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65419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新课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新课程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新课程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新课程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程教案.docx

《新课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教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程教案.docx

新课程教案

备课本

 

科目:

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

主讲教师:

培训学时:

27学时

 

第一章:

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培训时间:

2007年3月24日)

教学目的要求:

1、知道什么是课程;

2、知道国家与课程、地方与课程、学校与课程、教师与课程、学

生与课程的关系;

3、知道基础教育改革的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

4、知道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

教学重难点:

1、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

2、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

课时划分:

三课时

第一课时什么是课程

教学目标:

1、知道“课程”一词的来源;

2、知道对课程的不同理解,从中掌握课程的定义;

3、知道古德来德提出的五中水平的课程;

4、知道国家、地方、学校、教师和学生同课程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课程的定义

1、讲解“课程”一词的来源。

在中国,“课程”一词最早见于唐代。

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小牟》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作疏为“维护课堂,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

在西方,“课程“(curriculum)是从拉丁文“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原来意是“跑道”、“奔跑”。

2、对课程的不同理解

(1)课程是目标

(2)课程是学科内容或教材

(3)课程是经验

(4)课程是计划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课程的定义是:

“课业及进程。

广义指所

教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是指一门学科。

3、古德来德提出五种水平的课程

(1)理想课程

(2)文件课程

(3)理解课程

(4)实施课程

(5)经验课程

二、国家与课程的关系

1、国家要从宏观上制定、组织实施、管理课程

2、国家要制定、颁布国家课程

三、地方与课程的关系

1、地方要指定本地区的课程方案

2、地方要开发地方课程

四、学校与课程的关系

1、学校要制定学校课程方案,对课程进行管理

2、学校要开发校本课程

五、教师与课程的关系

1、教师要创造性的实施课程

2、教师要参与制定校本课程

六、学生与课程的关系

1、学生要体验和生成自己的课程

2、课程的目的指向学生的发展

 

第二课时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

教学目标:

1、知道基础教育改革的国际背景

2、知道基础教育改革的国内背景

教学过程:

一、基础教育改革的国际背景

1、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联系日渐加强

2、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1)现代人才观内涵发生变化;

(2)正规教育的资格受到挑战;

(3)学校的功能正在发生变化;

(4)教育的功能正在发生变化

二、国外课程改革的现状与特点

1、各国课程改革的现状

A、日本

B、韩国

C、美国

D、英国

2、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特点

在价值追求上,各国都力求体现课程上的机会平等,构筑走向终身教育的课程系统;课程富有弹性,加强综合实践和研究性学习课程;课程内容现代化,全球化;综合化课程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具体策略上,各国都调整培养目标,使新一代国民具有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必备的素质;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使现在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的公民;课程内容进一步关注学生的经验,反映社会、科技最新进展;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发展的作用,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基础教育改革的国内背景

1、中国教育与国际教育接轨的必然要求

2、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

3、我国政府深化教育改革的坚定决心

第三课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教学目标:

1、知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三个面向”的含义;

2、知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

3、知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教学过程: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

基础教育要以邓小平的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三个面向”的含义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

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是:

体现时代的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的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的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为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甑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作业布置:

P17页4、5、6题

第二章基础教育课程目标与客车功能结构

教学目的要求:

1、知道什么是三维目标和三维护目标之间的关系;

2、知道课程结构的定义;

3、知道课程结构的特点;

4、理解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

教学重难点:

1、三维目标的基本理念;

2、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与反思。

课时划分:

六课时

第一课时课程目标的一般理论

(培训时间:

2007年6月20日)

教学目标:

1、知道课程目标的基本内涵;

2、知道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

3、知道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

教学过程:

一、课程目标的基本内涵

课程目标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课程论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

课程目标的确定是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是学校教学目标在具体学科教学中的体现,同时,它也规定着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及学习的活动方式。

二、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

课程目标的来源是学生的需要、社会生需要和学科发展。

三、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

1、行为目标;

2、展开性目标;

3、表现性目标。

第二课时三维目标的基本理念

(培训时间:

2007年6月20日)

教学目标:

1、知道三维目标的含义;

2、知道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三维目标的含义

1、三维目标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知识的含义:

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反应,是人类经验、思维赖以存在的形势。

3、技能的含义:

指个体通过练习形成的固定的动作系统。

4、情感的含义:

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对象和现象的刺激所产生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映。

5、态度:

指人对客观事物或事物的反站过程表现出来的情感指向,包括对事情的基本观点和采取的相应行动。

6、价值观:

是和社会需要相互联系的,是人们判断客观世界的标准。

二、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1、三个维度之间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共同构成课程目标;

2、三个维度之间相互支持,有机整合,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第三课时课程结构的一般理论

(培训时间:

2007年11月30日)

教学目标:

1、知道课程结构的定义;

2、知道不同标准产生的不同的课程结构的理解

3、知道课程结构的相关概念。

教学过程:

一、对课程结构的理解

1、课程结构的定义:

课程结构即课程的个组成成分极其关系。

它是指在学校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将所有课程类型或具体科目组织在一起的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

2、对课程结构运用不同的标准产生了不同的理解。

A、以教育目标为标准的分类;

B、以课程面向的学习群体为标准的分类;

C、以管理方式为标准的分类;

D、以课程的呈现方式为标准的分类;

……

二、课程结构的相关概念

1、学科课程:

是以学科设计为中心的课程。

2、活动课程首先主张儿童从现实中寻求知识,知识与儿童生活相联系,适合儿童需要。

3、分科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

4、综合课程是把同性质或不同性质的学科有机结合成一种具有新结构的课程。

5、必修课:

是指由国家或学校规定的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

6、选修课:

为了适应学生学习兴趣、爱好及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的,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修习的课程。

 

第四课时九年一贯制课程结构

(培训时间:

2007年11月30日)

教学目标:

1、理解这个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的含义。

2、知道课程结构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九年一贯制课程结构的基本内容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的含义:

P27页。

2、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现了什么要求:

(1)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2)人的发展本身具有连续性;

(3)知识本身的发展也有一规律。

二、课程结构的特点

1、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1)各门学科及活动的规划、设计应体现全面、均衡原则;

(2)各门学科及活动的课时安排应体现均衡性,但绝不是平均分配;

(3)课程内容的选择也要体现均衡性的原则。

2、课程结构的选择性;

(1)课程结构要适应地区间经济文化的差异;

(2)课程结构要适应不同学校的特点;

(3)课程结构要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3、课程结构的综合化;

(1)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素质提高提出新的要求;

(2)科学发展本身也出现了相互交叉,相互渗透;

(3)不仅知识与知识进行交叉,知识与生活也走向融合。

 

第五课时综合实践活动

(培训时间:

2007年11月30日)

教学目标:

1、知道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是指哪些?

2、知道四大领域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内容及其关系:

四大领域:

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关系: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内容领域,尽管各自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但在逻辑上并不是并列关系,更不是绝对割裂的,而是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着共同的性质和价值追求。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1、四大领域的融合

融合方式有:

一、综合主题活动;二、两两结合活动;三、核心主题活动。

2、课时安排

国家统一规定的学年时数为100学时,周学时为3学时。

3、主题选择应遵循的原则:

(1)主题的选择必须来自学生周围真实的世界,使学生感兴趣,乐于参与。

(2)主题的选择必须有利于师生共同参与,并有利于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第六课时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与反思对策

(培训时间:

2008年6月5日)

一、正确认识三维目标

1、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仍然只关注知识目标,注重结果,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还有的学校为了适应新课程的理念,过分强调过程与方法,认为结果已经不重要了,从而在教学中一味的让学生体验,却忽视了学生对系统知识的掌握,抛弃了结果。

2、反思与对策

这些学校眉宇正确理解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从而走向或者只看结果或者只看过程的两种极端。

然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在培养“全人”的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既要看到知识与能力的重要性,也不能忽视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既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也要看重学习的结果;既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基本技能的养成,也要注重学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教学才能承担起塑造“全人”的使命。

二、正确处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及传统活动课程的关系

1、问题:

目前,有些学校和老师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在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和资源包使用等方面,都带有明显的学科化教学痕迹,把综合践活动当作一门学科课程来加以实施。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没有教材,无法组织实施,要求编写教材的呼声很高;

(2)把课程等同于学科和教材。

(3)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基本按照学科教学过程加以设计,教与学的方法基本采用学科教学的方法。

2、反思与对策

如何处理上述问题:

(1)要正确处理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关系

(2)要正确处理综合实践活动与传统活动课程的关系

三、正确认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

1、问题:

有些学校为了保证学校教学的“顺利”开展,或者不重视一些综合课程,或者干脆将所有选修课程都设为必修课程,没有正确认识和认真对待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2、反思与对策

(1)要正确认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

(2)必须保证必修课的实施。

(3)确保选修课的应有地位,不能将选修必修化。

四、课程综合化带动教师素质的调整

1、问题:

长期以来,课程过于分化,学科体系趋于僵化,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

在科技、自然、人类相互作用的复杂网络时代,课堂上传授的彼此孤立的学科知识无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传统的分科课程显得极其落伍。

在课程综合化的驱使下,面对新生事物,一些教师往往感到束手无策。

2、反思与对策

(1)教师要着眼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后,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

(2)注重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

(3)教学组织形式综合化。

五、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的弹性安排

1、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每周3课时的安排虽然能够满足综合实践活动总课量的要求,但对集体实践、综合性、开放性等特征于一身的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就显得极不适应。

每一项综合实践活动在时空上一般都有很大程度的延伸,不仅活动的时间较长,而且要求学生走校园,进入具体的生活实际。

45分钟课时内,它不可能有效的实施和完成,只能低水平、浅层次地进行。

2、反思与对策

(1)对于小规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分散使用,即将一两个课时或一周的课时串联起来使用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可以同校外活动甚至学科课程打通来上,以确保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空间上的广阔性和时间上的延续性。

六、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确定

1、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有些学校和老师不能很好的选择综合实践课程的主题,不知道什么样的主题更适合学生。

2、反思与对策:

(1)关注学生兴趣,密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确立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

(2)从学校及社区资源中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

(3)拓展学科内容,挖掘学科中的课程资源。

作业布置:

1、在新课程的的理念下,是不是关注过程就不要结果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怎样处理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3、综合课程是不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两者关系如何?

第三章基础教育课程内容与课程标准

教学目的要求:

1、知道什么是课程内容,会理解课程内容。

2、知道影响课程内容的因素有哪些。

3、知道如何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教学中难点:

1、会理解课程内容。

2、会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课时划分:

四课时

第一课时课程内容的一般理论

(培训时间:

2008年6月5日)

教学目标:

1、知道课程内容的内涵;

2、知道课程内容的三中取向。

教学过程:

一、课程内容的内涵

1、内涵: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

2、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出现的难题:

学生“可学的”总比他“能学的”多,这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就更加严重。

新知识以几何级数成倍增长,这使得课程内容的更新成为必然。

但是,在新的课程中,必须要同时考虑的质和量,对内容进行科学的选择与组织,否则,将会出现课程内容逐渐累加的现象。

从而使学生不胜重负,出现“教得越多反而学得越少”的现象。

二、课程内容的三中取向

课程内容的选择是一个对有关内容的重要程度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做出这种判断的标准往往是不同的,不同的教育观念、不同背景的人,可能对同一问题作出不同的判断。

自课程被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以来,对课程内容的解释大多围绕三种不的取向展开:

1、课程内容即教材;

这是一种比较早,影响相当深远的观点,也是比较传统的观点。

课程内容在传统上被作为要学生习得的知识来对待,这些知识被以事实、原理、体系等形式呈现。

它是把重点放在教材上,有利于考虑各门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使教师与学生明确教与学的内容,从而使教学工作有据可依。

2、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学习经验取向强调的是:

决定学习的质和量是学生而不是教材,学生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

这种观点主要是在对前一种观点的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上出现和形成的。

3、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

这是一种更新的观点,认为“课程内容即教材”、“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这两种关于课程内容的取向都与局限。

“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的取向的重点是放在学生做些什么上,而不是放在教材体现的体现的的学科体系上。

第二课时新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培训时间:

2008年6月5日)

教学目标:

1、知道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

2、知道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教学过程:

1、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

课程内容的选择必然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在选择的过程中,要尽量排除不利因素,使课程内容的选择成为一个理性的、科学的过程。

可以说,课程内容的选择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何种知识有价值或没有价值,必然有一定的标准和依据。

而且,任何单一的标准和依据,都不能为明智而有全面的课程内容选择提供基础。

从现代理论的角度看,课程内容的选择一般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目标

2、学生的需要、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

3、社会发展需要

4、课程内容本身的性质

内容的正确性可以由三个层面来判断:

第一:

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避免错误的事实、概念、原则、方法,这是最基本的。

第二,课程内容必须反映尖端知识的发展,陈旧的内容应排除在课程之外。

第三,人文的知识、文化、价值、理想,有许多不是截然属于对的或错的,因此,选择课程时就必须采取多元标准判断的正确性,将不同的现象呈现出来。

2、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

1、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主要依据

2、必须适应学生的特点

3、内容注重基础性

4、应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

 

第三课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极其特点分析

(培训时间:

2008年6月10日)

教学目标:

1、了解课程标准的一般理论

2、知道课程标准的框架

3、知道如何用好教材

教学过程:

一、课程标准的一般理论

1、课程标准的定义

(1)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某一学段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

(2)课程标准是国家指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3)学生学习结果行为的描述应该是尽可能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不可及的。

(4)课程标准指明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

(5)课程标准的范围应该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三个领域:

认知、情感与操作技能,而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要求。

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之所以将教学大纲改成课程标准,是因为课程标准较教学大纲有许多优越之处。

(1)以往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存在繁、难、偏、深、旧、窄的情

况,90%的学生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对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作了统一的硬性的规定,缺乏弹性和选择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标准则是一个“最低标准”,是一个绝大多数儿童都能达到的标准。

义务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应面向全体儿童的发展。

(2)教学大纲关注的是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能力;课程标准则

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不仅确立了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还强调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

(3)教学大纲更关注各学科教师的教学,缺乏对课程实施特别是

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课程标准则关注整个课程实施过程。

(4)教学大纲对各科教学工作都作出了十分具体细致的规定,“刚”

性太强,不利于教师创造性发挥。

课程标准则增大学校和教师在课程执行中的自主权,重视对不同阶段目标的刻画,以及对实施过程的建议;对达到教学目标的内容与方法,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不作硬性规定,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

三、课程标准的框架分析

课程标准框架的具体内容是:

1、前言:

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阐述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性质、基本理念与本标准的设计思路。

2、课程标准:

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阐述本门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学段的划分大致规定在1-2、3-4、5-6、7-9年级,有些课程只限制在一个学段,有些课程兼两个或两个以上学段。

3、内容标准:

根据课程目标,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用尽可能清晰的行为动词阐述的目标。

4、实施建议:

为了确保课程标准能够在全国绝大部分学校的绝大多数学生身上实现,减少中间环节的落差,需要在国家课程标准中附带推广或实现这一标准的建议。

它主要包括教与学的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以及教材表写建议等。

同时,要求在易误解的地方或陈述新出现的重要内容时,提供适当的典型的案例,以便于教师理解,同时,这也是引导一中新观念的有效方法。

三、课程标准下对教材的使用

用好教材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领会教材精神,做到心中有数。

2、充分发挥教师在教材中的创造力,让他们分析教材,挖掘教材,超越教材,发挥教材。

 

第四课时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与反思对策

(培训时间:

2008年6月10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识课程内容的三中取向

2、能正确认识课程标准

3、能正确理解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

教学过程:

一、正确认识课程内容的三种取向

1、问题:

课程即知识、课程即经验、课程即活动是三中不同取向,与之相适应,出现了三中课程形态,即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经验课程。

2、反思与对策

真正的课程建设,需要对三中取向兼收并蓄。

活动课程及经验课程的出现改变了以往单一学科化的课程设置,使学校课程体系更趋合理,有利于培养目标的落实。

发挥课程体系的整体功能,必须在理论与实际两方面处理好活动课、经验课与学科课之间的关系。

然而,强调活动与经验并不是削减知识的重要性,三中取向都各具特点,充当着无可替代的角色。

(1)“课程即教材”的特点:

课程体系是一科学逻辑组织的;课程是社会选择和社会意志的体现;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课程是外在与学习者的,并且基本凌驾于学习者之上的——学习者服从课程,在课程面前上接受的角色。

(2)“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的特点:

课程往往是从学习者角度出发设计的;课程是与学习者个人经验相联系、相结合的;课程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

(3)“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的特点:

强调学习者是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