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相关文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95519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养结合相关文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医养结合相关文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医养结合相关文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医养结合相关文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医养结合相关文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养结合相关文件.docx

《医养结合相关文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养结合相关文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养结合相关文件.docx

医养结合相关文件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产业需求日益凸显。

养老服务已经成为老龄化社会的基础性公共服务。

机构预计,到2020年,我国养老产业总值可达6万亿,养老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的人口数量在2005年突破了13亿,截至2015年底,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已达1.44亿,人口老龄化日趋加剧。

在老龄化趋势和政策扶持的双重推动下,我国养老市场之广阔空间正逐步扩大。

据联合国预测,我国2020年老龄化人口将达到2.5亿。

机构预计,按照老龄人口2020年月均支出2000元计算,到2020年,养老市场空间可达6万亿元。

我国于2060年前均会保持快速老龄化趋势,至2060年65岁以上老龄人口将会达到3.69亿,占总人口数量的28%,市场空间正逐步扩大。

  近年来,扶持政策频频。

相比2006年至2010年前出台的4项养老政策,我国2011年至2015年共出台相关养老政策12项,由发文频率可见政府的扶持力度正逐步加大。

去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让民营资本进入养老产业,为养老市场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提高市场活力。

政府发布的养老政策导向愈发明确,力度逐步加大。

2015年推进医养融合发展,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连锁化养老产业,我国颁布的细节化条款数量逐步增加,对养老产业未来的发展支持力度正逐步加强。

  不仅是政策面对养老产业高度关注,财政扶持力度也正持续加大。

2014年我国财政支出中,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接近3200亿元,占社会保障方面财政支出总额的20%左右,是社会保障方面最大的支出项目;同年,我国财政支出中,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补助超120亿元,近5年年平均增速达到20%,占社会保障方面财政支出总额的0.80%。

从财政支出的比例可见,养老产业的发展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

  老年医疗护理需求旺盛,相关养老产业将迎新机遇。

我国现在大多数养老机构仅能提供基础生活照顾服务,难以提供专业医疗护理服务,而医疗护理服务恰恰是整个养老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因此,我国目前的专业老年医疗护理服务的供给难以满足需求,随着老龄化趋势的深化,这部分缺口将会越来越大。

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数据显示,我国至2020年老龄人需要上门护理服务的人数将达4,033万人,需求正逐步增大。

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以及具有基本养老设施与软硬件配套的公司将率先受益。

国家关于鼓励医养结合的6个重要文件

作者:

admin来源:

未知发布时间:

2015-10-28点击:

4117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

  (六)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

  推动医养融合发展。

各地要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

卫生管理部门要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要积极支持和发展养老服务,有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做好老年慢病防治和康复护理。

要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建立社区医院与老年人家庭医疗契约服务关系,开展上门诊视、健康查体、保健咨询等服务,加快推进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试点。

医疗机构应当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优先优惠服务。

  健全医疗保险机制。

对于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符合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条件的,可申请纳入定点范围,入住的参保老年人按规定享受相应待遇。

完善医保报销制度,切实解决老年人异地就医结算问题。

鼓励老年人投保健康保险、长期护理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人身保险产品,鼓励和引导商业保险公司开展相关业务。

  2.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

  

(二)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

  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等加强合作。

在养老服务中充分融入健康理念,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支撑。

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业务协作机制,鼓励开通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协同做好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护理。

增强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便捷、优先优惠医疗服务的能力。

推动二级以上医院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之间的转诊与合作。

各地要统筹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资源,合理布局养老机构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形成规模适宜、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

  3.发展改革委、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建设的通知》(发改投资〔2014〕2091号)

  (三)加快推进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建设的实施安排

  养老服务体系主要任务包括为老年人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顾、保健康复、娱乐和交通接送等日间服务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主要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护理、康复娱乐等服务的老年养护院等专业养老服务设施,具备餐饮、清洁卫生、文化娱乐等服务的养老院和医养结合服务设施,以及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14号)

  (五)医养结合

  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等加强合作。

推动中医药与养老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和养生保健优势。

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业务协作机制,鼓励开通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协同做好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护理。

增强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便捷、优先优惠医疗服务的能力。

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置养老床位。

推动二级以上医院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等之间的转诊与合作。

在养老服务中充分融入健康理念,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支撑。

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

统筹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资源,合理布局养老机构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研究制订老年康复、护理服务体系专项规划,形成规模适宜、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32号)

  (四)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

  发展中医药特色养老机构。

鼓励新建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

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以老年病、慢性病防治为主的中医诊室。

推动中医医院与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开展合作。

  促进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

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开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优先优惠服务。

支持养老机构开展融合中医特色健康管理的老年人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护理服务。

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开展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建立医疗契约服务关系,开展上门诊视、健康查体、保健咨询等服务。

  6.十部委《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民发〔2015〕33号)

  (四)推进医养融合发展

  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或与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协议,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对养老机构设立医务室、护理站等医疗机构给予大力支持,积极提供便利;按规定进行设置审批和执业登记。

  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符合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条件的,要按规定申请纳入定点范围。

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康复项目费用,可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扶持和发展护理型养老机构建设。

对民间资本投资举办的护理型养老机构,在财政补贴等政策上要予以倾斜。

  要将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纳入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统一指导,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定、技术准入和推荐评优等方面,与其他医疗机构同等对待。

  加强对养老机构中医师、执业护士、管理人员等的培训,强化医养融合发展的人才保障。

鼓励医师和执业护士到养老机构、医疗机构中提供服务。

  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社区和居民家庭,加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合作。

医养融合万亿市场亟待政策激活

2016年03月11日00:

22作者:

杨毅来源:

 编辑:

东方财富网

字体:

大中小|共0人参与讨论|用手机讨论

【医养融合万亿市场亟待政策激活】在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涉及健康中国建设,支持发展养老、健康等服务消费,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等事关百姓健康与养老等重大民生问题。

  在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涉及健康中国建设,支持发展养老、健康等服务消费,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等事关百姓健康与养老等重大民生问题。

  《报告》在阐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时指出,“十三五”期间,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

  就2016年工作任务,《报告》提出:

要增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

适应消费升级趋势,破除政策障碍,优化消费环境,维护消费者权益。

支持发展养老、健康、家政、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

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

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

在医疗卫生、健康养老业等相关业内人士看来,这些内容含金量极高,都将惠及广大普通百姓。

  卫生资源和服务资源不足面临挑战

  《报告》将给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李克强总理强调,今年要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让更多大病患者减轻负担,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

扩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范围,协同推进医疗服务价格、药品流通等改革。

在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

鼓励社会办医。

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

为了人民健康,要加快健全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严守从农田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的每一道防线,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此外,还将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制定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办法,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

落实临时救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制度。

加快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使困难群众遇急有助、遇困有帮,让社会充满关爱和温暖。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中央财政今年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160亿元,增长9.6%。

同时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从人均40元提高到45元,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和农村流动。

这些都是中央送出的政策红包。

  但在看到这些利好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随着老龄化的到来,我们面临着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

两会期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时表示,老龄化是全球人口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

我国老龄化的速度较快,老年人口在医疗、照料、护理、康复等方面的需求快速增长,这给卫生资源和服务资源带来巨大的新挑战。

  李斌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只靠医疗服务、我们盖多少医院、再培养多少医生仍然不够用。

无论是居家养老还是进机构养老,没有医疗服务的保障,老年人不安心,子女们不放心,所以就得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把资源进行统筹,实行医养结合的方式,来解决老年人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总医院原副院长范利对这一问题也十分关注,提出了切实推进医养结合养老的提案,她说,尽管我国老年医疗养老服务需求庞大,但是老年医疗养老服务总的满足率仅为15.9%,有84.1%的老年人没有得到相应的医疗养老服务。

可见,我国不仅仅存在养老难的问题,医养分离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养老事业发展的瓶颈。

  万亿医养融合市场亟待激活

  李斌强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了医养结合解决老龄服务的问题,并且还发了相关的文件。

  目前已经开展了试点工作,要求各地在医养结合方面,在投融资,在价格政策、土地政策、税收等政策方面,人才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方面,都要出台相关的支持政策,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多种医养结合的方式,比方说对口支援、合作共建、建立联合体等多种方式,来加强医养结合。

同时整合资源,开办老年病医院、康复长期护理的机构,支持养老机构来设置医务室、护理站,为老年人提供治疗、住院、康复期护理这样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的服务。

  李斌介绍说,现在地方已经有一些做得好的,也取得了好的成效,比方说上海,169家养老机构设置了医务室,而且这些医务室有100家已经实现了和医保的联网。

北京95%的养老机构已经设置了医务室,或者与医疗机构进行签约服务,开辟绿色通道。

全国已经有4609家医院与养老机构签订了服务协议,发展势头是很好的。

  李斌指出,居家养老还是我们国家养老的主渠道,在居家养老方面,我们大力推进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全科医生、家庭医生优先和有老人的家庭进行签约服务。

同时把老年人常得的疾病,比方说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这些慢性病很好地管理起来,使他们能够得到规范的治疗,能够得到健康保健的知识,为居家养老的这些老人提供连续、规范、舒心的健康服务,促进这些老人在家能够安心地养老。

在这方面,在基层都有一些很好的实践例子,我们要推广这些好的经验,把全国的医养结合落实好。

  “我国养老机构内普遍医疗资源不足。

多重原因致使‘医养融合’的养老模式在我国推广还存在不少困难。

解决社会化养老的医疗困局,需要政府在政策、制度、执行等方面的保障和支持。

”针对这些问题,全国政协委员、香江集团总裁翟美卿建议加快推进医养融合,促进养老产业发展。

  我国现阶段未富先老、未备而老和孤独终老的老龄化特点突出,医养结合存在大量需求。

全国人大代表、燕达集团董事长李怀表示,医养结合远非“医院+养老院”的模式,要真正解决医养结合问题,在养老机构当中,就要设置医护团队,融入到养老工作中,解决养老者的基本需求,在出现重大疾病时,能够全面对接医院,全程负责。

医养两者是互补的,医院发展得好,可以带动养老发展,养老发展同时带动医院发展。

  范利说,面对我国庞大的医疗养老需求、万亿市场潜力和千万就业空间,亟待政策激活和市场培育,深入拓展医养结合的新途径,不仅对我国拉动内需、化解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对助推我国“绿色GDP”的增长,再造经济发展新的“黄金期”,实现健康中国梦都有重大意义。

2017年初步建立医养结合体系(在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

不必过度忧虑人口老龄化

《人民日报》(2015年11月14日02版)

  本报北京11月13日电(记者赵展慧)13日,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在国新办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虽然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2.12亿,但不用过度忧虑,要做好医养结合工作。

  王培安解释“十三五”时期,我国的老龄人口仍然是年轻老人占多数,“这正是我们做好各种应对老龄化准备工作的机遇期和窗口期”。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

《意见》提出到2017年,要初步建立医养结合的政策体系、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医养结合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实现有序共享,覆盖城乡、规模适宜、功能合理、综合连续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王培安认为医养结合,关键在合。

《意见》部署了“合”的重点任务,包括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优化政策环境,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同时,王培安表示,《意见》完善了推进医养结合的保障措施。

在加大金融对医养结合领域的支持力度及加强规划布局和用地保障等方面支持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的发展。

  针对“健康老龄化”的概念,王培安解释这个概念是指持续性地发展和维护老年健康生活所需的功能和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的“总量大、速度快、高龄化、不均衡、未富先老”等特点,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王培安还透露,《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修订从今年3月份就正式进入工作状态,修法的方案正在按程序进行

解读分享|2015医养结合最新政策

2015-12-2115:

17:

10来源:

评论:

0点击:

267

2015中国康复展览会将于7月30日至8月1日在成都世纪新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同期中国健康养老产业联盟与国药励展将举办“医养结合国际发展论坛”,欢迎大家关注,并积极参与。

\

  2015中国康复展览会将于7月30日至8月1日在成都世纪新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同期中国健康养老产业联盟与国药励展将举办“医养结合国际发展论坛”,欢迎大家关注,并积极参与。

  5月15日至18日首届健康产业领袖峰会(tHIS)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

这是中国健康产业首次在一次展会上实现全产业链展示,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健康产业展会,107场主题会议,29万平米的国际展览,集中展示来自全球6,800个展商。

据了解,此次展会,首日参会人数达到40万,因参会人数太多,一度造成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片区交通全面瘫痪。

  应主办方的邀请,中国健康养老产业联盟秘书长蒋洪卫出席并在健康产业领袖峰会分论坛“2015康复养老市场政策研讨会”上进行“医养结合产业模式探讨”的主题演讲,蒋秘书长对2015年的医养结合政策进行了梳理和学习,对这部分演讲内容,整理分享如下:

  一、民政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计生委、银监会、保监会等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民发〔2015〕33号)

  明确要求:

推进医养融合发展

  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或与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协议,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对养老机构设立医务室、护理站等医疗机构给予大力支持,积极提供便利;按规定进行设置审批和执业登记。

  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符合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条件的,要按规定申请纳入定点范围。

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康复项目费用,可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扶持和发展护理型养老机构建设。

对民间资本投资举办的护理型养老机构,在财政补贴等政策上要予以倾斜。

  鼓励医师和执业护士到养老机构、医疗机构中提供服务。

  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社区和居民家庭,加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合作。

  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14号)

  关于医养结合部分:

  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等加强合作。

推动中医药与养老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和养生保健优势。

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业务协作机制,鼓励开通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协同做好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护理。

增强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便捷、优先优惠医疗服务的能力。

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置养老床位。

推动二级以上医院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等之间的转诊与合作。

在养老服务中充分融入健康理念,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支撑。

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

统筹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资源,合理布局养老机构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研究制订老年康复、护理服务体系专项规划,形成规模适宜、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

  发展社区健康养老服务。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医养生保健等服务的能力,鼓励医疗机构将护理服务延伸至居民家庭。

推动开展远程服务和移动医疗,逐步丰富和完善服务内容及方式,做好上门巡诊等健康延伸服务。

  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32号)

  七大任务中五大与医养结合有关:

  

(一)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

  支持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发展。

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培育一批技术成熟、信誉良好的知名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集团或连锁机构。

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发挥自身技术人才等资源优势,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规范发展提供支持。

  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

  开展中医特色健康管理。

  

(二)加快发展中医医疗服务

  鼓励社会力量提供中医医疗服务。

建立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共同发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突出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

通过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规范和推进中医师多点执业等措施,支持社会资本举办中医医院、疗养院和中医诊所。

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允许药品经营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

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传统中医诊所。

  创新中医医疗机构服务模式。

推动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和中医坐堂医诊所规范建设和连锁发展。

  (三)支持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

  促进中医特色康复服务机构发展。

各地根据康复服务资源配置需求,设立中医特色康复医院和疗养院,加强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

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中医特色康复服务机构。

  (四)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

  发展中医药特色养老机构。

鼓励新建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

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以老年病、慢性病防治为主的中医诊室。

推动中医医院与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开展合作。

  促进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

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开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优先优惠服务。

支持养老机构开展融合中医特色健康管理的老年人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护理服务。

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开展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建立医疗契约服务关系,开展上门诊视、健康查体、保健咨询等服务。

  (五)培育发展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产业

  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

发掘中医药文化资源,优化中医药文化产业结构。

创作科学准确、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创意产品和文化精品。

发展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等新兴文化业态,培育知名品牌和企业,逐步形成中医药文化产业链。

依据《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开展健康教育。

将中医药知识纳入基础教育。

  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

利用中医药文化元素突出的中医医疗机构、中药企业、名胜古迹、博物馆、中华老字号名店以及中药材种植基地、药用植物园、药膳食疗馆等资源,开发中医药特色旅游路线。

建设一批中医药特色旅游城镇、度假区、文化街、主题酒店,形成一批与中药科技农业、名贵中药材种植、田园风情生态休闲旅游结合的养生体验和观赏基地。

开发中医药特色旅游商品,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

支持举办代表性强、发展潜力大、符合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展览和会议。

国务院:

各省份均须试点医养结合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作者:

 2015年11月13日 12:

51

[导读]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稳定粮食生产增加种粮收入的措施,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利益;部署以消费升级促进产业升级,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扩大内需;决定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更好保障老有所医老有所养;通过《地图管理条例(草案)》。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稳定粮食生产增加种粮收入的措施,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利益;部署以消费升级促进产业升级,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扩大内需;决定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更好保障老有所医老有所养;通过《地图管理条例(草案)》。

会议认为,围绕消费新需求,创新消费品等相关产业和服务业供给,能够丰富群众生活、释放内需潜力、弥补民生短板、推动工业升级和产品质量提升。

会议确定,一是以改革创新破除制约消费扩大的体制机制障碍。

二是优化消费环境。

三是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发展消费信贷,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