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复习题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95336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木工程施工复习题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土木工程施工复习题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土木工程施工复习题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土木工程施工复习题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土木工程施工复习题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施工复习题DOC.docx

《土木工程施工复习题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施工复习题DOC.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木工程施工复习题DOC.docx

土木工程施工复习题DOC

土木工程施工复习题

题型:

名词解释(5题,共10分)填空题(10题,共10分)

单项选择(10题,共10分)简答题(6题,共48分)

论述与计算(2题,共22分)

基本概念:

第二章土方工程

⑴土的可松性:

土的可松性是土经开挖后组织破坏、体积增加、虽经回填压实仍不能恢复成原来体积的性质

⑵土的渗透性:

土体孔隙中的自由水在重力作用下会透过土体而运动的性质

⑶土的压缩性:

土的压缩性是土经运输、填压后体积会压缩的性质

⑷土方量的计算方法:

①断面法②方格网法

⑸土方边坡的稳定,主要是由于土体内颗粒间存在摩阻力和内聚力,使土体具有一定的抗剪强度;决定于土的内摩擦角和内聚力的大小。

⑹引起土体抗剪强度降低的原因:

1)因风化、气候等的影响使土质变得松软;2)粘土中的夹层因浸水而产生润滑作用;

3)饱和的细砂、粉砂土等因受振动而液化等。

⑺引起土体内剪应力增加的原因有(下滑力增加):

1)基坑上边缘附近存在荷载(堆土、机具等),尤其存在动载;

2)雨水、施工用水渗入边坡,使土的含水量增加,而使土体自重增加;

3)有地下水时,地下水在土中渗流产生一定的动水压力;

4)水渗入土体中的裂缝内产生静水压力

8防止措施:

1)采取必要措施护坡防塌。

2)特别注意地面水的排除,降水工作应持续到土方回填完毕。

防止坡顶集中荷载及振动。

3)雨季防止塌方。

⑼基坑支护结构的形式:

根据受力状态可分为横撑式支撑、板桩式支护结构(悬臂式和支撑式)、重力式支护结构等。

(10)板桩支护结构由两大系统组成:

挡墙系统和支撑(或拉锚)系统。

(11)总结板桩的工程事故,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五方面:

①  板桩的入土深度不够,在土压力作用下,板桩的入土部分走动而出现坑壁滑坡;

②  支撑或拉锚的强度不够;

③  拉锚长度不足,锚碇失去作用而使土体滑动;

④  板桩本身刚度不够,在土压力作用下失稳弯曲;

⑤  板桩位移过大,造成周边环境的破坏

(12)板桩设计的三要素:

①板桩入土深度②截面弯矩(支撑结构强度和稳定性)③支撑或锚杆拉力

(13)用于支护结构的水泥土其水泥掺量通常10%~18%(单位土体的水泥掺量与土的重力密度之比)

(14)基坑工程开挖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分层开挖、内支撑分层开挖、盆式开挖、岛式开挖及逆作法开挖等

(15)工作面是用来方便施工预留的,分机械挖方和人工挖方,都有不同的作用.机械挖方工作面用来放机械,人工挖方用来给工人足够的工作空间,也可以提供土堆放的位置

(16)不同类土填筑,应上层为透水性小填料,下层为透水性大的填料。

(17)填土的压实方法:

①碾压法②夯实法③振动压实法(非粘性土)

(18)填土压实的影响因素:

①压实功②土的含水量③铺土厚度以及压实遍数

第三章桩基础工程

(1)预制桩施工,包括预制、起吊、运输、堆放、打桩等过程

(2)预制桩的制作有并列法、间隔法、重叠法和翻模法等四种制桩方法

(3)预制桩桩身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后起吊,100%可以运输和打桩

(4)确定沉桩顺序的原则:

1) 从中间向四周沉设,由中及外;

2) 从靠近现有建筑物最近的桩位开始沉设,由近及远;

3) 先沉设入土深度深的桩,由深及浅;

4) 先沉设断面大的桩,由大及小

(5)沉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防治:

影响:

打桩时,引起桩区及附近地区的土体隆起和水平位移虽然不属打桩本身的质量问题,但由于邻桩相互挤压导致桩位偏移,会影响整个工程质量。

如在已有建筑群中施工,打桩还会引起临近已有地下管线、地面交通道路和建筑物的损坏和不安全。

防治措施:

在邻近建筑物(构筑物)打桩时,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如采用灌注桩、挖防振沟、预钻孔取土打桩、采取合理打桩顺序、控制打桩速度等。

(6)正循环与反循环的概念

正循环钻孔是把造浆池制作好的泥浆通过泵压注入孔内,进行置换,排除孔内的浮渣,并且根据地质情况(如软土层)和钻孔深度不断调整泥浆比重,以确保孔压,防止坍孔,“二清”时同时满足规范要求的1:

1.15的泥浆比重和孔底沉渣厚度。

所区别的是反循环钻孔一般采用“气举法”清孔,达到同时满足规范要求的1:

1.15的泥浆比重和孔底沉渣厚度。

反循环清孔操作不当容易造成坍孔,在软土地区谨慎使用。

(7)湿作业的辅助工作:

泥浆护壁、护筒

护筒的作用:

导正钻具,控制桩位;保护孔口,隔离地表水渗漏,防止地表杂填土坍塌;保持孔内水位高及固定钢筋笼

泥浆的作用:

主要是平衡地层压力以及护壁防塌;清洗孔底,携带钻渣;润滑和冷却钻头

(8)清孔:

钻孔达到要求的深度后为防止灌注桩沉降加大、承载力降低,要清除孔底沉淀物(沉渣等)清孔方法是用原浆换浆法清孔,清孔后泥浆指标比重1.15—1.20之间

(9)孔底沉渣允许厚度:

端承桩«50mm;摩擦桩«150mm

(10)浇筑水下混凝土是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中确保成桩质量的关键工序;应连续浇筑间断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

(11)灌注桩施工中易发生的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

1.缩孔:

是指孔径小于设计孔径的现象。

是由于塑性土膨胀造成的,处理时可反复扫孔,以扩大孔径

2塌孔:

在成孔过程中或成孔后,有时在排出的泥浆中不断出现气泡,有时护筒内的水位突然下降,这是塌孔的迹象。

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土质松散、泥浆护壁不好、护筒水位不高等所致。

如发生塌孔,应探明塌孔位置,将砂和粘土(或砂砾和黄土)混合物回填到塌孔位置1m~2m,如塌孔严重,应全部回填,等回填物沉积密实再重新钻孔

3.钻孔倾斜:

桩孔成孔后发现较大垂直偏差,是由于护筒倾斜和位移、钻杆不垂直、钻头导向部分太短、导向性差、土质软硬不一、或遇上孤石等原因造成。

斜孔会影响桩基质量,并会造成施工上的困难。

处理时可在偏斜处吊住钻头,上下反复扫孔,直至把孔位校直;或在偏斜处回填砂粘土,待沉积密实后再钻

(12)挖孔桩的砼分护壁砼及桩蕊砼两部分

(13)振动拔管的方法,根据承载力的要求不同,可分别采用单打法,复打法和翻插法

(14)套管成孔灌注桩常出现的质量问题:

1.断桩:

主要是桩中心距过近,打邻近桩时受挤压;或因混凝土终凝不久就受振动和外力作用所造成。

故施工时为消除临近沉桩的相互影响,避免引起土体竖向或横向位移,最好控制桩的中心距不小于4倍桩的直径。

如不能满足时,则应采用跳打法或相隔一定技术间歇时间后再打邻近的桩。

2.缩颈:

是指桩身某处桩径缩减,小于设计断面。

产生的原因是在含水率很高的软土层中沉管时,土受挤压产生很高的空隙水压,拔管后挤向新灌的混凝土,造成缩颈。

因此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拔管速度,密振慢拔,并使桩管内保持不少于2m高的混凝土,以保证有足够的扩散压力,使混凝土出管压力扩散正常。

3.吊脚桩:

是指桩底部混凝土隔空或混进泥砂而形成松软层。

其形成的原因是预制桩尖质量差,沉管时被破坏,泥砂、水挤入桩管。

4.桩尖进水进泥

第四章模板工程

(1)模板工程在设计与施工中要求:

1.能保证结构和构件的形状、位置、尺寸的准确;2.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3.装拆方便能多次周转使用;4.接缝严密不漏浆

(2)组合钢模板由板块、角模及配件(支承件和连接件)组成

(3)钢框覆面胶合板模板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模板

(4)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其浇筑高度不应超过3M,否则采用串筒、溜管下落

(5)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L≥4m时,模板应起拱,起拱高度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宜为L的1/1000~3/1000

(6).新浇筑混凝土的侧压力:

新浇的混凝土作为一种重质液体

F混凝土=γc.h

有效压头h─混凝土不凝结能浇灌的高度,从模板内浇铸面到最大侧压力处的高度。

我国通过对实测数据和计算公式的研究分析,认为当采用内部振捣器、混凝土浇筑速度在6m/h以下时,侧压力取下两式中小值:

F=0.22γct。

β1β2V1/2(Kn/M2)

F=γcH

式中:

t。

=200/(T+15)初凝时间;(T为混凝土的温度℃)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信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

β2混凝土坍落度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30mm时取0.85,50~90mm时取1.0,110~150mm时取1.15

(7)影响侧压力的因素:

混凝土材料:

密度;水泥品种──凝结时间;水灰比;外加剂

外部施工条件:

混凝土温度;浇筑速度;振捣方式

(8)模板工程设计应考虑的荷载:

①.模板及支架自重②新浇混凝土自重

③钢筋自重④施工荷载

⑤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⑥新浇筑混凝土的侧压力

⑦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⑧风荷载

(9)当验算模板及其支架的刚度时,其最大变形值不得超过下列允许值:

A对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1/400;

B对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1/250;

C支架的压缩变形值或弹性挠度,为相应的结构计算跨度的1/1000

(10)模板的拆除顺序一般是先非承重模板,后承重模板;先侧板,后底板。

先支后拆

(11)整体式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架的拆除,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承重模板(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

2.承重模板(底模),应在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达到下表规定强度方可拆除

(12)模板系统包括提升架,围圈和模板。

提升架主要有两个作用:

保证模板分开一定距离,把作用在模板,吊脚手架的操作平台上所有的荷载传递给千斤顶。

围圈起加劲模板作用,并把模板自重和模板滑动时的摩阻力等荷载传递给提升架。

第五章钢筋工程

(1)钢筋的检验钢筋进场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并需分批作机械性能试验(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试验),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进行化学成份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1.外观检查2.机械性能试验

(2)量度差值:

钢筋弯曲后中心长度不变,而外侧是伸长了,称外包尺寸与中线长度之间的差值“量度差值”。

(3)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HPB235级钢筋未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2 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 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4)箍筋弯钩:

除焊接封闭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规范前条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2 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

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

3 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

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5)几种常见的“量度差值”

(1)弯曲90°为保证正常加工,弯心直径D=2.5d外包长度:

4.5d中线长度;2.75d

量度差值=2A′C′-ACB=1.75d,计算方便取2d

(2)弯曲180°时为简便计算,直接取180°弯钩增加长度值(包括量度差值),平直部分增加长度取3d。

π

AE′中线长度=ABC=─(D+d)+3d=8.5d

2

D

AF′=─+d=2.25d

2

因此每一弯钩增加长度值为AE′-AF′=6.25d

(6)下料长度

①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规定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②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量度差值+弯钩增加长度

③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7)钢筋的代换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8)钢筋连接方法分类:

绑扎连接、焊接连接和机械连接。

(9)钢筋锥螺纹接头工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加工钢筋锥螺纹丝头,二是钢筋连接

(10)钢筋焊接质量的检验与验收质量检验和验收应分批进行,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和力学实验两个方面的内容

(11)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质量要求钢筋机械连接件的屈服承载力和抗拉承载力的标准值不应小于被连接钢筋的屈服承载力和抗拉承载力的标准值的1.10倍

根据接头抗拉强度以及高应力和大变形条件下反复拉压性能的差异,机械连接接头又分为三个性能等级,即:

Ⅰ级:

接头抗拉强度不小于被连接钢筋实际抗拉强度或1.10倍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并具有高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

Ⅱ级:

接头抗拉强度不小于被连接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并具有高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

Ⅲ级:

接头抗拉强度不小于被连接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的1.35倍,并具有一定的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

(12)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应用:

接头性能等级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结构中要求充分发挥钢筋强度或对接头延性要求较高的部位,应采用Ⅰ级或Ⅱ级接头;

(2)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应力较高但对接头延性要求不高的部位,可采用Ⅲ级接头。

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开。

在任一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35倍的区段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头宜设置在结构构件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当需要在高应力部位设置接头时,在同一接头区段内Ⅲ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25%;Ⅱ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Ⅰ级接头的的接头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2)接头宜避开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的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Ⅰ级接头或Ⅱ级接头,而且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

(3)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或纵向受压钢筋,接头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4)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

(13)钢筋加工包括调直、除锈、下料剪切、接长、弯曲成型等

受力钢筋弯曲成型后,顺长度方向全长不超过±10mm,弯起位置偏差不超过±20mm

(14)绑扎的要求是:

钢筋位置准确,绑扎牢固,钢筋接头位置、数量、搭接长度、保护层厚度等应符合要求

1.绑扎时,钢筋网外围两行钢筋交点应每点扎牢,除双向受力钢筋网外,其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致产生位移。

2.柱或梁的箍筋一般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

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

3.柱角竖向钢筋的弯钩应放在柱模内角的等分线上,其它竖向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角。

4.钢筋接头位置应设置在受力较小处,不宜设在构件受力最大处,钢筋绑扎搭接长度的末端及焊接接头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

(15)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

(16)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及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

2 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

3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

(17)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

2 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

3 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

4 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

(18)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括:

1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

2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

3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

4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19)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第六章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配制的注意点

1)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其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

2)对混凝土实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过40mm

①一定要原材料称量准确,允许偏差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

     材料名称允许偏差

 水泥、掺合料±2%

粗、细骨料±3%

水、外加剂±2%

例1:

某混凝土实验室配合比为1:

1.7:

3.46,水灰比0.5,现场测得砂、石含水率分别为2.5%和1.0%。

求:

(1)现场施工配合比;

(2)每台搅拌机每次上料100Kg水泥,需配水、砂、石多少?

解:

施工配合比为:

1:

1.7×(1+2.5%):

3.46×(1+1%)=1:

1.74:

3.49

水泥:

100公斤;

砂:

100*1.7*(1+2.5%)=174.25公斤

石:

100*3.46*(1+1%)=349.46公斤

水:

100*0.5-170*2.5%-346*1%=42.29公斤

例2某工程混凝土实验室配合比为1:

2.28:

4.47,水灰比w/c=0.63,每m3混凝土水泥用量c=285千克,现场实测砂含水率3%,石子含水率1%。

试求:

(1)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2)若用JZ250型混凝土搅拌机,试计算每拌制一盘混凝土(按每盘需水泥75千克考虑),各种材料的需用量。

解:

施工配合比为:

1:

2.28×(1+3%):

4.47×(1+1%)=1:

2.35:

4.51

水0.63-2.28*3%-4.47*1%=0.517

水泥:

75公斤;砂:

176.3公斤石:

338.3公斤水:

38.8公斤

(2)搅拌时间:

从原料全部投入搅拌筒时起,则开始卸料时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3)加料顺序:

常用一次投料法:

石子─水泥─砂,进料同时加水、外加剂,搅拌第一盘混凝土,加规定石子重量的一半“减半石混凝土”。

(4)可泵性:

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能顺利通过管道,摩阻力小,不离析,不阻塞和塑性良好的性能

注意问题:

1、水泥用量最小水泥用量300Kg/m32、坍落度3、骨料种类4、骨料级配、含砂率5、水灰比(0.4-0.6)与外加剂连续工作裂缝防止

(5)三、混凝土的浇筑和捣实基本要求:

①保持钢筋及予埋件的位置正确,②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密实性和整体性,

③拆模后表面平整、光洁,尺寸准确

(6)浇注注意问题

1.初凝前浇完2.防止离析:

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2m;竖向结构≯3m。

否则采用串筒溜管

3.浇竖向结构前,底部应填上50-100mm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或减半石混凝土,避免蜂窝麻面

4.分层浇注,分层捣实5.连续进行,间歇最长时间按所用水泥品种及混凝土条件确定。

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7)施工缝

1)、当停顿时间可能大于初凝时间,应事先确定适当位置留施工缝。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所形成的接缝。

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

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原则:

结构受剪力最小的部位,考虑施工方便

a.柱子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和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b.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部;

c.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d.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

e.楼梯留在长度中间1/3范围内

2)、施工缝的处理:

不能初凝以后立即进行。

A应待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1.2N/mm2后才能继续浇筑。

B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而且不得积水。

C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先在施工缝外铺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D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8)振动机械的选择

①内部振动器多用于振实:

梁、柱、墙、厚板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

浇筑层厚度:

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②表面式振动器有效作用深度:

单筋楼板20cm,双筋楼板12cm

③外部振动器(附着式)它宜于振捣断面小,且钢筋密集的构件,1-1.5m间隔

④振动台:

适于振动干硬性混凝土构件,制品厂的振动设备

(9)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实体尺寸大于一定尺寸的混凝土,温差可能产生裂缝,主要防止裂缝产生;裂缝原因分析温度裂缝:

1浇筑后升温阶段聚积在混凝土内部的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混凝土的内部温度显著升高,而混凝土表面则散热较快,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如果在混凝土表面附近存在较大的温度梯度,就会引起较大的表面拉应力,同时,此时混凝土的龄期很短,抗拉强度很低,如果温差产生的表面拉应力超过此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就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表面裂缝

2混凝土降温阶段的收缩裂缝当混凝土降温时,由于逐渐散热而产生收缩,再加上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内部拌合水的水化和蒸发,以及胶质体的胶凝等作用,促使混凝土硬化时收缩

①温差和收缩越大,越容易开裂,裂缝越宽,越密;

②收缩和温度变化的速度越快,越容易开裂;

③基底对结构的约束作用越大,越容易开裂;

④温度梯度越大,承受均匀温差收缩的厚度越小,越容易开裂;

⑤在一般情况下,结构的几何尺寸越大,越容易开裂,但这也不是绝对的

控制温度裂缝的技术措施:

工程上常用的防止混凝土裂缝的措施主要有:

①采用中低热的水泥品种;②降低水泥用量;

③合理分缝分块④掺加外加料;⑤选择适宜的骨料:

⑥控制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

⑦预埋水管、通水冷却,降低混凝土的最高温升;⑧表面保护、保温隔热;

⑨采取防止混凝土裂缝的结构措施等

(10)浇筑方案

①全面分层结构平面尺寸不大②分段分层适用厚度不大,面积或长度大

③斜面分层长度》厚度,混凝土流动性较大

(11)混凝土的养护就是保证水泥的水化作用得以实现

①标准养护:

混凝土在温度为(20±3℃)和相对湿度为90%以上的潮湿环境或水中的条件下进行的养护;该方法用于对混凝土立方体进行养护。

②自然养护:

混凝土在平均气温高于5℃的条件下,相应的采取保湿措施(如覆盖浇水)所进行的养护;自然养护分浇水养护和表面密封养护干硬性混凝土应于浇筑完毕后立即进行

③加热养护:

主要有蒸汽养护,一般宜用65℃左右的温度蒸养。

养护基本规定:

1)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2) 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

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3) 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4) 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