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12381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09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09中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5题各2分,6―7题各3分,第8题每空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弥漫(mí)沉湎(miǎn)无动于衷(zhōn�溃�

B.羁绊(jī)恣睢(suī)相形见绌(cù)

C.涟漪(yī)慰藉(jí)气吞斗牛(dǒu)

D.绮丽(qí)颠沛(pèi)回环曲折(q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沮丧诓骗相辅相承

B.炫耀繁衍蹑手蹑脚

C.萌发怪涎周道如砥

D.旁鹜绯红险象迭生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看了火箭队和湖人队精彩的比赛,几个NBA球迷正在津津乐道地谈论着巨星姚明的突出表现。

B.大冬会期间,哈尔滨市实行了交通管制,交通拥堵的状况戛然而止。

C.春节去海南度假,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D.金融危机爆发后,甲型H1N1流感病毒又乘机横行,这对美国来说可真是祸不单行啊!

4.对四大名著中人物和情节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达是一个豪侠义士,他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夜走蜈蚣岭,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水浒传》)

B.林黛玉因晴雯不开门一事错怪宝玉,心中怨气无处发泄。

次日,又看到花落,勾起伤春愁思,就把残花落瓣掩埋起来,一首《葬花吟》道尽了她内心的酸楚。

(《红楼梦》)

C.赵云是刘备手下有勇有谋的大将,他曾两次救阿斗。

一次是长坂坡单骑救阿斗,另一次是孙夫人要带年幼的阿斗回东吴,赵云截江夺阿斗,为刘氏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

国演义》)

D.孙悟空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

大闹五庄观、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斗法车迟国、三借芭蕉扇等,体现了他随机应变的超凡智慧,爱憎分明的处世原则,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西游记》)

5.下面的两个句子有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空白处。

(不得改变句子的原意)

(1)夏季的太阳岛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2)通过这次北京奥运会,使同学们更加热爱体育运动了。

 

6.根据所提供的语境,在下面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使前后句式一致。

语意连贯。

每个人都拥有财富。

知识是财富,它能增长智慧,也能美化心灵;,,;挫折是财富,它能积累经验,也能磨炼意志……拥有这些财富,人生就会多姿多彩。

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有人说:

“再苦不能苦孩子。

”即使生活困难,也要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

也有人说:

“再富不能富孩子。

”即使生活富裕,也要控制孩子物质上的追求。

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和理由。

(包括标点在内不超过80字)

 

8.按课文原文填空

(1)国破山河在,。

(杜甫《春望》)

(2),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3)锦帽貂裘,。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归雁人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5)青树翠蔓,,参差披拂。

(柳宗元《小石潭记》)

(6)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含蓄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7)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滕子京政绩卓著的句子是: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陈涉世家》选段。

回答9―12题(10分)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徒属皆曰:

“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攻经、都、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曰:

“将

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9.(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佐:

比:

10.(2分)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填序号)

①忿恚尉,令辱之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②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③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生,亦我所欲也

④攻大泽乡,收而攻蕲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11.(4分)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2)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12.(2分)陈胜的一番话为什么会使“徒属”“敬受命”?

 

(二)阅读《美食身上穿》,回答13―16题(10分)

美食身上穿

①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衣料的选择也在发生变化:

从最初的棉麻,到后来的人造纤维尼龙、的确良。

其实,各种纤维制成的衣料都有局限,比如棉质服装虽然舒服,但总觉得不上档次,不容易吸引眼球;丝绸虽然轻薄柔软,但容易起皱;麻类虽然凉爽,但穿在身上总有刺痒感;化纤虽然平整,却难与皮肤亲和。

而眼下又兴起了“绿色服装”、“生态服装”,人们又重新选择了天然纤维,一些服装生产商也开始利用天然作物开发新型的生物布料。

②大豆一直是博得大众喜爱的食品。

现如今,大豆也不再仅仅用来磨豆腐、榨豆浆,一种用大豆蛋白纤维制成的新型服装面料正在进入我们的生活。

生产这种大豆蛋白纤维所用原料是榨油后的豆渣,因此称之为“绿色纤维”是再贴切不过了。

经生化技术的一番“点化”,大豆就从“吃的”摇身变成“穿的”了,大大提高了大豆产品的附加值。

③大豆蛋白纤维制成的服装像棉花般柔软,看起来具有丝织品的天然光泽和悬垂感,还能抗茵、防静电。

它除了具备以上各种纤维的优点外,还有很多独特之处。

由于大豆蛋白纤维外层基本上是蛋白质,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保健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对现在穿着时尚的人们来说,大豆蛋白纤维的出现给了他们更多选择的余地,再加上大豆蛋白纤维制成的服装还符合免烫、易洗的潮流,更是会得到很多人的青睐。

另外,穿上大豆蛋白纤维衣服,最值得自豪的是可以这样宣称:

“我的衣服可是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哦!

④大豆蛋白纤维备受宠爱,玉米纤维也不甘示弱。

在意大利的一些球队,俱乐部为球员们特别配备了含有玉米纤维的球服,这种运动衣具有比一般的棉制服装高好几倍的吸汗性,可以让球员在大汗淋漓时觉得更舒适,为球衣增添了人性化的色彩。

⑤传统的化纤或人造纤维是用石油提炼而成的,而玉米纤维则完全是从玉米这样可循环再生的农作物资源中提取,因而不会污染环境,更能被生物分解,最后变成二氧化碳和水。

正可谓取自大地,再回归大地。

⑥此外,玉米纤维还可以制成更柔软、更像真皮的人造皮革,而且玉米纤维通过加工改造,还可以组成各种各样的复合纤维。

目前。

已有科学家考虑用玉米纤维制作宇航服。

⑦由此可见,利用天然作物开发新型生物布料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选文有改动)

13.(3分)细读全文,概括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14.(2分)第②段中加点的“点化”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15.(2分)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在意大利的一些球队,俱乐部为球员们特别配备了含有玉米纤维的球服。

这种运动衣具有比一般的棉制服装高好几倍的吸汗性。

()()

16.(3分)请简要说明大豆蛋白纤维制成的服装有哪些独特的优点?

 

(三)阅读《心灵折旧费》。

回答17―21题(14分)

心灵折旧费

①20元钱,大哥受益一生。

②这是五年前的事儿了。

那时,大哥刚刚下岗,在县城的一个十字路口,租了一间铁皮小屋,卖些烟酒之类的东西。

③一天,夕阳沉沉地挂在天边。

一位中年汉子走到大哥的铁皮屋前,汉子放下手中沉甸甸的编织袋,从口袋里摸索出五毛钱,买了一包低档的香烟。

汉子抽出一根烟,点上,然后和大哥寒暄起来。

从谈话中,大哥了解到,汉子就是我们县的人,刚刚从外地打工回来。

汉子说,他的家距离县城还有二十几里的土路,他很犹豫地提出,能不能从大哥那里借一辆自行车,因为他已经坐了一晚上和一白天的车了。

大哥看看夜幕已经降临,又打量着眼前这位陌生的民工,最后还是把他那辆“除了铃不响,剩下哪儿都响”的“东方红”牌自行车推了出来。

当时的大哥,确实多了一个心眼,他本来刚买了一辆新自行车,但是大哥可不敢轻易地相信别人。

汉子十分感动,说最晚明天上午就把车还回来。

也许是由于匆忙,汉子并没有来得及留下他的姓名以及村名,就匆匆地骑车走了。

当我的嫂子听说大哥把自行车借给一位陌生人的时候,和大哥大闹了一场。

嫂子说我大哥是榆木疙瘩不开窍,这回肯定被人骗了,不信等着瞧。

④第二天上午,大哥焦急地等候在铁皮屋前,他多么希望那位汉子早点出现呀。

然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大街上人来人往,就是没有那位汉子的身影。

嫂子在一旁不断地敲敲打打、冷嘲热讽,大哥由沉默变得烦躁,又由烦躁变得愤怒。

⑤到了中午,太阳放着刺眼的光芒。

汉子仍然没有来,大哥终于绝望了,任凭嫂子把他骂得狗血喷头。

大概是在中午12点半的时候,那位汉子骑着车子忽然出现在大哥面前。

汉子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连声说着:

“对不起,对不起,来晚了。

”大哥先是惊喜,但随之而来的是一股无名之火从心底升起。

大哥厉声说:

“对不起个屁!

你耽误了我大事!

”汉子很尴尬地站在一旁,手足无措。

⑥忽然,大哥灵机一动说:

“这样吧,我不能把自行车白借给你,你得掏个钱,就算是车子的‘折旧费’吧。

”大哥很为自己的聪明得意了一番。

他知道,自己的这一招肯定会赢得老婆的赞许。

果然,一直在旁边站立的我的嫂子,脸上顿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但是,那位汉子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搞懵了,他嗫嚅着说:

“行……你说……多少钱?

”大哥说:

“你拿20块钱吧。

”汉子没有说话,从口袋里掏出两张十元的纸币,递给大哥。

然后,汉子又说了一声:

“谢谢你了,俺走了。

”说完,汉子头也不回地融入人群之中。

⑦看着汉子已经走远,大哥才转过身,把那20元钱狠狠地甩给嫂子。

然后,大哥准备把车子往里推一下。

忽然,大哥愣住了!

因为他看到了一个崭新的车铃,用手一拨,发出一阵脆响。

大哥再仔细一看,车子确实是自己的“东方红”,但是变化的不仅仅是车铃,还有两只崭新的脚蹬子、刚刚上了油的链条以及擦拭一新的车瓦。

⑧大哥一下子明白了。

他一把抢过嫂子手中的20元钱,赶紧跑上街头。

但是,那个汉子的身影已经无从寻觅。

阳光刺痛了他的眼……

⑨如今,大哥自己开办了一家企业,企业红红火火。

大哥多次对我说,那20元钱,是他一生的心灵折旧费。

(选文有改动)

17.(3分)用简明的语言按故事情节填空。

 

大哥想

要还钱

 

大哥借

车给汉子

 

18.(2分)文中说“大哥很为自己的聪明得意了一番”,大哥为什么“得意”?

 

19.(4分)请你说说⑦⑧两段中加点的“甩”和“抢”好在哪里。

 

20.(2分)文中第⑤段“太阳放着刺眼的光芒”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21.(3分)你是如何理解文题“心灵折旧费”的?

 

(四)阅读《不朽之盛事》。

回答22―25题(11分)

不朽之盛事

①书写了给人读,人读了书又写书,写了书再给更多的人读。

文化就是这么传承的,也是这么发展的。

一个民族文化的繁荣,靠的是包括写书在内的这样一些创造性的精神劳动。

中国最早的书,是刻在兽骨上的,后来是竹简,再后来是刻板、活字印成的纸书,如今是电脑页面,是数字化的书。

②花开花谢,往来古今,许多写书的人不在了,而他的书仍在,仍有人在读。

许多写书的人和读书的人并不相遇,但他们的心仍跨越时空地在交流。

读书之时,心如止水。

仿佛两个人在空灵寂静的屋子里促膝交谈,彼此之间的呼吸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阅读能够使人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

这样,读书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

阅读使人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

③读书不仅在于长知识,还有比长知识更为重要的,我以为是在学做人。

人写书不是仅仅在于传授知识,当然传授知识是很重要的。

事实上,所有的写书人都是在写自己。

“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是辨证的。

我们读书,读到了最后,就是读人。

任何一个写书人,归根结蒂,写到了最后,莫不是总写进了自己的抱负、胸襟和情怀。

他总是有所寄托,不然,他为何要写书?

④正是因此,我们读《离骚》读出了屈原,读《史记》读出了司马迁,读《岳阳楼记》读出了范仲淹,读《阿Q正传》、读《狂人日记》、读《孔乙己》、读《祝福》读出了鲁迅。

我们读屈原、读司马迁、读范仲淹、读鲁迅,读出了世道人心,读出了悲天悯人,读出了光明正大。

在中国的文学理念中,从来都把书和人联系起来讲,什么叫“文如其人”,什么叫“道德文章”,都是讲:

书即人,人即书。

⑤这是否有些绝对了?

也许有那么一点。

的确存在一种文字和人品不相符甚而相背谬的书,那是一些假人写的假书。

我们此时讲的,已将这些排除在外了。

我们认定读书不可读欺世盗名的书,做人要做光明磊落之人。

⑥我们坚持这样的信念:

读书除了长知识,更是要学做人。

这对写书人和读书人来说,都是“不朽之盛事”。

(选文有改动)

22.(2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3.(3分)对于文中画线句子你是如何理解的?

 

24.(3分)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25.(3分)作者说读书人能和写书人跨越时空进行交流,请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曾与哪位写书人进行过心灵的交流,获得了什么有益的启示。

(文中涉及到的作品除外)

 

三、作文(50分)

26.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市区考生作答】

(1)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歌里唱道:

“敢问路在何方?

路在脚下。

”其实,不同的路就是不同的人生,有的路通向庸俗,有的路通向高尚,有的路通向平凡,有的路通向辉煌。

想要走好人生之路,需要你的勇气,需要你的智慧,需要你的实干,需要你的创新,需要你把握机遇……怎样走好人生之路,彰显个陧,实现价值?

答案就像歌中唱到的那样一“路在脚下”。

请以“路在脚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戈壁上有两粒种子。

“天哪!

”一粒种子惊叹道,“太阳这么毒,天气这么热,没有一点水,我们可怎么活呀!

”它在唠唠叨叨地抱怨中死了。

另一粒种子默默地把根向大地深处扎去,用尽力气吸取着每一点水分。

渐渐地它长成了一棵胡杨,身躯也越来越粗壮,越来越经得住风沙。

这件事至少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些道理:

逆境激发拼搏的力量;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坚强的意志是成功的动力;锲而不舍才能获得成功。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县(市)考生作答】

(1)生活中,有很多触动我们心灵的力量:

日月交辉,草长莺飞.,蓓蕾初绽;父母的深情,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关爱;一句话,一首歌,一本书……都可能在刹那问触动我们的心灵。

多少古代圣贤、多少时代精英、多少平民百姓,他们的一言一行、深邃思想、高尚人格也可能给我们的心灵带来莫大的震撼与鼓舞。

这种触动心灵的力量是无形的。

它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

请以“触动心灵的力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有一个盲人,小时候深为自己的缺陷而烦恼沮丧,认定这是上帝在惩罚他,自己这一辈子算完了。

后来一位教师开导他说:

“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人。

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的芬芳。

”他很受鼓舞,从此把失明看作是上帝的特殊钟爱,开始振作起来,向命运挑战。

若干年后,他成了一个著名的盲人按摩师,为许多人解除了

病痛,他的事迹也被写进当地的小学课本。

这件事至少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些道理:

人应该正确认识自己;要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要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哈尔滨市2009年初中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5题各2分,6―7题各3分,第8题每空1分)

1.A2.B3.D4.A

5.

(1)夏季的太阳岛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地方(或太阳岛的夏季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2)这次北京奥运会,使同学们更加热爱体育运动了(或通过这次北京奥运会,同学们更加热爱体育运动了)

6.(共3分)答案示例:

亲情是财富它能温暖心灵也能抚平伤痛

7.(共3分)有自己的观点且言之成理2分语言简洁流畅1分

8.(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则该空不得分)

(1)城春草木深

(2)举杯邀明月(3)千骑卷平冈(4)征蓬出汉塞(5)蒙络摇缀

(6)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7)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回答9-12题(10分)

9.(2分)佐:

辅助,帮助比:

等到

10.(2分)④

11.(共4分)

(1)即使仅能免于斩刑,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

(2)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尉的头祭天

12.(2分)答案要点:

他的话让士卒们明白已没有出路;给士卒们希望和信心

(二)阅读《美食身上穿》。

回答13-16题(10分)

13.(3分)说明了利用天然作物开发的新型生物布料的特点

14.(2分)加工(或转化)

15.(2分)举例子作比较

16.(3分)有保健的作用,免烫易洗,绿色无污染

(三)阅读《心灵折旧费》。

回答17――21题(14分)

17、(3分)大哥盼还车汉子还车大哥要钱、

18、(2分)能挣20元钱。

能得到老婆的赞许

19、(4分)写出大哥对嫂子的不满,着急还钱的心情,对要钱的自责,表现大歌在本质上是善良的。

20(2分)烘托出大哥焦急(或绝望的心情,为下文汉子还车作铺垫。

21、(3分)20元的自行车折旧费使大哥的人品打了折扣,这让他自责,作者借此呼唤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信任。

(四)阅读《不朽之盛事》,回答22―25题(11分)

22.(2分)读书除了长知识,更是要学做人

23.(3分)读书使人在有限的生命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更广博的知识

24.(3分)举例论证论证了书即人,人即书的道理

25.(共3分)(3分)读书经历具体,感受深刻,表述清楚

(2分)读书经历较具体,感受较深刻,表述较清楚

(1分)读书经历不具体,感受不深刻,表述不够清楚

三、作文

欢迎登陆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你所想要的!

应有尽有!

1、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2、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3、初中语文课内古诗词鉴赏4、初中语文课外古诗词鉴赏5、初中语文“解题策略”6、全国历届中考试卷7、初中语文教案……

莲山课件

欢迎加入“初中语文教学”QQ群,群号586338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