计时器所用的电源为交流

(选填“交流”或“直流”),工作电压为

(2)打第4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v4=1.20

 m/s,纸带运动的加速度a=m/s2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8、某同学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

实验步骤如下:

 a.安装好实验器材.

 b.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重复几次,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

舍去开始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隔2个打点间隔取一个计数点,如图b中0,1,2,…,6点所示

c、测量1、2、3……6计数点到0计数点的距离,分别记作:

x1、x2、x3……x6

d、通过测量和计算,该同学判断出小车沿平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e、分别计算出x1、x2、x3……x6与对应时间的比值

f、以

为纵坐标、t为横坐标,标

与对应时间t的坐标点,画出

—t图线。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实验中,除打点及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平板、铁架台、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        和          。

(填选项代号)

     A、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停表     D、刻度尺     E、天平      F、重锤

  

(2)将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的0刻线与0记数点对齐,0,1,2,5记数点所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x2=cm,x5=cm。

(3)该同学在图c中已标出1,3,4,6计数点对应的坐标点,请你在该图中画出

-t图线.

  (4)根据

-t图线判断,在打O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v0=m/s,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a=m/s2。

图b

图c

 

三、计算题(本题共4个小题,19题10分,20题10分,21题12分,22题14分)

19、2015年9月3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我国是“歼十”直升机方阵接受世界的检阅,如图所示,一直升机在地面上空高度A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待命,要求该机在11时16分40秒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AB段加速后,以40m/s的速度进入BC段的匀速表演区域,11时20分准时通过C位置.已知xAB=4km,xBC=8km.求:

(1)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2)AB段的长度为多少?

 

20、驾驶证考试中的路考,在即将结束时要进行目标停车,考官会在离停车点不远的地方发出指令,要求将车停在指定的标志杆附近,终点附近的道路是平直的,依次有编号为A、B、C、D、E的5根标志杆,相邻杆之间的距离△L=12.0m。

一次路考中,学员驾驶汽车。

假设在考官发出目标停车的指令前,汽车是匀速运动的,当车头经过O点考官发出指令:

“在D标志杆目标停车”,同时计时器开始计时,学员需要经历△t=0.5s的反应时间才开始刹车,幵始刹车头距O点x0=8m,刹车后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计时器显示从计时开始到车头到达B杆时间为tB=4.5s,已知LOA=44m,求

(1)刹车前汽车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v0;

(2)汽车开始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2)计时器显示为9s时,车头离D的距离。

 

21、2014年7月24日,受台风“麦德姆”影响。

东部沿海多地暴雨,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安全。

某高速公路同一直线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轿车和货车,其速度大小分别为v1=40m/s,v2=25m/s,轿车在与货车距离x0=22m时才发现前方有货车,若此时轿车只是立即刹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两车可视为质点。

(1)若轿车刹车时货车以v2匀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

(2)若轿车在刹车的同时给货车发信号,货车司机经t0=2s收到信号兵立即以加速度大小a2=2.5m/s2匀速前进,通过计算分析两车会不会相撞?

 

22、(14分)在公路的十字路口,红灯拦停了很多汽车,拦停的汽车排成笔直的一列,最前面的一辆汽车的前端刚好与路口停车线相齐,相邻两车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均为l=6.0m,若汽车起动时都以a=2.5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运动,加速到v=10.0m/s后做匀速运动通过路口。

该路口亮绿灯时间t=40.0s,而且有按倒计时显示的时间显示灯。

另外交通规则规定:

原在绿灯时通行的汽车,红灯亮起时,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允许通过。

请解答下列问题:

(1)若绿灯亮起瞬时,所有司机同时起动汽车,问有多少辆汽车能通过路口?

(2)第

(1)问中,不能通过路口的第一辆汽车司机,在时间显示灯刚亮出“3”时开始刹车做匀减速运动,结果车的前端与停车线相齐时刚好停下,求刹车后汽车加速度大小。

(3)事实上由于人反应时间的存在,绿灯亮起时不可能所有司机同时起动汽车。

现假设绿灯亮起时,第一个司机迟后△t=0.90s起动汽车,后面司机都比前一辆车迟后0.5s起动汽车,在该情况下,有多少辆车能通过路口?

 

重庆巴蜀中学高2018级高一上第一次月考

物理试题答案

1、A

解:

A、研究女子万米比赛中的“长跑女王”特鲁纳什•迪巴巴时,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所以A正确;

B、铅球比赛中,铅球的运动轨迹是曲线,成绩是测量初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所以记录的成绩是比赛中铅球的水平位移,故B错误;

C、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标量。

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矢量。

只要不是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如曲线运动或有返回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与路程是不相等的,所以平均速率与平均速度的大小就不相等;只有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平均速率与平均速度的大小才相等。

故C错误

D、北京时间10点整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所以是时刻,一节课40min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线段,表示时间,故D错误.故选:

A

2、C

解:

A、研究幸神星绕太阳运动时,其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不计,可以看成质点,故A错误,B错误;

C、幸神星与地球都围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可以选择太阳为参考系比较幸神星运行速度与地球运行速度的大小关系,故C正确;

D、幸神星运行一周的位移和地球运行一周的位移都是零,一样大,故D错误.

故选C

3、C

解:

A、伽利略“斜面实验”没有进行理想化处理,不是理想实验,故A错误;

B、伽利略时代,没有先进的测量手段和工具,为了“冲淡”重力作用,采用斜面实验,其实就是为了使物体下落时间长些,减小实验误差,故B错误;

C、伽利略时代,没有先进的测量手段和工具,为了“冲淡”重力作用,采用斜面实验,其实就是为了使物体下落时间长些,减小实验误差,故C正确;

D、根据实验结果,伽利略将实验结论进行合理的外推,得到落体的运动规律,并非是主观臆断得出的,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故D错误;故选:

C.

4、A

解:

36km/h=10m/s,

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t0=

=2.5s.

刹车后第3s内的位移,等于停止前0.5s内的位移,

则x=

at2=

×4×0.25=0.5m故选:

A.

5、B

解:

设运动时间为t,根据h=

gt2可得,根据△x=xt-xt-1即

gt2-

g(t-0.001)2=△x,

×10t2-

×10(t-0.001)2=0.02

解得:

t=2s

h=

×10×22=20m故选:

B.

6、D

解:

A、由于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的速度,可以从图中看出乙物体的速度(斜率)始终为正值,即速度始终为正方向,甲物体前两秒内速度为正方向,2秒末到4秒末速度为负方向,故A错误.

B、4s秒末两物体的位置坐标相同,说明两物体相遇,故B错误.

C、由图知:

4s内甲的位移大小为s甲=△x=2m-0=2m,乙的位移大小为s乙=△x=2m-0=2m,可见,位移相等,所用时间也相等,则由平均速度公式

得知,平均速度相等.故C错误.

D、从位移-时间图象来看,两个物体两秒末纵坐标读数之差最大,即两物体相距最远,可知2s末两物体相距最远,最大距离为△s=4m-1m=3m.故D正确.故选:

D

7、A

A、正确

B、因为a-t图线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在在0-t0时间内,从甲图可知,速度变化量相同,从乙图可知,a-t图线围成的面积相等,所以a2=2a1.故B错误.

C、从v-t图线可知,t0时刻图线围成的面积不等,位移不等,两物体未相遇.故C错误.

D、从速度时间图线知,A物体的速度一直增加,所以A物体一直加速.故D错误.

8、D

解:

A、B加速度越大,加速度到360km/h的时间越短,相应A的运动时间越短,由于A是匀速运动,故时间越短s越小,故A错误.

B、从襄阳到潜江间一共间隔四个站,故一共节约4个站的减速、停车、提速时间,故B错误.

C、若B车匀加速的时间为1min,则此时间内A的运动位移为:

s=vt=100×60m=6000m,故C错误.

D、B由360km/h=100m/s减速到0的时间为:

t=

=20s,位移为:

x1=

t=

×20=1000m,A的运动位移为:

x=vt=100×20=2000m,故则当B车停下时A车已距随州站路程为△x=x2-x1=1km,故D正确.故选:

D.

9、ACD

解:

A、若物体做加速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减小,速度仍然增大,当加速度减小为0时,速度最大,而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错误

C、当加速度还未减小到零,速度已减小到零,则会反向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减小到零,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减小,物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小,而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故选ACD.

10、BC

A、:

(1)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上升阶段:

由:

v=v0-gt得:

0=20-10×t,解得:

t=2s,故A错误

B、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公式,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

=20m;故B正确;

C、此时末速度向上,即当v=10m/s时,此时小球仍在上升,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为S=x=

m=15m,故C正确

D、由:

h=v0t−

gt2得:

15=20×t-5t2解得:

t=1s或3s

上升经过抛出点的上方15m处时用时1s,下降经过抛出点的上方15m处时用时3s

选BC

11、BD

解:

由题意可知:

x1=0.2m,x3=0.8m,T=1s,则有:

x3-x1=0.6m=2at2;则at2=0.3m

A、根据xm-xn=(m-n)at2得:

a=0.3m/s2,故A错误;B正确

B、设第一次曝光时的速度为v,

由x1=v1t+

at2,可求得v1=0.05m/s

解得:

v=0.5m/s,故C答案错误;

D、第2次闪光点的速度是:

v2=v1+at=0.35m/s,则D正确

选择BD

12、AC

解:

A、设h3=h,则由v2=2gh,得v=

.得到达桌面时的速度之比:

v1:

v2:

v3=

,故A正确;

B、由t=

得三者运动时间之比:

t1:

t2:

t3=

,故B错误;

C、b与a开始下落时间差△t1=(

.c与b开始下落时间差

△t2=(

-1)

,故C正确;

D、三个小球的加速度与重力和质量无关,等于重力加速度,故D错误;

故选AC

13、AD

解:

A、加速度的变化率是指加速度的变化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即

,根据单位制知,其单位为m/s3,故A正确;

B、加速度变化率为0是指加速度保持不变,如果加速度为0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加速度不为0,则物体做匀变速运动,故B错误;

C、若加速度与速度同向,则物体作加速运动,如图示加速度减小,则物体速度增加得变慢了,但仍是加速运动,故C错误;

D、根据v-t图象可知,图象与时间轴所围图形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同理在a-t图象中可知图象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即△v,则得:

△v=

×2×3m/s=3m/s.由于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故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初速度为5m/s,则小球在2s末的速度为8m/s,故D正确.故选:

AD

14、ABD

解:

A、若两者无初速度同时释放,则在相同时间内下降的高度相同,可知小球在空中不能穿过管,故A正确.

B、两者同时释放,小球具有向下的初速度,管无初速度,根据△x=v0t+

gt2−

gt2=L知,经过t=

,小球穿过管,故B正确,C错误.

D、两者均无初速度释放,但小球提前了△t时间释放,根据

△x=

g(t+△t)2−

gt2=

g△t2+gt△t=L.可知小球能穿过管,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有关.故D正确.故选:

ABD.

15AC

A、正确

解:

ABC、根据速度-时间图象所时间轴所围“面积”大小等于位移,由图知,t=3s时,b车的位移为:

sb=vbt=10×3m=30m

a车的位移为sa=

×(30+20)×1+

×(20+15)×2=60m,则sa-sb=30m,所以在t=3s时追尾.故B错误,C正确.

D、若紧急刹车时两车相距40米,速度相等时,

a车的s1=

×(30+20)×1+

×(20+10)×4m=85m,b车位移s2=50m,因为s2+40>s1,则不会发生追尾事故,最近距离△s=40+50-85m=5m.故D错误.

故选:

AC.

16、BC

17、

解:

(1)打点计时器必须使用交流电,否则不能打点;

(2)因为每两点之间还有四点没有画出来,所以T=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4=

m/s=1.20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

a=

=

m/s2=1.98m/s2

故答案为:

交流;1.20m/s;1.98m/s2.

18、

解:

(1)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平板、铁架台、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的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给打点计时器供电,需要用刻度尺测量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处理数据;故选:

AC;

(2)将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的0刻线与0计数点对齐,0、1、2、5计数点所在位置如图2乙所示,则:

S2=3.00cm,S5=13.20cm,

每两个打点间隔取一个计数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04s,

(3)已标出1、3、4、6计数点对应的坐标,则在该图中标出2、5两个计数点对应的坐标点,

并平滑连接图象,如下图所示;

(4)根据上图可知,初速度v0=0.180m/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图象斜率,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

a=

=2.40m/s2;

故答案为:

(1)A;C;

(2)3.00;13.20;(3)如图所示;(4)0.180;2.40.

19、

(1)

设直升机在AB、BC段的飞行时间分班为t1、t2,则

XBC=vt2t1+t2=200s

故a=

=0.4m/s2

(2)xAB=

,故xAB=2km

20、

(1)解:

(1)汽车从O到标志杆B的过程中:

LOA+△L=v0△t+v0(tB-△t)-

a(tB-△t)2

(2)汽车从O到标志杆C的过程中:

LOA+2△L=v0△t+v0(tC-△t)-

a(tC-△t)2

联立方程组得:

v0=16m/s

a=2m/s2

 

另外解:

(1)

(2)后4s的平均速度:

加速度a=

(3)刹车时间:

所以9秒内位移:

s=

所以车头距离D杆d=LOA+3△L-x0-s=8m

21、

解:

(1)轿车经过s=160m才停下来的过程,由υ12=2a1s得:

轿车刹车过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