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政策对本期主题高考恢复30年财经活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85547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政策对本期主题高考恢复30年财经活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国家政策对本期主题高考恢复30年财经活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国家政策对本期主题高考恢复30年财经活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国家政策对本期主题高考恢复30年财经活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国家政策对本期主题高考恢复30年财经活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政策对本期主题高考恢复30年财经活页.docx

《国家政策对本期主题高考恢复30年财经活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政策对本期主题高考恢复30年财经活页.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政策对本期主题高考恢复30年财经活页.docx

国家政策对本期主题高考恢复30年财经活页

2012年全国高考模拟参考部分

 

财经活页

2007年第23期(总第95期)

 

辽宁省财政学会

辽宁省财政科学研究所2007年12月15日

 

本期主题:

高考恢复30年

[按]1977年12月,全国有570万人报名参加了自“文革”以来的第一次高校统一招生考试,这标志着我国高考制度的正式恢复,到今年12月,整整30个春秋已经过去。

30年来,我国已陆续有1000万人通过高考迈入高等学府,完成学业后又走向社会,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量人才,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的改革开放。

在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尚不充足且发展十分不均衡的条件下,高考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许多优秀人才能接受更好的教育。

就我国国情来看,直到今天,高考仍不失作为不同地区人才交流和作为弱势群体向上流动的一个重要机制,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有一定促进作用。

我国至今尚未找到一个更好的方式来取代高考作为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准入机制。

然而,传统高考与市场机制条件下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要求已显得越来越不适应,高考在解决传统不公平的同时又制造了新的不公平,围绕高考指挥棒而得到强化的应试教育正在贻害广大青少年,进而禁锢民族创新的活力,并因此而备受社会各方面的诟病。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高考何去何从,中国的高等教育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国家的“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为民族振兴和社会公平正义多做一份贡献,也逐渐成为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话题。

高考恢复30年来的成就

上世纪60年代初,在“文化大革命”砸烂旧的上层建筑的疯狂中,我国高考和高校招生于1966年陷于中断,甚至高中也停课“闹革命”,给我国的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国家经济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严重断档。

1972年,高校开始恢复招生,但明确规定只“选拔具有二年以上实践经验的优秀工农兵入学”,不招收应届毕业生,取消文化考试,实行“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

这期间,“白卷英雄”被树成典型,进入大学的工农兵学员文化基础参差不齐,有的人甚至不具备基本的文化知识基础。

由于学习成绩与上大学无关且应届毕业生不在大学招生之列,造成中小学生没有学习热情,知识水平急剧下滑。

据调查,70年代初北京最好中学优秀毕业生的数学水平也只相当于60年代初初中一年级学生的数学水平,大学招生质量根本无法保证。

直到1977年,在邓小平亲自过问和布置下,关闭十年之久的高考大门终于重新打开。

从那时起到现在,中国的高考已走过了30个春秋,进入了而立之年。

30年来,中国有约1000万人通过高考进入高等院校读书学习,他们后来大多成为中国在经历“文化大革命”的巨大破坏后恢复发展的栋梁之才,成为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发挥重要力量的中坚。

30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

1977年,全国在校大学生不足100万人,到2006年,这个数字是2300万人。

1977年,高考录取率是1:

29,而2006年是1:

2。

对于许多普通家庭子女来说,父辈的大学梦在他们这一代变成了现实。

特别是始于1999年的普通高校扩招,使中国高等教育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迈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门槛。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540万人,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了21%。

同时,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入学机会逐渐增多,高校和考生的选择权在扩大,一座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已经架起。

在这里,高考既成就了无数莘莘学子的大学梦,又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大学生质量及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其巨大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

1.维护了社会稳定。

30年来,通过高考,许许多多工人、农民子弟有机会到大学学习,有机会到大城市甚至国外深造或工作,有机会见识世界,从而改变自己乃至家庭贫困愚昧的状况。

恢复高考其实是恢复了普通个体通向上层的一个发展通道,这是中国社会形成“稳定结构”的主要原因,它给普通人一个机会,可以通过这种相对公平的方式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高考机制下,无论谁都可以期望通过这一初始阶段的公平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向社会上一层流动。

在中国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比较悬殊的国情下,通过高考制度而维系的这一期望情结对青少年努力学习、遵纪守法,从而对维持社会稳定,进而推动社会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2.促成了理性价值观的回归。

恢复高考相当于拨乱反正,重新肯定了知识的价值,这对当年文盲加流氓的恶劣社会风气的扭转起了很大促进作用。

3.弘扬了科学与民主。

恢复高考使整个社会的思想架构重新回到现代社会的轨道上,这对高等教育后来二三十年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批又一批培养出来的有文化、有知识、有科学头脑的青年人才有力地弘扬了民主与科学,确保了各类人才的不断积累,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发展。

4.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30年来,中国在改革开放浪潮的推动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高考在这一过程中也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

没有高考,很难想象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步,更难以想象在知识人才匮乏的状态下中国经济社会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惊人成就。

据统计,目前在我国,无论是在党政机构、科研部门,还是在企业工厂,或是在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部门,作为中坚力量甚至是领衔主力的2/3是我国高考恢复以来的大学毕业生或研究生毕业生。

作为配合我国经济恢复乃至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高考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功不可没。

高考制度的时代特征

解放前的中国没有全国统一的高考制度,大学招生基本上是通过学校自行组织考试来实现。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政务院于1950年实行同一地区高校联合招生制度;1951年以全国大行政区范围统一招生;1952年全国统一招生。

解放后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也经历了一个“单独招生——联合招生——统一招生”的三年过渡时期。

从1952年到1966年“文革”前,高校招生实行全国统一命题、一次考试、分批录取的办法。

招生工作的原则是阶级路线和政治与学业兼顾,生源主要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和其他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

按照这一制度安排,各级政府设立招生办,统一组织考试招生,国家制定统一优惠政策,学生毕业后统一分配工作,我国高考制度也由此而确立。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高考制度的建立适应了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稀缺的现实。

1952年,拥有5亿人口的中国只有50所大学,绝大部分集中在北京、上海以及东部省会所在城市。

年均招生能力不到3万人,而同期美国2亿人口却有各类大学300所,遍布美国各地,年均招生能力为40万人。

即使在1977年高考重新恢复时,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稀缺的状况仍然没有多大改善。

1977年高考录取率是1:

29,而2006年这一比例是1:

2,足以看出上大学在当时的条件下十分不易。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高考制度确保了国家对有限高等教育资源的集中配置,也使国家建设所需要的宝贵知识人才能够得到有效的延续。

同时,1953年也正是我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计划经济体制开始确立的时期。

国家计划体制党政合一、政企合一、政事合一、包罗万象,高等教育当然也毫不例外地被包括在计划经济当中,由此也可以解释当时出台高等院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的体制原因背景。

而1977年高考恢复时期,我国也还是计划经济体制,真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际上是1994年后才开始构建。

此外,作为中国根深蒂固的书本教学、科举考试,传统教育文化是形成我国高考制度的重要意识形态因素。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国高考制度从一开始就明显带有它的时代特征:

1.招生考试的主体是政府。

在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体制下,高校无权独立招生,只能按照国家计划把招生计划报给政府的教育部门审批,由招生部门统一组织考试,统一组织录取,从而确保国家高等教育的快速恢复和发展。

所以,招生考试的主体是政府而不是高校,全部招生考试均通过招生部门来组织实施,这是传统高考制度的首要特点。

2.招生考试属于行政工作。

在高考制度下,高校的招生计划必须报请教育主管部门批准,通过招生部门组织实施,高校本身一般没有自行扩招或减招的权力,同时高校要执行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招生政策,如对少数民族及落后地区的照顾,不能各行其是。

一旦达到提档分数线,只要考生服从学校或专业调剂,都必须给与录取。

虽然我国也有《教育法》,但其条款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实际上真正起作用的是教育部门的一些规章条例及国家有关政策规定。

也就是说,高考制度是一种行政强制,不是高校的自主行为。

3.“分数面前人人平等”。

既然招生考试和录取的主体均为招生部门而非高校本身,而且招生制度和考试内容统一制定,那么高校也不可能按照自己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招生,各高校招收的学生基本都是按分数从高到低分段录取,各高校彼此之间很少差别,体现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4.录取与教学两权分离。

在传统高考体制下,招生部门与高校的制度性分工使招生部门代替高校招收学生,从而切断了考生与高校面对的途径。

也就是说,在我国,大学招生是行政部门的职能,大学教育才是高校的职能。

特别是在大学支出由政府财政负担的条件下,大学也不可能是完全独立的法人,它必须服从于国家整体战略计划的需要。

应当说,这种招生与教学的两权分离也是中国高考制度的最显著特点之一。

高考制度存在的问题

高考恢复3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然而作为计划经济与应试教育的混合体,高考制度赖以存在的许多客观条件已悄然变化,从而使高考也越来越多的表现出对市场经济和素质教育的不适应,出现了许多问题:

1.限制了人才发现,不利于高校发挥优势。

由于招生考试的主体是招生部门而不是高校本身,加上招生考试有关规定的统一性,造成高校很难通过招生发现并录取合适的人才,不利于高校按照自身特点去培养大学生,很难发挥各类高校的比较优势,造成资源浪费。

2.固化了应试教育,窒息了开拓创新。

目前的高考仍然是“高分辨率、选拔性的考试”,而不是基本能力的测试。

由于它追求高分辨率,高考中的难题、怪题就不可避免;由于它构成了高校招生的基本途径,以至于高考之前12年的基础教育几乎都围绕着高考进行,由此而派生的应试教育已经对我国的基础教育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

死读书,读死书,单纯追求高分造就了许多高分低能“人才”,结果是儿童失去了天真和幻想,失去了对学习的热情和能力;青年戴上了思维的枷锁,只能对规定知识反复记忆和辨析,扼杀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创造冲动;整个民族习惯于接受和模仿,而发明创造则受到压抑,这不利于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更有害于民族振兴。

3.强化了既得利益,阻碍了教育改革。

在高考效应下,一方面,招生部门的地位日益得到强化,形成只能上不能下的刚性局面;另一方面,招生部门和高校在录取分数上对所在城市的照顾性倾斜几乎成为一种制度,即本地化倾向。

从1999年起研究型大学招生本地化倾向越来越严重,像清华、北大每年在北京招生占新生的20%左右,而其他各省区平均只占1-2%,至于西部落后偏远地区,不仅所占比例微小,而且还有逐年递减的倾向。

实际上,像北京、上海、杭州、广州这些城市本身就是发达地区或中心城市,享有远比农村及边远地区多得多的公共资源,在目前这种利益博弈中处于强势地位,发展下去的结果只能是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越拉越大,从而形成既得利益群体。

一旦既得利益群体形成,原有的制度机制就具有刚性,进一步的教育改革就将变得十分困难。

4.助长了教育腐败,加剧了社会不公平。

一边是计划体制赋予招生部门招考大权,另一方面是市场效应与日俱增。

在高等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仍然稀缺的情况下,利用权力寻租现象必然会出现。

少数党政干部利用各种加分、保送等特殊政策徇私舞弊,行贿受贿,制造了一个又一个高考个黑洞。

一个可怕的苗头是现在的高考舞弊已经发展到集团化操纵,有些还很微妙地跟地方部门达成默契,前者是为经济利益,后者迫于升学率的政绩压力,这种情况在2002-2004年尤为严重。

此外,由于高考效应的存在,高中考入名牌大学学生比例也成了家长关注的热点,一些录取比例高的名牌高中也借机以种种借口收费敛财,大大加重了学生家长负担,也使工人农民等弱势群体日益边缘化,由此而来的是对党和政府形象的损害,对广大人民群众的不公平,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5.消灭了旧的不平等,制造了新的不平等。

现行高考制度“见分不见人”,虽然做到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给与考生的选择性太小,没有体现出人性化。

在“先分数优先(划分录取批次)、再志愿优先(根据填报的第一、二、三、四学校等级志愿按志愿先后顺序录取)、再分数优先(同一学校志愿中按分数高低顺序录取)”的集中分批分等录取制度中,考生没有自主选择学校的权利,虽然在一张志愿表上可能有近20所学校100多个专业可以选择,但是往往可能因为“第一志愿”填报失误而面目全非,从而在做到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同时又剥夺了考生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选择学校及专业的平等权利。

所以每年高考都会发生大量高分低就现象,特别是在估分报志愿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国外大学招生模式借鉴

高考模式并非中国独有,在其他一些国家也能发现它的影子。

不同的是,多数国家政府没有更多介入高考,对招生考试也没有太多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竞争左右着高等教育。

基于不同的国情,不同国家的大学招生途径也不尽相同,其中典型国家不乏一些成功范例可供我国高考制度改革借鉴。

——美国。

美国教育是典型的开放式素质教育。

美国的公立大学很少,而私立大学到处都是。

在美国,知名大学基本都是私立大学。

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美国的大学都是独立法人,校董会是学校的最高决策机构,学校开支一般只有10%来自政府财政补贴,90%为社会捐助、科研项目和学费。

美国也有高考(ScholasticAssessmentTest,简称SAT),但与我国的高考有许多不同。

其表现之一是高考的组织者不同,中国的高考是政府组织,是政府主导型高考;美国是大学联合会主办,而大学联合会既不隶属于美国政府,也没有财政拨款,属于独立法人,只对联合会理事会负责,而理事会则由各大学的出资人组成。

表现之二是高考的作用不同。

在中国,高考成绩对考生能否进入大学具有决定性作用,而美国大学录取学生时,除了看考生的SAT成绩,还要参考考生的高中学习成绩以及考生的领导、科学、体育、音乐、艺术等才能。

同时,考生对社会的贡献,比如考生利用课余时间义务参加社区的环境保护活动,到公共图书馆整理图书,到养老院照顾孤寡老人等也是重要的参考内容。

此外,每个考生都需要给他们所申请的大学发送3到4封推荐信。

因为一般是由所在高中的老师来写这些推荐信,所以考生平时在学校不仅要认真学习,还要遵守纪律,尊敬老师,给老师留下良好印象,也就是中国常说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考生还要参加所申请大学的面试,面试人员会特别注意考生的个性和对该大学的热情。

同时,考生还要提交一篇论文,介绍自己的亲身经历,看法和说明为什么报考该大学,然后经过校董会的评估决定是否录取。

这样看来,美国高考(SAT)实际上是一种基础知识测试,绝不是考生入学的唯一依据。

表现之三是中国的高考每年就一次,偶然性相当大;而美国的SAT平均每两个月就组织一次,给考生的机会很多。

表现之四是SAT测试并非由美国官方组织或授意,而是一些教育研究机构迫于市场竞争而创新出的测试方法,经过长期比较和评估,才逐步为大学甚至政府所接受,成为本国申请者上大学的门槛和外国留学生获取美国签证的必备材料,而中国高考由政府组织出题、组织考试。

相比之下,美国大学招生的途径具有公平市场竞争色彩,有效率,财政成本低,能够发掘人才,激励创新,代表了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然而,借鉴美国模式必须有我国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乃至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及政府职能根本转变的配合,同时必须有高等教育资源的充分整合与配置以及法制的健全,否则很难行得通。

——日本。

日本高等教育由国立和公立、私立三部分构成。

国立东京大学是顶级大学,其次是帝国大学,再就是一般的公立大学,然后才是私立大学,这和美国顶级大学均为私立大学的情况正好相反,与中国倒有些类似。

不过,在私立大学比例上,日本远高于中国。

日本国立大学入学考试有两次,第一次考试为国家统一考试,有六个科目,考生根据报考学校的要求,可考三科以上,也可以考两科,一般不要求全部考。

六个科目有相似之处,一般是国语、地理历史、公民(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数学)、理科、外语。

第二次考试就相当于中国现在所说的自主招生,它是百分之百自主招生,全国考试成绩公布,各个大学根据当年所有考生的考试成绩决定本校参加第二次考试的最低分数线,考生根据自己的分数决定报考哪几个学校和哪几个学科。

在日本,各个大学的考试,就是所谓的自主考试分为前期和后期,目的就是给考生多提供一些机会,考生考不上这个学部,后期可以考另外一个学部。

各个学校组织的二次考试还有面试,面试在日本非常重要,学校的学部也有自主招生权,根据考生的成绩还要根据各高中校长写给大学的推荐书,内容包括这个学生三年的成绩、性格、为人,然后学校根据二次考试成绩再决定是否录取。

但是,国家一般不要求私立大学考生参加全国考试,但是私立大学自己主动要求学生参加考试,这也是日本高考与中国高考之间的最大区别。

日本的做法既能保证国家投资的国立大学得到最优秀的考生,达到财政投资收益最大化,又能满足不同大学对考生的不同要求,也便于考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给自己定位,缓解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更符合中国的实际。

——印度。

与美国、日本和中国不同,印度没有任何形式的全国统一高考,各大学自行考试,自行招生。

全国性大学的入学考试由中央中考委员会主考,各邦大学的入学考试则由各邦主考。

不少考生为确保能上大学,除了参加全国性大学的入学考试外,还去参加邦一级大学的考试。

有一些大学主要看学生12年级的毕业考试成绩。

成绩好就可报名,无须参加入学考试。

另外,英语在印度高考中所占分数比重很大。

许多知名大学全部用英语教学,因此英语在高考中所占的分量较大,这决定了印度大学培养的大学毕业生能够迅速适应欧美国家的工作需要和思维方式。

印度的大学大多是政府出资兴办,但政府财政并不负担大学的运转支出,大学如何招生完全由招生学校自行决定。

近年来,由于印度大学毕业生深受国内国际各界的欢迎,就业率很高,工资水平大幅度上升,所以印度大学的入学考试门槛也越来越高。

印度政府不干涉大学的招生,但严格限制大学的收费,并给困难大学生许多直接补贴,其补贴之多可以确保贫困家庭子女也能完成大学学业,体现了高等教育的平民化理念。

印度高考的做法不一定适合于中国,但印度政府高等教育平民化理念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相似之处,可以彼此借鉴。

近年来高考改革成效

高考从恢复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处于不断变革之中,国家有关部门在这方面作了许多有益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高考制度改革包括考试改革和招生改革,也包括教育综合改革。

从目前情况看,这三项改革都在进行,但考试改革措施更多,实效显著。

一、考试改革

1.考试科目重组。

1991年,湖南、海南、云南三省试行“3+1”考试。

1999年,广东省经教育部批准试行“3+X”科目组考试,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反响。

“3”指的是语文、数学、外语;“X”是指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科目中自由选组或综合,此方案后被逐步推广至全国。

到2006年,广东、海南、山东、宁夏进一步在此基础上改革,推出“3+文/理科基础+X”、“3+3+基础会考”、“3+X+1(基本能力考试)”、“3+小综合”的改革,突出了对考生能力的考察。

通过这一系列改革,一些具有特长的学生通过选择进行分类考试,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学生特长和兴趣的尊重。

2.试题兼顾地区差别。

传统高考全国统一命题的“一刀切”做法忽视了东西部地区的巨大差异,加剧了不公平。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从2006年起,我国高考实行A、B、C卷制度,即东部沿海地区一套卷,中部地区一套卷,西部落后地区一套卷,三套卷难易程度均有差异,兼顾了我国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3.增加试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过去,高考是应试教育的一统天下,严重窒息了考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改变这一状况,从2004年起,有关部门在高考试题中逐步增加了思考、发挥和平时积累的内容。

比如语文考试虽然还是命题作文,但对作文题材、内容和体例不做限定,给了考生更大的发挥空间。

二、招生改革

1.试行大学自主招生。

经教育部批准,2001年国家在江苏进行高校自主招生试点。

2003年开始在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实施招生改革,高校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自主招收少量本科生,其数量一般不超过该校当年招生计划的5%,在高校对自主招收的考生进行专门的评估和测试后,考生再参加高考。

在自主招生中,中学推荐占很大比例,此方案现已推广到全国53所高校。

自主招生考生在参加高考时可享受20-50分的加分优惠,只要考生高考成绩在加分后达到该校在当地的最低投档分数线并服从专业调剂,即可录取,有的高校还将加分优惠保留两年。

自主招生制度的实行是我国高考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它增加了高校在招生时的自主权利,改变了过去招生部门一统天下的“一元化格局”。

尽管这一制度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毕竟给不少有专项特长的考生提供了一次宝贵机会,有利于人才的发现,是高考制度的一个巨大进步。

2.试行自主选拔录取。

在大学自主招生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条件下,经教育部批准,从2006年开始,复旦、上海交大可以通过“考试+面试”进行小规模的自主选拔录取改革,即考生不参加高考,而是直接通过学校面试决定是否录取。

来面试学生只须准备好自荐信、个人基本信息表、高中三年各科成绩单、任课教师推荐信,还有平时表现的各项能力证明材料、获奖证书及特长证明。

与传统的高考不同,这里没有答卷,没有紧张难耐的考试气氛,“人和纸的较量”变成了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

至于面试内容则是根据考生拟报考的专业及自身特长随机提问,不拘形式,范围广阔,没有复习准备的蓝本,只有平时的积累与兴趣,这从根本上改变了考生死读书,读死书的封闭式学习理念。

尽管选拔录取改革还在小规模的尝试阶段,但作为推动素质教育的关键,这一改革开始挑战高考指挥棒的“神圣地位”。

3.改革保送大学生、国防生和小语种招生方式。

作为招生改革的一部分,从2004年起,教育部允许高校直接向高中招收保送生和小语种考生,即招生指标直接由高校到高中,不经过招生部门。

这一做法的实行同样有利于高校及时发现人才资源,提高考生质量,同时也促进高中教育改革,使考生在高中乃至初中阶段就得到全面均衡发展。

至于国防生,只要其高考成绩达到该校在当地的最低投档分数线,服从专业调剂并承诺毕业后在指定专业部门服务5年以上,即可被录取并全额享受学费资助,从而保证国家战略需要。

4.赋予高校一定的招生选择权和自主权。

近年来,我国高考在考生录取方面也越来越重视高校的意见,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高校在招生权力上的回归。

一是高校分校可以招收部分自费生。

虽然目前对这种教育产业化的做法争议很大,但它也满足了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考生的高等教育需求。

二是高校最多可以超过其招生计划的20%提取考生档案。

这对考生来说有风险,但对高校来说却更主动。

三是允许高校不开第二志愿。

现在许多名校不开第二志愿,且多数高校都有较大的专业录取分差,有些高校或专业对单科考试成绩有比较严格的要求。

三、教育综合改革

1.高校扩招并支持民办大学发展。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资源虽然增加迅速,但比起发达国家总量仍然较少,而其中最突出的是优质资源少且布局严重不均衡,这也是高考制度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此,有关部门也在努力扩大办学渠道,增加高等教育资源供给,满足高等教育需求。

一是高校扩招。

从1998年起,我国高校就开始大规模扩招,以满足社会上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但当时的扩招事实上也有诱导教育产业化的倾向,结果要么是高校超负荷运转,教育质量难以保证;要么是高校贷款扩建,变相搞高等教育“大跃进”,造成高校负债运行,既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也助长了教育腐败,增加了财政风险。

所以2003年以后,我国高校扩招基本停止。

二是建立分校、联合办学、鼓励兴办民营大学。

目前,在东部沿海地区已经拥有了不少颇具名气的民办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