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复习之第一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汇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12536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复习之第一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通史复习之第一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通史复习之第一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通史复习之第一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通史复习之第一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史复习之第一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汇总.docx

《通史复习之第一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复习之第一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汇总.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史复习之第一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汇总.docx

通史复习之第一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汇总

第一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

(远古至公元前221年)

先秦是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先秦包括原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中华文明的基础逐步奠定。

涉及原始社会的出现与发展及解体,奴隶社会的形成(夏)、发展(商)和鼎盛(西周)和瓦解(春秋)以及封建社会的确立(战国)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形态演变的根本原因。

【课程链接】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一课《从百家争鸣独尊儒术》;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选修一第二章《秦国商鞅变法》

【知识清单】

第一章原始社会(17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

【阶段特征】

生产力水平低下、公有制、平等、无阶级、无国家。

1.政治方面:

禅让制。

(1)概念:

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2)特点:

部落联盟首领由各部落的首领共同推选不得世袭,反映了“天下为公”的社会状况。

(3)实质:

原始部落的军事民主制,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

2.经济方面:

(1)农业:

原始农业出现,先后实行        和     等原始耕作方式,

集体劳作;土地归氏族公社集体所有。

(2)手工业:

开始了世界最早的          。

(3)商业:

商品交换出现。

3.文化方面:

(1)文字的源头:

西安    遗址和山东        遗址陶器上刻画符号是中国古代文字的萌芽。

(2)绘画的起源:

原始社会的岩画和彩陶画,其中《          》是彩陶画最高成就。

(3)戏曲的源头:

原始社会的歌舞(消灾辟邪、反映生产力落后)。

第二章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阶段特征】

中国处于奴隶社会,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

由割据分裂趋向统一;奴隶制→封建制;从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

1.政治上: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西周建立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分封制,对古代中华民族的政治观以及伦理产生了深刻影响;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经济上:

农业在各部门中的主导地位确立,形成以中原地区长期领先为特点的经济格局。

3.思想文化上:

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形成,为中国文化奠定基础。

4.民族关系:

华夏族主干形成,与周边少数民族接触频繁,形成了第一次民族大融合。

一、夏商周时期政治

1.政权更替:

      年,  建立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代替禅让制,“      ”取代公天下。

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的    灭夏,建立商朝。

公元前1046年,      推翻商纣王统治,建立    。

2.分封制

沿革:

目的:

对象:

内容:

受封者的权利和义务:

特点:

评价:

3.宗法制

含义:

是通过血缘宗族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以巩固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及土地继承方面矛盾的制度。

特点:

目的:

作用:

二、夏商周经济

(1)农业

原始农业转变为    农业,工具上    和木、石农具并用。

(2)手工业:

实行“      ”制度,政府设置    ,组织手工业生产,以满足官府和奴隶主贵族的需要。

其中,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相当成熟,以至夏商周时代被称为“         ”,人工冶铁技术也在    晚期发明。

原始瓷器出现。

(3)商业:

实行“      ”制度。

商代后期,货币广泛流通。

(4)土地制度:

井田制

沿革:

特点:

评价:

三、夏商周文化

商朝出现了最早而又比较完备的文字      。

周朝的金文(铭文又称“钟鼎文”)。

并在这种文字和金文中有了系统的自然数数字。

教育上“        ”。

第三章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前221年)

【阶段特征】

从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处于社会大变革,经济大发展,民族大融合,政局大动荡的时期。

1.政治: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变法;分封制逐渐崩溃,开始出现郡县制,形成中央集权的雏形;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2.经济:

铁器、牛耕使用,生产力的飞跃,社会经济发展;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耕经济开始形成。

3.思想:

礼乐制的崩溃,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在天文、医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4.教育:

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

一、春秋战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

1.农业生产的发展:

生产力大幅提高,青铜时代向        过渡。

A.生产工具:

随着铁农具出现和牛耕开始,        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耕作方式,农业生产由粗放耕作走向        。

B.水利灌溉:

主要有兴修了      和      ,还发明了原始提水灌溉工具  

     。

C土地制度:

    出现和扩大,各国的变法改革,      日趋瓦解,     

       确立。

D.经营方式:

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耕出现,        形成。

其特点:

          、       、       、        。

①形成与发展的条件:

        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       的确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自主权,积极性较高;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精耕细作的农业的发展。

②内容:

小农经济以        为生产生活单位,          相结合,农民的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③主要特征:

以      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具有分散性、封闭性、保守性);

           相结合(男耕女织);        ;        的自然经济(落后性)。

④不利于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

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

⑤评价:

            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落后的重要原因。

2.手工业的发展

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出现,形成了    、    、    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家庭手工业以纺织业为,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有很少一部分也会进入市场。

3.商业的发展

“        ”制度被打破,        迅速崛起,城市不断涌现,各种

        出现并大量流通。

4.重农抑商政策

(1)概念:

主张重视农业,打击限制工商业的经济政策,商鞅变法首倡,历代封建王朝推崇。

(2)目的:

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税征派,巩固封建统治。

(3)原因:

①是自给自足的        的产物。

②农业是古代最具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直接关系国家兴亡和人民生计。

(4)表现:

推行专卖制度,独断专利;对民营工商业不断加征税收;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社会地位等;组建庞大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发展。

(5)影响:

①积极影响:

在封建社会和王朝初期,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封建统治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

②消极影响:

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明清时期,该政策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妨碍国内市场扩大和自由劳动力的形成与资本原始积累,从而造成            发展缓慢,是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之一。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

1.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瓦解。

(1)春秋:

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后,宗法分封制原则遭到破坏,周王室失去天下共主地位,出现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奴隶社会瓦解。

(2)战国:

前475年进入战国时代。

各国变法;战国七雄。

2.诸侯国相争变法:

春秋时期各国赋税改革——齐国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鲁国公元前594年实行“初税亩,承认土地私有;战国时期各国政治改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通过变法,废除奴隶制,确立封建制度。

【选修1】★.商鞅变法

(1)背景

①政治:

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割据混战,    制和原有的宗法统治秩序瓦解。

②经济:

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私田出现,      制逐渐瓦解。

③思想:

出现        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④条件:

秦国国君的大力支持;商鞅个人的才能和主观努力。

(2)措施

①第一次变法(公元前356年)(政治改革为主,经济改革为辅)

a.颁布法律,实行、制度。

b.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等爵制。

c.,奖励耕织。

d.“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思想统治。

②第二次变法(公元前350年)(以经济改革为主,政治改革为辅)

a.废除      ,实行土地私有制。

b.改革      ,按户口征收户赋和口赋。

c.统一      :

平斗、桶、权、衡、丈、尺,颁行标准度量衡器。

d.废除分封制,推行    。

e.移风易俗:

禁止私下里的请客之风,禁止父子兄弟共居,推行家有二男则分户的“分异令”,实行男女别居。

(3)影响:

商鞅变法是一场以法家理论为指导的地主阶级政治改革。

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度,为秦统一全国和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变法的许多制度政策法令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

什伍户籍制度、重农抑商政策、奖励耕织、发展农业生产、法治、郡县制、中央集权的政策法令)。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1.思想上出现百家争鸣

(1)背景——社会大变革

①经济:

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封建经济的发展。

②政治: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分封制瓦解,社会动荡。

③阶级关系:

新兴地主阶级和小生产者出现,士阶层的崛起;

④文化:

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

(2)表现

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儒家

孔子

春秋

孟子

战国

荀子

墨家

墨子

战国

道家

老子

春秋

庄子

战国

法家

韩非子

战国

(3)影响

①大大促进了                       ;

②深远影响了                       ;

③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化体系的基础。

2.科学技术

战国时人们就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发明了指南仪器——       。

数学上出现十进位值制的          法,国际通用至今。

3.文学

春秋时期的《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它保存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500多年的诗歌,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它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的

       基石。

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

代表作有《     》《     》《     》《     》。

它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的        基石。

4.绘画艺术

从萌芽走向成熟,代表作品有《          》《      》。

5.戏曲艺术:

  出现一批专门从事乐舞戏谑的艺人,称为      。

6.教育

私学出现,打破奴隶社会“学在官府”的书面,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

(要了解其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学习态度、教学精神、最大贡献)。

7.汉字:

形成完整体系,主要是      。

[误区警示]封建制不等于封建社会

“封建”的原始含义,即“封”土而“建”国。

这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封建”有很大的不同,今天所说的“封建”,是指一种社会形态。

[误区警示]嫡长子不一定是长子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

古代中国实行一夫多妻制,正室所生为“嫡”,侧室所生为“庶”,因长子可能庶出,故嫡长子不一定是长子。

[误区警示]

小农经济属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农业生产为主、以家庭为生产单位,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但不是唯一模式。

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

自然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其生产不以交换为目的,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

[知识图解]诸子百家的地位与影响

【归纳拓展深化】

1.宗法制对后世的重要影响

(1)封建政治:

①影响了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制原则;②影响了古代对列祖列宗的崇拜;③形成了“家国同治”的统治理念等。

(2)社会习俗:

①后世的百家姓丛书、家族家谱修订、宗祠家庙建立;②民间的尊宗敬祖、认宗归祖、渴望亲情的传统观念、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

(3)思想观念:

①宗法观念使“忠”“孝”观念深入民心;②宗法观念造就了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等社会公德;③促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国”与“家”不可分的意识,直接造就了一批批忠孝之士;④宗法制的“道德专制”“男女不平等”“等级观念”等思想,直接导致了后世的男尊女卑、等级贵贱、任人唯亲等现象,成为扼杀人性、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瓶颈;⑤宗法意识使“国人”形成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盲目排外心理。

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

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③以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为主体,形成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④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3.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及对生产关系的推动

(1)表现:

①铁农具的使用——西周晚期:

铁器开始使用;春秋时

期,铁农具开始出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铁器时代

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②牛耕的普遍——农用动力的革命:

春秋战国时期,牛用于犁

耕并逐渐推广。

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

一次革命。

③水利灌溉业的发展——推动农业的发展:

农业技术的提高,

主要表现在水利技术的提高上。

(2)推动:

①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表现是铁犁和牛耕技术的进步,导致了生产关系的变化,表现是西周以来的政治上的分封制遭到破坏,经济上的井田制遭到瓦解,私有制出现。

②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或者变法本质上就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也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通过变法,中国历史从奴隶社会发展到了封建社会,生产关系方面确立了私有制的地位,是历史的进步。

4.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从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社会转型时期,这一时期出现的政治制度、经济形式和思想文化奠定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基础。

其主要表现有:

政治: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变法;分封制逐渐崩溃,开始出现郡县制,形成中央集权的雏形;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由奴隶制贵族政治向封建的官僚政治演变。

经济:

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飞跃,社会经济发展;井田制的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耕经济开始形成。

思想:

礼乐制度崩溃,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在政治学、哲学、伦理学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

教育:

西周到春秋,教育一直被贵族垄断。

春秋后期,私学兴起,平民阶层加入了知识分子队伍,在天文、医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5.诸子百家与智者学派思想的比较

诸子百家思想

智者学派思想

社会环境

生活在社会大变革时期,兼并战争频繁

生活在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的顶峰时期

产生原因

社会变革,统治阶级需要人才

工商业发展,公民的社会地位提高

思想特点

百家争鸣,强调为统治阶级服务

充分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

地位

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法家和儒家先后独尊,成为封建统治思想

经过千年后复苏,成为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

6.诸子百家思想体现的时代性和阶级性

(1)儒家思想

①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其目的是缓和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但在奴隶制瓦解的时代,其思想未被重视。

②战国时期,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体现新兴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以利于封建统治的需要。

在当时诸侯割据混战,封建制度确立时期,不能适应统治者的需要,只是诸子百家中的大宗而已。

(2)道家思想

①春秋时期,老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表现了其没落、消极的情绪,代表了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

②战国时期,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消极思想。

道家消极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不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

(3)墨家思想:

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反映了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小生产者经济实力增强,要求平等、反对战争的愿望。

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墨家主张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法家思想:

战国时期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提出“中央集权”“法治”思想,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的进取精神和加强封建集权的迫切愿望,符合统治者富国强兵的要求,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受到统治者的推崇。

7.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价值

(1)儒家的“仁政”“有教无类”等思想:

具有和谐意识,对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倡导人本理念具有借鉴意义。

孔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为今天推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道家的“无为”思想:

主张顺其自然,对于增强环境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3)法家的法治、变革思想:

对于当今中国的法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

(4)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思想:

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的重要思想武器。

8.先秦儒家代表的民本思想及评价

(1)孔子:

“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由“爱人”所推导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也体现出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与人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

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的精神,仍然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永恒的价值。

(2)孟子:

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

孟子提出的“施仁政与民,省刑罚,薄赋敛”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孟子总结战国时期各国治乱兴衰的规律,提出了一个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荀子:

荀子大体遵循了孔孟的路线,主张“仁义”“王道”,提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的著名观点;在君民关系上,荀子提出著名的“君舟民水”论。

【五年高考经典试题】

1.(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D.山东

2.(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3.(2013·高考浙江卷)以下为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世官制 ④宗法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2014·高考广东卷)“宗”是一个会意字。

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

”象宫室屋宇之形,“

”可能表示(  )

A.祖先牌位    B.皇帝宝座    C.青铜兵器    D.铁制农具

5.(2013·高考海南卷)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

这表现在(  )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6.(2015·浙江高考)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7.(2015·江苏高考)《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

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

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8.(2015·全国卷Ⅱ)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

这表明了儒者(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9.(2014·高考四川卷)下列改革中,实现了富国强兵,“倾邻国而雄诸侯”的是(  )

A.商鞅变法  B.汉武帝改革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

10.(2014·高考安徽卷)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  )

变法措施

结 果

A

商鞅变法:

户籍什伍制、连坐法、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B

王安石变法:

市易法。

“市易之起,自为细民久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

C

戊戌变法:

设立农工商总局。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D

明治维新:

殖产兴业。

没有实现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

11.(2013·高考江苏卷)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

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12.(2013·高考海南卷)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

这反映了当时(  )

A.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B.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   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

13.(2012·高考广东卷)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中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

14.(2013·高考四川卷)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  )

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

衣       B.纺织家黄道婆创造的新式纺车

C.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      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

15.(2012·高考江苏卷)《周礼·考工记》载:

“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

”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16.(2015·长沙模拟)据《礼记·月令》载:

“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