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厂公路煤采样指导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04012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入厂公路煤采样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入厂公路煤采样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入厂公路煤采样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入厂公路煤采样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入厂公路煤采样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入厂公路煤采样指导书.docx

《入厂公路煤采样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入厂公路煤采样指导书.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入厂公路煤采样指导书.docx

入厂公路煤采样指导书

QB

山西大唐国际运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CDT-IYCPCRLCZH003—2012

 

入厂公路煤采样作业指导书

 

2012-xx-xx发布

2012-xx-xx实施

山西大唐国际运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前言

为了及时、准确、安全完成入厂公路煤采样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燃料管理部提出。

本标准由燃料管理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燃料管理入厂公路煤机械采样班。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康永红。

本标准主要审定人:

姜喜王文涛。

本标准批准人:

王英。

本标准由燃料管理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是首次发布。

 

入厂公路煤采样作业指导书

一、总则

1.1为了实现入厂煤采样工作的规范化、机械化、标准化,杜绝设备的损坏、人身的伤害、采样精确度等问题,制定本规程。

1.2本规程适用于入厂煤汽车采样工作人员。

所有入厂煤采样工作人员都应认真贯彻执行本规程。

1.3公路煤机械采样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1.3.1经过专业培训所有采样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操作技术,取得相关上岗许可证书。

应熟悉掌握采样方法(GB475-2008《商品煤样采取方法》)和采样机的结构性能、使用和保养方法等基本知识。

1.3.2熟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有关部分并经考试合格。

1.3.3身体健康无妨碍工作的病症。

1.3.4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和进行维修保养。

在操作过程中集中精力,安全第一,非采样人员不得擅自上机操作。

1.4采样人员应熟悉以下国家采样标准和采样程序。

1.4.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1.4.2GB475-2008商品煤样采取方法

二、安全工作规程

1操作前的准备

1.1穿戴好工作服、戴好安全帽。

1.2打开采样机控制器PLC电源,打开电脑,检查计算机显示器,点击公路煤采样程序图标,进入采样操作画面。

1.3启动采样机,检查采样机是否运行正常。

1.4检查采样机小车左右是否正常行走,采样头下降是否正常,旋转给料斗是否畅通无堵塞,收集器是否正常旋转接料无误。

2运行或作业时注意事项

2.1作业前应对工作现场进行勘查,防止发生意外。

不能疲劳驾驶采样机。

操作采样机时,首先要观察周围环境,采样机大小车来回走动时要提醒周围人员离开。

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车检查。

2.2在清理采样桶时,一定要在停机的状态下进行,避免人体与设备冲击、剪切、卷入、刺扎等伤害.采样完成后,将设备停到原位。

2.3高空作业清理堵煤时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注意力要集中。

2.4采样机在发生故障时,及时通知维修人员,严格执行“两票三制”。

2.5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开车中的拉杆,防止设备,车辆的损坏。

2.6夜间作业时,作业地带应有足够的照明措施。

三、采样机要定期维修

1为了保证采样机能正常工作,提高采样机的投入率,延长采样机的使用寿命,特编订汽车采样机定期维修制度。

2定期维修时间:

每月定期维修两次,定期维修在每月的15号和30号进行。

3定期维修项目:

3.1机械部分:

采样头与破碎机是否卡涩,采样头与给料机皮带是否跑偏;给料机皮带轴承是否漏油;缩分器是否堵塞;接料斗机械部分是否能到位;各个转动部分和伸缩部分的加油、保养工作。

3.2电气部分:

各控制器的开关是否正常;电气部分继电器是否正常动作;各个电机是否正常运转;各个电气信号点与机械是否有感应;控制柜门是否完好等电气方面的项目。

3.3热控部分:

PLC是否正常工作;程序是否正常;定期对电脑进行杀毒;热控部分继电器是否正常工作;各个热工信号是否正常。

四、操作规则

1正确和熟练的操作,不仅可提高采样机的生产和经济性,也是保证人员和机器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操作员上机后,首先启动工控机及监控摄像。

3工控机启动后,登陆采样机操作界面,复位急停按钮,启动控制电源,启动油泵,在操作台上电源指示灯亮绿灯。

4如有故障则操作台上故障指示灯亮红灯,采样机操作界面上采样电机状态内故障电机亮红灯。

5操作人员可根据车型的不同选择一下任何一种采样方式。

5.1手动采样

5.1.1将采样方式选择到手动位置,将拦车器放下。

5.1.2开动大小车到采样位置,下降采样头采样到一定高度,再上升采样头到顶。

5.1.3如选择2个点则再移动大小车,再下降采样头进行第2点采样,以此类推采第3个点。

5.1.4上升到顶后将弃料斗门关闭,再依次启动皮带机,缩分机,破碎机,刮板。

5.1.5再开动皮带机摆动到接料位,再打开集料斗门约5-8秒后关闭集料斗门。

5.1.6再将皮带机摆到采样位,运行约1-2分钟,煤样留存到集样桶内。

5.1.7一次采样流程结束。

5.2半自动采样

5.2.1启动控制电源,将采样方式选择到半自动位置,司机送票上来后,根据票上信息在采样信息记录栏中录入被采样车辆信息,依次从下往上录入。

5.2.2在设置栏窗口内添加来源单位信息,添加完来源单位后,再设置桶号。

5.2.3开动大小车到目标位置,在操作界面上点半自动采样开始,自动进入半自动采样流程,拦车器自动放下。

5.2.4采多个点时,在上次采样头上升到位后,再移动大小车去下一目标,在操作界面上点击半自动采样,进入下一次采样流程。

5.2.5当采完最后一点,采样头上升时,自动启动皮带机,缩分机,破碎机,刮板进入制样过程。

5.2.6当采样头上升到位后,拦车器自动上升,自动将皮带机摆动到接样位,然后打开集料斗门。

5.2.7集料斗门打开约2-5秒后自动关闭集料斗门,皮带机自动摆动到采样位,整个半自动采样流程结束。

5.3自动采样

5.3.1启动控制电源,将采样方式选择到自动位置。

操作界面上点击复位按钮,将采样机复位到原位。

5.3.2司机送票上来后,根据票上信息在采样信息记录栏中录入被采样车辆信息,依次从下往上录入。

在设置栏窗口内添加来源单位信息,添加完来源单位后,再设置桶号。

5.3.3点击操作界面上冻结按钮,冻结画面。

移动鼠标到画面内,在车厢内画框(画框方法:

在车厢前边缘处点击鼠标左键一下,拖动鼠标至车厢后边缘,点击鼠标左键一下)。

5.3.4弹出是否采样窗口,如画出框架均在车厢内,点击是,进入自动采样准备状态,反之点击否,重新画框。

点击操作界面上自动采样,进入自动采样流程,拦车器自动落下。

5.3.5大小车自动到目标点进行采样。

如选择采多个点,大小车自动采下一点。

5.3.6当采完最后一点,采样头上升时,自动启动皮带机,缩分机,破碎机,刮板进入制样过程。

5.3.7当采样头上升到位后,拦车器自动上升,自动将皮带机摆动到接样位,然后打开集料斗门。

5.3.8集料斗门打开约2-5秒后自动关闭集料斗门,皮带机自动摆动到采样位,整个自动采样流程结束。

6取样

6.1择手动采样方式。

6.2按住操作台上故障复位约3秒钟,采样机自动到取样位置。

6.3将卸样/采样开关转到卸样位置。

6.4按下集样器点动按钮,转动集样器到所要取样的桶号。

6.5将集样桶托盘手柄从左至右方向转动,取出集样桶。

6.6将集样桶内留样倒入大集样桶内,再将空桶放回集样桶托盘,从右至左转动手柄,锁紧集样桶。

6.7通过提升机送到一楼存样间。

6.8卸样/采样开关转到采样位置。

6.9在操作界面设置里,将样桶信息清零。

7缩分留样调整

7.1根据所需留样量多少,来调节缩分留样量。

7.2如留样量过多,打开缩分机观察窗口,手动转动缩分机到缩分门,调节缩分门到所需留样量,缩分门共三个,可根据留样量多少来决定是否全开三个缩分门,留样过多时,可关闭1个或2个缩分门。

7.3当机械采样完成时,将采样机退回到起始位置,退出采样机操作画面,关掉采样机控制器PLC电源。

7.4采样工作完成后,采样人员应如实详细填写采样工作日志,且将采样机、操作平台及操作室清扫干净。

五、采样标准

1标准依据:

GB475-2008

2术语及其定义

2.1煤样:

为确定某些特性而从煤中采取的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煤。

2.2实验煤样:

为满足某一特殊实验要求而制备的煤样。

2.3共用煤样:

为进行多个试验而采取的煤样。

2.4水分煤样:

为测定全水分而专门采取的煤样。

2.5一般分析试验煤样:

破碎到粒度小于0.2㎜并达到空气干燥状态,用于大多数物理和化学特性测定的煤样。

2.6粒度分析煤样:

为进行粒度分析而专门采取的煤样。

2.7采样:

从大量煤中采取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煤的过程。

2.8子样:

采样器具操作一次所采取的或截取一次煤流全断面所采取的一份样。

2.9初级子样:

在采样第1阶段、于任何破碎和缩分前采取的子样。

2.10缩分后试样:

为减少试样质量而将之缩分后保留的一部分。

2.11总样:

从一采样单元取出的全部子样合并成的煤样。

2.12分样:

由均匀分布于整个采样单元的若干初级子样组成的煤样。

2.13采样单元:

从一批煤中采取一个总样的煤量,一批煤可以是一个或多个采样单元。

2.14批:

需要进行整体性质测定的一个独立煤量。

2.15连续采样:

从每一个采样单元采取一个总样,采样时,子样点以均匀的间隔分布。

2.16间断采样:

仅从某几个采样单元采样。

2.17系统采样:

按相同的时间、空间或质量间隔采取子样,但第一个子样在第一间隔内随机采取,其余子样按选定的间隔采取。

2.18随机采样:

采取子样时,对采样的部位或时间均不施加任何人为的意志,使任何部位的煤都有机会采出。

2.19质量基采样:

从煤流中按一定的质量间隔采取子样,子样质量固定。

2.20时间基采样:

从煤流中按一定的时间间隔采取子样,子样的质量与采样时的煤流量成正比。

2.21分层随机采样:

在质量基采样和时间基采样划分的质量或时间间隔内随机采取一个子样。

2.22多份采样:

按一定的间隔采取子样,并将它们轮流放入不同的容器中构成两个或两个以上质量接近的煤样。

2.23双份采样:

按一定的间隔采取子样,并将它们交替放入两个不同的容器中构成两个质量接近的煤样。

2.24标称最大粒度:

与筛上物累计质量百分率最接近(但不大于)5%的筛子相应的筛孔尺寸。

2.25精密度:

在规定条件下所得的独立试验结果间的符合程度。

注:

它经常用一精密度指数,如两倍的标准来表示。

2.26误差:

观测值和可接受的参比值间的差值。

2.27方差:

分散度的量度。

数值上为观测值与它们的平均值之差值的平方和除以观测次数减1。

2.28标准差:

方差的平方根。

2.29变异系数:

标准差对算术平均值绝对值的百分比。

2.30随机误差:

统计上独立于先前误差的误差。

2.31偏倚:

系统误差。

它导致一系列结果的平均值总是高于或低于用一参比采样方法得到的值。

2.32最大允许偏倚:

从实际后果考虑可允许的最大偏倚。

2.33实质性偏倚:

具有实际重要性或合同各方同意的偏倚。

2.34离群值:

在同组观测结果中,与其他结果不相符,从而怀疑采样、制样或化验中有错误的结果。

3采样的一般原则和精密度

3.1采样的一般原则

3.1.1煤炭采样和制样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个其试验结果能代表整批被采样煤的试验煤样。

3.1.2采样和制样的基本过程,是首先从分布于整批煤的许多点收集相当数量的一份煤,即初级子样,然后将各初级子样直接合并或缩分后合并成一个总样,最后将此总样经过一系列制样程序制成所要求数目和类型的试验煤样。

3.1.3采样的基本要求,是被采样批煤的所有颗粒都可能进入采样设备,每一个颗粒都有相等的机率被采入试样中。

3.2为了保证所得试样的试验结果的精密度符合要求,采样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3.2.1煤的变异性

3.2.2从该批煤中采取的总样数目

3.2.3每个总样的子样数目

3.2.4与标称最大粒度相应的试样质量

为了满足采样的基本要求,最好用移动煤流机械化采样方法,在无条件的地方,也可用静止煤机械化采样方法。

但无论用哪种方法和哪种机械,都必须经试验证明其无实质性偏倚、精密度符合要求。

3.3精密度

在所有的采样、制样和化验方法中,误差总是存在的,同时用这样的方法得到的任一指定参数的试验结果也将偏离该参数的真值。

一个单个结果对“真值”的绝对偏倚是不可能测定的,而只能对该试验结果的精密度做一估算。

对同一煤进行一系列测定所得结果间的彼此符合程度就是精密度,而这一系列测定结果的平均值对一可以接受的参比值的偏离程度就是偏倚(见GB/T19494.3)

原则上讲,可以设计出能获得任意精密度水平的采样方案。

公式

(1)为精密度估算公式,其有关理论见(GB/T19494.3)。

………………………………

(1)

式中:

----一批煤在95%的置信概率下的采样、制样和化验总精密度,%

----初级子样方差

----每一采样单元的子样数目

----一批煤中实际采样的采样单元数目

----一批煤被划分成的采样单元数目

----采样单元方差

----制样和化验方差

在连续采样下,

=

公式

(1)变为:

………………………………

(2)

当一批煤作为一个采样单元采样时,

=1,公式

(2)变为:

………………………………(3)

4采样方案的建立

4.1建立采样方案的基本程序

4.1.1确定煤源、批量和标称最大粒度。

4.1.2确定欲测定的参数和需要的试样类型。

4.1.3决定用连续采样或是间断采样。

4.1.4确定或假定要求的精密度。

4.1.5决定将子样合并成总样的方法和制样方法。

4.1.6测定或假定煤的变异性(初级子样方差和采样单元方差)及制样和化验方差。

4.1.7确定采样单元数和采样单元子样数。

4.1.8根据标称最大粒度确定总样最小质量和子样的平均最小质量。

4.1.9决定采样方式(系统采样、随机采样或分层随机采样)、采样基(时间基采样或质量基采样)并确定子样间隔。

4.2采样各程序的设计

4.2.1采样对象和试样类型的确定

4.2.1.1采样方案设计的第一步是确定欲采样的煤,包括煤的来源、品种、是原生产(或使用)煤还是新生产(或使用)煤、被采样煤的批量、标称最大粒度和品质历史状况。

4.2.1.2根据采样的目的-------技术评定、过程控制、质量控制或商业目的决定试样的类型:

一般分析试验煤样、水分煤样、粒度分析煤样或其他专用煤样。

根据采样目的和试样类型决定测定的品质参数:

灰分、水分、粒度组成或其他物理化学特性参数。

4.2.2采样方式的确定

4.2.2.1采样方式-------连续采样或间断采样的确定

4.2.2.2连续采样是对一批煤的所有采样单元都采样,而且每个采样单元的采样间隔(时间或质量)都相同。

当对同一煤源的同一类煤进行例行采样时,也可用间断采样,即只从一批煤的某几个采样单元采样,其他单元不采样。

此时,如果试验证明用系统选择采样单元不会产生偏倚(如由于煤炭品质随着时间变化而导致的偏倚),则可用系统选择法选择采样单元;否则应该用随机方法选取采样单元。

每一采样单元应有相等的最少子样数目。

4.2.2.3由于间断采样只对一批煤的部分采样单元采样,其试验结果很难保证达到要求的精密度。

因此,应按GB/T19494.3所述方法对采样单元间的变异性进行测定,如果彼此间的变异性太大,就必须用连续采样。

使用间断采样应取得合同各方同意,并记入采样报告中。

4.2.3采样精密度的确定

采样精密度根据采样目的、试样类型和合同各方的要求确定。

在没有协议精密度情况下可参考表2--1确定。

表2--1煤炭采、制、化总精密度

煤炭品种

精密度Ad/%

精煤

±0.8

其他煤

±1/10Ad,但≤1.6%

精密度确定后,应在例行采样中用GB/T19494.3所述的多份采样方法来确定精密度是否达到要A求。

当要求的精密度改变时,应改变采样单元数和每个采样单元的子样数,并重新核验所要求的精密度是否达到;当怀疑被采样煤的变异性增大时,也要对采样精密度进行核验。

4.2.4煤的变异性确定

4.2.4.1初级子样方差确定

4.2.4.1.1初级子样方差取决于煤的品种、标称最大粒度、加工处理和混合程度、欲测参数的绝对值以及子样质量。

4.2.4.1.2初级子样方差Ⅴ1,可用下述方法之一求得:

4.2.4.1.2.1用GB∕T19494.3所述的方法之一直接测定。

4.2.4.1.2.2根据类似的煤炭在类似的采样系统中测定的子样方差确定。

4.2.4.1.2.3在没有子样方差资料情况下,可开始假定Ⅴ1=20,然后在采样后按GB∕T19494.3规定的方法之一核对。

4.2.4.2采样单元方差

4.2.4.2.1采样单元方差Ⅴm的影响因素和初级子样方差相同,只是影响程度较小。

4.2.4.2.2采样单元方差可以根据过去的资料来确定,也可按GB∕T19494.3规定的方法测定,否则应假定其起始值为5。

4.2.4.3制样和化验方差

4.2.4.3.1用GB∕T19494.3所述的方法之一直接测定。

4.2.4.3.2根据类似的煤炭用类似的制样程序测定得的值确定。

4.2.4.3.3在没有制样和化验方差资料情况下,可开始假定ⅤPT=0.2,然后在制样和化验后按GB∕T19494.3规定的方法之一核对。

表2--2相应精密度下,每个采样单元的子样数目

品种

精密度/%(干基灰分)

不同采样地点的子样数

煤流

火车、汽车和驳船

煤堆和轮船

精煤

±0.8

16

22

22

其他煤

±1/10干基灰分,且≤1.6

28

40

40

4.2.5采样单元数和子样数

4.2.5.1连续采样采样单元数的确定

在需要划分采样单元时,可按公式(4)计算起始采样单元数

………………………………(4)

式中:

---起始采样单元煤量,单位为吨(t)。

对大批量煤,取5000;对小批量煤取1000。

------被采样煤批量,单位为吨(t)。

5.4.2.5.2每个采样单元子样数确定

按公式(5)计算每个采样单元子样数

………………………………(5)

如计算的值为无穷大(∞)或负数,则证明制样和化验误差较大,在已设定的采样单元数(

)下,达不到要求的精密度。

此时,或当

大到不切实际时,应用下述方法之一增加采样单元数

估计一适当的

值,然后按式(5)计算,如计算出的

仍不合适,则再给定一

值,再计算

,直到可接受为止;

或设定一实际可接受的最大

值,然后按式(6)计算

………………………………(6)

需要时,可将

值调大到一适当值,然后重新计算

当计算的

小于10时,取

=10。

当一批量大于5000t(对大批量煤)或1000t(对小批量煤)的煤作一个采样单元采样时,按式(7)计算子样数。

………………………………(7)

当一批量小于5000t(对大批量煤)或1000t(对小批量煤)的煤作一个采样单元采样时,子样数按比例递减,但各子样合并成的总样质量应符规定,且最少子样数不能少于10个。

4.2.5.2间断采样采样单元数的确定

设定一

值,然后按式(8)计算

:

………………………………(8)

或设定一实际可接受的最大

值,然后由下式计算

:

………………………………(9)

5子样分布

5.1汽车采样

5.1.1车厢的选择

5.1.1.1载重20t以车厢的选择,当要求的子样数等于和少于一采样单元的车厢数时,每一车厢应采取一个子样,当要求的子样数多于一采样单元的车厢数时,每一车厢应采的子样数等于总子样数等于总子样数除以车厢数,如除后有余数,则余数子样应分布整个采样单元。

5.1.1.2载重20t以下的汽车,按下述方法选择车厢,当要求的子样数等于一采样单元的车厢数时,每一车厢采取一个子样,当要求的子样数多于一采样单元车厢数时,每一车厢的子样数等于总子样数除以车厢数,如除后有余数,则余数子样应分布于整个采样单元,分布余数子样的车厢可用系统方法或随机方法选择,当要求的子样数少于车厢数时,应将整个采样单元均匀分成若干段,然后用系统采样或随机采样方法,从每一段采取1个或数个子样。

5.1.2子样位置的选择

5.1.2.1子样位置应逐个车厢不同,以使车厢各部分的煤都有机会被采出。

子样位置的选择方法有:

全深度采样和深部分层采样。

5.1.2.2全深度采样,将车厢分成若干个边长1m~2m的小块并编号,或用系统采样方法,依次轮流从每一编号的小块中采取一全深度煤柱为一子样(第一个子样在第一个车厢内随机选择);或用随机采样方法从选定的小块中采取一全深度煤柱为一子样。

5.1.2.3深部分层采样,将车厢分成若干边长为1m~2m的小块并编号,每一块分上,中,下三层或上,下两层,或用系统采样方法依次轮流从编号的小块的某一层采取一个子样(第一个子样在第一个车厢内随机选择位置和层);或用随机采样方法从选定的小块和层中采取一个子样。

注:

对煤质均匀的生产厂矿,如试验证明表面采样无实质性偏倚,也许在装车后立即从表面采取子样。

5.2子样的随机抽取方法

5.2.1抽签法(GB/T19494.1规定法)

将车厢内的煤表面分成若干面积相等的小块并编号(见图2-1)。

制作数量与小块数相等的牌子并编号,一个牌子对应于一个小块。

将牌子放入一袋(A)中。

决定第1车厢的子样位置时,从袋A中抽出数量与该车厢应采子样数相等的牌子,并从每个与牌号对应的小块中采取一个子样,然后将牌子放入另一口袋(B)中,决定第2车厢的子样位置时,从A袋剩余的牌子中抽出数量与该车厢应采子样数相等的牌子,并从与牌号对应的小块中采取子样,然后将牌子放入B袋。

用同样的方法决定其余车厢的子样位置。

当A袋牌子抽完时,反过来从B袋抽牌,再放入A袋,如是交替直到抽样完毕。

5.2.2随机制定法

将车厢煤表面分成若干面积相等的小块并编号,在一黑板上写上所有小块的号码。

对第1车采样时,从黑板号码中随机指定数量与该车需采子样数相等的数个号码,并从相应编号的小块中采取子样,然后将这几个号码擦去;对第2车采样时,从黑板剩余的号码中随机指定数量与该车需采子样数相等的数个号码,并从相应编号的小块中采取子样,然后煤流处,接斗的开口尺寸不小于被采煤的2.5~3倍,接斗的容量能容纳输送机最大运量时煤流全断断面的全部煤量,用同样的方法决定其余车的子样位置。

当黑板上号码擦完后,再重新写上,如是反复直到采样完毕。

图2—1子样分布图

1

4

7

10

13

16

2

5

8

11

14

17

3

6

9

12

15

18

5.3采样工具的要求

5.3.1采样铲:

用于煤流和静止煤中采样。

铲的长和宽不小于被采煤最大粒度的2.5~3倍,不大于150㎜的块煤用长×宽300㎜×250㎜的尖铲;

5.3.2接斗:

用于落采样的其它机械:

满足以下全部采样的人工或机械采样都可运用。

5.3.4采样器开口尺寸为被采煤最大粒度的2.5~3倍;

5.3.5能在国标规定的采样点上采样;

5.3.6采取的子样能满足国标要求,不损失煤样;

5.3.7性能可靠,不发生影响采样和煤炭正常生产运输的故障;

5.3.8经权威部门鉴定无系统偏差,精密度达到国标要求。

5.4采样的技术要点

5.4.1要有足够的子样数,以保证采样精密度符合要求。

5.4.2每个子样要有一定的数量。

5.4.3采样点要正确定位。

5.4.4要有适当的采样工具或机械,这样可避免采样产生系统误差。

6全水分煤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