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前旗统筹城乡改革农牧业产业化方案更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84079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托克前旗统筹城乡改革农牧业产业化方案更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鄂托克前旗统筹城乡改革农牧业产业化方案更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鄂托克前旗统筹城乡改革农牧业产业化方案更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鄂托克前旗统筹城乡改革农牧业产业化方案更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鄂托克前旗统筹城乡改革农牧业产业化方案更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鄂托克前旗统筹城乡改革农牧业产业化方案更新.docx

《鄂托克前旗统筹城乡改革农牧业产业化方案更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托克前旗统筹城乡改革农牧业产业化方案更新.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鄂托克前旗统筹城乡改革农牧业产业化方案更新.docx

鄂托克前旗统筹城乡改革农牧业产业化方案更新

鄂托克前旗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现代农牧业建设工程方案

为了确保我旗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农牧业产业化规划工作科学、合理、有序推进,根据《鄂尔多斯市统筹城乡配套改革实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旗农牧业发展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路、原则、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紧扣发展规模经营、建立现代经营机制、配备现代化农牧业生产元素、健全农牧业产业体系等现代农牧业特征,改革创新,加大投入,着力建设组织化、产业化、规模化、装备设施化的生态型、效益型现代农牧业,破解农牧业发展难题,全面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积极推进鄂托克前旗“赶、超、跨”战略进程。

(二)基本原则

——集约发展的原则。

认真落实农牧业经济“三区”规划,严格按照各功能区产业定位,坚持“产业向基地集中、人口向城镇及中心村集中、土地草牧场向规模经营集中”的发展战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可持续发展。

——政府主导,统筹城乡,多元参与的原则。

要与新牧区建设、城乡规划布局和产业布局相衔接,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等社会力量,投资发展现代畜牧业。

——以水为中心,因地制宜、区域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

在牧区的优化发展区和限制发展区中进行,在单井深100米-200米,每小时出水量40吨以上地区为地区实施。

——群众自愿、规模经营,集约发展的原则。

要以户为单位,选择条件成熟、积极性高的牧户;选户应相对集中,便于开展各项服务,为现代生产要素充分流入创造平台。

——添平补齐的建设原则。

按照:

“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经济实用”的总体要求和建设标准,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缺什么补什么,不搞大拆大建;并且围绕各生产环节,配套现代装备,组装集成适用技术,确保现代畜牧业生产力形成。

——产业化、市场化、组织化运作的原则。

建立和完善现代农牧业经营机制,采取企业或经济合作组织等中介机构运作的方式,与市场对接,推进产业化经营;重点通过转包、承包、租赁、入股等形式,推动土地流转,适应现代畜牧业生产力发展。

(三)主要目标

根据发展实际,确立了“两步走”的改革实验目标。

到2013年,按照“城乡统筹、集约发展”的基本方略,扎实推进农村牧区改革发展,创新农牧业服务体制机制,切实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不断完善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配备现代装备,集聚先进要素,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推动现代农牧业生产力形成。

全旗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达到1080户,全旗水浇地控制在42万亩,牲畜饲养量稳定在200万头只,畜牧业增加值占到一产增加值的75%以上,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70%以上。

努力实现“5528”目标,即全旗现代农牧业实现水资源、耕地、牲畜、人口和生态5平衡(水资源实现采补平衡;耕地实现与水资源平衡;牲畜饲养量实现年所需饲草料与人工饲料地草料产量和天然草地可食产草量平衡;人口实现科学利用农牧业资源,直接从事农牧业的人口与达到预期农牧民收入目标的人口平衡;在实现以上4平衡的前提下,生态植被消耗所剩生物量与达到预期植被盖度生物量平衡)。

现代畜牧业示范户人均纯收入达到5万元,现代农牧业基地经营户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全旗植被覆盖度达到80%以上。

力争2014至2015年,在巩固和提高现代农牧业基地建设工程的同时,全旗在建成300户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届时把我旗建成国家西部现代农牧业示范基地,全旗水浇地基本实现现代化经营,基地物质和技术装备水平达到荒漠化草原类型区全国一流,现代生产方式基本普及,农牧民收入水平和物质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旗率先实现现代化,农牧民生活率先到达宽裕型小康水平,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二、发展规模

根据农牧业经济“三区”规划产业定位,紧扣发展规模化经营的思路,建立现代经营机制,装备现代生产要素,着力建设现代农牧业基地,构建投入与回报、产出与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

现代草原畜牧业发展方面。

在市场化运作的前提下,通过草牧场流转,有效整合限制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草牧场。

被转让的草牧场经营权,通过嘎查村委员会重新把经营权流转给整合户。

使限制开发区达到每户经营草牧场10000亩以上、水浇地100亩以上或草牧场7000亩以上、水浇地200亩以上;优化开发区达到每户经营草牧场5000亩以上、水浇地300亩以上,户均饲养量1200只,肉羊基础母羊存栏量300只或绒山羊基础母羊存栏量500只。

力争通过三年的建设,种植业全部实现规模化经营、全程机械化作业;养殖业实现规模化经营、品种良种化、饲草料配方化、羔羊出栏短期化、生产饲喂全程机械化、饲养管理科学化,推进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建设。

达到规模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的目标,提高草原畜牧业集约化经营水平。

到2013年,全旗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达到1080户,新增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719户,其中城川镇47户,昂素镇534户,敖镇138户。

(详见附表1)

现代农业发展方面。

重点在无定河流域发展现代高效节水农业,在市场化运作的前提下,采取企业和合作组织运作方式,有效整合水浇地,通过推广统一作物、统一品种、模式化栽培、机械化耕作、测土配方施肥、低毒低残留农药等综合农艺措施,对耕、种、收全程进行技术指导,提高现代农业基地科技含量。

土地规模经营单户耕地面积达到180亩以上;高效节水技术全面推广应用,节水效果达到30%;每5000亩组建一支农机服务队,生产过程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综合农艺技术措施推广应用率达到100%。

到2013年,全旗发展现代农业基地达到10万亩,新建现代农业基地5万亩,其中,在城川镇的城川村2万亩,黑梁头村0.5万亩,敖镇的二道川村2.5万亩。

新增喷灌555台套,打井555眼,配套水泵555台套,安装地埋电缆332千米、管道2220米,建立农机服务队10个。

(详见附表2)。

三、主要措施

根据鄂托克前旗农牧业“三区”规划,围绕方案的指导思想和目标,结合我旗立地条件,进行农牧业产业规划,实现水资源、耕地、人口、牲畜和生态5平衡,实施配套5大工程,即肉羊产业“163”工程,绒山羊产业“157”工程,肉牛产业“123”工程,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691”工程,养殖园区建设“918”工程。

(一)肉羊产业“163”工程

推行“宝日套亥”商品三元杂交羔羊标准化养殖模式,提高后代产肉性能、肉的品质及饲料报酬率。

这种模式较传统百母百羔时基础母羊一年一胎一羔出栏一次的模式实现减轻生态压力约66%,提高收入300%。

到2013年,该模式覆盖全旗肉羊养殖户的90%以上(详见现行国家和地方标准)。

(二)绒山羊产业“157”工程

推行绒山羊由粗绒型向细绒型转变的改良技术、绒山羊母羊怀孕后期与冷季长绒高峰期差开技术以及人工暖季限制日照长绒技术。

人工暖季限制日照长绒技术,显著保护生态、大幅度提高产绒量,可在减轻生态压力50%的基础上增加产绒量71.11%,到2013年,在全旗绒山羊核心群区全面推广(详见现行国家和地方标准)。

(三)肉牛养殖“123”工程

采取政府引导、中介组织介入、牧户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措施,通过肉牛繁育、育肥及服务体系建设,以冷配改良现有基础母牛为主,以调购优质纯种基础母牛为辅,加强肉牛品种改良,全面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和品质。

到2013年,在无定河流域建成10万头肉牛养殖基地,培育年饲养量在200头以上的育肥大户30户。

(详见附表3)

(四)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691”工程

按照“三区”规划,坚持和完善“谁投入、谁建设、谁经营、谁受益”的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重点实施好“691”工程,既6个重点生态建设项目,认真组织实施好退牧还草、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千家万户种百树”工程、全民义务植树工程。

9个生态保护与建设措施,全力做好生态自然恢复区建设、林沙产业建设、农村牧区沼气建设、森林草原防火监测工作、推行生态养羊模式、草畜平衡工作、切实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上海庙镇马兰花生态圈建设、建立生态奖励基金。

1个生态监测监控“311”模式,加强草原的监测、监理工作,从人治草原走向法治和3S技术科学监管草原。

全力引进3S技术对生态自然恢复区、生产经营性草原进行生态植被监测,建立生态检测预警机制和草地生态状况定期监测评价制度。

(五)养殖园区建设“918”工程

按照园区布局合理、集成饲养管理技术得到全面应用、生产管理基本实现机械化、环境卫生整洁、人工劳动强度减轻的目标,采取合作组织、公司等性质的运作方式,围绕现代农业基地建设,按照饲养量在1000只以上的养殖大户和5000只以上的养殖园区标准,到2013年,全旗配套建成9个养殖园区和180个养殖大户。

(详见附表4-1、4-2)

四、配套措施

(一)人口布局

到2013年,其中从事现代畜牧业示范户1080户4968人,现代农业基地的经营户达到555户2553人,到2015年,建成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300户1380人,从事城郊设施农业、养殖园区、农机服务等农牧民1342户6174人。

禁止开发区农牧业人口全部搬迁转移。

(二)设施农业建设

按照“企业建设为主、政府适当补助为辅”的原则,以解决转移农牧民就业和增收为目标,集中人力、财力、科技投入,全力推广三段地农牧业科技推广示范园农牧业集成技术,应用全日光节能温室、超大行距高低套高产、有机生物菌肥和全营养有机蔬菜种植技术,推进设施农业全面向集约化、自动化、高效益和全天候、反季节方向发展。

到2013年,全旗发展设施农业基地面积达到3000亩,新增设施农业基地2000亩,其中上海庙镇的特布德嘎查1000亩,敖镇城郊1000亩。

建设内容及标准包括:

以园区形式进行建设,规划面积不低于100亩,温室和大棚的建设比例达到1:

2以上;建立设施农业中介组织,进行产前规划、产中管理、产后营销。

(详见附表5)。

(三)农牧业产业化发展

1、“1.5次”产业:

我旗要突出发展“1.5次”产业,引导农牧民以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为平台,进行农畜产品深加工,加工资源增值上市,解决农牧民的再就业,提高一产的增加值,开创转移农牧民的再就业和农畜产品加工增值的新空间。

重点打造“熹里”牌有机羊肉、“宝日套亥”有机羔羊、“马兰花”牌全营养有机蔬菜等13个重点农畜产品品牌,并加大有机草场认证力度,到2013年总面积达到1000万亩,使我旗有机羊肉、牛肉的市场得到进一步扩展,也扩大了品牌知名度。

力争到2013年,把我旗建成西部“宝日套亥”有机羔羊和“马兰花”牌全营养有机蔬菜生产基地。

加快构筑以现代龙头企业为引领、农牧民充分参与、抵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强的产业化经营体系。

鼓励发展林沙、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现代农业、设施农业各类产品的收购、加工、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现代化农业服务业。

到2013年,力争在敖镇引进畜产品深加工企业1家,国家和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达到1家和3家,市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0家。

2、合作经济组织:

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的农牧户组织起来,对内开展统一服务,对外进行统一经营,可以扩大经营规模,延伸农牧业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降低农牧户生产成本,促进农牧民增收。

采用“合作组织+基地+农户”和“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运作模式,到2013年,全旗发展专业合作组织60个,规范运作专业合作组织达到59个(详见附表6),全旗95%以上的农牧民参与到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中来,从产业中得到的人均收入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到65%以上。

(四)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

围绕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建设需要,不断加强信息、科技、机械化、市场流通、种养殖业标准化建设等9大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有效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相配套的农牧业产业化服务网络,有效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1、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要本着利用国外优质肉用型种羊与当地绵羊开展大面积杂交生产优质羔羊与培育肉羊新品种同步进行的原则,切实抓好肉羊种子工程建设工作。

要建立肉种羊系谱档案,在大面积杂交利用的同时,选定肉用羊新品种选育核心区,在核心育种区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应用杂交技术开展育种工作,力争到2013年形成肉羊新品种的雏形。

结合养殖小区建设、一个选育和两个提高工程的实施,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扶持中介组织,依托中介组织,全面推进牲畜改良工作。

实现生态恢复与养殖效益提高的“双赢”。

到2013年,全旗新建技术服务中心4个,购买基础母羊1万只,购买种公羊300只,全旗牲畜改良率达到99.9%。

(详见附表7)

2、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农牧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走农机服务市场化、产业化的路子。

积极争取国家农机补贴项目,大力发展组织配套大型农机具,通过培育农机服务组织,组建农机服务合作社、培育农机服务中介组织、培植农机专业大户等方法,形成健康有序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实现农作物耕、种、收、加工的机械化进程,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建设。

到2013年,新增农机服务队43个,全旗基本实现农牧业机械化作业。

(详见附表8)

3、农畜产品市场建设:

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要求,不断巩固发展城川、布拉格和三段地三处集贸市场。

三段地集贸市场已被确定为“农业部定点市场”,要将这一市场建设成为市场交易、科技培训、信息发布、科技推广的综合型平台。

同时要不断完善城川和布拉格的市场,增强市场的集散功能和辐射带动力。

到2013年,三大市场平均每年交易牲畜100万头只以上。

4、农牧业科技服务:

本着让科技人员有事干,有积极性干的原则,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加强农牧业科技队伍建设,把涉农部门的科技人员有机地结合起来,统一组织、统一调动,形成合力,有效运转,并吸引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入,更好地为农牧民服务。

加大农牧业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牧民素质,造就一批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的农牧民,鼓励没有考入大学从事农牧业生产的高中毕业生进入农牧业专业学校学习,完成学业后,对持有专业技术证书从事农牧业生产的,优先获得农牧业项目和贷款的政策。

同时,采取讲课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依托三段地培训中心和各镇农牧业服务中心,对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中年农牧民,有计划地开展较为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培育新型农牧民。

到2013年,每年培训新型农牧民8万人次,使95%以上的农牧户有一名专业技术人员。

5、农牧业信息服务:

在限制发展区和优化发展区,利用农村牧区远程教育网和开通专线电话,逐步形成旗、镇、村种养大户和科技示范户四级信息网络服务体系。

完善“鄂前旗农牧业科技信息服务网”,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信息资源,及时为农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提供市场、技术等方面的信息服务。

到2013年,通过农牧业高新循环科技的支撑,科技进步对农牧业贡献率达到70%以上,科技、信息在农村牧区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

6、种养殖业标准化建设:

进一步治理因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造成的污染,从生产投入品使用的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

到2013年,全面推行农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全旗建立1处农畜产品监测中心,四个镇各建立1处农畜产品监测站,每批次农畜产品必须经过检测后包装,并检疫员加盖检疫检验印章和检疫员印章后方可上市。

种植业全部实现配方施肥,新农药推广使用率达到100%,面源污染治理率达到90%以上。

加强对农畜产品的安全认证,在产地认证上,实行无公害产地认证,100%达到绿色产地认证。

在产品认证上,使全旗90%的农畜产品实现绿色认证,稳步提高有机产品的认证率。

7、农牧业病虫害预警、预测、预报体系建设:

加快旗、镇、村三级农牧业病虫害预警、预测、预报体系建设,在旗、镇建立农牧业预警、预测、预报站的同时,嘎查村也要配备测报员,从源头上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到2013年,全旗建立1处病虫害预警、预测、预报中心,每个镇建立1处病虫害预警、预测、预报站。

8、无特定疫病区建设:

在现代畜牧业建设的大背景下,通过无规定特殊疫病区建设向区域化管理迈进,这是增强畜牧业竞争的重要途径。

建立无特定疫病区主要完善动物疫病控制、检疫监督、监测诊断和防疫屏障四大体系。

疫病控制,要完善和制定预防、控制、净化和扑灭应急预案,以控制和扑灭重大动物疫情为突破口开展动物强制免疫,严格实施兽医从业许可,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动物检疫、监督、疫情报告,畜禽饲养档案、机构队伍和动物防疫工作档案,全面实施免疫标识的“一畜一证一标”防治制度。

监测诊断,全旗要建成4个具有一定疫病检测手段的中心兽医站,规范疫情确认程序,健全疫情报告制度,完善疫情测报预警体系。

检疫监管,规范实施动物及其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动物防疫条件审核,按照《畜禽标识及养殖档案管理办理》的规定,严格实施动物养殖档案和畜禽标识制度、检疫证明和标志、防疫记录等按规定制作、管理和使用,确保动物及其产品能够跟踪溯源。

防疫屏障,把禁业发展区作为我旗无特定疫病区西北方向的缓冲区,在东南方向与其他旗县接壤处划出专门缓冲区,构成环绕整个规划区的缓冲区,在通往乌审旗、鄂旗的主要交通要道要新建消毒站2处,与现有5处临时消毒站构成无特定疫病的人工屏障。

到2013年,我旗要全面完成无特定疫病区建设。

9、农牧业保险体系建设:

坚持“政府主导、财政扶持、市场运作、自愿参保”的方针,以投保人缴费能力、财政补贴程度、保险公司风险承受能力为基础,实现高覆盖、低保额、低保费的经营方式,力争2013年,将全旗主要农作物和主要畜种纳入农牧业保险的保障范畴。

五、资金概算

经概算,鄂托克前旗统筹城乡综合配套农牧业产业建设资金共计128703万元。

(详见附表9)

(一)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到2013年,全旗共建设示范基地10万亩,新增5万亩,每亩投资2500元,合计投资12500万元,其中中央项目资金约3250万元,地方政府投资8250万元,农牧民自筹1000万元。

(二)设施农业建设

到2013年,全旗新建设施农业2000亩,日光温室每栋投资10万元(0.7亩)、塑料大棚每栋投资1.2万元(每栋2亩).日光温室每栋政府补贴3万元,其中市级财政承担2/3,旗级财政承担1/3;塑料大棚每栋补贴3000元,全部由市级财政承担。

到2012年新增设施农业总投资10319.2万元。

市、旗政府共需补贴1527.96万元,其中市级财政承担1051.9万元,旗级财政承担476万元,企业或群众自筹3632万元。

(三)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

2009—2013年,新建示范户建设总数为719户,户均投资73.5万元,总投资52846.5万元。

新建农机服务队33个,每队投资50万元,共需1650万元。

市旗镇科技服务和培训工作经费及奖金为项目总投资的1%,即529万元,上述共计投资55025.5万元。

其中群众自筹10448.52万元,市级财政投入29255.87万元,旗财政投入12538.1万元。

(四)肉牛基地建设

到2013年,完成胚胎移植100个,每个0.16万元,共需16万元。

肉牛冷配30000个,每个100元,共需300万元。

新建技术服务中心1个,投资200万元,扩建1个,投资100万元,共需300万元。

新建疫病防治中心1个,投资200万元,扩建1个,投资100万元,共需300万元。

新建1个肉牛活畜交易市场,投资2000万元。

上述共计国家总投资2916万元。

(五)农畜产品市场建设

到2013年,建成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1个,投资2000万元,农畜产品交易市场5个,每个投资1000万。

上述共计投资7000万元,其中,国家投入3500万元,企业投入3500万元。

(六)龙头企业

到2013年,建成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1家,共投资6447万元,国家投资2127万元,企业投资4320万元。

(七)农畜产品监测站

到2013年,全旗建立1处农畜产品监测中心,投资500万元。

建立4个农畜产品监测站,每个农畜产品监测站投资200万元,共投资800万元。

国家总投资1300万元。

(八)养殖园区

到2013年,围绕现代农业基地建设,全旗建成养殖园区9个,共需国家补贴资金3200万元。

(九)饲喂加工机械

到2013年,全旗基本建成现代农牧业示范户1380户,户均拥有一套饲喂加工机械,每户投资10万元,共需13800万元。

其中国家投资6900万元,群众自筹6900万元。

(十)科技示范园区

到2013年,三段地建成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1处,投资300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550万元,自筹450万元。

(十一)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到2013年,全旗新建技术服务中心4个,每个投入200万元,共需800万元。

购买基础母羊1万,每只1万元,共需10000万元,购买种公羊500只,每只3万元,共需1500万元。

肉羊胚胎移植1800个,每个500元,共需90万元。

绒山羊800个,每个300元,共需24万元。

总投资1241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0552万元,群众自筹1862万元。

(十二)病虫害预报、预测、预警站

到2013年,全旗建立1处病虫害预报、预测、预警中心,共投资400万元,建立4处病虫害预报、预测、预警站,每处投资150万元,共投资600万元。

国家总投资1000万元。

(十三)新型农牧民培训工程

到2013年,每年培训新型农牧民8万人次,共需国家资金160万元。

(十四)无特定疫病区建设

到2013年,新建消毒站2处,每处投资100万元,共需200万元。

新建4个中心兽医站,每个投资300万元,共需1200万元。

国家总投资1400万元。

六、保障措施

农牧业产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多,工作量大,涉及的行业范围广,牵扯的部门多。

因此需要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通力合作。

各镇、各部门需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同心协力,密切配合,形成农牧业产业化工作合力,推动我旗农牧业产业化工作科学、合理、健康发展,不断开创农村牧区工作新局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建立和落实工作责任制。

各镇、各有关部门要将农牧业产业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统筹安排,扎实推进。

各镇主要领导对农牧业产业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要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度,严肃问责,确保农牧业产业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在统筹城乡办公室的组织协调下,建立各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农牧业产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形成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是建立和完善考核办法。

建立《全市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建设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实行目标责任制,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农牧业产业目标分解到各镇、各相关部门,分年度进行考核,实行定期、不定期的督促检查。

对工作突出的镇与相关部门进行奖励。

(二)强化政策配套。

要切实强化政策法规调控,指导实验区农牧业产业工作。

一是抓好已出台政策措施的实施与落实。

根据《鄂尔多斯市统筹城乡发展的若干意见》(鄂府办发〔2008〕43号)文件的要求,各镇、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上下联动、密切配合,加快全旗统筹城乡建设的步伐。

要认真贯彻落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市农牧业经济三区发展规划的通知》(鄂府发〔2007〕49号)、《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牧区人口转移的指导意见》(鄂府发〔2008〕43号)、《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鄂府发〔2009〕10号)等政策文件。

二是抓紧相应政策的出台。

根据本《规划》,加快出台《关于农村牧区金融市场建设的意见》、《关于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决定》、《关于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的意见》、《关于扶持发展农牧民新型合作组织的意见》等配套政策,确保统筹城乡发展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三)加强资金保障。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统筹安排,捆绑有关项目,集中投入农牧业产业工作。

旗财政每年要足额安排预算,统筹解决农牧业产业所需资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