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五下语文课文原文分析.docx
《苏教五下语文课文原文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五下语文课文原文分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五下语文课文原文分析
1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踏一路春风,
撒一路欢笑,
向荒山野岭进军,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锨镐叮叮当当,
奏响了植树歌谣;
清水哗哗流淌,
滋润着棵棵树苗。
我们走到哪里,
哪里便披上绿袍,
千年裸露的山岩,
结束了烈日的煎熬。
寂寞多年的荒山,
如今已枝繁叶茂,
当风儿吹过的时候,
便涌起阵阵林涛。
小鸟抖动彩翼,
来这里搭窝筑巢;
松鼠有了美丽的家园,
快活得叽叽直叫。
撑起绿色的大伞,
小兔再也不怕天上的老雕;
在茂密的树丛中,
小猴开心得又蹦又跳。
山下的河水不再浑浊咆哮,
荡漾的碧波轻抚着河畔的小草。
待到金色的秋天,
我们把丰收的果园拥抱。
踏一路春风,
撒一路欢笑,
走遍青山碧岭,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滕毓旭。
选作课文时文字有改动。
2 暖流
1994年年底,寒冬里的南开大学涌动着一股暖流。
在天津视察工作的国家主席江泽民,来到南开大学看望师生员工。
校图书馆二楼阅览室,是同学们常常来看书的地方。
这一天,王辉早早地来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几十分钟以后,会接受江主席对他的“考试”。
江主席来了!
他满面春风,向同学们致意。
同学们一齐起立鼓掌,热烈欢迎江主席的到来。
江主席走到王辉身边,和蔼地问:
“你在看什么书呀?
”王辉说:
“《中国古代文学史》。
”江主席拍着王辉的肩让他坐下,对他说,中国有许多优秀文学作品,唐诗、宋词、元曲都非常好。
江主席问王辉:
“《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都读过吗?
”王辉说:
“这是我们必读的书。
”江主席又问:
“能背诵一些吗?
”王辉没敢肯定地回答。
虽然不少名篇名段他能背诵,但又怕江主席当面指定内容让他背,就告诉江主席:
“我都熟读了。
”江主席强调说:
“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熟读,重要的地方还应该背下来。
”说着,便兴致勃勃地背起了王勃的《滕王阁序》。
他背得抑扬顿挫,当背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大家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接着,江主席又背起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他忽然停了下来,让王辉接着背。
王辉大声背道: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旁边一位同学接下去: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王辉又接着背: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许多同学都跟着一起背起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到了最后,江主席也很有兴致地参加了进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大家背完了,江主席高兴地说:
“不错,不错。
”
江主席走到阅览室的尽头,又转过身来笑着问王辉:
“你知道宋词和元曲有什么区别吗?
”王辉作了详细的回答,江主席听了频频点头。
他再一次向大家鼓掌致意,然后满意地离开了阅览室。
这时,同学们仍沉浸在兴奋和喜悦之中。
王辉激动地说:
“江主席是学工程的,没想到他对古典文学如此熟悉,我真打心眼里佩服他!
”
3 只拣儿童多处行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颐和园门口就像散戏似的,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门内挤了出来。
这几扇大红门,就像一只大魔术匣子,盖子敞开着,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关不住的小天使。
这情景实在有趣!
我想起两句诗,“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反过来也可以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
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坐无隙地!
女孩子、男孩子,戴着红领巾的,把外衣脱下搭在肩上、拿在手里的,东一堆,西一簇,叽叽喳喳的,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儿,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
也有些孩子,大概是跑累了,背倚着树根坐在小山坡上,聚精会神地看小人书。
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浩荡的东风里哗哗地响着。
我们站了一会儿,沿着湖边的白石栏杆向玉澜堂走去,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知春亭和园门口大概是他们集合的地方,太阳已经偏西,是他们归去的时候了。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地一亮,一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开得从树枝到树梢,不留一点儿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我们在花下大声赞叹,引得一群刚要出门的孩子又围聚过来了。
他们抬头看看花,又看看我们。
我拉住一个额前披着短发的男孩子,笑问:
“你说这海棠花好看不好看?
”他忸怩地笑着说:
“好看。
”我又笑问:
“怎么个好法儿?
”当他说不出来低头玩着纽扣的时候,一个在他后面的女孩子笑着说:
“就是开得旺呗。
”于是他们就像过了一关似的,笑着推着跑出门外去了。
对,就是开得旺!
只要管理得好,给它适时地浇水施肥,花儿也和儿童一样,在春天的感召下,欢畅活泼地,以旺盛的生命力,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
这时候,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着也快乐。
朋友,春天在哪里?
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___________________
4 早
深冬,酿雪的天气。
我们在绍兴访问三味书屋。
从新台门走几分钟,过一道石桥,踏进坐南朝北的黑油竹门就到了。
三味书屋是三间的小花厅。
还没进门,迎面先扑来一阵清香。
那清香纯净疏淡,像是桂花香,又像是兰花香。
细想又都不像,因为小寒前后,桂花早已开过,兰花却还要迟些日子才开。
是什么香呢?
据说“三味”是把书比作五谷、蔬菜、点心的,也许这就是书香?
三味书屋是几十年前的书塾,当年“子曰”“诗云”,咿咿呀呀的读书声,街上都能听得到。
书屋朝西,门两边开窗。
南墙上有一个圆洞门,里边有小匾,上题“停云小憩”。
东面正中挂一幅画,画上古树底下伏着一只梅花鹿,那是当年学生朝着行礼的地方。
画前面,正中是先生的座位,朴素的八仙桌,高背的椅子,桌子上整齐地放着笔墨纸砚和一把不常使用的戒尺。
学生的书桌分列在四面,东北角上是鲁迅用过的一张。
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对课,或者把宣纸蒙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绣像。
现在所有书桌旁边的椅子当然都是空的。
想到几十年前若是遇到这种情形,寿镜吾老先生该会喊了吧:
“人都到哪里去了!
”默默中我仿佛听到了那严历的喊声,同时记起鲁迅在文章里还写过:
书屋后面有一个园子,园子里有许多蜡梅。
我忽然明白了清香的来源:
是蜡梅花。
迈进后园,蜡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
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
梅飘香而送暖,梅花开的时候,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
早哇!
鲁迅的书桌上就刻着一个“早”字。
这个字还有这样一段来历:
那年鲁迅的父亲生了病,躺在床上。
鲁迅一面上书塾,一面要帮家务,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
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
素以品行方正、教书认真著称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说了这样一句话:
“以后要早到!
”鲁迅听了没有说什么,默默地回到座位上。
他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个小小的字:
“早”。
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就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是啊,的确要早。
要珍惜清晨,要珍惜春天,要学梅花,做“东风第一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吴伯萧。
选作课文时文字有改动。
6 梦圆飞天
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令全世界华夏儿女难忘的日子。
深秋的戈壁大漠,寒风凛冽。
从大清早开始,人们就把目光聚集到这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此刻,载人航天发射场亮如白昼,与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来了,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来了,嘹亮的《歌唱祖国》的乐曲声响起来了……人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为“神舟”5号飞船送行,为航天员杨利伟送行。
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
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杨利伟,面向五星红旗肃然伫立。
“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
”透过防护面罩,他的眼神显得格外平静。
“出发!
”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总指挥郑重地下达命令,刚劲的话语中蕴含着期待与信任。
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
“五分钟准备!
”
“一分钟准备!
”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
“点火!
”
“起飞!
”
烈焰升腾,大漠震颤。
宛如巨龙的橘红色火焰划破秋日的戈壁长空,托举着“神舟”5号飞船的火箭,在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直指苍穹。
“飞行正常!
”
三分钟后,电波传来了杨利伟的声音。
这声音穿过茫茫太空,传到北京指挥控制中心,传到游弋在浩瀚大洋上的“远望”3号测量船,传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
“神舟”5号发射成功!
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情、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
飞船以平均90分钟绕地球1圈的速度飞行,从200千米外的太空中,不时传来杨利伟发回的信息。
“向世界各国人民问好!
向在太空中工作的同行们问好!
向祖国人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问好!
感谢全国人民的关怀!
”当飞船运行到第7圈,距地面343千米时,杨利伟深情地向地球发回了问候。
“我看到我们美丽的家了!
”在与家人通话时,杨利伟兴奋地对儿子说。
“来到茫茫太空,我看到了神奇美妙的景色。
舷窗外,阳光把飞船的太阳能帆板照得格外明亮,下面就是人类居住了一万多年的美丽的地球。
蔚蓝色的地球披着淡淡的云层,长长的海岸线在大陆和海洋间清晰可辨。
飞船高速飞行着,一会儿白天,一会儿黑夜。
黑白交替之间,地球的边缘仿佛镶了一道美丽的金边,景色十分迷人。
”啊!
这就是杨利伟眼中的太空,这就是他眼中的地球。
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
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
7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40多亿年前,火星与地球逐渐形成了。
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同样有南极、北极,同样有高山、峡谷,同样有白云、尘暴和龙卷风,同样是四季分明,甚至连一天的时间都差不多。
难怪,人们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并由此推测,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
科学家研究分析了火星的照片资料,发现火星上有干涸的河床,有的河床宽达几十千米,远胜过今天地球上的亚马孙河。
2004年3月以后,人类通过对火星岩石的钻孔分析,进一步证实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推断。
那么,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最初,这兄弟俩都没有水,没有生命,不但荒凉寂寞,还经常遭到彗星和陨石突如其来的袭击。
当时,太阳系内有无数大大小小的碎片四处游荡,彼此碰撞是家常便饭。
陨石的水分比较少,而彗星本身大多是些大冰块,含有丰富的水。
也许是持续了数亿年的彗星和陨石风暴,给兄弟俩送去了最初的水。
与地球一样,火星上的水可能还有另外一种来源,在兄弟俩诞生之初,水的成分就已经潜藏在一些矿物中了。
当火山爆发时,这些矿物便分离出水,随着熔岩释放出来。
其中大部分以蒸气状态飘散在空中,一部分随后变成雨水落下来,形成了湖泊和海洋。
从宇宙飞船拍摄的火星照片看,上面有数以百计的干涸的河床和峡谷,河床上布满了洪水冲刷的痕迹。
看着这些照片,我们仿佛可以听到当年火星上洪水的咆哮。
火星的环境与地球相似。
地球上的水不但能留下来,而且孕育出了生命;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上的还多,为什么没有能留住呢?
火星本身的致使缺陷导致了这个结果。
火星比地球小得多,对物体的吸引力也小得多,所以气体脱离火星就不需要太快的速度。
在太阳的照射下,火星表面的水蒸发成气体,这些气体很快就取得了足够的热量,达到能够脱离火星的速度而一去不复返。
持续不断的火星气体集体大逃亡,使得火星表面的液态水难以长时间存在。
这样,虽然彗星和陨石能给火星带来大量的水,但很快被火星气体裹挟着逃向太空了。
水是生命的源泉,看来在火星表面找到生命的希望已十分渺茫。
然而,科学家推测,火星地表下面仍然可能有水,只要有适当的温度,就可能孕育出生命来。
如果地表下真的有生命,它们是什么模样,是怎样生存的,这仍然是一个谜。
8 神奇的克隆
《西游记》里的孙大圣,紧急关头常常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
这当然是神话,不过用今天的科学名词来讲,那就是孙悟空能够快速地克隆自己。
我们知道,高等动物一般要通过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才能繁殖后代,人们把这种繁殖叫做有性繁殖。
换句话说,每只动物都有自己的爸爸妈妈。
如果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就叫无性繁殖,也称克隆。
许多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
例如,从一棵大柳树上剪下几根枝条插进土里,枝条就会长成一株株活泼可爱的小柳树;把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种进地里,就能收获许多新鲜的马铃薯;把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不久就会生根,长成新的仙人掌……此外,一些植物还可以通过压条或嫁接培育后代。
凡此种种,都是植物的克隆。
一些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一分为二,再分为四个、八个……这就是低等生物的克隆。
那么,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
从20世纪开始,科学家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1996年,英国科学家成功地克隆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
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轰动了当时的科学界。
科学家借用一名乡村歌手的名字,给这只克隆羊起名为“多利”。
克隆技术是一项可以造福于人类的科技成果。
人们将克隆技术与其他科技成果结合,可以根据需要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也可以培育大量品质优良的家畜,大大提高饲养效率。
克隆技术还可以挽救一些濒危物种,让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免遭厄运,从而调节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人们利用克隆技术能够培植人体的皮肤进行植皮手术;能够“制造”出人的耳朵、软骨、肝脏和心脏等人体“配件”,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装配”……
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9 海伦·凯勒
1880年,海伦·凯勒出生在美国。
不幸的小海伦,在生了一场重病之后,双目失明,双耳失聪。
天哪,谁能想到,当时她才是一个一岁半的娃娃呀!
从此,小海伦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
她面对着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
她不能喊一声“妈妈”,也不能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
她变得暴躁起来,脾气越来越坏。
就在这时,家庭教师安妮·沙利文来到了海伦身边。
沙利文老师开始教海伦摸盲文,拼单词。
一次,她们路过水井房时,沙利文老师把海伦的一只手放在水管口上。
这时一股清凉的水在海伦手上流过。
沙利文在海伦的另一只手上拼写了“水”这个单词。
海伦猛然醒悟,原来“水”就是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呀!
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
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海伦学会了拼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
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
沙利文老师心疼地用布把她的手指一一包扎起来。
就这样,海伦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她有时在林中漫步,有时和朋友们在湖上泛舟。
她在想象中感受着这个世界。
“我常常感觉到一阵微风吹过,花瓣散落在我身上。
于是我把落日想象为一座很大很大的玫瑰园,园中的花瓣从空中纷纷扬扬地落下来。
”她用这样动人的笔调描绘着她心中“看”到的世界。
海伦10岁的时候,越来越强烈地想开口说话。
父母为她请来了盲哑学校的萨勒老师。
萨勒发音时,要海伦用手放在她的脸上,用感觉来判断萨勒舌头和嘴唇颤动的情况,以此体会怎样发音。
这种完全靠触觉学习说话的方法,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海伦后来在回忆自己的这段学习生活时说:
“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只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
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
当夏天来临时,海伦在盲哑学校的课程正好告一段落,她说话的能力也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了。
海伦回到家里,大声喊道:
“爸爸,妈妈,我回来了!
”刹那间,爸爸和妈妈紧紧地抱住了海伦,流下了兴奋的泪水。
1900年,海伦考上了大学。
大学毕业后,她决心像沙利文老师那样,为更多和自己一样不幸的人服务。
她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倾注在残疾人身上。
海伦·凯勒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
10二泉映月
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
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赏月。
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
突然,他问小阿炳:
“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小阿炳摇了摇头,因为除了淙淙的流水声,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
师傅说:
“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
”小阿炳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
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
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
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
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呀!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
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
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
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
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
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
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
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
它以势不可当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
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
11 郑和远航
1405年7月11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苏州府刘家港码头人山人海,无数面彩旗迎风招展。
受明朝皇帝派遣,35岁的三保太监郑和即将率领船队第一次出使西洋。
随行的有水手、翻译、医生和护船的兵士,共两万七千八百多人。
两百多艘船只整齐地停靠在码头边。
其中62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些大船又叫“宝船”。
每艘宝船长约148米,宽约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
船上有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坐一千多人,需由二三百人驾驶。
船上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
紧挨着宝船的还有许多战船、粮船和水船。
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和健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令旗,大声喊道:
“启航!
”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船队出了长江口,驶过东海和南海,破浪西行。
每到一个国家,郑和先把国书递交给国王,并代表明朝皇帝向他们赠送礼品,希望同他们友好交往。
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没有丝毫炫耀武力、威胁别人的意思,都表示热烈欢迎;老百姓听说明朝的船队来了,也都扶老携幼,争相到海边观看。
他们面对那些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宝船,个个惊叹不已。
当时中国的丝绸、瓷器早就名扬海外,沿途的百姓听说船队满载这些产品,都很高兴,纷纷用香料、珊瑚、珠宝等去换取中国的土特产品。
各地的商人十分乐意同中国人做生意。
很多人还向中国客人赠送礼物,以表达友好的感情。
然而,这次航行也充满了凶险。
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
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
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
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
船队在归途中还遇到过海盗的袭击。
郑和根据事先得到的消息,命令军士们严阵以待。
当海盗船乘着黑夜,偷偷摸摸靠近船队时,郑和的船队迅速将海盗包围起来。
士兵们从大船上往下丢火把,将海盗船烧着了。
海盗们无处可逃,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
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到过三十多个国家。
最后一次远航,郑和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鬓发全白了。
这次航行,一直到达非洲东岸,直到第三年才回到祖国。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
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直到现在,有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
12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
他从小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山下呼啸而去,听着父老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动。
父亲司马谈是汉朝专门掌管修史的官员,他立志要编写一部史书,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这3000余年间的历史。
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努力读书,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知识。
他还四处游历,广交朋友,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司马谈临终之时,泪流满面地拉着儿子的手说:
“我死之后,朝廷会让你继任我的官职的,你千万不要忘记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书哇!
”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父亲留下来的史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国搜集来的资料。
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
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
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想:
“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
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
我一定要活下去!
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余字的辉煌巨著——《史记》。
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13 精读与略读
一个人要积累知识,就必须读书。
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
这就是精读。
我们所读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编选的,对我们学习语文很有帮助,因此须要精读。
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书籍却浩如烟海,谁也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更不可能对每本书每篇文章都去精读。
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多的信息,又必须读大量的书,因此我们还须要学会略读。
略读就是大略地读。
略读可以增加阅读量。
通过略读,可以用较少的时间浏览大量的书刊,从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获得对有关读物的总的认识,便于以后需要的时候去查找。
略读又是精读的基础。
通过略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基本内容,从而确定它是否须要精读,或哪些地方须要精读。
怎样进行略读呢?
如果面对一大堆读物,我们可以将每本书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目录等很快地从头到尾看一遍,这样就能大致了解每本书的梗概、特点和应用范围等。
对一本读物来说,可以几段几段地粗读,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