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二轮复习力学实验作业全国通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17104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4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二轮复习力学实验作业全国通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届二轮复习力学实验作业全国通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届二轮复习力学实验作业全国通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届二轮复习力学实验作业全国通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届二轮复习力学实验作业全国通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二轮复习力学实验作业全国通用.docx

《届二轮复习力学实验作业全国通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二轮复习力学实验作业全国通用.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二轮复习力学实验作业全国通用.docx

届二轮复习力学实验作业全国通用

第一部分 专题六 第1讲 力学实验

一、计算题

1.(2018·全国卷Ⅲ)甲、乙两同学通过下面的实验测量人的反应时间。

实验步骤如下:

(1)甲用两个手指轻轻捏住量程为L的木尺上端,让木尺自然下垂.乙把手放在尺的下端(位置恰好处于L刻度处,但未碰到尺),准备用手指夹住下落的尺。

(2)甲在不通知乙的情况下,突然松手,尺子下落;乙看到尺子下落后快速用手指夹住尺子。

若夹住尺子的位置刻度为L1,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乙的反应时间为________(用L、L1和g表示)。

(3)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9.8m/s2,L=30.0cm,L1=10.4cm.乙的反应时间为________s。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4)写出一条能提高测量结果准确程度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题述,在乙的反应时间t内,尺子下落高度h=L-L1,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知,h=

gt2,解得t=

代入数据得t=0.20s。

答案 

(2)

 (3)0.20 (4)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初始时乙的手指尽可能接近尺子(答出一条即可)

2.(2017·全国卷Ⅱ)某同学研究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使用的器材有:

斜面、滑块、长度不同的矩形挡光片、光电计时器。

图6-1-21

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a),将光电门固定在斜面下端附近:

将一挡光片安装在滑块上,记下挡光片前端相对于斜面的位置,令滑块从斜面上方由静止开始下滑;

②当滑块上的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用光电计时器测得光线被挡光片遮住的时间Δt;

③用Δs表示挡光片沿运动方向的长度(如图(b)所示),

表示滑块在挡光片遮住光线的Δ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求出

④将另一挡光片换到滑块上,使滑块上的挡光片前端与①中的位置相同,令滑块由静止开始下滑,重复步骤②、③;

⑤多次重复步骤④

⑥利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作出

-Δt图,如图(c)所示

(c)

完成下列填空:

(1)用a表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用vA表示挡光片前端到达光电门时滑块的瞬时速度大小,则

与vA、a和Δt的关系式为

=________。

(2)由图(c)可求得vA=________cm/s,a=________cm/s2。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 

(1)由于滑块做匀变速运动,在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过程中,由运动学公式得

Δt=vAΔt+

a(Δt)2,则

=vA+

aΔt。

(2)由

=vA+

aΔt结合题图(c)可知,图线与纵轴的交点的纵坐标即为vA,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得vA=52.1cm/s,图线的斜率等于

a,即

a=

cm/s2,求得a=16.4cm/s2。

答案 

(1)vA+

Δt 

(2)52.1 16.4

3.(2016·全国卷Ⅱ)某物理小组对轻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6-1-22所示:

轻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物块接触而不连接,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与物块连接。

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由静止释放物块,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

图6-1-22

(1)实验中涉及下列操作步骤;

①把纸带向左拉直

②松手释放物块

③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④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并测量弹簧压缩量

上述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

(填入代表步骤的序号)

(2)图6-1-23中M和L纸带是分别把弹簧压缩到不同位置后所得到的实际打点结果。

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由M纸带所给的数据,可求出在该纸带对应的实验中物块脱离弹簧时的速度为________m/s。

比较两纸带可知,________(填“M”或“L”)纸带对应的实验中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大。

图6-1-23

解析 

(1)实验中应先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测量弹簧的压缩量,然后把纸带向左拉直,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等打点稳定后,再松手释放物块,使其向右滑动,因此步骤为④①③②。

(2)由于物块离开弹簧时的速度最大,因此M纸带对应的实验中物块脱离弹簧时的速度为v=

=1.29m/s。

由于弹簧压缩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因此推开物块后,弹簧弹性势能转化成物块的动能越多,物块离开弹簧后获得的速度越大,打的点间距越大,因此M纸带对应的实验中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大。

答案 

(1)④①③② 

(2)1.29 M

4.(2017·全国卷Ⅲ)某探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将画有坐标轴(横轴为x轴,纵轴为y轴,最小刻度表示1mm)的纸贴在水平桌面上,如图6-1-24(a)所示。

将橡皮筋的一端Q固定在y轴上的B点(位于图示部分之外),另一端P位于y轴上的A点时,橡皮筋处于原长。

(1)用一只测力计将橡皮筋的P端沿y轴从A点拉至坐标原点O,此时拉力F的大小可由测力计读出。

测力计的示数如图(b)所示,F的大小为________N。

(2)撤去

(1)中的拉力,橡皮筋P端回到A点;现使用两个测力计同时拉橡皮筋,再次将P端拉至O点。

此时观察到两个拉力分别沿图(a)中两条虚线所示的方向,由测力计的示数读出两个拉力的大小分别为F1=4.2N和F2=5.6N。

①用5mm长度的线段表示1N的力,以O为作用点,在图(a)中画出力F1、F2的图示,然后按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它们的合力F合;

图6-1-24

②F合的大小为________N,F合与拉力F的夹角的正切值为________。

若F合与拉力F的大小及方向的偏差均在实验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则该实验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解析 

(1)由测力计的读数规则可知,读数为4.0N。

(2)①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

②由图可知F合=4.0N,从F合的顶点向x轴和y轴分别作垂线,顶点的横坐标对应长度为1mm,顶点的纵坐标长度为20mm,则可得出F合与拉力F的夹角的正切值为0.05。

答案 

(1)4.0 

(2)①F1、F2和F合如图所示 ②4.0 0.05

5.(2018·银川一模)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弹簧弹力的时候,测得弹力的大小F和弹簧长度l的关系如图6-1-25所示,则由图线可知:

图6-1-25

(1)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N/m。

(2)为了用弹簧测定两木块A和B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6-1-25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案。

①为了用某一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A和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你认为方案______更合理。

②若A和B的重力分别为10.0N和20.0N。

当A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6.0N,b的示数为11.0N,c的示数为4.0N,则A和B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

解析 

(1)由图读出,弹簧的弹力F=0时,弹簧的长度为L0=20cm,即弹簧的原长为20cm,由图读出弹力为F0=60N,弹簧的长度为L0=40cm,弹簧伸长的长度x0=L-L0=40-20=20cm=0.2m;由胡克定律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300N/m;

(2)①甲乙两种方案,在拉着物体A运动的过程中,拉A的弹簧测力计由于在不断地运动,示数可能会变化,读数不是很准,弹簧测力计a是不动的,指针稳定,便于读数,故甲方案更合理;

②由于弹簧测力计a示数为6.0N,所以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30。

答案 

(1)300 

(2)甲 (3)0.30

6.(2018·郑州一模)如图6-1-26甲所示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

现有器材为:

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铁夹的重物、天平。

图6-1-26

(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

A.米尺            B.0~6V直流电源

C.秒表D.0~6V交流电源

(2)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根据纸带计算出打下D点时重物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采用重物下落的方法,根据公式

mv2=mgh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对实验条件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为验证和满足此要求,所选择的纸带第1、2点间的距离点接近________。

(4)该同学根据纸带算出了相应点的速度,作出v2-h图像如图丙所示,则图线斜线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通过打点计时器计算时间,故不需要秒表,打点计时器应该与交流电源连接,需要刻度尺测量纸带上两点间的距离,故选AD。

(2)由图可知CE间的距离为:

x=19.41-12.40=7.01cm=0.0701m;则由平均速度公式可得,D点的速度vD=

m/s=1.75m/s;

(3)用公式

mv2=mgh时,对纸带上起点的要求是重锤是从初速度为零开始,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Hz,打点周期为0.02s,重物开始下落后,在第一个打点周期内重物下落的高度h=

gT2=

×9.8×0.022m≈2mm,所以所选的纸带最初两点间的距离接近2mm。

(4)由机械能守恒mgh=

mv2得v2=2gh,由此可知:

图像的斜率k=2g。

答案 

(1)AD 

(2)1.75 (3)重物的初速度为零 2mm (4)当地重力加速度的2倍

7.(2018·长沙一模)某同学用探究动能定理的装置测滑块的质量M。

如图6-1-27甲所示,在水平气垫导轨上靠近定滑轮固定一个光电门。

让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t非常小),同时用米尺测出释放点到光电门的距离s。

图6-1-27

(1)该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出遮光片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______mm。

(2)实验中多次改变释放点,测出多组数据,描点连线,做出的图像为一条倾斜直线,如图丙所示。

图像的纵坐标s表示释放点到光电门的距离,则横坐标表示的是______。

A.t    B.t2    C.

   D.

(3)已知钩码的质量为m,图丙中图线的斜率为k,重力加速度为g,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写出滑块质量的表达式M=______。

(用字母表示)

解析 

(1)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1.5mm,根据图读数为37.9×0.01mm,则最终读数为1.879mm。

(2)滑块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v=

,根据动能定理得:

mgs=

(m+M)v2=

(m+M)

,解得:

s=

,因为图线为线性关系图线,可知横坐标表示

,故选D。

(3)根据s=

知,图线的斜率为:

k=

d2,解得滑块质量M=

-m。

答案 

(1)1.879 

(2)D (3)

-m

8.(2018·广东二模)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6-1-28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

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多组实验,将位移传感器和力传感器得到的多组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得到了两条aF图线①②,如图乙所示。

图6-1-28

(1)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A.改变托盘中砝码的个数

B.滑块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必须在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C.用天平测出托盘的质量

D.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托盘和砝码的质量远小于滑块的质量

(2)在轨道倾斜的情况下得到的aF图线是________(选填“①”或“②”)。

(3)滑块和位移传感器反射部分的总质量m=________kg;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解析 

(1)由于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所以应改变物块的合外力,即改变托盘中砝码的个数,故A正确;滑块的释放位置对该实验没有影响,不要求每次在同一位置,故B错误;本题拉力可以由力的传感器测出,不需要用天平测出托盘和砝码的质量,也就不需要使托盘和砝码的质量远小于车的总质量,故C错误,D错误。

(2)由图像可知,当F=0时,a≠0,也就是说当绳子上没有拉力时小车就有加速度,该同学实验操作中平衡摩擦力过大,即倾角过大,平衡摩擦力时木板的右端垫得过高,所以图线①是在轨道右侧抬高成为斜面情况下得到的;

(3)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像斜率等于滑块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的倒数,由图形乙得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像斜率k=2,所以滑块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m=0.5kg。

由图形乙得,在水平轨道上F=1N时,加速度a=0,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0,解得μ=0.2。

答案 

(1)A 

(2)① (3)0.5 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