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人教A版专题三+收入与分配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02744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8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人教A版专题三+收入与分配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届人教A版专题三+收入与分配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届人教A版专题三+收入与分配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届人教A版专题三+收入与分配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届人教A版专题三+收入与分配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人教A版专题三+收入与分配教案.docx

《届人教A版专题三+收入与分配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人教A版专题三+收入与分配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人教A版专题三+收入与分配教案.docx

届人教A版专题三+收入与分配教案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考点

考题分布

考情分析

效率与

公平

2012·新课标全国卷·16T

从命题内容上看,本专题考查的重点有:

效率与公平、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税收的作用等。

从考查形式上看,以选择题为主,主观题着重考查怎样实现社会公平与财政、税收的作用。

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

(1)个人的收入分配方式,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要注意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方面的计算题。

(2)结合国家在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方面的新举措,考查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3)财政的作用是高考选择题和主观题常考的内容。

尤其是财政在关注“三农”、就业、居民消费、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及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等方面的作用。

(4)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作用及依法纳税,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

2012·新课标全国卷·38

(1)T

国家财政

2017·全国卷Ⅰ·16T

2016·全国丙卷·12T

2015·全国卷Ⅰ·38

(2)T

2014·全国卷Ⅰ·16T

2013·全国卷Ⅱ·12T

征税与

纳税

2014·全国卷Ⅱ·13T

第一步:

基础强化

1.(2017·全国卷Ⅰ·16)2016年9月,某省探索发行易地扶贫搬迁债券,用于弥补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的资金缺口。

该债券首期额度5亿元,社会资本认购高达35亿元。

以发行债券方式支持扶贫,可以

(  )

A.扩大扶贫资金的使用范围

B.减少政府扶贫资金的支出

C.拓宽扶贫资金的筹措渠道

D.促进扶贫资金的精准运用

解析:

本题考查对国债的认识。

政府发行债券是为了弥补国家资金缺口,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加上国际大环境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财政收入的增幅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但对于民生的财政支出,我们仍然是每年都在增加。

这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材料中的做法就是为了拓宽资金筹集的渠道。

答案:

C

2.(2016·全国丙卷·12)如图反映我国2009~2015年的宏观经济状况,为保持国内经济平稳、持续增长,政府可以采取的财政措施是(  )

①提高企业税费,增加财政收入 ②发行国债,扩大经济建设支出 ③降低企业税费,扶持企业创新 ④减少财政赤字,降低财政赤字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财政的来源,有税收、利润、债务等,为保持国内经济平稳、持续增长,根据图示,可从生产上入手,对于企业来说,降低税费,扶持企业创新,增加利润,另一个途径则是发行国债,扩大财政支出,①④不符合题意;而②③符合题意。

答案:

C

3.(2014·全国卷Ⅰ·16)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

要加大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关键是要增加财政收入。

在我国当前情况下,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措施是(  )

A.大幅度提高税率B.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C.提高职工工资水平D.扩大资本市场规模

解析:

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税率,会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A不符合题意;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不断增加,B入选;工资水平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及企业收入会相对减少,也不利于国家财政收入增加,C不符合题意;市场资本规模的扩大对财政收入没有直接的影响,D与材料不符,排除。

答案:

B

4.(2014·全国卷Ⅱ·13)2013年12月,财政部公布了《2014年关税实施方案》,宣布对760多种进口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年度进口暂定税率。

作为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我国降低进口关税能(  )

①改善国际收支结构 ②鼓励企业海外投资 ③刺激居民消费需求 ④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

降低进口关税,会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下降,这有利于我国进口更多外国商品,刺激居民消费需求,③正确;进口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贸易顺差,改善我国国际收支结构,①正确;降低进口关税,有利于商品进口和外国企业对华投资,有利于“引进来”,鼓励企业海外投资属于“走出去”,②说法不符合题意;降低进口关税与缩小收入差距无关,④与题目无关。

答案:

A

5.(2013·全国卷Ⅱ·12)财政政策是我国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

2013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  )

A.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B.减轻企业的税负,改善经济结构

C.优化预算的结构,完善社会保障

D.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

解析:

财政赤字的基本内涵是扩大财政支出,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因此A项正确,D项不符合题意。

财政赤字与企业税收无直接联系,因此B项不符合题意。

财政赤字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因此不一定优化预算结构,C项排除。

答案:

A

6.(2012·新课标全国卷·16)2011年1月,R市以居住证制度取代暂住证制度,300余万生活在该市的流动人口告别“暂住”状态,在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12个方面开始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权益。

这一举措(  )

①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②消除了收入再分配的差距

③有利于协调城乡统筹发展 ④减少了城市管理支出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该市采取居住证制度取代暂住证制度,使外来人员可以享受到和本市市民同等的权益,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也有利于协调城乡统筹发展,①③符合题意;这一举措不会消除收入再分配差距,也不会减少城市管理支出,②④说法错误。

答案:

B

1.判断各种分配形式

(1)在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属于非按劳分配,因此按劳分配的范围是公有制经济,但公有制经济中不都是按劳分配。

(2)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土地要素分配。

(3)工资收入不一定都属于按劳分配。

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属于按劳分配,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的工资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劳动要素分配。

2.并不是所有的劳动收入都是合法收入,也并不是所有的非劳动收入都是非法收入。

国家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3.“三看法”区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一看分配的领域: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创造它的物质生产领域进行的分配;再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

二看分配的主体:

初次分配的主体主要是企业,再分配的主体主要是国家。

三看分配的方式:

初次分配主要是对企业职工工资的调整;再分配主要是通过财政支出、税收调整等方式进行。

4.准确把握税收固定性

税收具有固定性特征并不意味着税率不变。

税率以及税收政策,不是固定不变的,固定性是相对于某一时期而言的。

国家财税部门可以根据经济发展趋势、经济状况等客观情况的变化而作出适应性的调整。

这种调整不但没有违背税收的固定性,反而是税收固定性的表现。

5.区分偷税和骗税

主要应看其目的。

如果采取欺骗、隐瞒等方式是为了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则属于偷税行为(例如,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和记账凭证等)。

如果采取欺骗方式是为了骗取国家税收(减免、退税等)优惠的,则属于骗税行为(例如,为骗取出口退税而虚列出口货物数量、虚报出口货物价格等;为骗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而伪造高新技术产业认证材料等)。

1.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CorradoGini,1884-1965)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

其值在0和1之间。

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

2.稳健货币政策

是指根据经济变化的征兆来调整政策取向,当经济出现衰退迹象时,货币政策偏向扩张;当经济出现过热时,货币政策偏向紧缩。

最终反映到物价上,就是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

3.出口退税

出口货物退税的简称,指对出口商品已征收的国内税部分或全部退还给出口商的一种措施,这也是国际惯例。

其基本含义是指对出口货物退还其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特别消费税。

4.负税人

实际负担税款的单位及个人。

在税负不能转嫁的条件下,负税人也就是纳税人;在税负能够转嫁的条件下,负税人并不是纳税人。

这时的负税人,是税负归宿,即在税负转嫁的辗转过程中,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或个人。

纳税人是由国家税法规定的,而负税人则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

第二步:

能力通关

收入分配公平

[2012·新课标全国卷·38

(1)]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

1978年我国职工工资总额为568.9亿元,2009年达到40288.2亿元;职工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615元增加到2009年的32736元。

在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收入分配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

2009年,我国的最低工资是我国人均GDP的25%,世界平均为58%;我国最低工资是我国平均工资的21%,世界平均为50%。

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中的比重分别如图1、图2所示。

图2 我国政府、企业与居民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占比

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14分)

【思路分析】 

审设问

审材料

提取知识

对应材料

确定关键词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文字材料

2009年,我国的最低工资是我国人均GDP的25%,世界平均为58%;我国最低工资是我国平均工资的21%,世界平均为50%

我国最低工资,世界平均

图表材料

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占比图1;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占比图2;比较居民、政府、企业比重走势

现象表达

本质表达

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调用教材知识

两个合理比重

两个同步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再分配的手段

文字材料转化答案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

最低工资问题

【考场答卷】

【阅卷点评】 12分;总体较好,对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解决思路,但对问题的阐述粗线条,未能具体说明。

【答案组织】 

(1)问题:

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最低工资在人均GDP中占比低,在平均工资中占比低,最低工资水平偏低。

(2分)居民所得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占比呈减少趋势,政府和企业所得占比呈增加趋势,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

(2分)

(2)对策: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2分)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2分)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2分)建立职工工资和居民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2分)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社会公平。

(2分)

1.分配制度

分配方式

①按劳分配:

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

①劳动收入:

按劳分配所得、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

②按生产要素分配:

存在于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外资经济和个人投资活动中

②非劳动收入:

主要来自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排除按劳动要素分配)

实行原因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分配原则

(1)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

二者关系

①一致性。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②对立性。

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正确处理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2)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含义

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意义

公平的收入分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措施(从分

配角度)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公平收入分配的重要制度保证

②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前挂后联 从政策层面讲,当前我国在个人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应该如何做好分配工作?

(1)个人收入分配方面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④坚持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分配原则。

(2)财政支出方面

①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引导经济转型升级。

②加强财政支出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

③遵循财政支出分配原则,维护财政支出的公平性。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与措施

(1)原因

答题要素:

社会主义本质+提高效率+刺激消费+共富目标+科学发展+发展方式

①公平的收入分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

③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缩小社会收入差距,能够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维护社会公平,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⑤科学发展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维护社会公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能够推动投资、消费、出口的协调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⑥经济发展方式:

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协调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措施

答题要素:

根本途径+制度保障+初次分配+再分配+财政作用+科学发展

①从根本上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④要发挥好财政的作用,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覆盖面。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

⑤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宏观调控,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完善收入分配兼顾效率公平

2017年6月24日,人社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上海、深圳、陕西、山东、青海、福建、天津等7个地区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背景下,专家建议,应通过科学测算评估最低工资标准的实施情况,确定兼顾劳动者工资权益和企业人工成本压力的标准,并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体制机制。

据此回答1~2题。

1.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主要目的在于(  )

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 ②坚持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③规范企业在工资分配中的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④坚持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防止收入差距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主要目的在于,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同时规范企业在工资分配中的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故①③符合题意,应当入选;②④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B项。

答案:

B

2.去年,我国谨慎稳重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健全企业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

此改革是基于(  )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以实现社会公平 ②分配是社会再生产的纽带和桥梁 ③建立和完善分配制度,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 ④实现收入分配公平,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A.②④B.①③

C.①④D.②③

解析:

②正确且符合题意,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原因在于分配是社会再生产的纽带和桥梁,故入选。

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推进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能够实现收入分配公平,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故入选。

①与题意不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而不是在再分配中的比重,故排除。

③与题意不符,建立和完善分配制度,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是措施而不是原因,故排除。

答案:

A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着眼于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明确提出了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从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改革措施。

材料二 国务院《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提出技能人才激励计划:

完善多劳多得、技高者多得的技能人才收入分配政策,引导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大力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培养高水平大国工匠队伍,带动广大产业工人增技能、增本领、增收入;完善技术工人薪酬激励机制,加大对技能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力度,鼓励企业采取协议薪酬、持股分红等方式,试行年薪制和股权制、期权制,提高技能人才收入水平。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如何发挥自身政治优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收入与分配”知识,分析国务院推出技能人才激励计划的合理性。

答案:

(1)发挥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发挥组织领导优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

(2)健全人才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增加技能人才的收入,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对技能人才的尊重;激发技能人才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积极性,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兼顾效率与公平,理顺国家、企业和技能人才的分配关系。

财政及其作用

[2015·全国卷Ⅰ·38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我国GDP增速为7.7%,2014年为7.4%。

2015年我国GDP增长目标调低为7%。

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做了加力增效的部署,其中,2015年财政预算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

(财政赤字率指财政赤字与GDP之比。

国际上财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线为3%。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增加财政赤字的合理性,并说明应该如何用好财政赤字资金。

(14分)

【思路分析】 

审设问

审材料

提取知识

对应材料

确定关键词

合理性

符合规律

2013年我国GDP增速为7.7%,2014年为7.4%。

2015年我国GDP增长目标调低为7%。

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做了加力增效的部署

经济下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符合实际

2015年财政预算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

(财政赤字率指财政赤字与GDP之比。

国际上财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线为3%)

2.1%提高到2.3%;警戒线为3%

如何用好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做了加力增效的部署(并根据政府的“调结构、稳增长、扩就业、促公平”的举措,将其确定为题干材料的关键词)

调结构

宏观调控目标

稳增长、扩就业

财政的作用

促公平

【答案组织】 

(1)①财政赤字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手段,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增加财政赤字能够扩大财政支出,刺激社会总需求;(3分)②我国目前财政赤字虽然在提高,但低于3%的警戒线,是适度的、安全的。

(3分)

(2)①优化赤字资金支出结构,引导经济转型升级;(2分)②加强赤字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3分)③遵循财政分配原则,维护赤字资金支出的公平性。

(3分)

1.财政及其作用

财政收入

①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②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财政支出

包括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等

财政赤字

①出现的原因:

a.当年财政支出超过了财政收入,出现了财政赤字。

b.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支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②产生的影响:

a.如果经济过热、通货膨胀时出现财政赤字,会增加消费需求,促进物价持续上涨,不利于经济平稳运行。

b.如果经济过冷、通货紧缩时出现财政赤字,可以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财政作用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与民生问题)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

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财政与宏观调控)

2.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比较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制定者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

手段

财政预算(国债、税收等)

存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汇率、信贷规模等

目标

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

通过存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来调节货币供应量,使之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相符

相同点

①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

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共同为实现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调控目标起作用

③都有扩张性和紧缩性之分,我国当前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度宽松)

(2)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实施

前挂后联 从经济发展认识财政作用

(1)财政与消费:

通过财政补贴等形式,促进消费,扩大内需。

(2)财政与社会公平:

通过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出,从而维护社会公平。

(3)财政与宏观调控:

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4)财政与科学发展:

通过财政加大对农村经济建设的支持和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支出,从而统筹城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