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地理教材复习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docx
《届高考地理教材复习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地理教材复习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地理教材复习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2012届高考地理教材复习: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鲁教版教学案
第37讲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考点整合】【要点热点探究】
探究点一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自然地理特征
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地形环水绕、沃野千里。
地貌呈北、东、西封闭、向南敞开的半环状分布
气候地区温度带≥10℃的积温作物
南部暖温带3600℃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
中部中温带1000~3600℃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水稻、甜菜、亚麻
北部寒温带1000℃春小麦、大豆
植被以寒温带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北部的大、小兴安岭主要以寒温带针叶林为主,针阔混交林则主要分布在偏南的长白地)
其他广布冻土和沼泽
探究点二土地资及其开发
1.土壤肥沃:
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分布广泛,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分布区之一。
类型分布特征地位
黑土松嫩平原东部和北部、三江平原西部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土地生产力高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油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
黑钙土松嫩平原中西部
2.土地资丰富:
⑴耕地面积广大:
①数量:
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左右,人均耕地量全国最高,是全国平均值的2倍。
②分布:
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
⑵宜农荒地多:
我国宜农荒地最多的地区之一,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辽宁省也有少量分布。
⑶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
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3.土地开发——东北沼泽的保护和开发例1(2009年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月考)读某区域一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右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B地与D地的温差数值是℃。
描述图中-18℃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地区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分析该地区发展商品粮基地的优势。
(3)最近全国查出大量的乳制品中添加三聚氰胺的事,但该地区的乳制品质量比较安全,分析该地区乳制品发展的优势条。
命题意图:
本题以区域等温线图,考查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并以此为背景考查商品粮基地及乳制品发展的优势。
解析:
(1)根据图例D地位于河流发地,因此海拔较周围地区高,温度较周围地区低;根据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可推D地的温度应为—22℃<T≤—20℃,因此B地与D地的温差是6≤△T<8。
—18℃向南(低纬)凸出,说明温度较同纬度温度低,由此可推是受地地形影响。
(2)地区为松嫩平原,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在于地形、土壤、人均耕地面积及机械化等方面。
(3)乳畜业的发展与饲料供应、市场有关。
答案:
(1)6℃(或大于6℃小于8℃按内部的点分析)
向南(低纬)凸出,受地地形影响
(2)平原广阔;地广人少,人均耕地多;土壤肥沃;机械化程度高。
(3)地广人少,草场面积大;靠近商品粮基地,饲料充足。
探究点三农业生产和布局
1.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的条及其建设成就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规律例2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B地区和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比较两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农业生产条,将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B地区地区
商品粮基地名称
农业地域类型
优势自然条
限制性自然条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以区域图为背景,考查两大商品粮基地农业地域类型差异及影响农业发展条。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B为江淮地区,为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
江淮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且降水丰富,宜发展水稻种植业,但本区季风气候降水变率较大,再加上地势低平等原因水旱灾害频繁。
地区河流冲积形成,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但因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答案:
B地区地区
商品粮基地名称江淮地区三江平原
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
优势自然条热量丰富,降水充足,灌溉水充足平原面积广阔,土壤肥沃
限制性自然条水旱灾害频繁热量不足
探究点四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例3阅读图10,图中阴影区域表示三大粮食作物的主要分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中乙粮食作物是。
为什么这里以种植这种粮食作物为主?
(2)图中甲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A、两省。
但是,2008年国家从东北向南方大量调运甲粮食时,主要是从B省区调运,为什么?
(3)三江平原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时应注意的环境问题?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东北地区三大粮食作物的分布、影响因素及农业区位的变化,并由此考查农业发展带的环境问题。
解析:
甲乙丙分别代表水稻、小麦、玉米,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条、社会经济条及技术条。
乙粮食作物分布区纬度较高,热量条不足,分析选择作物时应从生产期短的作物考虑,此外还要考虑水分条等。
农业区位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条及技术条,因此应从这两个方面分析第
(2)题。
三江平原是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之一,同时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因此农业发展过程中带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湿地破坏和黑土流失问题,因此今后农业发展应注重解决这两个方面。
答案:
(1)小麦乙粮食种植区属于温带季风区,降水和积温(生长期)可满足小麦生长需求;乙粮食种植区纬度较高,生长期相对较短,其它粮食作物生长不太有利。
(2)近年良种的培育,使该粮食作物种植范围扩大;A省与B、两省相比较A省人少地多,粮食商品率高,有大量商品粮待运。
(3)植被与湿地(沼泽)的保护、防止黑土流失
【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
),完成1—3题。
1.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太阳辐射 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风向④纬度位置
A.①②B.②③ .③④ D.①④
2.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有
①铁矿②水能③石油④森林
A.①②B.②③ .②④ D.①③
3.东北地区平原广大,一首诗歌曾提到“……这里的土地肥到家,插上根筷子会发芽,栽上块柴禾也开花……”足见其土壤肥沃。
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是
①黑土土层变薄,肥力下降②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③不合理的灌溉,土壤盐碱化④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
A.①②B.②③ .②④ D.①③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宜农荒地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4~题。
4.该地区农业生产的突出优势资是
A.光照充足B.土壤肥沃
.降水丰沛D.物种丰富
.该地区国土整治的重点是
A.保护湿地
B.保持水土
.建成我国重工业基地
D.建成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读东北地区略图,回答6~9题:
6黑土分布区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产地,由于各种原因,其肥力不断下降,其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被冲刷变薄B.气候干旱所致
.微生物活动微弱D.秸秆还田
7我国最大的沼泽地在
A.aB.b.D.d
8处农业生产类型为
A.种植业为主B.畜牧业为主
.农产品加工业为主D.淡水养殖业为主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发达,请联系知识,回答9~11题。
9.有关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和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地区的农业结构比较完整,林业占主导地位
B.吉林省是我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
.农业布局自东向西的趋势是林一农一牧
D.东北地区是全国最重要的冬小麦区
10.东北林区大兴安岭多针叶林,小兴安岭和长白地多混交林,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东丰西欠,北多南少的结果B.纬度高低不同,热量北少南多的结果
.人工营林,树种不同造成的D.开发历史长短和生产方式不同造成的
11.关于东北林区林业开发中存在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采伐小于更新,资减少,林质下降
B.森林覆盖率下降,林木蓄积量上升
.林区生态环境恶化,风沙和旱涝灾害频繁
D.采伐手段趋向先进,轮伐代替皆伐
12.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
A.积极营造人工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B.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加强森林资综合开发
.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缩短其生长周期
D.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防止生态环境恶化
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其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曲线是()
A.甲和丙B.乙和丁
.甲和丁D.乙和丙
14.下列关于三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土壤侵蚀,导致入流泥沙量大增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
.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向D.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1.关于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B.有条建设成我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基地
.有条建设成我国高水平的农业专业化区域
D.地区内部的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基本相同
二、综合题
16.读我国东北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描述图中A—B—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状况。
(2)简要分析B所在地区形成沼泽地的自然条。
(3)B所在地区某地为提高本地粮食转化率,拟发展舍饲养畜业。
该地某中学的地理研究性小组结合所学的农业区位因素等知识,对家乡农区舍饲养畜业产业化进行可行性分析,他们计划采用走访调查的方法开展题研究。
试写出该小组拟定的走访调查的主要内容。
17.下为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
(1)中国东北部和美国东北部地区农业结构的共同之处是。
两个地区从农业地域类型看,都属于:
。
不同之处是:
。
(2)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区位条比较:
两者共同的有利自然条:
。
(3)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主要的不利因素有。
(4)美国东北部乳畜带形成的原因是。
()下表为美国和我国东北玉米的比较:
项目美国玉米带中国玉米带
纬度37°N—4°N42°N~46°N
地形平原平原
土壤有机质3%—6%2%
降水量()00—70040—60
无霜期(天)160—200130—14
玉米面积比重0%0%—60%
玉米单产700g/公顷670g/公顷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两地玉米单产美国玉米带高于我国玉米带,究其原因:
从自然条看:
。
从社会经济条看:
。
参考答案与试题详细解析
1.B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从东、东南向西、西北递减的趋势,反映了距海远近和季风风向对降水的影响。
2.与降水有关的是可再生资,铁矿、石油与地质作用相关。
3A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是黑土肥力下降和湿地破坏。
4B图示地区是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土壤是富含有机质的黑土,十分肥沃。
.D本地区环水绕、土壤肥沃,所以在发展林业、农业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应当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潜力,把该地区建成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6A未垦的黑土地生长着茂盛的草甸植物,开垦为耕地后,自然平衡遭到破坏,引起土壤冲刷,表土流失较为严重,黑土层日渐变薄,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A选项符合题意。
7A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的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形成的低平原,是中国最大的沼泽地。
8B处位于内蒙古高原,气候干旱,水资短缺,植被以草原为主,因此适合发展畜牧业为主。
9.东北地区的农业结构比较完整,其中耕作业占主导地位;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农业布局自东向西分为以林为主的林农交错地带、以农为主的农林、农耕、农牧地带和牧业地带;东北地区是全国最重要的春小麦区。
10.B由于所处纬度不同,所获热量存在差异,导致东北林区北部多针叶林,南部多混交林。
11.长期以,东北林区重采轻育,采伐量超过生长量,加上森林火灾、毁林开荒和滥砍乱伐现象比较严重,使森林资不断减少,从而使林区生态环境恶化,风沙和旱涝灾害频繁。
12.A长期以,东北林区重采轻育,森林资不断减少,因此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积极营造人工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13.B湿地指沼泽、湖泊、河流、河口及海岸带的滩涂等,具有调节气候、蓄洪防洪等功能,因此湿地被破坏后,气温和变化增大,因此乙和丁符合题意。
14.D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新中国成立以,为扩大耕地面积,把三江平原作为我国农业的新开发地区,开垦了大量荒地,从而使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
1.D东北地区内部的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不同,分为:
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区农业发展方向。
16.解析:
(1)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的变化规律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因此从A到B年降水量逐渐减少;受大兴安岭地形的阻挡,从B到年降水量先增加后减少。
(2)沼泽是常年有积水的洼地,其形成与气候、地形地势、地表情况有关。
(3)本题考查区域调查的内容,体现新标要求。
答案:
(1)从A到B年降水量逐渐减少;从B到年降水量先增加后减少
(2)地势低,排水不畅;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
(3)当地农民饲养的主要牲畜品种及收入情况;饲料加工业的发展状况;牲畜的疫病研究及防疫状况;当地及附近地区对畜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发展状况。
(只要合理即可得分,答对其中三条即可得满分)
17.解析: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
要根据区位条、社会经济条以及市场需求,发展本区域有生产优势的农业。
本题以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为例,对比区域差异,并分析各自农业发展的区位条。
答案:
(1)都有大面积的小麦和玉米种植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美国东北部小麦和玉米生产外有大面积的乳畜业,而我国东北地区有大面积的水稻种植
(2)地势平坦,夏季温暖多雨,均为黑土,土壤肥沃,水充足
(3)热量不足,水不足
(4)工业发达,城市众多,人口稠密,市场需求量大
()美国东北部土壤有机质含量更高,热量更充足,降水略多科技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