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长潭高技术基地发展规划大学毕设论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23580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株长潭高技术基地发展规划大学毕设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株长潭高技术基地发展规划大学毕设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株长潭高技术基地发展规划大学毕设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株长潭高技术基地发展规划大学毕设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株长潭高技术基地发展规划大学毕设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株长潭高技术基地发展规划大学毕设论文.docx

《株长潭高技术基地发展规划大学毕设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株长潭高技术基地发展规划大学毕设论文.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株长潭高技术基地发展规划大学毕设论文.docx

株长潭高技术基地发展规划大学毕设论文

长株潭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规划

(初稿)

 

省发改委高技术处

二00八年七月十七日

目录

序言3

一、基础条件4

(一)有较好的产业基础4

(二)有较强的创新能力6

(三)有初步的公共服务体系7

二、机遇与挑战8

(一)机遇8

(二)挑战10

三、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11

(一)指导思想11

(二)发展原则12

(三)发展目标12

四、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13

(二)重点发展五大产业领域13

(二)建设两大支撑体系30

(三)重点建设16个专业园区42

五、保障措施48

(一)成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48

(二)强化基地管理制度建设48

(三)完善投融资保障体系48

(四)加强关键技术的攻关和成果转化49

(五)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49

序言

2008年2月,长沙、株洲、湘潭(以下简称长株潭)三市被批准为国家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标志着长株潭地区的生物、信息、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成为我国高技术产业优先发展的区域,为长株潭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长株潭位于我国泛珠三角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带的结合部,是京广、武广、浙赣、湘黔、湘桂等铁路干线,京珠、上瑞高速的交汇处,区位条件优越。

长株潭地区是湖南经济的核心增长极。

三市国土面积共2.8万平方公里,2007年人口1300万,GDP3411亿元,分别占全省的1/8、1/5和1/3强。

2007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59亿元,增长率为30.3%,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61.6亿美元,其中高技术产品出口44.3亿美元,占比40%。

本区也是湖南高技术产业的密集区。

2007年三市高技术产品产值

亿元,占全省的64.6%,出口创汇

亿美元,占全省的62.3%。

区内拥有长沙高新区、长沙经开区、株洲高新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和即将升为国家级的湘潭高新区。

区内科技资源丰富,拥有中南大学、国防科大、湖南大学等知名高校和100多家技术研发机构,开发了一大批技术含量高、市场需求量大的产品,形成了以生物、信息、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五大优势产业为主体的高技术产业格局。

1980年专家学者提出了“长株潭经济区”的构想,1997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战略,2006年成立了“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协调领导小组”,提出“产业同构、交通同网、能源同供、金融同体、信息同享、生态同建、环境同治”的规划方案,2007年进一步将长株潭三市及周边岳阳、益阳、常德、娄底、衡阳等5个城市确定为“3+5”城市群予以重点发展。

长株潭国家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为加快长株潭地区和“3+5”城市群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根据《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指导意见》的总体要求并结合我省经济发展战略,制定本规划,确定规划期至2012年。

一、基础条件

(一)有较好的产业基础

1、发展速度较快

长株潭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近五年来,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利税、出口创汇等主要经济指标呈现持续稳定增长态势。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均增长35%,比地区GDP年均增速高出20多个百分点,利税年均增长率达26%,出口创汇年均增长率达33%。

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五大产业领域产值五年平均增速分别为33%、37%、37%、35%和37.5%。

2、经济贡献较大

长株潭地区是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聚集区。

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利税、出口创汇分别达到1531.52亿元、186.77亿元和21.3亿美元,分别占全省的56.72%、60.4%和48.1%。

其中生物产业产值184亿元,占全省的60.1%;信息产业产值130亿元,占全省的82.3%;航空航天产业产值125亿元,占到全省的91.5%;新材料产业总产值430亿元,占到全省的43.8%;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112亿元,占到全省的87.5%。

长株潭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2007年,长株潭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47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4%,比2001年提高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17%。

3、产业特色鲜明

长株潭高技术产业特色鲜明,形成了以生物、信息、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五大优势产业为主体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格局,拥有长沙高新区、长沙经开区、株洲高新区三个国家级开发区,以及国家级的生物、软件、动漫游戏、服务外包、新材料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等专业化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基地。

在生物产业领域,形成了以现代中药、高端化学原料药、基因药物等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杂交水稻、杂交蔬菜、优质水产品等为代表的生物农业产业集群;以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为代表的生物能源产业群正在形成;在信息产业领域,形成了以“蓝猫”“虹猫蓝兔”等动漫游戏为代表的信息服务业产业集群,以CRT显示器、卫星电视接收设备、高端视频产品及通讯设备等为代表的信息产品制造产业集群;在航空航天产业领域,形成了以直升机动力、初教机动力为代表的中小航空动力产业集群;在新材料产业领域,形成了以连续化带状泡沫镍、镍氢动力电池等为代表的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集群,以硬质合金刀具、人造金刚石等为代表的先进硬质材料产业集群,以C/C复合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等为代表的先进复合材料产业集群;在新能源产业领域,形成了以兆瓦级风电机组为代表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多晶硅材料、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光伏产业集群。

(二)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1、创新资源丰富

长株潭城市群是湖南省创新资源最密集、创新能力最突出的区域。

2007年城市群拥有高等院校64所,其中“211工程”大学4所,科研机构149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办科技机构168家,分别占全省的64%、56%、51%,是高校、科研机构的集中区;拥有两院院士45人,

表1长株潭高技术领域研发机构情况表

产业领域

重点实验室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企业技术中心

国家级

省级

国家级

省级

国家级

省级

生物

3

8

3

5

1

13

信息

/

6

/

3

/

10

航空航天

1

/

1

/

1

/

新材料

3

8

6

12

4

35

新能源

/

5

1

4

7

5

合计

7

27

11

24

13

63

科学家和工程师6.15万人,是人才智力资源的密集区;五大高技术产业领域拥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34家,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家,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6家,49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是研究开发机构的集聚地。

2、创新成果丰富

近五年来,长株潭城市群承担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和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多项,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45项。

取得各类科研成果3340项,81项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获奖成果居全国前列。

2007年长株潭三市申请专利7203件,授权专利3647件。

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占全省的64%(全省申请11233件,授权5687件)。

在生物技术领域,杂交水稻育种、致病基因、人类胚胎干细胞等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信息技术领域,银河Ⅳ巨型机、动画片制作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航空航天技术领域,中小航空动力、航空着陆系统、航天等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新材料技术领域,炭/炭复合材料、先进铝合金、先进硬质材料及其制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新能源技术领域,2兆瓦直驱型永磁风力发电机组是国内目前已安装运行的最大的风电发电机组。

(三)有初步的公共服务体系

长株潭地区依托三个国家级的开发区和一批专业化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及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产业公共服务体系。

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组建了实验动物与安全评价中心、生物医药公共实验中心、生物医药中试生产中心和生物农业试验推广中心等生物产业技术专业化服务平台。

在高技术产品检测方面,初步形成了较完善的产品检测体系,比如新材料领域的产品检测机构达到20多家,拥有一批具有国家资质甚至国际认可的权威检测机构。

湘潭火炬创新创业园作为省部共建的创新园区,打造了产品研发、检测、专利信息服务和项目孵化的创新创业平台;在高技术孵化体系方面,初步形成了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博士后创业园、软件园、大学科技园、民营科技孵化器等孵化体系;在生产性服务业方面,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投融资、物流、产权、职业教育、信息、保险、咨询等服务体系。

但是,长株潭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仍存在产业规模偏小,核心企业和拳头产品缺乏,产业集聚度不高,创新平台薄弱,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制约因素,已成为建设长株潭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长株潭地区未能在我国第一轮改革开放中获得较大发展,拉大了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

进入21世纪,国家启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大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等,为长株潭城市群高技术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国家中部崛起战略为长株潭城市群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推力

中部崛起战略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国家对中部地区建设粮食基地、科教基地、高技术产业基地及交通枢纽等“三基地一枢纽”的发展定位,中部崛起战略必将促进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步伐。

湖南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长株潭城市群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的城市群,中部崛起战略为具有较强产业和技术优势的生物、信息、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推力。

2、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长株潭城市群高技术产业发展形成了新的发展动力

长株潭城市群被批准为国家级的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两型社会建设,一方面要求发展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少、对环境友好的高技术产业;另一方面,通过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带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探索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

这不仅对长株潭城市群高技术产业发展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也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3、区域合作和产业转移为长株潭城市群高技术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

当今世界,国家和区域间的贸易、投资、技术等方面合作进一步加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影响进一步加深。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的同时,随着沿海地区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高新技术产业出现了逐步向内陆地区转移的趋势。

同时,长株潭城市群与泛珠三角地区在资源、产业、科技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合作空间大。

长株潭城市群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资源、市场的优势,积极承接国际和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开展更深层次的经济与技术合作,这为基地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挑战

长株潭高技术产业基地在面临广阔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定因素、国家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以及长株潭三市行政分割等方面带来的挑战。

1、不利的国际经济因素与从紧的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基地高技术产业发展带来的挑战

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速放缓,技术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加大,美元贬值和美国次贷危机等因素,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产业带来了较大影响。

去年以来,国内经济出现由偏快向过热转变,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CPI持续上涨。

为此,我国实施了从紧的固定资产投资政策、土地政策、金融政策、环保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原有主要依靠投资驱动、土地优惠等产业促进政策已不适应产业发展的新形势,迫切要求我们探索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措施,这对基地高技术产业发展带来了挑战。

2、三市的行政管理体制对基地高技术产业发展带来的挑战

与其它五个国家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不同的是,长株潭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是依托三个平行的市级行政区组建,在基地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产业发展各自为政、平台项目重复建设、政策措施难以统一等现象,这不利于形成开放、统一的产业发展格局。

如何突破长株潭行政区划的制约,实现三市统筹规划、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成为基地高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3、激烈的竞争态势对基地高技术产业发展带来的挑战

对基地而言,发挥后发优势与现实竞争形势严峻的矛盾十分突出。

沿海地区凭借经济、区位和科技优势,在争取高技术含量、代表技术发展方向、具有战略意义的大项目和前沿性项目方面比中部地区具有更大优势和机遇,中部地区由于自身基础条件的制约,往往处于被动承接产业转移地位,发挥后发优势的难度很大;同时,中部省份都面临引进外部资源发展经济的重任,而且,中部省份在资源、区位、产业等方面又有很多共同之处,中部省份的内部竞争更加激烈。

这一多层次的竞争格局对基地的发展形成了挑战。

三、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自主创新、整合资源、集聚产业、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发挥三市特色资源优势,加强重点园区基础设施、专业化产业公共平台和高端自主创新平台建设,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培育和引进一批核心竞争力强、产品市场广阔的高技术产业核心企业和龙头企业。

以体制机制创新引导特色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形成,实现基地高技术产业的布局优化和超常发展,把长株潭建成创新体系完善、产业特色明显、国内影响力较大、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一流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二)发展原则

1、市场推动与政府引导相结合

建立以市场规律配置资源和推动基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发展机制,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产业和园区集聚,提高基地综合竞争能力;同时,积极发挥政府在规划、政策、投入等方面的宏观引导作用,通过完善基地基础设施和优化发展环境等措施,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集聚。

2、重点突破与协同发展相结合

选择若干产业特色鲜明、产业前景广阔、符合技术发展方向的战略项目,通过重大工程的优先建设,实现重点产业的率先突破和重点园区的率先发展;通过发挥龙头企业和终端产品的带动作用,促进中小企业的集聚和产业链的形成,推动三市的合理竞争和优势互补,促进“3+5”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

3、自主创新与积极引进相结合

把自主创新作为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推动力,积极挖掘长株潭科教优势的潜能,努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形成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链式发展机制;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基地近期内跨越发展的现实要求,积极抓好重大项目和大中型企业的引进,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优势产业的快速扩张,迅速建立支撑基地超常发展的产业格局。

(三)发展目标

1、近期目标(2008-2012):

重点发展5大产业、30个技术创新和公共技术与产业服务平台(现有平台+新增平台),16个专业园区;形成以电子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标志的信息优势产业群,以生物医药和生物农业为标志的生物优势产业群;以直升机、通用飞机及航空发动机、起落架等为标志的航空航天优势产业群;以先进储能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先进硬质材料等为标志的新材料优势产业群;以兆瓦级风电装备和太阳能电池为标志的新能源产业群;到2012年,实现高技术产业总产值5000亿元,增加值1700亿元,占GDP的比重25%以上,形成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10家,过50亿元的企业20家。

长株潭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规模最大、创新能力最强、辐射作用最明显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2、远期目标(2013-2020年):

高技术产业的总体规模和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部分领域紧跟世界前沿;形成相互渗透、互为支撑、区域分工合理、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和空间布局;基地高技术产业形成依靠自主创新持续发展的内生机制,高技术产品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增加值占长株潭城市群GDP的比例达到35%左右,建成我国一流的高技术创新基地和高技术产品出口基地,高技术产业成为长株潭城市群的标志性经济成分。

四、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

(二)重点发展五大产业领域

1、生物产业

主要任务:

立足生物产业基础和研发优势,按照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一园五区一带”总体布局和协同发展要求,积极发挥浏阳生物医药园核心作用,加快推进产业化、规模化、集聚化和国际化进程,努力实现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研制的新突破,培育壮大一批大型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重点发展现代中药、创新药物、生物医学工程等生物医药和生物种苗、生物农资等生物农业,培育壮大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等领域。

做大创新药物产业规模,做强中药和生物育种大品牌,推进高端药物和基因药物产业化突破,培育形成优势品牌集群。

到2012年,实现年销售收入800亿元。

发展重点:

现代中药。

重点发展金银花、天麻、茯苓、白术、厚朴、红豆杉、杜仲、五倍子、五加皮等道地、大宗药材规范化、专业化、集约化种植基地和种苗繁育基地;重点发展中药提取物;重点发展道地、大宗药材的超微饮片、精制饮片等中药饮片;重点发展心脑血管类、抗肿瘤类、肝炎治疗类、抗感染类、妇科类、抗风湿类、老年病症类等新型中成药;重点发展调节血压及血脂类、延防衰老类、免疫调节类、改善骨质疏松类、改善胃肠道功能类等改善生活质量、调节亚健康的健康产品领域。

预计到2012年,建成规范化种植基地350万亩,实现年销售收入200亿元。

创新药物。

重点发展抗感染、抗病毒、抗肿瘤、心脑血管、神经性疾病、降血糖、呼吸系统用药及胃肠用药等领域高端化学原料药及缓控释制剂、脂质体及靶向给药制剂等新型化学药物制剂;大力发展预防诊断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血吸虫病、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的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和治疗神经性疾病、心脑血管病、代谢性疾病等领域的小分子药物、血液制品等。

到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

生物医学工程。

重点发展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创伤、突发性传染病等重大疾病的急救、诊疗、康复仪器和设备;大力发展生物医学工程材料、新型医用植入器械及人工器官、组织工程产品等。

预计到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

生物种苗。

重点发展高产优质水稻、抗虫高产棉花、双低高抗油菜、优质高产果蔬、林木新品种以及杂交优势突出和地方特色鲜明的畜禽鱼等优质新品种;大力发展红薯、木薯等高产、高淀粉含量的能源专用作物新品种以及光皮树,麻疯树等高含油率、高产的木本燃料油植物新品种。

到2012年,年销售收入达250亿元。

生物农资。

重点发展微生物生物农药和植物源生物农药等高效生物农药新产品,以固氮微生物、光合细菌和新型生态复合肥料为主的生物肥料,酶制剂及替代合成抗生素植物源饲料添加剂,新型生物畜禽药和生物疫苗及疫苗佐剂等。

到2012年,年销售收入达100亿元。

重点工程

百万亩中药材GAP种植基地工程。

依托九芝堂、千金药业、泰尔制药等企业,投资5亿元,建设形成2万亩药材种苗繁育基地、50万亩药材GAP种植基地、300万亩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的种植规模,年销售收入达60亿元。

万吨中成药工程。

以依托九芝堂、千金药业、紫光古汉、汉森制药、九汇现代、春光饮片等企业,投资40亿元,建设形成年产8000吨中成药,50000吨中药饮片、50000吨标准化中药提取物的产业规模,年销售收入达200亿元。

千吨高端化学原料药工程。

依托华纳大药厂、康普制药、九典制药、洞庭药业等企业,投资20亿元,建设形成年产抗生素类、解热镇痛类、治疗心脑血管、抗肿瘤等高端化学原料药5000吨的生产规模,年销售收入达70亿元。

亿盒化学药品制剂工程。

依托华纳大药厂、湘北威尔曼、康普制药、迪诺制药、九典制药、洞庭药业、湖南中南科伦等企业,投资20亿元,建设形成年产抗生素类、心脑血管类、抗肿瘤类、神经性疾病类等重大疾病化学药品制剂3亿盒(瓶)的生产规模,年销售收入达90亿元。

亿支生物制品工程。

依托九芝堂、景达生物、湘雅基因、福莱格、和新康等企业,投资15亿元,建设形成年产免疫调节剂、新型超声造影剂、肝炎病毒诊断试剂盒、梅毒诊断试剂盒等12亿支(人份)的生产规模,年销售收入达50亿元。

百万件生物医学工程产品工程。

依托长沙三诺、湖南恒天、华源器械、湖南共创等企业,投资5亿元,建设形成年产70万只血糖仪、20万件异种皮质骨内固定器、10万件陶瓷人工骨的生产规模,年销售收入达20亿元。

百万亩优质杂交种子基地工程。

依托隆平种业、亚华种业、金健种业、湘研种业、亚邦种业等企业,投资20亿元,建设160万亩杂交制种基地,形成年产60万吨优质、高产、高抗水稻、油菜、棉花、蔬菜等杂交种子的生产规模,实现年销售收入200亿元。

亿株优质林木种苗工程。

依托省林木良繁中心、省林科院、兴林科技、泰格林纸等企业,投资10亿元,建设15万亩良种苗木育苗基地,形成年产20亿株用材、园林花卉、经济林、能源植物等优质种苗的生产规模,实现年销售收入30亿元。

畜牧水产新品种产业化工程。

依托天华牧业、正虹科技、加华生物、天源高科、洞庭水殖、金鲵科技等企业,投资20亿元,形成年产20万头优质高抗地方特色种猪和优质杂交种牛、200亿尾湘云鲫鲤、洞庭青鲫、大鲵等优质特色鱼种的生产规模,实现年销售收入35亿元。

万吨新型生物农资工程。

依托中大生物、湖南尤特尔、上海豫园、世唯科技等企业,投资10亿元,形成年产10万吨可控缓释新型生物肥料、1万吨新型生物饲料添加剂和1万吨微生态制剂的生产规模,实现年销售收入30亿元。

新型动物疫苗工程。

依托湖南生物药厂、中大生物等企业,投资2亿元,形成年产2亿头份禽流感、蓝耳病等新型动物疫苗,实现年销售收入达5亿元的生产规模。

万吨生物质能源工程。

依托海纳百川、湖南天源等,投资10亿元,形成年产30万吨生物柴油、50万吨燃料乙醇的生产规模,年销售收入达45亿元。

2、信息产业

主要任务:

抓住国际国内信息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和自主创新力度,积极整合资源,建设重大项目,打造龙头整机企业,带动配套产业发展,培育产业集群,形成特色明显、规模较大、结构合理、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

重点发展消费类电子整机、计算机与网络通信产品、新型显示器件、新型元器件、数控仪器及装备、动漫游戏、软件与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等八大领域。

到2012年,实现年销售收入1000亿元。

发展重点:

消费类电子整机。

重点发展数字电视机、便携式数字音视频播放器、新型DVD、手机、智能家电产品。

到2012年,实现年销售收入200亿元。

计算机与网络通信产品。

重点发展计算机及外围设备、金融终端、票据打印机等;重点发展下一代网络服务器、高速路由器、高速宽带网络交换机、高速接入设备、无线宽带接入终端。

到2012年,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

新型显示器件。

重点发展液晶显示屏、有机发光平板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和超短管荧光显示器及关键配套件。

到2012年,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

新型元器件。

重点发展片式微型电容器、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高亮度LED、光电子器件、印制电路板、敏感元器件等;重点发展数字信号处理器、微处理器、编解码芯片等集成电路的设计封装及应用产品。

到2012年,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

数控仪器及装备。

重点发展数控模块、数控系统及数控设备、流程工业数字化成套控制装备;重点发展汽车数字仪表、智能驾驶仪、汽车导航定位系统和汽车总成控制系统。

到2012年,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

动漫游戏与数字内容:

重点开发原创卡通动漫影视节目、手机动漫图片和游戏、网络游戏及衍生产品;重点开发以蓝猫、虹猫蓝兔等为品牌的衍生产品并形成产业规模;重点发展《快乐大本营》等名牌电视栏目的网络化传播,与热门电视节目同期制作出版数字化网络化影视产品,发展面向大众学生的数字娱乐产品和网络体育服务等数字内容产品。

到2012年,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

软件与服务外包:

加强关键技术的开发,完善其标准符合性评测技术、质量保证技术。

重点发展操作系统、中间件软件、嵌入式软件、信息化建设应用软件以及软件开发平台等;建设和完善长沙软件服务业外包基地,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和核心系统,培育一批大型骨干软件企业和软件拳头产品,壮大产业规模。

到2012年,实现软件及服务年销售收入200亿元。

电子商务:

重点开发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加密与电子认证、在线支付、信用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