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第一章第三章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28389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18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序言第一章第三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序言第一章第三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序言第一章第三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序言第一章第三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序言第一章第三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序言第一章第三章教案.docx

《序言第一章第三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序言第一章第三章教案.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序言第一章第三章教案.docx

序言第一章第三章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九年级化学教案

新人教版上册

科目: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教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化学教案审阅表

时间

目标

重点

难点

激情质疑

问题导学

自主探究

应用评价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九年级化学教案

课题: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一课时)

主备人:

杨海梅合作者:

彭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教学重点:

1、什么是化学2、化学的作用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教学方法:

讲述法

教学过程

教师: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在接下来的40分钟里,我将和大家一起进行一次奇异的旅行——走进化学世界。

同学们,你有怎样的梦想呢?

学生:

(在现代,我们梦想天更蓝、水更清,物质更丰富,生活更美好;我们渴望揭开生命的奥秘,改变人类的基因,使人类更聪明、更善良;梦想发明新药物,解除病人的痛苦,使人类延年益寿、长命百岁;梦想变废为宝,让废弃的塑料垃圾变成燃料,让汽车在天空翱翔;)

我们这些美好的愿望和看似奇异的梦想,正在通过化学家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逐渐实现!

化学正以其独特的方式,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板书: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学拓展

激情质疑

(5’)

(10’)

教师:

化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自然界的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着化学的神奇变化;人世间的衣、食、住、行……每分每秒都在展示着化学的无穷魅力!

没有化学变化的发明创造,就没有当今世界的五光十色、包罗万象;没有化学变化的千百万化,就没有当今世界的多姿多彩、神奇无限。

……

教师:

大家看大屏幕,这是什么?

学生:

水!

教师:

我们已经学习了语文、英语、数学、物理、政治等学科。

现在就请同学们想一想!

如果你是语文、英语、数学、物理、政治等老师,你将以水为主题,根据各自学科特点,跟同学们说些什么?

学生:

语文老师说,水体现的是一种奉献精神。

“洗净了别人,洗脏了自己。

学生:

英语老师说,Water。

学生:

数学老师说,通过水可以计算出不规则容器的容积。

学生:

物理老师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学生:

政治老师说,“一个人不能两次走进同意条河水”。

教师:

你们猜一猜,作为化学老师的我,又会说些什么呢?

学生:

政治老师说,“一个人不能两次走进同意条河水”。

教师:

你们猜一猜,作为化学老师的我,又会说些什么呢?

(15’)

教师:

认真观察物质的变化,是学习化学重要方法之一。

对物质变化的观察应注重观察变化前的物质、变化中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

阅读“绿色化学”。

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

(欣赏空气家族成员的特异功能)

学生:

小结本节课的知识。

教师:

化学,使我们变得更加聪明!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没有化学就没有生命、没有这鸟语花香的世界。

化学是人类力量与智慧的结晶;是人类为了生存,与自然界中种种灾难进行抗争的过程中总结的经验与成果;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依据。

不学化学不知道,物质世界真奇妙、物质世界真精彩!

走进化学、了解化学、学习化学、掌握化学,为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地球,为实现中国的“诺贝尔”梦,我们要努力学习化学……

(10’)

随堂练习:

试一试你的记忆

1、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①性质②变化及规律③结构④组成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④③①

2、提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这一理论的是()

A门捷列夫 B道尔顿  C拉瓦锡  D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

3、改善人类生成条件的主要因素是( )

A火的发现和利用 B孔雀石的发现和利用 C铁器的使用 D黑火药的发明

4、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有指南针、印刷术、__和__,其中__和__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化学方面的重大贡献.

比一比谁最棒:

1、下列事例与化学研究有关的是( )①发明新的药物;②环境变的更好;③研制新的半导体;④纺织印染出更美的布料。

A②④B①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人类认识化学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物质的排列顺序符合这一过程的()①石器②瓷器③青铜器④铁器⑤高分子

A①②③④⑤B①①④③⑤C②①③④⑤D②①④③⑤

板书设计: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2、化学——推进人类的进程

古代:

火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

近代: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建立使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现代:

纳米技术、绿色化学(原料、过程、产品以及原子的利用率)

课后反思:

九年级化学教案

课题: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主备人:

杨海梅合作者:

彭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教学难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教学过程

[引言]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

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板书]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学拓展

激情质疑

(5’)

(10’)

[板书]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演示[实验1-1]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

演示[实验1-2]首先展示胆矾晶体蓝色块状固体研碎后成为蓝色粉末

[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板书]一、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1.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

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演示[实验1—3]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两支试管都形成蓝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生成蓝色沉淀。

这里的蓝

(10’)

色沉淀是氢氧化铜。

这个过程是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了新的物质氢氧化铜。

演示[实验1—4]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加入盐酸后立即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变小。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摸一下试管感觉到发热。

[提问]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这两个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

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板书]

(二)化学变化

1.概念: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

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讨论]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

[练习]口答课本第10页1、2。

(15’)

[引入]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

我们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板书]二、物质的性质

(一)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讲解]例如,我们刚刚做的实验3、4中,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生成,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这里物质表现出的性质都是化学性质。

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例子。

蜡烛(纸张、木材等)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

[小结]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联系

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

能、会、可以、易、难等。

例如:

(1)木柴燃烧—化学变化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

(2)铁生锈——化学变化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

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

(3)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变化

胆矾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性质

[过渡]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板书]

(二)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讲解]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

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一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下面我们就几个重要的物理性质作一简单介绍

[板书]1、熔点

我们知道,当温度升高时,固态的冰会变成液态的水。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物质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

[板书]2、沸点

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水就会沸腾。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物质的沸点随着大气压强的增大而升高。

[板书]3、密度

两块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有经验的人只要用手分别“掂量”一下,就可以鉴别出哪是铁,哪是铝。

这是由于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它们的质量是不相等的。

我们把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应用

评价

(10’)

[讨论与交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