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28121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4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

《新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

新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

新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

 

一、单选题

1.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A.大聚居,小杂居B.大杂居,小聚居

C.汉族只分布在东部地区D.少数民族都分布在边远地区

读下图“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2-3小题。

2.下列有关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季风区风能资源丰富,季风区风能资源欠缺

B.干旱半干旱地区风能资源丰富,湿润半湿润地区风能资源欠缺

C.乙地冬半年风能资源蕴藏量大于夏半年

D.同纬度地区沿海风能资源大于内陆

3.有关我国不同地区风能资源丰富或欠缺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丙地区风能资源欠缺,沙丘的阻挡

B.青藏高原风能资源较丰富,地处西风带

C.乙地风能资源丰富,与距离冬季风的源地、地形、植被有关

D.青藏高原东南部风能资源欠缺,地势高

下图为“我国西部地区综合产业带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4-6各题。

4.A地区的重点产业可能是()

A.以钢铁工业为龙头的冶金业

B.以蔬菜、水果为中心的新型农业

C.以旅游业为导向的第三产业

D.以能源开发为主导的采掘业

5.B地区产业带呈长条状,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人口分布B.交通C.水源条件D.矿产分布

6.下列关于C、D地区产业发展的区位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A.C地区具有发展沿边贸易的优势

B.C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是能源开发

C.D地区传统的区位优势是交通便捷

D.D地区产业发展的最大的制约因素是邻国众多

右图显示的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回答。

7.关于图中四条地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线以北地区,年降水量低于800mm,没有湿润地区

B.②线以西地区的河流皆为内流河

C.①线与④线之间的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

D.③线以东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下表为我国四地区典型农作物的分布。

据表回答8-9各题。

主要粮食作物

冬小麦

春小麦

水稻

水稻

主要经济作物

棉花、花生

亚麻、甜菜

棉花、油菜

甘蔗、茶叶

8.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甲—东北地区B.乙—西双版纳

C.丙—珠江三角洲D.丁—台湾岛

9.有关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为暖温带,两年三熟B.乙地可大力开垦湿地建设商品粮基地

C.丙地农业限制因素是低温D.丁地光热充足黑土深厚,水资源短缺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据此完成10-11小题。

10.如图中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形分布的是()

A.B.C.D.

11.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内有丘陵分布,并且没有绿洲的盆地是()

A.塔里木盆地B.柴达木盆地C.四川盆地D.准噶尔盆地

下图为我国甲、乙两区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12-13各题。

 

12.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河流不结冰,乙区域结冰

C.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D.甲区域河流冬季有断流现象

13.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劳动力价格较低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

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回答14-16各题。

14.图中甲、乙、丙、丁四条河流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A.甲乙丙丁B.甲丙乙丁C.丙甲乙丁D.丁乙丙甲

15.有关图中四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河含沙量较小B.乙河流含沙量最大

C.丙河7月进入汛期D.四条河流中丁河流水量最丰富

16.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B.乙地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

C.丙地发展立体农业利于改善环境D.丁地因洼制宜发展基塘生产

根据下表资料,回答17-18题。

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06年)

省(区)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耕地面积(万公顷)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木材总蓄积量(亿立方米)

34.3

532.5

1865.8

15.8

53.5

1539.1

727.9

15.0

51.9

542.4

404.4

0.4

31.1

361.0

184.6

2.0

17.表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

A.川、黑、苏、陇B.苏、川、陇、黑

C.黑、川、陇、苏D.陇、黑、川、苏

18.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

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B.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读下图完成19-21小题。

19.以大城市为依托,可以促进周边地区发展,但与京津接壤的有32个贫困,3798个贫困村,这些地区形成了环京津“贫困带”,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A.水资源不足B.矿产资源不足C.生物资源不足D.能源资源不足

20.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环京津唐地区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A.资源与能源更加充足B.工业基础更加雄厚

C.国家政策更加开放D.水陆交通更加便捷

21.图示四个地区工业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A.劳动力不足B.资源不足C.环境污染严重D.科技水平低

读下图,回答22-23各题。

22.关于我国四大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部地区能源矿产资源丰富,第二产业比重在四大区中最大

B.中部地区面积最大,工业结构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

C.东北地区平原面积广,第一产业比重在四大区中最大

D.东部地区资金技术优势明显,第三产业比重在四大区中最大

23.关于东部与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西部地区应全面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②东部地区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西部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③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④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近年来宁夏结合西部大开发政策,努力打造西北地区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2010年11月27日,国家实施“西电东送”重点项目之一的——“宁东直流输电工程”,向山东正式输电。

据此回答24-25小题。

24.下列适宜在宁夏布局的新能源产业是(  )

①核能②风能③太阳能④地热能⑤生物能

A.①②B.②③C.④⑤D.①⑤

25.下列关于“宁东直流输电工程”产生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缓解山东能源短缺的压力B.缓解运煤的交通压力

C.优化山东能源结构,保护环境D.有利于宁夏地区的环境保护

二、综合题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南茶区(下图)是最古老的茶区。

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有灌木型和小乔木型茶树,部分地区还有乔木型茶树。

“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

汉文史料中多有藏人“嗜茶如命”字样;藏地民谚有“汉家饭果腹,藏家茶饱肚”之说。

早在汉唐时,这条以马帮运茶为主要特征的古道就发挥作用了。

(1)分析西南茶区茶树品种丰富的自然原因。

(6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藏区与西南其他地区茶马交易的原因,并解释马帮运输为何很长时间成为茶马古道所经地区较为单一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6分)

(3)请简述“茶马互市”的做法对今天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4分)

27.请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

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

材料二:

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材料三:

各地降水季节分配(占年部量%)

(1)图中ABC是我国三个干旱严重地区,分别说明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

(6分)

(2)我国①②两地全年降水比较丰富但干旱严重,分别造成两地干旱的主要原因。

(4分)

(3)简述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

(4分)

2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料一 黄河和长江水系图。

材料二黄河是世界第五长河,河程长度5400多千米,流域面积有75万平方千米。

而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河程长度6300多千米,流域面积有180万平方千米。

(1)据材料二,黄河与长江相比河程相差不算太大,而流域面积就相差很大的原因。

(6分)

(2)简述黄河中游最突出的水文特征,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

(6分)

(3)对比长江和黄河中游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主要作用的异同。

(4分)

(4)概括长江中游的水系特点并评价这种特点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答案】1、B

【解析】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选B。

【答案】2、C3、C

【解析】2.由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可知我国非季风区、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部分地区风能资源丰富,但塔里木盆地欠缺;季风区、湿润半湿润地区特别是西南部风能资源欠缺,但东部沿海地区较为丰富。

AB错误。

乙地地处我国内蒙古高原冬半年盛行偏西风,大风天气多,夏半年受夏季风影响小,风能资源蕴藏量冬半年大于夏半年,C正确。

同纬度地区南方沿海风能资源大于内陆;纬度越高,内陆地区风能资源高于沿海,D错误。

3.丙地区位于我国塔里木盆地,四周山地阻挡,风能资源欠缺,A错误。

青藏高原只有部分地区风能资源较为丰富,风能资源丰富的成因是多种因素形成的,因其地势高西风被迫绕高原南北分流,B错误。

乙地地处我国内蒙古高原,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冬季风风力强劲,地形较为平坦植被稀疏对风力阻挡作用弱导致该地区风能资源丰富,C正确。

由于南部有喜马拉雅山脉等山地较多,另外还有河谷分布,地形较为不平坦,对气流的通过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所以气流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风能较少,另外由于北部地形相对于南部来说较为平坦,风能资源比藏东南地区更丰富,D错误。

【答案】4、D5、B6、B

【解析】4.库尔勒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主要发展以能源开发为主导的采掘业,D正确。

本区铁矿和煤炭并不丰富,钢铁市场也不好,不利于钢铁工业发展,A错;该地区人口较小,蔬菜、水果市场较小,B错;距离旅游市场较远,旅游资源不是很好,不能发展以旅游业为导向的第三产业,C错。

5.B地区为河西走廊,南北两侧为山地,东西交通只能通过这个狭长的地带,所以产业带呈长条状,B正确;受人口分布、水源条件、矿产分布影响较小。

6.图中C在三峡地区,D在云南境内。

三峡地区矿产资源优势不明显,但水能、天然气资源丰富,可重点发展能源开发。

云南位于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交通不便,交通问题已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但是邻国众多,为其发展边境贸易创设了条件。

【答案】7、D

【解析】①线以北地区,年降水量低于800mm,主要是半湿润地区,在东北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