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监测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00021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62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车站监测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地铁车站监测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地铁车站监测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地铁车站监测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地铁车站监测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铁车站监测方案.docx

《地铁车站监测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车站监测方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铁车站监测方案.docx

地铁车站监测方案

第一章车站概况

1.1站址环境

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十一号线智慧城站南接世界大观站,北联神舟路站,是本线的第六个车站。

车站南北向为高唐大道,东西向为规划五路,车站位于两条路的交叉口,小新塘村的西侧。

(1)地面现状

施工场地位于在建高唐大道与规划五路交叉路口,现状小新塘村的西侧,周边地势平坦,地面绝对标高为21.700米。

车站位置图

(2)地面交通现状

周边房屋均为在建建筑,车站主体施工期间不需要进行交通疏解。

(3)地下管线现状

站址范围内主要影响管道:

DN1000和DN800污水管,需要永久迁改出车站范围。

1.2车站结构

智慧城站为地下两层11米岛式站台车站,全长236米,标准段宽为19.7米,车站基坑开挖深度为16.41~18.91米。

包括车站主体、附属(含出入口、风道、风亭、冷却塔)建筑。

1.3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

1.3.1工程地质条件

本标段场地地貌属丘间盆地,沿线地形较平坦、开阔,属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貌,根据沿线所揭露地层的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性特征、风化程度等工程特性,对本车站的各岩土层进行分层。

各岩土层描述如下:

1)人工填土层(Q4ml)<1>

本场地揭露的人工填土层主要为素填土,局部为杂填土,颜色为杂色、灰黄、灰白及褐灰色等,稍压实,局部松散,湿。

素填土主要由黏性土组成,含少量石英砂粒。

杂填土组成物较杂,由黏性土、砂土组成,夹少量的碎石及砖块及生活垃圾。

该层在场地内各钻孔均有揭露,呈层状分布于地表。

层厚2.00~6.40m,平均厚度3.35m,层底埋深2.00~6.40m(标高15.83~19.99m)。

本层作原位标准贯入试验1次,实测击数N=15击。

2)陆相冲积-洪积砂层(Q3+4al+pl)

根据本次勘察揭露,根据砂层的颗粒级配不同,该层共分为三个亚层:

粉细砂层<3-1>、中粗砂层<3-2>、砾砂层<3-3>,现分述如下:

(1)粉细砂层,图表上代号<3-1>

黄色、灰黄色、灰白色,饱和,松散为主,局部稍密状,颗粒级配良好,局部为不良,成分为石英颗粒,含少量黏粒。

该层在场地内局部分布,在MUZ2-A013C、MUZ3-ZH-01等7个钻孔有揭露,呈透镜体状产出。

揭露层厚0.80~3.90m,平均1.81m,层顶埋深5.70~9.20m(标高12.68~16.02m),层底埋深7.80~12.50m(标高9.25~14.19m)。

本层作原位标准贯入试验8次,实测击数N=6~14击,平均值9.6击。

(2)中粗砂层,图表上代号<3-2>

灰黄色、灰白色,饱和,稍密为主,局部松散或中密状,级配良好,成分为石英颗粒,含少量黏粒。

该层在场地内广泛分布,除MUZ2-A013C钻孔外,场地内其余钻孔有揭露,个别钻孔揭露到两层,呈层状产出。

揭露层厚0.60~6.60m,平均2.40m,层顶埋深6.10~9.40m(标高12.57~15.87m),层底埋深6.70~14.10m(标高7.87~15.27m)。

本层作原位标准贯入试验32次,实测击数N=9~20击,平均值13.9击。

(3)砾砂层,图表上代号<3-3>

灰黄色、灰白色,饱和,中密为主,局部稍密状,级配良好,成分为石英颗粒,含少量黏粒。

该层在场地内零星分布,仅在MUZ3-ZH-05、MUZ3-ZH-06等2个钻孔有揭露,呈透镜体状产出。

揭露层厚0.60~4.70m,平均3.17m,层顶埋深6.10~9.40m(标高12.57~15.87m),层底埋深6.70~14.10m(标高7.87~15.27m)。

本层作原位标准贯入试验7次,实测击数N=13~19击,平均值16.1击。

3)冲积-洪积土层

根据土的类型、状态,本次勘察过程中揭露到的冲积-洪积土层分为三个亚层,分别为软塑状粉质黏土<4N-1>、可塑状粉质黏土层<4N-2>、河湖相沉积淤泥质土<4-2B>,现分述如下:

(1)软塑状粉质黏土,图表上代号为<4N-1>

灰黄色、灰白色,软塑,黏性好,刀切面较光滑,含少量石英颗粒,韧性干强度高。

该层在场地内局部分布,仅在MUZ2-A017C、MUZ3-SZ-82、MUZ3-ZH-01等3个钻孔有揭露,呈透镜体状产出。

揭露层厚0.80~3.10m,平均1.70m,层顶埋深3.10~5.20m(标高16.55~18.86m),层底埋深4.60~6.40m(标高15.35~16.63m)。

本层作原位标准贯入试验1次,实测击数N=3击。

(2)可塑状粉质黏土,图表上代号为<4N-2>

灰黄色、灰白色,可塑,黏性好,刀切面较光滑,含少量石英颗粒,韧性干强度高。

该层在场地内广泛分布,除MUZ2-A015C、MUZ2-A016C、MUZ3-ZH-10等3个钻孔外,场地内其余钻孔均揭露到该层,呈近似层状产出,厚度和形态变化较大。

揭露层厚0.50~7.60m,平均2.54m,层顶埋深2.00~11.90m(标高10.13~19.99m),层底埋深4.00~12.80m(标高9.23~17.80m)。

本层作原位标准贯入试验27次,实测击数N=6~14击,平均值9.7击。

(3)河湖相沉积淤泥质土,图表上代号为<4-2B>

深灰色,流塑,局部软塑状,主要由黏粒、粉粒组成,土质均匀,黏滑,含有机质、腐殖质及少量砂粒。

该层在场地内局部分布,在MUZ2-A013C、MUZ3-ZH-09等8个钻孔有揭露,呈透镜体状或层状产出。

揭露层厚0.60~4.30m,平均1.77m,层顶埋深2.40~4.70m(标高16.99~19.39m),层底埋深3.00~7.10m(标高15.09~18.69m)。

本层作原位标准贯入试验8次,实测击数N=2~4击,平均值2.9击。

4)残积层(Qel)

该土层为晚三叠世侵入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本次勘察期间揭露到可塑状砂质黏性土<5H-1>、硬塑状砂质黏性土<5H-2>两个亚层,分述如下:

(1)可塑状砂质黏性土,图表上代号为<5H-1>褐黄色、红褐色,可塑,土质粗糙,以粉黏粒为主,遇水易软化崩解,韧性及干强度低,为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

该层在场地内局部分布,在MUZ2-A015C、MUZ3-ZH-10等6个钻孔有揭露,呈透镜体状产出。

揭露层厚2.10~6.00m,平均4.10m,层顶埋深8.80~13.90m(标高8.33~13.05m),层底埋深14.00~17.80m(标高4.39~7.85m)。

本层作原位标准贯入试验9次,实测击数N=11~17击,平均值15.0击。

(2)硬塑状砂质黏性土,图表上代号为<5H-2>黄褐色、灰黄色等,硬塑,土质粗糙,以粉黏粒为主,遇水易软化崩解,韧性及干强度低,为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

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层位稳定,但厚度变化较大。

揭露层厚2.00~11.60m,平均6.44m,层顶埋深8.00~17.80m(标高4.39~13.74m),层底埋深10.00~25.10m(标高-3.14~11.74m)。

本层作原位标准贯入试验65次,实测击数N=18~29击,平均值23.5击。

5)岩石全风化带(T33ηγ)

晚三叠世全风化花岗岩,图表上代号<6H>黄褐色、灰白色,风化剧烈,原岩结构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呈坚硬土状,遇水易软化崩解。

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呈层状产出,层位稳定,厚度变化较大。

揭露层厚2.40~16.50m,平均8.20m,层顶埋深10.00~25.10m(标高-3.14~11.74m),层底埋深18.60~34.20m(标高-12.34~3.24m)。

本层作原位标准贯入试验77次,实测击数N=30~49击,平均值38.4击。

6)岩石强风化带(T33ηγ)

晚三叠世强风化花岗岩,图表上代号<7H>黄褐色、棕红色,岩石风化强烈,原岩组织结构大部分破坏,岩芯呈半岩半土状,局部呈碎块状,底部夹较多中风化岩块,浸水易软化崩解。

该层在场地内广泛分布,除MUZ3-SZ-83、MUZ3-ZS-002等2个钻孔外,其余钻孔均有揭露,大部分钻孔未穿透该层,层位稳定,厚度变化较大。

风化规律基本是从上至下由强至弱,个别风化程度不均匀。

揭露层厚2.30~18.10m,平均6.91m,层顶埋深18.60~34.20m(标高-12.34~3.24m),层底埋深24.80~41.50m(标高-19.35~-3.00m)。

本层作原位标准贯入试验61次,实测击数N=50~88击,平均值62.3击。

该岩石属极软岩,岩体极破碎,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类。

7)岩石微风化带(T33ηγ)

晚三叠世微风化花岗岩,图表中代号<9H>灰色、灰白色、浅肉红色,原岩组织结构基本未变,中粗粒结构,局部为细粒花岗岩脉,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角闪石,有少量风化裂隙,岩芯呈短柱~长短柱状,局部扁柱状,锤击声较清脆。

该层在场地内局部分布,在MUZ2-A013C、MUZ3-ZH-01等8个钻孔有揭露,均未揭穿该层。

局部地段岩面起伏变化剧烈,揭露层顶埋深24.80~41.50m(标高-19.35~-3.00m)。

微风化花岗岩饱和状态岩石抗压强度标准值为51.4MPa,该岩石属较硬岩,微风化花岗岩为坚硬岩,根据现场波速测试和室内岩块波速的测试结果,微风化花岗岩的岩体完整性指数Kv为0.796,为完整岩体,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其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Ⅱ类。

1.3.2水文地质条件

(1)第四系孔隙水

第四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冲、洪积砂层中,在松散填土之中亦有少量第四系孔隙水,根据抽水试验所测得的渗透系数值,水量较大。

本标段第四系孔隙水含水层主要有粉细砂层<3-1>、中粗砂层<3-2>、砾砂层<3-3>。

本场地孔隙水一般为潜水,局部上覆黏性土层,地下水略具承压性,承压水头约2.0~5.0m。

(2)基岩风化裂隙水

主要赋存于强、微风化岩中的风化裂隙之中,含水层无明确界限,埋深和厚度很不稳定,其透水性主要取决于裂隙发育程度、岩石风化程度和含泥量。

风化程度越高、裂隙充填程度越大,渗透系数则越低。

基岩风化裂隙水为承压水,承压水头约3.8~8.4m。

2)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

自然条件下总的地下水补、径、排特点是:

在水平方向上由高地势向低地势形成补给,在垂向上下伏岩土层接受上覆岩土层的渗透补给。

本场地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雨量大于蒸发量,其中大气降雨是本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之一,每年4~9月份是地下水的补给期,10月~次年3月为地下水消耗期和排泄期。

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入渗和地表水入渗补给,地下水具有明显的丰、枯水期变化,丰水期水位上升,枯水期水位下降。

本场地地下水以垂直循环为主,地下水径流途径较短,径流方向与坡向总体一致,地下水多以散流形式向附近低洼处等排泄,另外也有以地表蒸发和植被叶面蒸腾等方式排泄。

3)地下水的腐蚀性

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1.4监测重点

1.4.1车站主体结构、地下管线及4个出入口;

1.4.2周边建构筑物。

应重点监测的建构筑物有:

1#建筑物:

凌塘村在建裙楼,距车站主体结构26.7米,拟布设18个监测点;

(详见监测点布置图)

第二章施工监测目的及意义、制定原则和编制依据

2.1施工监测目的及意义

监测的目的主要是保证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和安全、保护周围环境及周围建筑安全。

基坑开挖过程中应根据监测数据进行信息化施工,及时对开挖方案进行调整,优化设计,使支护结构的设计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

通过观测各种变形数据,及时反应工程的各种施工影响,并做出相应措施。

对基坑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反馈,并采取必要的工程应急措施,保证工程的安全和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过大的影响,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进行监测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如下:

1、为工程施工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

2、及时掌握主体结构的变形和受力情况,对可能出现的险情和事故提出警报;确保建筑(构)物和地下管线的安全;

3、通过监测收集大量的位移、受力数据,并及时将数据加以分析、处理,对施工质量和结构安全做出综合判断,以指导后续施工,真正实现信息化施工。

4、通过监测,可掌握结构及周围土体实际状态的变形和受力状况,以利于修正设计,实现动态设计,并为以后同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积累经验。

2.2施工监测方案的制定原则

监测方案以安全监测为目的,根据工程特点确定监测对象和主要监测指标。

根据监测对象的重要性确定监测规模和内容、监测项目和测点布置,较全面地反映实际工作状态。

采用先进、可靠的监测仪器和设备,设计先进的监测系统。

为确保提供可靠、连续的监测资料,各监测项目间相互校验,以利数值计算、故障分析和状态研究。

在满足确保工程安全施工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工程施工的交叉干扰影响。

按照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规范编制监测方案。

2.3施工监测方案的编制依据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广州轨道交通施工测量管理细则》2013年修改版

《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城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CJJ76-2012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

本工程的施工设计图纸及合同中相应的规定、标准。

2.4监测控制值

序号

量测项目

位置或监测对象

量测仪器

测点布置

监测频率

量测精度

1

墙顶水平位移、沉降

连续墙上端部

水准仪、全站仪

间距10~15m

开挖过程1次/2天;主体施工1次/周

1.0mm

2

土体侧向位移

靠近围护结构的周边土体

测斜仪、测斜管

间距20m,同一孔测点竖向间距0.5~1m

开挖过程1次/天;底板浇筑前1次/周;浇筑后1次/半月

1.0mm

3

墙体变形

围护结构内

测斜仪、测斜管

间距15~20m,同一孔测点竖向间距0.5~1m

1.0mm

4

土压力

围护结构外部土体

土压力盒

间距60米,同一孔测点竖向间距2~3m

开挖过程1次/天,主体施工1次/周

≤1/100(Fs)

5

支撑轴力

支撑端部或中部

轴力计

钢支撑端部、混凝土支撑支撑中部

锁定后开挖至第二道支撑下中板前2次/周;开挖中板一下至拆除第二道支撑前1次/天,以后1次/周

≤1/100(Fs)

6

地下水位

基坑周边

水位计

水位管

间距20~25m,布置监测断面

开挖过程1次/3天;主体施工1次/周

1.0mm

7

建构筑物沉降、倾斜

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

全站仪、水准仪

房屋角部,柱位,每栋建筑3个测点

开挖过程1次/天;主体施工1次/3天

主体封顶后半年内1次/1周

1.0mm

8

地下管线变形

施工影响范围内的管线

全站仪、水准仪

间距5~10m

开挖过程1次/天;主体施工1次/3天

1.0mm

9

孔隙水压力

基坑周围受力,变形较大或有代表性的部位

水空隙

压力计

沿车站四周布置8个,同一孔竖向间距2~5m并不少于3个

开挖过程1次/3天;主体施工1次/周

≤0.5(Fs)

表二监测控制值表

监测项目

控制值标准

墙顶部沉降

≤30mm

墙顶部水平位移

≤30mm

桩体变形

≤30mm

基坑周围地表沉降

≤30mm

孔隙水压力

60%~70%/70%~80%

支撑轴力

≤80%设计值

地下管线沉降、位移

<15mm

建构筑物沉降、裂缝、倾斜

沉降:

≤30mm

裂缝:

不出现

倾斜:

<0.002

监测项目一般取80设计允许最大值作为检测报警值,对于测斜光滑的变化曲线,若曲线上出现明显的折点变化也作出报警处理。

2.5监控频率

2.5.1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就连续监测;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一步加强监测,缩短监测时间间隔,加密监测次数,直至危险或隐患解除为止,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结果。

(1)监测项目的监测值达到报警标准;

(2)监测项目的监测值变化量较大或速率加快;

(3)出现超深开挖、超长开挖、未及时加撑等不按设计施工的情况;

(4)基坑及周围环境中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

(5)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

(6)支护结构出现开裂;

(7)邻近的建筑物或地面突然出现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开裂;

(8)基坑底部、坡体或围护结构出现管涌、流沙现象;

2.5.2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报警;若情况比较严重,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

(1)当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

(2)基坑支护结构或周边土体的位移出现异常情况或基坑出现渗漏、流砂、管涌、隆起或陷落等;

(3)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或锚杆体系出现达大变形、压屈、断裂、松驰或拔出的迹象;

(4)周边建筑物的结构部分、周边地面出现可能发展的变形裂缝或较严重的突发裂缝;

(5)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判断,出现其他必须报警的情况。

2.5.3当曲线接近平缓时,在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即可判断变化趋近稳定,经业主代表同意后可以停止相应项目的监测工作。

第三章监测设计表、监测图

支护结构变形监测点共32个;水平位移监测点共32个;土体侧向变形监测点共32个;地下水位监测点共40个;地面沉降监测点共40个;第一道砼支撑共设钢筋应力计8个,第二道砼支撑共设钢筋应力计及钢支撑共设振弦式反力共计8个,第三道钢支撑共设振弦式反力计8个(第一、二、三层支撑监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上);周围建筑物共1个设18个监测点。

监测点布置图见附图一、附图二

 

智慧城站主体围护结构标准段监测图

主体围护结构特殊断面图

 

第四章基坑监测方法

4.1沉降监测实施方法

本工点的沉降监测主要为邻近建构筑物沉降和地面沉降。

4.1.1沉降观测基准点、工作点及观测点的布设原则

4.1.1.1基准点位置的选择要求

基准点选择在3倍的车站基坑深度以外的稳定地基浅埋式普通基准点。

根据需要,

基坑北侧和东侧埋设2组8个浅埋式基准点,并于基坑开挖前一周埋设完成。

4.1.1.2观测点位置的选择要求

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点应埋设在建(构)筑物的竖向结构上,数量视建筑物的

面积和其离开挖区的距离而定,每栋建筑物不少于3个沉降观测点,为检核不均匀沉降的影响,高层建筑的裙房与塔楼应分别设点。

4.1.1.3沉降观测基准点、工作点及观测点的点位的制作及安装,点位的制作除了要满足精度的要求之外,还要做到不影响建筑物的外观,不影响车辆或行人的交通。

工作点采用浅埋钢筋水准标志,观测点的布置及数量视具体情况而定,观测点的主要形式有:

(1)对于混凝土结构墙体上的观测点,采用在结构上钻孔后埋设“L”型点位标志的方法。

测点采用Ф18不锈钢制作,测点端头加工成半球形,先用冲击钻在墙柱上成

孔,在孔中装入Ф18不锈钢测点,然后在孔内灌注云石胶及其凝固剂进行固定(测点固定部位做成螺纹)。

(2)支撑立柱沉降监测点:

在支撑立柱的顶部焊接加工件,样式如图所示:

(3)对于支撑立柱沉降监测点,采用在结构上钻孔后埋设,测点采用Ф10不锈钢制作,测点端头加工成半球形,先用冲击钻在支撑上成孔,在孔中装入Ф10不锈钢测点,然后在孔内灌注云石胶及其凝固剂进行固定(测点固定部位做成螺纹)。

监测点应布置在立柱受力、变形较大和容易发生差异沉降的部位,如基坑的中部、多根支撑交汇处等。

(4)地表沉降点的埋设时,水泥地面:

先用冲击钻在地表钻孔,然后放入沉降测点,测点采用Ф20~30mm,长800~1200mm半圆头钢筋制成。

为减小路面结构对观测效果的影响,上述所有沉降点均埋设在土层内,由套管保护至地面(见右图),套管四周用水泥砂浆填实固牢。

原始地面:

埋设普通水准测量标石。

(5)地表沉降点以D1、D2、D3等按顺序编号。

地表沉降监测点设置的标准方法现场效果图

4.1.2沉降观测方法及精度

·

4.1.2.1布设水准控制路线

水准路线控制网布设的基本原则采用分级,首先根据开挖区及周边建筑物监测点分

布情况,布设首级控制网(起始、闭合于水准基点),观测首级控制点高程;其次,布设二级水准网(起始、闭合于首级控制点),观测各沉降点高程。

首级控制和二级控制以布设成附合路线或闭合路线均可,具体采用那种路线,根据监测点分布情况和建筑物密集程度决定。

在布设水准控制路线时,为确保前后视距差满足二级精度要求,同时满足变形监测的“三定”要求(测站固定、仪器固定、人员固定),在布设的同时量测出每次仪器的安置位置,并用红油漆在地面做出标记。

4.1.2.2水准控制点观测水准控制点采用闭合水准路线或附合水准路线进行往返测,取两次观测高差中数进行平差。

各测站观测顺序:

往测奇数站:

后、前、前、后,往测偶数站:

前、后、后、前;返测时,奇、偶测站观测顺序分别与往测的偶、奇测站相同。

水准控制网主要技术指标

序号

项目

限差

1

基辅分划读数差

≤0.3毫米

2

往返较差及附合或环线闭合差

±0.3√n毫米(n为测站数)

3

视线长度

≤30米

4

前后视距差

≤0.5米

5

任一测站前后视距差累计

≤1.5米

6

视线高度

>0.3米

4.1.2.3建筑物沉降点观测

根据水准控制线路测出的各控制点高程数据,采用闭合线路或附合线路观测周围的

各建筑(构)物沉降点,也可采用支点观测,但支点站数不得超过2站,且支点观测必须进行两次观测。

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规范。

每次观测由固定测量人员、固定仪器按相同的观测路线进行,观测记录至0.01毫米,计算及结果至0.1毫米。

沉降监测网主要技术指标(表五)

序号

项目

限差

1

高程中误差(mm)

±0.1

2

相邻点高差中误差(mm)

±0.5

3

基辅分划读数差(mm)

±0.5

4

往返较差及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

±1

(n为测站数)

5

视线长度(m)

<50

6

前后视距差(m)

±2.0

7

任一站前后视距差累计(m)

±3.0

8

视线高度(m)

>0.3

数据记录及平差处理:

观测记录采用自编记录计算程序进行。

可提高工效和计算不出错。

所有观测数据,都按规范规定要求的各项限差进行控制。

内业中,利用合格的外业观测数据,用软件进行平差处理。

计算各点的高程及沉降量、累积沉降量。

4.2围护结构顶水平位移监测实施方法

水平位移监测总体上遵循基准点~监测控制点(工作基点)~水平位移监测点的观

测原则。

在基坑边相对稳定处布设监测控制点,作为水平位移监测工作基点,同时在基坑施工影响范围外稳定的区域布设或利用4个基准点或基准方向,用以检核工作基点的稳定性。

观测时,首先利用基准点检核工作基点的稳定性,再在工作基点上设站,进行水平位移监测点的观测。

4.2.1工作基点及监测点的布设

4.2.1.1工作基点的布设方法

为确保按照《建筑物变形测量规程》的二级精度进行水平位移观测,视线长度≤

300m,在车站基坑四个角及中部两侧布设6个工作基点(工作基点建立观测墩,以下称基点墩),工作基点墩位置布置在基坑的阴角拐角处(在基坑阴角拐角处,变形最小,一般仅为基坑最大变形的1/10左右)。

工作基点墩应布置在基坑开挖深度3倍以上距离,(砼基础300×1000×1000mm),孔深100mm,在孔内埋设Φ25钢筋,并浇筑混凝土观测墩,墩尺寸:

长×宽×高=400×400×1200mm,墩顶部埋设强制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