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含详细解答.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74070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含详细解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含详细解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含详细解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含详细解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含详细解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含详细解答.docx

《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含详细解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含详细解答.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含详细解答.docx

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含详细解答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纯净物一定由分子构成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混合物肯定是由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

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

2.(2009-2010豫南七校期末)用下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之间的从属或包含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X

Y

Z

氧化物

化合物

纯净物

A

含氧酸

化合物

B

溶液

分散系

混合物

C

强电解质

电解质

化合物

D

置换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

3.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  )

A.氧化物:

CO2、NO、SO2、H2O

B.碱:

NaOH、KOH、Ba(OH)2、Na2CO3

C.铵盐:

NH4Cl、NH4NO3、(NH4)2SO4、NH3·H2O

D.碱性氧化物:

Na2O、CaO、Mn2O7、Al2O3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与胶体

B.生石灰与水混合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C.O3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D.CuSO4·5H2O是一种混合物

5.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

A.分散质粒子大小都在1~100nm之间B.有丁达尔效应

C.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D.呈红褐色

6.离子方程式H++OH-===H2O所表示的反应是(  )

A.所有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B.所有强酸和强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C.所有可溶性酸和可溶性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D.强酸溶液与强碱溶液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反应

7.下列化学方程式中,能用离子方程式SO

+Ba2+===BaSO4↓来表示的是(  )

A.BaCO3+H2SO4===BaSO4↓+H2O+CO2↑

B.BaCl2+Na2CO3===BaCO3↓+2NaCl

C.Ba(OH)2+CuSO4===Cu(OH)2↓+BaSO4↓

D.BaCl2+Na2SO4===BaSO4↓+2NaCl

8.下列各组离子因为生成难溶物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l-、Fe3+、NO

、OH-

B.HCO

、Cl-、Na+、H+

C.Ba2+、Cl-、CO

、K+

D.NH

、K+、OH-、Cl-

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铁和稀硫酸反应:

2Fe+6H+===2Fe3++3H2↑

B.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a2++CO2↑+H2O

C.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Cu+Ag+===Cu2++Ag

D.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Mg2++2OH-===Mg(OH)2↓

10.离子检验的常用方法有三种:

检验方法

沉淀法

显色法

气体法

含义

反应中有沉淀产生或溶解

反应中有颜色变化

反应中有气体产生

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NH

—气体法    B.I-—沉淀法

C.Fe3+—显色法D.Ca2+—气体法

 

11.(贵州兴义市第九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次月考,17)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肯定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某元素从化合态变成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C.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D.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12.向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分别加入烧碱固体(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能引起下列离子浓度减小的是(  )

A.HCO

   B.Cl-   

C.OH-   D.CO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元素的单质一定由氧化或还原该元素的化合物制得

B.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

C.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阴离子只能失去电子被氧化

D.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14.下列反应的现象描述与离子方程式都正确的是(  )

A.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

有气泡逸出

Mg+2H++2Cl-===MgCl2+H2↑

B.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有白色沉淀生成

Ba2++SO

===BaSO4↓

C.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

有气泡逸出

Na2CO3+2H+===2Na++CO2↑+H2O

D.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2HCO

+Ba2++2OH-===BaCO3↓+2H2O+CO

15.下列反应完成后有沉淀生成的是(  )

A.B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加足量CH3COOH溶液

B.Ba(OH)2溶液与KNO3溶液加足量稀硫酸

C.AgNO3溶液与Na2CO3溶液加足量稀硝酸

D.Ca(OH)2溶液与FeCl3溶液加足量稀硝酸

16.下列各组微粒中,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以作氧化剂的是(  )

A.Fe、H2O、CO2B.Fe3+、MnO

、NO

C.Cl2、HClO、MgD.ClO-、Cl-、Ag+

 

17.(河南濮阳市华龙区高级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次月考,18)根据反应①2FeCl3+2KI===2FeCl2+2KCl+I2,②2FeCl2+Cl2=2FeCl3,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中,正确的是(  )

A.Fe3+>Cl2>I2B.Cl2>I2>Fe3+

C.I2>Cl2>Fe3+D.Cl2>Fe3+>I2

18.将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u2++2OH-===Cu(OH)2↓

CuCO3+2NaOH===Cu(OH)2↓+Na2CO3

B.CO

+2H+===H2O+CO2↑

BaCO3+2HCl===BaCl2+H2O+CO2↑

C.Ca2++CO

===CaCO3↓

Ca(OH)2+BaCO3===CaCO3↓+Ba(OH)2

D.H++OH-===H2O

2KOH+H2SO4===K2SO4+2H2O

19.已知有如下反应:

①2Fe3++2I-===2Fe2++I2

②2Fe2++Br2===2Fe3++2Br-

③2Fe(CN)

+I2===2Fe(CN)

+2I-,试判断氧化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

A.Fe3+>Br2>I2>Fe(CN)

B.Br2>I2>Fe3+>Fe(CN)

C.Br2>Fe3+>I2>Fe(CN)

D.Fe(CN)

>Fe3+>Br2>I2

20.实验室制取少量N2常利用的反应是NaNO2+NH4Cl

NaCl+N2↑+2H2O,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aNO2是氧化剂

B.生成1molN2时转移的电子为6mol

C.NH4Cl中的N元素被还原

D.N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40分)

21.(6分)某溶液中可能含有大量下列阴离子:

OH-、SO

、CO

、Cl-。

(1)当溶液中存在大量H+时,则溶液中不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

(2)当溶液中有大量的Ba2+存在时,则溶液中不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

22.(6分)已知离子反应:

RO

+6I-+6H+===R-+3I2+3H2O,试根据离子方程式必须“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等判断:

n=______________,R元素在RO

中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_。

23.(8分)将1mol·L-1的FeCl3溶液逐滴滴入沸水中,液体变为____________色,得到的是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用此分散系进行实验:

(1)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棒做电极,接通直流电源,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颜色________________,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

________________。

(2)向其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稀硫酸,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提纯此分散系的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要保证全部的杂质分子和离子完全除去,实验中必须________________。

24.(8分)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黄绿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

其变化可表述为:

(  )KClO3+(  )HCl(浓)===(  )KCl+(  )ClO2↑+(  )Cl2↑+(  )[  ]

(1)请完成该化学方程式并配平(未知物化学式和化学计量数填入框内)。

(2)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多选倒扣)。

①只有还原性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④氧化性和酸性

(3)产生0.1molCl2,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4)ClO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因此,常被用作消毒剂,其消毒的效率(以单位质量得到的电子数表示)是Cl2的______倍。

25.(6分)有五瓶损坏标签的试剂,分别盛有AgNO3溶液、稀硝酸、盐酸、氯化钡溶液、碳酸钾溶液,为了确定各瓶中是什么试剂,将它们任意编号为A、B、C、D、E,用小试管各盛少量多次进行两两混合反应,反应现象为:

A与B、A与E产生沉淀,B与D、B与E产生沉淀,C与E、D与E产生气体,而C与D无反应现象。

由此,可判定各试剂瓶中所盛试剂为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另外,请写出下面要求的离子方程式:

(1)A与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与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与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6分)试样X由氧化亚铁和氧化铜组成。

取质量相等的两份试样进行下图所示实验:

(1)写出步骤③发生的全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若Y和Z充分反应,生成的不溶物的质量是m,则每份试样X中氧化铜为多少(用m表示)。

 

1、【答案】 B

【点拨】 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金刚石由碳原子直接构成,A错。

由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构成的物质也是混合物,如O2和O3,C错。

氧化物的定义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有些含氧的物质,如H2SO4不是氧化物,D错。

2、【答案】 D【解析】 有的离子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有的不是,故D项错误。

3、【答案】 A

【点拨】 B中的Na2CO3虽俗名纯碱,其水溶液呈碱性,但它属于盐。

C中的NH3·H2O为碱。

D中的Mn2O7为酸性氧化物,而Al2O3为两性氧化物。

4、【答案】 A

【点拨】 B项:

CaO+H2O===Ca(OH)2,属化学变化;C项:

O3为单质;D项:

CuSO4·5H2O为结晶水合物,属于化合物。

5、【答案】 C

【点拨】 此题虽然属基础题,但涉及的知识较多,胶体粒子大小在1~100nm之间,而溶液中溶质粒子小于1nm;故只有胶体才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氯化铁溶液为棕黄色,氢氧化铁胶体为红褐色;加热蒸干时,氯化铁水解为氢氧化铁,灼烧后,氢氧化铁分解为氧化铁。

6、【答案】 D

7、【答案】 D

【点拨】 A中BaCO3难溶,不能改写为离子形式;B中无硫酸盐;C中Cu2+和OH-也参加离子反应,故选D。

8、【答案】 AC

【点拨】 A中可以生成Fe(OH)3沉淀;C中可以生成BaCO3沉淀。

9、【答案】 B

【点拨】 A中产物应为Fe2+;C中电荷没有配平;D中反应生成BaSO4沉淀。

10、【答案】 D

【点拨】 Ca2+的检验应选用沉淀法。

11、【解析】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可能是同种元素,也可能是不同种元素,故A项错误;而某元素在化合态时,可能是低价也可能是高价,当其变成游离态的0价时,可能被还原也可能被氧化,故B项错误;C项正确;非金属单质既可做氧化剂如Cl2也可做还原剂如H2,故D项错误。

【答案】 C

12、【答案】 A

【点拨】 HCO

+OH-===CO

+H2O,所以加入烧碱会使HCO

浓度减小;Cl-与OH-不反应,Cl-浓度不变;CO

与OH-不反应,CO

浓度不变;C中OH-浓度增大。

13、【答案】 D

【点拨】 A中如2O3===3O2反应,故错误;B中氧化性强弱与得电子多少无关,而是体现在得电子的能力强弱;C中Fe2+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D中HClO4具有很强的酸性,但其氧化性弱。

14、【答案】 B

【点拨】 A项:

现象正确,离子方程式错误,正确写法为:

Mg+2H+===Mg2++H2↑;C项:

现象正确,离子方程式错误,正确的写法为:

CO

+2H+===H2O+CO2↑;D项:

也错在离子方程式书写上,正确的写法为:

HCO

+OH-+Ba2+===BaCO3↓+H2O。

15、【答案】 B

【点拨】 A项开始生成的BaCO3可溶于CH3COOH溶液中;C项开始产生的Ag2CO3可溶于稀硝酸;D项开始产生的Fe(OH)3沉淀可被稀硝酸溶解。

16、【答案】 B

【点拨】 A中Fe是活泼金属,只能作还原剂;C中Mg只有还原性;D中Cl-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

而B中的Fe3+、MnO

中+7价Mn、NO

中+5价N,都处于相应元素最高价,都可作氧化剂。

17、【解析】 由方程式①可知Fe3+的氧化性强于I2的氧化性,由②可知Cl2的氧化性强于Fe3+的氧化性,故D项正确。

【答案】 D

18、【答案】 D

【点拨】 A项:

CuCO3为难溶性物质;B项:

BaCO3为难溶性物质;C项:

BaCO3与Ca(OH)2不反应。

19、【答案】 C

【点拨】 依据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由①判断氧化性Fe3+>I2,由②得到氧化性Br2>Fe3+,由③得到氧化性I2>Fe(CN)

,综合可得正确答案为C。

20、【答案】 A

【点拨】 分析各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知道NaNO2是氧化剂,故A正确。

NH4Cl中的N元素被氧化,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当生成1molN2时转移的电子为3mol,故B、C、D错误。

21、【答案】 

(1)CO

、OH- 

(2)SO

、CO

【点拨】 

(1)当溶液中有大量H+时,CO

与H+反应生成CO2和H2O,OH-和H+生成水,因此不可能有大量的CO

和OH-;

(2)当溶液中有大量Ba2+存在时,则SO

和CO

分别与Ba2+结合生成BaSO4和BaCO3沉淀,因此不可能有SO

和CO

22、【答案】 1 +5价

【点拨】 根据离子方程式两端电荷守恒可得(-n)+(-6)+6=-1,n=1,然后再根据RO

可判断出R的化合价为+5价。

方程式两边的电荷的电性和电量应相等。

23、【答案】 红褐 Fe(OH)3胶体 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1)逐渐变深Fe(OH)3胶粒带正电荷 胶体的电泳 

(2)形成红褐色沉淀 硫酸铵电离出的SO

中和Fe(OH)3胶粒所带正电荷,使其以沉淀形式析出 (3)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H2SO4电离出的SO

使Fe(OH)3胶体发生聚沉,H+使Fe(OH)3沉淀溶解 (4)渗析 多次更换水或放入流动水中,直至检验不到Cl-

24、【解析】 

(1)用元素守恒观察分析题给反应,可得出生成物中所缺项应该是水。

再观察反应方程式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知,只有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规律即可配平。

(2)浓盐酸表现了还原性,也表现了酸性。

(3)每生成1molCl2转移了2mol电子,所以产生0.1molCl2转移电子0.2mol。

(4)氯气、二氧化氯作消毒剂,实质上都是起氧化作用,所以可以分析这两种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以得到的电子数来比较其消毒的效率。

每摩尔氯气分子可得到2mol电子,每摩尔二氧化氯分子可得到5mol电子,再结合摩尔质量可比较单位质量的消毒效率。

【答案】 

(1)2 4 2 2 1 2 H2O 

(2)②

(3)0.2 (4)2.63

【点拨】 正确标定元素的化合价是做氧化还原反应试题的基础,正确掌握配平技巧、电子守恒法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25、【答案】 BaCl2 AgNO3 HNO3 盐酸 K2CO3 

(1)Ba2++CO

===BaCO3↓

(2)2Ag++CO

===Ag2CO3↓

(3)CO

+2H+===CO2↑+H2O

【点拨】 根据题意,E与A、B分别产生沉淀,与C、D分别产生气体,可推断E为K2CO3溶液,A、B可能为AgNO3和BaCl2中的一种,可判断C、D必为稀硝酸和盐酸中的一种,而B与D能产生沉淀,可确定B为AgNO3溶液,D为盐酸,因此A为BaCl2溶液,C为稀硝酸。

找出现象最多最特殊的物质,如生成沉淀或生成气体的,或两者兼有的,确定了这种物质以后,其他的物质便可顺利找出。

26、【解析】 

(1)粉未Z的成分是Fe、Cu的混合物。

Y溶液为FeCl2、CuCl2、HCl的混合溶液,所以③反应中必有Fe+2HCl===FeCl2+H2↑,又根据最后强酸性溶液不含Fe+CuCl2===FeCl2+Cu。

(2)设全部Cu的质量为m

Cu~CuO

64 80

m x

x=

m=

m

则每份试样中CuO的质量为

m。

【答案】 

(1)Fe+2H+===Fe2++H2↑

Fe+Cu2+===Cu+Fe2+ 

(2)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