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大地的嗓子论海子的农民热情与贵族精神的纠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6892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大地的嗓子论海子的农民热情与贵族精神的纠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毕业论文大地的嗓子论海子的农民热情与贵族精神的纠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毕业论文大地的嗓子论海子的农民热情与贵族精神的纠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毕业论文大地的嗓子论海子的农民热情与贵族精神的纠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毕业论文大地的嗓子论海子的农民热情与贵族精神的纠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大地的嗓子论海子的农民热情与贵族精神的纠结.docx

《毕业论文大地的嗓子论海子的农民热情与贵族精神的纠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大地的嗓子论海子的农民热情与贵族精神的纠结.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毕业论文大地的嗓子论海子的农民热情与贵族精神的纠结.docx

毕业论文大地的嗓子论海子的农民热情与贵族精神的纠结

 

大地的嗓子

——论海子的农民热情与贵族精神的纠结

 

摘要:

海子传奇的一生只有二十五年。

这短暂的二十五年是极为不平衡的。

“麦子”与“村庄”用了十五年造就了他单薄的农民躯体,作为一个纯粹的农民之子,他熟悉农民所有的幸福与苦难的生活。

同时,海子凭借着“诗歌”与“王座”用了十年成就了强大的精神贵族,作为一个天才诗人,他更加注重从自身寻找理想的生命状态。

然而,现实的统一,理想的背离导致了海子躯体与精神的双重漂泊。

从纵向看,海子承受着脉冲式的疼痛完成了华丽的坠变与飞翔。

从横向看,海子的农民热情丝毫未减,反而愈演愈烈。

两种尺度并列前行,农民热情一度膨胀直至爆发!

本文试图立足于文本,着重以海子的抒情短诗为对象,来论述海子的农民热情与贵族精神的纠结。

关键词:

海子农民热情贵族精神大地

 

引言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传统的价值观和文学观遭到了毁灭性的挫折。

1986年,梁小斌写了《诗人的崩溃》一文,宣告了朦胧诗的最终解体。

第三代诗人喧嚣一时,他们提倡非文化、非崇高、非意象,主张“诗就是诗本身”。

正如舒婷所说:

“我们这一代诗人和新生代的重要区别在于:

我们经历了那段特定的历史时期,因而表现更多的历史感、使命感、责任感,我们是沉重的,带有更多的社会批评意识、群体意识和人道主义色彩。

”[1]而海子作为一个乡村知识分子自觉与不自觉地传承了朦胧诗的某些方面精神。

海子载着地地道道的农民躯体奔来。

他关心粮食、蔬菜、和马匹,那是一个农民式的存在。

十五年的麦子和十五年的村庄足以生成单纯而挚烈地农民热情。

然而“灯光吹灭我/家乡赶走我/来到了酒馆和城市”(《旅程》),海子遭受了城市化的致命打击。

农民躯体由于神性的召唤,挤满了未曾想过的“王”。

海子只用短暂的时间便一跃为“精神贵族”。

海子认为诗人就是英雄,在拯救沉寂的诗坛时,也在拼命地救自己。

事实上农民躯体与精神贵族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根本不能共时共体。

至少海子本人做不到,在两者的激烈碰撞中,农民热情一度散发出万丈光芒。

一、大自然的心脏

“风很美/果实也美/小小的风很美/自然界的乳房也美”(《风》)。

海子是大自然的产物。

海子1964年生于地处江南丘陵的中国乡村查家湾。

一生下来,海子就要秉承中国农民所特有的苦难与荣耀。

他像质朴、勤奋、辛苦的农民大众一样,去疼爱“熟了的麦子”,去“珍惜五谷丰登的村庄”。

现实中是饥饱线上疯狂的挣扎拉近他与赤子的距离,因为“遮住的贫穷很美”。

海子为拥有这样一个农民式的躯体而骄傲。

他曾这样说;“肢体还有心脏比任何人都渴望贴近自然。

我称山为兄弟,水为姐妹,树林是兄弟”。

大自然归根到底是属于那些用肉体和灵魂直接亲抚它的人。

因为“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死在这里”,海子也要继续下去。

那些流淌的河流、万里的天空、美丽的月光以及饮水的马匹都将构成其具有质感的生命体验。

“‘农业只有胜利/战争只有失败’、‘双手劳动/慰藉心灵’、‘第一个牺牲的/应该是我自己’。

这些箴言圣歌式高贵的诗句,是大自然在心脏中所讲。

”[2]海子正是用1979年前已定性的农民躯体来跳跃,充当了大自然的心脏。

1、我们是麦地的心上人

对于海子的“麦地”这一意象,诗学上有多方面的理解。

而我要把长有麦子的大地说成长有血肉的骨骼,准确的说是纯粹的农民骨骼。

文明是概念化的,而农民却用这副忍受干涸的“骨骼”来演绎农耕。

值得一提的是麦子是北方的主要粮食,南方以水稻为主。

海子的故乡安庆县位于长江以北,是南北交界区。

但是由于近邻长江,所以水源充沛,适应水稻生长。

然而海子依然选择了“麦子”作为其诗歌主要意象。

这主要是因为在传统的中华民族心理上,麦子更具承载中国农民的磨难与宿命的象征性与可行性。

下面我们通过具体分析《麦地》这首诗来探析海子农民热情的初步塑形。

“吃麦子长大的”鲜明地说明麦子蕴出生命。

“麦子”养育了海子,海子流露出的是无限的感激。

更让海子痴迷的是“大碗”里不仅有“麦子”,而且还有“一直没声想”的“月亮”。

“月亮”象征着农民的素质,象征着恒久不息的劳作精神。

“在歌颂麦地时,我要歌颂月亮”,海子更为热情地秉承了淳朴的农民内涵。

披月种麦的父亲犹如一尊流金溢彩的圣像,飞过麦田的鸟儿迎风起舞,这渗透着躯体矗立于麦地里的激动与欢欣。

“我睡在地里”,家乡的“风”、“云”也收翅“睡在我的双肩”。

“我”与家乡的山川风云和谐交融。

“我们是麦地的心上人/收麦这天我和仇人/握手言和”是对劳动价值的充分肯定。

劳作使冷漠的人群亲和地趋近。

无论是中国腹地“黄河”,还是“尼罗河”、“巴比伦”,都依赖劳作为生。

不管是现代大都会“纽约”,还是古老的圣城“耶路撒冷”,都离不开养人性命的粮食。

海子同“麦子们”一样兴奋,因为他就是和粮食、劳作联系最紧密的人。

海子以“麦子”的名义召唤“就让我这样把你们包括进来吧!

”农民的自信迸溅开来。

“白杨树围住的/健康的麦子/健康的麦子/养我性命的麦子!

”海子终于雏形于一个视麦地为性命的农民。

那份对自然与劳作表现出的由衷的感恩之情和深深的眷恋是其农民热情初步塑形的基本标志。

2、村庄是一只白色的船

如果麦地构成了海子的骨骼,那么村庄就是海子幽深的魂魄。

村庄是大地上最古老的空间生存单位。

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就是海子的故乡,它给予海子一个客观存在的归处。

同时,这样“农民的家”也就成了海子农民热情最终定性的端倪。

海子在农村一共生活了十五年,于是它曾认为“关于农村,他至少可以写15年”。

[3]实质上农村恰恰用了十五年促使了海子一生农民热情的成熟。

乡村的自然景色、风俗人情、伦理道德,深刻地构成其农民因子。

然而笔者极力反对将海子简单地归为“田园诗人”,把海子的“农民热情”极端地否定为“田园情结”。

海子不同于我国的屈原、陶渊明、苏轼等归隐田园,也不同于英国的“湖畔三诗人”、雪莱、济慈等忘情于湖光山色。

他只是载着农民的躯体,用一腔农民热情去耕种与收获。

他在执行作为一个农民的神圣职责——爱村庄,守大地,葬村庄!

村庄

村庄中住着

母亲和儿子

儿子静静地长大

母亲静静地注视

芦花丛中

村庄是一只白色的船

我妹妹叫芦花

我妹妹很美丽

短短的诗行清新平淡。

平静中张显着热烈,淳朴中蕴含着颂崇。

“母亲和儿子”是最简单的人类组合,却抓住了人世间最宝贵的精神纽带。

而这样的纽带在“村庄”的原始背幕下铺展,洋溢着浓厚的乡村气息。

母亲为儿子的成长忍受了巨大的苦难与创伤。

可是在诗中却连用了两个“静静”来修饰。

轰轰烈烈的繁衍在一动一静中被阐述得朴实无华。

对于一个农民来说,最普遍的村庄如同被升华的诺亚方舟,它载着农民所有的梦想和希望纯洁的芦花坚定起航。

船中载着我美丽的妹妹。

很显然,若干年后,她也将成为母亲,同样“静静地注视”儿子的成长。

这种亘古不变、循环往复地伟大运动被诗人毫不犹豫地限定在了村庄。

因为母亲是农民,儿子是,妹妹也是,妹妹的儿子依旧。

海子的农民热情在芦花的荡漾中最终定性。

二、一个穿雨衣的陌生人

海子于1979年考取北京大学法律系,也就是这一年海子离开了他一生挚爱的村庄。

准确地来说这一年海子便开始了精神的漂泊。

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霎那被置于繁华缭绕的大都市。

这对于敏感的海子无非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他所直接触摸的不再是土腥的粮食,而是高等学府里的上层知识。

他不能常常听到母亲操着家乡口音不停地叮咛,而更多的是海德格尔和荷尔德林的谆谆教诲。

他开始痴迷于浪漫主义诗歌。

而这所有一切都不是以前那个挣扎于生死线的海子所奢想的。

海子的农民躯体在潜意识中被注入精英文化。

他的目光从麦子的内围转到冷静地全局思考。

正如骆一禾评价到:

“海子是我们祖国给世界文学奉献的一位有世界眼光的诗人”。

[4]在极为短暂的时间里,海子一跃成为“精神贵族”是有着深刻原因的。

首先,海子在集体无意识中积淀了扎实的哲学知识与诗学思考。

一方面促使其个人郁结的觉醒,他更加关注麦子、大地、村庄等存在实体;另一方面海子被纳入精英阶层,自由地参加到剧烈的诗坛更新运动中。

其次,商品经济的冲击和城市生存环境的挤压造成海子坠变与飞翔的客观压力。

海子最终成为“一个穿着雨衣的陌生人”,以精神贵族的角色充当了诗坛的先行和先知者。

1、我到远方去

海子的农民热情可以归宿到麦子、大地、村庄等实体。

而“太阳”与“王座”必将成为其精神贵族的源地。

因为大地的黑夜需要光明,芸芸众生的混沌需要王者!

黑夜从大地上升起

遮住了光明的天空

丰收后荒凉的大地

黑夜从你内部升起

……

走在路上

放声歌唱

大风刮过山岗

上面是无边的天空

这首《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充分表现了海子存在主义诗歌哲学的意象表达。

铺展开来的是两组相对立又相互转换的意象,即黑夜与光明、大地与天空。

与黑夜和大地相伴而生的意象有粮食、马、黑暗的谷仓、深埋的人、草叉、稻草、阎王的眼睛等。

而光明与天空象征着先知性,伴随着海子的极端行为表现,如在痛苦的煎熬中仍“放声歌唱”。

介于这两组意象中的是山冈、大风、鸟群、远方、路程。

本诗的核心就是转换。

这种转换的所有意象都以海子的大地为依托。

“黑夜”是“从大地上升起”,即使是“天空”也无非是“大地”的背面罢了。

所以没有海子大地的支撑,一切都无从谈起。

对于海子而言,大地就是生命之所出,就是生命之所埋,就是情欲的村庄。

而芸芸众生则无知无觉地在大地上来往,生存栖息,然后死亡。

此时的海子深受第三代诗人所受的启蒙人道主义之“人”——人的自我价值与人的自我完善的影响。

他以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和生命诗学为跳板,深切地感受到:

当大地充满荒凉与黑夜时,不能永恒地创造时,需要有一颗精神的太阳。

用精神的王与诗歌创造的火种把人类和万物重新唤醒,重新照亮。

海子毅然“走在路上/放声歌唱”,他坚信这一无所有的天空会因为一首诗而重新明亮。

就是这点燃万物的希望在诗人的心中熊熊燃烧,诗人才会有一丝安慰。

诗歌的标题“黑夜的现实——献给黑夜的女儿”暗示着海子的成长轨迹。

因为黑夜的女儿就是黎明,就是创造的时刻,就是光明的时刻,就是重新命名的时刻。

海子将高呼众人,加冕为王!

2、太阳是我的名字

正如1979年,1986年对于海子也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早期精致与宁静的诗歌在此告一段落,他便一心沉浸于对“太阳”系列长诗的建造。

八十年代前期曾有一个自觉创造长诗(包括组诗)的时期。

但是仅仅几年后,海子所津津乐道的长诗创作浪潮经历了前期沉重庞杂的尝试后,于八十年代中期停歇。

这样看来八十年代后期海子的长诗创作在第三代诗人中已不受欢迎。

然而海子誓言:

“万人都要将火熄灭/我一人将此火高高举起”(《祖国(或以梦为马)》)。

他曾说:

“我的诗歌理想是在中国成就一种伟大的集成的诗,我不想成为一个抒情诗人或一位戏剧诗人,甚至不想成为一名史诗诗人,我只想融合中国的行动成就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

”[5]这种对民族和人类的终极关怀就决定了海子要以太阳为名,作身体力行的精神贵族!

众神创造物中只有我最易朽带着不可抗拒的死亡的速度

只有粮食是我的珍爱我将她紧紧抱住抱住她

在故乡生儿育女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也愿自己埋葬在四周高高的山上守望平静

……

太阳是我的名字

太阳是我的一生

太阳的山顶埋葬诗歌的尸体——千年王国和我

骑着五千年凤凰和名字叫"马"的龙——我必将失败

但诗歌本身以太阳必将胜利

——《祖国(或以梦为马)》(五——九小节)

正如陈超教授所言:

“这首抒情诗《祖国(或以梦为马)》,写于1987年。

这时,正是海子‘冲击极限’写作大诗《太阳.七部书》的中期。

因此这首诗与海子的写作状态、抱负构成彼此印证关系,。

同时也预言了自己的命运”。

的确,这首诗犹如一面镜子,照映出了海子的巅峰状态。

在这里我们节取了其最具代表性的第三层次就(五——九节)。

载着农民躯体的海子对于大地仍有着最深的爱。

海子“紧紧抱住”粮食,“也愿将自己埋葬在四周。

高高的山上/守望平静家园”。

他牢记自己就是大地之子。

然而“面对大河我无限惭愧”,他并不满足,他不能“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一滴不剩”。

海子要成为最不易朽的创造物,充当大地黑夜时的太阳。

最终海子选择了“再生”,“选择永恒的事业”。

“太阳是我的名字/太阳是我的一生”,海子在写完此诗的后两年一直保持着创作的高峰状态。

然而“我必将失败/但诗歌本身以太阳必将胜利”,海子终于给我们留下恢宏的大诗《太阳.七部诗》,照亮了大地的黑夜。

海子彻彻底底的坠入“不朽的太阳”。

最圣洁精神贵族熠熠发光!

三、土地·忧郁·死亡

海子是矛盾复杂的,农民的躯体给了海子麦子与大地,却又带来了饥饿与贫穷。

海子热爱这些与生俱来的馈赠。

虽然“没有了眼睛/也没有了嘴唇”(《五月的麦地》),他的农民热情从未减退过。

因为海子生于大地,长于大地,是名副其实的大地之子。

归根到底最初的海子仍有一种农民式的满足。

可当海子于1979年不得不离开其生存了十五年的村庄时,他的视角发生了质的飞跃。

他从麦子的核心转到了麦子的外围区域。

以前那种宗教式狂热逐渐蜕变成贵族式的沉思。

在逼仄的城市,海子的躯体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精英文化的输入,尤其是存在主义哲学和诗学的注入,海子对于麦子和大地有了更为理性客观的认识。

“我顺手摸到的东西越少越好”致使海子发出“万里无云如同我永恒的悲伤”(《村庄》)的感慨。

此外,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以及精英文化集团内部的贵族性自私犹如雪上加霜。

对于自身这种前后致命性的更迭,海子本能地带着极大的憧憬去调节这种失衡状态。

在逐渐被迫背离此岸土地时,他幻想在诗歌的国度凭借丰硕的贵族精神再建一个彼岸家园。

很显然,这条路困难重重,特别是农民热情的实在性和贵族精神的飘渺性之间激烈的碰撞无情地把海子拽入无底的忧郁。

于是,海子义无反顾地把自己封闭起来,并努力去抗拒本不可抗拒的矛盾。

当别人停止史诗的创作时,海子居然又几乎一人独步在“大诗”的征程上。

这注定了海子的迫切死亡。

海子曾这样说:

“我写长诗总是迫不得已,出于某种巨大的元素的对我的召唤,也是因为我有太多的话要说。

这些戏元素和伟大的材料总会涨破我的诗歌外壳。

”[6]实质上海子是用其强大的贵族精神涨破了土腥的农民躯体。

1、我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

麦子、大地和村庄是海子立于人世的农民躯体的基本材料。

海子从他们身上获取最大的心灵慰藉。

那个熟悉的乡土世界凝结着海子对乡村自然的热爱。

海子对于农耕文化持有极大的认同和赞美。

海子是幸福的,因为他是农民的儿子。

他庆幸于乡土给予的恩惠,甚至珍惜流淌在血液里的贫穷。

纯朴的人性贯彻了海子的一生。

乡土不仅是他的生命之根,更是其精神之根。

海子的农民热情饱满且端正。

然而海子太热爱他的麦子、大地和村庄了。

所以日后当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他便开始更关注于这一系列实体的客观存在状况,这是一种神性的抚慰。

他不能忍受愚昧的人们蜗居于“让大地布满哀伤的村庄”(《村庄》)。

他肩扛着“我们全部背叛了自己的故乡”(《七月的海》)的创伤。

西川在《死亡后记》中写道:

“1987年初,海子回了趟安徽。

这趟故乡之行给他带来巨大的荒凉之感。

‘某些你熟悉的东西再也找不到了,’他说,‘你在家乡完全变成了一个陌生人’。

”[7]海子用更为深邃的思维来看待实体的存在,这本质上已超越了农民的界限。

显然,那些突变的贵族因子早已深埋于其农民热情之中。

麦地

别人看见你

觉得你温暖,美丽

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

被你灼伤

我站在太阳 痛苦的芒上

 ……

  麦地啊,人类的痛苦

是他放射的诗歌和光芒!

——《麦地与诗人答复》

笔者节取了诗的下片“答复”,这是一首具有强烈抒情色彩的麦地短诗。

众所周知海子的麦地诗以中国农村最广大的贫瘠土地和村庄为整体背景。

而麦子是诗人承受痛苦的最敏感最细微的神经细胞。

“麦地/别人看见你/觉得你温暖,美丽”,这里的“别人”并非是现实中的他人,而是海子精神世界异化出去的另一个“海子”。

因为海子在灵魂的深处是痴迷于哺育他的“麦地”的。

麦地牺牲性地给予了海子所能给予的。

“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海子肯定地说:

“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

”海子感激麦地。

然而在这种农民热情的烈火中,他“被你灼伤”。

因为海子渴望麦地得到人类的人文关怀,不堪忍受贪婪的人们一直吞噬麦地。

海子责备自己,并承受着麦地对自己的“质问”。

因为海子无法改变这一客观现状。

海子用麦子给予他农民躯体上的“人类痛苦”来努力放射“诗歌和光芒”。

可见早期其农民躯体里必然存在有着强大爆破力的精神贵族因子。

2、双手劳动,慰藉心灵

当精神贵族因子在海子这片得天独厚的丰腴土壤上扎根时,其本人已经开始无意识地去探索一条中庸之路——农民热情和贵族精神共存均衡。

对于海子而言,麦子和村庄是统一的,诗歌与王座是统一的。

他天真地希望农民热情和贵族精神也可以达到绝对统一。

可是活生生的现实已经权威性地宣布两者可共存,但绝不可能均衡。

于是海子选择“双手劳动”,他要创造至善永恒的精神家园来“慰藉心灵”。

在海子的一篇日记里,他说,“这就是‘诗化人生’的诗歌,它源始于苦难大地生命中的经验,血浆和骨头,指向通往拯救的天空旅程。

”[8]这里的“土地”和“天空”是二位一体的,“天空”恰恰比附于“精神家园”。

因此,大地与精神家园构成了海子一生关注的生命实体的两极。

正如大地支撑其农民热情一样,从理论上讲,精神家园也可以担当贵族精神的坚牢基石。

海子自身欣然充当了此岸大地和彼岸家园的神性桥梁,去尝试完成一个诗人灵魂的“自我救赎”。

在水上 放弃智慧 

 停止仰望长空 

 为了生存你要流下屈辱的泪水 

 来浇灌家乡平静的果园 

……

风吹炊烟 

  果园就在我身旁静静叫喊 

  “双手劳动 

  慰藉心灵”

           ——《重建家园》

经笔者研究,发现众多评论者认为,《重建家园》表达的是诗人要放弃虚无飘渺的高迈理想,回到世俗生活,“显示了对自己既往追求的一种反思和否定”。

[9]然而我认为这是对本诗的重大曲解,带有强烈的个人成见。

本诗的核心词语是“家园”,“家园”一词决不能简单地归类于物质。

结合全篇的诗境,准确地说它应该指能“慰藉心灵”的地方,即鸿蒙初开时人类居住之地。

海子一心向往的是没有欲望和暴力的大地,是纯天然且备受人类珍惜的大地。

要构建乐园就不可能“放弃沉思和智慧”,不可能“生存无须洞察”,更不可能“保持缄默”。

所以,这里是海子反向语言的集中表现。

对于海子来说,生存本身就是受难的过程。

他要平衡贵族精神和农民热情的维度,就要如同对待大地一样,为精神家园“留下屈辱的眼泪”,“用幸福也用痛苦”来诚实地面对这梦寐以求的乐土。

他所追求的精神家园应该呈现出“风吹炊烟”的动人、温情的乡村投影。

可现实躯体和精神的双向挤压,根本不允许海子有实质性的突围。

脚下的大地都开始滋生杂质,都不能牢牢地被掌握,像那种形而上的无名物就更无从谈起。

所以海子内心的挣扎是徒劳的,暂时性的平衡淡化不了农民热情和贵族精神的不容性。

相反,任何一方的增长都会换取另一方的强大,两者在海子身上互斥不休,而心灵从未慰藉。

3、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只用了几年的时间便挤入了精神贵族的行列。

然而在这种近似残暴的过程中,其农民热情并为减退。

农民躯体的影子处处可见。

他高举浪漫主义大旗屹立于诗坛,时时洋溢着为真理牺牲的悲情壮怀。

海子的成长过程正如其诗歌之路:

“我在这样早早的青春中就已步入地狱的大门,开启生活和火焰的大门。

我仿佛种种现象,怀抱各自本质的火焰,在黑暗中冲杀和砍伐。

我的诗歌之马大汗淋漓,甚至在流血——仿佛那落日和朝霞是我从耶稣诞生的马厩里牵出的两匹燃烧的马、流血的马——它越来越壮丽,美丽得令人不敢逼视。

”海子的精神贵族之路走得异常艰辛。

“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更远的地方/更加孤独”(《远方》),海子孤独地守望着精神家园。

海子对城市陌生而疏离,乡村的对立面把海子逼入诗歌的乌托邦。

即使这样,他虽为“王”,但终究是农民躯体的必然进化物。

正如西川所说:

“每一个接近他的人,每一个诵读过他的诗篇的人,都能从他身上嗅到四季的轮转,风吹的方向和麦子的成长。

泥土的光明与黑暗,温情与严酷化作他生命的本质,化作他出类拔萃、简约、流畅又铿锵的诗歌语言,仿佛沉默的大地为了说话而一把抓住了他,把他变成了大地的嗓子。

”[10]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于一九八九年一月十三日,两个月后,海子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

应该说现实中的死印证的是海子精神贵族化的峰点,他终于归入太阳。

然而这首抒情名篇也自然流露出了诗人渴望倾听美丽的尘嚣,渴望那种世俗生活的幸福。

诗人宣告着“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他将开始一系列的体验式行动。

他甚至想到“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他不想再让时间在贫穷、单调和孤寂中逝去。

并且他要“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这都彰显着一种纯朴农民式的生活态度。

而事实中在1979年前,海子作为一个农家弟子曾拥有过这些最基本的生活供应。

然而如今他不能拥有了,为了他所挚爱的麦子、大地与村庄,他必须坚守贵族式的空间和姿态,只愿独自一人面朝大海,背对尘世,静看花开花落。

可见,对农民躯体的爱惜应是他蜕变的基准线。

结语

以上笔者着重以海子的抒情短诗为对象论述了他的农民热情。

海子一生是短暂的,却又集聚着罕见的爆发力。

海子用一个人的悲伤换来一大群人的避风港。

“麦地”与“村庄”用了十五年造就了他单薄的农民躯体,而海子凭借诗歌与王座用十年成就了强大的精神贵族。

现实的统一,理想的背离导致了海子躯体与精神的双重漂泊。

他渴望有一种最简单的农民式生活,取得物质上的丰收。

可大地的荒凉与黑夜使海子清醒地认识到残酷的现实。

人们将暴力与欲望强加予村庄。

他要充当救世主,驱逐黑暗,从而踏上了精神贵族的征程。

海子试图以诗歌的形式,寻求另一种出路。

但精英文化内部的分歧和城市的冷漠异化使海子步履维艰。

海子的承受有躯体和精神的双重疲惫。

这时海子又对农民躯体充满了深深的眷恋。

然而海子终为“王”,用诗歌的“太阳”完成了大地的救赎,贯穿始终的农民热情则被演绎得异彩纷呈。

 

注释:

〔1〕舒婷《不要玩熟我们手中的鸟》,《心烟》见于《中国当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512页。

〔2〕苇岸《诗人是世界之光》见于《海子传》,江苏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289页。

〔3〕西川《怀念(代序二)》见于《海子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6页。

〔4〕周易《海子的诗》,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封皮。

〔5〕西川《海子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扉页。

〔6〕苇岸《诗人是世界之光》见于《海子传》,江苏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266页。

〔7〕西川《海子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924页。

〔8〕西川《海子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883页。

〔9〕高波《解读海子》,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139页。

〔10〕西川《怀念》见于《海子传》,江苏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222页。

参考文献:

〔1〕于徐刚《海子传》,江苏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2〕郑观竹《现代诗300首笺注》,花城出版社,2008年版。

〔3〕周易《海子的诗》,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

〔4〕张清华《1978——2008中国优秀诗歌》,现代出版社,2009年版。

〔5〕西川《海子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

〔6〕燎原《海子评传》,时代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7〕陈超《打开诗的漂流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王庆生《中国当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9〕金肽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