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册化学第一单元专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67017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上册化学第一单元专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初三上册化学第一单元专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初三上册化学第一单元专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初三上册化学第一单元专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初三上册化学第一单元专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上册化学第一单元专讲.docx

《初三上册化学第一单元专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上册化学第一单元专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上册化学第一单元专讲.docx

初三上册化学第一单元专讲

一对一个性化教案

教师:

学生:

年级:

九时间:

年_月_日点至点第次课

一、教学内容及授课目的: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二、授课提纲:

1.

2.

3.

4.

5.

6.

三、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

○特别满意○满意○一般○差

四、教师对于本次课学生的评定:

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

○好○较好○一般○差

2、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

○好○较好○一般○差

五、家长意见:

 

家长签字:

学生签字:

教师签字:

教导主任审批:

教务主管签收:

 

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考点透视】

一.考纲指要

1.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

2.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生活、社会问题,如绿色化学等。

3.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二.命题落点

1.关注与化学有关的新技术,关注人们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如例1。

2.化学学科研究的领域,如例2。

3.化学新技术与其解决的问题,如例3。

4.以科技新成果为背景进行设计命题,如例4。

【典例精析】

例1:

目前,下列化学制品在生活中不准使用的是()

A.含磷洗衣粉B.可降解塑料袋C.高效低毒蚊香D.合成纤维衣服

解析:

本题考查与化学有关的生活知识。

关注与化学有关的新技术,关注人们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含磷洗衣粉的使用可以使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中营养元素含量过高而导致藻类的疯狂生长,从而影响水中鱼类等动物的生存。

可降解塑料袋的使用可保护环境,应提倡使用。

高效低毒蚊香和合成纤维衣服的使用都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也应提倡使用。

答案:

A

例2:

(吉林中考)我们知道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请你分析下列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A.开发新的能源B.合成新的物质C.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D.防治环境污染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学科研究的领域,化学学科研究的领域包括研究自然界存在的物质以及变化;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研究物质内部组成、结构等;研究如何利用化学知识更好的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绿色化学”。

开发新的能源、合成新的物质、防治环境污染都属于化学学科研究的领域。

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的领域。

答案:

C

例3:

(厦门市中考)下列化学新技术与其试图解决的问题的联线不正确的是()

A.厦门三达膜技术公司开发的海水淡化膜--------------资源问题

B.海尔洗衣机厂开发的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污染问题

C.应用于计算机领域的导电塑料----------------------能源问题

D.中科院开发的纳米玻璃用于国家大戏院--------------材料问题

解析:

本题是有关化学新技术与其试图解决的问题的内容。

A中利用海水淡化膜技术解决淡水资源问题;B中开发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可以避免使用含磷洗衣粉对水带来的污染,防止水体的富营养化;D中的纳米玻璃属于材料问题;C中的导电塑料属于材料问题,不属于能源问题。

答案:

C

例4:

(安徽省中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教授等人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了纳米级金刚石粉末。

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即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

同学们对此的一些“理解”,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CCl4是一种化合物  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解析:

本题以科技新成果“稻草变黄金”为背景进行设计命题。

题目重在考查学生接受、处理、迁移新信息的能力。

根据题目所给信息,CCl4和钠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CCl4+4Na4NaCl+C。

这个反应显然是置换反应,生成物中的金刚石是碳元素的非金属单质。

所以本题应选A。

答案:

【常见误区】

1.忽视化学与新科技、生活的联系。

如例3和例4。

从上述例子中不难看出,中考其实很重视对化学与生活、科技的联系的知识点的考查。

2.忽视总结规律,造成知识迁移失误。

【基础演练】

1.“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以下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随意丢弃废旧电池B.不用或少用含磷洗涤剂

C.垃圾分类回收D.实验时在不影响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药品用量

2.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能源。

下列做法利用了化学能的是()

A.太阳能热水器B.水力发电C.干电池D.温泉浴

3.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B.化学正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C.化学可以为人类提供新能源D.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4.享受生活离不开化学知识。

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A.冬天用煤火取暖时,要注意室内通风

B.人体缺少必需微量元素硒时,应大量食用含硒元素的营养剂

C.用甲醛水溶液浸泡的水产品,不宜食用

D.不能用工业用盐亚硝酸钠作为调味品来烹饪食品

5.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为减小污染,回收可利用资源,下列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的是()

a废旧电池b废纸c废饮料瓶d果皮e废旧金属f变质食品

A.abcdB.abceC.bcefD.全部

6.下列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乱扔塑料袋、泡沫快餐盒,会造成白色污染B.城市一般能见度低,主要是烟雾和粉尘污染所致

C.公园里大理石雕塑被腐蚀,这是温室效应所致

D.不合格装饰材料中常含有甲醛、苯等致癌物,会导致室内污染

7.世界每年产生有害废物达3亿吨—4亿吨,对环境造成危害,威胁着人类生存,所以科学家提出绿色化学概念。

下列哪项不属于“绿色化学”研究的内容()

A.绿色化学研究对环境无污染的清洁能源的开发B.绿色化学研究可降解塑料的开发

C.绿色化学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D.绿色化学研究记忆合金的开发和应用

8.化学是关于人类如何应用物质的科学。

根据你对化学反应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利用化学反应,可以获取生活和生产所需的和。

另外,人类还利用化学反应消除有害物质。

(2)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保护膜,是为了防止和减缓铁的锈蚀;在实验室里用氯酸钾制氧气时,加热和加入二氧化锰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

虽然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极其复杂,但是人类可以根据物质的,通过改变来控制化学反应。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考点透视】

一、考纲指要

1.认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获取化学知识和学习科学探究方法的重要手段,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

2.知道提出问题和作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必须用事实来验证。

3.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

4.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5.知道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二、命题落点

1.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获取化学知识和学习科学探究方法等的重要手段的考查,如例1

2.对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的考查,如例2

3.考查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及结论的得出及对控制变量的实验探究的考查,如例3

【典例精析】

例1: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

A.计算B.测量C.实验D.推理

解析:

本题考查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获取化学知识和学习科学探究方法等的重要手段,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答案:

C

例2:

小英在做饭时,发现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率。

(1)从你能想到的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率的因素中,写出一项,并预测此因素对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

因素①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素②          ,影响                   。

(2)从你列出因素中选出一个,通过实验验证你的推测。

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解析:

本题是探究设计变量的实验探究。

控制变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控制变量法是指当研究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时,往往先控制住其它几个因素不变,集中研究其中一个因素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在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时应注意:

①研究的课题要具备一定数量的变量。

②尽可能全面地找出影响因素。

③在操作时,强调对其它影响因素的控制,注意控制变量法的严谨性。

答案:

(1)①温度温度升高食盐溶解速率加快②水的质量水的质量越多食盐溶解速率加快

(2)在两个烧杯中分别放入70℃和20℃的水各50mL,分别在两个烧杯中放入2g颗粒大小相同的食盐,观察并记录两个烧杯中食盐完全溶解的时间。

 

通入人呼出的气体十五秒通入空气十五秒

现象:

变浑浊无明显变化

例3:

小明用如图装置进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CO2是否比吸入的空气中的CO2含量多”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

(1)根据实验现象,小明得出的结论是。

(2)小明想进一步了解人体呼出和吸入的气体中的CO2含量变化的原因,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这是由于在人体内的肺泡与血液、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发生了交换。

解析:

利用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来探究吸入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在同体积、同组成的澄清石灰水中分别通入同时间的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白色浑浊越多,表明二氧化碳的含量越高.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实验是在通入气体的时间、石灰水的组成、石灰水的量这些变量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答案:

(1)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CO2比吸入的空气中的CO2含量多

(2)气体

【常见误区】

1.对实验探究过程、现象的分析不条理、思路不清晰,导致问题的解答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出现错误。

中考中非常重视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如:

例2

2.只注重对实验探究的观察和实验,缺乏对实验探究的推理、分析和判断。

【基础演练】

1.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

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

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假设B.实验C.观察D.做出结论

2.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认真、准确和分析讨论,可以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3.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

石蜡的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右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处最先碳化。

结论:

蜡烛火焰的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

石蜡中一定含、元素。

4.酒精灯是中学实验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所用燃料是酒精。

某学习研究小组对酒精灯燃烧产生的气体成分进行了探究。

(1)提出问题:

酒精燃烧产生的气体中会含有哪些物质?

(2)猜想与验证:

酒精燃烧后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验证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出现的现象是,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气体中还可能含有哪些物质(有几种写几种)。

5.小明同学对“木炭燃烧和木片燃烧及其现象有什么不同”进行了探究。

探究步骤:

①分别在空气中点燃木片和木炭,观察到的现象:

a.木炭燃烧:

b.木片燃烧:

②在火焰上方分别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发现红热木炭上方罩的烧杯壁上没有水雾,将烧杯倒转过来,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木炭燃烧没有生成,生成了。

而罩在木片火焰上方的烧杯内有水雾产生,倒转过来,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木片燃烧既产生了,又产生了,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木片和木炭的成分(填“相同”或“不同”)。

6.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分袋包装的蛋糕发生了兴趣,因为蛋糕包装在充满气体的小塑料袋内,袋内的气体充得鼓鼓的,看上去好像一个小“枕头”。

他们认为这种充气包装技术,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够较长时间的保鲜、保质。

那么,这时什么气体呢?

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

(1)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简要写出实验步骤:

(2)小明的猜想如果正确,现象应是。

(3)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①;②;③。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考点透视】

一、考纲指要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2.能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并能安全操作。

3.学会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4.初步学会根据某些物质的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5.初步学会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6.初步学会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二、命题落点

1.仪器的分类,如例1。

2.酒精灯火焰的区分,如例2。

3.固体粉末取用、试管里滴加液体的基本操作及不正确操作带来的后果的考查,如例3。

4.液体的倾倒、酒精灯的熄灭、试管中液体的加热的基本操作的考查,如例4

5.基本操作与实验相结合内容的考查,如例5

【典例精析】

例1:

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A.量筒B.试管C.滴管D.烧杯

解析:

本题考察仪器能否直接加热,题目中指的是玻璃仪器且应“直接加热”。

量筒是用量取一定量液体体积的,滴管是用来滴加少量液体药品的,两者都不能用来加热,试管和烧杯都能用来加热,但烧杯需垫上石棉网进行加热。

答案:

B

例2:

取三支试管,各加入4mL水,将第一支试管的底部与灯芯接触加热;第二支试管的底部在离酒精等灯火焰1-2cm处加热;第三支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记录水加热至沸腾时各自所需要的时间。

发现第二支试管所需时间最长,第三支试管所需时间最短,第一支试管所需时间介于另两支试管之间。

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解析:

本题考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将三支试管分别在酒精灯不同的部位加热水至沸腾时,记录各自所需要的时间发现外焰温度是最高,加热时要用外焰加热。

答案:

外焰温度是最高,加热时要用外焰加热。

例3:

如图实验操作中:

1.正确的操作是(填字母)。

2.指出不正确的实验操作及可能造成的后果。

3.请结合上面的错误示例,探究在平时实验中,因操作不正确可能造成的后果(任举两例)。

①,

②。

A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B往试管里滴加液体

解析:

本题考查固体粉末的取用、向试管里滴加液体等基本操作。

取用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操作,操作要领是“一斜二送三直立”。

立即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落入试管底部,所以A正确。

而取用较少量液体时用胶头滴管吸取,胶头滴管竖直悬空于容器上放,B中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有可能把试剂瓶中的试剂污染,所以B不正确。

另外像取用块状固体或密度较大金属颗粒用镊子操作,操作要领是“一横二放三慢立”即将仪器横放,用镊子将块状固体药品放入试管口,然后慢慢地将试管竖立起来,使块状固体缓缓滑至试管底部,否则块状固体药品容易把容器底部打破;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

否则,易把试剂瓶中的试剂污染;往试管里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靠,防止液体洒落。

答案:

1.A2.B不正确,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有可能把试剂瓶中的试剂污染。

3.①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

否则,易把试剂瓶中的试剂污染②往试管里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靠,防止液体洒落。

例4:

下列各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解析:

使用量筒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操作要领是“一平二看三读数”,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要把量筒放平稳,使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读出正确结果。

②为了避免增大误差,选用量筒时应根据所取液体量选用,不可过大或过小。

③为了防量筒破裂,量筒不可量取热溶液,也不可进行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器。

所以A不正确。

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拿起试剂瓶,标签向掌心,瓶口紧挨试管口,缓缓倒入。

所以B正确。

取用较少量液体时用胶头滴管吸取,胶头滴管竖直悬空于容器上放。

所以C正确。

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操作D是正确的。

答案:

A

例5:

(西宁市中考)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在量筒内稀释浓硫酸B.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C.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D.制取气体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

稀释浓硫酸时应在烧杯内,而不应该在量筒内,量筒是量取液体的容器,而不能做反应容器,且要注意稀释浓硫酸时要沿着器壁把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切不可把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防止酸液飞溅。

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是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而是要放入指定的容器中。

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酒精灯,否则易引起火灾。

制取气体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气密性不好会造成气体泄漏,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导气管的一端浸没在水中,用双手握住试管外壁片刻,水中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

手移开后,导气管内有水柱上升,且较长时间不回落,说明气体发生装置气密性良好。

答案:

D

例6:

化工厂一试剂罐的标签上有下图所示的图标,该试剂罐中装的可能是()

A.NaOHB.NaClC.CuOD.CaCO3

解析:

该题没有直接考察实验基本操作,而是通过试剂罐的标签上有如图所示的图标来判断所给答案中具有腐蚀性的物质是氢氧化钠。

答案:

A

例7:

初中化学教材中“家庭小实验”是利用家庭日常生活用品进行化学学习和探究的活动。

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完成的实验是()

①鉴别食盐和纯碱②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③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A.①②③B.①③C.②D.②③

解析:

该题考查物质的鉴别与有关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间的反应。

食盐和纯碱可以用食醋来鉴别,因为食醋遇到纯碱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而食盐与食醋不发生化学反应,无明显现象。

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也可以用食醋来完成,因为食醋属于酸。

热水瓶中的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不溶与水的碳酸钙可与食醋反应生产可溶于水的醋酸钙,氢氧化镁可与食醋反应生产可溶于水的醋酸镁,达到除去水垢的目的。

答案:

A

【常见误区】

1.对有关实验基本操作掌握不够熟练,应用不准确。

2.实验基本操作与实验探究或实验内容相结合的题目,如仪器的选择、步骤的描述等方面易出现仪器的选择不够准确、表达不确切。

3.分析实验装置的选择、气体的制备、气体的干燥或气体的验证时不看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或不考虑应根据气体的性质来进行气体的收集、干燥或验证。

【基础演练】

1.下列仪器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2.判断玻璃仪器已经洗净的标准,是观察器壁上()

A.附着的水能聚成水滴B.附着的水能成股流下

C.一点水都没有附着D.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向量筒里倾倒液体B.从滴瓶里取出液体

C.向试管里加入粉末D.给试管里液体加热

4.下列仪器中,具有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和加热较多量液体这三种用途的是()

A.试管B.量筒C.集气瓶D.烧杯

5.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有:

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没有擦干;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1/3;⑤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A.①③⑤⑥B.②④C.②③⑥D.③④⑤

6.化学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万一发生事故也不必惊慌,要冷静地处理。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刻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B.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刻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一5%碳酸氢钠溶液

C.不慎将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湿布扑灭

D.不慎将白磷洒落在桌面上,立即扫入垃圾桶中

7.小明学习化学后,在家里想用化学方法来鉴别碱面(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和食盐,你认为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观察它们的颜色B.分别倒入水中观察是否溶解

C.取少量分别倒入食醋D.分别尝它们的味道

8.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

当缓慢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A.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D.注射器内有液体

9.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放平稳后称仰视液面读得数值为19mL,倾倒部分液体后,又俯视液面,读得数值为10mL。

则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是()

A.9mLB.小于9mLC.大于9mLD.因操作错误无法判断

10.

(1)酒精灯的灯焰由内到外分为三个部分,按照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依次为、、。

(2)过滤是除去液体中混有的固体物质的一种方法,在过滤装置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三种,它们分别是:

、、。

11.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把食盐放在右盘里,砝码放在左盘里,称量食盐的质量为15.5g(1g以下用游码)。

该同学称得的食盐的实际质量为g。

12.实验室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如果用内焰加热,试管外壁会附着一层黑色物质,实验证明该物质是炭黑,而用外焰加热时,却看不到这种现象。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人们把食品分为绿色食品、蓝色食品、白色食品等。

绿色食品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食品;蓝色食品是海洋提供的食品;白色食品是通过微生物发酵的食品。

下面属于白色食品的是()

A.菜油    B.面粉    C.海带    D.食醋

2.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你认为合理的是()

A.家居装饰好后应立即入住B.变霉的大米蒸熟后可放心使用

C.硫酸铜有毒,但可用少量的硫酸铜消毒游泳池

D.合格的火腿肠中含有防腐剂亚硝酸钠,因此也不能食用

3.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完毕用嘴吹灭酒精灯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试剂瓶的标签要朝向手心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体积少于试管容积的1/3

D.用托盘天平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4.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实际量取的液体比读数偏低的有()

A.读数时仰视B.读数时俯视C.手拿量筒读数D.视线与液面水平

5.使用托盘天平,若在未调零时(空载时指针偏右)进行称量,则称量结果与实际质量比()

A.偏大B.偏小C.相等D.无法确定

6.在实验室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为了节约药品,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

B.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或尝药品的味道

C.为了能看到标签,倾倒试液时,标签不能向着手心

D.为了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