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化学河北省届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复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09161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8.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初中化学河北省届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初中化学河北省届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初中化学河北省届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初中化学河北省届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初中化学河北省届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初中化学河北省届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复习.docx

《最新初中化学河北省届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初中化学河北省届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复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初中化学河北省届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复习.docx

最新初中化学河北省届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复习

课时14质量守恒定律

河北8年中考命题规律

年份

题型

题号

考查知识点及内容

分值

2018

实验、计算

35(三);36

(1)

判断元素的种类不变;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1+1

2018

选择、计算

5D;14A;36

(1)

实验评价;结合电解水实验说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物质量

1+1

2018

选择、实验

5;35

(二)

生成物化学式的判断;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

2+1

2018

选择、实验

7;35

(一)

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坐标图;元素种类不变

2+1

计算应用

36

(1)

生成物的质量的计算

1

2018

填空、计算

30

(1);36

(1)

结合电解水实验得出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物质量计算

1+1

2018

选择、计算

5A;14B;36

(1)

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物质量计算

1+1

2018

选择、计算

5BD;36

(1)

说明反应前后分子个数、质量之和的变化;生成物质量计算

1+1

2018

选择

13C;14A

说明分子种类一定改变;盐酸与碳酸钙反应导致天平偏右

0.5+0.5

填空

27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配平化学方程式

1

质量守恒定律是河北中考的必考内容,分值为2~4分,四大题型均有涉及。

在选择题中常结合其他知识综合考查。

预计2018年河北中考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或应用的可能性较大,也不排除考查质量守恒定律验证的可能。

 

河北8年中考真题演练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的实质)

1.(2018河北中考5题2分)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

”、“

”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3种原子。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中含有四种元素

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反应的本质是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

D.甲、乙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丁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2.(2018河北中考5题2分)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中都含有氢氧根,所以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也能在空气中燃烧

3.(2018河北中考14题2分)下列对图中所示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c烧杯的作用是验证空气中的物质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B.②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

C.③在冰面上小明推小华,自己却向后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④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做圆周运动,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4.(2018河北中考27题1分)北京奥运会使用的“祥云”火炬内的燃料是液态丙烷。

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xO2

yCO2+4H2O,则x值为________。

5.(2018河北中考30题3分)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推断物质的组成,是认识物质的一种方法。

研究水的组成就是利用了这种方法。

电解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根据实验中只生成氢气和氧气,确定了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

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相同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通过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推求出水分子组成中________为2∶1,经进一步科学确认,得出水的化学式为H2O。

(3)写出此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8河北中考5题2分)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示意图为

甲+

,“

”表示碳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生成物甲的化学式为()

A.H2B.H2OC.COD.CO2

7.(2018河北中考7题2分)如图反映了某个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C.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

D.t1时,丙的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8.(2018河北中考14题2分)对如图所示实验产生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甲:

反应后天平指针偏右,是由于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B.乙:

不断抽气,听到的声音逐渐变小,是由于发声体的振幅不断减小

C.丙:

进入瓶中的水约占瓶内原空气体积的1/5,是由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D.丁:

用力向下吹气,乒乓球不会掉下来,是由于球下方受到的压强增大

 

中考考点清单

质量守恒定律

1.定义:

参加化学反应的____________总和等于________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2.化学反应的实质:

原子的________而生成新物质的过程,即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___、原子的________、原子________不变。

【归纳总结】

五个不变

两个要变

两个可能改变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有如下应用(常考点)

(1)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推断反应物和生成物即化学式前的计量数。

依据: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2018年考查)

(2)根据反应物的质量可以推断生成物的质量(或根据生成物质量推断反应物等)。

依据: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

(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差,推断另一种物质的质量)

(3)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生活中现象及常见实验现象。

①煤燃烧质量减小(生成物为气体外逸)。

②镁带燃烧质量增加(反应物中有氧气参加了反应)。

【特别提醒】质量守恒定律是适用化学反应,任何化学反应的质量问题,都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

对反应物,只指“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即生成物的质量和,只能等于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和。

质量守恒:

只指质量,体积数不能用守恒来解释。

实验突破:

质量守恒定律的

验证

1.实验装置:

2.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反应的选择。

(1)质量守恒定律是适用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则不适用。

(2)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应具备的条件。

①发生反应时,反应现象明显。

②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要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

如上图中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

红磷燃烧

盐酸与碳

酸钠反应

镁带燃烧

化学方

程式

4P+5O2

2P2O5

Na2CO3+2HCl===2NaCl+H2O+CO2↑

2Mg+O2

2MgO

反应物

生成物

的状态

固体与气体反应,生成固体(白烟)

固体与液体反应,生成物有气体

固体与气体反应,生成固体(有烟生成)

密闭

状态

密封

敞口

开放

反应前后

平衡状态

平衡

不平衡

不平衡(或平衡)

平衡状

态原因

无气体、白烟外逸

有气体外逸

有气体参加反应(氧气),也有烟外逸

验证质量

守恒定律

能验

设问:

将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和镁带燃烧转移到密闭的容器中进行。

能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点拨:

放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反应:

①无外来气体参加反应;②生成的气体(或烟无外逸)反应前后能平衡。

即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③实验现象分析(2018年考查):

A.反应现象明显,说明发生了化学反应(适应于质量守恒定律);B.平衡状态:

反应前后,无外来气体参加反应,也无生成物外逸,结果就能平衡。

3.化学反应的实质:

从分子——原子的观点看:

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间发生了重新组合,使反应物变成生成物,因此,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和原子的质量不变,所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4.实验结论:

(1)微观:

三个不变,即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

(2)宏观:

一个要变:

即物质的种类要变;两个不变:

元素的种类不变、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5.与化学方程式的联系: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相同

化学反应前后的原子数目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相等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反应物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和

 

中考重难点突破

质量守恒定律

【例1】(2018黄冈模拟)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下列关于该反应前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为混合物B.质量减少

C.原子总数减少D.分子总数不变

【解析】从微观上看,反应前后均有多种分子是混合物,故A正确。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B错误。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C错误。

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改变,D错误。

故选A。

1.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2R+2H2O+3O2===2FeSO4+2H2S,则R的化学式()

A.FeSB.Fe2S3C.FeOD.FeS2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例2】(2018宜昌中考)如图是通过白磷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B.白磷燃烧结束,锥形瓶应冷却后再放在天平上称量

C.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大后变瘪

D.瓶底的细沙起隔热作用

【解析】锥形瓶内的白磷和氧气不一定恰好完全反应,如果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如果不是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大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A错误;白磷燃烧结束,锥形瓶应冷却后再放在天平上称量,B正确;白磷燃烧放出热量,锥形瓶中的气体膨胀,冷却后气体收缩,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时消耗了装置中的氧气,因此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大后变瘪,C正确;瓶底的细沙起隔热作用,D正确。

2.下列实验不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BCD

 

中考备考方略

一、选择题

1.(2018绵阳中考)二甲醚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清洁燃料。

完全燃烧二甲醚4.6g,生成CO28.8g,H2O5.4g,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二甲醚由C、H两种元素组成

B.二甲醚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4∶1

C.二甲醚中H的质量分数为13%

D.4.6g二甲醚完全燃烧消耗O29.6g

2.(2018日照中考)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

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后H原子个数增多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2H4+H2O===CH3CH2OH

3.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变化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质量总和⑤物质的总和⑥物质的体积⑦物质的状态

A.②④⑤B.①③④⑥

C.①③④D.①③⑦

4.(2018呼和浩特中考)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备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B.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三种

C.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4∶7

5.(2018原创)如图是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图,在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铜丝,用棉线吊着并使玻璃棒保持平衡。

用酒精灯给左边铜丝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

下列关于该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叙述错误的是()

A.铜丝加热后变成黑色

B.玻璃棒向左倾斜

C.玻璃棒向右倾斜

D.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6.(2018齐齐哈尔中考)右边微观示意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是两种物质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C.化学变化中原子可分

D.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7.(2018石家庄43中模拟)铁遇稀硝酸可产生一种有毒气体X,其反应为Fe+4HNO3===Fe(NO3)3+X↑+2H2O,则X的化学式为()

A.N2B.N2OC.NOD.NO2

8.(2018广东中考)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

B.煤和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D.铁、碘、钙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9.(2018预测)以下是氯气与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示意图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发生改变

C.氯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D.每个氯气分子是由两个氯原子构成的

二、填空及简答题

10.(2018宜昌中考)关注化学中的“变”与“不变”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物质观、微粒观和能量观,下列情形中一定改变的是________(填数字序号,下同),一定不变的是______,可能改变的是______。

①原子得失电子前后,质子的数目

②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

③生石灰放入水中反应过程中,液体的温度

④铜和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

⑤二氧化锰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

11.(2018承德2中模拟)如图是通过白磷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B.白磷燃烧结束,锥形瓶应冷却后再放在天平上称量

C.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大后变瘪

D.瓶底的细沙起隔热作用

(1)上图中气球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________(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如果实验中气球没有明显变化,说明装置气密性不好,将导致反应后所称质量________反应前所称质量。

12.(2018河南中考)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的单质为________;该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元素为________;生成物的质量比为________。

三、计算应用题

13.(2018河北中考)某同学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向气体发生装置中加入一定量锌粒,将30g稀硫酸分三次加入,每次生成气体的质量如下表,请计算: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硫酸质量/g

10

10

10

生成氢气质量/g

0.18

0.18

0.02

(1)共制得氢气________g。

(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