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动毛利率下内部购销业务的合并抵销处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31579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动毛利率下内部购销业务的合并抵销处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变动毛利率下内部购销业务的合并抵销处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变动毛利率下内部购销业务的合并抵销处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变动毛利率下内部购销业务的合并抵销处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变动毛利率下内部购销业务的合并抵销处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变动毛利率下内部购销业务的合并抵销处理.docx

《变动毛利率下内部购销业务的合并抵销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动毛利率下内部购销业务的合并抵销处理.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变动毛利率下内部购销业务的合并抵销处理.docx

变动毛利率下内部购销业务的

合并抵销处理

现行统编会计教材(包括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考试教材)中,对于内部购销业务分年度连续编制合并报表时,案例讲解中一般都是一年发生一次内部购销业务,且销售方的销售毛利率也是各期固定不变的,这样就能很清楚地知道每批内部购销业务对应的收入与成本金额,从而也能很方便地对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进行合并抵销处理。

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现实工作中,销售毛利率可能每个月都会发生起伏变化,且可能一个月就会发生多笔内部购销业务,加上各企业对发出存货成本的核算方法也可能不同。

这种情况下,连续年度下就更难分清楚内部购销业务对应的销售毛利率,在编制合并报表的抵销或调整分录时,就不可能象统编教材中那样轻松处理了。

本文借助案例,对该业务内容进行分析探讨。

  【案例1】:

甲公司系乙公司的母公司,甲、乙公司对发出存货成本均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核算。

20X3年5月,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A商品2000件,销售收入为2000万元,销售成本为1400万元;乙公司购进的A商品当期全部未实现对外销售而形成期末存货。

年末,乙公司对存货进行检查时,发现A商品已经部分陈旧,其可变现净值已降至1840万元。

为此,乙公司对A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60万元,并在其个别财务报表中列示。

  20X4年6月,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A商品3000件,销售收入3500万元,销售成本为2100万元。

  20X4年8月,乙公司对外销售从甲公司内部购进的A商品3200件,实现的销售收入为4000万元,其余1800件A商品形成期末存货,库存成本为1980万元。

年末,乙公司发现库存的A商品可变现净值为800万元,即对该部分库存的A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80万元。

假设甲、乙公司企业所得税均适用25%税率。

则甲公司在20X3年、20X4年编制合并报表时应编制哪些相关的抵销或调整分录?

  【解析】:

  20X3年:

  1.内部购销业务的收入、成本及存货中未实现利润的抵销

  借:

营业收入                 2000

  贷:

营业成本                 1400

  贷:

存货                    600

  2.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

  年末,A商品存货在乙公司的账面成本(即账面余额,下同)为000万元,可变现净值降至1840万元,乙公司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160万元,但从整体企业集团合并报表的角度而言,其可变现净值高于内部购销业务之前的成本400万元,并未发生减值,因此应将乙公司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抵销:

  借:

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160

  贷:

资产减值损失                160

  3.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抵销

  年末,站在企业法人的角度,A商品存货的计税基础为2000万元(乙公司的购入成本),但从整体企业集团合并报表的角度看,A商品存货的账面价值=内部购销业务发生之前的账面成本1400万元-内部购销业务发生之前的存货跌价准备0=1400(万元);因此,合并报表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2000-1400)×25%=150(万元);因乙公司年末计提A商品存货跌价准备160万元时,已在个别会计报表中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60×25%=40(万元),因此甲公司编制合并报表时,应补提递延所得税资产110万元,需做调整分录如下:

  借:

递延所得税资产               110

  贷:

所得税费用                 110

  20X4年:

  1.抵销期初存货跌价准备

  借:

营业成本            160

  贷:

未分配利润(年初)             160

  2.抵销期初存货所含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借:

未分配利润(年初)            600

  贷:

营业成本                 600

  3.内部购销业务的抵销

  20X4年6月,乙公司购入A商品3000件后,累计库存A商品5000件,库存账面成本为2000+3500=5500(万元),加权平均单价1.10万元/件。

从整体企业集团而言,A商品的平均单价为0.70万元/件。

  20X4年8月,乙公司对外销售A商品3200件,应结转销售成本为1.10×3200=3

  520(万元);年末,A商品库存数量为1800件,库存账面成本为1980(1.10×1800)万元,其中含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为(1.10-0.70)×1800=720(万元)。

编制抵销分录:

  借:

营业收入3500

  贷:

营业成本2780

  贷:

存货720

  4.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

  年末,A商品存货在乙公司的账面成本为980万元,可变现净值降至1800万元,乙公司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180万元,但从整体企业集团合并报表的角度而言,其可变现净值高于内部购销业务之前的成本1260(0.70×1800)万元,并未发生减值,因此应将乙公司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抵销:

  借:

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180

  贷:

资产减值损失                180

  5.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抵销

  年末,站在企业法人的角度,A商品存货的计税基础为1980万元,但从整体企业集团合并报表的角度而言,A商品存货的账面价值=内部购销业务发生之前的账面成本1260万元-内部购销业务发生之前的存货跌价准备0=1260(万元);因此,合并报表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1980-1260)×25%=180(万元);因乙公司在本年末计提A商品存货跌价准备180万元时,已在个别会计报表中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80×25%=45(万元),因此甲公司编制合并报表时,需做调整分录如下:

  借:

递延所得税资产               110

  贷:

未分配利润(年初)             110

  借:

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贷:

所得税费用                 25

  【案例2】:

甲公司系乙公司的母公司,甲、乙公司对发出存货成本均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核算。

甲、乙公司20X3年发生的内部交易业务资料与【案例1】相同。

  20X4年12月,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A商品3000件,销售收入3500万元,销售成本为2400万元。

  20X4年12月,乙公司对外销售从甲公司内部购进的A商品3200件,实现的销售收入为4000万元,其余1800件A商品形成期末存货,库存成本为1980万元。

年末,乙公司发现库存的A商品可变现净值为1400万元,即对该部分库存的A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80万元。

假设甲、乙公司企业所得税均适用25%税率。

则甲公司在20X3年、20X4年编制合并报表时应编制哪些相关的抵销或调整分录?

  【解析】:

  20X3年合并报表抵销及调整分录与【案例1】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20X4年:

  1.抵销期初存货跌价准备及期初存货所含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同【案例1】,此处亦不再赘述。

  2.本年内部购销业务的抵销

  20X4年12月,乙公司购入A商品300件后,累计库存A商品500件,库存账面成本为500万元,加权平均单价1.10万元/件;从整体企业集团而言,A商品的平均库存成本即为12月份结转的平均销售成本,即0.80万元/件。

  20X4年12月,乙公司对外销售A商品3200件,应结转销售成本为1.10×3200=3520(万元);年末,A商品库存数量为1800件,库存账面成本为1980万元;甲公司因发生内部购销业务实现的收入为5500万元,实现的利润为1700万元,因此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乙公司年末库存A商品所含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为1980×(1700÷5500)=612(万元)。

编制抵销分录:

  借:

营业收入3500

  贷:

营业成本2888

  贷:

存货612

  3.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

  年末,A商品存货在乙公司的账面成本为1980万元,可变现净值降至1400万元,乙公司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580万元,但从整体企业集团合并报表的角度而言,其账面价值为内部购销业务发生之前的成本1440(0.80×1800)万元,只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0万元。

因此应对乙公司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进行调整:

  借:

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540

  贷:

资产减值损失                540

  4.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抵销

  年末,站在企业法人的角度,A商品存货的计税基础为1980万元,但从整体企业集团合并报表的角度而言,A商品存货的账面价值=内部购销业务发生之前的账面成本1440万元-内部购销业务发生之前的存货跌价准备40万元=1400(万元);因此,合并报表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1980-1400)×25%=145(万元);因乙公司在本年末计提A商品存货跌价准备580万元时,已在个别会计报表中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580×25%=145(万元),因此甲公司编制合并报表时,需做调整分录如下

  借:

递延所得税资产              110

  贷:

未分配利润(年初)             110

  借:

所得税费用               110

  贷:

递延所得税资产                110

作者单位:

上海旭升会计师事务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