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00257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4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玉溪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云南省玉溪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云南省玉溪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云南省玉溪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云南省玉溪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玉溪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生物试题.docx

《云南省玉溪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玉溪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生物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玉溪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生物试题.docx

云南省玉溪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玉溪一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1.下列过程中,涉及肽键数量变化的是

A.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B.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D.蛋清中加入NaCl使蛋白质析出

解析:

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生长。

所以选A。

答案:

A

2.细胞膜的三大功能之一是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下列生理现象与之无关的是

A.兴奋借助神经递质的释放在神经元之间传递

B.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几乎全身各处的细胞使代谢加强

C.肌细胞膜上相关载体协助葡萄糖分子进入细胞

D.抗原和淋巴因子共同刺激B细胞使其增殖分化

解析:

C肌细胞膜上相关载体协助葡萄糖分子进入细胞是被动运输,故C与细胞膜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无关。

答案:

C

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蓝藻细胞没有叶绿体,但可以同化二氧化碳

B.基因工程中选择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其中含有质粒

C.癌细胞内含有大量的核糖体、线粒体,生命活动旺盛

D.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多种多样,但遗传物质都是DNA

解析:

基因工程中选择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大肠杆菌中有一种叫做EcoRI的限制酶,能够专一识别GAATTC的序列,并在G和A之间将这段序列切开。

所以B是错误的。

答案:

B

4.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有关研究发现,它能引起细胞中的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这一结果直接导致

A.核仁被破坏B.染色体被破坏C.细胞膜被破坏D.蛋白质合成受到影响

解析:

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由于细胞中的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导致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故选C.

答案:

C

5.为研究甲地植物a能否移植到乙地培养,雅礼中学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质壁分离法测定了植物a细胞液浓度,实验结果如下表:

浓度(mol/L)

0.15

0.2

0.25

0.3

质壁分离

不分离

刚分离

显著

显著

为保证植物a移植后能正常生存,你认为乙地土壤溶液的浓度(mol/L)应为

A.≥0.2B.≤0.2C.>0.2D.<0.2

解析:

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周围土壤溶液的浓度时,植物吸水,才能保证植物a移植后能正常生存。

所以选D。

答案:

D

6.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解析:

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乳酸或酒精,无【H】的产生;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水。

D是正确的。

答案:

D

7.科学家提取出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将叶绿体膜破坏,分离出基质和基粒,用来研究光合作用过程。

下列条件下不能产生葡萄糖的是

选项

场所

光照

CO2

ATP

[H]

C3化合物

A

基质

+

+

+

B

基粒

+

+

+

C

基质和基粒

+

+

D

基质和基粒

+

+

备注:

“+”表示“有”“一”表示“无”

解析:

光合作用的产物葡萄糖的形成是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的。

故B条件下不能产生葡萄糖。

答案:

B

8.在下列自然现象或科学研究成果中,能为“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观点提供直接证据的是

A.壁虎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B.蜜蜂的未受精卵细胞发育成雄蜂

C.胡萝卜的组织培养D.小鼠腺细胞的自我复制

解析:

A壁虎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体现了体细胞的再生功能,C胡萝卜的组织培养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小鼠腺细胞中DNA的自我复制。

B蜜蜂的未受精卵细胞发育成雄蜂,体现了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故选B.

答案:

B

9.下列关于高等动物体内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增殖的分裂期不能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B.细胞的分化有利于提高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C.原癌基因突变促使细胞癌变,抑癌基因突变抑制细胞癌变

D.凋亡细胞内的基因表达能力都下降,酶活性减弱

解析:

细胞的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故选B。

答案:

B

10.下列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由基因决定的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B.蝌蚪尾的消失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

C.因直接中断正常代谢活动而引起细胞损伤和死亡

D.是受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及细胞编程性死亡

解析:

细胞的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也称细胞编程性死亡。

故C是不正确的。

答案:

C

11.基因型为Bb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B与B、b与b和B与b的分开,分别发生在

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

④精细胞变形成为精子

A.①②③B.③③②C.②②②D.②③④

解析: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减数

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B与b为同源染色体;减数

分裂时,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级。

B与B,b与b为姐妹染色体。

所以选B

答案:

B

 

12.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

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与结论

A

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

将R型活菌与S型菌的DNA与DNA水解酶混合培养

只生长R型菌,说明DNA被水解后,就失去遗传效应。

B

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用含35S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

离心获得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C

烟草花叶病毒和烟草

用从烟草花叶病毒分离出的RNA侵染烟草

烟草感染出现病斑,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可能是遗传物质。

D

大肠杆菌

将已用15N标记DNA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普通(14N)培养基中

经三次分裂后,含15N的DNA占DNA总数的1/4,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解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外面。

35S仅在蛋白质分子中含有。

故B是错误的。

答案:

B

13.假设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一个精原细胞的一个DNA分子用15N标记,并供给14N的原料,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中,含有15N标记的DNA的精子所占比例为

A.100%B.50%C.25%D.0

解析:

减数

分裂产生的2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只有1个含有15N标记的DNA,所以选B.

答案:

B

14.右图表示模拟中心法则的一些过程,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如果甲是DNA,乙是RNA或者DNA

B.如果酶是RNA聚合酶,甲是DNA或者RNA

C.如果原料是核糖核苷酸,甲一定是DNA

D.如果酶是已知的,则乙的化学成分是一定的

解析:

如果原料是核糖核苷酸,只能进行RNA的复制。

故C是不正确的。

答案:

C

类型

正常株

雄株

雌株

数目

830

835

1702

15.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

已知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_B_,基因型为aaB_的植株下部雌花不能正常发育而成为雄株;基因型为A_bb的植株顶部雄花序转变为雌花序而成为雌株;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顶端长出的也是雌花序而成为雌株。

育种工作者选用上述材料作亲本,杂交后得到下表中结果:

那么,选择的杂交亲本是

A.♂AABB×♀aabbB.♂aabb×♀AaBb  

C.♂AaBb×♀AaBbD.♂aaBb×♀Aabb

解析;♂aaBb×♀Aabb杂交,子代基因型AaBb(正常株)、aaBb(雄株)、Aabb(雌株)、aabb(雌株)之比为1:

1:

1:

1,所以选D

答案:

D

16.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B.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

D.一般情况下,水稻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

解析:

生物体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另一种类型的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时期,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有时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

故C不正确。

答案:

C

17.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如下所示。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图中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则Z是隔离

B.根据达尔文的观点可认为,X来源与突变和基因重组

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使有利性状的基因频率不断增大

D.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和新形成的蜥蜴新种组成不同种群

解析: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提供隔离形成新的物种。

选B.

答案:

B 

18.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频率之和为1

C.基因型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解析:

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频率之和为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答案:

B

19.下列能够在人体内环境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A.抗原与抗体结合B.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

C.淀粉水解成麦芽糖D.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过程

解析:

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淀粉水解成麦芽糖是在消化道内进行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是在细胞内进行的。

故选A.

答案:

A

20.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其方向与膜内电流的方向相反

B.已经获得免疫的机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就会发生过敏反应

C.人体产生冷、热感觉的神经中枢在下丘脑D.人体是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

解析:

神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双向的,过敏反应已经获得免疫的机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心、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

故D是正确的。

答案:

D

21.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I、II、III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是:

I-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II-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III-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

据此判断激素I、II、III的化学名称依次是

A.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解析:

本题考查了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功能。

选C.

答案:

C

22.

下图所示为在疫苗注射前后、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水平。

下列叙述何者不正确?

(箭头为疫苗注射时间)

A.甲与丁时间所注射的为不同种疫苗

B.甲与丁时间注射疫苗后,参与抗原识别的细胞是浆细胞

C.识别甲与丁时间所注射疫苗的B细胞,其特异性不同

D.在乙与丙时期产生抗体的B细胞,其特异性相同

解析:

体液免疫的大致过程:

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这种病原体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

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

抗体可以用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可以的记忆,当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值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故B不正确。

答案:

B

23.研究发现两种现象:

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

则这两种物质中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解析:

①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物质乙是抗原。

故选C.

答案:

C

24.下列五种反应

(1)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

(2)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3)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4)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5)当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毒素与之结合,使它丧失毒性。

依次属于 ①正常免疫 ②自身免疫病 ③免疫缺陷 ④过敏反应 的何种

A.②③①④③B.②①④①③C.④③②②①D.④③②①①

解析:

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

免疫缺陷是指由于免疫功能降低而表现出的反应。

答案:

C

25.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饭后血糖升高时,人体可以通过“内刺激→A→C→D”途径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B.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可能完成H过程

C.人在寒冷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刺激→A→C→D,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D.当人的手被针刺时,可以通过刺激→A→C→D,使手缩回

解析:

当人的手被针刺时,可以通过刺激→A→B,使手缩回。

答案:

D

26.牵牛花的茎可以缠绕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如果测量幼茎靠近物体的一侧和远离物体的一侧的生长素浓度会发现

A.靠近物体的一侧高于远离物体的一侧B.靠近物体的一侧低于远离物体的一侧

C.两侧的生长素浓度差不多D.无法确定

解析:

靠近物体的一侧生成素浓度低于远离物体的一侧生长素浓度,使牵牛花的茎可以缠绕在其他物体上生长。

故选B.

答案:

B

27.关于植物激素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可用于果实催熟B.脱落酸能够促进种子萌发

C.赤霉素能够促进茎的伸长D.乙烯可用于诱导产生无子果实

解析:

赤霉能够促进茎的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素能够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的发育。

故选C。

答案:

C

28.

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右图表示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0-a年,种群数量增加,其年龄组成是增长型

B.a-b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C.b-c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增长

D.c-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型增长

解析:

0-a年,c-d年,种群数量增加,其年龄组成是稳定性,b-c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型增长。

故选B。

答案:

B

29.下列有关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

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

解析:

种植玉米时,合理密植是为了充分利用阳光。

故选C.

答案:

C

30.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的基因,并以质粒为运载体,采用转基因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金茶花新品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抗枯萎病的金茶花与原金茶花之间形成了生殖隔离

B.将抗枯萎基因连接到质粒上,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C.为了保证金茶花植株抗枯萎病,只能以受精卵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

D.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抗病金茶花,将来产生的配子不一定含抗病基因

解析:

抗枯萎病的金茶花与原金茶花之间并没有形成生殖隔离,将抗枯萎基因连接到质粒上,用到的工具酶DNA连接酶,植物细胞可以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

故选D。

答案:

D

31.下列判断抗虫基因是否成功转入棉花基因组的方法中,不属于分子水平检测的是

A.通过观察害虫吃棉叶后是否死亡

B.检测目的基因片段与DNA探针能否形成杂交带

C.检测目的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与DNA探针能否形成杂交带

D.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蛋白质能否与特定抗体形成杂交带

解析:

B、C、D是判断抗虫基因是否成功转入棉花基因组的方法。

故A是错误的。

答案:

选A。

32.下列关于“基因探针”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探针的工作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

B.待测的DNA分子可以直接用基因探针测序

C.利用基因探针,可快速灵敏地检测饮用水中病毒的含量

D.待测的DNA分子首先要解旋变为单链,才可用基因探针检测

解析:

“基因探针”的工作的原则是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待测的DNA分子首先要解旋变为单链,才可检测。

答案:

B

33.下列有关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需对基因进行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不对基因进行操作

B.基因工程原则上合成的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可合成天然不存在的蛋白质

C.基因工程是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是细胞水平(或性状水平)操作

D.基因工程完全不同于蛋白质工程

解析:

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

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蛋白质工程是指已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生物功能是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一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故选B

答案:

B

34.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克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植物组培获得的试管苗,可能为杂合子,也可能为纯合子;可能为单倍体,也可能为二倍体

B.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组培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型一定相同

C.动物克隆的技术基础是动物的细胞和组织培养

D.为了防止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

解析:

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组培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经组培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型不相同。

故B不正确。

答案:

B

35.植物的微型繁殖技术是指

A.植物组织培养B.嫁接C.营养繁殖D.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解析: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不仅可以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还可以搞笑快速地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

人们形象地把这种技术叫做植物的微型繁殖技术。

故选A

答案;A

36.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多数培养基主要以葡萄糖为糖酵解的碳源B.培养基添加胰岛素可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

C.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具有全能性D.胰蛋白酶作用时间过长收集到的分散细胞会减少

解析:

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核的全能性。

故选C

答案;C

37.下列有关生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工程技术中,胚胎移植、胚胎分割移植、核移植和动物细胞培养均可获得动物个体

B.用以治疗癌症的“生物导弹”就是以单克隆抗体作为抗癌药物定向杀死癌细胞

C.动物细胞培养出现的癌变发生于传代培养过程中

D.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依据的原理、诱导融合的方法都相同,且获得的融合细胞都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

答案:

C

38.下图表示哺乳动物卵子的发生过程。

与此相关的论述中,不合理的是

 

A.图中A是第一极体,B是合子,E是指受精,阶段C是指胎儿期,阶段D是指初情期

B.当观察到第二极体时,可以表明卵子已经完成了受精

C.能发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的阶段是①④   

D.①阶段存在的变异方式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解析:

考查哺乳动物卵子的发生过程有关的知识

答案:

D

39.在克隆技术出现之前,育种工作者已经开始采用胚胎分割移植方法尽快繁育更多的优质牛。

下列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胚胎分割移植要在受精卵培养到8个细胞的卵裂期时进行,其主要原因是此时还未出现细胞分化,此时的细胞属于全能干细胞的一类。

B.胚胎分割可以看作无性繁殖或克隆的方法之一。

C.通过胚胎分割移植培育出的这些小牛,其性别表现为雌雄的可能性各占一半。

D.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育的小牛,其性别则取决于供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解析:

通过胚胎分割移植培育出的这些小牛,其性别与母体相同

答案:

C

40.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年降雨量小于450mm,只适宜种植灌木和草,但却被硬性规定种植属于乔木的杨树,以致到处都是“杨家将”。

生态的不适应使许多地方的杨树长成半死不活的“小老头”状,远不如当地树种那样有较高的生态适应性,结果防护林成为残败的“灰色长城”。

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违背了

A.物种多样性原理B.协调与平衡原理C.系统整体性原理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解析:

造成生态的不适应的原因是违背了协调与平衡原理。

答案;B

第Ⅱ卷简答题

41.

(12分)下图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二细胞中能被健那绿染液染成蓝绿色的结构是_________(填标号)。

(2)图一细胞中与合成和分泌抗体有关的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3)图一细胞中结构⑥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4)图二细胞构成的组织是否适合做还原糖鉴定材料?

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图二表示根尖分生区细胞,则不应有的结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填标号)。

(6)最新研究发现,如果去掉图一细胞膜上的某种蛋白,把该细胞置于7%的NaCl溶液中,细胞形态没有明显变化;在人体内,抗利尿激素通过调节肾小管、集合管壁细胞膜上该种蛋白质来维持体内此物质的平衡。

由此说明该蛋白质参与运输的物质是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的相关知识。

考查各个细胞器的功能,还原糖的鉴定所需材料等。

答案:

41.

(1)③  

(2)③⑤⑦(2分)  (3)有丝分裂    

(4)不能  该细胞自身所含有的色素会对该实验结果的观察产生干扰(2分)  

(5)② ⑧   (6)水

42.

(8分)下面的甲、乙两图反映了二氧化碳含量和光照强度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请据图回答:

 

(1)对温室中的农作物增施农家肥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其原理符合上图中的_图。

若要用豆科植物作为绿肥,可以显著增加土壤中______________元素的含量。

(2)限制乙图曲线最终趋于平缓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乙图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C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并且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C和30°C,那么在原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C,曲线中B点将向______________移动,C点将向______________移动。

(3)图中的D点时刻,小麦根尖分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