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江苏专用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四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47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教师用书理苏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7430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江苏专用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四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47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教师用书理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精选江苏专用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四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47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教师用书理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精选江苏专用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四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47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教师用书理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精选江苏专用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四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47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教师用书理苏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精选江苏专用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四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47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教师用书理苏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江苏专用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四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47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教师用书理苏教版.docx

《精选江苏专用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四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47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教师用书理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江苏专用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四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47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教师用书理苏教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江苏专用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四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47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教师用书理苏教版.docx

精选江苏专用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四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47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教师用书理苏教版

第四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4.7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教师用书理苏教版

1.仰角和俯角

与目标线在同一铅垂平面内的水平视线和目标视线的夹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上方叫仰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下方叫俯角(如图①).

2.方向角

相对于某正方向的水平角,如南偏东30°,北偏西45°等.

3.方位角

指从正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角,如B点的方位角为α(如图②).

【知识拓展】

1.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S=(p=),

S==rp(R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r为三角形内切圆半径,p=).

2.坡度(又称坡比):

坡面的垂直高度与水平长度之比.

【思考辨析】

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从A处望B处的仰角为α,从B处望A处的俯角为β,则α,β的关系为α+β=180°.( × )

(2)俯角是铅垂线与视线所成的角,其范围为[0,].( × )

(3)方位角与方向角其实质是一样的,均是确定观察点与目标点之间的位置关系.( √ )

(4)方位角大小的范围是[0,2π),方向角大小的范围一般是[0,).( √ )

1.(教材改编)

如图所示,设A,B两点在河的两岸,一测量者在A所在的同侧河岸边选定一点C,测出AC的距离为50m,∠ACB=45°,∠CAB=105°后,就可以计算出A,B两点的距离为________m.

答案 50

解析 由正弦定理得=,

又∵B=30°,

∴AB===50(m).

2.轮船A和轮船B在中午12时同时离开海港C,两船航行方向的夹角为120°,两船的航行速度分别为25nmile/h,15nmile/h,则下午2时两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nmile.

答案 70

解析 设两船之间的距离为d,

则d2=502+302-2×50×30×cos120°=4900,

∴d=70,即两船相距70nmile.

3.(教材改编)海面上有A,B,C三个灯塔,AB=10nmile,从A望C和B成60°视角,从B望C和A成75°视角,则BC=________nmile.

答案 5

解析 如图,在△ABC中,

AB=10,A=60°,B=75°,

∴=,

∴BC=5.

4.如图所示,D,C,B三点在地面的同一直线上,DC=a,从C,D两点测得A点的仰角分别为60°,30°,则A点离地面的高度AB=________.

答案 a

解析 由已知得∠DAC=30°,△ADC为等腰三角形,AD=a,又在Rt△ADB中,AB=AD=a.

5.在一次抗洪抢险中,某救生艇发动机突然发生故障停止转动,失去动力的救生艇在洪水中漂行,此时,风向是北偏东30°,风速是20km/h;水的流向是正东,流速是20km/h,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救生艇在洪水中漂行的方向为北偏东________,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km/h.

答案 60° 20

解析 如图,∠AOB=60°,由余弦定理知OC2=202+202-800cos120°=1200,故OC=20,∠COY=30°+30°=60°.

题型一 求距离、高度问题

例1 

(1)如图,从气球A上测得正前方的河流的两岸B,C的俯角分别为75°,30°,此时气球的高AD是60m,则河流的宽度BC=________m.

(2)如图,A,B是海平面上的两个点,相距800m,在A点测得山顶C的仰角为45°,∠BAD=120°,又在B点测得∠ABD=45°,其中D是点C到水平面的射影,则山高CD=________m.

答案 

(1)120(-1) 

(2)800(+1)

解析 

(1)如图,在△ACD中,∠CAD=90°-30°=60°,AD=60m,所以CD=AD·tan60°=60(m).

在△ABD中,∠BAD=90°-75°=15°,

所以BD=AD·tan15°=60(2-)(m).

所以BC=CD-BD=60-60(2-)

=120(-1)(m).

(2)在△ABD中,∠BDA=180°-45°-120°=15°.

由=,得AD==

=800(+1)(m).

∵CD⊥平面ABD,∠CAD=45°,

∴CD=AD=800(+1)m.

思维升华 求距离、高度问题应注意

(1)理解俯角、仰角的概念,它们都是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理解方向角的概念.

(2)选定或确定要创建的三角形,要首先确定所求量所在的三角形,若其他量已知则直接解;若有未知量,则把未知量放在另一确定三角形中求解.

(3)确定用正弦定理还是余弦定理,如果都可用,就选择更便于计算的定理.

 

(1)一船以每小时15km的速度向东航行,船在A处看到一个灯塔B在北偏东60°,行驶4h后,船到达C处,看到这个灯塔在北偏东15°,这时船与灯塔的距离为________km.

(2)如图所示,为测一树的高度,在地面上选取A,B两点,从A,B两点分别测得树尖的仰角为30°,45°,且A,B两点间的距离为60m,则树的高度为________m.

答案 

(1)30 

(2)30+30

解析 

(1)如图,由题意,∠BAC=30°,∠ACB=105°,

∴B=45°,AC=60km,

由正弦定理=,

∴BC=30km.

(2)在△PAB中,∠PAB=30°,∠APB=15°,AB=60,

sin15°=sin(45°-30°)=sin45°cos30°-cos45°sin30°=×-×=,

由正弦定理得=,

∴PB==30(+),

∴树的高度为PB·sin45°=30(+)×

=(30+30)(m).

题型二 求角度问题

例2 甲船在A处,乙船在A处的南偏东45°方向,距A有9海里的B处,并以20海里每小时的速度沿南偏西15°方向行驶,若甲船沿南偏东θ的方向,并以28海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恰能在C处追上乙船.问用多少小时追上乙船,并求sinθ的值.(结果保留根号,无需求近似值)

解 设用t小时,甲船追上乙船,且在C处相遇,那么在△ABC中,AC=28t,BC=20t,AB=9,∠ABC=180°-15°-45°=120°,

由余弦定理,得

(28t)2=81+(20t)2-2×9×20t×(-),

128t2-60t-27=0,

解得t=或t=-(舍去),

所以AC=21(海里),BC=15(海里),

根据正弦定理,得

sin∠BAC==,

cos∠BAC==.

又∠ABC=120°,∠BAC为锐角,

所以θ=45°-∠BAC,

sinθ=sin(45°-∠BAC)

=sin45°cos∠BAC-cos45°sin∠BAC

=.

思维升华 解决测量角度问题的注意事项

(1)首先应明确方位角或方向角的含义;

(2)分析题意,分清已知与所求,再根据题意画出正确的示意图,这是最关键、最重要的一步;

(3)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可用数学方法解决的问题后,注意正弦、余弦定理的“联袂”使用.

(1)(2016·苏州模拟)如图所示,位于A处的信息中心获悉:

在其正东方向相距40海里的B处有一艘渔船遇险,在原地等待营救.信息中心立即把消息告知在其南偏西30°、相距20海里的C处的乙船,现乙船朝北偏东θ的方向沿直线CB前往B处救援,则cosθ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 在△ABC中,AB=40,AC=20,∠BAC=120°,

由余弦定理得

BC2=AB2+AC2-2AB·AC·cos120°=2800⇒BC=20.

由正弦定理,得=

⇒sin∠ACB=·sin∠BAC=.

由∠BAC=120°,知∠ACB为锐角,则cos∠ACB=.

由θ=∠ACB+30°,得cosθ=cos(∠ACB+30°)

=cos∠ACBcos30°-sin∠ACBsin30°=.

题型三 三角形与三角函数的综合问题

例3 (2016·扬州调研)在斜三角形ABC中,tanA+tanB+tanAtanB=1.

(1)求C的值;

(2)若A=15°,AB=,求△ABC的周长.

解 

(1)方法一 因为tanA+tanB+tanAtanB=1,即tanA+tanB=1-tanAtanB,

因为在斜三角形ABC中,1-tanAtanB≠0,

所以tan(A+B)==1,

即tan(180°-C)=1,即tanC=-1,

因为0°

方法二 由tanA+tanB+tanAtanB=1,

得++=1,

化简得sinAcosB+sinBcosA+sinAsinB

=cosAcosB,

即sin(A+B)=cos(A+B),

所以sinC=-cosC,

因为斜三角形ABC,所以C=135°.

(2)在△ABC中,A=15°,C=135°,则B=180°-A-C=30°.

由正弦定理==得

===2,

故BC=2sin15°=2sin(45°-30°)

=2(sin45°cos30°-cos45°sin30°)=,

CA=2sin30°=1.

所以△ABC的周长为AB+BC+CA=++1

=.

思维升华 三角形与三角函数的综合问题,要借助三角函数性质的整体代换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还要结合三角形中角的范围,充分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题.

 (2016·南京学情调研)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acosB=bcosA.

(1)求的值;

(2)若sinA=,求sin(C-)的值.

解 

(1)方法一 由acosB=bcosA,

结合正弦定理得sinAcosB=sinBcosA,

即sin(A-B)=0.

因为A,B∈(0,π),所以A-B∈(-π,π),

所以A-B=0,即A=B,所以a=b,即=1.

方法二 由acosB=bcosA,

结合余弦定理得a·=b·,

即2a2=2b2,即=1.

(2)因为sinA=,由

(1)知A=B,

因此A为锐角,所以cosA=.

所以sinC=sin(π-2A)=sin2A=2sinAcosA=,

cosC=cos(π-2A)=-cos2A=-1+2sin2A=-.

所以sin(C-)=sinCcos-cosCsin

=×+×=.

10.函数思想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

典例 (14分)某港口O要将一件重要物品用小艇送到一艘正在航行的轮船上.在小艇出发时,轮船位于港口O北偏西30°且与该港口相距20海里的A处,并正以30海里/小时的航行速度沿正东方向匀速行驶.假设该小艇沿直线方向以v海里/小时的航行速度匀速行驶,经过t小时与轮船相遇.

(1)若希望相遇时小艇的航行距离最小,则小艇航行速度的大小应为多少?

(2)假设小艇的最高航行速度只能达到30海里/小时,试设计航行方案(即确定航行方向和航行速度的大小),使得小艇能以最短时间与轮船相遇,并说明理由.

思想方法指导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可以设出第三边,利用余弦定理列方程求解;对于三角形中的最值问题,可建立函数模型,转化为函数最值问题解决.

规范解答

解 

(1)设相遇时小艇航行的距离为S海里,[1分]

则S=

==.[3分]

故当t=时,Smin=10,v==30.[6分]

即小艇以30海里/小时的速度航行,相遇时小艇的航行距离最小.[7分]

(2)设小艇与轮船在B处相遇.

则v2t2=400+900t2-2·20·30t·cos(90°-30°),

故v2=900-+.[10分]

∵0

∴900-+≤900,即-≤0,解得t≥.

又t=时,v=30,

故v=30时,t取得最小值,且最小值等于.

此时,在△OAB中,有OA=OB=AB=20.[13分]

故可设计航行方案如下:

航行方向为北偏东30°,航行速度为30海里/小时.[14分]

1.(2017·苏北四市联考)一艘海轮从A处出发,以每小时40海里的速度沿南偏东40°的方向直线航行,30分钟后到达B处,在C处有一座灯塔,海轮在A处观察灯塔,其方向是南偏东70°,在B处观察灯塔,其方向是北偏东65°,那么B,C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海里.

答案 10

解析 如图所示,易知,

在△ABC中,AB=20海里,∠CAB=30°,∠ACB=45°,

根据正弦定理得=,

解得BC=10(海里).

2.在高出海平面200m的小岛顶上A处,测得位于正西和正东方向的两船的俯角分别是45°与30°,此时两船间的距离为________m.

答案 200(+1)

解析 

过点A作AH⊥BC于点H,

由图易知∠BAH=45°,∠CAH=60°,AH=200m,

则BH=AH=200m,CH=AH·tan60°=200(m).

故两船距离BC=BH+CH=200(+1)(m).

3.江岸边有一炮台高30m,江中有两条船,船与炮台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上,由炮台顶部测得俯角分别为45°和60°,而且两条船与炮台底部连线成30°角,则两条船相距____m.

答案 10

解析 如图,OM=AOtan45°=30(m),

ON=AOtan30°=30×

=10(m),

在△MON中,由余弦定理得,

MN=

==10(m).

4.(2016·南京模拟)如图,两座相距60m的建筑物AB,CD的高度分别为20m,50m,BD为水平面,则从建筑物AB的顶端A看建筑物CD的张角为________.

答案 45°

解析 依题意可得AD=20(m),AC=30(m),

又CD=50(m),所以在△ACD中,

由余弦定理得cos∠CAD=

===,

又0°<∠CAD<180°,所以∠CAD=45°,

所以从顶端A看建筑物CD的张角为45°.

5.如图所示,测量河对岸的塔高AB时可以选与塔底B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测点C与D,测得∠BCD=15°,∠BDC=30°,CD=30,并在点C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60°,则塔高AB=________.

答案 15

解析 在△BCD中,∠CBD=180°-15°-30°=135°.

由正弦定理得=,

所以BC=15.

在Rt△ABC中,AB=BCtan∠ACB=15×=15.

6.某校运动会开幕式上举行升旗仪式,旗杆正好处在坡度为15°的看台的某一列的正前方,从这一列的第一排和最后一排测得旗杆顶部的仰角分别为60°和30°,第一排和最后一排的距离为10米(如图所示),旗杆底部与第一排在一个水平面上.若国歌长度约为50秒,升旗手应以________(米/秒)的速度匀速升旗.

答案 0.6

解析 在△BCD中,

∠BDC=45°,∠CBD=30°,CD=10(米).

由正弦定理,得BC==20(米).

在Rt△ABC中,AB=BCsin60°=20×=30(米).

所以升旗速度v===0.6(米/秒).

7.如图,CD是京九铁路线上的一条穿山隧道,开凿前,在CD所在水平面上的山体外取点A,B,并测得四边形ABCD中,∠ABC=,∠BAD=π,AB=BC=400米,AD=250米,则应开凿的隧道CD的长为________米.

答案 350

解析 在△ABC中,AB=BC=400米,∠ABC=,

∴AC=AB=400米,∠BAC=.

∴∠CAD=∠BAD-∠BAC=-=.

∴在△CAD中,由余弦定理,得

CD2=AC2+AD2-2AC·AD·cos∠CAD

=4002+2502-2·400·250·cos=122500.

∴CD=350米.

8.如图,一艘船上午9∶30在A处测得灯塔S在它的北偏东30°处,之后它继续沿正北方向匀速航行,上午10∶00到达B处,此时又测得灯塔S在它的北偏东75°处,且与它相距8nmile.此船的航速是______nmile/h.

答案 32

解析 设航速为vnmile/h,

在△ABS中,AB=v,BS=8,∠BSA=45°,

由正弦定理得=,∴v=32.

9.如图,某住宅小区的平面图呈圆心角为120°的扇形AOB,C是该小区的一个出入口,且小区里有一条平行于AO的小路CD.已知某人从O沿OD走到D用了2分钟,从D沿DC走到C用了3分钟.若此人步行的速度为每分钟50米,则该扇形的半径为________米.

答案 50

解析 如图,连结OC,在△OCD中,OD=100,CD=150,∠CDO=60°.由余弦定理得OC2=1002+1502-2×100×150×cos60°=17500,解得OC=50.

*10.在Rt△ABC中,∠C=90°,∠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满足a+b=cx,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1,]

解析 x===sinA+cosA

=sin.又A∈,

∴sin<sin≤sin,即x∈(1,].

11.要测量电视塔AB的高度,在C点测得塔顶A的仰角是45°,在D点测得塔顶A的仰角是30°,并测得水平面上的∠BCD=120°,CD=40m,求电视塔的高度.

解 

如图,

设电视塔AB高为xm,

则在Rt△ABC中,由∠ACB=45°,得BC=x.

在Rt△ADB中,∠ADB=30°,

则BD=x.

在△BDC中,由余弦定理得,

BD2=BC2+CD2-2BC·CD·cos120°,

即(x)2=x2+402-2·x·40·cos120°,

解得x=40,所以电视塔高为40m.

12.(2015·天津)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ABC的面积为3,b-c=2,cosA=-.

(1)求a和sinC的值;

(2)求cos的值.

解 

(1)在△ABC中,由cosA=-,

可得sinA=.

由S△ABC=bcsinA=3,

得bc=24,又由b-c=2,解得b=6,c=4.

由a2=b2+c2-2bccosA,可得a=8.

由=,得sinC=.

(2)cos=cos2A·cos-sin2A·sin

=(2cos2A-1)-×2sinA·cosA=.

*13.在海岸A处发现北偏东45°方向,距A处(-1)海里的B处有一艘走私船.在A处北偏西75°方向,距A处2海里的C处的我方缉私船奉命以10海里/小时的速度追截走私船,此时走私船正以10海里/小时的速度从B处向北偏东30°方向逃窜.问:

缉私船沿什么方向行驶才能最快截获走私船?

并求出所需时间.

解 如图,设缉私船应沿CD方向行驶t小时,才能最快截获走私船(在D点),则CD=10t海里,BD=10t海里,

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

BC2=AB2+AC2-2AB·AC·cosA

=(-1)2+22-2·(-1)·2·cos120°

=6,

解得BC=.

又=,

∴sin∠ABC===,

∴∠ABC=45°,故B点在C点的正东方向上,

∴∠CBD=90°+30°=120°,

在△BCD中,由正弦定理,得=,

∴sin∠BCD=

==.

∴∠BCD=30°,

∴缉私船沿北偏东60°的方向行驶.

又在△BCD中,∠CBD=120°,∠BCD=30°,

∴∠D=30°,∴BD=BC,即10t=,

解得t=小时≈15分钟.

∴缉私船应沿北偏东60°的方向行驶,才能最快截获走私船,大约需要15分钟.

14.(教材改编)如图,有两条相交成60°角的直路X′X,Y′Y,交点是O,甲、乙两人分别在OX、OY上,甲的起始位置离点O3km,乙的起始位置离点O1km.后来甲沿XX′的方向,乙沿YY′的方向,同时以4km/h的速度步行.

(1)求甲、乙在起始位置时两人之间的距离;

(2)设th后甲、乙两人的距离为d(t),写出d(t)的表达式.当t为何值时,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最短?

并求出两人之间的最短距离.

解 

(1)由余弦定理,得起初两人的距离为

=(km).

(2)设th后两人的距离为d(t),则

当0≤t≤时,

d(t)=

=;

当t>时,

d(t)=

=;

d(t)=

=.

所以d(t)=

=(t≥0),

当t=时,两人的距离最短.

答当t=时,两人的最短距离为k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