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的一点体会.docx
《论述题的一点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述题的一点体会.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述题的一点体会
论述题如何答(自己的一点想法)
教研随想2009-09-2910:
42:
34阅读496评论0字号:
大中小
一般来说,解答论述题应该抓住试题的中心议题,按照“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思路渐进深入地进行阐述。
1、确立中心议题
确立中心议题,是整个解答过程最为关键的步骤。
为避免跑题,考生在解答前一定要仔细推敲题意。
对于试题的测试要求,应试者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并使全文的论述紧紧围绕着这个中心议题而展开。
2、辨别试题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论述题可以划分为许多类型。
主要有叙述式、说明式、评价式、分析式和批驳式这五种。
叙述式论述题要求考生把某一事实或原理详细地记述下来;说明式论述题则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话对某一事件或原理进行解释。
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或理论对事物或人作出价值评定,是评论式论述题的重要特点。
分析式论述题要求考生对某一现象进行分解,然后找出这些独立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内在关系。
批驳式论述题要求应试者用某种观点对试题所展示的观点或立论进行反驳。
题型不同,作答方式也不同,考生一定要看清试题类型,按相应方式作答。
3、确立论点
中心议题和应答方式确定后,考生接下来就有根据试题的中心议题来确立论点。
在确立论点时,考生应考虑到时间许可程度,论点数量不宜过多,安排也应有主次之分,尽量将重要的论点前置,不太重要的内容放在后面叙述,以免把时间耗费在意义较小的内容上。
4、选择论据
论据的选择是论述题解答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针对性是论据选择的首要准则或要求。
考生应从说明或证明论点的需要出发,选取那些能够强化所提论点或对论点进行解释和论证的材料做为论据,使这些论据能有效地为论点服务。
由于考试时间有限,考生往往不可能将所以符合要求的材料都选择进来,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对所有的材料进行筛选,依据代表性的大小来选定取舍。
最终只将那些最有代表性或最有说服力的材料作为自己的论据,而不是毫无选择地堆砌材料。
5、论证充分、全面
应试者在具体论述过程中,要做到论证充分、全面。
中心议题的内涵应该在论点中有完整的体现,而且,每一个论点也应有充分的论据为基础,论点应是对论据的正确概括。
要注意说理的全面性,不能以偏盖全。
其次,表述上要注意逻辑,内容之间不能相互矛盾和冲突,同时应避免层次不清、语无伦次的现象。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将所述理论同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事实结合起来,运用这些理论来对现实事物作出解释。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从命题的角度来讲,论述题侧重于对知识原理的分析和论证。
6、回应主题
论文结束部分应是全文论述的概念和浓缩。
考生在这里应用简洁的语言对全文的内容进行高度概括,以使论点更加突出
复习时准备论述题考试,应当如何着手?
答:
重要的是不要舍本逐末。
有些同学收集了大量考题,准备了“题库”,然后像考英语托福、GRE那样,一道道题寻找和熟记标准答案。
这种办法不见得好。
提醒大家还是要全面复习,多看作品和相关的研究成果,关心问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在这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形成自己的理解角度和观点。
要学会论述,而不只是“回答”,这样就能不断积累,真正提高了能力。
这才是“本”。
当然,复习时都会关注以往的考题,也会关心答案,我的意思是还要提高一步,在“论述”上下功夫。
可以顺藤摸瓜,找一些相关的研究论著来看,在这过程中不断引发自己思考问题、形成问题和解决问题。
这是一种专业性的思维训练,肯定比押题、猜题和背标准答案要好得多。
为了真正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效果,首先需要明白三点:
1.论述题,是一种典型的应试型题目,其规律是显而易见的。
这种题目,完全可以理解成考试经常见到的供材料作文,并且比它还要简单。
因为传统的供材料作文所隐含的观点往往有很多个,考生在紧张的考试中,在有限的时间内,常常会造成审题的偏差。
所以,审题必不可少,审清题意往往事半功倍。
2.我们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让阅卷老师在短时间内给我们一个理想的分数,而不是其他。
根据经验,阅卷老师对一道题目的有效评阅时间很难超过20秒钟。
可以想见,这样短的时间,阅卷者只能是去寻找题目所要求的有效信息。
这样一来,如何将最有效的信息明确无误地提供给阅卷者,就是考生遵循模板式答题技巧所要达到的目标。
一般有两种模式:
题旨式、段旨式。
也就是答案的第一段为要点或答案每一段的第一句话为要点。
一定要让阅卷者第一时间看到答题要点。
3.模板式训练的目的是有效缩短卷四的答题时间,避免因为时间不够用而做不完题目。
我们可以尝试把论述题变成“填空题”,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答题并取得理想的分数。
研究论述题的答题要求我们会发现,实际上完全可以当做我们所熟悉的论说文来写作。
根据我们对数千优秀论说文的考察和研究,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论说文都遵循一种固定的模式。
对这种模式进行训练,无疑对应付考试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任何一道论述题,我们都可以从下面的模板出发进行谋篇布局。
我们把一篇文章分成五个段落,会更具有可操作性:
第一段(120字)原材料概述,提出文章总的观点。
(抄原文,提观点)
第二段(180字)主要概念的界定。
为什么会提出这个观点?
——原因的分析:
逻辑的或理论的。
(析概念,写原因)
第三段(170字)从正反两面论述提出这个观点的好处和坏处。
(如何好,如何坏)
第四段(140字)如何做到这样及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怎样做,注意点)
第五段(40字)总结和提升全文观点:
口号,略写。
(喊口号)
因此,对论述题的训练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文章结构训练(模板式答题法),要求考生熟练模板的每一部分结构。
这种训练不需要太多的时间,一般用一个晚上的时间就可以彻底掌握。
2.卷面整洁训练(凑字数能力训练)。
由于考试题目中有字数的规定,一般为500字以上,因此,考生一定要注意每一个段落的字数限制。
首先要保证各个段落字数的平衡,不要出现大小段落字数相差悬殊的情况。
其次,要控制总的字数,应该在600-800字之间。
字数太少的话,会给阅卷老师以字数不足的印象;而字数太多,又会浪费你太多的答题时间,也容易造成卷面结构的不均衡。
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卷面的整洁,写字不求漂亮,但一定要一笔一画地去写。
还要注意千万不要随意修改,宁可错了的字不改动,也不要弄脏了卷面,更不可以大面积地修改。
另外,一定要注意在文章中避免用极端的语言,而要以客观、平实的语言来反映你的观点。
例题:
如何理解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答案要点】十六大报告强调,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这一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方向。
蜗牛在线|学习者家园&lL1n(@;^;i:
h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最根本的就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H%|6d3j8u#I!
j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是要用“三个代表”指导整个文化工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把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统一起来,把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统一起来,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先进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文化发展开拓了广阔天地。
只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才能全面认识和把握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才能把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发展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维护和发展、同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才能有效抵制和消除各种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的影响,保证文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才能创造性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8`)Q:
\0I7Y6C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是要把“三个代表”贯彻到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
无论推进文化建设,还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无论发展文化事业,还是发展文化产业,都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制定符合发展先进文化要求的方针政策。
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妥善处理文化领域的复杂矛盾和问题,努力排除各种错误言行的干扰。
思想文化领域的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认识这一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努力把握其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真正做到在理论上十分清醒,在政治上十分坚定,在行动上十分自觉。
0f'a/G!
b6Wl0\3A+q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是要用“三个代表”来衡量和检验文化工作的成果。
在当代中国,是不是坚持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归根到底要看是否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社会的前进方向,是否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看是否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要坚持用“三个代表”要求审视文化领域各项工作,符合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完全符合的就积极调整补充,不符合的就实事求是地加以纠正。
9Q4|*O.Z1~(Z,n3`%A9R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要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推动文化创新。
创新是社会主义文化保持旺盛活力的内在要求和不竭动力。
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推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在文化上不断打开新视野、开拓新境界。
要立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着眼世界文化发展前沿,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不断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从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从健康有益的外来文化、从党和人民与时俱进的最新实践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开拓能够极大促进我国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使中华文化历久弥新、充满生机。
点评:
答题时注意,先答“为什么”即主要理论的作用、意义、影响,本题第一段主要回答了“三个代表”提出的背景,第二段答出了“三个代表”的意义,在第一、二段的指导下从第三段充分展开,再答“怎么办”即如何去做。
这样使得整个答案条理清楚、整然有序,同时又不脱离主题,前后呼应。
一定要注意答案的段落化、序号化,一个观点表达完毕,应该另起一段再表述下一个观点。
科学发展观
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简介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的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这个主题。
全党全国都要增强促进发展的紧迫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提出的时间背景、内容措施、实施情况
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许多学者有着共同的感触,只要一谈到发展,其行为主体除了人之外似乎都不可能担当,这是一个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的社会整体进化,它远远超过了“满足人类生存”这一简单的道德诉求。
由此出发,其合理的顺延就逐渐地形成了导致“科学发展观”产生的源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世纪90年代就认为:
“发展越来越被看作是社会灵魂的一种觉醒”。
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生成,正是以上述发展概念的拓广为基础的。
中国发展面临6大严峻挑战
21世纪,中国的发展进程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如下的6大基本挑战:
人口三大高峰(即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总量高峰、老龄人口总量高峰)相继来临的压力;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加速整体生态环境“倒U型曲线”的右侧逆转:
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巨大压力;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并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和国际竞争力的培育。
所有这些挑战的消解,其实质都在催促着“如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这个总主体。
上述这些成为严重制约中国未来发展的挑战,也只能在实现国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统帅下,才能得到真正有效地克服。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紧密地围绕着两条基础主线:
其一,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其关系的合理性存在。
同时,我们必须把人的发展同资源的消耗、环境的退化、生态的胁迫等联系在一起。
其实质就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协同进化。
其二,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
通过舆论引导、伦理规范、道德感召等人类意识的觉醒,更要通过法制约束、社会有序、文化导向等人类活动的有效组织,去逐步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包括代际之间关系)的调适与公正。
归纳起来,全球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宏大命题,从根本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协调。
有效协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科学发展观的运行本质
国家发展战略的整体构想,既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标出发,也从哲学观念更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性化目标出发,几乎是全方位地涵盖了“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运行规则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辩证关系,并将此类规则与关系在不同时段或不同区域的差异表达,包含在整个时代演化的共性趋势之中。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国家的战略,必然具有十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哲学内涵。
面对实现其战略目标(或战略目标组)所规定的内容,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具体条件,去规定实施战略目标的方案和规划,从而组成一个完善的战略体系,在理论上和实证上去寻求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满意解”。
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出发,其体系具有三个最为明显的特征,其一:
它必须能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度”,发展度强调了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动力特征,即判别一个国家或区域是否在是真正地发展?
是否在是健康地发展?
是否是理性地发展?
以及是否是保证生活质量和生存空间的前提下不断地发展?
其二,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协调度”,协调度强调了内在的效率和质量的概念,即强调合理地优化调控财富的来源、财富的积聚、财富的分配以及财富在满足全人类需求中的行为规范。
即能否维持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平衡?
能否维持效率与公正之间的平衡?
能否维持市场发育与政府调控之间的平衡?
能否维持当代与后代之间在利益分配上的平衡?
其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持续度”,即判断一个国家或区域在发展进程中的长期合理性。
持续度更加注重从“时间维”上去把握发展度和协调度。
建立科学发展观的论体系所表明的三大特征,即数量维(发展)、质量维(协调)、时间维(持续),从根本上表征了对于发展的完满追求。
发展的科学度量
包括三个有机统一的本质反映与宏观识别:
其一,发展的动力表征: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能力”、“发展潜力”、“发展速度”及其可持续性,构成了推进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动力表征。
其中包括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总和禀赋,以及对上述四种资本的合理协调、优化配置、结构升级以及对于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积极培育等。
其二,发展的质量表征: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进化”、“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及其对于理性需求(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需求)的接近程度,构成了衡量国家或地区“发展”的质量表征。
其中包括国家或地区物质支配水平、生态环境支持水平、精神愉悦水平和文明创造水平的综合度量。
其三,发展的公平表征: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共同富裕”程度及其对于贫富差异和城乡差异的克服程度,构成了国家或地区判断“发展”的公平表征。
其中包括人均财富占有的人际公平、资源共享的代际公平和平等参与的区际公平的总和。
只有上述三大宏观识别同时包容在发展进程的不同阶段之中,存在的“发展形态”就具有了统一可比的基础,对于发展的追求才具备了可观控的和可测度的共同内容。
有效实施科学发展观的7大主题
1.始终保持经济的理性增长:
在这里特别强调一种“健康状态”下的经济增长。
它既不同意限制财富积累的“零增长”,也反对不顾一切条件提倡过分增长。
所谓健康的增长一般指在相应的发展阶段内,以“财富”扩大的方式和经济规模增长的度量,去满足人们在自控、自律等理性约束下的需求。
2.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它意味着新增财富的内在质量,应当不断地、连续地加以改善和提高。
除了在结构上要不断合理与优化外,新增财富在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上要越来越低;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强度上要越来越小;在知识的含量上和非物质化方面要越来越高;在总体效益的获取上要越来越好。
3.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生存需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而制定,其中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和生存空间的不断被满足,是一切发展的基石。
因此一定要把全球、国家、区域的生存支持系统维持在规定水平的范围之内。
通过基本资源的开发提供充分的生存保障程度;通过就业的比例和调配,达到收入、分配、储蓄等在结构上的合理性,进而共同维护全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
4.调控人口的数量增长,提高人口的素质:
人口数量的年平均增长率首先应稳定地低于GDP的年平均增长率,而后逐渐实现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零增长”。
此前与此后,都要把人口素质的提高纳入到首要考虑的政策之中。
该战略目标的实质是把人口自身再生产同物质的再生产“同等地”保持在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上。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其年度报告《人类发展报告》中的研究,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的转变,首先要把人的“体能、技能、智能”三者的合理调配,置于可以接受的状态之下,达到人口与发展之间的理想均衡。
5.维持、扩大和保护自然的资源基础:
地球的资源基础在可以预期的将来,仍然是供养世界人口生存与发展的惟一来源。
科学发展观既然规定了必须保持财富的增长并满足人类的理性需求,它的实物基础主要地依赖于地球资源的维持、地球资源的深度发现、地球资源的合理利用乃至于废弃物的资源化。
6.集中关注科技进步对于发展瓶颈的突破:
科学发展观始终强调“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强力协调,科技进步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能够迅速把研究成果积极地转化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并克服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以此去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
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管理体制的发展,这三个主要方面将作为一个互为联系的大系统,通过宏观的调适和寻优,达到突破发展瓶颈的目标要求。
7.始终调控环境与发展的平衡:
科学发展观不赞成单纯为了经济增长而牺牲环境的容量和能力,也不赞成单纯为了保持环境而不敢能动地开发自然资源。
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调节和控制,达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时,也能相应地将环境能力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为此,一些地区在构造“循环经济”、“生态补偿制度”、“工业生态园”、“全过程无害化控制”、“绿色化学体系”等,其根本目的都在维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并一致通过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决定这一修正案自通过之日起生效。
大会认为,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大会一致同意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大会要求全党同志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科学发展观在实践领域的应用
专家们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狠抓落实,努力实现五大转变:
一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
当前,存在于某些地区和部门领导干部头脑里的发展观念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有的依然把"发展是硬道理"简单地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有的依旧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视为"以速度为中心",还有的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追求产值,甚至弄虚作假,贪大求洋,热衷于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借"统筹"之名搞新的形式主义,如有的打着"统筹城乡"和"城乡一体化"的幌子,动辄提出搞什么"国际一流"、"超一流",歪曲和背离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内涵;有的热衷于贴"标签"、炒概念,以口号代替对"五个统筹"的具体贯彻落实。
这些情况表明,转变发展观念仍然十分艰巨。
二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是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二是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加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三是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
三要进一步转变经济体制。
要着力推进以下几项改革:
一是要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等改革,从体制上解决产业结构趋同、增长方式粗放、低水平扩张的问题。
二是要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有序推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引导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合理配置,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
三是要深化社会领域的改革,推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体制改革,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四是要推进劳动就业和社会分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为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创造条件。
四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要抓紧建立对工作实绩进行考核评价的新的指标体系,不应仅仅考察GDP的增长,还要同时考核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等其他指标,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五要进一步转变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
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坚决克服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注意在实践中形成新思路,在群众中寻求新办法。
要着力解决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惟其如此,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落在实处,才能真正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与前瞻
摘要:
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尤为重要。
尽管我国的粮食安全现状有所保证,但长远来看仍面临着粮食生产资源不断减少、粮食供应存在结构性短缺、贫困人口数量仍然巨大等严峻挑战。
综合国内外学界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