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防治及措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14694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84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通病防治及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质量通病防治及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质量通病防治及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质量通病防治及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质量通病防治及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通病防治及措施.docx

《质量通病防治及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通病防治及措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质量通病防治及措施.docx

质量通病防治及措施

质量通病及防治

质量控制和保证措施在各专项施工方案中都有具体描述,以下对相关的质量通病及防治进行简要阐述。

一、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建筑施工产生的质量通病不仅影响到工程的外观效果,而且还直接影响工程结构的安全,给用户造成使用不便和损失。

因此,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和借鉴同行业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通病,结合本工程的施工内容,针对性地编制了质量通病控制及预防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认真的采取这些预防措施,杜绝发生质量问题和产生质量通病。

1.1质量通病控制点设置:

编号

控制点名称

编号

控制点名称

基1

基础垫层平面防水保护

结6

现浇砼板裂缝控制

基2

室内外回填土不密实预防

建6

楼地面水泥砂浆起沙空鼓

基3

基础预留墙插筋位移

建2

内墙瓷砖变色,污染控制

结1

剪力墙钢筋间距控制

建3

墙面瓷砖接缝控制

结2

砼墙烂根预防

建4

木门框松动控制

结3

砼墙面气泡预防

建6

外墙面渗水控制

结4

砼现浇板模板漏浆控制

建6

卫生间地面渗漏控制

结5

平板钢筋间距控制

结7

主体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及控制

1.2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1)基1—基础垫层平面防水保护

现象:

防水层破损。

产生原因:

保护措施不到位。

预防措施:

1.基础垫层面上的平面防水层施工后,严禁在其表面上堆置设施料和材料,并应尽快安排防水保护层的施工。

2.进行防水保护层作业时,在小推车行走路线上铺垫厚木板,严禁直接碾压防水层。

3.操作人员作业时应穿软底胶鞋。

施工中防止工具损坏防水层。

(2)基2—室内外回填土密实度预防措施:

现象:

室内底层地面和室外砼散水下陷,砼面产生贯穿裂缝。

产生原因:

室内外回填土不密实。

预防措施:

1.回填土应分层铺摊夯实。

每层铺土厚度应符合要求,边角部位和机械无法夯实的部位采用人工夯实。

人工夯实部位必须至少夯三遍。

分层夯实的密实度应取样测定,取样测定夯实后土的干土重力密度,其合格率不应小于标准规定,不合格干土重力密度的最低值与允许值差不应大于,且不应集中。

2.加强管理和检查,专业工长和试验人员应跟班监督检查,确保工序质量符合要求。

(3)基3—基础墙预留插筋位移

现象:

基础砼浇筑后,预留的墙、柱钢筋位置偏移。

产生原因:

墙、柱预留钢筋绑扎后未校核验收。

未采取加固措施或加固不当。

浇筑砼作业时碰撞钢筋。

预防措施:

1.墙柱预留筋安放绑扎以后,依照轴线逐一校核验收。

2.墙柱预留立筋根部应与基础下层网片筋用铅丝扎牢。

网片上层钢筋与立筋交接处用横向钢筋分别与上层网片筋和立筋点焊固定。

3.砼浇筑施工严禁碰撞钢筋,同时安排钢筋工落实责任,专门负责钢筋保护和校正。

(4)结1—砼剪力墙钢筋间距控制

现象:

剪力墙竖向钢筋间距不符合设计要求。

产生原因:

操作不认真,未采取有效措施。

预防措施:

1.绑扎时应分别在立筋和横筋上划线找好标准,按标准控制好间距绑扎。

2.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扎S钩筋,以保证网片筋之间距离符合要求,S钩筋呈梅花型布置。

3.采用梯子筋固定立筋间距和双排钢筋间距离,梯子筋分别布置在墙根部以上和墙顶部以下处(梯子筋如图示)。

所有节点均焊接

墙厚一保护层

分格按立筋间距

L=墙长

(5)结2—结构砼剪力墙烂根预防措施:

现象:

剪力墙浇筑后,墙体根部出现砼不密实、孔洞、蜂窝。

产生原因:

模板下端与楼(地)面之间有空隙,振捣砼产生漏浆。

预防措施:

1.模板安装以前,用水泥砂浆在弹好的墙边线向外70宽,10~15厚的砂浆带,要求表面平整且标高一致,使之与模板之间不留空隙。

2.浇筑砼墙时,先用与砼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浆下料于模板内平铺一层50~100mm,然后紧接着浇筑砼,充分振捣密实。

(6)结3—砼墙面气泡预防措施:

现象:

模板拆除以后,砼墙面上呈现大小不一,密度不同的气泡。

产生原因:

砼浇筑时下料厚度超过要求。

振捣时间不够。

预防措施:

1.掌握好砼坍落度,砼入模时每层厚度不得超过30cm,下料点应分散布置,浇筑应连续进行。

2.掌握好振捣时间,使用高频振捣器,振捣时快插慢拔,每层砼均要振捣至气泡排出为止。

3.振捣上一层砼时,振捣棒须插入下一层5cm左右,防止漏振、欠振和过振。

(7)结4—砼现浇板模板漏浆预防措施:

现象:

现浇板模板拼缝部位砼面出现蜂窝麻面。

产生原因:

模板拼缝不严密。

预防措施:

1.现浇板模板支撑应稳固,模板面平整度误差<2mm。

2.模板拼缝之间粘贴宽塑胶带。

3.绑扎平板钢筋时,防止碰损塑胶带。

(8)结5—现浇板钢筋间距预防措施:

现象:

平板钢筋间距误差超过要求。

产生原因:

钢筋绑扎前未划线找标准。

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操作。

预防措施:

1.钢筋绑扎前,按设计间距在板面上划线,并用墨斗弹出每一根纵横钢筋的位置线。

2.认真交底,严格要求,跟班检查,及时复核。

(9)结6—砼现浇板裂缝预防措施:

现象:

砼板面出现不规整裂缝。

产生原因:

砼在初凝过程中的沉陷和收水作用。

拆模时间过早,养护不到位。

施工荷载加的过早、过大,使砼在硬化过程中产生裂缝。

预防措施:

1.现浇板砼在初凝过程中由于砼自身沉陷和收水作用极易产生裂缝。

浇筑过程中应采取砼表面二次抹压工艺,防止砼由初凝至终凝过程中自身沉陷和收水而产生非结构性裂缝。

第一遍抹压:

经过振捣后的砼表面已基本平整,用木刮杠将砼表面的脚印,振捣不平处整体刮平,使砼面的填铺高度略高于设计高度。

刮平抹压时力度应基本均匀一致,同时用木抹子拍实赶平。

第二遍抹压:

当砼收水并开始初凝时(可踩出脚印但以不下陷为准),用木抹随即进行第二遍抹压工作,抹压时用力应稍大,以感觉到砼柔和性为准,将面层上小凹坑、汽泡眼、砂眼和脚印等压平,使面层充分达到密实,与底部结合一致,以消除此阶段砼收水硬化表面产生裂缝的可能性。

第三遍抹压:

砼初凝后终凝前进行第三遍抹压工作,抹压时用力较第二遍要大,以能感觉到砼干塑为准,使砼面再次充分达到密实,以消除砼从初凝到终凝过程中由于收水硬化而产生表面裂缝的最大可能性,整个抹压过程控制在砼终凝之前完成。

2.合理安排施工工期,不能盲目只求进度,施工中应以质量为中心控制进度。

重视基础质量,防止上部主体结构完成后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裂缝。

3.精心组织主体结构施工工序,现浇板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安排拆除模板。

4.砼楼面上的施工荷载不可加的过早、过大和过于集中。

严禁吊装物件直接冲击楼面。

5.砼板模板应具有一定的钢度和强度,并应稳固。

碗扣钢管立杆支撑间距不得大于从顶端至板面水平杆不得少于三道。

6.砼板内预埋电管管径大于或等于砼板厚时,应在预埋管底部和上部各加一层网格的钢丝网,其长度应等同于预埋管的长度。

7.砼浇筑后,安排专人养护并做好养护记录。

(10)建1—楼地面水泥砂浆起砂,空鼓预防措施:

产生原因:

水泥砂浆拌合物水灰比过大,工序安排不合理,水泥砂浆尚未达到强度就安排下道工序施工,从而造成表面受磨擦产生起砂。

基层表面清理不干净,基层表面干燥或有积水。

养护不到位。

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水灰比,掌握好抹压时间。

2.采用早期强度较高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安定性应符合要求。

砂子采用中粗砂、含泥量<3%。

(<C30砼=

3.合理安排施工流向,避免过早上人踩动。

4.认真清理基层面上的浮灰及其他污物,并冲洗干净。

5.施工前天,应浇水充分湿润基层,确保基层清洁,湿润并且无积水。

6.铺水泥砂浆前应在基层面上均匀涂刷水灰比为1:

0.5的素水泥浆结合层,刷素水泥浆应与铺设砂浆紧密配合,严格做到随刷随铺。

(11)建2—卫生间、厨房间墙面瓷砖变色污染:

现象:

墙面瓷砖表面出现白度降低、发黑、泛黄。

产生原因:

瓷砖本身质地疏松,厚度太薄,乳浊度不足,遮盖力低。

施工前浸泡不透,粘贴时砂浆中的浆水渗入砖坯内致使产生变色。

预防措施:

1.选择质地密实,吸水率较低,乳浊度较高,其厚度阻透色效果好的面砖。

2.粘贴前,用洁净水将砖浸泡透,并将有隐伤的瓷砖挑出弃之不用。

粘贴瓷砖的灰浆应干净,其和易性、保水性应符合要求。

3.操作时敲击砖面用力要适度,防止产生隐伤。

粘贴应密实。

4.砖缝应嵌塞密实,嵌缝时先用普通水泥素浆擦缝,然后沿砖缝勾出深的缝隙,紧接着用白水泥嵌缝。

5.操作时,随时擦净瓷砖上的砂浆。

(12)建3—墙面瓷砖接缝控制:

现象:

瓷砖接缝不平直,缝隙宽度不均匀。

产生原因:

瓷砖挑选不严,挂线、贴灰饼、排砖不规矩。

基层抹灰面不平整。

操作不认真。

1.对挑选瓷砖做为一道工序控制,把翘曲、裂纹、面层色差较大,缺棱掉角,几何尺寸超标的瓷砖挑出不用。

2.粘贴前认真找好规矩。

每贴好一层瓷砖及时用靠尺检查校正。

加强过程检查,严格把好工序质量关。

(13)建4—木门框松动预防措施:

现象:

交工后木门使用不久,木门框产生松动。

门框与墙体间砂浆产生裂缝、脱落。

产生原因:

门框与墙体固定点太少,与墙体结合不牢。

预留门洞口过大,门框与墙体间空隙过大,塞灰不实不牢固。

预防措施:

1.主体结构施工时,留置门洞位置应准确,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2.木门框与墙体固定结合点间距应<600,且每边不得少于三个固定点。

3.砼墙和砖墙与木门框固定分别采用以下方法:

砼墙与木门框连结固定:

用冲击钻在砼墙上打孔,埋设膨胀螺栓与木门框固定。

砖墙与木门框连结固定:

预制埋有木砖的砼砌块(如图示)。

砌筑墙体时将预制砼块砌入门框处,门框安装时,用元钉固定。

 

4.木门框与墙体间的空隙应控制在1.5cm以内。

嵌填缝隙时,先用水湿润墙体,涂刷掺有801胶的素水泥浆,然后分层嵌填水泥砂浆。

检查合格后,再安排墙面大面积抹底灰。

(14)建5—外墙面滲水控制

现象:

墙面渗水

产生原因:

主体结构及二次填砖不认真造成

预防措施:

1.抹外墙底灰前,清除填充墙空头缝中酥松的砂浆、瞎缝应剔凿成深度>缝隙,用水冲净浮砂并湿润以后,再用掺有胶的水泥浆涂刷缝隙,然后用水泥砂浆分层补嵌空头缝和瞎缝。

2.外墙抹基底灰前,应认真嵌实砼墙体上对拉螺栓孔洞。

嵌填前,先将螺栓孔端部塑料套管剔除掉,将螺杆洞口剔凿成深的嗽叭口状,然后浇水湿润,紧接着用细石砼分层将孔洞填实至喇叭口底处,表面再用防水剂水泥砂浆抹成找平层(图示)。

3.填充墙与砼墙边、梁板底交接部位的缝隙处抹底灰前,用宽200mm、网格10mm×10mm等同于缝隙长度的钢丝网固定在缝隙部位。

固定用0.75厚白铁皮剪成3cm×3cm做垫片,水泥钉固定,然后抹基底砂浆。

4.认真处理铝合金窗框与墙体结点处的缝隙。

首先清扫框周边接触处墙体,然后在外框四周填充20mm厚保温矿棉材料。

使之成为弹性连接,避免窗框四周形成冷热交换区。

窗套抹灰时,窗框内外处应留槽口,然后用密封胶填平压实。

窗框下槛口处抹灰高度抹至下口3-4mm处,然后放出20mm左右的圆弧。

(15)建6—卫生间地面渗漏预防措施:

现象:

卫生间地面渗水、漏水影响使用功能。

产生原因:

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隐患。

预留洞口处理不到位。

防水层破损。

泛水坡度不符合要求。

预防措施:

1.现浇板的正负钢筋应绑扎到位,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要求,浇筑砼时不得踩踏钢筋。

2.不允许在卫生间板上留置砼施工缝。

砼应振捣密实,养护到位。

砼板上预留的上、下水孔洞位置准确,竖向垂直。

3.上、下水立管安装并校正固定以后,将立管洞口四周清理干净,洞口底部用木板支好底模。

洞口处浇筑砼时,先用水湿润洞口四壁,刷一道素水泥浆,紧接着用掺有HFS-1型防水剂的C25细石砼浇筑,手工振捣密实,表面抹光并养护。

3.浴盆安装部位应提前浇筑厚约25-30mm的细石砼,使浴盆底部高出卫生间地面25mm。

4.楼(地)面抹找平层前,应在板面上冲筋,按3%坡度坡向地漏。

找平层水泥砂浆用掺有TFS-1型防水剂的砂浆抹面,应压实抹光。

地面与墙交接处找平层抹成圆弧状。

5.大面积做防水层前,先将地漏边、管口边和墙角边增加做一道附加防水层。

6.防水层施工前找平层应干燥,并清扫干净,将地漏堵好。

防水层完成后应在卫生间地面上作灌水渗漏试验。

24小时无渗漏后将水排掉,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6)主体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及防治

1、概述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质量通病,影响结构的安全,如何最大限度的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是工程管理人员急需掌握的,就结合我们现场工作实际,对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的产生和防治进行探讨及整改。

2、蜂窝

现象: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予、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于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实(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防治的措施:

(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

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

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2)小蜂窝:

洗刷干净后,用1:

2或1:

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3、麻面

现象:

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租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产生的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模扳隔离刑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悱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防治的措施:

(1)模板去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扳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2)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4、孔洞

现象:

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产生的原因: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上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上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防治的措施:

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在模扳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门,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疑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5、露筋

现象:

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

产生的原因:

(1)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折,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

(4)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5)木模扳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漏筋

防治的措施:

(1)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验查,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整直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2)表面漏筋,刷洗净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将允满漏筋部位抹平;漏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上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

(3)如基础梁上楞露筋,漏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上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外放基础梁宽度,另行支设模板,浇筑同标号混凝土。

采用加大基础,增强混凝土体积的方法。

二、加强施工前质量预控

(1)项目开工之初,编制创优计划、质量检验计划等。

(2)加强对图纸、规范的学习

项目将定期组织技术人员、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以及分包的主要有关人员进行图纸和规范的学习,做到熟悉图纸和规范要求,严格按图纸和规范施工。

同时也给图纸多把一道关,在学习过程中对图纸存在的问题及时找出,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设计院。

(3)施工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措施交底

施工前我们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措施交底、用以指导工程的施工。

编制时严格按照创优的评审要求,结合工程实际认真编写,并掌握施组的指导性、方案的部署性、交底的可操作性,做到三者互相对应、相互衔接、相互交圈,层次清楚、严谨全面,符合规范,使之真正成为我们施工中可以遵循依靠的指导文件。

(4)做好培训和交底

增强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是创过程精品的首要措施,项目将定期组织质量讲评会,同时组织到创优内外部单位进行观摩和学习,并邀请上级质量主管领导和专家进行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项目还将做好规范、标准和技术知识的培训工作,促使项目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从人的因素上消除产生质量问题的源头。

项目对分包主要管理人员也要进行施工质量管理的培训,对分包班组长及主要施工人员,按不同专业进行技术、工艺、质量综合培训,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分包队伍不允许进场施工。

项目责成分包建立责任制,并将项目的质量保证体系贯彻落实到各自施工质量管理中,并督促其对各项工作落实。

(5)加强合同的预控作用

合同管理贯穿工程施工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我们将特别注重分包的选择,比较各分包方价格、工期、质量目标,细化合同的内容,将对分包的质量要求写入合同中,合同内容力求全面严谨,责权明确,不留漏洞。

(6)严格材料供应商的选择,加强材料进厂检验

结构施工阶段模板加工与制作、钢筋原材、装修材料及加工成品采用等均将采用全方位、多角度的选择方式,以产品质量优良、材料价格合理、施工成品质量优良为材料选型、定位的标准。

材料、半成品及成品进场要按规范、图纸和施工要求严格检

验,不合格的立即退货。

(7)材料的检验和试验

①根据本工程规范和技术说明、国家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标准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现行规定的要求进行工程材料等的检验和试验以及出具试验报告;所有检验和试验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试验室完成,试验室的委托应经过甲方和监理认可。

②应进行的试验和检验项目应包括:

a.所有砌块;

b.防火门,包括防火卷帘门;

c.防水卷材;

d.卫生间、屋面和门窗等的淋水或蓄水试验;

e.各类混凝土,包括试配;

f.钢筋,包括各类特殊连接方式,如焊接、机械连接;

g.水泥;

③所有见证试验和检验须委托由监理指定或同意的实验室进行,见证试验委托合同中应明确见证试验的行为、过程和结果必须完全对监理负责,任何试验结果应直接报监理;该等委托合同在签订前必须得到监理和甲方的批准。

三、加强过程控制,创“过程精品”

◆严格按方案施工

施工中有了完备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可行的施工方案,以及可操作性强的措施交底,就能保证全部工程整体部署有条不紊,施工现场整洁规矩,机械配备合理,人员编制有序,施工流水不乱,分部工程方案科学合理,施工操作人员严格执行规范、标准的要求,将有力地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坚持样板引路

分项工程开工前,由项目经理部的技术负责人,根据专项方案、措施交底及现行的国家规范、标准,组织分包单位进行样板分项(工序样板、分项工程样板、样板墙、样板间、样板段等)施工,样板工程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专项工程的施工。

同时分包在样板施工中也接受了技术标准、质量标准的培训,做到统一操作程序,统一施工做法,统一质量验收标准。

 

样板墙楼板钢筋绑扎样板

◆实行“三检制”和检查验收制度,执行过程质量执行程序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坚持检查上道工序、保障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做好自检、互检、交接检;遵循分包自检、总包复检、监理验收的三级检查制度;严格工序管理,认真做好隐蔽工程的检测和记录。

◆实行挂牌制度

实行技术交底挂牌;施工部位挂牌;操作管理制度挂牌;半成品、成品挂牌,以明确责任。

◆实行质量例会制度、质量会诊制度,加强对质量通病的控制

定期由技术负责人主持,由项目经理部及分包方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加,总结前期项目施工的质量情况、质量体系运行情况,共同商讨解决质量问题应采取的措施,特别是质量通病的解决方法和预控措施,最后由技术负责人以《月度质量管理情况简报》的形式发至项目经理部有关领导、各部门和各分包方,简报中对质量好的分包方要给予表扬,需整改的部位注明限期整改日期。

◆加强对成品的保护的管理

由于各工种交叉频繁,对于成品和半成品,容易出现二次污染、损坏和丢失,影响工程进展,增加额外费用。

我们将制定成品(半成品)保护的措施,并设专人负责成品保护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对易受污染、破坏的成品和半成品要进行标识和防护,由专门负责人经常巡视检查,发现有保护措施损坏的,要及时恢复。

工序交接检要采用书面形式由双方签字认可,由下道工序作业人员和成品保护负责人同时签字确认,并保存工序交接书面材料,下道工序作业人员对防止成品的污染、损坏或丢失负直接责任,成品保护专人对成品保护负监督、检查责任。

4、加强程序化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干什么都有个先来后到,有一定的程序,因此按照“一案三工序管理”

一案:

施工组织设计和各项专业施工方案;

三工序:

检查上道工序,保证本工序,服务下道工序。

 

 

五、加强配合工种水电暖的管理

 

5.1管道安装工程

分项工程

质量控制点

质量控制措施

孔洞预留

位置、标高准确

绘制管道留洞图、洞口检查表

套管安装

套管类型正确

套管水平度、垂直度准确

套管类型根据使用部位进行明确

立管套管管道完成后再固定套管

管道安装

位置、标高、坡度正确

消除管道交叉和矛盾

分系统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绘制综合图解决施工交叉问题

防腐处理

除锈、防腐处理彻底

认真检查

填堵孔洞

根据工艺确定填堵方法

套管与管道的间隙均匀

套管出地面高度不一,

套管调正后固定牢固

与土建协调地面做法

水压试验

分层分区打压

编制单项方案

闭水试验

分层分区

编制单项方案

设备安装

稳固

编制单项方案

系统冲洗

冲洗彻底

通水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