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22793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医院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医院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医院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医院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院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

《医院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院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

医院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海南医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医学信息)

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_____医院信息系统教程____

课程设计题目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  

课程设计日期____2012___年  月  日起__2012___年  月  日止

学生姓名__郑轩莉___班级__09信息本_____ 学号___109120138____

学生姓名__郭亚丽___班级__09信息本____ 学号____109120143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刘伟_________

《课程设计报告书》目录范例

目录

第1章绪论

第2章系统分析

2.1背景

2.2需求分析

第3章系统总体设计

3.1系统功能

3.2系统流程图

第4章数据库的设计

4.1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4.2数据库的表间关系

第5章系统详细设计

5.1界面设计

5.2代码设计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一章绪论

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亦称“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医院及其所属各部门的人流、物流、财流进行综合管理,对在医疗活动各阶段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储存、处理、提取、传输、汇总、加工生成各种信息,从而为医院的整体运行提供全面的、自动化的管理及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

60年代初美国、日本、欧洲各国开始建立医院信息系统。

到70年代已建成许多规模较大的医院信息系统。

例如,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建立了市区所有医院的中央信息系统MIDAS,可处理75000住院和门诊病人的医疗信息。

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是将各类医疗器械直接联机并将附近各医院乃至地区和国家的医院信息系统联成网络。

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使不同系统中的病历登记、检测、诊断指标等都要标准化。

医院信息系统的高级阶段将普遍采用医疗专家系统,建立医疗质量监督和控制系统,进一步提高医疗水平和保健水平。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提高、硬件价格的下降、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医院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建设已势在必行。

目前,医院信息系统(HIS)网络已成为医院现代管理水平的象征。

全国各大医院都非常重视信息系统的建设,正在(或准备)投入资金建设新系统或改造原有的旧系统。

系统及程序设计应充分考虑医院的业务管理范围 ,医院的业务管理范围包括门诊部挂号、划价、收费、药房管理;住院部登记、病区管理、统计结算;药房药库管理;血库、手术、临床检验、护理、病案统计等管理;医疗统计、财务、人事管理、设备管理、院长查询、后勤管理;营养室配餐管理、保健科管理、档案图书资料管理、影像信息管理以及预约业务等等。

针对以上业务管理范围,程序设计最好采用模块化结构。

将整个系统按功能划分成几个独立的程序段,把院部信息管理系统作为总系统,其下面又分成若干子程序系统,如门诊系统、住院管理系统、临床医学检验系统、病案管理系统、PACS系统、药品药房管理、财物管理等子程序系统。

而每个子程序系统又分为若干子模块,如门诊子程序系统又分为门诊挂号、门诊收费、门诊配发药、门诊医生工作站等程序块。

各个子程序之间通过总调度模块来调用。

 

第2章系统分析

医院信息系统覆盖了病人在院期间的各个诊断治疗环节,各部分之间信息高度共享。

在这样的系统中,如何保证每个局部系统能与整个系统相集成、保证局部系统的变化不会导致整个系统的改变、并与系统将来的发展相适应,我认为,在庞大复杂的系统内部,应该建立贯穿各局部系统的信息主线,每个局部系统都必须按照信息主线的要求与整体建立接口。

信息主线与接口在设计中表现为统一的数据结构。

2.1系统分析背景

现在的医院已经基本上实现了HIS管理。

但这些系统大都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通用性和扩展性都很差;现在很多系统都是以财务为中心,而不是以病人为中心来进行设计,这种模式已越来越显得有局限性;门诊挂号、收费、药品信息管理还是信息孤岛,门诊药品的统计还未通过信息共享实现、门诊临床医疗诊疗信息,住院电子病历都未实现数字化管理;

医院信息管理软件的安全性、实用性、可靠性、运行速度都存在一些问题;还不能满足医疗保险部门对医疗费用和医疗质量管理的需要。

设计的医院管理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目标达到以下作用:

1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避免了统计错误,做到了资料详实,为决策提供了科学的根据。

3病人可以随时查询到当前的所有费用,让病人做到明白就医。

 

2.2系统需求分析

第一部分调查用户需求

本系统的最终用户为医院,我们根据从医院方面取得的图表资料、文字资料以及其他细节方面的信息,根据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根据我们所做的其他询问和调查,得出用户的下列实际要求:

1、医院的组织机构情况

一所医院的主要构成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门诊部门,二是住院部门,医院的所有日常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两大部门进行的。

门诊部门和住院部门各下设若干科室,如门诊部门下设口腔科、内科、外科、皮肤科等,住院部门下设内科、外科、骨科等,二者下设的部分科室是交叉的,各科室都有相应的医生、护士,完成所承担的医疗工作,医生又有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普通医师或教授、副教授、其他之分。

为了支持这两大部门的工作,医院还设置了药库、中心药房、门诊药房、制剂室、设备科、财务科、后勤仓库、门诊收费处、门诊挂号处、问讯处、住院处、检验科室、检查科室、血库、病案室、手术室,以及为医院的日常管理而设置的行政部门等。

其中,药库负责药品的贮存、发放和采购;中心药房负责住院病人的药品管理,包括根据处方及医嘱生成领药单,向药库领药,配药并把药品发给相应的病区,以及药房的库存管理和病区余药回收;门诊药房负责门诊病人的药品管理,包括根据处方,按处方内容备药、发药,向药库领药等;制剂室负责药物的配制,并提供给药库;设备科负责医院的医疗设备等的购入和维修等;财务科负责医院中一切与财务有关的业务和工作,进行医院的财务管理;后勤仓库负责医院所有后勤物品的贮存和管理;门诊收费处负责门诊病人的处方的划价和收费;门诊挂号处负责门诊病人的挂号事务;问讯处负责向有疑问的就医病人解释相关问题;住院处负责所有就医病人的住院事宜和相关管理;检验科室负责病人的各项检验,(如验血等)以及与各项检验相关的管理,药剂取用等;检查科室负责病人的各项检查(如CT检查以及其他放射线检查等)以及与各项检查相关的管理,设备使用与维护等;血库负责医院的各种血型的血液的贮存和管理以及血液的采集;病案室负责病人病案的管理和保存;手术室负责病人的手术,手术的安排以及有关手术的相关事宜和器械,制剂,设备等的使用等;行政部门则根据其相应的工作职责进行日常的工作,对医院进行行政方面的管理,以保证医院的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和医院的后勤保障。

上述的各部门都有相关的办公地点、治疗地点和相对固定的工作人员。

各部门的关系图E-R(即医院的机构组织结构)如下:

2、各部门的业务活动情况

门诊部门:

首先,门诊病人需要到门诊挂号处挂号(如果病人有需要,可以对所要就诊的相应医科进行查询,可查询该医科的当班医生及其基本情况,然后再去挂号),如果是初诊病人要在门诊挂号处登记其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住址、联系方式等,由挂号处根据病人所提供的信息制成IC卡发放给病人;然后,初诊病人可与复诊病人一样进行挂号和就诊排号,由挂号处处理病人的病历管理;

其次,病人需到门诊收费处缴纳挂号费,并持挂号和收费证明到相应医科就医,经医生诊疗后,由医生开出诊断结果或者处方,检查或检验申请单,如为处方,则病人需持处方单到门诊收费处划价交费,然后持收费证明到门诊药房取药;如为检查或检验申请单,则病人需持申请单到门诊收费处划价交费,然后持收费证明到检查科室或检验科室进行检查或检验;

当门诊药房接到取药处方后,要进行配药和发药,当药房库存的药品减少到一定量的时候,药房人员应到药库办理药品申领,领取所需的药品,而药房需对药品的出库、入库和库存进行管理;

当检查科室或检验科室接到病人的申请后,对病人进行检查或检验,并将检查或检验结果填入结果报告单,交给病人,各科室所做的检查或检验需记录在案。

病人可持检查或检验的结果再到原医科进行复诊,直至医生开出处方或提出医疗建议,最终病人痊愈离院。

HIPO图

 

住院部门:

当病人接到医生的建议需住院治疗或接到医院的入院通知单后,需到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需要登记基本信息,并交纳一定数额的预交款或住院押金。

住院手续办理妥当之后,由病区科室根据病人所就诊的医科给病人安排床位,将病人的预交款信息录入病进行相应的维护和管理,病区科室还应按照医生开出的医嘱执行,医嘱的主要内容包括病人的用药,检查申请或检验申请;

病区科室应将医嘱中病人用药的部分分类综合统计,形成药品申领单,统一向药库领药,然后将药品按时按量发给住院病人,需对发药情况进行记录,并对所领取的药品进行统一的管理;

病区科室应将医嘱中的检查或检验申请单发给检查科室或检验科室,当相应的科室将申请进行处理并将检查通知发给病区科室后,由病区科室通知病人进行相应的检查或检验;

药库对于药品申领单的处理和对药品的管理,检查科室和检验科室对于申请、检查以及相应的管理工作与门诊中的部分相同;

当病人需要手术时,首先由病区科室将手术申请提交给手术室,由手术室安排手术日程,进行材料、器械的准备,当准备妥当后,手术室将手术通知发给病区科室,由病区科室通知并安排病人进入手术室,手术室需将手术中的麻醉记录,术中医嘱,材料、器械的使用记录在案;

当病人可以出院时,应先在病区科室进行出院登记,办理出科,然后在住院处办理出院手续,即可出院。

当病人需要转科时,需在病区科室办理转科手续,转入另一病区,由另一病区的病区科室安排病人的床位,并对病人转入的相应资料进行管理。

 

3、用户对系统的要求

信息要求:

由于系统的使用主体是医院的管理人员,因此对系统的信息要求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a、病人信息

首先是病人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病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年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

对于门诊病人,还需要就诊时间,就诊医科,就诊结果,处方记录,检查时间,检查项目,检查结果,检验时间,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

对于住院病人,还需要入院时间,所在病区,所在医科,床位号,主治医师,用药记录,检查时间,检查项目,检查结果,检验时间,检验项目,检验结果,手术时间,手术相关记录,病人病情变化记录,相关体检记录,出院时间等。

b、医生信息

首先是医生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医生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医生的编码,所在医科,工龄,职称等;

对于门诊医生,还需要挂号费用,当天工作量,出诊时间等;

对于住院医生,还需要所在病区,负责病人,诊断记录等。

c、各种单据,证明的信息

各种单据,证明,如医生诊断书,处方单,检验申请单,检查申请单,检验结果报告单,检查结果报告单,收款单,病人医疗记录,手术申请单,手术通知单,病人入院登记单,转科申请单,病人情况登记单,药品提领单,药品发放记录,药品出库单,药品入库单,设备使用记录,器械领用单,器械使用记录等。

d、各种库存信息

各种库存,如药品、制剂、设备、器械以及后勤劳保用品等的信息,包括入库记录,出库记录,库存量,单价等;

处理要求:

系统应当完成以下的信息处理:

a、存储病人信息,医生信息,各种单据、证明的信息,供相应的人员查询;

b、对病人信息进行及时的更新和统计;

c、对医生信息进行及时的更新和统计,并根据统计数字得出相关的其他数据,如根据医生的出诊情况、工龄、工作量、职称等,得出医生工资中相应的应得金额,完成对医生工资的计算和统计,供发放;

d、各种单据、证明以及记录,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更新,统计,自动处理,等等,如对病人病情的记录的及时更新,对药品提领情况的及时统计,通过系统,自动生成一些单证,如系统将手术申请单进行相应的处理,根据所存储的信息得出相关信息,如手术可进行时间,手术室地点安排等,进而生成手术通知单;

e、对各种库存信息的及时更新和统计以及相关的自动处理,系统应根据库存量,入库量,出库量,自动得出新的即时的库存量,完成更新,当库存少到一定程度,系统应提出警告,提示管理人员库存不足,使管理人员做出相应的处理;

f、所有原始数据和统计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如门诊收入,住院收入,药品收支,物资情况,

医疗信息,病区床位利用率,床位周转率等;

g、对医院所需的各种报表,图形显示,分析报告,各种单据进行打印,以供相关的使用

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

安全性要求:

a、系统应设置访问用户的标识以鉴别是否是合法用户,并要求合法用户设置其密码,保证

用户身份不被盗用;

b、系统应对不同的数据设置不同的访问级别,限制访问用户可查询和处理数据的类别和内容;

c、系统应对不同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区分不同的用户,如区分病人(只能查询医生的出诊情况,医科设置,医生简介和本人的信息),医生(只能查询本医科诊治的病人资料,本人的信息,医院的公共信息等),管理人员(可查询医院相关的运作情况,并可根据其工作内容,录入相关的信息,修改相关的记录),系统管理员(可对系统进行日常维护,包括数据更新,权限设置等),院长(可查询医院所有运作情况(包括医院的医疗管理、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等)的数据,医生的信息,以及各种统计和分析结果等)。

完整性要求:

a、各种信息记录的完整性,信息记录内容不能为空;

b、各种数据间相互的联系的正确性;

c、相同的数据在不同记录中的一致性。

4、确定系统的边界

经对前面的需求调查和初步的分析,确定由计算机完成的工作时对数据进行各种管理和处理,具体的工作内容见第二部分,由手工完成的工作主要有对原始数据的录入;不能由计算机生成的,各种数据的更新,包括数据变化后的修改,数据的增加,失效数据或无用数据的删除等;以及系统的日常维护。

 

第3章系统总体设计

3.1系统功能

根据如上得到的用户需求,我们将本系统按照所完成的功能分成以下几个子系统:

门诊管理子系统

药品管理子系统

住院管理子系统

行政管理子系统

各子系统完成的功能如下:

1、门诊管理子系统

门诊挂号部分:

1.处理门诊病人挂号事务;

2.支持多种挂号类别以及自费、公费、记账等多种挂号病人,支持退号操作;

3.向首次来院就诊的病人发放就医IC卡,登记病人基本信息;

4.建立、维护门诊病历的基本信息。

门诊收费部分:

1.输入门诊病人的处方和各种诊疗项目,由电脑自动划价,同时对指定的项目支持手工划价;

2.收费后,处方信息自动发送到门诊药房;检查、检验项目发送到相应医技科室;

3.具有处方的作废、退费功能;

4.办理持就医IC卡病人的交款、退款和结账手续;

5.查询病人费用明细;

6.查询统计:

收款员缴款报表、收入分类报表;全院收入报表、收入分类报表;临床科室收入、工作量报表;医生收入、工作量报表;医技科室收入、工作量报表。

2、药品管理子系统

门诊药房管理部分:

1、接收门诊收费处或门诊医生工作站发送来的处方,按处方内容备药、发药;

2、向药库提交药品请领单,以从药库领药为入库,处方发药为出库,实现门诊药房的出入库管理;

3、药品盘点、报损处理;

4、持就医IC卡的病人可在此刷卡扣除药费并取药;

5、统计门诊药房配、发药人员工作量;

6、统计各科室、全院门诊药品消耗量;

7、查询病人处方内容;

中心药房部分:

1.接收病区发送来的处方,生成病区领药单以进行配药、发药;

2.向药库提交药品请领单,以从药库领药为入库,病区领药为出库,实现药房的库存管理;

3.药品的盘点、报损处理;

4.对病区的余药进行回收管理;

5.为病区实时提供医嘱药品的库存信息;

6.统计药房配、发药人员工作量;

7.统计各科室、全院药品消耗量;

药库部分:

1.建立药库的药品出入库账目;

2.辅助制定合理的药品库存水平和采购计划,以最小的资金占用保证药品的供应;

3.按药品批次和有效期进行管理和出库安排;

4.通过与门诊药房和中心药房的连接,实现药库药品出库与各药房药品入库的计算机一体化处理;

5.进行药品的调价、盘点、报损处理;

6.药品入、出、存的查询统计。

3、住院管理子系统

住院收费处部分:

1、住院病人办理入出院、交退款、记账、结账等手续;

2、冲账功能;

3、形成住院部的收入日结算;

4、将出院病人的信息传送至病案管理模块;

5、统计收款员缴款报表、收入分类报表,全院收入报表、收入分类报表,临床科室收入、工作量报表,医生收入、工作量报表,医技科室收入、工作量报表;

病区管理部分:

1.完成病人的入、出、转登记;

2.管理病区床位,提供换床、挂床、包床处理;

3.录入、维护或执行和各类长短期医嘱;根据用药类医嘱自动生成处方并划价记账,发送至中心药房申领药品;向检查科室提交检查申请;向检验科室提交检验申请;向手术室提交手术申请;

4.对于病人在病区发生的床费等各项常规费用进行及时记账;

5.自动采集用药相关费用,如注射费、注射器费、滴管费等;

6.录入病人体征信息、诊断信息;

7.可以设置预交金报警下限,对病人账目实时监控,余额不足时自动提示,避免欠费的发生;

8.公布病人每日用款情况;

9.输出各种护理工作单:

治疗单、服药单、肌注单、滴注单等;

门诊管理子系统与住院管理子系统交叉的部分:

检查科室部分:

1.接收门诊或病区发送来的检查申请,安排检查日程;

2.辅助医生填写检查结果或书写检查报告,提供各类报告的模板和常用术语字典;

3.将检查结果返回申请科室;

4.对于住院病人将检查费用记账,持IC卡病人可在此刷卡扣除检查费;

5.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查询检查科室的收入、工作量等信息;

检验科室部分:

1.接收门诊或病区发送来的检验申请;

2.检查完成后,通过联机数据采集或手工录入结果,将检验结果形成报告,传回申请科室,对于住院病人将检验费用记账,持IC卡病人可在此刷卡扣除检查费;

3.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4.查询检验科室的收入、工作量等信息;

病案管理和工作量统计部分:

1.接收住院处传来的出院病人信息;

2.对于一个病人多个病案号的情况,提供了病案号合并功能;

3.对病案的流通进行跟踪管理;

4.提供多种条件任意组合模糊查询;

5.提供多种医院及上级管理部门所需报表格式;

6.首创病案数据变量多条件组合分析,提供多种医学统计分析指标,数据分析图表等功能;

7.对医院的诊疗工作量进行输入、查询和统计。

4、行政管理子系统

1、提供多种条件的,对医院各方面运作的查询;

2、根据各方面的数字,形成一定的分析,其结果作为辅助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做出决策的部分依据;

3、供医院所有工作人员的详细资料的综合管理;

4、提供医院所有工作人员的工资管理和核算;

5、提供对医院的医疗管理、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等方面信息的各种查询和统计、分析,提供报表打印和图形显示,可供医院领导进行综合查询,做辅助决策之用。

经上述分析,我们已经得到了对于该系统的基本要求和系统模块的划分,在这些模块中,我们选择门诊管理子系统,药品管理子系统,住院管理子系统(其中,对前两个系统进行了重点设计)进行具体的数据库设计。

3.2系统流程图

 

第一部分:

门诊管理子系统(见图1)

第二部分:

药品管理子系统(见图2)

第三部分:

病房管理子系统(见图3)

 

注:

⑴处方⑵药品⑶手术请求⑷手术安排⑸检查请求⑹检查单

⑺检验请求⑻检验单⑼出院通知⑽批准请求⑾药品分配⑿批准请求

⒀手术安排⒁批准请求⒂检查安排⒃批准请求⒄检验安排

 

第4章数据库的设计

4.1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4.2数据库的表间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