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82455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32 大小:8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2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2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1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小数的意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重点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课前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

基本环节

集体资源

个人增减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的小数

引入:

新的学期开始了。

同学们又长大一岁了。

今年你们多大了?

板书出数据。

总结出“整数”。

生活中除了碰到这些整数,我们还会碰到——小数。

你在哪里遇到过小数?

说一说。

二、小数的意义

    1、阅读书上P2的生活中的小数。

(了解学生对小数读法掌握情况)

    2、学生试着解释这些小数的意义。

(初步感知小数的意义。

    3、探究小数意义。

用1米的尺子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有诸多不便。

有时不足1米,因此我们可以把1米怎么样?

——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也就是1分米。

如果测量更小的物体,1分米的单位长度还是大了,我们还可以继续将1分米平均分成10份……这时小数就产生了。

     4、结合刚才长度的线段图,分上、下板书出十分之一,一百分之一;0.1,0.01。

再让学生观察、分类。

上层的数都是什么数。

(分数)这些分数都可以直接写成相应的小数形式。

观察这些分数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分母都是10、100、1000……

    5、观察这些小数和分数,你有什么发现?

    6、我们在写整数时都可以按照数位顺序表来写,小数可不可以呢?

看P4的计数器。

了解数位顺序。

明确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的各数表示什么。

边想边填。

三、运用拓展

    1、出示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是1,请你表示0.01。

   

小组讨论一下,你打算怎么样表示?

为什么?

2、完成试一试。

注意学生的读、写小数。

3、完成练一练。

四、数学游戏:

通过数和形的对应,加深对各数位间关系的理解。

作业设计

第5页1-4

教后记

 

 

小学四年级数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测量活动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重点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课前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尺子

基本环节

集体资源

个人增减

教学过程

一、测量活动:

让学生分组测量本班教室内的黑板和桌椅或其它物品的长度,然后讨论这些长度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

在讨论把几分米或几厘米写成以米作单位时,可以先写成分母是10或1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

当学生知道了6分米=6/10米=0.6米后,可进一步问学生如果门的高度是1米6分米怎样用米为单位表示呢?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可以用小数表示测量结果的原因。

二、填一填:

填写第6页的表格,左边已经有测量结果,只要把测量结果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右边要求学生自己选择物品,先测量它们的长和宽,再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

三、试一试:

第1题:

将几克改写成以千克为单位,其方法是一样的。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交流,这样改写的原因。

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测量的结果,如曲别针的长度是2厘米5毫米,再写成以厘米为单位的小数。

作业设计

第7页练一练

教后记

 

小学四年级数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比大小

(一)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目标

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课前准备

基本环节

集体资源

个人增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尝试比较

创设少年演讲比赛的情境,比较两个同学的得分谁的高一些。

1、小组讨论:

9.87和9.90哪个数大,并说明自己是怎样想的。

2、汇报:

通过全班的讨论明确,从数位来考虑,两个数的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二、多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张华比李明表现好,但不能得10分”让学生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明确张华的分数在9.90和10之间。

让学生自己确定一个分数,然后将三个人的分数按顺序排列。

全班交流、归纳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三、练一练

第1题:

先让学生在直线上找到9.8和10.1的位置,从直线图上很容易看出结果,体会到直线右边的数一定比左边的数大。

第4题:

这个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位值制的理解。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几分钟,再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想法。

四、数学游戏:

这个游戏有利于增进学生对小数相对大小的具体感受。

不要求学生用小数减法计算出准确结果。

作业设计

练一练第9页2、3

教后记

 

 

小学四年级数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比大小

(二)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目标

通过“在方格纸上涂一涂,比较两个分数大小”的活动,体会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重点难点

归纳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课前准备

基本环节

集体资源

个人增减

教学过程

一、探索小数的性质

1、涂一涂、比一比

让学生在第10页的方格图上涂出0.2和0.20,学生初步感受到这两个小数一样大。

2、比较、归纳:

让学生自己在第2题的两幅图中涂出相等的两部分,写出相应的分数和小数。

在全班交流时,通过多个实例,就可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出规律。

对于这一规律,只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清楚即可。

3、举例说明:

让学生用实际情境说明两个小数的相等,如0.2元表示2角,0.20元表示2角0分,显然二者是相等的。

二、试一试:

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2题:

自己选择一个小数,再写出两个和他相等的小数。

通过交流,加深对小数性质的理解。

三、练一练:

第1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2题:

写出在指定的两个数之间的三个不同的小数。

这道题的答案可以是多样的。

第3题:

方格里只填一个数字,答案是多样的,鼓励学生填出多种答案,但不要求所有同学填出所有答案。

作业设计

阅读《你知道吗?

教后记

 

 

小学四年级数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练习一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数位间的进率。

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重点难点

小数数位间的进率、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课前准备

基本环节

集体资源

个人增减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1、你对小数是怎样认识的?

小数和什么样的数关系比较密切?

二、重点练习

第1题:

找出小数在直线上的位置,写出直线上的点所表示的小数,加深学生对小数的理解,体会数与形的结合。

第2题:

首先让学生明确航模比赛时,哪一架飞机模型飞行的时间越长,成绩就越好。

第3题:

让学生看清楚是什么单位,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先化成十进分数再化成小数,也可以直接化为小数。

第4题:

三人的身高用的是不同的单位,不容易比较,让学生先改写成相同的单位,再进行比较。

第5题:

答案是多样的,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

第6题:

引导学生观察前5排数的规律,容易发现每一排的第一个数和最后一个数都是0.1,其他的数是怎样得到的?

数学游戏:

通过组数游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各个数位的意义,建立小数数位的概念,巩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同时,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将体会不确定现象的特点。

作业设计

教后记

 

 

小学四年级数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购物小票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意识。

重点难点

1、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基本环节

集体资源

个人增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

同学们,去过超市购物吗?

师:

当你选好东西到付款机处付款后,收款员阿姨会给你什么?

师:

今天我们来学习购物小票上的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索。

1.核对购物小票。

师:

大家仔细观察这张小票(用书上的购物小票),

你从上面可以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师:

同学们对小票上的每一项内容都了解得非常清楚,那么我们怎么能知道购物小票上应收的钱数对不对呢?

以小组为单位,核对一下购物小票上找回的钱数对不对,并能用适当的算式表示出来。

全班反馈

师:

同学们的办法都很好,这是两道小数加减法。

怎样计算呢?

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14页“涂一涂”谁知道这两幅图什么意思吗?

生:

第一幅图表示1.25+2.41=?

让我们在横线下面方格图中涂一涂,第二幅图表示3.66-1.25=?

让我们在横线下面方格图中涂一涂。

师:

现在就请同学们先涂一涂,再和同伴说一说什么意思。

(全班交流)

生1:

第一幅图5个百分之一加1个百分之一是6个百分之一,在表示百分之几的方格中涂6个格;2个十分之一加4个十分之一是6个十分之一,在表示十分之一的方格中涂6个格;1+2=3,在3个大方格中都要涂色,等于3.66。

生2:

第二幅图6个百分之一减去5个百分之一还剩1个百分之一,在表示百分之几的方格中涂1个格;6个十分之一减去2个十分之一还剩4个十分之一,在表示十分之几的方格中涂4个格;3-1=2,在2个大方格中都要涂色,等于2.41。

师:

两位同学说得很好,对照方格图同学们能不能用竖式进行计算呢?

试一试。

(在独立计算的基础上,全班反馈)

生1:

只要小数点对齐,其它各个相同数位都对齐了。

生2:

只要小数点对齐,其它就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一样了。

生3:

我们核对结果,购物小票上的应收3.66元对了。

3、试一试。

师:

同学们来计算下面的两道题:

7.9+1.7          15.2-12.5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

同学汇报,交流。

生1:

7.9+1.7=9.6         15.2-12.6=2.6

7.9                       15.2

+1.7                        -12.6

9.6                              2.6

   师:

计算这两道题时还应注意什么?

   生:

计算小数加减法除了要小数点对齐外,还要注意加法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要向前一位进1;相减时,哪一位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退1,和本位上的数相加再减。

三、实践与应用。

 

摘帽子。

老师身高1.64米,凳子高0.64米,老师站在凳子上能摸到2.41米高处的物体吗?

(学生分两派激烈的进行争论,多数同学认为摸不到,少数同学认为摸得到。

(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交流)

师:

咱们听一听‘摸得到’的同学的意见。

生1:

因为,老师的身高是1.64米,加上凳子的高度0.64米,是2.28米,如果去摸物体,是要伸手去摸得,再加上胳膊的长度,肯定大于0.12米,所以老师能摸到2.41米高处的物体。

师:

同学们,我的身高正好是1.64米,能否摸到2.41米处的物体,我给你们实际演示一下。

生2:

老师,不行,你必须脱掉鞋子。

(教师脱掉鞋子演示,用米尺进行现场测量。

生3:

摸得到。

师:

同学们,你们表现太棒了,你们学会了小数的加减法,还能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真聪明!

(伸出大拇指表扬),给自己一些掌声吧!

作业设计

教后记

 

 

小学四年级数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量体重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进一步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小数进位、退位的加减法。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通过减法教学,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难点:

本位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的算理.

课前准备

基本环节

集体资源

个人增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1.口算.0.3+0.4  0.2+0.6  1.4+1.5  

0.33+1.25 0.9-0.7 5.8-2.6

独立做,交换对答案。

2.竖式板算:

4.89-2.64  3.61+1.37

指名计算,汇报交流

点拨:

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强调:

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或减起。

3、揭示: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的小数减法.

二、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为了促进你们健康成长,每学期我们都进行体检,其中有一项是量体重。

你知道你的体重是多少吗?

今天希望小学的孩子们也在量体重,想不想去看一看?

2、出示情境图:

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指名汇报:

(笑笑体重38千克、淘气体重45.2千克、丁丁体重33.4千克。

)教师板书

3、根据情境图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下面我们试着解决两个问题好吗?

4、课件出示:

淘气比丁丁重多少千克?

指名列式:

45.2-33.4=        为什么这样列式?

(1)自主尝试计算:

(2)交流汇报:

启发学生思考:

根据45.2-33.4这个算式,想:

计算小数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3)交流后师生共同小结

计算小数减法时,小数点要对齐即相同数位要对齐;十分位不够减要从个位退1作10,在十分位上加10再减.

(4)计算:

23.5-16.8

(5)讨论归纳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低位减起;③十分位不够减向个位借1,然后再减.

5.课件出示:

丁丁比笑笑轻多少千克?

(1)自主列式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2)独立尝试计算。

(3)小组内交流。

(4)汇报。

(5)点拨:

把38写成38.0你知道是根据什么吗?

(这是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即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6、课件出示: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这就是小数的基本性质。

 练习说一说

7、尝试做:

8.25             7.3

+  1.55           -2.25

 

(1)观察第一题的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在小数的末尾添有0。

我们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计算结果如果在小数的末尾有0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把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

(2)强调:

百分位不够减要从十分位退1作10,在百分位上加10再减.

8、小结:

今天通过量体重我们学习了什么?

(小数加减法的进位加、退位减)

讨论交流:

计算这样的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总结:

(1)小数加、减法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或减起;

(2)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借1;

(3)确定好小数点的位置.

三、实际运用,巩固方法(数学大比拼我们玩个闯关游戏,连过四关者将成为年一班的计算大王,闯过三关的成为计算能手,有信心吗?

1、第一关:

我是小法官(教材17页第4题)

2、第二关我会算.  (竖式计算)

 0.93-0.47      8.17+6.94

8.25+1.55        10-2.45

3、第三关解决问题我能行(17页3、6题)

4、第四关拓展知识

四、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教后记

 

小学四年级数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歌手大赛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目标

1.能结合具体的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独立尝试与合作交流的活动中探索新知。

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难点: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课前准备

基本环节

集体资源

个人增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用竖式计算

62.8+7.4=6-4.5=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上的歌手大奖赛吗?

请看大屏幕,CCTV业余歌手大奖赛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

(出示两位选手的歌唱得分)

师:

你都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板书两位选手的歌唱得分

三、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师:

看到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师:

谁还能再提一个数学问题呢?

板书其中一个问题:

谁的总分高呢?

高多少?

(板书问题)

2、解决问题

(1)估一估

师:

在计算之前,我们先来估一估,谁的总分高一些?

师追问你是怎么判断的?

(2)算一算

师:

5号选手的得分高,到底高多少呢?

需要我们一起来算一算,请你在你的练习本上试一试吧?

①学生试着独立解决,并指名板书不同的解法。

②算完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③全班交流

师:

谁来说说你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让学生口述计算方法和过程。

师:

第二、三种方法,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为什么?

(强调:

第二、三种解决方法的运算顺序。

师:

谁能说一说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3、课本18页试一试的第1题(学生独立解决)

师:

下面这两道题你会计算吗?

师:

那么请你们拿出练习本,在练习本上试试看吧。

4.6+12.3+5.815-(1.2+3.9)

订正时说一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4、小结:

师:

通过以上几道题的计算,你知道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吗?

(板书: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师:

谁能来说一说刚才我们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四、实践应用

师:

下面我们就运用刚才学到的小数混合运算顺序来解决一些问题,大家有没有信心?

1、完成书中19页练一练的1题

学生读题,问一问学生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引导学生理解“接口处共用去绳子0.25米”是什么意思?

交流时说一说解决的思路。

 2、完成书中19页2题的左边的三道题。

同桌互相订正,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五、全课总结

师: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谁来说一说它的运算顺序?

作业设计

 

教后记

 

 

小学四年级数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练习二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简便计算的方法。

重点难点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简便计算的方法。

课前准备

基本环节

集体资源

个人增减

教学过程

第1题:

计算时可以以“亿平方千米”为单位。

第4题:

在比较车身高和车身长时,可以让学生求出高多少或长多少。

在解答第

(2)题时,由于两辆车的前灯道前轮都是0.72米,可以不计算他,只要把后两个数相加的和进行比较即可。

第6题:

在解答每一个问题时,先让学生估计,再进行实际计算。

第7题:

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想问题,虽然身高和凳子的高合起来没有衣架高,但还要考虑到臂长。

作业设计

教后记

 

 

 

小学四年级数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图形分类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重点难点

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课前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各种图形。

基本环节

集体资源

个人增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看书地20页“走进乡村”的画面,让学生从图画中找一找自己认识的平面图形,一方面鼓励学生从生活的空间中“发现”图形;另一方面为图形分类做准备。

二、分一分:

1、小组活动:

把找出的图形进行分类。

2、汇报:

分类的方法和标准。

3、对找到的四边形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标准。

4、分类后,找出同一类图形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总结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

三、画一画:

让学生在点子图上画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

在画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图形的特点,体会这些图形的特征。

四、填一填:

通过这一活动,帮助学生了解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板书设计]

图形分类

图形的分类:

平行四边形:

梯形:

作业设计

教后记

 

小学四年级数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实践活动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目标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的稳定性,认识这些特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的稳定性,认识这些特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课前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硬纸条和图钉。

基本环节

集体资源

个人增减

教学过程

一、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特性。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沿两个对角一拉,就变形了,他具有不稳定性。

把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对拉,图形不改变形状,他具有稳定性。

二、生活中的运用

第2题:

这是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例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3题:

让学生说一说图的意思,并解释为什么“现在可以坐了”。

三、练一练:

第1题:

通过“只剪一刀”的操作,使学生体会到已学过的图形之间的联系。

先让学生亲自剪一刀,再说说是怎样剪的。

第2题:

(1)题,让学生实际拼一拼,找出更多的拼法。

(2)题,可以让学生画直线进行分割,除右边一个图形外,其它都可看成是由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拼成的。

作业设计

 

教后记

 

 

小学四年级数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三角形的分类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目标

通过分类活动,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重点难点

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课前准备

学生、老师剪下附页1中的图3。

基本环节

集体资源

个人增减

教学过程

一、分一分

1、小组活动;把附页1中的图3中的三角形进行分类。

2、汇报:

分类的标准和方法。

可以按角来分,可以按边来分。

二、按角分类:

1、观察第一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归纳出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2、观察第二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归纳出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观察第三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归纳出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