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季度中国交通运输行业运行情况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74883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4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季度中国交通运输行业运行情况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4季度中国交通运输行业运行情况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4季度中国交通运输行业运行情况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4季度中国交通运输行业运行情况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4季度中国交通运输行业运行情况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季度中国交通运输行业运行情况分析.docx

《4季度中国交通运输行业运行情况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季度中国交通运输行业运行情况分析.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季度中国交通运输行业运行情况分析.docx

4季度中国交通运输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2010年4季度中国交通运输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国研网行业研究部

发布时间:

2011-03-02

22010年4季度交通运输业运行情况分析

2.1交通运输业整体发展状况

总体上看,交通运输业的经济运行经历了2010年1季度、2季度的平稳上升和3季度的持续上扬后,4季度冲高回落。

交通运输企业景气程度平稳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回落,同时,资金投向进一步向中、西部倾斜。

运输生产延续增长势头,总体已远超国际金融危机前的2008年同期水平。

2.1.1交通运输业企业景气程度继续回升

2010年4季度,受益于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持续好转的影响,全国企业景气程度较3季度有所提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0年4季度全国企业景气指数为138.0点,比2009年同期上升了7.4点,比2010年3季度上升了0.1点,仍处于较为景气区间。

4季度,我国交通运输业企业景气度出现2010年内的首次回落。

2010年4季度,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景气指数为128.7点,较2009年同期上升10.9点,较2010年3季度回落5.5点,仍然处于较为景气区间。

值得注意的是,4季度,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景气指数仍低于全国企业景气指数9.3点。

分行业来看,2010年4季度,交通运输各子行业景气指数表现不一。

其中,铁路运输业景气指数为158.8点,较2010年3季度上升3.3点,仍然处于较强景气区间;航空运输业出现明显回落,景气指数为120.2,较2010年3季度回落56.9点,由较强景气区间进入较为景气区间;水上运输业的景气指数比较平稳,上升至133.6点,较2010年3季度上升0.2点,仍处于较为景气区间;道路运输业则有明显回落,景气指数为124.4,较2010年3季度下降8.3点,但仍处于较为景气区间。

表62009年4季度-2010年4季度交通运输业及其主要子行业企业景气指数

2009年4季度

2010年1季度

2010年2季度

2010年3季度

2010年4季度

全国企业景气指数

130.6

132.9

135.9

137.9

138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117.8

130.7

131.8

134.2

128.7

其中:

铁路运输业

128.8

169.0

167.9

155.5

158.8

道路运输业

113.9

131.1

119.9

132.7

124.4

城市公共交通业

113.9

113.6

113.7

112.9

117.4

水上运输业

116.2

119.8

132.5

133.4

133.6

航空运输业

133.6

166.2

174.8

177.1

120.2

注:

企业景气指数指国家统计局1998年以来通过调查,根据企业家对本企业外部市场经济环境与宏观政策认识、看法、判断与预期(通常为对“好”、“一般”、“不佳”的选择)而编制的季度指数,用以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企业景气指数的数值介于0-200之间,100为景气指数的临界值。

当景气指数大于100,表明经济状况趋于上升或改善,处于景气状态,越接近200状态越好;当景气指数小于100时,表明经济状况趋于下降或恶化,处于不景气状态,越接近0状态越差。

为更好地分析和理解企业景气指数,我们将景气区间作如下划分:

180以上为“非常景气”区间,[180-150]为“较强景气”区间,[150-120]为“较为景气”区间,[120-110]为“相对景气”区间,[110-100]为“微景气”区间,100为景气临界点,(100-90)为“微弱不景气”区间,(90-80)为“相对不景气”区间,(80-50)为“较为不景气”区间,(50-20)为“较重不景气”区间,20以下为“严重不景气”区间(下同)。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国研网行业研究部加工整理

图72007年4季度-2010年4季度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景气指数走势

注:

每季度的GDP累计同比增长率按不变价格计算。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国研网行业研究部加工整理

图82007年4季度-2010年4季度交通运输业及其子行业企业景气指数走势比较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国研网行业研究部加工整理

2.1.2货物运输增长加快旅客运输平稳增长

2010年全年,交通运输行业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战略部署,认真落实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积极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都保持了良好的运行态势。

货运方面:

2010年全年,全国主要运输方式累计实现货运量315.34亿吨,同比增长13.41%,增速较2009年同期加快5.89个百分点,但较2010年前3季度下降1.08个百分点;实现货物周转量135169.61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2.5%,增速较2009年同期加快2.7个百分点,但较2010年前3季度下降2个百分点。

客运方面:

2010年全年,全国主要运输方式累计完成客运量327.88亿人,同比增长10.15%,增速较2009年同期加快6.41个百分点,也较2010年前3季度加快1.98个百分点;完成旅客周转量27778.21亿人公里,同比增长11.89%,增速较2009年同期加快4.93个百分点,但较2010年前3季度下降0.49个百分点。

货运量和客运量增速在2010年双双走高的主要原因是:

经济持续复苏,形成对大宗商品(如铁矿石、煤炭及原油等资源类消费品)的强劲需求,从而带动航运、铁路、公路和港口货物运输的增长。

而经济形势的逐渐好转也同时带动了用工需求的回升,加上在2010年以来先后投入运营的一批新的客运专线,使得客运量随之回升。

表72010年1-12月交通运输业客货运量情况

货运量

(亿吨)

货物周转量

(亿吨公里)

客运量

(亿人)

旅客周转量

(亿人公里)

累计完成

315.34

135169.61

327.88

27778.21

同比增长

13.41%

12.5%

10.15%

11.89%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国研网行业研究部加工整理

图92008-2010年同期交通运输业货物周转量及增速对比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国研网行业研究部加工整理

图102008-2010年同期交通运输业旅客周转量及增速对比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国研网行业研究部加工整理

2.1.3交通建设投资增速有所回落

2010年,在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的背景下,交通建设投资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但增速均较2009年同期有明显回落。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1-12月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累计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7819.72亿元,比2009年同期增长19.5%,增速比2009年同期回落28.8个百分点,也较2010年1-9月回落2.5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各子行业投资差异很大。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铁路运输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494.866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比2009年同期下降57.3个百分点,也比2010年前3季度下降13.4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2761.658亿元,同比增长20.9%,增速比2009年同期下降了20.7个百分点,也比2010年前3季度回落2.3个百分点;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360.6953亿元,同比增长16.7%,增速比2009年同期下降了39.6个百分点,而2010年前3季度的同比增速为负的1.3%;水上运输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079.048亿元,同比增长24.4%,增速比2009年同期下降了15.8个百分点,但比2010年前3季度上升了8.8个百分点;航空运输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885.115亿元,同比增长46.3%,增速比2009年同期上升了41.9个百分点,也比2010年前3季度上升了3.8个百分点。

表82010年1-12月交通运输业及主要子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行业名称

投资额

比重(以全国总计为100)

自年初累计(亿元)

比2009年同期增长(%)

自年初累计

2009年同期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7819.722

19.5

11.52

11.99

其中:

铁路运输业

7494.866

12.5

3.10

3.51

道路运输业

12761.658

20.9

5.29

5.35

城市公共交通业

2360.695

16.1

0.98

1.05

水上运输业

2079.048

24.4

0.86

0.85

航空运输业

885.115

46.3

0.37

0.31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国研网行业研究部加工整理

图11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全国及交通运输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各月累计增速比较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国研网行业研究部加工整理

图122008-2010年同期交通运输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及增速对比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国研网行业研究部加工整理

图132009、2010年(1-12月)交通运输各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对比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国研网行业研究部加工整

2.2交通运输业主要子行业运行情况及特点

2.2.1铁路运输业

旅客发送量和货运发送量继续平稳增长

2010年1-12月份,全国铁路客货运量大幅增长,均超全年客货运量任务。

面对机遇与挑战,铁路客货运输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具体来看:

货运方面:

2010年1-12月份,全国铁路完成货运量36.39亿吨,累计同比增长9.15%,增速较2010年前3季度回落2.98个百分点,但比2009年同期加快8.35个百分点;全国铁路完成货物周转量27682.28亿吨公里,累计同比增长9.68%,增速较2010年前3季度回落1.04个百分点,但较2009年同期加快9.15个百分点。

2010年,铁路部门根据国家相关宏观政策,进一步优化了货源组织和结构调整,加速了货运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铁路货运量持续大幅增长、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2010年新的铁路运行图调整之后,货运能力有了很大的增长。

铁路开行的货物列车增加了700多对,货物运输能力增长12.3%。

图142008-2010年同期铁路货物周转量及增长率对比

数据来源:

铁道部,国研网行业研究部加工整理

客运方面:

2010年1-12月份,全国铁路旅客累计发送量16.73亿人次,累计同比增长9.95%,增幅较2010年前3季度上升了0.71个百分点,也比2009年同期上升了5.51个百分点;全国铁路完成旅客周转量8761.16亿人公里,累计同比增长11.3%,增速较2010年同期加快9.5个百分点,但较2010年前3季度下降了0.2个百分点。

2010年,为促进客运增量,铁路部门科学合理安排运能,大力挖掘客运运输潜力。

根据铁道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1底,中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营业里程(不含台湾地区)已达到7531公里,成为全世界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

此外,新列车运营图的调整,使得客运列车增加了342.5对,座席增加了45万,使得铁路的客运能力增长了13.2%。

表92010年1-12月铁路运输业客货运输完成情况

指标

计算单位

本年累计完成

2009年同期完成

比2009年同期增减(%)

货运量

亿吨

36.386

33.299

9.15

货物周转量

亿吨公里

27682.28

25238.84

9.68

客运量

亿人次

16.726

15.21

9.95

旅客周转量

亿人公里

8761.16

7869.99

11.3

注:

表中累计同比增长数据,是用修订后的数据计算的,非直接比较(下同)

数据来源:

铁道部,国研网行业研究部加工整理

2.2.2道路运输业

公路客、货运增速平稳

2010年全年,公路客货运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2010年,交通运输部门积极推进客运运力结构调整,加快客运公司化经营步伐,使得营运客车总数和中高档车比例较“十五”期末有较大程度的提升;同时,交通运输部门也大力培植货运市场,促进传统货运企业完成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型,使得高速公路货物运输量持续增长,货物周转量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具体来看:

货运方面:

2010年1-12月份,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242.527亿吨,累计同比增长13.98%,增速较2010年前3季度回落0.72个百分点,但较2009年同期加快4.58个百分点;完成货物周转量43005.43亿吨公里,累计同比增长15.64%,增速较2010年前3季度回落0.76个百分点,但较2009年同期增加4.94个百分点。

客运方面:

2010年1-12月份,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306.2649亿人次,累计同比增长10.2%,增速较2010年前3季度加快2.1个百分点,也较2009年同期加快6.6个百分点;公路运输完成旅客周转量14913.89亿人公里,累计同比增长10.38%,增速较2010年前3季度减慢0.32个百分点,但比2009年同期加快2.58个百分点。

表102010年1-12月公路运输业客货运输完成情况

指标

计算单位

本年累计完成

2009年同期完成

比2009年同期增减(%)

货运量

亿吨

242.53

209.69

13.98

货物周转量

亿吨公里

43005.43

36383.52

15.64

客运量

亿人次

306.26

277.99

10.2

旅客周转量

亿人公里

14913.89

13450.73

10.38

数据来源:

交通运输部,国研网行业研究部加工整理

公路货运价格平稳回升

公路货运运价指数方面,2010年4季度,公路货运价格指数继续随运输市场需求、淡旺季交替和油价等一系列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的变动而变动,整体表现较为平稳。

分月来看:

10月的综合运价指数走势稳步,整车、零担重货指数在月中上升后在月末回落,零担轻货指数平稳中上升,综合运价指数受整车、零担重货运价影响也呈现先上升后回落的走势。

具体来说,各类运价在10月份均有回落,第一周是国庆假期,运价指数处于较低水平,10月最后一周,燃油价格上升对运价的影响并未从运价指数中反应出,原因是定价有滞后性。

整体来看,2010年10月份的综合运价指数为59.9,比9月下降5.37个百分点。

其中,整车运输价格指数为71.4,比9月下降5.31个百分点;零担重货价格指数为59.5,比9月下降了5.25个百分点;零担轻货价格指数为120.0,下降了4.08个百分点。

11月的综合运价指数从月初的较高水平平稳下降至月末的较低水平,整车、零担重货、零担轻货指数均以相同的趋势回落。

具体来说,各类运价承接10月份月末的水平,第一周处于较高水平,在第三周有较明显的下滑,值得注意的是,11月份柴油紧缺,但并未如预期中刺激运价上扬,原因可能是寒冷的天气对运价的向下影响比柴油对运价向上的影响明显。

整体来看,2010年11月份的综合运价指数为58.8,比10月下降1.84个百分点。

其中,整车运输价格指数为69.7,比10月下降2.38个百分点;零担重货价格指数为58.1,比10月下降了2.35个百分点;零担轻货价格指数为123.1,上升了2.58个百分点。

12月的综合运价指数从月初的较低水平平稳上升后月末稍微回落,整车、零担重货、零担轻货指数走势严格一致。

具体来说,各类运价承接2010年11月份月末的水平,第一周处于较低水平,在第三周有较明显的最高点,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12月份柴油不再紧缺,运价受积极影响上扬,但寒冷的天气依旧使运价无法激情上扬。

整体来看,2010年12月份的综合运价指数为59.8,比11月上升1.76个百分点。

其中,整车运输价格指数为71.3,比11月上升2.28个百分点;零担重货价格指数为59.4,比11月上升了2.19个百分点;零担轻货价格指数为119.1,下降了3.22个百分点。

表112010年各月公路货物运输市场价格

整车运输(元/吨公里)

零担重货(元/吨公里)

零担轻货(元/立方米公里)

1月

0.321

0.355

0.11

2月

0.333

0.361

0.12

3月

0.307

0.346

0.113

4月

0.309

0.342

0.116

5月

0.294

0.33

0.11

6月

0.294

0.359

0.116

7月

0.295

0.295

0.295

8月

0.299

0.299

0.299

9月

0.317

0.317

0.317

10月

0.3

0.375

0.12

11月

0.293

0.366

0.123

12月

0.299

0.374

0.119

数据来源: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研网行业研究部加工整理

图15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公路货物运输市场价格指数走势

数据来源: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研网行业研究部加工整理

2.2.3港口航运业

2.2.3.1航运业

(1)水路客货运输情况

2010年,随着我国经济企稳向好,以及铁矿石、冬储煤需求、粮食运输等刺激因素的影响,我国对大宗货品的需求显著回升,带动我国航运生产经营各项指标走好。

2010年全年,中国内河货运量完成17亿吨,是2005年前的1.6倍,我国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是2005年的1.8倍,沿海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持续保持世界第一。

货运方面:

2010年全年,全国水路货运量累计达到36.3728亿吨,累计同比增长14.02%,增速比2010年前3季度减缓1.48个百分点,但比2009年同期加快11.02个百分点;全国水运货物周转量累计达到64305.28亿吨公里,累计同比增长11.73%,增速比2010年前3季度放慢3.27个百分点,也比2009年同期放慢2.27个百分点。

图162008-2010年同期水路运输业货物周转量及增长率比较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国研网行业研究部加工整理

客运方面:

2010年1-12月份,我国水路运输完成客运量2.2165亿人次,累计同比下降0.7%;水路运输完成旅客周转量71.54亿人公里,累计同比增长3.11%,增幅较2009年同期回落2.69个百分点,而2010年前3季度是负增长。

表122010年1-12月水路运输业客货运输完成情况

指标

计算单位

本年累计完成

2009年同期完成

比2009年同期增减(%)

货运量

亿吨

36.3728

31.4015

14.02

货物周转量

亿吨公里

64305.28

57439.9011

11.73

客运量

亿人次

2.2165

2.2241

-0.7

旅客周转量

亿人公里

71.54

69.0719

3.11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国研网行业研究部加工整理

(2)航运业运价指数变动情况

国际干散货运价持续下跌

2010年4季度,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没能延续2010年3季度的回升态势,直线下跌,并且毫无触底反弹的迹象,在2010年12月24日,一度下探1773点,距离2010年的最低点1700点相差无几。

图172009年1月-2010年12月波罗的海国际干散货运价指数走势图(BDI)

数据来源:

中华航运网,国研网行业研究部加工整理

10月初,受到日本及美国局部地区假期的影响,询盘量大减,致使市场出现下跌。

大西洋市场,欧洲“千年极寒”的消息促使煤炭需求有所回升,整个市场仍旧依靠美湾的谷物货盘支撑,但成交量开始收缩。

同时,美湾地区积累大量运力造成运价大幅缩水。

月中,在部分地区旺盛的煤炭需求带动下,波罗的海巴拿马型船运价指数止跌反弹。

大西洋市场,美湾的谷物收割进入高峰阶段,远东地区谷物进口需求增大,货盘渐多,但仍旧不能消耗此前空放至此的运力,美湾至中国的谷物运输航线运费持续下跌。

在运力过剩的阴影下,大西洋市场成交量虽有所上升但市场行情未见起色。

月末,大西洋市场表现非常活跃,煤炭、谷物运输的询盘以及成交量均较月中出色。

随着美湾谷物收割进入中后期,美国对中国大豆出口量大增,大豆装船量也出现一个小高峰。

11月,干散货运价在经历了10月的强势上升后,动力不足,月初就开始下跌。

大西洋市场煤炭、谷物货盘询盘量稳中有升,但美湾进入谷物出口旺季,源源不断的船舶空放至此揽货,大量运力囤积至此,市场运费率无力反弹,一跌再跌。

相对大西洋市场连跌的态势,太平洋市场月初在中国、日本等煤炭运输需求的支撑下,有所转好。

月中,受季节性因素推动,国际煤炭需求大幅上涨,带动国际干散货运价小幅回升,但终抵不过运力严重过剩的压力,运价指数继续掉头向下。

月末,在传播空置率继续上升的压力下,市场继续下行。

随着持续下跌的运费率,许多租家也开始观望,至少在当前,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还未显露触底迹象。

12月,月初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先扬后抑,进入震荡盘整阶段。

来自中国的铁矿石运输需求疲软影响国际干散货市场行情的整体走势,大型散货船的运输需求相继走弱,拖累市场仅连阳三日后即开始下跌。

随即,由于即将迎来圣诞和新年假期,国际干散货市场显得非常疲软乏力,运价指数继续下跌。

月末,欧洲部分地区的寒冷天气推高动力煤需求,但恶劣天气影响运输效率,造成欧洲部分2011年1月的早期货盘因运力供应紧张而寻找不到合适船舶运输,加之大型干散货船运力过剩压力的影响,国际干散货市场的BDI指数跌破2000点大关,跌至近5个月的低位,距7月份市场淡季的全年低点1700点相差无几。

国际油品运输震荡上扬

2010年4季度,世界经济复苏形势曲折复杂,经济二次探底风险尤在,美元汇率变化相对平稳,各种正负面因素叠加的影响使得国际原油价格继续在85-90美元/桶的区间波动,总体呈现“M”型走势。

9月底到10月初,纽约商品交易所11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从9月28日的每桶76.18美元迅速上涨至10月7日的83.23美元,之后维持小幅震荡格局;10月底,又迎来新一轮快速上涨期,12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从10月29日的每桶81.43美元上升到11月8日的87.06美元,差点突破90美元大关,为2008年10月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点。

整个10月,这一价格始终在79-83美元左右波动。

11月,国际原油期货油价先升后降再上升,经历了两次大的波动。

整个11月,这一价格始终在80美元以上波动。

进入12月份,受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升级影响,加之美国公布的一系列经济利好数据的影响,油价小幅冲高震荡,价格在85美元附近震荡。

图182005年1月-2010年12月WTI现货月平均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

普氏现货,国研网行业研究部加工整理

原油运输市场:

10月初,超大型油轮总体货盘成交量小幅上涨,至中国、美国、印度的货盘都有所增加,其中,至美国的货盘成交量增幅较大。

据IEA信息显示,尽管9月份中国的石油月进口量又创新高,达每天570万桶,比八月份上涨15%。

但是,在过去的两个月中,欧美发达国家需求疲软以及全球该船型的运力严重过剩导致该船型在基本航线的运价徘徊在盈亏平衡点,这种形势已持续8周。

据IEA的石油月报显示,中国在2010年的石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