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定时作业一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0774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学期定时作业一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年级上学期定时作业一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年级上学期定时作业一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七年级上学期定时作业一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七年级上学期定时作业一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学期定时作业一语文试题.docx

《七年级上学期定时作业一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学期定时作业一语文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上学期定时作业一语文试题.docx

七年级上学期定时作业一语文试题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今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汉字听写大会》,在热播之余更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的讨论与思考。

随着科技的进步,键盘、触摸屏甚至语音输入都日渐普及,信息时代汉字的输入效率越来越高。

但与此同时人们提笔忘字、张口忘词的情况却愈演愈烈。

下面我们将围绕这个话题,完成一系列试题。

1.请根据语境和拼音提示,按顺序在田字格中写出相应的汉字。

要求书写工整、字迹清晰。

(6分)

(1)看着三轮车远去,我绝没想到那竟是与母亲永远的juébié。

(2)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全家产生了fēnqí。

(3)她面容qiáocuì,好像得了病一样。

2.善用形声字的声旁,可以帮助我们记忆语音。

下面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是()(3分)

A.粼粼(lín)麒麟(lín)鱼鳞(lín)磷矾(lín)

B.须臾(yǔ)阿谀(yǔ)庾姓(yǔ)丰腴(yǔ)

C.嘈杂(cáo)漕运(cáo)曹操(cáo)马槽(cáo)

D.心力交瘁(cuì)萃取(cuì)翠绿(cuì)精粹(cuì)

3.成语大多从古代的经典著作、历史故事或日常生活中演化而来。

成语的使用应遵从既有的习惯,不宜擅自变动。

下面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读书不求甚解,恐怕很难领会书中的真意。

B.请您赐教,在下定当洗耳恭听。

C.我和他关系极好,简直到了滚瓜烂熟的程度。

D.不能将技术和艺术混为一谈,两者境界截然不同。

4.中国是礼仪之邦,汉语中敬语谦辞很多。

能够正确运用它们,也是文化修养的展现。

下面各项中敬语谦辞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甲说:

“我令尊是做买卖的,您父亲是做什么职业的?

B.乙说:

“久仰阁下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啊。

C.丙说:

“我贵姓李,敢问您尊姓大名?

D.丁说:

“欢迎大家改日再到我府上来玩。

5.重复啰嗦是一种常见语病。

下面各项没有这种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看他的面相,大约三十岁左右。

B.我也想见一下宋老师一面。

C.他的表情太逗了,连老师都不禁忍不住地笑了。

D.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6.善用形声字的形旁,可以帮助我们辨析形近字。

请仿照示例,选择一组形近字进行解析。

(4分)

例句:

“睡眠”的“睡”是目字旁,可以理解为睡觉要合目;“捶打”的“捶”是提手旁,可以理解为得用手来捶。

备选形近字:

①“钱财”与“木材”;②“悲惨”与“渗漏”;③“烘烤”与“供应”。

你选第组,你的解析:

,;

,。

7.综合性学习

⑴新闻摘要

请用一句简短的句子,概括这则新闻反映的现象。

(3分)

【《郑州日报》10月29日讯】今年夏天,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一档节目红极一时,引发了全民书写汉字的高潮。

随后在社会各界反思传统文化衰落、呼吁国家加大传统文化宣传教育力度的声浪中,北京公布高考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2016年起语文学科分值将由150分提高到180分。

由此进一步引发了大家对汉语的重视,《现代汉语词典》开始热销,成为家庭必备工具书。

有家长甚至开始准备给孩子报汉语补习班……汉语,正悄悄变热变时尚。

你的概括:

⑵情景对话

药店止咳药柜台前,张贴了一则广告语:

“咳不容缓,一粒见效,请用XXX止咳片”,其中“咳”本应写作“刻”。

于是你对老板说道:

”(3分)

⑶拟写标语

为了宣传汉字魅力,弘扬中国文化,国本中学将举行一次“校园汉字听写大会”。

请你为这次大会拟写一则宣传语。

提示:

宣传语大多分上下句,结构工整,语言凝练、精彩。

(2分)

你的标语: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8.古诗文积累。

(10分,每空1分)

⑴,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⑵绿树村边合,。

(孟浩然《过故人庄》)

⑶,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⑷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⑸,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⑹《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以动衬静的诗句是:

               ,                。

   

(7)母亲啊!

,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5分)

2019-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定时作业

(一)语文试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9.请解释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

⑴差可拟:

⑵因风起:

⑶尊君在不:

⑷相委而去:

1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4分)

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⑵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11.下面将谢道韫的诗句和谢朗的诗句进行对比,陈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画面美感,写出了大雪漫天的氛围。

B.“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写实,描摹出了大雪的色彩和下落之态。

C.“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诗歌意蕴,以春景喻冬景非常巧妙。

D.“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情感更饱满,表现出了诗人对大雪的喜爱。

12.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4分)

⑴元方是从哪几个方面批驳友人的?

(2分)

⑵元方自己的行为与他的言语之间有没有矛盾之处?

(2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8题。

(20分)

秋天的怀念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

”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

喊着:

“我活着有什么劲!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

“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哎呀,烦不烦?

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

“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

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领导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3.文中为什么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

(3分)

14.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写在下面横线上,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6分)

15.将第三段中加横线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

为什么?

(4分)

16.“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句中“挡”是有意的动作还是无意的行为?

请说明理由。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已悟透生活中的作者用“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你所理解的“母亲”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结合全文概括归纳。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一段中“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对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偷偷地听着儿子的动静。

B、母亲非常疼爱儿子,看见儿子痛苦时的举动,母亲忍受不了,悄悄躲出去,自己暗自伤心,但又怕儿子做出“傻事”,所以偷偷地关注着儿子的动静。

C、母亲了解儿子的倔强性格,可是面对儿子瘫痪的双腿,却又无可奈何,每当儿子折磨自己时,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就悄悄躲出,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D、母亲理解儿子的痛苦,心疼他,但又受不了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就悄悄躲出去,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3题。

(20分)

另一种生命体验

丁立梅

⑴快过新年的时候,我住进了上海中山医院,要动一个手术。

⑵A上海那几日,天一直低低的,要下雪的样子。

雪却隐忍着,没下。

从病房的窗口望过去,窗外几棵瘦瘦的树,不着一叶,枝干直指天空,在高楼的环抱之中。

很多时候,我便望着那几棵树出神,想着命运的奇特,健康是赐予,病痛何尝不是另一种赐予?

就像树有繁茂之日,也有萧条之时,人生多出这样的体验,或许才叫完美。

⑶同病房住着两个女的,在我进来之前,已动过手术,伤口愈合得差不多了,就快拆线了。

她们念叨着回家,表情很是急切和兴奋。

哎,就要坐到家里的桌子旁吃饭了!

她们说。

眼睛笑着,像开着两朵花。

⑷我听着,怔一怔,想她们生命中无数个日子,都在家里的桌子旁吃着饭,那时只当寻常。

哪里会想到,有朝一日,这寻常的拥有,居然成为一种向往?

⑸她们见我沉默着,以为我害怕,遂安慰我说,36床,没事的,打了麻醉,你就睡过去了,什么也不知道的,一觉醒来,手术已做好了。

对了,我有了一个新的称呼:

36床。

护士推门进来,叫,36床,量体温了!

36床,该吃泻药了!

两个女病友,一个是33床,一个是34床。

我也很自然的,用33床与34床来称呼她们。

⑹两大泡泻药,是清理肠胃的,手术前,这是必走的程序之一。

用大杯子泡着,需喝下满满四大杯。

药味怪异,难以下咽。

33床和34床不停鼓励我,你一口一口慢慢喝,很快就喝完了。

当我好不容易喝完一大杯,她们真心为我欢喜,啊,快了,快了,你就快喝完啦。

⑺护士进来,看着我手里的杯子说,要多走动。

我于是捧着水杯去走廊上走动,那儿晃动着几个女人,亦捧着水杯,企鹅般的(水灌多了,肚子撑着),左右摇摆。

只一照面,就全明了,也是将做手术的。

彼此笑笑,一点也不陌生地相问,你这是第几杯了?

她们晃晃手里的杯子,非常高兴地说,我们这是第四杯了。

心里的羡慕,蹭地一下,冒上来,哦,你们都四杯了,我才一杯呢。

她们便齐齐安慰我,不急不急,慢慢来,两小时内喝完就成。

⑻水喝下,一心一意等着泻肚子,却迟迟没有动静。

几个病友在走廊上又碰见了,彼此关切地相问,你泻了没?

答,还没呢。

或是,泻了,泻了一回了。

听的人,便真心实意替对方急,怎么还没泻?

或是替对方欢喜,泻了就好,泻了就好啊!

人世太多的欲望,在这时,只变成渺小的卑微的一个,那就是,赶紧泻了吧。

⑼也就要进手术室了。

33床和34床站在病房门口送我,轻轻拍我的肩,说,36床,别怕,没事的,睡一觉就过去了。

我点点头,竟真的一点也不害怕了,一路微笑着,被推进手术室。

模糊中,我听到有人说,真奇怪,她一直在笑着。

⑽B我醒来,窗外久违的阳光,如花朵一般哗啦啦冒了出来,怒放着。

33床、34床披着一身的阳光,要出院了。

她们到我床边跟我道别,再三叮嘱我,你一定要多喝鸽子汤啊,喝了鸽子汤,伤口长得快。

又帮我掐着日子算,也快了,年三十出院,你可以到家吃年夜饭呢。

⑾是啊,年三十可以回家呢,多好多好啊。

伤口的钻心疼痛,亦可以忽略了。

我目送她们出门,有亲人般的不舍。

一些天后,她们披着阳光的样子,还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中。

C我竟有些留恋在医院的日子,在那里,人们真正怀着一颗怜悯与感恩的心,简单纯净得彷如水晶。

19.医院的女病友是怎样帮助我的?

请分点归纳。

(3分)

20.请你谈谈第2段划线句子A在文章抒情上的作用。

(4分)

2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10段划线句子B的表达效果。

(4分)

22.理解文中的关键语句。

(6分)

⑴请你谈谈对文章第10段中加点短语“披着一身的阳光”的理解。

(3分)

⑵请你谈谈对文章最后一段划线句子C的理解。

(3分)

23.正如文章第2段中所讲,人生的体验是丰富的,哪怕是灾难、疾病、痛苦,都会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完美。

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试举一例,具体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3分)

四、作文(55分)

23.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

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⑴进入初中后,我们告别熟悉的旧生活,离别曾经的老朋友,进入陌生的新环境,开始人生的新历程。

在这里,有那么多新同学、新室友,友谊的种子就在不经意间悄悄播下、渐渐萌发。

请以“我的新朋友”为题写一篇作文。

⑵总有那么一个人,总有那么一句话,在悲伤时让我们舒解,在沉沦时让我们振作,在狂喜时让我们平静,在自满时让我们警醒,在伤感时让我们绸缪……这个人也许是我们的亲人、是良师、是益友、也许是生命中萍水相逢的过客;这句话也许是温声细语、也许是苦口良言、也许是轻声呼唤。

且让我们用这篇文章来怀念、铭记那句话、那个人。

请以“我最的一句话”为题写一篇作文。

横线上可以补充一个词也可以补充一个短语,通顺即可。

2014年秋七年级语文阶段性定时作业语文答案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6.(4分)参考答案:

①“钱财”的“财”是贝字旁,可以理解为贝壳是古代的一种钱币;“木材”的“材”是木字旁,可以理解为木材是木质的。

②“悲惨”的“惨”是竖心旁,可以理解为惨是一种心境;“渗漏”的“渗”是水字旁,可以理解为只有液体才会渗出来。

③烘烤的烘是火字旁,可以理解为烘烤要用火;“供应”的“供”是单人旁,可以理解为供应要靠人来执行。

学生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8.古诗文积累。

(10分,每空1分)

⑴老骥伏枥;烈士暮年⑵青山郭外斜;⑶我寄愁心与明月;⑷却话巴山夜雨时;⑸曲径通幽处;⑹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⑺你是荷叶,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5分)

9.(4分)⑴差,大致、差不多。

⑵因,凭借。

⑶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⑷委,丢下、舍弃。

10.(4分)参考答案:

⑴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和侄儿侄女们谈论诗文。

⑵您和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中午您没有来,就是没有信用。

11.(3分)参考答案:

B。

参见教参“问题研究”部分。

12.(4分)参考答案:

⑴(2分)元方从友人“无信”“无礼”两方面批驳友人。

⑵(2分)可以说不矛盾。

“元方十年七岁”,因为生友人的气而“入门不顾”,体现了孩童的单纯而非言行不一;可以说矛盾。

元方对惭愧的友人“入门不顾”,也是“无礼”的行为,一方面职责友人的“无礼”,一方面自己行为“无礼”,是言行不一的体现。

三、现代文阅读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20题。

(20分)

16、参考答案:

(3分)这是母亲有意的动作(1分),怕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触景伤情,产生伤感痛苦,甚至是绝望的心情,从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1分),并且母亲希望我能正视自己,而不是逃避(1分)。

17、参考答案:

(2分)①母亲身体不好,却不告诉瘫痪的“我”;②“我”的心情不好,经常向病重母亲发脾气。

18、参考答案:

(2分)A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3题。

(20分)

四、作文(55分)

按照中考作文要求评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