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37讲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32064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8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37讲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37讲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37讲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37讲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37讲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37讲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教案.docx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37讲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37讲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教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37讲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教案.docx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37讲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教案

●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第十一单元 生物技术实践

第37讲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考纲明细] 1.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 2.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 3.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4.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考点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制作原理与发酵条件

2.发酵装置及其各部件的作用

3.制作流程

4.结果鉴定

(1)可通过嗅闻、观察和品尝初步鉴定(可能的结果如下)

(2)进一步鉴定

①酒精发酵的结果检测:

a.检测试剂:

重铬酸钾。

b.检测条件:

酸性。

c.实验现象:

呈现灰绿色。

d.检验步骤:

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的H2SO4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振荡试管,观察颜色变化。

②醋酸发酵的结果检测:

可通过检测和比较醋酸发酵前后的pH作进一步的鉴定。

1.深挖教材

(1)葡萄酒为什么呈现深红色?

提示 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2)先冲洗葡萄后去枝梗的原因?

为什么冲洗葡萄的次数不能过多?

提示 应该先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以防将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冲洗掉。

2.判断正误

(1)在葡萄酒制作中,采摘的葡萄应反复冲洗,且要先除枝梗再冲洗(×)

(2)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

(3)在制作果酒、果醋时,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

(4)利用葡萄发酵产生果酒的后期,加入醋酸菌即可产生醋酸(×)

(5)在果酒发酵后期拧开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

(6)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需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

题组一 果酒和果醋制作原理及实验设计

1.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情况,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需要O2参与的是过程③④⑤

B.导致过程④⑤差异的原因是糖源是否充足

C.过程②④所需要的最适温度相同

D.过程①②在酵母菌细胞中的场所相同

答案 C

解析 过程①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过程②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过程③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过程②④所需要的最适温度不同;过程④是醋酸菌在缺少糖源时,将酒精变成乙醛,再将乙醛变成醋酸;过程⑤是醋酸菌在氧气、糖源充足时,将葡萄糖转变成醋酸。

 

2.(2017·江苏扬州江都中学段考)图示装置可用于生物技术实践的相关实验。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果酒、果醋或腐乳时,所需控制的温度都是相同的

B.两种装置都可以先用于果酒的制作,后用于果醋的制作

C.用装置甲制作腐乳时,自下而上随着豆腐块加高逐渐减少用盐量

D.装置乙中b为排气口,c为充气口,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答案 B

解析 果酒发酵的适宜温度应控制在18~25℃,醋酸发酵的适宜温度应控制在30~35℃,制作腐乳的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5~18℃,A错误;制作果酒时选用的菌种为酵母菌,其原理是利用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制作果醋时的菌种为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在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可以先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因此两种装置都可以先用于果酒的制作,后用于果醋的制作,B正确;利用甲装置进行腐乳制作时,自下而上随着豆腐块加高逐渐增加用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C错误;装置乙中b为充气口,c为排气口,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D错误。

 

技法提升

果酒和果醋发酵装置的设计思路

(1)因酵母菌的繁殖需要空气,醋酸菌是好氧菌,所以在果酒制作的前期和果醋制作的整个过程中都需氧。

因酵母菌产生酒精是在无氧条件下,应控制进入氧气,故应在充气口设置开关。

(2)由于在发酵过程中都产生CO2,因此又需设排气口;为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排气口应连接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

(3)因要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监测,应设置出料口便于取料。

 

题组二 果酒和果醋制作的过程

3.下列关于果酒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应先除去葡萄枝梗,然后反复冲洗,直至彻底干净

B.应控制发酵温度维持在20℃左右,变化不能太大

C.发酵过程中应该不断从充气孔进行通气,以维持发酵的需氧环境

D.酵母菌存在广泛、生命力强,因此果酒制作时不需对所用器具消毒灭菌

答案 B

解析 在挑选葡萄后应先冲洗1~2次,然后除去枝梗,原因是要除去污垢,但不能洗去附着在表面的酵母菌,先去枝梗会造成汁液流失和污染,A错误;酒精发酵过程是一个厌氧过程,在有氧的条件下,醋酸菌可将酒精氧化为乙醛,进而氧化为乙酸,C错误;在酒精发酵时,一定要对器具消毒,以免杂菌污染,影响酒的品质,D错误;酵母菌发酵的适宜温度是18~25℃,B正确。

4.下列关于果醋制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制作果醋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所以在制作过程中需通入氧气

B.醋酸菌是一种嗜温菌,对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在50℃左右

C.醋酸菌能将果酒变成果醋

D.当氧气、糖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答案 B

解析 醋酸菌是好氧菌,所以在发酵过程中需要适时通入氧气,A正确;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B错误;当氧气、糖都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D正确;当缺少糖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C正确。

技法提升

果酒和果醋制作成功的关键点

 

考点2 腐乳的制作

1.制作原理

2.制作流程

3.操作提示

(2)防止杂菌污染

①所用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沸水消毒。

②装瓶时要操作迅速;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以防止瓶口被污染。

1.深挖教材

腐乳的制作如何防止杂菌污染?

提示 ①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沸水消毒。

②装瓶时,操作要迅速小心,加入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密封,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

2.判断正误

(1)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加入香辛料既能调节风味,还具有防腐杀菌作用(√)

(2)在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中,最适温度最高的是腐乳(×)

(3)制作腐乳的菌种只有毛霉(×)

(4)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酶(√)

(5)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底层和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

题组 腐乳的制作原理和过程分析                   

1.下列是有关腐乳制作的几个问题,其中正确的是(  )

①腐乳的制作主要是利用了微生物发酵的原理,主要参与的微生物是青霉 ②用含水量过高的豆腐制腐乳,不易成形 ③豆腐上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严格地说是直立菌丝,豆腐中还有匍匐菌丝 ④决定腐乳特殊口味的是卤汤 ⑤腐乳的营养丰富,是因为大分子物质经过发酵作用分解成小分子且易于消化的物质 ⑥卤汤中酒的含量应控制在21%左右,酒的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会延长;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D.①④⑤⑥

答案 B

解析 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①错误;豆腐上生长的白毛就是毛霉的直立菌丝,③正确;毛霉产生的蛋白酶、脂肪酶能将蛋白质和脂肪分别水解为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⑤正确;用来制作腐乳的豆腐一般含水量为70%左右,②正确;卤汤直接关系着腐乳的色、香、味,④正确;卤汤中酒的含量应该控制在12%左右,⑥错误。

2.腐乳是我国民间传统发酵食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易于消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腐乳的制作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它与乳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腐乳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小分子物质,与此有关的物质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与这些物质变化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腐乳的制作过程中需加盐腌制,那么用盐腌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控制盐的用量,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腐乳的制作中,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

卤汤中酒的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毛霉 毛霉有成形的细胞核 

(2)蛋白质→小分子肽和氨基酸 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蛋白酶、脂肪酶

(3)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的制作过程中不会过早酥烂 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

(4)酒精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将会延长;酒精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

解析 

(1)在腐乳的制作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毛霉,毛霉为真核生物,乳酸菌为原核生物,毛霉与乳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毛霉有成形的细胞核。

(2)腐乳的制作主要是利用了毛霉等真菌,因为毛霉能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它们能将大分子物质水解成小分子物质,从而易于吸收。

与此有关的物质变化有蛋白质→小分子的肽、氨基酸,脂肪→甘油、脂肪酸。

(3)腐乳的制作过程中用盐腌制的目的是盐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加盐还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的制作过程中不会过早酥烂。

但要控制盐的用量,因为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

(4)在腐乳的制作中,卤汤中酒的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若酒精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将会延长;若酒精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

 

考点3 泡菜的制作

1.泡菜的制作原理及流程

(1)原理

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反应式:

C6H12O6→2C3H6O3(乳酸)。

(2)流程

2.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

(1)检测原理

①NO+对氨基苯磺酸→反应物;

反应物+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玫瑰红色染料。

②亚硝酸盐溶液的浓度高,颜色深些;溶液浓度低,颜色浅些。

(2)检测步骤:

配制溶液→制备标准显色液→制备样品处理液→比色。

(3)结果分析

①AB段:

坛内环境有利于硝酸盐还原菌的繁殖,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曲线上升。

②BC段:

由于乳酸菌的大量繁殖,产生乳酸,对硝酸盐还原菌产生抑制作用,同时形成的亚硝酸盐又被分解,曲线下降。

1.深挖教材

泡菜制作中如何营造无氧环境?

提示 ①选择的泡菜坛要密封性好;

②加入蔬菜后要注入煮沸冷却的盐水,使盐水没过全部菜料;

③盖上坛盖后要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清水。

2.判断正误

(1)泡菜制作的菌种主要是醋酸菌(×)

(2)泡菜制作的前期通氧,后期应严格厌氧(×)

(3)配制泡菜盐水时,盐与水的质量比为4∶1(×)

(4)制作泡菜时,盐水煮沸后可以立即使用(×)

(5)泡菜坛的选择、发酵过程中坛沿要注满水都有利于泡菜的无氧发酵(√)

题组 泡菜的制作及亚硝酸盐的测定

1.下列有关泡菜制作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的比例配制盐水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