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各章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74916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5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年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各章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15年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各章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15年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各章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15年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各章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15年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各章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5年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各章练习题及答案.docx

《15年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各章练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年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各章练习题及答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5年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各章练习题及答案.docx

15年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15年<统计基础知识与实务>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总论单选题

1.在实际应用中,统计的涵义是指(统计工作、统计资料与统计学)。

2.构成总体,必须同时具备(同质性、大量性与差异性)。

3.要了解某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则总体单位是(该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4.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文化程度)。

5.统计工作的基础是(统计调查)。

6.统计的认识过程是(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再到定量认识与定性认识相结合)。

7.一个总体(可以有多个指标)。

8.某职工月工资为1800元,“工资”是(数量标志)。

9.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

10.对某市工业企业职工情况进行研究,总体是(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11.某人年龄20岁,“20”是(变量值)。

12.从“全国工业企业”中抽取100个工业企业进行调查,则这100个工业企业称为(一个样本)。

第一章:

多选题

1.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商品零售额)(工龄)(计划完成百分数)(合同履约率)。

2.下列各项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有(全国总人口)(某市三资企业个数)。

3.统计的工作过程一般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4.总体的基本特征有(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5.统计设计阶段的结果有(统计报表制度)(统计调查方案(统计分类目录)(统计指标体系)。

6.在全国人口普查中,(每一个人是总体单位)(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人口的平均年龄是统计指标)。

7.从“全国工业企业”中抽取100个工业企业进行调查,则以下表述正确的是(这100个工业企业称为一个样本)(从“全国工业企业”中可以抽取多个样本)(样本是总体的代表)(100称为样本量)(每一个工业企业称为个体)

第一章:

判断题

1、统计,是指对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的活动。

(√)

2、统计学是先于统计工作而发展起来的。

(×)

3、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

4、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是统计核算的前提条件。

(√)

5、总体的同质性和总体单位的变异性是进行统计核算的条件。

(√ )

6、“年龄”属于离散变量。

(× )

7、对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 )

8、有限总体是指总体中的单位数是有限。

 ( √)

9、某工业企业作为总体单位时,该企业的工业总产值是数量标志;若该企业作为总体,则企业的工业总产值是统计指标。

(√ )

10、总体与总体单位,标志与指标的划分都具有相对性。

( √)

 

第二章:

统计调查单选题

1.统计调查搜集的主要是原始资料,所谓原始资料是指(向调查单位搜集的尚待汇总整理的个体资料)。

2.统计调查所搜集的资料包括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两种,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的关系是(次级资料是从原始资料过渡来的)。

3.统计调查有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之分,划分标志是:

(是否对所有组成总体的单位进行逐一调查)。

4.全面调查是对构成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逐一的调查,因此,下述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对全国的人口进行普查)。

5.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统计调查可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下述调查中属于连续调查的是(按旬上报钢铁生产量)。

6.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的关系是(二者有时是一致的)。

7、对某省饮食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该省饮食业的(所有从业人员)。

8.对某省饮食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单位是该省饮食业的(每个从业人员)。

9.对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全国人口进行逐一调查,这是(普查)。

10.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11.通过调查鞍钢、武钢等几个大钢铁基地,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

这种调查方式是(重点调查)。

12.如果调查对象是全部工业企业,则调查单位是(每一个工业企业)。

13.典型调查是从被调查对象中(按照调查目的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

14.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15.在统计分析中,需要已婚人口数和未婚人口数指标,则相应的调查标志是(婚姻状况)。

16、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17.区别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的标志是(确定调查单位的标准不同)。

18.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选取单位方式不同)。

19.调查对象是指(所要调查的总体)。

20.某市工业企业201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14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一个月)。

21.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22.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的质量检查和控制应该采用(抽样调查)。

23.调查期限是指(进行调查登记工作开始到结束的时间)。

24.街头拦截面访的缺点之一是(搜集的数据对总体的代表性不强)。

25.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该市所有自行车)。

26.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查,调查单位是(该市每一辆自行车)。

27.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查,报告单位是(该市每一个拥有自行车的人)。

28.为了了解职工的业余生活,某市统计局欲对该市职工2006年8月15日至21日一周的时间安排进行调查。

此项调查宜采用(抽样调查)。

29.某市统计局欲对该市职工2014年8月15日至21日一周的时间安排进行调查。

要求此项调查在9月底完成。

调查时间是(8月15日至21日)。

30.一项调查,当数据仅从随机抽取的总体部分单位来获取时,称为(随机抽样调查)。

31.下列属于抽样调查的是(1%人口调查)。

32.下列属于概率抽样的是(简单随机抽样)。

33.按照某一标志,先将总体检录成若干层(组、类),再在层内按简单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抽样,此种方法为(分层随机抽样)。

34.先将总体中各单位按一定的标志排队,然后每隔一定的距离抽取一个单位构成样本,此种方法为(系统随机抽样)。

35.将某居民小区的4000户居民从1~4000编号,在1~100号中随机抽取1个号码为3,则3、103、203……3903构成抽样调查样本,这样的抽样方法为(系统随机抽样)。

36.某校高三年级学生共1000人参加考试,将1000份试卷编好号码后,从中随机抽取30份计算平均成绩,此种抽样方法为(简单随机抽样)。

37.为了了解某地区职工家庭生活状况,调查时,将职工家庭按居民委员会分组,并以居委会为单位进行简单随机抽样,再对抽中的居委会所辖每户职工家庭一一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组织方式为(整群随机抽样)。

38.对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调查,按平原、丘陵、山区分组来抽选样本单位,此种抽样方法为(分层抽样)。

39.对农作物产量进行实割实测,属于原始资料收集方法中的(直接观察法)。

第二章:

多选题

1.非全面调查是仅对一部分调查单位进行调查的调查种类,下列各项中属于非全面调查的有(重点调查)(抽祥调查)(典型调查)。

2.通过调查鞍钢、首钢、宝钢等几个大钢铁基地来了解我国钢铁的基本状况,这种调查属于(重点调查)(非全面调查)。

3.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就重点单位进行的调查)(可用于经常性调查也可用于一次性调查的调查方法)(能够大致反映总体基本情况的调查方法)。

4.关于概率抽样调查叙述,正确的是(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按照随机原则抽选调查单位)(根据样本的资料推断总体的数值)。

5.统计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有(确定调查目的)(确定调查时间和期限)(确定调在单位和调查对象和报告单位)(确定调查项日和调查表)(确定调查的组织计划)

6.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CATI)的优势有(能够建立良好的跳问模式)(能够当场对数据进行审核)(支持程序问卷的再使用)。

7.在全国经济普查中,涉及到企业调查时(全国每一个工业企业是调查单位)(全国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报告单位)(每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是变量)。

8.在工业企业设备调查中(工业企业的所有设备是调查对象)(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每个工业企业是报告单位)。

9.下列(人户调查)(街上拦截访问)调查方式属于面谈访问。

10.原始记录必须具备的特点是(最初性)(直接性)。

11.统计台账的特点是(按时间的顺序对统计资料进行登记)(是一种账册)(随着时间的进程不断循序地汇总或积累资料)。

12.概率抽样的特点包括(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根据样本资料推断总体数值)。

第二章:

判断题

1、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的各方面都进行调查。

(× )

2、我国的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经常性调查方式。

(×)

3、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有时是一致的。

(√)

4、调查时间是指开始调查工作的时间。

(×)

5、普查可以得到全面、详细的资料,但花费较大。

(√)

6、各种调查方法的结合运用,会造成重复劳动,因此不应提倡。

(×)

7、要想通过非全面调查来取得全面资料,应选用典型调查方法。

(×)

8、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是不一致的。

(×)

9、统计调查主要对原始资料的收集,有时也包括对次级资料的收集。

(√)

10、普查可以取得被研究事物总体的全面情况,且不需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

11、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有科学根据的方式方法,因此,它适用于完成任何调查任务。

(×)

12、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

13、有些调查必须也只能使用抽样调查。

(√)

14、对同一个问题进行调查,采用抽样调查比全面调查使用经费要多。

(×)

15、概率抽样调查存在抽样误差,但可以度量并控制。

(√)

16.调查表的形式可以分为单一表和一览表。

(√)

17.概率抽样调查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样本的抽取是按随机原则进行的。

(√)

 

第三章:

统计整理单选题

1.统计分组是统计资料整理中常用的统计方法,它能够区分(总体中性质相异的单位)。

2.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确定(分组变量和划分分组界限)。

3.按照反映事物属性特征的品质变量进行分组。

下述分组中属于这一类的是(在校学生按性别分组)。

4.按数量标志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距)。

5.全国总人口按年龄分为5组,这种分组方法属于(简单分组)。

6.对企业职工先按年龄分组,在此基础上按工作年限分组,这种分组方法属于(再分组)。

7.对某校学生分别按年级和年龄分组,由此形成的分组体系是(平行分组体系)。

8.将企业按规模大小分为大、中、小、微等几种,这种分组方法属于(简单分组)。

9.组距和组数是组距数列中的一对基本要素,同一变量数列中组数和组距(有反向关系)。

10.等距数列和异距数列是组距数列的两种形式,其中等距数列是指(各组组距相等的数列)。

11.某企业职工月工资收入最高者为4260元,最低者为2700元,据此分为6个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则组距应为(260) 。

12.在组距数列中,对各组的上限与下限进行简单平均,得到的是(组中值)。

13.在分组时,如遇到某单位的变量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将此值归入作为下限的那一组)。

14.将一个地区的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使用的分组形式最好为(组距式分组)。

15.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230)。

16.统计整理主要是整理(原始调查资料)。

17.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主要区别在于(各自采用分组标志个数不同)。

18.分配数列包含两个组成要素,即(分组和次数)。

19.划分组限时相邻组的上下限如重叠,则(与上限相等的标志值计人下一组)。

20.在分配数列中,频数是指(各组单位数)。

21.将某地区30个商店按零售额多少分组而编制的分配数列,其变量值是(各组的零售额)。

22.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组距式分组的图形是(直方图)

第三章:

多选题

1.统计分组是将统计总体按一定标志区分为若干部分的统计方法。

它(是统计研究中的基本方法)(是在统计总体内部进行的)(对总体而言是分)(对个体而言是合)

2、统计分组可以按品质变量分组,也可以按数量变量分组,下列人口总体分组属于按数量变量的是:

(按年龄分组)(按收入水平分组)。

3.下表表示的分配数列的类型为(变量数列)(组距数列)(不等距数列)

按劳动生产率分组(件/人)

职工人数

50~60

5

60~70

10

70~80

20

80~100

15

合计

50

4.对一些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不同分为三组:

第一组为80%一l00%,第二组为100%-120%,第三组为120%以上,则会(若将上述各组组别及次数依次排列,就是变量分配数列)(该数列的变量属于连续变量,所以相邻组的组限必须重叠)(各组的下限分别为80%、l00%、120%,某企业计划完成100%应归第二组)。

5.某地区2013—2013年粮食产量如表所示:

年份

2011

2012

2013

粮食总产量(万公斤)

11130

1240

11280

粮食作物耕地面积(万亩)

41

42

41

亩产(公斤/亩)

271.5

267.6

275.1

该表属于(简单表)(分析表)(时间序列表)

6.统计整理的基本步骤包括(设计和编制整理方案)(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和检查)(对原始资料进行分组和汇总)(编制统计表或绘制统计图)。

7.统计分组的原则,一般包括(科学性原则)(完整性原则)(互斥性原则)。

8、在次数分配数列中,(各组的频率大于0,频率之和等于1)(频数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

9.下面按品质变量分组的有(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企业按所有制分组)(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

10.统计整理的内容包括(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与检查)(对各项指标进行分组综合汇总)(编制统汁表与分析表)(对统计资料进行系统积累)

11.选择分组标志应考虑(研究目的与任务)(能反映事物本质或主要特征)(现象所处历史条件与经济条件)。

12.组中值的计算公式为(组中值=(上限+下限)÷2)(组中值=下限+(上限-下限)÷2) (组中值=上限-(上限-下限)÷2)。

13.将某班学生的统计学考试成绩分为60分以下、60—70分、70—80分、80—90分、90—100分共5个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一组的假定下限是50)(相邻组组限是重叠的)(第三组组中值为75)(它属于等距分组)。

14、在某工厂工人按日产量(件)分组的变量数列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日产量”是分组的数列变量)(各组工人的日产量数值是变量值或标志值)(各组的工人数是次数或频数)(各组工人数的比重是频率)(分组变量是离散变量)。

15、按所起作用不同,统计表可分为:

(调查表)(汇总表)(分析表)。

16.从形式上看,统计表一般由以下主要部分组成(总标题)(横栏标题)(纵栏标题)(指标数值)。

第三章:

判断题

1、统计整理仅指对原始资料的整理。

(×)

2、统计分组是统计整理的关键一步。

(√)

3、分组变量是将统计总体区分为不同性质的组的依据。

(√)

4、根据数量变量下的各变量值,很容易就能判断出现象性质上的差异。

(×)

5、各组次数占总体次数的比值通常称为频数。

(√)

6、某一变量分为两组:

15-20,21-25,由此可以判断该变量为一连续变量。

(×)

7、用组中值可近似地表示一组中各个体变量值的一般水平。

(√)

8、用统计表表示次数分布,各组频率相加之和应等于100%。

(√)

9、统计表是表达统计整理结果的唯一形式。

(×)

10、统计分组实际上是通过分组保持组内统计资料的同质性,组间统计资料的差异性。

(√)

11、复合分组就是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组标志对同一总体进行的并列分组。

(×)

12、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

13、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

14、统计整理是统计由对个别现象的认识上升到对总体现象认识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在统计工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

15、统计资料整理就是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汇、分组,并按要求进行各种分析。

(×)

16、统计分组是根据研究的任务的需要,按照某种分组变量将统计总体分为若干组成部分。

(√)

17、将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重叠起来进行分组,就是复合分组。

(√)

18、简单分组就是用简单变量进行的分组。

(×)

19、对连续变量数列,既可以编成单项式变量数列,也可以编制成组距式变量数列。

(×)

20、在同一变量数列中,组数与组距成正比关系。

(×)

21、分布(分配)数列是反映总体各单位分配情况的数列。

(√)

22、在划分组限时,相邻组的上下限如果重叠,与上限相等的标志值应该计入本组。

(×)

23、统计表的内容可分为主词和宾词两部分。

(√)

24、在统计分组中,频数实际上是各组标志值的加权,用以权衡各组作用的大小。

(√)

25、按品质标志分组可以将总体单位划分为若干类型。

(√)

26、组距式分组是每组包含多个变量值。

(√)

27、统计分布是指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

(√)

28、变量分布中,各组的频率均大于0小于1。

(√)

29、目前,对于大量统计资料,一般使用计算机汇总。

(√)

30、统计表的格式一般是“开口”式的,表的左右两端不画纵线。

(√)

31、钟形分布的特征是两头大、中间小。

(×)

 

第三章:

综合应用题

1、某企业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日产量分组(件)

工人数

50—60

60—70

70一80

80—90

90—100

100—110

110—120

120—130

6

12

12

14

15

18

22

8

合计

107

(1)上述数列属于(  AD )。

A.变量数列   B.品质数列  C.不等距数列   D.等距数列

(2)上述数列中的变量是(  A )。

A.日产量   B.工人数  C.日产量的具体数值   D.工人数的具体数值

(3)上述数列中工人数是(  B )。

A.变量   B.频数  C.变量值   D.分组标志

(4)各组的频率分别为(  C )。

A.61212141518228  B.5565758595105115125

C.6% 11% 11% 13% 14% 17% 21% 7%  D.60708090100110120130

2.为了了解北京市2010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情况,北京市统计局从所有参加考试的人员中随机抽取了200人进行调查,这200人的考试成绩统计资料如下:

分数

人数

60分以下

18

60~70分

52

70~80分

73

80~90分

44

90分以上

13

合计

200

利用以上所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题干中北京市统计局的行为属于(C)

A.统计资料B.统计学C.统计工作D.以上都不是

(2)题干中的数列属于(D)

A.单项式数列B.品质数列C.不等距数列D.等距数列

(3)题干中的人数是(B)

A.变量B.频数C.变量值D.频率

(4)题干中的变量是(A)

A.分数B.人数C.分数的具体数值D.人数的具体数值

(5)题干中各组的频率分别为(C)

A.1852734413B.0.180.520.730.440.13

C.0.090.260.3650.220.065D.92636.5226.5

(6)抽中的200人中有人考试成绩为80分,则应归入(B)

A.第三组B.第四组C.第三组或第四组均可D.第三组或第四组均不可以

(7)题干中北京市统计局所采用的抽样方式属于(A)

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随机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D.整群随机抽样

(8)题干中所进行的调查中,调查对象是(B)

A.北京市2010年所有统计从业资格考试试卷B.北京市2010年所有参加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人员

C.北京市2010年每一份统计从业资格考试试卷D.北京市2010年每一个参加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人员

(9)题干中所抽取的200人构成一个(B)

A.总体B.样本C.总体单位D.样本单位

(10)题干中最后一组的组中值是(B)

A.90B.95C.100D.97.5

3.从管理局所属企业的全部工人中随机抽取了100人进行调查,得到了如下资料:

日产量分组(件)

工人数

50以上

50-100

100-150

150-200

200以上

15

20

45

12

8

(1)题干中的100名工人构成一个(样本)。

A.总体B.样本C.样本量D.样本单位

(2)数列中的变量是(日产量)。

A.日产量B.日产量的各个分组C.工人数D.工人数的具体数值

(3)数列中的工人数是(频数)。

A.变量值B.频率C.频数D.连续变量

(4)对该数列,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该数列组距为150)。

A.相邻组的上下限可以不重叠B.最后一组的组中值为225

C.日产量200件的工人计入第五组D.该数列组距为150

(5)如果用图形表现数据,最适合的图形是(直方图)。

A.柱形图B.饼图C.直方图D.条形图

 

第四章:

统计指标单选题

1.统计指标反映的是(总体现象的数量特征)。

2.总量指标(反映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某种经济现象的总规模或总水平)。

3、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和平均数)。

4、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5.统计指标体系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整体)。

6.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7.反映同一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对比关系的是(动态相对指标)。

8.某企业计划规定单位产品成本降低2%,实际降低7%,则其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为(94.9%)。

9.最常用、最基本的平均指标是(算术平均数)。

10.甲、乙两数列的平均数分别为l00和14.5,它们的标准差为12.8和3.7,则(甲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乙数列)。

11.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而需分别计算各自的(标准差系数)。

12、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13、2013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14.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5.5万人。

其中,常住外来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8%。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316.3万人。

以上指标依次为(时点指标、总量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时点指标)。

14.某企业有职工1000人,职工年工资总额为2846,4万元,要研究该地区40个企业状况,则(1000人为总体标志总量、2846.4万元为总体标志总量、40个企业为总体单位总量)。

15.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人均GDP)。

16.最常用的位置平均指标包括(中位数、众数)。

17.某建设施工队盖一栋大楼,计划320天完成,实际290天就完成了,若求计划完成程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