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四年级数学整小数的读写意义和性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73510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版四年级数学整小数的读写意义和性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北师版四年级数学整小数的读写意义和性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北师版四年级数学整小数的读写意义和性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北师版四年级数学整小数的读写意义和性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北师版四年级数学整小数的读写意义和性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版四年级数学整小数的读写意义和性质.docx

《北师版四年级数学整小数的读写意义和性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版四年级数学整小数的读写意义和性质.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版四年级数学整小数的读写意义和性质.docx

北师版四年级数学整小数的读写意义和性质

北师版四年级数学整小数的读写意义和性质

第七单元总复习

 课题一:

复习整、小数的读写,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量的计量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8页的第1-3题.练习二十四的第1--6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干亿以内的数。

 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比较小数的大小,掌握小数点位置移

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常用的长度、面积、重量和时间单位及单位间的进

率,会进行用小数表示的名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一个整、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时间单位的空白表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十进制计数法和整、小数的读写

 1.十进制计数法。

 教师:

我们学过整、小数的哪些计数单位?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是多少?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然后出示数位顺

序表,如下图:

 让学生看着数位顺序表,并提问:

”计数单位和数位有什幺区别?

”再指名说

一说整数的数级是怎样划分的,教师在数位顺序表下面相应的位置写出数

级,并提醒学生要熟记数位顺序表。

 2.整数的读写法。

(1)整数的读法.

 教师出示-个多位数。

如20034003602.提问:

”怎样读这个数?

怎样读亿级

和万级的数?

每级数有零读数时应该注意什幺?

 然后再指定几个学生把整数的读法法则完整地说-说。

还可以进一步提

问:

”一个整数右起第九位是什幺位?

第十二位是什幺位?

”让学生记熟。

以便

能较快地读数:

然后给几个数,让学生进行读数练习。

 4020()390050;00670083001200000400001

(2)整数的写法。

 教师:

”谁能说一说整数的写法法则?

写数时应该注意什幺?

”然后给出几个

数.让学生写出来,再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五千零二亿七千四百零八万零九三千亿零六万八千亿

 教师检查学生写数时还存在哪些问题、以便及时纠正;

 3.小数的读写法。

(1)小数的读法。

 教师出示-个小数,如136.409,提问:

”这个小数包括几个部分?

”使学生

明确小数一般可以分成两部分:

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是小数

部分。

接着提问:

读小数时,怎样读整数部分?

”使学生明确整数部分按照

整数的读法来读,如果整数部分是零就读作”零”。

再继续提问:

”小数点怎样

读?

小数部分怎样读?

”提醒学生注意小数部分的每个数字都要读出来。

然后给

出几个小数,让学生进行读数练习。

 135.30960.00025.69345.001

 注意检查学生对小数部分的零读得是否正确。

(2)小数的写法.

 教师出示:

三千零四点一零零八。

 让学生写这个小数,并指名说一说怎样写小数。

使学生明确:

写小数时,

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写在个位数

的右下角,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然后出几道题,让学生写出来:

 三百六十九点零零七一万七千点四二五零点零一零六

 教师检查学生写小数部分时是否丢了”0”。

 4.比较整数与小数的读、写法。

 教师:

”通过以上知识的复习,请同学们想想整数的读写法与小数的读写法

有什幺联系和区别?

 也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明确:

小数中的整数部分的读写法与整数

的读写法是相同的;不同之处是小数的小数部分不再分级读,也不再分节

写,而是顺次读、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5.巩固练习。

 做练习三十四的第l、2题。

注意第1题的第4小题读得是否正确,第2题

的第3、4小题占位是否正确。

 二、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小数的意义。

 教师出示几个小数,如0.208、4.025、0.01米、0.001米等、让学生

结合这几个数说小数的意义是什幺.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教师给出两组数:

0.23和0.230.1.2;米和1.250米;提问:

”每组

中的两个数相等吗?

小数的性质是什幺:

 教师:

”谁能说一说小数比较大小与整数比较大小有什幺相同的地方?

小数

的小数部分怎样比较大小?

”然后给出几道题,让学生做。

 3.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教师: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有什幺规律?

”再让学生说

一说应用这些变化规律.把一个数扩大10倍、100倍......;缩小10倍、100

倍......,小数点的位置各应该怎样移动。

 4.现因练习:

 做练习二十四的第3、4题。

教师巡视,注意检查学生做题时还存在哪些问

题,以便及时纠正:

 三、复习量的计量

 1.常用的计量单位,

 教师:

”我们已经学过哪几种计量单位?

 让学生说一说长度、面积和重量各有哪些计量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

少。

然后出示时间单位的空白表格。

 提问:

”时间单位有哪些?

”“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说。

教师填表。

让学生记住12个月中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

30天,二月份在什幺情况卞是28天,在什幺情况下是29天,会算公历的哪

些年份是闰年。

 2.用小数表示的名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教师:

”什幺是名数?

什幺是单名数、复名数?

 然后出示:

3米40厘米=()厘米,4080千克=()吨()千克。

让学生

结合做这两道题说一说改写名数的一般方法。

 接着再给出两道小题:

4平方米30平方分米=()平方米,5.2时=()

时()分,并提问:

”用小数表示的名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方法与名数改写

的方法有什幺共同的规律?

 由此使学生明确它们的共同规律是:

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

名数要乘以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要

用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去除。

然后让学生做这两道小题,教师巡视,进行个别

指导。

 3.巩固练习。

 做练习三十四的第5、6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填写在书本上,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要及时进行订正:

第i题要让学生说说进率。

第6题要让学生简单说说理由。

 课题二:

复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8页第4、5题,练习三十四的第7-9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

掌握整数四则运算的法则

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能

够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运算。

 教具准备:

整、小数四则运算空白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l、整、小数加法的意义。

 教师出示等式:

32十28=60

 提问:

整数加法的意义是什幺?

小数加法的意义是什幺?

它们的意义相同吗?

 学生回答后,再提问:

”加法各部分的名称是什幺?

”然后让学生把书翻到第

48页和111页,齐读一遍整、小数加法的意义。

教师把整数加法的意义写在

表格内,在小数加法一栏内写上”相同”,并让学生在对比的基础上记住。

 2.整、小数减法的意义。

 教师指着表格提问:

”整数减法的意义是什幺?

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

的意义相同吗?

教师检查学生有没有不理解整、小数减法意义的,再让学生说

一说减法各部分的名称.然后让学生把书翻到第53页和112页,齐读一遍

整、小数减法的意义。

教师把整数减法的意义写在表格内,在小数一栏内写

上”相同”,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

 3.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师: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什幺?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什幺?

”减法和

加法之间有什幺关系?

”分别提问,然后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再提问:

利用这些关系,怎样验算加法和减法?

 4.整数乘法的意义。

 结合5×6=30,指名学生说一说整数乘法的意义及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然后让学生把书翻到第59页,默读整数乘法的意义。

教师把整数乘法的意

义写在表格里。

 5.整数除法的意义。

 教师:

”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幺?

”“除法各部分的名称是什幺?

 让学生说一说,教师板书。

 6.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师: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什幺?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什幺?

除法和乘

法之间有什幺关系?

 让学生说,教师板书。

 再提问:

”利用这些关系,怎样验算乘法和除法?

”然后让学生看书上第68-

69页的有关内容,加深对乘、除法各部分间关系的认识。

 二、复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

”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幺?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与整数

的有什幺相同点和不同点?

”。

学生说完后,再提醒学生注意计算时哪些地方

容易出错。

比如,34-21.79,被减数位数不够,计算时应该注意个位和个位

对齐,减的时候小数位上要连续退位等。

 三、课堂练习

 做练习三十四的第7-9题。

 1.做第7题,指定4名学生到前面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教师检

查学生在计算上还存在哪些问题,会不会用两种方法进行验算。

再集体订

正。

 2.做第8题,让学生独立做,教师了解大多数学生用多少时间做完这些题

目。

还可以出几道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进行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的练

习。

 3.做第9题,让学生先在书上做,再进行集体订正。

订正时每一道小题都

让学生多发表意见,尤其是说法有错的题,要让学生说出为什幺错了。

 课题三:

复习四则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以及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8页第6-8题,练习三十四的第10-13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这些定律进

行一些简便运算;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三步式题和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

计算的文字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

 1.加法的运算定律。

 教师:

”加法有那些运算定律?

用字母怎样表示?

 让学生说,教师板书用字母表示的形式: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2.乘法的运算定律。

 教师:

”除了加法有运算定律外,还有什幺运算有运算定律?

有些运算定

律?

”让学生先用语言表述,再说出用字母怎样表示,教师板书: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d=a×(b×c)

 乘法分配律:

(a十b)×c=a×c十b×c

 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有什幺联系和区别。

使学

生进一步认识到它们的表达式类似,只是运算的方法不同。

 3.加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出示:

245十48十55=237十59十141十63

 教师不用提示学生用简便算法计算。

指定两名学生到前面板演,其他学生

在练习本上做。

教师检查学生是否用了简便算法,尤其是第2小题,是怎样

应用简便算法进行计算的。

 教师:

”大家还记得加、减法有一些简便算法吗?

那幺.为什幺有些同学没

有用简便算法计算呢?

”教师要表扬自觉应用简便算法的同学,再让没有用简

便算法的同学看着题目回忆一下,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能不能使这两道题

的计算简便一些。

再说一说是怎样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

 第2小题的算法可以灵活一些,先应用交换律把63移到237的后面,再应

用结合律进行计算;或者先计算59加141,再应用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

也是可以的。

 4.乘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教师出示:

8×34×25=8×47十8×53=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做,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让先做完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是

怎样算的(不用说出应用了什幺运算定律),再了解全班有多少学生没用简便

算法计算。

然后让没有用简便算法计算的学生说一说,算得快的学生是怎样

应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的。

如果还有一些学生说不清楚,教师要结合这两道

小题进行讲解,使他们学会用简便算法。

 二、复习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1.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师出示:

64×(720十650十130)(265十308×40)十839

 提问:

第l小题应该先算什幺?

 然后让学生看着式题说一说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使学生进一步掌握:

计算时,要先看题里有没有小括号,算式中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

的,小括号里面有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

法。

 提问:

”第2小题小括号里面怎样算?

”。

使学生掌握如果括号里有两级运

算,也要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然后让学生把上面两道小题做完,集体订正。

 2.四则混合运算的一些简便算法。

 出示:

1.78十8.6十9.22-3.56

 指定一名学生到前面板演,让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了解有多少学

生应用了简便算法。

 教师: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道题有没有简便算法?

”教师表扬自觉应用简

便算法的同学,并告诉学生:

简便算法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时应用

的,现在学习小数加减法,也可以应用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再提醒其

他学生要善于观察,养成自觉应用运算定律的好习惯;

 3.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

 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的关键是怎样使用小括号。

 出示第148页第8题的第

(1)题:

 78与82的和,去除585与265的差,商是多少?

 让学生列式计算。

请一名学生到前面板演。

教师检查学生有没有把算式错

列成:

(78十82)÷(585-265)的。

提醒学生要仔细审题。

根据题意,应该是585

与265的差作被除数,78与82的和作除数,这样就需要用到小括号。

 让学生继续完成第8题的另外2个小题。

教师注意巡视,完成后集体订

正。

订正每一道题时,都要让学生先说一说,这道题最后求的是什幺?

怎样列

式?

得数是多少?

 三、课堂练习

 做练习三十四的第10一13题.

 l.第10题,提示学生要先观察每道题应用了什幺运算定律,再填空。

做一题要把运算定律写在题的后面。

 2。

第11题.让学生独立做。

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每道题应用了什幺运算定

律。

 3.第12题.抽出两道小题,让学生到前面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

做。

教师了解大部分学生的做题时间及出错的情况,以便再进行针对性的练

习。

订正时让板演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应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的。

 课题四:

复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9页第9-13题,练习三十四的第14-17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已学图形知识的认识,沟通它们之间的联

系和区别。

 教具准备:

投影仪,量角器,三角板,已学过的各种三角形和四边形投影

片或纸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第149页的第9题

 出示投影片:

 提问:

根据这些图形,你能说说直线、线段和射线有什幺区别吗?

 指名学生回答,注意看学生在回答中是否明确指出了线段有两个端点,射

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

 二、复习第149页的第10题

 出示投影片:

 教师:

请大家想一想,这些角各是什幺角?

 三、复习第149页的第11题

 出示投影片:

 1.教师指着左边的图,提问:

这两条直线是什幺关系?

 指名学生回答,要注意强调是互相垂直。

可以问:

一条直线能说是垂直的

吗?

再问什幺叫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呢?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

做互相垂直。

 教师:

怎样画垂线?

 2,教师再指着右边的图,提问:

这两条直线是什幺关系?

 指名学生回答后,再问:

什幺叫平行线?

 使学生明白:

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注意强调是

在同一个平面内。

 教师:

怎样作两条平行线?

 3、做练习三十四的第15题。

 先让两名学生说出作垂线和平行线的步骤,再让学生在书上作出。

教师巡

视,注意看学生操作是否正确。

 四、复习第149页的第12题

 教师:

我们已经学过哪几种三角形?

 引导学生总结出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以及等腰三角

形和等边三角形。

 提问:

什幺是锐角三角形?

什幺是直角三角形?

什幺是钝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

形和等边三角形各有什幺特征?

 出示投影片,让学生指出它们各是什幺三角形。

 指名学生回答后,再问:

从这些图形中可以看出,它们之间有什幺区别和

联系?

 引导学生画出关系图:

 五、复习第149页的第13题

 教师:

我们已经学习过哪几种四边形?

 指名学生回答,学生答出一种,教师便将该种的纸片贴在黑板上(上课前在

纸片上写上名称)。

教师应有意识地贴成如下的顺序:

然后引导学生依次说出

各种四边形的特征(课前可做成投影片或纸条,分条出示):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长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等腰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两腰相等。

 提问:

我们能不能对这些四边形进行分类呢?

应从何处考虑呢?

 教师:

我们先来看看这些四边形有什幺共同的特征?

从上面可以看出,它们

都涉及到平行关系,所以我们可以从对边是否互相平行来考虑分类。

然后让

学生共同讨论,加以总结,使学生明确,首先它们都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

都是四边形,再根据对边平行的情况分成两类,一类是有两组对边分别平

行,其中有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还有一类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其中有梯形和等腰梯形,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前边讲过的平行四边形、长方

形、正方形有怎样的关系,怎样用图表示,画在四边形的圈里,引导学生想

一想,梯形和等腰梯形有怎样的关系,怎样用图表示,也画在四边形的圈

里。

由此可以得到下面的关系图:

 六、巩固练习

 1.做练习三十四的第14题。

 第

(1)题,使学生直观认识”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过一点可以画无限多

条射线”。

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做练习三十四的第16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察看学生画指定度数的角和作梯

形、三角形的高时位置的选取是否正确。

 订正时,要让学生说说画角的步骤。

并说出什幺是梯形的高?

什幺是三角形

的高?

 3.做练习三十四的第17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订正时,教师念题,集体回答,再指名学生说说判断

的理由。

 七、选做题

 让学有余力的选做练习三十四的第23*、24*题。

 第23*题,答案如下:

(1)有8个锐角,2个钝角,2个直角。

(2)有2个锐角三角形,2个钝角三角形,4个直角三角形。

 第24*题,左图中有4个直角三角形,2个梯形和3个长方形。

右图中有4

个三角形,1个平行四边形和4个梯形。

 课题五:

复习简单的数据整理和应用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9-151页第14-19题,练习三十四的第18-21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平均数。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本学期所学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提

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1.在小黑板上写出:

”赵明每天坚持锻炼身体,下面是他一星期的跑步情

况:

星期一跑600米,星期二跑600米,星期三跑700米,星期四跑700

米,星期五跑700米,星期六跑800米,星期日跑800米。

”再把教科书第

150页第14题第

(2)题的图画在一张白纸上。

 2.在小黑板上写出下面一题:

”果园工人给果树剪枝,每人每天可以剪8

棵。

照这样计算,7个人一天可以剪多少棵?

 教学过程:

 一、复习简单的数据整理

 做教科书第149页的第14题。

 教师先出示小黑板,让学生读题。

再提问:

 “怎样才能把赵明一星期跑步的情况表示得更清楚呢?

 “要制成统计表,第一行可以用来表示什幺?

第二行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黑板上画:

 教师:

通过这个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赵明一个星期跑步的情况。

 “怎样求出赵明平均每天跑多少米呢?

首先需要求什幺?

”教师再在上表中补

充”一星期跑的路程”、”平均每天跑的路程”,如:

让学生算出赵明一星期跑

的路程和平均每天跑的路程,写在自己的书上。

再集体订正。

 “怎样能更形象地、更直观地表现赵明一星期跑步的情况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50页第14题中的第

(2)题。

教师出示

事先画好的图,并提问:

 “图中的一小格代表什幺?

”(代表100米。

 “赵明星期一跑了600米要在几个小格中涂颜色?

”教师在图中涂色,再让学

生在自己的书上涂色。

 接着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绘制赵明一星期跑步的条形统计图。

然后让学生看

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哪些天跑得多?

每天跑多少米?

 “哪些天跑得少?

每天跑多少米?

 “每天跑700米的是哪几天?

 “跑得多的一天比跑得少的一天多跑多少米?

 二、复习应用题

 1.教科书第158页的第15题。

 教师出示小黑板,让学生先默读题目,再指定一名学生列式计算,并回

答:

 “求出来的56棵是什幺?

 教师板书:

7个人一天可以剪多少棵?

 8×7=56(棵)

 教师:

现在我们求出来的是7个人一天剪的棵数,如果要求”7个人3天剪

的棵数”应该怎样求呢?

 教师边说边把上题问题中的”l天”改为”3天”,再指定一名学生回答:

 “怎样列式?

求出来的168棵是什幺?

 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板书:

7个人3天可以剪多少棵?

 56×3=168(棵)

 教师:

这道题我们刚才是分步列式做的,能不能列成-个综合算式呢?

让一

名学生口头回答,教师板书:

8×7×3=168(棵)

 教师:

这道题最后求的是7个人3天剪的棵数,刚才我们是先求出7个人

一天剪的棵数,然后再求出7个人3天剪的棵数。

还有没有其它解法呢?

让一

个学生回答后,再提问:

 “第一步8×3求出的是什幺?

 “第二步24×7求出的是什幺?

 教师再强调指出:

像这样的题可以用两种方法解答:

’一是先求出7个人一

天剪的棵数,再求出7个人3天剪的棵数;二是先求出一个人3天剪的棵

数,再求出7个人3天剪的棵数。

这道题是我们这学期学的连乘应用题,我

们还学习了连除应用题,能不能把这道题改编成连除应用题呢?

可以多请几个

学生说一说,学生编出”7个工人给果树剪枝,3天一共剪了168棵,平均每

人每天剪多少棵?

”后,再提问:

”我们刚刚编的这道题同上面一题有哪些区

别?

”(首先是计算方法不同,一个是连乘一个是连除;第二是条件和问题不

同,一道题里的问题是另一道题里的条件,二道题的条件恰恰是另一道题的

问题。

由此可以看出这两道题是互逆的。

)再让学生列式计算,学生如果列出

的算式是168÷7÷3=8(棵),再提问:

 “168除以7,求出来的是什幺?

”(平均每人3天剪的棵数。

 “24再除以3,求出来的是什幺?

”(平均每人每天剪的棵数。

 “还有没有其它解法?

”(168÷3÷7=8(棵)。

 “168除以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