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80439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救援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应急救援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应急救援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应急救援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应急救援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急救援教案.docx

《应急救援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救援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应急救援教案.docx

应急救援教案

邯郸市孙庄采矿公司掘进区

矿井应急救援专业课教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单位负责人:

专业副总工:

编制日期:

2018年4月

矿井应急救援专业课教案

课程名称:

矿井应急救援

教学目的及要求:

主要讲述矿井发生灾害后应如何临场抢救、避灾自救、互救和急救知识。

以便使矿井工作人员在熟悉现场和出现灾害时,会进行判断、临场抢救、自救和互救。

遇有呼吸抑制、心跳骤停、出血、骨折、触电、烧伤,埋压、溺水、有害气体中毒或窒息、昏迷等,能够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挤压,止血,包扎和骨折固定等基本操作。

同时会将伤员正确搬运到安全地点或井上、下医院。

要求通过培训,使职工达到井下职工<<自救与互救>>及会使用自救器。

授课老师:

张耀华

培训对象:

全体员工

教学重点:

井下职工<<自救与互救>>及自救器使用知识

教学方法:

面授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等

教学地点:

单位会议室

矿井应急救援《自救与互救》知识

主要讲述矿井发生灾害后应如何临场抢救、避灾自救、互救和急救知识。

以便使矿井工作人员在熟悉现场和出现灾害时,会进行判断、临场抢救、自救和互救。

遇有呼吸抑制、心跳骤停、出血、骨折、触电、烧伤,埋压、溺水、有害气体中毒或窒息、昏迷等,能够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挤压,止血,包扎和骨折固定等基本操作。

同时会将伤员正确搬运到安全地点或井上、下医院。

第一节:

矿工自救

一、矿工自救互救的基本知识

1、自救:

就是矿井发生意外事故时,在灾区或受灾变影响区域的每个工作人员进行避灾和保护自已的方法。

2、互救:

就是在有效地自救的前提下,如何妥善地救护灾区的受伤人员的方法。

自救和互救的成效如何,决定于自救方法的正确性。

重点:

3、自救、互救知识的具体内容包括哪些?

(1)熟悉所在矿井的《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2)熟悉矿井的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

(3)掌握避灾方法,会使用自救器;

(4)掌握抢救伤员的基本方法及现场急救的操作技术。

为此,应加强对职工自救和互救知识的教育,供给自救器;建立避难硐室;让所有下井人员学会如何识别各种事故的预兆;判断事故的性质、地点及应采取自救和互救的措施;熟练地佩用自救器;正确地选择避灾路线;在遇险人员暂时不能撤出灾区的情况下,进入避难硐室待救等。

在对职工的自救教育中,首先要使职工能够熟练地正确地使用自救器。

4、什么是临场抢救?

它有何重大意义?

在矿山特别是在井下从事生产劳动,往往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思想麻痹大意,及“三违”造成各类不同的事故,使灾区及波及区人员遇险(难)。

此时,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组织起来,判明事故,利用现有的设备和材料进行抢救,以防止事故扩大,即为临场抢救。

它具有直接关系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促进煤炭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5、矿工的自救设施与设备都有哪些?

(1)避难硐室;

(2)急救袋(必须有供给压缩空气的设施等)(3)过滤式自救器(实质上是一净化空气的仪器,小型防毒面具。

它将一氧化炭转化为二氧化炭后供人呼吸,适用于氧气浓度大于18%,一氧化炭小于1.5%及不含其它有毒有害气体的环境中使用);(4)隔离式自救器;(5)压缩氧自救器(有15、30、45、60分钟四种)(6)毛巾。

6、矿井灾害事故发生后,临场抢救的基本行动原则是什么?

(1)及时报告灾情。

发生灾变事故后,事故地点附近的人员应尽量了解或判断事故性质、地点和灾害程度,并迅速地利用最近处电话或其它方法向矿调度室汇报,并迅速向事故可能波及的区域发出警报,使其他工作人员尽快知道灾情。

在汇报时,要将看到的异常现象(火烟、飞尘),听到的异常声响,感觉到的异常冲击如实汇报,不能凭主观想象判定事故性质,以免给领导造成错觉,影响救灾。

这方面我国煤矿救灾中是有沉痛教训的。

在没有电话时,要用跑步的办法,也要把信送到,不能一个人先离开现场再说。

(2)积极抢救。

灾害发生后,处于灾区内以及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应沉着冷静。

根据灾情和现场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时投入现场抢救,将事故消灭地初期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在抢救时必须保持统一的指挥和严密的组织,严禁冒险蛮干和惊慌失措,严禁各行其事和单独行动;要采取防止灾区条件恶化和保障救灾人员安全的措施,特别要提高警惕,避免中毒、窒息、爆炸、触电、二次突出、顶帮二次垮落等再生事故的发生。

(3)安全撤离

当事故现场不具备事故抢险的条件,或可能危及人员的安全时,应由在场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根据《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规定的撤退路线和当时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安全条件最好、距离最短的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在撤离时,在服从领导,听从指挥,根据灾情使用防护用品和器具;要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和先人后已的风格,主动承担工作任务,照料好伤员和年老体弱者;遇有溜煤眼、积水区、垮落区等危险地段时,应探明情况,谨慎通过。

(4)妥善避难

如无法撤退(通路冒顶阻塞、在自救器有效工作时间内不能到达安全地点等)时,应迅速进入预先构筑好的或就近地点快速建筑的临时避难硐室,妥善避灾,等待矿山的援助,切忌盲目行动。

特别提醒:

矿井发生灾变时比较突然,遇险人员精神较为紧张。

如若慌乱极易失误,大喊大叫、惊慌失措、四处乱跑,就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而沉着冷静,就能够正确判断灾害性质、危害程度和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能够正确辩认方向选择避灾路线。

能够使用自救器和采取其它有效的救护措施从而达到减小灾害损失的目的。

5、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时,遇险人员的避灾方法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1)当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时,通常伴有强大的爆炸声响和连续的空气震动,此时要特别注意不可惊慌,也不可乱跑乱叫,要冷静地迅速判断自已所处的位置和事故发生的地点。

(2)位于事故地点上风侧的人员,应迎着风流撤退;位于下风侧的人员可佩戴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住嘴、鼻,尽量由捷径绕到新鲜风流中。

(3)如果在撤退过程中遇到冲击波及火焰袭来时,应背向冲击波,缩卧在底板或水沟内,头要尽量低些(为防止二次爆炸,在风流停滞的瞬间,要先靠巷道邦行走,稍侧身前进,减小冲击面,必要时先停一下,再观察前进),低头快速前进,视线不清应尽量贴着巷道底板和巷壁。

(4)如果撤退巷道已经充满烟雾,也绝不可惊慌,不可乱跑。

尽量避免深呼吸和急促呼吸(在仍有风的风筒、压风管路的巷道里可利用这些条件供风送气避灾自救,形成正压通风,延长避难时间)。

要迅速地辨认出发生事故的地区和风流方向,然后沉着地俯身摸着铁道或铁管有秩序地外撤。

逆烟撤退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只有在附近有脱离危险区的通道口,并且又有脱险的把握时,或是只有逆烟退才有争取生存的希望时,才采取逆烟撤退的方法。

在高温浓烟的巷道撤退可利用巷道内的水,浸湿毛巾、衣物或向身上淋水等办法进行降温,或利用随身物件等遮挡头面部、以防高温烟气的刺激等。

(5)若遇巷道破坏严重又不知道撤退路线是否安全时,就应进入避难硐室或设法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躲避,耐心地等待营救。

并尽量利用风筒、木板、竹笆、工作服等到搭筑风障,阻止和减少有害气体的进入。

(6)要选择顶板坚固,无有害气体、有水或离开较近的地方躲避,并要时时注意附近的变化,发现有危险时,应立即转移。

(7)躲在避难硐室或临躲所内的人员,应静卧休息,只留一盏矿灯,挂在硐室口灯头向外,以示有人。

若有可能应派2名有经验的而又熟悉路线的老工人进行侦察,并在沿途作出信号标志,以便救护队寻找,经侦察人员确认安全后,在场的领导应迅速组织工人沿安全路线撤离。

(8)避难中每个人都要自觉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立即照顾好受伤人员,还要随时敲打轨道或水管,发出呼救信号,并尽量寻找电话,以便及早同灾区外或地面保持联系。

6、怎样抢救中毒、窒息的人员?

(1)在有毒有害的环境中抢救遇险人员时,抢救人员应佩戴自救器。

对被抢救的遇险人员要立即给他们带好自救器、迅速救出灾区。

(2)把伤员运到有新鲜风流的安全地点,立即检查伤员的心跳、脉搏、呼吸及瞳孔,并注意保暧。

同时解开领口、放松腰带,口腔如有杂物、痰液、假牙或是呼吸道貌岸然不通畅,应将污物等清理出、使呼吸道通畅。

(3)如受一氧化炭中毒,中毒者还没有停止呼吸或呼吸虽已停止但心脏仍有跳动,要立即搓摩他的皮肤,温暧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如心跳停止,应迅速进行体外心脏挤压,同时进行人工呼吸。

(4)如因瓦斯或二氧化炭等窒息,情况不重时,抬到新鲜风流中稍休息,即会苏醒。

如窒息时间较长,就要在皮肤搓擦后进行人工呼吸。

二、自救器、避难硐室和矿工自救系统

新版《规程》规定:

“入井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随身携带自救器和矿灯,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前严禁喝酒”。

“在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附近、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必须设有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并设置有供给压缩空气设施的避难硐室或压风自救系统。

工作面回风系统中有人作业的地点,也应设置压风自救系统”。

(一)自救器:

是一种轻便、体积小、便于携带,戴用迅速、作用时间短的个人呼吸保护装备。

当矿井发生事故时,供人员佩戴免于中毒或窒息它是利用装有化学氧化剂的滤毒装置将有毒空气氧化成无毒空气供佩戴者呼吸用的呼吸保护器。

仅能防护CO气体。

为确保防护性能,必须定期进行性能检验。

最早是24年美国MSA公司生产的BM1402型自救器;我国于抚顺安仪厂58年生产的AZL—60型自救器的防护时间是60分钟。

工作原理:

人吸气时,外界含CO的有毒空气先流经滤尘纱布袋及滤尘垫,滤去粉尘后再统经干燥剂层,去掉空气中水汽后再通过催化剂层,有毒的CO被催化氧化为无毒的CO最后经吸气阀、降温网从口具被吸入口中。

呼出时,呼气经口具、降温网、呼气阀排至外界大气。

自救器所用的干燥剂是浸氯化钙和溴化锂的活性炭;所用的催化剂(霍加拉特剂)是活性二氧化锰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1980年我国下令在全国煤矿推广使用;但美国81年、苏联90年开始停止过滤式自救器在矿井的使用。

使用的环境条件是:

氧气浓度不低于18%和一氧化炭浓度不高于1.5%,其它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不超限。

2、化学氧自救器

它是利用化学生氧物质产生氧气,供矿工从灾区撤退脱险用的呼吸保护器,为隔离式自救器的一种。

用于灾区环境大气中缺氧的条件下。

有碱金属氧化物型和氯酸盐氧烛型两类。

世界上第一台化学氧自救器由德国倍姆柏克博士发明,是利用过氧化钠等化合物与人呼气中的CO与水汽作用生氧的仪器。

我国第一代化学氧自救器为AZG-40型,于69年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第2代为AZH-40型,86年成功研制;第3代为OSR系列,93年研制成功。

为确保自救器的防护功能,应定期对自救器进行性能检验。

(1)碱金属超氧化物型自救器。

利用碱金属超氧化钾或超氧化钠同人体呼气中的二氧化炭和水汽作用而生氧的自救器。

我国生产的AZG-40型、AZH-40型和ORS系列自救器均属此类,其化学反应式为:

2KO(NO)+HO=2KOH(NOH)+1.5O

2KOH(NOH)+CO=KCO(NCO)+HO

OSR系列有OSR-20型、OSR-40型、OSR-60型三种。

性能检验主要有外壳气密性检验和防护性能检验两项,防护性能检验有人佩戴试验和呼吸代谢模拟器检验两种方式。

(2)氯酸盐氧烛型自救器。

通过引发氯酸钠氧烛产生氧气的自救器。

目前,只有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有这种自救器。

3、压缩氧自救器

它是为防止有毒气体对人身的侵害,利用压缩氧气供给氧气的隔离式呼吸保护器,是一种可反复多次使用的自救器,每次使用后只需要更换新吸收二氧化碳的氢氧化钙吸收剂和重新充装氧气即可重复使用。

用于有毒有害气体或缺氧环境中的作业人员自救逃生或进行必要的工作时使用,还可以作为压风自救系统的配套装备。

自救器有15、30、45、60分钟,我国生产的AZY系列压缩氧自救器。

重点:

佩戴自救器的注意事项?

(1)戴上自救器后,外壳逐渐变热,吸气温度逐渐升高,表明自救器工作正常。

绝不能因为吸气干热而把自救器拿掉。

(2)化学氧自救器佩戴初期生氧剂放氧速度慢,如果条件允许(没有被炸、被烧毁、被埋及被堵的危险时),应尽量缓慢行走,等到氧气够呼吸时再加快速度。

撤退时最好按每小时4-5Km速度行走,呼吸要均匀,千万不要跑。

(3)佩戴过程中口腔产生的唾液,可以咽下,也可以顺其自然流入口水盒降温器,决不可拿下口具往外吐。

(4)在未达到可靠的安全地点前,严禁取下鼻夹和口具,以防有害气体毒害。

(二)避难硐室

避难硐室是供矿工在遇到事故无法撤退而躲避待救的设施,分为永久避难和临时避难硐室两种。

永久避难硐室是事先设在井底车场附近或采区工作地点安全出口的路线上。

要求是:

设有与矿调度室直通电话,构筑坚固,净高不低于2米,严密不透气或采用正压排风,并备有供避难者呼吸的供气设备(充满氧气的氧气瓶或压气管和减压装置)隔离式自救器、药品和饮水等。

设在采区安全出口路线上的避难硐室,距人员集中工作地点应不超过500米,其大小应能容纳采区全体人员。

临时避难硐室是利用独头巷道、硐室或两道风门之间的巷道,由避难人员临时修建的。

所以,应在这些地点事先准备好所需的木板、木桩、粘土、砂子或砖等材料,还应装有带阀门的压气管。

若无上述材料时,避难人员就用衣服和身边现有的材料临时构筑,以减少有害气体的侵入。

临时避难硐室机动灵活,修筑方便,正确利用他,往往能发挥很好的救护作用。

日本煤矿利用空气斗篷作为避难的安全设施。

所谓空气斗篷是用维尼龙做的斗篷口袋,连接在压缩空气的管道上。

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把空气斗篷从头上套到上半身,然后拧开压气控制阀,新鲜空气从风管喷出以供人呼吸。

英国在采煤工作面回风道中,每隔180米左右位置,将断面积扩大(扩长度为20米左右),其内设有一定数量的空气盒,且每隔45米设有标示牌,牌上标明空气盒的位置。

供给空气盒压力为0.22MP~0.24MP,供避灾待救人员使用。

原苏联、波兰和我国的部份地区矿井在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掘进时,沿巷道每隔50至100米开掘一长5米左右、宽1.5米左右的壁龛作为开口的临时避难硐室,小室内装有压风自救器或存放有隔离式自救器。

当掘进发生突出时,工人可种用压风自救装置自救或换戴隔离式自救器逃生。

在避难硐室内避难时的注意事项:

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有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以便救护队发现。

待避时应保持安静,不急躁,尽量俯卧于巷道底部,以保持精力、减少氧气消耗,并避免吸入更多的有毒气体。

硐室内只留一盏矿灯照明,其余矿灯全部关闭,以备再次撤退时使用。

间断敲打铁器或岩石等发出呼救信号。

全体避灾人员要团结互助、坚定信心。

被水堵在上山时,不要向下山跑出探望,水被排走露出棚顶时,也不要急于出来以防CO、HS等气体中毒。

看到救护人员后,不要过分激动,以防血管破裂。

待避时间过长遇救后,不要过多饮用食品和见到强光,以防损伤消化系统和眼睛。

(三)矿工自救系统

又称矿工三级生命系统。

它是集合多级防护手段,保护矿工在有毒有害大气中进行自救和避难脱险的综合性设备,包括:

一级工作面应急自救器;二级大巷或采煤、掘进工作面的矿工集体供氧和换戴自救器装置;三级井底车场常设救护装备。

1、工作面应急自救器。

包括超小型化学氧自救器和小型压缩氧自救器。

2、矿工集体供氧装置。

它为矿工第2级生命保障自救系统,包括压风自救装置、化学氧矿工集体供氧器、∏C∏M救护点、移动式压缩氧瓶自救装置、A∏集体供氧器。

3、井底车场常设救护装备。

它为矿工第3级生命保障自救系统。

该系统由3部份组成:

A在井底车场存放救护装备的硐室,室内存放自救器、其它救护装备、工具及灭火设备;B运输救护装备的专用车;C隔离式救护安全舱,这种安全舱可安设在不适应人呼吸的巷道中,作为救护队临时救护基地和队员短时间的休息场所,也可把伤员送进舱内抢救。

(四)各类灾害事故时避难自救措施

1、瓦斯与煤尘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

据亲身经历的人员回忆,瓦斯爆炸前感觉到附近空气有颤动的现象发生,有时还发出咝咝的空气流动声,一般被认为是瓦斯爆炸前的预兆。

井下人员一旦发现这种情况时,要沉着、冷静,采取措施进行自救。

具体方法是:

背向空气颤动的方向,俯卧倒地,面部贴在地面,闭住气暂停呼吸,用毛巾捂住口鼻,防止把火焰吸入肺部。

最好用衣服盖住身体,尽量减少肉体暴露面积,以减少烧伤。

爆炸后要迅速按规定佩戴好自救器,弄清方向,沿着避灾路线撤退到新鲜风流中;不知道退路是否安全时,到棚子较好的地点躲避待救。

2、矿井火灾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

(1)首先要尽最大的可能性迅速了解或判明事故的性质、地点、范围和事故区域的巷道情况,通风系统、风流及火灾烟气蔓延的速度、方向以及自己所处巷道位置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及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撤退路线和避灾自救的方法。

(2)撤退时,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惊慌、不能狂奔乱跑。

应在现场负责人及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下有组织地撤退。

(3)位于火源进风侧的人员,应迎着新鲜风流撤退。

(4)位于火源回风侧的人员或是在撤退途中遇到烟气有毒危险时,应迅速戴好自救器,尽快通过捷径绕到新鲜风流中去或在烟气没有到达之前,顺着风流尽快从回风出口撤到安全地点;如果距火源较近而且越过火源没有危险时,也可迅速穿过火区撤到火源的进风侧。

(5)如果在自救器有效作用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出时,应在设有储存备用自救器的硐室换用自救器后再行撤退,或是寻找有压风管路系统的地点,以压缩空气供呼吸之用。

(6)撤退行动既要迅速果断,又要快而不乱。

撤退中应靠巷道有联通出口的一侧行进,避免错过脱离危险区的机会,同时还要随时注意观察巷道和风流的变化情况,谨防火风压可能造成的风流逆转。

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照应,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7)如果无论是逆风或顺风撤退,都无法躲避着火巷道或灾烟气可能造成的危害,则应迅速进入避难硐室;没有避难硐室时应在烟气袭来之前,选择合适的地点就地利用现场条件,快速构筑临时避难硐室,进行避难自救。

(8)逆烟撤退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在一般情况下不要这样做。

除非是在附近有脱离危险区的通道出口,而且又有脱离危险区的把握时;或是只有逆烟撤退才有争取生存的希望时,才采取这种撤退方法。

(9)撤退途中,如果有平行并列巷道或交叉巷道时,应靠有平行巷道和交叉巷口的一侧撤退,并随时注意这些出口的位置,尽快寻找脱险出路。

在烟雾大视线不清的情况,要摸着巷道壁前进,以免错过联通出口。

(10)当烟雾在巷道里流动时,一般巷道空间的上部烟雾浓度大、温度高、能见度低,对人的危害也严重,而靠近巷道底板情况要好一些,有进巷道底部还有比较新鲜的低温空气流动。

为此,在有烟雾的巷道里撤退时,在烟雾不严重的情况下,即使为了加快速度也不应直立奔跑,而应尽量躬身弯腰,低着头快速前进。

如烟雾大、视线不清或温度高时,则应尽量贴着巷道底板和巷壁,摸着铁道或管道爬行撤退。

(11)在高温浓烟的巷道撤退时还应注意利用巷道内的水,浸温毛巾、衣物或向身上淋水等办法进行降温,改善自己的感觉,或是利用随身物件等遮挡头面部,以防高温烟握的刺激等。

(12)在撤退过程中,当发现有发生爆炸的前兆时(当爆炸发生时,巷道内的风流会有短蜇的停顿或颤动,应当注意的是这与火风压可能引起的风流逆转的前兆有些相似),有可能的话要立即避开爆炸的正面巷道,进入旁侧巷道,或进入巷道内的躲避硐室;如果情况紧急,应迅速背向爆源,靠巷道的一帮就地顺着巷道爬卧,面部朝下紧贴巷道底板、用双臂护住头面部并尽量减少皮肤的外露部分;如果巷道内有水坑或水沟,则应顺势爬入水中,防止吸入爆炸炎焰及高温有害气体,同时要以最快的动作戴好自救器。

爆炸过后,应稍事观察,待没有异常迹象,就要辨明情况和方向,沿着安全避灾路线,尽快离开灾区,转入有新鲜风流的安全地带。

第二节现场急救

搞好煤矿现场急救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地减轻伤员痛苦,防止病情恶化,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可挽救濒临死亡的人员的生命。

现场急救的关键在于“及时”。

现场急救搞得好,可减少20%伤员的死亡;人员受伤后2分钟进行急救的成功率可达70%;4~5分钟内进行急救的成功率可达43%,15分钟以后进行急救的成功率则较低。

因此,在煤矿现场做好急救工作,关系到伤员生命的安危和健康的恢复,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一件大事。

难点:

一、对于中毒或窒息人员的急救

1、立即将伤员从危险区抢运到新鲜风流台,并安置在顶板良好、无淋水和通风正常的地点。

2、立即将伤员口、鼻内的粘液、血块、泥土、碎煤等除去并解开上衣和腰带,脱掉胶鞋。

3、用衣服(有条件时,用棉被和毯子)覆盖在伤员身上以保暧。

4、根据心跳、呼吸、瞳孔等特征和伤员的神志情况,初步判断伤情的轻重。

正常人心跳60~80次/分钟、呼吸16次~18次/分钟,两眼瞳孔是等大、等圆的,遇到光线能迅速收缩变小,而且神志清醒。

休克伤员的两瞳孔不一样大、对光线反应迟钝或不收缩。

对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者,应及时进行人工呼吸。

当出现心跳停止的现象(心音、脉博和血压消失,瞳孔完全散大、固定,意志消失)时,除进行人工呼吸外,还应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法急救。

5、当伤员出现眼红肿、流泪、畏光、喉痛、咳嗽、胸闷现象时,说明是受二氧化硫中毒所致。

当出现眼红肿、流泪、喉痛及手指、头发呈黄褐色时,说明伤员是受NO中毒。

对SO和NO的中毒者只能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不能进行压胸或压背法的人工呼吸,否则会加重伤情。

6、人工呼吸持续的时间以恢复自主性呼吸或到伤员真正死亡时为止。

当救护队来到现场后,应转由救护队用苏生器苏生。

二、对于外伤人员的急救

1、对烧伤人员的急救

矿工烧伤的急救要点可概括为灭、查、防、包、送五个字。

灭:

扑灭伤员身上的火、使伤员尽快脱离热源,缩短烧伤时间。

查:

检查伤员呼吸、心跳情况;检查是否有其它外伤或有害气体中毒;对爆炸冲击烧伤伤员,应特别注意有无颅脑或内脏损伤和呼吸道烧伤。

防:

要防止休克、窒息、疮面污染。

伤员因疼痛和恐惧发生休克时或发生急性喉头梗阻而窒息时,可进行人工呼吸等急救。

在现场检查和搬运伤员,为了减少疮面的污染和损伤,伤员的衣服可以不脱、不剪开。

包:

用较干净的衣服把伤面包裹起来,防止感染。

在现场除化学烧伤可用大量流动的清水持续冲洗外,对疮面一般不作处理,尽量不弄破水泡以保持表皮。

送:

把严重伤员迅速送往医院。

搬运伤员时,动作要轻柔;行进要平稳,并随时观察伤情。

2、对出血人员的急救?

对出血人员如果抢救不及时或不恰当,就可能使伤口出血过多而危及生命。

出血较多时,一般表现为脸色苍白、出冷汗,手脚发凉,呼吸急促。

对这些伤员首先要争分夺秒,准确有效地止血,然后再进行其它急救处理。

对毛细血管和静脉出血,一般用干净布条(有条件时,用消毒纱布和绷带)包扎伤口即可,大的静脉出血可用加压包扎止血,对于动脉出血应采取指压止血法或加压包扎止血法。

对于因内伤而咯血的伤员,首先使其取半躺半坐的姿势,以利于呼吸和预防窒息,然后,劝慰平稳呼吸,不要惊慌,以免血压升高,呼吸加快,使出血量增多。

最后等待医生下井急救,或护送出井就医。

3、对骨折人员的急救?

对骨折者,首先用毛巾或衣服作衬垫,然后就地取材用木棍、木板、竹笆片等材料做成临时夹板,将受伤的肢体固定后,抬送医院。

对受挤压的肢体、不得按摩、热敷或绑止血带,以免加重伤情。

三、对溺水者的急救?

水灾发生后,首先应抢救溺水人员。

人员溺水时,水大量地灌入溺水者肺部,可造成呼吸困难而窒息死亡。

所以对溺水人员应迅速采取下列急救措施:

转送:

把溺水者从水中救出来以后,要立即送到比较温暖和空气流通的地方,松开腰带,脱掉衣服,盖上干衣服,不使其受凉。

检查:

以最快的速度检查溺水者的口鼻,如果有泥水和污物堵塞,应迅速清除,擦洗干净,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控水:

使溺水者取俯卧位,用木料、衣服等垫在肚子下面;或将左腿跪下,把溺水者的腹部放在救护者的右侧大腿上,使其头朝下,并压其背部,迫使其体内的水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