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docx
《申论热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论热点.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申论热点
申论热点:
房地产调控让房价回归理性水平
【背景链接】
2012年3月5日,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继续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严格执行并逐步完善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基本建成500万套,新开工700万套以上。
抓紧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管理、退出等制度。
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
加快建设城镇住房信息系统,改革房地产税收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近期政策动态:
地方“小动作”露头就打
2月22日,上海房管局“旧政新解”,申明居住证满三年的非户籍家庭可购买二套房,2月27日该政策即被叫停。
此前,芜湖、佛山和成都调整政策均被叫停。
目前来看,中央对地方政府“救市”充满警惕,楼市调控政策不许打折,地方“小动作”露头就打。
楼市政策微调不可触及底线。
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厦门等城市放宽普通住宅标准,重庆、合肥、南京等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还有其他地方政府从税费减免、购房补贴、户籍限制等方面对“刚性需求”给予保护。
中央在限购等方面的政策导向仍然严厉,在坚持房地产调控的前提下,不触及“限购”、不明显鼓励购房、顺应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政策微调其生存的可能性较大。
【标准表述】
楼市调控向何处去,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明确方向。
今年关键是“严格执行”与“逐步完善”的统一。
保障房建设除了“保量”,今年会更加重视分配、退出等制度建设。
关键词:
700万套 在建规模1800万套是历史之最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2年要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基本建成500万套,新开工700万套以上。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认为,今年新开工保障房700万套以上的任务目标是实事求是的。
虽然数字看上去比去年的开工量要小,但加上前两年结转的项目,整体在建规模将超过1800万套,是历史之最。
保持适度的新开工规模,充分考虑了地方财政的压力。
只要今后几年年均开工规模不小于700万套,“十二五”的建设目标可以顺利完成。
“我们不应只把眼光盯在开工规模上,更要注重在建项目的进展情况。
”郑新立说,今年在建规模大,重点是要加快建设进度,保证在建项目按计划、按时竣工。
关键词:
保障房制度 完善建设、分配、管理、退出等长效机制
报告提出,要抓紧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管理、退出等制度。
郑新立指出,今年保障房建设和竣工都将进入高峰期,应设立专门的保障房管理机构,完善相关制度,逐渐将工作重心从建设环节转到管理环节上。
在建设方面,要重点确定保障房的面积标准,按照户型小、功能全、保基本的原则来设计保障房。
现在有些城市在建100平方米的保障房,这不符合保基本的原则,增加成本压力,也容易滋生寻租。
保障房选址应该尽可能与商品房配建,以加强各阶层融合,使大家共享公共设施。
今年保障房建设资金的筹集情况比较乐观。
中央财政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地方通过增加土地出让金的投入比例也可以解决一部分。
还要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住房公积金增加支持力度,并探索社保基金等投入保障房。
科学合理地确定保障对象的准入门槛,加上阳光操作,是保证公平分配的关键。
退出制度应更加人性化,避免一刀切,给不符合保障条件的居民一个缓冲期。
关键词:
楼市调控 建立多元化住房供应体系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2年要继续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楼市调控还不能说取得了成功,一旦放松,房价随时有可能大幅反弹,最终不仅普通百姓受伤害,也不利于房地产市场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郑新立说,除了继续执行现有的调控政策,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将越来越重要。
通过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可以缓解未来的供求压力。
商品住宅与保障房相结合、买卖与租赁市场共同发展的多元化住房供应体系,将是我国住房制度顶层设计的大方向。
“必须加强对住房问题的分类指导,早日让中低收入家庭能享受住房保障,有能力的家庭买到满意的商品房,愿意租房的家庭能租到稳定的住房,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住有所居。
”
申论热点:
加强农民工人文关怀和服务
【背景链接】
201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超过50%,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
2012年,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根据资源环境和人口承载能力,优化全国生产力布局,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和与国土规模、资源分布、发展潜力相适应的人口布局。
各类城市都要夯实经济基础,创造就业机会,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加强管理服务,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更加注重把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合理引导人口流向,让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
加强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服务,着力解决农民工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子女入园上学、住房租购等方面的实际问题,逐步将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民工。
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
让农民无论进城还是留乡,都能安居乐业、幸福生活。
【标准表述】
关键词:
半城市化 伪城市化
中国的城市化率达到51.27%,城镇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农村人口,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这表明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已经发展到相当水平。
我们要理性看待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挑战尤为明显。
当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一般在70%~80%,我国的50%这其中还包括了数以亿计的农民工,也算作了城市人口。
城镇化、工业化加速的同时,往往就是土地的城市化过程,我国的土地城市化进程要远远快于人口城市化的进程。
也就是说,土地已经算作城里的了,但人还没有过来,还在城外面。
所以说,这种城镇化是不完全的城镇化,或者是伪城镇化。
从这个角度来看,城镇化带来的更多是挑战。
城镇化不在于提高城镇化人口数量,而是要把农村人口真正转移到城市里面去,让这些人在城市里安居乐业。
对于已经在城市有稳定就业机会的农村人口,要让他们真正成为城市人口。
只有将他们纳入城市社会保障系统,让他们享受与城市人口同样的待遇,使他们安居乐业,才算是稳定的城市化。
关键词:
扩大就业
中国城市化的进度与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是分不开的,但是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因此有一部分人口会随着经济增长在城市与乡村间不断移动,这也充分表明我国发展仍有很大空间,仍有很多消费需求在等待创造。
但是经济增长不能光是数量扩张,还应该是质量的加强。
我国现在面临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就业的较大压力,因此将来一段时间怎样解决新生劳动力就业,尤其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这部分人口的就业是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社会公平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要实现进城农民工与市民的平等权,加快户籍、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逐步实现新老居民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方面的城镇公共服务均等化。
申论热点分析:
提升实体经济竞争力
【背景链接】
2012年3月5日,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稳增长,就是要坚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努力克服国内外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及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标准表述】
[深入分析]
近年来,我国部分实体经济领域出现了“脱实向虚”的发展苗头。
一些实体企业为了追逐高回报放松主业,转向房地产和民间借贷市场,投机氛围浓烈,这不仅影响了经济健康运行、扩大了社会贫富差距,也增加了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
由实体经济贫血造成的产业空心化正逐步成为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潜在风险。
具体表现为:
一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受国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面临严重的融资难、用工荒和高成本的生存困境,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二是实体经济与非实体经济之间投资回报反差巨大,做实业不如做投机和投资赚钱多、赚钱快,比较利益诱导大量做实体经济的企业将从实业平台取得的资本投向非实体经济领域。
三是垄断行业投资无门,竞争性行业过度竞争导致大量民间资本游离实体经济,变成炒资产的“游资”和“热钱”。
据社科院《社会蓝皮书(2012年)》称,在温州1100亿元民间借贷资金中,用于一般生产经营的仅占35%,用于投机和高利贷的资金占比高达60%。
四是随着企业精英大量移民或外迁,大量实体经济的发展要素流失。
五是企业家实业精神衰退,呈现出“赚快钱”的浮躁、急躁心态。
[措施]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基础,只有筑牢这个根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才能实现,稳中求进才能落到实处。
巩固实体经济基础是避免经济“硬着陆”的关键。
当前要高度重视如何巩固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营造实业致富的市场环境,防范产业“空心化”的潜在风险。
一要在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同时,要更加重视民间资本投资渠道的拓展,特别要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宽实体企业的发展空间。
二要努力减少投机暴利,限制投机暴富,挤压“炒”经济的空间,营造勤劳做实业能富、创新做实业大富的市场环境,高度重视上游产业过度垄断和下游产业过度竞争造成的“两极分化”。
三要推动政府和企业联手应对高成本,防止多种因素叠加,过快推高成本致使大量企业“硬着陆”。
积极财政政策要以减税为中心,增加实体企业的利润空间。
四要改革金融体制,放宽民间资本设立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实现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的良性互动,让金融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位。
五要通过建立和完善一整套支持企业创新的制度体系来解决中小企业“不想创新”、“不敢创新”、“不会创新”问题,扶持企业转型升级,将自主创新的“国家意志”变为“企业行为”。
申论热点:
教育投入首破GDP4%
背景链接】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推进教育公平。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经过25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全面实现“两基”目标。
免除3000多万名农村寄宿制学生住宿费,其中1228万名中西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生活补助。
建立起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初步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
推动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提高幼儿入园率。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首届免费师范生全部到中小学任教,90%以上在中西部。
财政部2012年预算报告中提出,全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将达2.2万亿元,首次突破GDP4%,体现了党和国家关注民生、振兴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
【标准表述】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强国必先强教。
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国家。
保证教育的科学发展不仅需要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还需要教育内部深化改革,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特别是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深化改革。
教育改革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
教育发展的三十年也是教育改革开放的三十年。
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要求,群众新的期盼,大力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仍然需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措施]
一是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实现教育的科学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现代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考试招生、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
二是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学校要以教学为中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教育的行政化倾向。
三是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公平,使教育资源更多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而失学。
学校还是要办出自己的特色。
鼓励出名校、出名师、出名人。
四是大力倡导教育家办学。
充分发挥教育家的办学才能和特长,让那些有终身办学志向的人不受任何名利干扰诱惑,完全献身于教育事业。
五是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在新的起点,国家教育经费投入应该在促进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等方面加大力度,同时要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加大对教育经费使用的监督和管理,切实保障教育经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真正使教育发展的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申论热点:
养老保险逐步全覆盖
背景链接】
2012年3月5日,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今年年底前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
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加强城乡低保和社会救助工作,加快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
加强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衔接。
多渠道增加社会保障基金,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监管,实现保值增值。
加强社保服务能力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各类社保经办机构进行整合归并,有些服务可委托银行、商业保险机构代办。
加快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发放。
【标准表述】
关键词:
全覆盖
我国社会保障建设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在今年年底前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
“这一目标振奋人心。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表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我国社会保障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
能够在今年全面实现养老全覆盖的目标,并且提前8年完成任务,十分不容易,这显示了中央政府完善社会保障、加快民生建设的决心。
关键词:
均衡化
加快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
去年我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增加1680元,有5700多万人从中受益。
国家已连续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在实现了基本养老全覆盖的目标后,政府未来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到如何实现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养老保障均衡化上来。
我国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金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完成养老全覆盖的任务后,如何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向平衡不同群体间的养老保险待遇水平问题,成为我国养老制度面临的最大问题。
他指出,应加快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让同等学力、同等资历的企业人员能够享受到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相同的养老待遇。
此外,还应该逐步缩小社会保障的地区差距,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等措施,让不同地区居民享受到同等的社会保障水平。
关键词:
增来源
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的全民共享机制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多渠道增加社会保障基金,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监管,实现保值增值。
增加社会保障基金的重要突破口就是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金全民共享机制,将国家资源和国有资本产生的收益用于增加社保基金。
宋晓梧介绍说,我国目前社保基金管理总体情况不错,每年平均实现了9%以上的收益。
但也应看到,目前社会整体资金面比较紧张,很多企业面临融资难,一方面是大量资金躺在社保账户里,一方面是大量企业需要发展资金。
应打通瓶颈,在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同时,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社保基金首要的目标是安全,养老金是大多数人的养命钱,因此对于养老金入市必须慎之又慎。
我国当前资本市场还在健全过程中,波动风险相对较大,需要慎重对待养老金入市问题。
在当前情况下,可以考虑划定一个比例,比如20%以下的养老金用于股市投资。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健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加大投资比例,既满足社会融资需求,又能实现养老金保值增值。
申论热点:
扩大内需
【热点背景】
2012年2月16日出版的今年第4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同志的重要文章: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考点分析】
1、扩大内需的作用与意义。
中国之前的经济发展主要靠投资,特别是政府主导的投资。
政府靠卖地,发地方债来融资,然后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高铁等。
这为很多的企业带来了订单赚了钱。
但政府的负债越来越大,特别是地方政府的负债,赤字很严重,而且愈发难以为继。
之前的另一种重要的拉动是靠进出口,靠国外人们进口我们生产的东西,靠国外的需求来带动中国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而现在国际经济形势萧条,外部需求疲软。
如果我们要想维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要找到新的需求,开启内需,让老百姓自己来消费。
因为中国人传统的习惯是储蓄而非消费,没有需求企业怎么生产?
现在要倡导老百姓自己消费,通过扩大内需来拉动企业的发展,整体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这就是所谓的经济体制改革,改变整体经济发展的结构。
其一,扩大内需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举措。
过去两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们主要依靠扩大内需,实现了经济回升向好。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的影响,我国出口增长出现明显回落态势。
据有关方面预测,2012年国际贸易增长仍呈放缓态势。
在这种情况下,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更需要发挥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其二,扩大内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和首要任务。
我们调结构、转方式,很重要的就是调整和转变需求结构。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出口大国,贸易依存度高于世界许多国家。
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扩大出口遇到越来越多的摩擦、壁垒和障碍,国际竞争更趋激烈。
国际经验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国经济发展主要是靠内需。
只有立足扩大内需,才能使我们的发展立于不败之地。
其三,扩大内需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国人口众多、国土辽阔,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市场空间大,回旋余地大,内需潜力大,对经济发展具有持久的拉动作用。
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总结经验做法,针对现实问题,建立健全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2、遇到的困难。
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远未结束,一方面,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西方主要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世界经济增长动力明显减弱,风险因素增多,经济低迷可能是一个长期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主要国际组织都调低了对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率的预测。
当然,美国等国也出现了一些复苏回暖的迹象,对此我们也要高度关注。
另一方面,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物价上涨较快,一些发达国家通胀率也处于较高水平,宏观决策面临两难选择。
目前,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已互联互接,世界经济增长下滑、通胀水平抬升和发达国家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会通过多种渠道对我国发展产生影响。
从国内看,经济增速缓慢回落与物价涨幅仍处高位的问题相互交织,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
一是经济增长存在放缓压力。
在外需下降的同时,制约内需增长的因素也在增加,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企业投资能力和意愿下降,扩大民间投资还存在不少障碍。
二是推动物价上涨的影响因素仍然较多。
既有劳动力、土地、能源资源等要素价格上涨造成的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也有国际市场部分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形成的输入性通胀的影响,还有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疏导突出价格矛盾的影响。
三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内外需结构仍不合理,一二三产业不协调,城乡和地区发展不平衡,能源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经济增长方式仍然粗放,这些都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重要因素。
3、相关对策
第一,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内需的一大源泉。
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50%,这是巨大的历史性变化。
但总的看,我国城镇化依然明显滞后,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据有关方面统计,发达国家城市化率一般达到80%,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率也在60%以上。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不仅可以扩大投资,而且能够促进消费,对扩大内需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国际上有经济学家曾经预言,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高科技是21世纪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
有关方面数据表明,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为4455元,城镇居民为15900元,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是农村居民的3.6倍。
按此测算,一个农民转化为市民,消费需求将会增加1万多元。
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吸纳1000多万农村人口进城,进而带动1000多亿元的消费需求,而相应增加的投资需求会更多。
目前我国农民工总量达2.4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约1.5亿人,农村还有相当数量的富余劳动力,城镇化蕴涵的内需潜力巨大。
在城乡之间二元结构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的同时,城镇内部“二元结构”现象又在显现,后者既包括城镇居民与进城农民工及其家属之间在生产生活条件上形成的差异,也包括城镇历史遗留的棚户区困难群众与大多数市民之间在居住条件上的差异。
这是我们面临的矛盾和困难,也是潜力所在。
推动解决这种“双二元结构”问题,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减少社会矛盾,释放出城镇化带来的需求潜力。
第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扩大内需的又一源泉。
要进一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在推动东部地区转型发展的同时,更好地支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尤其是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扶持力度。
区域发展与城镇化密切相关。
欠发达地区发展滞后,一个重要表现就在于城镇化滞后。
在那些发展条件好、环境容量大的地区,应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引导要素合理集聚、企业集中布局、土地集约利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国家的区域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不能一刀切,要坚持分类指导、有保有控。
对西部地区一些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在严格节能环保、确保质量安全、科学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实行差别化政策。
第三,扩大内需的最大产业潜力在服务业。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已成为制造业大国,许多工业品产量居世界前列,“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未来发展有很大空间。
相对来说,服务业发展滞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块“短板”,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低,据有关方面统计,2010年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1%,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平均水平,而且也低于中等收入国家53%左右的平均水平。
应该说,无论是生产性服务业还是生活性服务业,在我国都有着旺盛的市场需求,发展潜力巨大。
服务业绝大多数属于实体经济,同样能够创造社会财富和增强综合国力。
服务业是最大的就业容纳器,是科技创新重要的驱动力量。
工业化不仅要发展工业,而且需要发展服务业,工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竞争力。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五年提高4个百分点,我们要努力工作,努力实现服务业发展的目标。
【名师精彩评论】
1、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
民生连着内需、连着发展、连着公平。
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拉动消费,又增加投资,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5000美元,人民群众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需求日益增长,民生领域巨大的内需潜力会持续加快释放。
加大民生投入,本身就是结构调整,是转方式的应有之义。
要适应群众的新期盼和形势的新要求,把民生工作放到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把重大民生工程摆在发展工程的优先序列,努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2、在稳中求进中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加强社会建设,有利于扩大内需、优化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
要合理划分“基本”与“非基本”的范围。
我们所要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大致可分为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两个部分。
从我国情况看,基本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公共就业服务、基本养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公共文化、基本环境质量以及公共安全等服务类别,旨在保障全体公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这是公共服务中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公益性较强,政府担负着义不容辞的主体责任。
非基本公共服务是指满足公民多层次、多样化发展需求的服务类别。
如按比例划分,多数人的需求主要依靠市场提供,还可以通过发挥社会力量作用、支持和引导社会互助来提供。
这既能为社会资本开辟更大的投资空间,利用市场机制加快社会领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又能使政府腾出财力、集中精力,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