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物理纲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08747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物理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八上物理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八上物理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八上物理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八上物理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上物理纲要.docx

《八上物理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物理纲要.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上物理纲要.docx

八上物理纲要

八年级物理学科第一学期《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

课程类型

必修课程

设计教师

适用年级

总课时

42

设计日期

2020.9

学生、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分析

学生情况:

学生第一次接触物理这门学科,为了让学生对着门学科充满兴趣,培养他们更好地探究活动的能力,寻找物理规律,学习掌握好物理知识与技能,树立起正确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运用科学的辩证的思维方式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材情况:

八年级上册的物理是非常基础且简单的,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我们教师更应该充分理解教材并把教材交给学生并让其掌握。

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不仅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还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科学探究的能力,以便学生学习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客观了解科学的社会功能,树立正确的科学观等。

其他资源情况分析:

1.教材:

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人民教育出版社

2.教师用书、新课程配套助学,教室电子希沃白板。

3.视频:

充分利用各种丰富的影音资料,直观的展现物理与社会生活的关联。

背景分析:

初二学生刚接触物理一定对新的学科充满了好奇与兴趣,我们要让他们保持这种兴趣和好奇,使他们更好的来掌握物理这门学科。

要注意学习兴趣和学习物理积极性的培养。

利用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培养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有满足感及兴奋感。

课程目标

1.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能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

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主要是通过对生活、生产中丰富多彩的声现象的学习,使学生了解:

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声音有哪些特性?

以及人们是怎样利用和控制声音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应该使学生了解振动使物体发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是一种波,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实际中既要合理地利用声音,同时也要有效地控制噪声。

3、能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体温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探究物态变化过程,能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关联起来;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4、主要研究光现象及其规律,内容包括: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速度;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及其应用。

在本章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物理思想有:

光学知识渗透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与技术相结合,用于引导掘进的方向;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来剖析神话故事;光传递的信息,可以发现宇宙之大;平面镜成像在视力检查上的应用,光的能量方面的应用──太阳灶,以及海市蜃楼、热谱图、驻钞机;等等,都充满了魅力和活力。

教师应该根据需要和可能,提供身边具有活力的新鲜事例于教学之中。

5、会区分凸透镜、凹透镜,观察演示实验,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知道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尝试利用太阳光粗略测定凸透镜的焦距;会画出特殊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

6、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课程内容及目标

实施内容

课程目标

课时安排

第一章

机械运动

1.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会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3.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7课时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与错误有区别。

2

1.2运动的描述

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

课程内容及目标

1.3运动的快慢

会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

1.4测量平均速度

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1

第二章

声现象

1.在活动中体验人是如何利用空气、骨传导听到声音的,简述双耳效应、立体声,经历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的活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知道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在声现象的事例中会识别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初步了解超声波、次声波、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简述打击乐器、弦乐器、管乐器分别是如何改变音调和响度的。

3.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噪声来源的事例,会辨别乐音、噪声的事例,知道噪声强弱的等级,列举噪声的危害,会区分控制噪声三种途径的事例。

6课时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1

2.2声音的特性

了解乐音的特性;

2

2.3声的利用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1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

1

第三章

物态变化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观察自制温度计,知道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知道摄氏温度的单位、符号、读法及摄氏温度是如何规定的,记住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的量程、分度值,会说出体温计的结构特点,尝试用温度计测量水、空气的温度;

2.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列举常见的物质中晶体、非晶体,参与“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海波、石蜡熔化时温度变化的曲线,简述熔化、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参与探究活动,归纳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知道汽化吸热、液化放热;观察碘的升华和凝华现象,知道升华吸热、凝华放热;会区分熔化、凝固、液化、汽化、升华和凝华现象,并判断吸热、放热;

7课时

3.1温度计

1.能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

2.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3.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4.了解液体体温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

1

3.2熔化和凝固

了解熔化和凝固,能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3.3汽化和液化

能区别沸腾和蒸发

2

3.4升华和凝华

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1

第四章

光现象

1.在事例中会识别光源和非光源、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观察“光是怎样传播的”实验,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会画简单的光线;能列举生活中光沿直线传播应用的例子。

2.认识的反射现象,经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活动,会背诵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会画简单的反射光路图,会区分生活中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活动,体会物理研究问题的方法——替代法,会描述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体会平面镜成虚像的形成原因,会画简单的平面镜成像光路图;观察实验,认识凸面镜的发散作用、凹面镜的会聚作用,会列举凸面镜、凹面镜应用的事例;

7课时

4.1光的直线传播

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特点

1

4.2光的反射

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1

4.3平面镜成像

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2

4.4光的折射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能够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1

4.5光的色散

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色光组成的,知道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

1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1.会区分凸透镜、凹透镜,观察演示实验,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知道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尝试利用太阳光粗略测定凸透镜的焦距;会画出特殊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

2.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投影仪的结构,认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会描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学生用凸透镜观察远处、近处物体的成像特点,提出有关的探究问题,经历探究实验,体会设计实验的思路、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记录相关实验数据及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牢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会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照相机、投影机、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7课时

5.1透镜

通过实验,认识凸透镜的汇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1

5.2生活中的透镜

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1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探究并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

5.4眼睛和眼镜

通过分析近视和远视形成的原因,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1

5.5显微镜和望远镜

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1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

1.知道质量的含义;

2.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通过实验,理解密度;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4.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5课时

6.1质量

1.知道质量的含义;

2.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1

6.2密度

1.通过实验,理解密度;

2.利用密度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1

6.3测量物质的密度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

6.4密度与社会生活

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1

㈠教学方式

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充分利用快速、便捷的班班通教学系统,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授课方式,引导、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㈡学习方式

利用助学,成立学习小组,采用学生自学和小组讨论的的形式,“自学——探究——展示——提高”模式自主学习。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㈢实施对策

1、构建新的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理念:

①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

②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③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④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⑤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2、创造性地使适用教材,当补充相关情景材料,支持学生学习,做好导学案编写、作业设计、单元测试,及时反馈,做好习题讲评和培优补差工作,有效地调整教学,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和总结,把学生的学习困难、问题和经验作为生成性教学的起点。

3、充分利用PPT等多种教学工具,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如电子白板教学),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大胆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讨论、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探究活动的组织和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要求,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由部分探究到经历较完整的探究过程。

学期初,安排一些简单的探究活动,逐步增加探究的环节,最后安排学生进行完整的探究活动。

 

(一)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1、学习过程。

由学习态度、作业情况两项构成。

(1)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的构成要素:

①预习情况②课堂学习状态充分发挥“四人合作学习小组”的监督评价功能,让学生对参与合作学习、交流协作情况进行互评。

学习态度的评定等次:

①优秀;②良好;③中等;④再加油。

(2)作业情况。

作业的构成要素:

是否上交;是否独立完成;是否错题纠正;

作业的评定等第:

①优秀;②良好;③中等;④再加油。

(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  

1、课堂提问检验基础知识。

2、书面作业和卷面测试反馈教学效果。

3、章节测试以及周末测试来反馈教学效果。

(三)教师教学行为评价

1、通过学生作业评价教师行为

2、通过课堂效果评价教师行为。

3、通过同科教师的意见和评价。

教学进度安排表(含单元过关测试)

周次

时间

内容

课时

备注

1

9.1-9.6

第一章机械运动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

2

2

9.7-9.13

1.2运动的描述

(1)

1.3运动的快慢

(1)

2

3

9.14-9.20

1.3运动的快慢

(1)

1.4测量平均速度

(1)

2

4

9.21-9.27

第一章复习课

(1)

第二章声现象

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

2

单元测试

5

9.28-10.4

2.2声音的特性

(2)

2

中秋、国庆

6

10.5-10.11

2.3声的利用

(1)

1

国庆假期

7

10.12-10.18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

第二章复习课

(1)

2

单元测试

8

10.19-10.25

第三章物态变化

3.1温度

(1)

3.2熔化和凝固

(1)

2

9

10.26-11.1

3.2熔化和凝固

(1)

3.3汽化和液化1)

2

10

11.2-11.8

3.3汽化和液化

(1)

3.4升华和凝华

(1)

2

11

11.9-11.15

第三章复习课

(1)

1

期中检测

12

11.16-11.22

第四章光现象

4.1光的直线传播

(1)

4.2光的反射

(1)

2

13

11.23-11.29

4.3平面镜成像

(2)

2

14

11.30-12.6

4.4光的折射

(1)

4.5光的色散

(1)

2

15

12.7-12.13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5.1透镜

(1)

5.2生活中的透镜

(1)

2

16

12.14-12.20

5.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

2

17

12.21-12.27

5.4眼睛和眼镜

(1)

5.5显微镜和望远镜

(1)

2

18

12.28-1.3

第五章复习课

(1)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

6.1质量

(1)

2

元旦

19

1.4-1.10

6.2密度

(1)

6.3测量物质的密度

(1)

2

20

1.11-1.17

6.4密度与社会生活

(1)

第六章复习课

(1)

2

21

1.18-1.24

复习、迎接期末检测

2

22

1.25-1.31

期末检测

寒假

教学进度安排表(含单元过关测试)

周次

时间

内容

课时

备注

1

9.1-9.6

第一章机械运动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

2

2

9.7-9.13

1.2运动的描述

(1)

1.3运动的快慢

(1)

2

3

9.14-9.20

1.3运动的快慢

(1)

1.4测量平均速度

(1)

2

4

9.21-9.27

第一章复习课

(1)

第二章声现象

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

2

单元测试

5

9.28-10.4

2.2声音的特性

(2)

2

中秋、国庆

6

10.5-10.11

2.3声的利用

(1)

1

国庆假期

7

10.12-10.18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

第二章复习课

(1)

2

单元测试

8

10.19-10.25

第三章物态变化

3.1温度

(1)

3.2熔化和凝固

(1)

2

9

10.26-11.1

3.2熔化和凝固

(1)

3.3汽化和液化1)

2

10

11.2-11.8

3.3汽化和液化

(1)

3.4升华和凝华

(1)

2

11

11.9-11.15

第三章复习课

(1)

1

期中检测

12

11.16-11.22

第四章光现象

4.1光的直线传播

(1)

4.2光的反射

(1)

2

13

11.23-11.29

4.3平面镜成像

(2)

2

14

11.30-12.6

4.4光的折射

(1)

4.5光的色散

(1)

2

15

12.7-12.13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5.1透镜

(1)

5.2生活中的透镜

(1)

2

16

12.14-12.20

5.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

2

17

12.21-12.27

5.4眼睛和眼镜

(1)

5.5显微镜和望远镜

(1)

2

18

12.28-1.3

第五章复习课

(1)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

6.1质量

(1)

2

元旦

19

1.4-1.10

6.2密度

(1)

6.3测量物质的密度

(1)

2

20

1.11-1.17

6.4密度与社会生活

(1)

第六章复习课

(1)

2

21

1.18-1.24

复习、迎接期末检测

2

22

1.25-1.31

期末检测

寒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