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发展与农村生产致富.docx
《乡镇企业发展与农村生产致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企业发展与农村生产致富.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乡镇企业发展与农村生产致富
乡镇企业发展与农民生产致富
博弈分析
摘要:
近年以来,农民收入的增长趋势趋于平缓,乡镇企业的效益总的来说也处于一种不景气的状态。
究竟农民的收入应该怎样提高,乡镇企业应该向何处发展?
基于此,写了《乡镇企业发展与农民生产致富博弈分析》一文,以期对读者有所助益。
关键字:
企业后向一体化前向一体化工厂化发展
“十六”大确立了今后发展的“小康”是惠及十几亿人的小康,是生产更加进步,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更加进步和文明程度更加提高的城市与农村的全面的小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当前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三农”问题。
为此,中央出台了“一号文件”,着力解决“三农”问题。
为了更为准确地把握和分析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阐述:
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发展状况、乡镇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及特色与农民生产分析、乡镇企业发展与农民生产致富的博弈分析、乡镇企业与农民生产的发展趋势及其应对策略。
一、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发展状况
为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发展状况,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记载,从1984年以来每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的发展趋势和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的增长幅度的发展趋势如下图所示:
由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的增长幅度趋势图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增幅发展趋势基本一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84年—1991年为第一阶段、1992年—1997年为第二阶段、1998年以后为第三阶段。
(一)第一阶段,1984年—1991年
1984年—1986年之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的增幅都处于下降的趋势,但这一期间两者的增幅都在5%以上。
这主要得益于改革初期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的释放了农业生产力。
1987年—1990年之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的增幅经1986年的波谷之后又缓慢上升,两者增幅均在9%以上。
这一期间农民的增收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二是由于经历1984年—1988年为粮食减产之后,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消费的提高,需求拉动明显,导致粮价上涨。
199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的增幅下降较为明显,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约为3%,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的增幅约为2%。
(二)第二阶段,1992年—1997年
1992年—1997年之间,农民人均纯收入进入了新的高速增长期,而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的增幅除了1993年略有下降之外,在此期间也基本上处于增长较快时期。
1992年我国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因而也就全面的推进了农村的改革。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随之而来的,必然导致资源配置方式由原来的计划机制向市场机制的转变。
仅管如此,粮食供给并没有与粮食需求同比例增加,进而又导致了粮价的上涨,因而进一步刺激了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的增长,进而也就促进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
(三)第三阶段,1998年以后
1997年之后,由于粮价地不断回落并进一步趋于稳定,再加上农村生产力由于前一段的释放期之后逐渐趋于平稳,导致了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的进一步下滑,甚而至于出现了负增长,因而也就导致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较慢增长。
不过,2001年之后,不管是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还是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之2000年都有所回升,两者总的发展趋势都基本上与2001年持平。
二、乡镇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及特色与农民生产分析
从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发展状况的分析可以看出,如果不出现较大的自然灾害或者是价格的急剧波动的话,应该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的增长幅度将会处于平稳发展的态势。
又因为直到目前为止,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居高不下或者是说这个比重下降十分缓慢,如果工资性收入方面不出现较快增长的态势的话,势必将导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缓慢增长。
在家庭经营纯收入当中,农民从事种植业所得到的纯收入所占比重可以说是“一股独大”,再联系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
农民单靠从事种植业增收或者是主要靠从事种植业增收的发展空间可以说是越来越狭小了。
如果这样的话,那将会延缓我们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
要想改变这一现象,就要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构成当中去进行分析。
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构成中可以看出,切实可行的农民增收途径只有两条,一是对农业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二是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并且要想方设法把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结合起来。
如何结合?
这就需要发展具有地区特色的农业经济,并不断地把这种经济推向市场化。
所谓发展具有地区特色的农业经济,就是联系当地实际,把广大的农村变为广阔的、规模化生产的原材料生产基地。
所谓不断地把这种经济推向市场化,也就是说在原材料生产基地与市场之间有这么一个中介,这个中介不断地把原材料生产基地生产出来的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这个中介的角色,就是企业的角色,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来说,也就是乡镇企业的角色。
乡镇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是什么,乡镇企业的生产经营有什么特色以及农民的生产经营有哪些特点,以下将从这些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乡镇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及特色
1.乡镇企业目标
企业是依法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进行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
乡镇企业从属于企业,属于企业构成部分当中的一个分类标志或项目。
由此可见,乡镇企业的目标,从属于企业的目标。
乡镇企业目标,与其他企业一样,概括地说有三,即:
生存、发展和获利。
这就需要企业在依法设立之前、设立之时或者是设立之后,给企业制定的一个长远的发展战略或规划,明确企业远景。
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市场细分,了解市场环境,明确市场特质,选择顾客群体,制定生产计划、实际进行生产、及时进行控制、综合进行协调。
在市场上站住脚之后,企业还必须不断进取,锐意进行创新。
这就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么是施行成本领先战略,要么是施行产品奇异战略,最终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产品奇异战略一般持续时间不长,最终要想在市场中有所作为,归根结底靠的还是企业在同行业中能够做到成本领先。
这样,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2.乡镇企业特点
乡镇企业和其他企业一样,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⑴乡镇企业是依法设立的经济实体。
⑵乡镇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
⑶乡镇企业是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实体。
⑷乡镇企业是进行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
除此以外,乡镇企业还具有其他的特点。
①乡镇企业进行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地方特色。
乡镇企业必须根据地方的生产经营实际来进行生产,并且要先立足本源,然后再进行扩充。
②乡镇企业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并适当地进行就地销售。
这就需要乡镇企业根据当地的货源或是引导当地居民生产适宜于其进行生产的货源,以满足其对原材料的需求。
(二)农民生产分析
首先,农民进行的生产活动具有脆弱性。
这主要体现在农民的生产活动常常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之上,“面朝黄土背朝天”就是对农民的真实写照。
风调雨顺之年,往往也就是农民的丰收之时。
而一旦年景不好或者不是很好的时候,农民的收成也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
其次,农民进行的生产活动具有盲目性。
农民进行的生产,往往目的性不强。
进行的生产具有明显的随意性,往往什么都生产,往往生产什么都不赚钱。
这一方面是因为政府的服务机制建设不健全,另一方面是由于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接受能力普遍较低,因而影响了农业生产的信息化建设。
再次,农民进行的生产活动对市场的反应具有滞后性。
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农民往往不能对市场做出迅速的反应。
一般是假如今年主要进行小麦生产,一旦今年小麦价格下降,估计明年敢于大量生产小麦的农民就比较少了,但农民的生产一定要能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
三、乡镇企业发展与农民生产致富的博弈分析
上面分析了乡镇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乡镇企业生产经营的特色和农民生产经营所具有的特点。
下而就来进一步分析乡镇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农民的生产经营结合起来对他们二者是否有利。
(一)乡镇企业与农民的博弈
乡镇企业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原材料生产基地作为它的支撑;而农民的生产呢,则是需要一个能够对市场变化做出迅速反应的主体的引导。
很容易可以看出,乡镇企业和农民是这一矛盾的主体,我们可以把其看作为博弈的两方,假设他们的产品都不存在滞销问题。
农民作为博弈当中的一方,可以做出生产乡镇企业所需的原材料(a)和不生产乡镇企业所需的原材料(b)的决策。
而乡镇企业作为博弈当中的另一方,可以做出生产产品所需的原材料适宜于所在地的农民生产(m)和生产产品所需的原材料不适宜于所在地农民生产(n)的决策。
原材料适宜于
农民生产决策(m)
原材料不适宜于
农民生产决策(n)
生产企业需要的原材料决策(a)
(6,10)
(2,5)
不生产企业需要的原材料决策(b)
(2,5)
(2,5)
如果农民采取决策a,乡镇企业采取决策m,则农民可以得到收益6,乡镇企业可以得到收益10。
这种策略,就是所谓的后向一体化经营策略。
结果最优,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乡镇企业可以就地取材,就近取材,大大地减少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原材料采购这一块的交易成本。
二是乡镇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对原材料的要求,可以较好地与原材料生产基地的农民进行交流,进而也可以采取有效途径对生产原材料的农民进行指导,确保原材料的高质量。
三是农民可以较好地克服生产经营上的盲目性,针对性较强地进行农产品的生产。
四是由于企业对市场的反应比较灵敏,可以多方位,多角度地做出应对策略,较好地帮助农民克服对市场反应滞后的特点。
如果农民采取决策a,乡镇企业采取决策n,则农民可以得到收益2,乡镇企业可以得到收益5。
如果农民采取决策b,乡镇企业采取决策m,则农民可以得到收益2,乡镇企业可以得到收益5。
如果农民采取决策b,乡镇企业采取决策n,则农民可以得到收益1,乡镇企业可以得到收益3。
由此可见,只有农民采取决策a,乡镇企业采取决策m时,两者的收益均最大。
也就是说,乡镇企业需要的原料,为农民能生产的产品,而农民所生产的产品,恰为乡镇企业所需要。
只有这样,乡镇企业才能很好地发展,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也才能较快地提高。
由乡镇企业与农民的博弈可以派生出两个并列的博弈,一是乡镇企业与乡镇企业之间的博弈,二是农民与农民的博弈。
(二)乡镇企业与乡镇企业之间的博弈
由于乡镇企业之间生产的相似性,往往他们之间会有冲突。
这样,乡镇企业之间可能会面临这样的决策:
是拼命把对方挤垮还是共存共荣,即是联合还是对抗。
那我们就可以这样来假设:
距离较近的有两家乡镇企业A和B,他们所进行的生产经营趋同,且不存在滞销问题,他们同时面临着联合还是对抗的决策。
我们可以这样来分析:
联合决策
对抗决策
联合决策
(8,8)
(6,6)
对抗决策
(6,6)
(4,4)
如果两家企业都选择联合决策,则他们得到的收益都是8。
这种策略,这也就是所谓的进行集团化经营策略或者是进行集团化生产策略。
进行集团化生产,有这么几好处:
①充分运用管理能力。
假如一个企业的管理能力很强,能够很好地对各方面进行协调,那就能够形成一个较好的合力。
由于这个企业在资金方面不是很宽裕,或者是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管理能力没法完全释放或者是没法较好地释放。
一经联合走向集团化之后,那将会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充分地发挥管理潜力,作好集团企业的经营。
②财务协同效应。
联合前,各企业都是一个主体,有各自的经营目标,并且彼此的目标之间没有任何的从属性。
往往各主体间都为大也全,小也全的企业。
联合之后,一般都能减少联合前的一些不必要的环节,充分、合理、有效地对集团企业的财务作好安排,省掉很多不必要的费用。
③增强对外的讨价还价能力。
作为单一的主体,在联合前由于财务上的原因,或者是生产经营上的限制,在对外的讨价还价上,余地一般不会很大。
联合之后,需求主体较以前减少,或者是供给主体较以前减少,但却在需求量或供给量上有所增加,因而讨价还价能力一般都要比联合之前强得多。
④有利于进行多元化经营。
联合之前,每个企业哪怕是经营的产品完全一样,也都各有长处,不是在产品的生产方面有优势,就是在生产控制方面有优势。
联合之后,一方面是可以在技术方面进行弥合,另一方面是可以集中精力进行科学研究,进行生产技术、产品或者管理方式的创新,较好地进行生产。
这样,企业的产品线就有可能加长或加深,有利于企业进行多元化生产。
但考虑到企业实力方面的因素,一般都要先有一个过渡,先进行关联多元化生产,再进行非关联多元化生产。
如果一个企业选择联合策略,另一企业选择对抗策略,则他们的收益都为6。
显然,这没有联合有利。
设若都选择对抗,那就是一种互相争夺市场的策略了,这往往会两败俱伤,因而收益也最小,为(4,4)。
(三)农民与农民之间的博弈
由于农民生产经营的脆弱性、盲目性和对市场变化反应的滞后性,再加上农民的生产有着行动传递信号,信号影响行动的特性。
因而他们不断地在对比不断地在选择不断地在模仿,所以他们的生产经营具有生产—观望—生产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就会面临着两种决策,即同质性生产决策和差异化生产决策。
那我们就可以这样来假设,存在两个农民,农民A和农民B,他们所在的环境里有一专门从事棉花加工的乡镇企业,况且他们的地里既适宜于种植棉花,也适宜于种植花生,并且乡镇企业和农民的产品不存在滞销问题,因而他们面临的决策有两个,要么种棉花,要么种花生。
这样,他们之间的博弈我们就可以这样来描述:
种棉花决策
种花生决策
种棉花决策
(3.5,3.5)
(3,3)
种花生决策
(3,3)
(2,2)
如果两个农民都选择种花棉花决策,则两个农民都得到收益3.5。
如果两个农民一个选择种棉花决策,一个选择种花生决策,则他们得到的收益都为3。
如果他们都选择种花生决策的话,则只能得到收益2。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他们当中一个农民选择种花生决策,一个农民选择种棉花决策的话,花生和棉花供给量不大。
这样的话,花生的供给量不大,因而可以得到3的收益。
而选择种棉花决策者则是因为与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弱,因而产品卖出的价格较低。
再加上由于农民分散化、差异化经营,对企业来说,一是货源不足,二是没有必要再对个别农民加以符合企业需要的指导,三是还要向外地进货,还要考虑进货时的交易成本,运输费用等费用,因而企业也不会给太高的价格。
如果这两个农民都选择种花生决策的话,一是没有花生加工企业,二是市场上因为花生供给量的增多,价格很自然地也会下降,因而都选择种花生决策的话,只能得到2的收益。
假如两个农民都选择种棉花决策的话,棉花的供给量虽然加大,但在合理限度之内却增强了农民的讨价还价能力。
这就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方面是供给量增加,根据需求供给理论,价格应该下降;而另一方面则是对企业来说,就地取货非常方便,而当地的货源也很充足,质量也符合企业的需要,这就可以省掉了向外地进行采购的费用。
虽然由于农民的要价能力增强,但只要企业多付出的代价低于向外的进货的采购成本的话,还是比较划算的。
这就是农民的收益会增加的原因。
四、乡镇企业与农民生产的发展趋势及应采取的应对策略
从乡镇企业生产经营与农民生产致富的博弈分析中可以看出,乡镇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农民的生产经营结合起来对他们二者来说,是有利的,属于双赢的结局。
因为这对他们来说,一方面是乡镇企业需要有广阔的原材料生产基地,一方面是广大的农民需要一个对市场变化能够做出迅速反应的主体作为他们的引导者。
下面就来分析乡镇企业与农民生产的发展趋势。
(一)乡镇企业与农民生产的发展趋势
乡镇企业与农民生产的发展趋势,总的来说也就是有些专家学者提出来的工厂化发展。
什么是工厂化发展?
笔者认为所谓的工厂化发展,就是农民生产的前向一体化与乡镇企业生产经营的后向一体化的结合。
也就是说农民实行的是前向一体化发展战略,乡镇企业实行的是后向一体化发展战略。
农民生产的前向一体化,就是说农民根据当地作物的生长情况和乡镇企业的对原材料的要求来进行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直接销售给乡镇企业。
简而言之,就是农民就地生产,就地销售。
乡镇企业的后向一体化,就是说乡镇企业必须联系实际,搞清楚当地能生产什么或是当地擅长于生产什么,再联系市场,做好市场分析,抓住市场缺口,利用当地农民生产的原材料来制造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商品。
这样,对于农民来说,一方面是销货渠道畅通无阻,有利于农民之间的结合和农业生产向产业化、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是当地企业迅速较快发展,有利于转移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从而可以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水平。
对于乡镇企业来说,一是供货渠道方便快捷,交易成本大大减少。
另一方面是加以适当的引导,可以做到货源上的优质高效。
因而可以做到就地取材,就地生产。
总之,工厂化发展有5个益处:
①有利于农民人均纯收入地提高,加快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②有利于乡镇企业做大做强,逐渐地向规模化、集团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
③这样的话,就使乡镇企业与农民之间组成了一个集团似的同盟,有利于加快当地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④有利于农民跳出农门农转非,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性。
⑤有利于开阔农民眼界,丰富农民大脑,增长农民知识,进而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的致富渠道。
因而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乡镇企业发展与农民生产致富共存共荣。
(二)乡镇企业与农民生产工厂化发展的应对策略
从乡镇企业与农民生产的工厂化发展趋势分析可以看出,工厂化发展有利于加快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有利于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也有利于提高乡镇企业的竞争力。
既然如此,那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策略,笔者认为有以下这么几个方面。
1.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增进农民知识,提高农民素质。
乡镇企业与农民生产工厂化发展,这必将要求农民生产由分散化经营方式向产业化经营方式发展。
要实现农民生产方式由分散化经营方式向产业化经营方式的转变,这就要普遍地提高广大农民的接受能力。
而提高农民接受能力的有效途径,唯有教育。
这就需要使广大的农民有学可上,并在有学可上的基础之上能上学。
这就要求教育收费控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围之内,不要超出广大农民的承受能力和支付能力。
2.立足本源,提高农民的劳动生率。
劳动生产率,有两种衡量方式。
一是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二是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
要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一方面要不断地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他们劳动的娴熟程度;另一方面要使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不断地由第一产业向其他产业的转移,使农村中的劳动力有所减少,因而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从事第一产业人员的劳动能力。
3.健全法制体系,保护乡镇企业利益。
乡镇企业一方面是由于其规模小、资金不足,再加上其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较低,这就导致其净利润较小,因而销售净利率也比较低。
另一方面是乡镇企业的限制性规定较多,不利于乡镇企业的发展。
这就需要不断的健全法制体系,降低乡镇企业的进入门槛,保护乡镇企业利益。
4.取消户籍制度,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当前的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民的合理流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阻碍农民致富的根源。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建立“三个文明”,即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这就说明了民主化意识将会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过程当中。
这就要求对城乡居民一视同仁,取消户籍制度,以利于农民一定程度上地合理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