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入门知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86235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法入门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书法入门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书法入门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书法入门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书法入门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书法入门知识.docx

《书法入门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法入门知识.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书法入门知识.docx

书法入门知识

书法入门知识

一笔的由来

  中国汉文字构字方式中有指事会意之法。

就此,我们不妨“望文生意”。

如此看“笔”,便觉得很实在,有竹有笔,二者合而为笔。

“笔”的古体字又作“筆”,也有指事会意的味道。

《说文解字》中解释“聿”:

“手之捷巧也”,而解释“聿”:

“所以书也”。

极像一人手在秉笔书写,所以“聿”加“竹”,即意为手持之器了,十分贴切。

  社会发展到了今天,笔早已不是今昔可比的了,笔作为一种书写工具,也不是毛、竹、手所可以意尽的。

今天的人们,已把笔分成两大类:

软笔与硬笔。

毛笔中除了羊毫、鸡毫、狼毫、兔毫、兼毫、猪毫、獾毫、鹿毫、甚至虎尾、猩猩毛和人造纤维等等毛头材料的花样翻新外,还分长锋、短锋、小楷、中楷、大楷、序号斗笔、条屏笔、特制大笔等等,如连环画、水粉画所使用的毛笔,抑或中西合壁的自来水笔也算入,极难罗列尽焉。

硬笔的种类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种类及其功能更是纷繁复杂,其花样也不断翻新。

钢笔、圆珠笔、铅笔、蜡笔、粉笔、塑头笔,甚至盲人笔、化学笔、电子笔等等,其功能不一而足。

笔的发展,大大丰富了书法艺术的领域和书法艺术表现力。

硬笔书法日渐成为与毛笔书法大相径庭的独立的一门艺术,正是书法艺术可喜的发展。

  笔的产生、发展史,便开始了笔的创造。

一般说来,人类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有多么长久,那么,“笔”应该说相应地也有了多长久的历史。

据载,远古人在创造文字时就开始使用尖硬的石器、兽骨和树枝在石壁、平地、树皮、甲骨上进行刻字,这大概算是笔的雏形吧。

最早的“墨水”是那些随意觅取的深色水和禽兽的血液。

后来,人类发现了金属并用于制造生产生活工具。

聪明的古埃及人最早用铜片打成笔尖,缚在可蓄“墨”的木管中,这大概也就是最早的“自来水笔了了”,后来,人们又用鹅毛、鸭毛、鸦毛笔不仅比以往的笔更适宜在柔软的纸上书写,而且大大加快了书写速度,在笔的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在英文中,钢笔“pen”就是直接从拉丁文的“pen”借用过来的,而拉丁文的“pen”意为羽毛。

工业革命时期起,英国人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对笔进行了新的研制,笔的材料、功用和种类有了明显的进步。

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第一支现代自来水笔却是在一八八○年才由美国人发明的。

美国人用14K金与铱锇等金属制成合金笔尖,用硬胶制吸墨管和笔身,使钢笔具有耐磨损、书写流利、便于携带等功能。

  铅笔的发明史大约也可以追溯到远古,一般的说法认为铅笔的祖先在英国,但英语的铅笔一词“pencil”却来自古罗马语的“Pencinus”,这里也可以看出拉丁文的“羽毛”的影子,可见,铅笔的前身也是羽毛等。

  十六世纪中期,英国的牧羊人从露天的石墨矿捡来石墨,在羊的身上涂写标记,为了防止折断和弄脏手,就用绳子把它包裹起来。

十八世纪中期,德国化学家把石墨粉、硫磺、锑、树脂等混合压成型,解决了石墨易断的问题。

后不久,法国化学家尼可勒斯奉拿破仑之命研制石墨笔,他在石墨中混入适当的粘土并加焙烤,制出了软硬深浅不同的笔芯。

十九世纪初,美国的威廉姆·门罗使用机器在木条上冲槽,然后用两片冲了槽的木板夹紧石墨笔芯,发明了第一支现代观念中的铅笔。

据测定的数据标准,现在的一支标准的铅笔可以划出铅线约二十二公里长,至少可以书写四万五千个字,削二十次左右。

据说书写铅笔端的橡皮擦的发明者因其专利还成了百万富翁,这自是另一则有趣的轶事了。

  圆珠笔也是硬笔家族的一个大类,同时,也是最年轻的。

它是本世纪三十年代末由匈牙利人拜罗、格奥尔兄弟发明的。

但当时的活塞式笔芯,缺点很多,便又改成依据毛细管浸润原理送油墨的笔芯。

后来,美国研制出用重力输送油墨的笔头,这种圆珠笔很快得到了推广应用。

  “笔”在我国古代指毛笔。

据传,毛笔是蒙恬发明的。

蒙恬是秦始皇手下的一员大将。

秦统一六国后,蒙恬率军击溃匈奴,收复了大片土地。

当时秦始皇军纪很严,凡重大军情均限时呈报,延误者都以极刑处置。

蒙恬为奏报战争的事非常伤脑筋。

因为当时奏章均用刀刻竹简,很费时。

一急之下,蒙恬拽过麻做的枪缨捆在竹杆上,蘸墨在绫帛上写了一道奏章。

但因为不太好使用,蒙恬用过之后便随手把它仍到石灰坑里。

后来,蒙恬又受命修北部长城,由于秦皇防患心切,不断询问工程进展情况,蒙恬手下的秘书几乎天天熬夜赶制竹筒上奏近情。

竣工之日,蒙恬报功心切,决定亲书奏折,但刻竹筒太慢,他想到上次扔到石灰坑里的东西,便捞上来再试用,结果发现比上回好用多了,便很快在白绫上写了奏章。

以后,蒙恬常用这种笔写奏章,制笔的笔须也改用狼毛,蒙恬就又为此取了名,曰“笔”,意为用毛和竹制成的。

其实,依据文史推断,笔的发明创造渊源更为久远,也有一个逐渐改进的过程。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是我们考证古代先民社会生活的一部极好的活典,其中的《静女》中有“贻我彤管”、“彤管有炜”的句子,有一种解释以为这“彤管”即指笔,诗意为:

那漂亮的姑娘送给我一支笔,叫我给她写啊——这当然仅是一说,而且颇有点“似今”的味道的。

不过此确据一些专家所释,这是我国最早的“笔”记。

如上讲过的那所谓的“蒙恬造笔”,那是很后的事了。

当时尚未会造纸,字是写在竹筒上的,但已渐以用缣帛代竹简,这就对笔有了新的要求。

古笔也许包括上面所说过的彤管,笔感较坚硬,一般都有硬芯,谓枣心笔,即笔毛中裹夹硬核,这样较易写在甲骨、竹简上。

随着作为“纸”的形式的材料变软变薄,以及书法在笔意上的丰富发展,枣心笔显然需要改进。

蒙恬的功绩就在于把枣心笔改造成以兽毫竹管制作的散卓笔,并以不同硬度的兽畜毫做笔蕊和蕊被(即如今天的兼毫笔),使毛笔含墨更为饱满,并且刚柔相济、流转自如。

二执笔

据我的体会,执笔因人而异、因情而异、大至规范便可以了。

俗话说,结字因字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小楷枕腕,中楷悬腕,大字悬肘;小字握杆低,楷隶篆握杆低,行书握杆中,草书再稍上;台上作书立腕,地上作书平腕,墙上作书挑腕。

总的原则是指实掌虚,以灵活、轻松、自然,用力适中为上,执笔有基本的定势,却无定法,大不可拘泥。

我赞赏那些左手书、左右手开弓书,手、口、脚同时提笔书的特技者,是佩服他们的毅力和奇志,却不赞赏这种作法,因这实在是事倍功半,无太多艺术价值可言

关于执笔,自古学书者和书法家们多有论及。

东晋卫夫人的《笔阵图》、唐韩方明的《授笔要说》、宋伯思《东观余论·论书八篇示苏显道》、南唐李后主的《书述》、清玉澍《论书·语》、包世臣《艺舟双楫》等均有高见。

梁?

?

还作有“执笔歌”云:

学者欲问学习法,执笔功能十居八,未闻执笔之真传,钟王学尽徒茫然。

一管分为上下中,真字小字靠下拢,行书大家从中执,草书执上始能工。

大指中指死力掐,圆如龙睛中虚发,食指名指上下捱,亦须用力相撑插,禁措无用任其闲,手背内坎半朝天,始能沉著坚而实,个中精力悟通玄。

笔管上向怀中入,下截笔锋向外出。

腕力挺住不须摇,转运全在肘力熟。

悬腕悬肘力方全,用力如抱婴儿圆,勿令偏窄贴峰边。

总之执笔功期远,紧要著力力无浅,古人有言良不诬,抉破纸兮撮破管。

”(《评书帖》)此歌诀除了“死力掐”、“撮破管”易生过分的误会之外,其他倒也在理。

卫夫人说的写正楷执笔处离笔头一寸头(今尺度),写行草执笔处离笔头两寸多,也是很有道理的。

至于“指实掌虚”掌心处可放鸡蛋,也是对的,但学者不必在习字时置一完卵于掌心也。

其实,这些故事多有夸张之处。

奇人绝工,这是完全可能的,但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古今一流的书法家和书法作品,看来尚有不受束于执笔原理的“左书”者和不用手握笔者;其二,其人其书之所以传世,则多在世人的好奇心理(第一条足以说明问题了)。

也许有人会问,这样强调执笔,有无过甚之处呢。

君不见有人以断臂挟笔,或以嘴衔笔,或以脚趾执笔者,都写得很好吗?

如果再以汉字结字和笔顺特点看,左手执笔更是违反人的生理条件,不也是大有左手作书的人么?

成名者自古亦有。

清朝阮蔡生的《茶馀客话》中就有记载说,刑部尚书张泾南骑马摔断右臂,正遇要向皇上送进诗篇,他就用左手写,其楷书使人分不出左右。

清李斗的《画舫录》也载:

“南阜老人善书法,右痹不仁,作书用左手,号尚左生,又号丁已残人。

据传,当年小王献之习字,其父王羲之乘其不备突然从后面猛地抽笔,谁知王献之的笔丝纹不动,而且照书不误。

王羲之叹道:

这儿子得吾笔法,他日定有出息。

后来,王献之果真成了与其父齐名的大书法家,俗称“二王”。

这个故事一千多年来一直为人们传颂,并成为教诲书道初入门者的良训。

这个故事的可信性颇值得怀疑,此疑后面再析。

但作书尤重执笔,千古皆相同。

此道也是看似容易,但实际上谬误很多。

正如打乒乓球,握拍的正确与否,与水准的发挥关系极大。

错误的握法,不仅水平上不去,而且会打坏手,一但形成习惯,甚至会永远纠正不过来。

书法同样讲究手臂、手腕、手指的协调动作,同样关系到技术的发挥。

尤其在初学阶段,错误的执笔法,可能会贻害终生。

三临帖

从创作的实际来看,学书法一旦进入了创作阶段,写大字的时候总是居多,即使是落款字,也差不多大至方寸,除非自己决意以小楷见长,所以临习也以大字为好。

临习还有一个字的大小问题。

究竟以写多大的字为宜?

明朝书家丰坊曾道:

“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

八岁即学大家,以颜为法,十余岁乃习中楷,以欧为法。

中楷既然,然后敛为小楷,以钟王为法。

楷书既成,乃纵为行书。

行书既成,乃纵为草为?

?

凡行草必先小而后大,欲其书法二王,不可遽放也。

”不论是真草隶篆,他都主张先大后小。

据我的体会,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也往往被名家举荐。

习大须悬腕,这有利于在初学阶段便养成正确与灵活的执笔方法。

关于这一点在执笔一章我们还要谈到。

临习的所谓大也只是方寸左右,也不必以斗笔作盈尺之字。

而且,大小也可间夹临习。

字大易松散,字小易局促,于是正好以习大以防局促,习小以防松散。

即使是临同一帖,我也主张若即若离,即先用较原字大的规格来临,后又用较原字小的规格临,再以原字大的规格临。

临帖的方式,与读帖的博与杂相反、是求精求专,特别是初入门的人,切不可频频换帖,今天写颜,明天学欧,朝三暮四地临习,这样不会有进步的。

如果有心博取众家之长,也需将时间大大地拉开,使自己的字在每一个阶段里都有相对稳定的皈依,学柳有柳味,习米有米气。

用潘伯鹰先生的话来说这是书家的“家法”,有了眼的泛滥和手的谨慎,才能在天长日久的努力中学以致用,形成自己的风格。

一旦了解了各种书帖的历史、现状及其功用,我们在学书选帖时是不是就有了几分不言自喻了呢?

我想应该是的。

这里,我仅想特别点一下的是当代人汇编或者编写的一些字帖,如那些四体书帖之类,如果作为辅助性浏览读物尚可,却不宜作临摹脚本。

原因有二,第一,未经时间检验,如不是上品甚至是下品,得不偿失;第二,容易引导学子投机取巧,不去细细体味运笔、间架、墨法,而以记住字形特征自足,四体同步,在临贴方法上也不科学。

我还是赞成临习以古代书家的字贴为好。

为了便于人们研究和临习,五代时,制帖的系列意识开始出现,即出现了所谓的丛帖。

据载,我国最早的丛帖是依李后主李煜之命制作的。

丛帖是一种“结集”形式。

有以书家集,如李煜命制的《澄清堂帖》,均为王羲之书迹集;有以断代选集的,如宋太宗命制的大型丛帖《淳化阁帖》。

丛帖的出现,对于我们了解历代书家手迹,了解书法艺术发展脉络或在临习时专攻某家某派提供了方便。

如前面我们提到的《淳化阁帖》和《三希堂法帖》,是我国最著名的两大丛帖,前者共十卷,从苍颉到唐,共收一百○一位书家之作;后者共三十二册,从魏晋至明代,共收一百四十五位书家之作。

其它较具价值的丛帖有《潭贴》、《霜寒帖》、《十七帖》、《大观帖》、《历代钟鼎彝器款识》、《凤墅帖》、《忠义堂帖》、《西楼帖》、《黄文节公帖》、《宝晋斋帖》、《清华斋帖》、《来仲楼帖》、《停云馆帖》、《渤海藏真》、《戏鸿堂帖》、《快雪堂帖》等。

建国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各种书法字帖出得很杂很多,由于其编排技巧的翻新变化和善抓初学者心理,颇具诱惑力的不少。

如那些“真草隶篆四体字帖”,“唐诗宋词书帖”等等,此外还有不少当代书家作品集、合集,其中具有学术价值的还不少。

无论是碑刻还是刻帖,在今天,其拓本几乎可以说已皆属珍品,因为原刻绝大部分都已作为各种级别的文物保护对象,偶有椎拓,为数也极少,尚不足收藏家们收藏,没有特别的机遇,是很难得一拓本的。

至于真迹,那只有大博物馆的橱窗里方可一睹风采了。

然而,相较于古人和前代人,今天,我们仍然有更多的机会浏览和临摹前人的作品。

十九世纪中叶,西方影印技术传入我国。

从此后,各种碑帖拓本大量面世,价格也大为减低。

由于印刷技术的不断现代化,影印出的帖不仅使拓本完全能保持原貌,而且真迹也达到几乎能乱真的程度。

运笔的轻重缓急,墨色的枯润浓淡,隐约微妙的牵丝的勾连与断隔,对于当今的印刷术来说已根本不成问题了。

影印技术用于整理书法真迹还有“正本清源”的科学意义。

如乾隆年间由王帝下旨投资制作的我国最大的书法从帖《三希堂法帖》,曾被推崇为“天下真迹一等”。

但影印法帖出现后,经由专家品鉴,发现了多处与真迹明显存误和有出入的地方。

任何刻制椎拓的法帖,由于离不开多次版的旧工艺,总难免失真,只有现代的影印术能忠实于原作。

这是今人学书的幸事。

拓本历所用材料不同和拓法的区别,有乌金拓、蝉衣拓、朱拓、擦拓、扑拓、填拓等,依据时代纪年又分唐拓、宋拓、元拓、明拓、清拓。

据《隋书·经藉志一》中载“其相承传拓之本,犹在秘符”,是否还应有隋拓甚至更久远的拓本也未可知,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由于金石或木刻会损伤和逐渐平蚀甚至佚散,初拓(旧拓)本犹为珍贵,因此又有存世仅一本的所谓“孤本”,存数本的叫“珍本”,以至千金难求。

相传宋人赵子固携《兰亭序》拓本及书画乘船,途中遇大风,翻船,险些丧命,所携书画尽失,只捞得《兰亭序》拓本,欣慰非常,破涕为笑道,得回兰亭,其它皆不足惜了;性命又算什么,这才是宝呀!

这一拓本原刻在当时已经没有了,赵子固所携是《定武兰亭》的孤本,所心后世又称《定武兰亭》为《落水本》。

碑帖和刻帖都离不开拓,由于影印术是清末才由日本和德国传入我国,而历代书家真迹一由于时代久远,又由于战乱和不易保存,实际所存已很稀少,碑帖和刻帖就成了我们了解和学习历代名家书法的主要资料源。

当然此外还有历代不断的各种摹本真迹,即由后代名家临前代史家的,甚至其摹本又转而为刻帖的,这些当然也有价值,但与原作风格相距就更远了。

一般我们所说的“碑帖”,指“碑刻”和“刻帖”,除此之外的帖本还有真迹和真迹的影印本,称为“手帖”。

碑刻与刻帖都以拓印居多,拓印本又称蜕本或脱本;还有更早出现的用纸复在原作的描摹,和先双钩其轮廓然后填写的,称塌本和摹本(当然现在“塌”与“拓”已通用了)。

碑刻古称“坚石”,源于东汉,以后日渐兴盛,其用途不断扩充。

先是立于祠庙、墓冢,逐渐发展到摩崖、题名,以后又推及筑路选桥等工程及帝王将相行巡纪事、寺允、楼阁、厅堂、石阙、塔铭、造像、表颂等等。

碑文由于其内容的制约,除了有一定的格式外,都以工整、匀称的书体为主。

隋以前只有篆、隶、楷书,以后大多也是如此,较少有以行书或草书入碑的,据载现仅发现武则天的《升仙太子碑》用草书。

造碑碑文由书家直接用朱墨写在石上,再由石工刻凿而成。

以后,再以纸墨椎拓下来,便为所谓的碑帖。

碑帖在书法又有北派南派之分,北碑重骨力,固刚劲雄强;南碑尚气韵,固秀丽丰润。

康有为认为学碑主要是练骨力的,所以以北碑为好。

与碑文不同,刻帖虽然也是刻在石上然后椎拓而来的,但作用的意义却有很大差别。

刻帖始于何时,目前尚无定论,仅知最可信的最早刻帖是北宋时斯的《淳化阁帖》。

刻帖是将书家真迹摹刻于木板或石头上,专门用于临写和欣赏的。

刻帖所选一般为历代或当时名家的名作或代表作,内容不论,家书、信札、书稿都有,或连篇累赎,或片言只语,仅以书法优劣和艺术价值为准,所以刻帖的艺术价值应该说是比较高的。

与碑的“坚石”相别,刻帖为“横石”,横石往往高不盈尺,只刻一面。

所以我们常见到的刻帖横石,往往都可以镶嵌在墙上。

帖刻的上石主要靠摹勒,即用双钩法将书法真迹钩摹于石头,再用刀刻凿。

四选帖

在选帖上,初学者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盲目,一种是茫然不知所措,于是见佛就拜,见帖就临;一种是按图索骥,所得甚微。

在此,我们来谈谈关于选帖的一些常识。

因此,也有人主张从隶书入手。

他们认为从隶入手有三大好处。

一是笔法简易。

隶书笔法在于一家一主笔的蚕头雁尾,即一波一磔,而无楷书笔法繁杂的点勾撇折,初学者可较快掌握隶书的笔法结构。

二是隶书造型古朴,字体规矩有则,扁平大方。

三是自由度大,隶书虽然笔法单一,但古朴大方,灵活自然,求法度而又不严格,只要在主干笔法上作些特殊强调,整个字不论构架还是笔意就基本成立了。

从我的体验说,我觉得写隶书运笔较滞结缓慢,慢易出古拙,而写楷书慢则板结。

对初学者来说,运笔还是慢好,可较细微地体验握笔、运笔、着墨等一系列笔旨。

这里,我们就谈一下选体和选帖的问题。

学习书法,究竟从什么体入手?

中国书体有行、草、隶、篆、楷等,目前比较通行的是从楷书入手,楷书又以唐人楷书为范本。

但如果以书法的源流而论,似乎应从篆隶入手,因为楷书就是从篆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根据我的体验,从楷入手,后涉隶草行,不失为方便之门,我就是这样过来的。

然而,我又始终感觉到此道过于便捷,因为由楷入行入草很简便,结字运笔比较一致,以后又入隶篆,总有搭了慢车的感觉,笔头缓不下来。

这样,隶篆之功容易搁浅,这是就笔法的体验来说的。

当然,即使就笔法而言,功夫到,无论先学那一种都是可以触类旁通兼收并蓄的。

楷行草在今天实用价值较广大,这又是由楷切入的理由之一。

然而,由楷入手,对于初学者也有不利的一面。

如我,易造成后天结字上漂浮,这是其一。

其二,楷书除笔法外,在结字上特别讲究,这是两难;不像隶篆,比较强调笔意,笔法上显得较好把握。

钱泳之言有点唬人,遍习百家,谈何容易!

从道理上讲,这是无可厚非的,谁临得多,谁下的功夫大,谁就进步快,成就高。

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面。

在临习上,还有一个方法问题,步骤问题。

得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

古时有人曾问钱泳(清代书家),学书选什么帖好呢?

钱泳无言以对,他想了一下才解释道,米芾先学颜字,嫌其太松宽,就去学柳公权,结字始紧密;知柳出于欧,又去临欧阳询,临久了又觉太板整了,就改学褚遂良;后来又临李北海,得秀润肥美之韵;尔后又转临魏晋书迹,得篆隶风骨。

米元章这样聪明的人,功夫还下得这样深,可见只从一碑一帖是学不尽书法的妙处的。

话说回头,我说临帖于书有不无牵强,就是说这不只是小孩子的事、入门者的事,而是贯彻始终的事。

就这一点意义看,书家就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一辈子,都得老老实实地“临帖”。

入门需临,变体也需临。

明代书画家文徵明日临万字,至老不渝,这种精神和启示,是值得崇尚的。

既临之,如何选体选帖呢?

我国现当代书法家沈尹默先生提倡“学碑能不涉于僻,学帖不能流于俗”,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从欧阳询、褚遂良入手,遍习晋、唐的二王、智永、虞世南、颜真卿等名家,以后又至北魏、汉碑,宋元的苏黄米赵,成为代表我国五四以来书法成就最高的一代大师。

可见,学书中的“入帖”苦功,是如何也省不了的。

“大家”大入,“小家”小入。

所谓的“入门并不难”,并不见得,并不信得!

我国历代书法名家向来注重临帖的功夫,以至到了如颠如狂的境地。

唐太宗为一国之主,学书也做到“皆须古人名笔,置于几案,悬之座右,朝夕谛观,思其用笔之理。

”王羲之说自己学书时,临摹钟繇和张芝的字二十多年,把可以找到的竹叶、树皮、山石和木片都用尽了、至于绢、纸、绉纱等,反反复复地用,也不知用了多少。

宋代书家米芾每天都要把晋唐的书法真迹摊在桌子上,眼手不停地临学,晚上把这些真迹收藏在小箱子后才能安睡。

临帖,最初又分摹、临、读几个阶段和内容,在学习深入甚至进入了创作时,这种慕、临、读的阶段性界限不存在了。

但其方法和内容还是很有实用意义的。

摹指摹仿,在学古碑帖时,有以薄纸蒙在上面照样摹写,又有后来的所谓“描红”,事先把字形印于纸上,学生再以笔蘸墨填写;临则是一种看写、照写方式,在白纸上照碑帖进行练习,其书写的字形大小不一定按原帖的规格;读帖指看帖,这种看,即有浏览观赏的意味,更需细细啄磨、入手眼、记乎心,达到离开碑帖而可以临于纸,除得其笔意外,得其风神。

三种方法各有所得,缺一不可。

临池摹写看来是一种死功夫、笨功夫,然而又是极需持久坚持的一种方式。

熟能生巧、熟才能化于心变为己用,这极像读书学习的背诵一样。

当然,“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

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经意与不经意也。

”(姜夔《续书谱》)所以我们又赞成以临为主。

读帖则是一种心功,这种功夫看似轻巧,实际比手的训练更难,它是一种默临、默记,是一种揣摹,是实现从钩、摹、临的“入帖”到得其字帖的神韵、势度、用笔、行气或结构布局技巧的“出帖”之道。

此外,读帖又意味着“博览”,扩充视野,开阔眼界,避免狭窄的和机械的临写。

在创作阶段,读帖,又可使自己更多地了解各家各派书风,从而融会贯通选择己道,创立自己的风格。

实际上,读比临比写都要多得多。

读可以“破万卷”而临摹再多于几千年累积的优秀碑帖也不过凤毛麟角,书道中的“厚积”读非同小可。

要学好书法,非临帖不行。

在各种艺术门类中,恐怕没有比书法传统色彩更浓的艺术形式了。

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累积有五千多年的优秀遗产,任何书家,都只能在学习和继承先人的前提下创新自立。

学书法,就得临帖。

正如佛门坐禅诵经是和尚尼姑们必经的过程一样,学书中,临帖是伴随你始终的一个很基本的学习方法,并非小时才临帖。

五书法工具

书画尊多以陶瓷制,状如笔筒,体大,质地华富,一般用来盛放已装裱好的书画作品。

印规,钤印时用的量规,状如角尺,钤印时靠边落印,不使歪斜。

铁笔,即刻刀。

治印是书家必须的一技,或叫基本功之一。

以刀当笔,故名。

印床是刻印时用以固定印材的木锲。

治石、竹印和大印一般不用,但刻诸如玉、角、金银等质印章,必不可少。

此外,用以收藏印章的盒柜也称印床,有唐诗支:

“僧来花灶动,吏去印床闲。

”(朱庆余《诗集·夏日题·武功姚主簿》)

印泥由不干性油、艾绒和朱砂混合而成。

说来易,制作难。

光时晒油,即须两三个年头。

喻文房之中,印泥价值并不在砚、墨之下。

如著名的八宝印泥,除油、艾绒、朱砂之外,还含有珍珠、纯金、麝香,珊瑚等八种名贵原料。

除了漳州的八宝印泥外,西冷印社的砂亦是较理想的书画印泥。

而一般公文、商检、证件盖印用的印油,是绝不能用于书画作品的。

印泥质量的好坏,对书画作品的影响绝不能忽视。

好印泥必是色深沉着,不渗油,不褪色,鲜、香,夏不吐油,冬不凝冻。

印盒,盛印泥用,多圆形,也有方状。

多瓷质,亦有玉、石等,不用金属物。

印泥,专供书画图章铃印的印色,一般是朱红色,也有蓝色和黑色。

红色是一般钤章时用,黑色一般印款识文用,蓝色是逢哀丧时才用。

镇纸,平时压笺,作书画时压纸角。

一般以长方条形为主,亦有方、圆、角、畸形等,以重为好。

制料有石、铜、铁,瓷、檀木、老竹,以至玉等贵重物。

名人雅士尤喜在镇纸上刻诗词花鸟等。

砚滴,又称“水注”、“水丞”。

主要作研墨时添水用。

研墨讲究边研添水,每次添些水,以免水多浸软墨块,影响墨汁的细腻。

砚滴其实就是一控水比较灵敏的小水壶,多以陶次制成。

《饮流斋说瓷》中道:

“蟾滴、龟滴,由来已久。

古者以铜,后世以瓷。

明时有蹲龙宝象诸龟。

凡作物形而贮水不多则名曰滴。

”宋陶觳又道:

“欧阳(唐)通善书,修饰文具,其家藏遗物尚多,皆就刻名号?

?

砚滴曰金小相,镇纸曰套子龟。

”(《清异录·文用·蛙宗郎君》)晋代人砚滴喜用龟形,称龟滴。

龟滴从背后开加水口,近年柳州陶瓷厂出一桃滴,造型十分别致,其入水口设计也独特:

从底部加水。

可谓别具匠心。

笔架,又称“笔格”,功用与笔筒相近,只是多置放常用的小楷毛笔,依主人喜爱,笔头可顺插可倒插。

另外,还有一种卧式笔架,卧式笔架主要用于书写中途临时搁笔之用。

笔架花式繁多,有木质、玉质、铜质、陶瓷、铁质等,形状也异态纷呈,特别是卧式笔架,有山水、人物、禽兽、虫鱼,形态自然有趣。

唐诗人陆龟蒙有诗云:

“自拂烟霞安笔格,独开封检式砂床。

”笔洗,洗笔的小盂,为讲究墨色变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