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达标试题附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74769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4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达标试题附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达标试题附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达标试题附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达标试题附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达标试题附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达标试题附解析.docx

《最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达标试题附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达标试题附解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达标试题附解析.docx

最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达标试题附解析

最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达标试题(附解析)

一、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美国是见义勇为,应该表扬。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世界人民深切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性,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什么?

(2)材料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三种势力的评价是否正确?

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1)凡尔登战役。

(2)第一种评价正确,第二种和第三种评价是错误的。

德国和奥匈帝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挑起者,他们为了争夺世界霸权而发起了这场战争。

英国、法国和俄国的参战不是为了维护世界秩序,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因此它们参战也不是正义的。

美国参战是为了攫取利益,不是见义勇为,故美国的行为也不应该受到表扬。

因此第一种评价正确,第二种和第三种评价是错误的。

【解析】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共七十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争霸战争,主要参战国的目的都是为了争夺霸权和势力范围。

德国和奥匈帝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挑起者,他们为了争夺世界霸权而发起了这场战争。

英国、法国和俄国的参战不是为了维护世界秩序,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因此它们参战也不是正义的。

美国参战是为了攫取利益,不是见义勇为,故美国的行为也不应该受到表扬。

因此第一种评价正确,第二种和第三种评价是错误的。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1928年到1937年,苏联连续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和以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高投资等方式,快速实现了工业化的初期目标,使苏联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进入到工业化国家行列。

——《高中历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指出苏联实施两个五年计划期间的领导人。

(2)小历同学认为,苏联工业化建设成就既显示了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的优势,又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你同意他的看法吗?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1)斯大林。

(2)同意。

理由:

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可以使苏联在短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显示出其优势;但这种发展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以行政手段发展经济,否定市场和商品经济,因此又存在严重的弊端。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列宁逝世后,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努力奋斗。

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超过法、英德,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可以使苏联在短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显示出其优势;但这种发展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以行政手段发展经济,否定市场和商品经济,因此又存在严重的弊端。

所以小历说法正确,同意其观点。

 

3.19世纪中后期,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形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如下图所示交通工具是什么?

最早发明此交通工具的人是谁?

它的发明与哪一动力机的研制息息相关?

(2)列举两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电器方面的重大发明。

(3)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答案】

(1)汽车。

本茨。

内燃机。

(2)电灯、电话、电报等。

(3)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析】

【详解】

(1)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所示交通工具是汽车,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人卡尔•本茨于1885年发明了汽车,现代汽车工业由此开始,汽车采用的动力机器是内燃机,所以它的发明与内燃机的研制息息相关。

(2)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电器方面的重大发明还有电灯、电话、电报等。

1879年,美国人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给世界带来了光明,爱迪生是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

1876年3月10日,美国发明家贝尔发明世界上第一部电话,并获美国专利局批准的电话专利。

19世纪90年代的意大利工程师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报.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德国强行向清政府租借了胶州湾沿岸,把山东半岛纳入自已的势力范围。

战时,日本以向德国宣战为由,占领了德国在山东的租借地。

战争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中国代表提出收回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

但是,列强无视中国的正当要求,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

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中国代表最后拒绝在条约上签字。

材料二:

法国对此次会议没有完全实现其肢解德国、奴役德国的计划不满,为了巩固它在欧洲大陆上的霸权,继续釆取削弱德国的政策。

英国则在欧洲大陆上继续推行“均势政策”,在经济上、政治上支持德国,希望以此来削弱法国。

美国不甘心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它留在凡尔赛体系之外,在欧洲扶植德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同日本、英国展开了新的争夺。

——张建华主编:

《世界现代史(1900-2000)》,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材料三:

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材料四:

从表面上看,一战的结束给大不列颠联合王国带来的只有胜利。

德意志第二帝国破产了,德国海军任由英国摆布。

此外,大英帝国还取得了德国的大部分海外殖民地,并在国际联盟的授权下占领了奥斯曼帝国的部分领土。

然而获得这些领土的代价却是90万士兵的阵亡,200万士兵的伤残以及国内严重的经济衰退。

战争的花费使英国债务到1918年时增加了10倍,英国成为美国的债务国。

——《图说世界史》现代卷·彩图版(德)克劳斯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中国代表参加的是哪一会议?

(2)根据材料一回答,这次会议的消息传回国内,引发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情况?

(4)材料三中的“一个公约”指的是什么?

(5)根据材料四回答一战对英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1)巴黎和会

(2)五四运动

(3)战胜国之间(在对待德国的问题上)存在矛盾

(4)《九国公约》

(5)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削弱了英国的实力。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代表参加的是巴黎和会。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结束。

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在巴黎召开了会议,称为巴黎和会。

中国作为战胜国派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代表提出收回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

但是,列强无视中国的正当要求,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因此材料一中国代表参加的是巴黎和会。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五四运动,中国代表最后拒绝在条约上签字。

(3)依据材料二“法国对此次会议没有完全实现其肢解德国、奴役德国的计划不满,为了巩固它在欧洲大陆上的霸权,继续釆取削弱德国的政策。

英国则在欧洲大陆上继续推行“均势政策”,在经济上、政治上支持德国,希望以此来削弱法国。

美国不甘心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它留在凡尔赛体系之外,在欧洲扶植德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同日本、英国展开了新的争夺”并结合所学分析可知,材料二反映了战胜国之间在对待德国的问题上存在矛盾。

(4)依据材料三“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并结合所学分析可知,材料三中的“一个公约”指的是《九国公约》。

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表面上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实际上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华盛顿会议实质上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和补充,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

(5)依据材料四“从表面上看,一战的结束给大不列颠联合王国带来的只有胜利。

德意志第二帝国破产了,德国海军任由英国摆布。

此外,大英帝国还取得了德国的大部分海外殖民地,并在国际联盟的授权下占领了奥斯曼帝国的部分领土。

然而获得这些领土的代价却是90万士兵的阵亡,200万士兵的伤残以及国内严重的经济衰退。

战争的花费使英国债务到1918年时增加了10倍,英国成为美国的债务国”分析概括可知,一战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削弱了英国的实力。

5.某班同学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两次国际会议”进行探究。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中引起德国“仇恨”的条约是什么?

(2)图一中的会议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哪一地区的关系?

(3)图二中的会议是哪国主导召开的?

会议上针对中国签订的条约是什么?

该条约有何影响?

(4)在两个会议的基础上,得以重建的战后国际秩序通常被称为什么?

通过两次会议你有何启示?

【答案】

(1)《凡尔赛条约》。

(2)欧洲。

(3)美国。

《九国公约》。

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4)凡尔賽——华盛顿体系。

弱国无外交等

【解析】

【详解】

(1)依据所学可知,引起德国“仇恨”的条约是《凡尔赛条约》。

1919年巴黎和会对德国进行制裁,签订了《凡尔赛条约》,规定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引起德国“仇恨”。

(2)依据所学可知,巴黎和会重新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北非国际新秩序。

(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华盛顿会议会是美国主导召开的;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针对中国签订的条约是《九国公约》;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九国公约》的签订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4)依据所学可知,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问开放性题目,弱国无外交等。

6.史料一1917年11月7日晚,停泊在涅瓦河畔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响起了大炮的轰鸣声,这是进攻冬宫的号角。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史料二

(素养专练)

史料一、二共同反映了什么事件?

领导人是谁?

【答案】十月革命。

列宁。

【解析】

【详解】

依据史料以及图片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料和图片描述的是俄国的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来到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很快攻下要害部门,最后围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标志着十月革命的胜利。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和美国比较快,在这两个国家中,经过若干个十年,煤和铁的产量各增长一倍。

而苏联从1928年到1938年十年间,铁和钢的产量却增长了三倍,煤增长了两倍半……苏联1939年工业的总产量,从数量标准方面衡量,仅次于美国和德国……但在质量上,按西方的标准,生产水平是低的。

许多仓促建成的新工厂质量差,且为迅速的折旧所苦恼。

材料二:

1937年世界主要国家纸产量比较

国家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苏联

人均产量

103磅

92磅

92磅

51磅

17磅

11磅

 

——以上材料摘自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所学知识,说说苏联钢铁、煤的生产取得上如材料一所述成就的原因。

(2)据材料,说说这段时间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存在什么问题?

【答案】

(1)苏联从1928年开始,进行了两个五年计划的工业化建设。

(2)工业建设速度快,但质量差;相对于重工业,轻工业发展滞后,与纸相关的文化产业也相对落后。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信息“而苏联从1928年到1938年十年间,铁和钢的产量却增长了三倍,煤增长了两倍半……苏联1939年工业的总产量,从数量标准方面衡量,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可知,苏联从1928年开始,进行了两个五年计划的工业化建设,苏联当时的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2)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28---1937年期间,苏联的工业建设速度快,但质量差;相对于重工业,轻工业发展滞后,与此相关的文化产业也相对落后。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材料二:

一战爆发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反战声音微乎其微。

各国的民众积极支持战争,英国志愿入伍者簇拥在征兵处……在德国,出征的士兵斗志高昂,妇女们争相向士兵枪管里插入鲜花,运兵车上写着“圣诞节回家”……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三:

不久他们便发现自己被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折磨。

凡尔登战役双方死伤近一百万人。

一位战地记者写道:

“整个树林被削平得象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

——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上)

材料四:

(1)由材料一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并说说一战的性质。

(2)对比材料二、四,人们对战争的态度有何不同?

请用材料三的史实概括影响人们态度转变的因素。

(3)当今世界仍不太平,从科索沃到伊拉克,再到叙利亚……可谓是炮声隆隆,硝烟弥漫。

以古鉴今,一战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启示?

【答案】

(1)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2)不同:

材料二:

满怀信心、积极支持等。

(答出其中一点态度即可)

材料四:

绝望、恐惧、厌恶、逃避等。

(答出其中一点态度即可)

因素:

一战持久而残酷;大量伤亡。

(3)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

我们要珍惜和平,反对战争;世界各国要加强合作交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1913-1914 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间围绕着争夺殖民地、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各帝国主义大国出于自身的利益,拉帮结派,寻找盟友,重新组合,导致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激烈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使巴尔干成为欧洲战争的“火药桶”。

军事集团的形成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2)依据材料二“一战爆发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反战声音微乎其微。

各国的民众积极支持战争,英国志愿入伍者簇拥在征兵处……在德国,出征的士兵斗志高昂,妇女们争相向士兵枪管里插入鲜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们对战争的态度是满怀信心、积极支持等。

依据材料四“耶稣基督啊,救我出去吧。

请求基督行行好吧。

只要 您救我一命,您说什么我都干。

我相信您,我要告诉世上每一 个人,您是唯一至关重要的。

请求亲爱的耶稣行行好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人们对战争的态度是绝望、恐惧、厌恶、逃避等。

依据材料“不久他们便发现自己被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折磨。

凡尔登战役双方死伤近 一百万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影响人们态度转变的因素是一战持久而残酷;造成人员的大量伤亡。

(3)战争启示我们:

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

我们要珍惜和平,反对战争;世界各国要加强合作交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9.读下图,请回答:

(1)下图中的人物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你知道他是谁吗?

(2)十月革命胜利后,在他领导下建立了什么政权?

颁布了什么法令?

(3)他领导的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案】

(1)列宁

(2)苏维埃政权、《和平法令》

(3)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苏俄。

③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④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解析】

【详解】

(1)根据图片可知,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列宁。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在列宁领导下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列宁颁布了《和平法令》。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苏维埃俄国;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10.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国别

占世界工业总产量(%)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千米

)殖民地人口(万人)

英国

14

3350

39350

俄国

2.6

1740

3320

法国

6

1060

5550

德国

16

290

1230

美国

38

30

970

 

材料二一战爆发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反战声音微乎其微。

各国的民众积极支持战争,英国志愿入伍者簇拥在征兵处……在德国,出征的士兵斗志高昂,妇女们争相向士兵枪管里插入鲜花,运兵车上写着“圣诞节回家”……

——以上材料——整理自高中历史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三不久他们便发现自己被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折磨。

凡尔登战役双方死伤近一百万人。

一位战地记者写道:

“整个树林被削平得象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

——整理自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上)

材料四

(1)由材料一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2)对比材料二、四,人们对战争的态度有何不同?

请用材料三的史实概括影响人们态度转变的因素。

(3)当今世界仍不太平,从科索沃到伊拉克,再到叙利亚……可谓是炮声隆隆,硝烟弥漫。

以古鉴今,一战给我们今天留下了什么启示?

【答案】

(1)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不同:

材料二:

满怀信心、积极支持等。

(答出其中一点态度即可)

材料四:

绝望、恐惧、厌恶、逃避等。

(答出其中一点态度即可)

因素:

一战持久而残酷;造成人员的大量伤亡;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

(3)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

我们要珍惜和平,反对战争;世界各国要加强合作交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战争的影响,对待战争的正确态度需答出两点)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1913-1914 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间围绕着争夺殖民地、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各帝国主义大国出于自身的利益,拉帮结派,重新组合,导致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依据材料二“一战爆发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反战声音微乎其微。

各国的民众积极支持战争,英国志愿入伍者簇拥在征兵处……在德国,出征的士兵斗志高昂,妇女们争相向士兵枪管里插入鲜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人们对战争的态度是满怀信心、积极支持等。

依据材料四“耶稣基督啊,救我出去吧。

请求基督行行好吧。

只要 您救我一命,您说什么我都干。

我相信您,我要告诉世上每一 个人,您是唯一至关重要的。

请求亲爱的耶稣行行好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人们对战争的态度是绝望、恐惧、厌恶、逃避等。

依据材料三“不久他们便发现自己被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折磨。

凡尔登战役双方死伤近 一百万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影响人们态度转变的因素是一战持久而残酷;造成人员的大量伤亡;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

(3)以古鉴今,一战启示我们:

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

我们要珍惜和平,反对战争;世界各国要加强合作交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点睛】

此题应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性质以及影响的相关史实。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由于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

我们要珍惜和平,反对战争;世界各国要加强合作交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